根据所选择理财产品的不同,风险也不同,谨慎理财的话是靠谱的。一、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过,理财的安全性需要从购买理财的途径和产品本身风险等级来评估。1、购买理财的途径有很多,要选择正规、靠谱的途径才能确保理财的安全性,如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支付宝、微信理财通等;2、理财产品有很多,风险等级和收益高低成正比,要确保理财安全性,最好选择保本或保本保息的零风险、低风险理财产品,如银行大额存单、结构性理财产品、定期存款等。二、理财的好处1、理财能够帮助投资者对闲置资金或是可流动资金进行更好的规划管理,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得投资者的闲置资金获得保值甚至是增值的效益。2、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是靠工资收入来取得报酬;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家庭一半是靠工资收入获取报酬,一半则是通过理财来获取报酬。由此可见,学会理财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提高生活品质。这是每个人的愿望,理财不地可以实现收支的平衡,也会带来高品质的生活;实现收入的增加。这也是理财最最直接的目标,当工资再难上长之时,不妨用理财带来收入的增加。三、理财规划1、清晰定位个人的资产情况: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理财之前,切记盲目投资,一定要结合个人资产状况以及未来可预期收入,形成一个清晰的定位;2、有一个理财目标:投资者在进行理财时,要有一个预期收益目标,然后妥当的安排个人的理财时间以及理财方式等;3、明确风险类型:理财产品非常多,投资者在进行理财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尽量规避理财风险;4、合理分配资产:投资者在进行理财时,要合理规划个人的资产,选择稳定、有发展前景的理财产品,同时投资者也要把握市场动态,衡量投资价值等。
理财是有一定风险的,首先您需要学习掌握多种理财方式,其次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周期进行投资,您可以通过华泰证券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涨乐财富通”了解投资理财知识,
可靠。银行的理财产品是比较靠谱的。 正规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都是合规的产品,可以实现刚性兑付。不过,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中也有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产品,这些产品是不保本的,风险比较大,如果接受不了这种风险,可以避免购买非保本类型的产品。购买银行销售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是比较安全的,可以获得一定收益,本金也不会受损,推荐风险接受程较差的用户购买这种产品。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三大支柱之一,平台大,并且比较正规,投资者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可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不会亏损。按照规定,银行只能发行已在理财系统进行登记并获得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依据该登记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核对所购买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如果查不到,那这个理财产品肯定是有问题,可以向监管部门进行举报。第三,在签订理财合同时,应做好录音录像备案,避免发生纠纷。拓展资料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哪些类型一种是银行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货币基金。另一种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向投资者推荐销售银行以外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包括保险、基金、私募理财、P2P产品,乃到“虚假理财”产品。也就是说,投资者实际是购买非银行进行管理的的理财产品从安全性来说,银行自营的产品里面保本理财产品比较安全,都可以百分百保证本金。不过,监管部门规定除存款外理财产品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因为投资是有风险的,银行有责任向投资者揭示任何风险的存在。
银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是可靠的,在约定的时间基本都能达到预期收益的,但是极端状况理财产品可能亏损,依旧是盈亏自负。
给你转载个他们主编的话语,自己评价。“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站在《北京商报》更名3周年的时间窗口上,回头看看这三年来我们倾心打造的《理财周刊》,作为她的执行主编,我对上述格言深信不疑。最初,我们做《理财周刊》的目的,仅仅是觉得财经新闻中心旗下应该有一个周刊,因为从财经很容易过渡到理财上来。至于能办成多好的刊,能不能“发光”,我的主编、我以及我的同事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但是我们经常问自己问题。比如理财是什么。每一次做版,每一次写稿子,我都先问自己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要给读者写点什么。每一次报选题前,我们财经新闻中的记者们都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再比如我们的文风是什么。每一次在签版付印前,我们的主编都会重新问自己一遍。结果,在商报改版后的第三年,我们的周刊走过了近150期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份周刊火了。她的火,不仅借助了《北京商报》人性化的发行方式,还借助于我们成熟读者的不断指点,他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追求的。在这种与时俱进中,《理财周刊》“发光”了。我们坚信——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有钱存到银行嘛,理什么财?”即便是到了21世纪第9个年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享受金融业提供的以钱生钱的理财生活。诚然,靠双手努力劳动换得金钱是“天理”,但依靠金融工具获得财富也是“人情”。而我们更相信,一个国家的金融业需要人气,人多了,这个市场才完整。理财是什么?这是我们提过的一个问题。在周刊的记者看来,理财就是使你生活变得更有乐趣、更为精致的工具。比如有人认为买基金就是理财,用钱买一款基金,基金就能为自己挣钱。其实,买什么样的基金、在什么时候买,甚至在什么时候赎回,这些都是有据可循的。比如,2007年6月,上证指数在冲上4300点后出现回调,《理财周刊》就针对当时一部分投资者的心理,写了《震荡市 基金是避风港吗?》这篇文章。文章披露,号称“理财专家”的基金在调整中战绩各不相同,但进取型基金在市场回调时风险很大。到了2008年6月,上证指数已经跌到2868.8点,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是基金加仓的好时机,但记者在对比后发现,股票仓位较高的基金风险过大,因此写了《暴跌中选择中低仓位基金》。到今年6月,上证指数涨到3000点以上,一时间指数基金这个熊市中的“破落户”变成市场新宠,记者从指数基金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预期出发,报道了《指数基金 昨天今天明天》,提出理财方案,同时提示风险。这是《理财周刊》“解剖麻雀”的一个例子。平时,我们关注各种理财产品。保险怎么买最划算、普通投资者如何买投连险、退保需要什么手续、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怎么读、保本产品可能不保本、私人银行理财师的能力怎样、房贷转按揭手续费多少、国债提前赎回怎么算利息、银行卡手续费如何计算、哪家银行信用卡积分最值钱、怎样买黄金最划算、挂钩葡萄酒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如何保证……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甚至,我们向读者传达这样的理念——哪怕你只想存1元钱,也要计算一下怎样存是最划算的。到了节假日,我们给读者的理财建议就多起来。比如在今年春节前最后一期周刊1版,我们财经新闻中心12名编辑记者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出发,简短盘点一年来的理财市场,并对投资者在牛年中的理财生活进行了规划(详见本报2009年1月23日理财周刊A1《牛年到 商报祝您Happy牛Year》),这是财经新闻中心记者一次集体亮相,目的是让读者看到,平时理财精打细算的这些人,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惟一不同的,是这12个人都戴眼镜。我们坚持——早于读者发现理财陷阱《理财周刊》的另一项工作是查找不合理的理财市场,或者是市场中的怪现象,以帮助读者成功绕过鲜花装饰的陷阱。这里要提一点,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中所有成员,对于理财市场的“负面报道”其实都心怀抵触,原因是作为市场中的一员,我们不愿意向读者传达过多的负面消息。但有些时候,监管层的触角无法伸向异常隐秘的地方,这时,我们的笔就变得很有分量。2007年4月11日,商报《理财周刊》头版头条刊登了由现任周刊主编刘杰、商报《老周侃股》专栏作者周科竞和那时仅仅是一位新记者的我共同写作的《不炒股票炒股民 黑心咨询机构赚钱伎俩曝光》。这篇稿子一发布,其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角以及大量采访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网络转载数量上百条,链接留言数不胜数,既以内容警示了投资者,也使我们看到了读者的诉求。这篇稿件后来被评选为2007年京报集团好新闻一等奖以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之后,几乎每隔一个阶段,我们都会对理财市场中的黑幕或陷阱进行曝光。2008年3月5日,针对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银行销售者误导投资者现象,我报道了《揭秘银行理财产品五大陷阱》(该文后来被评为2008年京报集团好新闻二等奖),直揭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复杂到连金融博士都读不懂的怪现象。2008年6月30日,在多次暗访之后,记者陈洁在周刊发表了《原始股卷土重来》一文,揭露了利用投资者“贪小”的心理弱点取钱财的全过程;随后周刊再次发文《熊市中股民谨防黑嘴忽悠》(2008年7月21日),警醒投资者切勿上当;今年1月,为提示投资者在进行消费时谨防银行卡被复制,或者被山寨钓鱼银行网站去钱财,我和记者黄竞仪写作《理财消费防锦囊》(2009年1月16日A1版);今年3月,针对市场上泛滥的假保险理赔单,记者崔启斌在周刊发表《四招教您揭穿“假保单”》;4月,A股股指“龙抬头”,我与记者王丹写作《股市投资的四大圈钱陷阱》,提示投资者要谨防炒股次生风险;而在信用卡滥发背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于今年6月在周刊1版写作《信用卡“馅饼”背后的六大陷阱》,供投资者参考。长长的一串稿件名称背后,是记者们通宵达旦写作的辛苦。但每当新一期《理财周刊》印制出来,我们手里的这份报纸带给我们的快乐都无法形容。我们期冀——下一个三年更精彩过去的三年里,《理财周刊》循着市场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沿途我们留下精彩的作品和辛勤的汗水。时不我待。今后三年,我们的目标是在理财行业内部得到更多的认可。除了在稿件中加入更多创新元素外,我们还希望能够与市场中的各方建立广泛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碰撞出更多的好题材。另外,虽然三年来《理财周刊》一直按照自己的模式向前发展,对市场热点也能准确捕捉,但并没有举办过任何大型的论坛或者发布任何理财消费指数报告。事实上,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因此,我们几位周刊同志都认为,下一个三年,我们要加大自身的曝光频率,不仅让读者和市场记住周刊,同时也要使大家认识我们,了解我们,鞭策我们更快地往前走,走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理财周刊》执行主编 崔吕萍
我现在正在订阅,还不错。
也算是 学术期刊的,是最最普通的省级期刊。
市场版是品牌通过使用测试将球员的专业版球拍精细适量简化,保证业余球友可以很好的使用而开发的,在打法上和专业版一样,就是手感更适合业余球友。 《理财》市场版 《理财》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具有较强时代特色的高品位财经期刊。本刊由《理财》杂志社、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三泰恒业投资咨询公司精心合作,倾力打造。旨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方针,根据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的理财需求,为各类企事业管理人员、领导决策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和广大读者提供理财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指导读者科学理财,提升企业与个人财务管理水平,倡导理财文化,做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理财谋士,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理财周刊不是水刊。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理财周刊》创刊于2001年3月18日,是国内第一本实用型个人投资理财专业杂志。
合法性审计是对企业在防范与雇佣相关的风险方面所做工作的评价,其特点就是采取全面排查法。
合法性审计的一般程序是:
第一、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档案文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程序和活动等方面;
第二、采用文件查阅、现场观测、调查访谈等审计技术和方法,对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合法性,识别可能引起法律诉讼的风险因素;
第三、针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可能引起法律诉讼的制度和程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合法性评价报告。
审计的合法性:(1)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若干方面,如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档案文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程序和活动等;(2)采用文件查阅、现场观测、调查访谈等审计技术和方法,对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合法性,识别可能引起法律诉讼的风险因素;(3)针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可能引起法律诉讼的制度和程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合法性评价报告。审计的有效性(1)效益性审计则是效益和结果导向的审计,它通过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的缺口,找出制度上或管理上的缺陷,通过完善制度和管理,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2)效益性审计则从业务流程入手,用正确的管理原则、管理办法和管理政策与实际实行的相对比,沿着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路径查找管理上的漏洞,防止决策失误、执行不力和监督失效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正规信托公司购买信托产品理财是比较靠谱,想了解更多详情可以到越好咨询了解一下,可以给出专业的指导。理财产品本身没有可靠不可靠之分,关键在于平台。信托产品在安全性上比一般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要高出一筹。而在投资过程中,信托公司不断监控、跟踪信托资金动向,可最大程度地规避投资风险。信托产品收益高,风险也较高,不能绝对的说安全不安全,需要综合考量。信托产品涉及到许多类型的理财,如募集债券股票、买卖证券、管理财产等业务等,购买信托产品的时候,最好到银行购买,其次是国际金融机构或者实力较强的机构,资历越老越可靠,背景越强越可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信托的详情,推荐选择越好咨询。越好咨询秉承诚信、高效、专业、专注的服务理念,竭诚为客户服务,让客户省心安心放心;尊重市场,始终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坚信唯有稳健,方可长远。不断通过深入的客户需求调研、多维度的产品筛选及严谨的风险控制体系,努力实现客户、机构、平台三方共赢。欢迎点击咨询!
在理财产品中,信托是一种很稳定的理财方式,相比其他理财产品来说,它的风控做的也非常好。不过一点,信托门槛在100W,这也是考虑投资者后期的承担能力,毕竟一个信托产品通常是付年息的。还有信托业有个刚性兑付,就是在合同期满之后融资方如果没有资金,必须兜底处理还本金。通常这种情况很少,一般只要选对公司,选对产品,到期都能正常兑付。所以相比之下,信托理财算是一种可靠的理财。
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创刊于2001年3月18日的《理财周刊》,是国内第一本实用型个人投资理财专业杂志,逢周一在上海出版,全国发行。杂志在北京、广州、香港等地派有常驻记者,其广告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深入人心。杂志内容主要包括股票、基金、保险、贷款、不动产投资、集藏、创业,以及各种经济趋势分析与理财规划方法等。它擅长透过新鲜生动的文字,深入浅出的介绍,图表化的视觉呈现,让理财信息不再晦涩难懂。 作为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投资理财类专业杂志,《理财周刊》拥有包括平面媒体、网络平台、教育培训、会展服务、手机无线服务在内的专业、立体的传媒资源。《理财周刊》主办了国内第一个理财博览会——上海理财博览会;兴办了国内第一所理财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财专修学院;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大型综合理财门户网站——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评选了国内第一批理财明星——上海“十佳理财之星”。2002年,《理财周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4年被国际权威独立品牌评估机构——英国的SUPER BRANDS评为中国财经理财类杂志第一个“超级品牌”, 200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中心、中国广告协会等权威机构评为“中国十强品牌期刊”。
我现在正在订阅,还不错。
给你转载个他们主编的话语,自己评价。“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站在《北京商报》更名3周年的时间窗口上,回头看看这三年来我们倾心打造的《理财周刊》,作为她的执行主编,我对上述格言深信不疑。最初,我们做《理财周刊》的目的,仅仅是觉得财经新闻中心旗下应该有一个周刊,因为从财经很容易过渡到理财上来。至于能办成多好的刊,能不能“发光”,我的主编、我以及我的同事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但是我们经常问自己问题。比如理财是什么。每一次做版,每一次写稿子,我都先问自己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要给读者写点什么。每一次报选题前,我们财经新闻中的记者们都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再比如我们的文风是什么。每一次在签版付印前,我们的主编都会重新问自己一遍。结果,在商报改版后的第三年,我们的周刊走过了近150期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份周刊火了。她的火,不仅借助了《北京商报》人性化的发行方式,还借助于我们成熟读者的不断指点,他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追求的。在这种与时俱进中,《理财周刊》“发光”了。我们坚信——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有钱存到银行嘛,理什么财?”即便是到了21世纪第9个年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享受金融业提供的以钱生钱的理财生活。诚然,靠双手努力劳动换得金钱是“天理”,但依靠金融工具获得财富也是“人情”。而我们更相信,一个国家的金融业需要人气,人多了,这个市场才完整。理财是什么?这是我们提过的一个问题。在周刊的记者看来,理财就是使你生活变得更有乐趣、更为精致的工具。比如有人认为买基金就是理财,用钱买一款基金,基金就能为自己挣钱。其实,买什么样的基金、在什么时候买,甚至在什么时候赎回,这些都是有据可循的。比如,2007年6月,上证指数在冲上4300点后出现回调,《理财周刊》就针对当时一部分投资者的心理,写了《震荡市 基金是避风港吗?》这篇文章。文章披露,号称“理财专家”的基金在调整中战绩各不相同,但进取型基金在市场回调时风险很大。到了2008年6月,上证指数已经跌到2868.8点,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是基金加仓的好时机,但记者在对比后发现,股票仓位较高的基金风险过大,因此写了《暴跌中选择中低仓位基金》。到今年6月,上证指数涨到3000点以上,一时间指数基金这个熊市中的“破落户”变成市场新宠,记者从指数基金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预期出发,报道了《指数基金 昨天今天明天》,提出理财方案,同时提示风险。这是《理财周刊》“解剖麻雀”的一个例子。平时,我们关注各种理财产品。保险怎么买最划算、普通投资者如何买投连险、退保需要什么手续、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怎么读、保本产品可能不保本、私人银行理财师的能力怎样、房贷转按揭手续费多少、国债提前赎回怎么算利息、银行卡手续费如何计算、哪家银行信用卡积分最值钱、怎样买黄金最划算、挂钩葡萄酒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如何保证……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甚至,我们向读者传达这样的理念——哪怕你只想存1元钱,也要计算一下怎样存是最划算的。到了节假日,我们给读者的理财建议就多起来。比如在今年春节前最后一期周刊1版,我们财经新闻中心12名编辑记者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出发,简短盘点一年来的理财市场,并对投资者在牛年中的理财生活进行了规划(详见本报2009年1月23日理财周刊A1《牛年到 商报祝您Happy牛Year》),这是财经新闻中心记者一次集体亮相,目的是让读者看到,平时理财精打细算的这些人,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惟一不同的,是这12个人都戴眼镜。我们坚持——早于读者发现理财陷阱《理财周刊》的另一项工作是查找不合理的理财市场,或者是市场中的怪现象,以帮助读者成功绕过鲜花装饰的陷阱。这里要提一点,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中所有成员,对于理财市场的“负面报道”其实都心怀抵触,原因是作为市场中的一员,我们不愿意向读者传达过多的负面消息。但有些时候,监管层的触角无法伸向异常隐秘的地方,这时,我们的笔就变得很有分量。2007年4月11日,商报《理财周刊》头版头条刊登了由现任周刊主编刘杰、商报《老周侃股》专栏作者周科竞和那时仅仅是一位新记者的我共同写作的《不炒股票炒股民 黑心咨询机构赚钱伎俩曝光》。这篇稿子一发布,其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角以及大量采访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网络转载数量上百条,链接留言数不胜数,既以内容警示了投资者,也使我们看到了读者的诉求。这篇稿件后来被评选为2007年京报集团好新闻一等奖以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之后,几乎每隔一个阶段,我们都会对理财市场中的黑幕或陷阱进行曝光。2008年3月5日,针对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银行销售者误导投资者现象,我报道了《揭秘银行理财产品五大陷阱》(该文后来被评为2008年京报集团好新闻二等奖),直揭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复杂到连金融博士都读不懂的怪现象。2008年6月30日,在多次暗访之后,记者陈洁在周刊发表了《原始股卷土重来》一文,揭露了利用投资者“贪小”的心理弱点取钱财的全过程;随后周刊再次发文《熊市中股民谨防黑嘴忽悠》(2008年7月21日),警醒投资者切勿上当;今年1月,为提示投资者在进行消费时谨防银行卡被复制,或者被山寨钓鱼银行网站去钱财,我和记者黄竞仪写作《理财消费防锦囊》(2009年1月16日A1版);今年3月,针对市场上泛滥的假保险理赔单,记者崔启斌在周刊发表《四招教您揭穿“假保单”》;4月,A股股指“龙抬头”,我与记者王丹写作《股市投资的四大圈钱陷阱》,提示投资者要谨防炒股次生风险;而在信用卡滥发背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于今年6月在周刊1版写作《信用卡“馅饼”背后的六大陷阱》,供投资者参考。长长的一串稿件名称背后,是记者们通宵达旦写作的辛苦。但每当新一期《理财周刊》印制出来,我们手里的这份报纸带给我们的快乐都无法形容。我们期冀——下一个三年更精彩过去的三年里,《理财周刊》循着市场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沿途我们留下精彩的作品和辛勤的汗水。时不我待。今后三年,我们的目标是在理财行业内部得到更多的认可。除了在稿件中加入更多创新元素外,我们还希望能够与市场中的各方建立广泛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碰撞出更多的好题材。另外,虽然三年来《理财周刊》一直按照自己的模式向前发展,对市场热点也能准确捕捉,但并没有举办过任何大型的论坛或者发布任何理财消费指数报告。事实上,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因此,我们几位周刊同志都认为,下一个三年,我们要加大自身的曝光频率,不仅让读者和市场记住周刊,同时也要使大家认识我们,了解我们,鞭策我们更快地往前走,走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理财周刊》执行主编 崔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