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到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之后,毛泽东的几篇文章,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说是这介理论的形成。要非说具体时间,就是1930年,这篙文章发表。
双百方针后,暴露社会黑暗的,写爱情的、人性的、人情的作品出现了一大批。在文艺理论上质疑建国以来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提出了文艺为人学的理论。1:“极左”方的反映。《人民日报》(57年1月17号)发表陈其通等人《我们对目前文艺的几点意见》提出现在工农兵方向遭到轻视,重大题材少了,家务事、儿女情等小资产阶级情调大量出现。因此,双百方针提出后,鲜花并不多,这是一种倒退,是对毛泽东文艺“二为方针”方向的挑战,并且提出“我们有责任捍卫二为方针”。毛泽东针对这篇文章发表了《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批评了其中的错误,认为该文在阻止双百方针的实施,是反马克思主义。2:“右翼”知识分子的反映。这一时期大批被埋没的作家重登文坛,如九叶诗人、汪静之、沈从文等都有文章发表。同时,一些作家也对当时的文坛现状进行了批评。如1957年5月文艺界召开座谈会,罗大纲、朱光潜、袁可嘉等旧知识分子出席,批评前几年文学过于注重苏联经验,而忽视了西方文学传统,从而导致了文学的贫弱。汪曾祺发表文章认为文艺界评论问题用政治眼光是不对的。在理论上吴祖光批评了党领导文艺的错误,认为正是党的领导造成了文艺的不自由。这些抱怨的话表明了知识分子真诚的向共产党敞开了自己的心灵。3:正统理论家们的反映。(1):正统派:周扬、邵荃麟、臧克家承认双百方针没有带来真正的文艺繁荣,但在分析原因时,却把错误归到作家身上。如臧克家点名批判艾青、田间、冯至、何其芳等作家,认为他们的创作没有跟上时代。周扬则把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和理论研究上的庸俗社会化等问题加到作家们头上,认为这些问题是作家们的世界观没有得到改造而导致的。正统派本身就是站在庸俗社会学的立场上批判作家,并且不是很讲理的。(2):异端派:姚雪垠《打开天窗说亮话》一文提出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的错误不在作家,而在教条主义。秦兆阳的题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一文的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文章认为在坚持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这一现实主义的总原则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对各种“现实主义”作时代的划分。这既有苏联文学界对这一创作方法修正的国际背景,也反映了中国文学界对5 0年代以来的文艺政策所体现的越来越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的质疑和反思。侯敏泽反思教条主义是左翼文学发展的必然,它与权威领导结合起来共同造成了今天文艺的贫弱。成荫认为教条主义在刚刚出发时就走上了歧路,理论文章用教条主义态度批教条主义,理论文章没有理论,只是对既定观念进行阐释,这种理论研究和批判毫无意义。这些文章批判得很彻底,是当代文学前三十年文学中光辉的一页。百花时代的文学文学创作结束了所有作家都为新生活唱赞歌的局面。现实阴暗面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为一些作家关注。1:小说:A:出现了干预生活的作品,如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揭露和批判了官僚主义。李国文《改选》表现了政治生活的不合理。B:描写爱情的作品,如宗璞《红豆》探索了人的复杂情感与政治立场的关系。2:诗歌:公木《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揭露了官僚主义作风。公刘发表了描写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现象的诗集《禽兽篇》。邵燕祥的叙事诗《贾桂香》反映了封建意识对新时代青年的迫害。此外还有流沙河的《草木篇》。3:戏剧:杨履方《布谷鸟叫了》,海默《洞箫横吹》,岳野《同甘共苦》4:报告文学: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5:文学批判:巴人《论诗人》,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1957年反右斗争时,上述作品多被否定和批判为毒草,作家们也因此被打成右派。
论文发表日期为见刊日期。
论文发表时间,主要是指发表一篇论文所需要的时间,由于不同作者的文章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发表的刊物是不同,所需的时间也就不同,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两年,都是论文发表所需要的时间。
见刊就是文章投稿给杂志社,杂志社通过审核后在刊物上刊登论文,国内不同级别的期刊需要见刊的时间不同,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见刊发表周期大概需要半年至一年,普刊需要三个月左右,期刊的审稿时间越长,发表周期越长。
扩展资料:
论文发表的见刊时间和出版时间
杂志的出刊时间是确定的,在申请杂志的时候也会说明出版时间,但是出版时间和收到杂志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理论上来说,不能提前,只能推迟。推迟多长时间具体就看杂志的不同判断。总之发表论文一定要提前半年到一年准备,医学文章更是要提前一年半准备。
例如一本杂志为月刊,可能会选择每月15日为出版时间,但是后期设计到印刷和邮寄,因此到作者手里的杂志会有延期。如果一本杂志为双月刊,那么收到杂志的时间有可能比出版时间晚1个月以上。甚至季刊,一年只出四本书。
论文发表时间多是说见刊时间。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发表论文作用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 毕业需要;教师 、医护人员 、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 等 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 :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 是作为 基金或课题 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
最新一期的《理论观察》杂志是2023年第1期,预计将在2023年4月10日左右发布。这一期的主题是“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研究当前和未来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理论观察》杂志隶属于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是中国党和政府最高层面的理论刊物之一,以发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点、反映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学习的重要方向。《理论观察》每年出版6期,分别于2、4、6、8、10、12月份发布,每期内容都会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理论研究、深度阐述和前瞻探讨,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党和国家最新理论成果的必读刊物。
《化解社会矛盾之略》内容包括:关于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的思考、浅谈调解优先原则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公安行政复议工作中调解制度实务问题探究、论法院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其进路选择、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之成因及对策研究等。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地方性知识中的民间调解与权利救济——宗村民间纠纷的个案研究论和谐社会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大调解视角下的司法行为延伸——诉讼与非诉调处对接与互动机制初探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济南中院“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与路径选择试论司法良知与法院调解关于构建“大调解”工作新机制的思考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对策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之我见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检察调解制度构建调解优先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关于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的思考我国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问题探析浅谈调解优先原则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公安行政复议工作中调解制度实务问题探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关于深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发挥律师社会矛盾 化解作用的思考影响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理论思考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对策建议调解优先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调解制度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的适用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探析——以ADR的视角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样态及其解决机制的完善对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现状的成因分析坚持多管齐下狠抓“三个到位”全面深人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谈公证在“预防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行政诉讼中协调机制的建立调解优先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把握治安调解艺术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下做好再审民事调解工作的几点思考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从涉诉信访案件的行为瑕疵看公众权利的保护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和谐社会背景下涉诉信访制度的完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力解决涉检群体性上访——对涉检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调查分析当前不服强制措施上访增多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基层检察长接访制度的实证思考论法院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其进路选择公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研究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之成因及对策研究推进信访法治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济南市为例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分析及对策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制度研究试论如何破解农村群众上访的难题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犯罪引发群众上访原因分析及惩防措施认清信访本质 保障公民信访权司法实践问题研究构建济南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新机制刑事和解制度完善路径探析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构想——彰显国家责任、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基层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刑事被害人物质损失求偿权之救济民事检察申诉和解机制研究监外执行罪犯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析论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司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能动司法问题的研究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合理运用民事检察建议 促进民事检察工作更好发展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完善建议其他相关问题研究济南市城乡结合部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对“人肉搜索”现象的法律思考古代“息讼”法律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流动人口犯罪不容忽视——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本区流动人口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的分析恶势力犯罪调查济南市暂住人口管理现状及对策农村流出人口管理现状及对策刍议行政执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流浪乞讨现象救助管理的实践探讨贯彻监管工作“首要标准”的几点思考行政物质帮助与弱势群体论平等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的理论解析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制引论——从公民现代法律意识培植切入网络“悯弱”舆论的价值偏离与回归中国语境下的网络草根啸聚——以涉警负面舆情为研究视角
理论观察是一本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它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为读者提供深入的学术分析和理论思考。它的最新一期发布时间是2023年4月1日,也就是昨天。这一期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文章。其中涉及到的热点话题包括、环境保护、医学技术等。这些文章不仅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这些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这一期还特别聚焦了教育问题,其中包括了很多关于未来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案例。这些文章呼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总之,理论观察的最新一期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值得广大读者仔细阅读和研究。
《劳动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就业促进法》2008年1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年5月1日
如果当事人采取民事诉讼来解决民事纠纷的,那么就必须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之后人民法院会受理再选择一个时间进行开庭。一、民事纠纷起诉一般多长时间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此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按二审的审限进行审理,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二、民事诉讼的特点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特点:(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对民事诉讼的涵义,国外诉讼理论有不同学说。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是法院根据当事人请求保护其司法上的权益的程序。英美法系国家对该问题不甚重视,较少明确解释。三、民事诉讼的起诉《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方式,应当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在工程实践中,基本都是采用书面起诉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起诉状中最好写明案由。民事案件案由是民事诉讼案件的名称,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法院将诉讼争议所包含的法律关系进行的概括。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有两类:一类是购买建筑材料可能遇到的买卖合同纠纷,包括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纠纷、凭样品买卖合同纠纷、试用买卖合同纠纷、互易纠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等;另一类是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合同纠纷,包括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纠纷、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纠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民事纠纷起诉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一、我国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作为解决纠纷的一项制度,调解是中华民族横亘古今,最具有生命力,也最为世界所注目的法律传统。调解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已有调处的记载,秦汉以来,司法官多奉行调处息讼的原则,至两宋,随着民事纠纷的增多,调处呈现制度化的趋势,明清时期,调处已臻于完善阶段”。明朝还在各州县及乡设立申明亭,张榜贴文,申明教化,同时由乡官受理当地民事案件与轻微刑事案件,加以调处解决。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开始全面引进西方法制,建立近代化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套法律制度并未能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传统的调解仍成为解决纠纷的首选。至抗战时期,在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各个解放区,人民政权之司法机构即已建立了调解制度,将审判与调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倡导“马锡五审判方式”。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民事审判工作方针;1964年,这一方针被发展为十六字方针,即“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至此后很长一段时期,调解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政策导向。在该政策指导下,一些法院片面追求调解率,以此作为考核法官办案质量高低的标准,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强迫性调解案件。因此,1979年我国在起草《民事诉讼法(试行)》时,对“调解为主”的原则做了修正,将“调解为主”改为“着重调解”。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要求法院立足调解处理民事案件,将调解贯穿于审理的始终,在万不得已时才以判决结案。但是,该原则虽在用语上避开了“调解为主、审判为辅”,但就其实质而言,仍然保持着调解为主、和解优先的作法,在实践中仍存在着大量的盲目性追求调解率而所产生的强迫调解。1991年我国开始修订《民事诉讼法(试行)》。立法机关再度对调解原则进行修改,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理论界将其称为自愿合法调解原则。同时,立法机关还将有关调解的规定从“普通程序”前移至“总则”部分,这样,既可以避免将调解误认为开庭前的一个必经程序,又表明调解适用于包括一、二审、再审在内的审判程序。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突出了自愿调解,从而使这调解原则更加符合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调解的本质,同时,它否定了“着重调解”,纠正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全国法院调解结案率虽有所减少,但与判决结案相比,仍占相当比重。以笔者所在的D区人民法院2014年来说,共受理的民事案件共3703件,审结3694件,其中调解结案的2663件,占结案数的72.09%。可见,长期以来,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是人民法院解决当事人纠纷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二、当前法院调解运行机制与伴随的问题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它强调分权、自治和权利的保障,要求国家尽可能地干预经济关系,充分地尊重私人间的合意和选择的自由,仅从宏观上调控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这一本质要求体现在民事诉讼结构中,就表现为法院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使当事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利益要求决定自己的诉讼行为,而法院对当事人自由行使诉讼权利不予干预,更不能代替当事人去处分由当事人享有的自由权利。事实上,近年来学术界对法院调解的质疑,也主要是围绕法院调解这种“裁判者进行调解”的地位展开的。因为,法官进行调解时主要身份应当是“调停者”但要始终把握这一身份是很难的。法官最终的裁决权,无疑是法院调解中对当事人的无形压力。司法实践中法官的“以判压调”、“以拖压调”、“以诱促调”、“强制调解”屡屡发生,使当事人难以行使处分权,有违自愿原则。更有甚者,法官也会先入为主,即在调解成立当事人拒绝签收调解书或法官调解方案不被接受情形下,法官也有可能依调解协议或调解方案判决,由此造成调判不分。第三,调解原则的规定不尽合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了诉讼调解必须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事实清楚、分清事非的原则。制定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的初衷是为了防止一些法官不重视案件基本事实的调查,在调解中无原则地“和稀泥”或对难以查清的案件执意调解的做法而制定的。但这是法院判决应遵循的原则,将其作为法院调解的原则与当事人的合意是相矛盾的。况且,我们现在的审判方式改革,强调的是职权主义和辩论主义相结合,要求法官在查明事实上追求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事实。这些都使产生这一原则的因素消失,所以该原则应当予以废除。现代民事诉讼的一个显著的发展是当事人诉讼地位的提高及对法官的恣意和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自愿原则作为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本质就是尊重当事人对自主权利的支配,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合意解决纠纷的作用,否则强制或变相强制合意的调解就无法得到控制。而现在法院在调解上过于注重行政权力,为了完成调解率,为了大调解,有些时候不顾当事人是否自愿,都要调解。笔者感叹,为何现代法治社会,法官办案要受到如此多的规定限制?第四,法院调解对程序、时限、适用规则等问题未作规定,法官在调解中的随意性过大。比如什么情况下构成“调解未达成协议”,什么情况下应当进入判决程序。缺乏这样的制度约束,就会造成在当事人已无调解意愿或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法官为了追求调解率,仍然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法院调解作为一种制度,它的“意思自治”与“利益协调”的本质,要求调解不可能象审判那样具有严格的程序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法院调解可以是法官随意性支配的过程,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中缺乏程序、时限与适用规则的制约,事实上为法官的随意性留下过大的空间。第五,法院内部的一些规定影响调解的适用。法院内部一些规定亦限制了调解的适用,如现在多数法院均规定了调解结案率、撤诉率、当庭宣判率、上诉维持率等考核指标,法官办案不得不为完成指标而调解,甚至有些无法调解的案件也强制调解,这些规定都会对法官办案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民事诉讼调解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合意为核心要素的解决纠纷的方式,这种合意是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在纠纷解决领域的延伸,与审判相比,贯彻的是一种当事人主义。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长期以来在维护社会安定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开始日益显现其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在实践中,合法原则与民事诉讼调解之间的冲突和在司法实践中自愿原则与民事诉讼调解之间的异化以及在实践中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与民事诉讼调解的冲突。合法是民事诉讼调解有效的前提条件,它既包括程序性合法也包括实体性合法。所谓的程序性合法,是指在调解的过程中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要求;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可以在审判程序的任何一个阶段进行。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调解并没有独立的程序,因此,民事诉讼调解具有非程序化的倾向,这给法官提供了过大的任意空间,产生了如下一些问题:法官过分依赖调解结案,导致案件反复调解、久调不决、诉讼效率低下等。我国民事诉讼将自愿原则处于调解原则的核心位置,它是法院调解制度能否健康发展,能否真正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自愿原则在实践中体现为程序上的自愿和实体上的自愿两层含义。在程序上,首先,这种自愿原则体现为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以调解来解决纠纷或者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其次,在自愿原则的支配下,当事人可在任意诉讼阶段提出要求调解,一旦进入调解程序,势必将中断原来的诉讼活动,这样便容易产生调解的任意启动,导致案件的诉讼程序缺乏连贯性,给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自愿原则应该体现为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是互谅互让、自愿协商的结果。民事诉讼调解是建立在当事人双方合意基础上的较为灵活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并非一定要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只要当事人之间的合意既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又不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应允许该调解协议内容有效。而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却明显带有浓厚的职权主义色彩,并且过于绝对,这与法院判决没多大的差别,若强调事实清楚而进行严格调查,则既耗时又耗资、牺牲了程序利益,这样,就忽视了民事诉讼调解本身具有的省时、省力、节省司法资源、灵活、高效的特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相对于判决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也就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实现。 为了更好的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实现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法律价值地位,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不能因现在有调解制度的诸多弊端而“因噎废食”,应当更加重视调解在我国解决纠纷机制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总结经验教训,考虑我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调解制度的管理模式,加快立法进程,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及做法,探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专业化、社会化以及其建设之路,充分发挥民事诉讼调解在这新时期解决矛盾纠纷的功能和作用,使之不断地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一定要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司法调解的功能作用,认真调处每一个民商事纠纷,最大限度地做到案结事了、胜败皆明、定分止争。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月17日7时33分,中国首枚民营自主研发的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基地腾空而起,火箭在306秒飞行了273千米后,落入预定区域,实现了长时间的临近空间有控飞行,获取了大量真实飞行环境数据。
坐在控制室里,零壹空间创始人舒畅哭得稀里哗啦。几个小时后,他和创业伙伴一起踌躇满志地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路透社称,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最新的里程碑。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舒畅说,自己上一次这样哭得稀里哗啦,是8年前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时,被时年80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的毕业赠言打动了。
“你们不能天天想着沙滩和美女,因为你们接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那位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著名学者,给毕业生定了“两个100万”的目标:挣100万的钱、写100万的字。
“挣100万元是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对你们来说太简单。” 厉以宁补充说,“要写100万字,就要追求不同,去做不同的事情,要不,有谁看?”
自此,如何做到“写100万字”成为舒畅的创业信条,“走不同的路”贯穿了他创业的各个阶段。在他看来,这“100万字”就是他的火箭事业。
“会尝试让中国人坐上你们的火箭去俯瞰祖国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问。
“我们眼下确实做不到。”顿了一下,他身体前倾,“以后,为什么不做呢?”
今年,舒畅33岁,他的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这是中国商业航天历史性机遇,他嗅到了梦想的味道
舒畅儿时就对浩瀚宇宙充满好奇。2004年,他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专业,主修飞机设计,尤其偏好设计战斗机。
刚入校,一位老师播放视频。“看到工程师做出的飞机成功上天后无比激动的场景,我也热血沸腾。”他回忆说,“当时我想,如果能设计飞机上天,那该多好!”
2006年,念大二的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办过夏令营,搞过外卖平台,还脑洞大开地做起了飞行员培训。2008年大学毕业,他加入了一家刚成立的创业公司,从事航空材料进出口。这一年的汶川地震给了他思想的“余震”:“人这么脆弱,想创业就要行动,万一死了呢?”
为了创业,他希望提升知识的结构和层次,报考北大的研究生,在应用经济系就读。
有“理工科+经济”知识背景的他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的航天产业基金实习,靠踏实肯学,让本来不招应届生的航天产业基金破例招收了他。
他成为我国火箭、导弹、卫星“国家队”中的一员,在航天行业及其技术领域投资,有机会从产业视角审视这个貌似高不可攀的行业。
这是一个怎样的行业?传奇人物埃隆·马斯克和创立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在此“相爱相杀”,两个人的竞争让商业火箭将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甚至让火箭实现回收,极大地降低了发射成本,普通人乘坐火箭升空的夙愿很快就将实现。
天空展露出巨大的商机,舒畅嗅到了梦想的味道,“计算机问世之初普通人也只能仰望,后来却造就了巨大的商业王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航天行业会重复同样的故事吗?”他发现,中国有很多航天爱好者团体,却没有做火箭的民营企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勇敢去蹚这条路,三个理由让他选择坚持
舒畅试图在民营航天领域创业,“此前都不敢动这个念头。直到2014年,受到马斯克和他的SpaceX的激励,我才敢做这个梦!”
每个创业都充满了未知的探险,航天行业尤甚。即便“钢铁侠”般强大的马斯克,也伴随着很多争议。但是,科班出身并从业多年的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做过很多调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中国不可能有私营火箭公司。”但三个理由让他选择坚持。
一是经费。“大家都认定这事很烧钱,但SpaceX从2002年创业到2008年首飞只用了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他说,“如果用10亿元在中国打造一家一流的火箭公司,非常有社会价值,单纯看投入,这个量级在中国并不罕见。”
二是技术。“大家担心能否造出火箭。”舒畅大量走访,“我的大学老师马超做过火箭,他认为火箭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十二五’期间,我国发了100多发火箭,无一失败。只要找到足够的人才,技术并不是问题。”
三是政策。“民企在高度竞争的领域有优势,航天领域也一样,问题在于准入。”他发现,航天最发达的美国把探月等交给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而将发卫星这种要靠成本、效率解决的问题交给商业公司。“我研究后,发现我国的航天相关政策并不拒绝民营企业,还有文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
“我看好这个机会,认定商业航天是历史潮流,所以不能等。我得勇敢地去蹚这条路,做先行者。做不成先驱,我也愿意做先烈。”他说,“只要我能说服自己,觉得我的逻辑认为这是OK的,就要坚持。”
“做不同的事情去写100万字”激励他作出抉择。“我对这话特别有感悟,也一直不走寻常路。”舒畅在大学时,只要发现了一条路更近、更美或者人更少,就一定会去走,“为什么要沿着大家习惯走的路呢?”
在他看来,创业就是要敢于去碰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感觉不可能,是因为存在一种恐惧,不少人就认定别想了。为何不问问自己:你喜欢吗?喜欢就做吧。”
“去做一些别人不曾做或觉得不可能的事情,人家才会愿意读你的100万字。”于是,他一头扎了进去。
“传统上研制一个发动机可能需要3年,我们就9个月”
尽管并非一帆风顺,但舒畅和他创立的公司很快就表现出超凡的效率。
他邀请马超担纲技术,组建了10多人的团队,又吸引到春晓资本、哈工大、联想之星1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公司有了雏形。
2016年5月,公司仅20多人,也名不见经传,却得到了官方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重庆两江新区,显示出巨大的诚意。
这是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新区内的航空航天产业园做发动机、钛合金、通航、跑道、飞机维修等的配套完备,生态链很好。
“我们想成长为国际化的公司,重庆是直辖市,又处在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同时,重庆人比较火辣,我们做的事情也需要‘血性’,一拍即合。”舒畅决定将生产基地设立在重庆两江新区,随即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此后,公司顺利完成多轮投资,总额已超过5亿元。
“回头看,我很庆幸,感觉只要坚持下来,所谓不可能其实没那么难。”他说,对于民营航天而言,资本、技术、政策都是瓶颈,“但人才是关键”。
“我们并不靠高薪吸引人才,很多人还是降了工资来的。”他说,很多从事运载火箭研究的年轻人,都因为梦想和情怀而加盟。
在舒畅看来,公司之所以创立不久就完成自主研发出火箭并成功首飞,是因为团队有好的技术,国家有成熟的产业链,“设计出来就有人可以制造出来,其他国家就未必能行。”
“民企的运行效率也至关重要。”他分析说,传统上研制一个发动机可能需要3年,“我们就9个月。”因为公司有扁平化的运行机制,总设计师直接管几十位设计人员,分成几个部门,沟通异常高效,节约了大量时间,“大家站黑板那儿一画,总设计师现场拍板就定了”。
在舒畅看来,这种体制优势会让民营航天迸发出极大活力。
“我们不是确定一个任务,产品定型了,交付后就束之高阁。”他表示,首飞成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定格X系列的1.0版本。此后会优化提升,“今年8月的第二批发射,就升级成2.0版,以后一直创新、改进,向前迭代”。
“不断推陈出新的迭代当然有风险,但我们勇于应对,迭代才能提升性价比,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公司需要建立敢于应战和接受失败的文化。
“2016年年底,我们决定自己研制发动机,同事不相信项目负责人能干成,我在台上代表公司表态‘毫无保留’地支持他放手干,如果点一发点不成,再点第二发,点第三发,不要怕失败!我这么年轻,也没当过这么大公司的CEO,我为什么相信自己能搞好,却不相信你呢?”
发射前,他们也考虑到可能会失败。“此前就有理性的措施,如果失败了,备份产品很快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发射,资金也做好了安排。”
“公司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团队要接受可能的失败,我们也希望媒体和社会宽容我们以后可能的失败,真要失败了,那还得继续往前干,站起来再打一发。”舒畅表示,这一发火箭都是自主研发的,很多单机比国家队产品的集成度都要高,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加大了失败的风险。
创业起步要踩实,问题论证清楚再行动
从最开始,舒畅就试图为创业植入“与别人不同”的基因。
从技术参数看,舒畅和他的团队发射的第一发火箭,与埃隆·马斯克当年的第一发大体相当,但两者其实相去甚远,“我们做火箭,就是遵循科学去设计制造,将客户的东西可靠地送到指定位置,而不是复制某款火箭,我们不需要一个样。”
“全世界都没有我们的X系列这样的产品,专门服务科研领域的飞行验证,这样的细分领域,我们算是第一个。”他说,“M系列可能是全世界总价最低的一款火箭,但是性能还很好。”
舒畅建议有雄心创业的青年努力做到与别人不同。同时,虽然创业需要赚钱,但并不是重大抉择都取决于钱。
“我研究生毕业后做了3份工作,从航天到联想,工资下降了30%,从联想出来创业,基本上没有工资。”他说,“我并不是不在意钱,而是不希望钱影响到选择。”
“我从未想过挣不到100万元,担心的是写不好100万字。如果站起来就够得着,那不是好的创业目标,会让你懒惰。要定一个通过较长时间的拼搏才能够到的目标。”他说,如果做出与众不同但能解决需求的产品,必然能赚更多钱。
“我建议创业起步要踩实,一定要把问题论证清楚再行动,而不是一冲动就去干,因为创业太难。”他说,前端论证越充分,未来战略就越清晰,“我们今天的很多战略,在成立时就想得挺明白了,一直沿着往前走”。
1. 考教师资格证都有什么要求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要看你具体考什么级别的教师资格证,
国家规定,各类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条件分别为:
1.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应当视为不合格学历;
2. 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应当视为不合格学历;
3. 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它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 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它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1)教师要具备什么条件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教师资格证。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各科考试大纲。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是考生学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 做大学老师要具备什么条件
首先说一下,大学老师也分很多种,有搞行政的大学老师,也有搞后勤的大学老师,还有研究型的大学老师,以及全指讲课的大学老师等,不同类型的大学老师,他们的要求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搞行政、后勤的大学老师并不需要讲课,自然也不涉及教学能力的问题。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大学老师并不需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技巧和能力,只要普通话说得好,大家都能听懂,并且能阐述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意识即可。大学老师要将自己研究的领域搞到高精尖,并且将这些内容告诉学生,告诉自己学生哪些地方是“坑”,哪些地方“有料”,至于墨守成规的背诵和阅读,直接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即可。
3. 当老师需要什么条件
具体的申报要求: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标准。语文教师得达到二级甲等。
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
3、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说课分为:面试、试讲)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学历要求 我们国家规定:幼师: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高等教育学历。 小学教师: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初中教师: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高中教师: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中职教师: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中职实习指导教师: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对于确有特殊技艺,并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关颁布的相当于技师以上等级证书者,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 高校教师:具备研究生或者本科毕业学历。
拓展资料:
权利义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 从事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改革开放已经开辟了广阔市场,学校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发扬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种强烈的使命感。
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教师讲课中对教材分析不透,对知识重点把握不准,要点讲解不清,那么学生听过这堂课就会产生一种模糊的收获不大的感觉。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应吃透教材,抓住重点,拓宽知识,使学生每堂课都感到大有收获。
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 *** 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规定: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世界教师节10月5日: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颁《关於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4. 当老师要具备什么资格
第一:考教师资来格证。
这个每个省考试源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你应该说明你想在哪个省考教师资格证!可以去考试吧教师资格证查询考试内容,全国不一样的考试内容!一般来讲,最少的是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普通话、三笔字、计算机一级B。
第二:提升自己的文凭。
通常大专生只能拿到小学的教师资格证,本科才能拿到中学的教师资格证,所以建议您报一个函授的大专、师范类,读书的过程当中学校就会帮您解决教师资格证的问题,事半功倍!
第三:关注教师招考。
攻读专科以后还要关注教师的招考,因为只有通过教师招考才能当老师啊!一般从每年的1到10月各个省的教师都有招考。报名一般不是网上报名,是在当地的教育局或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当然少部分学校也有网上报名的。
报名方式:
网上关注您想去的学校招生
去教育局咨询!读书的时间为2年或者3年不等!
所需资料:
报名需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计算机资格等,1寸照片3-6张,记得所有证件要原件带去,交一份复印件。
5. 教师评职称的条件是什么
申报条件:
凡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 *** 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 *** 思想和 *** 理论;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6. 考教师编要符合哪些条件
以重庆两江新区2016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小学教师为例,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品行端正,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未受任何处分;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
3、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即1985年3月11日及以后出生);
4. 具有符合应聘岗位所需的教师资格证;
5. 所学专业符合应聘学科岗位要求;
6. 报考英语岗位考生须取得英语专业四级及以上合格证书;报考语文岗位考生须取得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其它专业毕业生须取得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证书;
7. 2014-2016年毕业的须在大学期间获得过2次及以上院校级三等及以上奖学金或担任学生干部且获得院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其余往届毕业生需具有2年及以上教师岗位工作经历,且期间获区县级赛课二等奖或省级直属学校赛课一等奖及以上。
8.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聘用体检标准;
9.毕业时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和学士及以上学位证书。2016届毕业生在2016年7月31日前未取得相应毕业证、学位证的,不予聘用。在国外境外高校就读的全日制学历(学位),其学历(学位)须获得国家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10.自愿在用人单位服务5周年以上。
(6)教师要具备什么条件扩展阅读:
下列人员不属于招聘范围: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二、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三、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
四、被单位辞退或解聘未满五年的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五、因违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聘)纪律而处于禁考期的人员;
六、本区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
七、服务未满一年,或服务一年以上但未提供主管部门同意报考证明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
八、现役军人;在读的非2016年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试用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为事业单位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7. 成为一名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一、需符合规定条件要求,比如:学历、身体条件、普通话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还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要求等。
二、考取教师资格:考生须先参加笔试,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再报名参加面试。笔试、面试均合格可取得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相关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均由教育部统一制定。
三、年龄限制:为了防止教师编队伍过快老龄化,教师编考试对报考人员的年龄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地区报考教师编的年龄要求是在30岁以下,还有一些省份是要求在35岁以下,甚至还有少部分是40岁以下。
(7)教师要具备什么条件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证申报要求
凡报名当年年底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具备《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并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并依法认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申请者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
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说课分为:面试、试讲)。(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如能提供3个月或以上的教学证明,可免于面试、试讲)
4.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具体的报名时间和地点可以通过当地教育局、或者教师资格证报考点了解。
《光明日报》。1977年9月初,胡福明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寄给了《光明日报》编辑。后经共同讨论和反复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于头版。
由此,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篇文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文章
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新华社当天向全国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等报纸全文转载。
这篇文章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央及省级报刊共刊登讨论文章650多篇,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滚滚大潮,推动了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拨乱反正的启动和开展。
新华社2021年10月24日播发重磅文章《十问中国经济》,面对十大社会关切、海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