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污水处理技术类期刊投稿

发布时间:

污水处理技术类期刊投稿

真宽泛。。。。想必是要毕业论文用吧?还是自己写的好

1、《工业水处理》

《工业水处理》(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主办、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每月20日出版。

2、《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创刊于1964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

扩展资料

《工业水处理》主要报道工业废水、工艺用水、循环冷却水、锅炉水、市政污水、海水淡化等的水处理技术动态、研究报告、专题述评、经验总结、科学管理及行业快讯等。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水处理工作的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订户遍及石油、石化、煤化、冶金、钢铁、电力、电子、纺织、印染、造纸、制药、机械、食品、饮料酿酒、交通、造船、矿业、环保、海水淡化等系统,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水处理设备工程公司,以及大专院校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给水排水杂志社

参考资料来源:工业水处理官网-杂志简介

水处理技术 创刊于1975年,主要报道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尤其是膜技术在水处理、化工、电力、电子、煤炭、医药、食品、纺织、冶金、铁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为水源开发、工业用水除盐、工艺用水处理、超纯水制备、废水治理、水再生回用、海水淡化提供有效的新技术。 《水处理技术》为环境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全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论文被美国CA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摘录。曾多次荣获国家海洋局、华东地区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 《水处理技术》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1、公司依托独特而实用的水基化学向华理论和先进的水质分析仪器,可以对客户的水质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水质情况及处理要求,筛选最佳水处理药剂,制定最佳处理工艺。 2、对客户现有的效果不理想的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使出水水质达到回用要求或达标排放。 3、提供各种工业废水快速高效脱色技术,处理速度快,基建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去除SS、COD、BOD效果好。 4、特别提供低成本造纸黑液处理技术,造纸中段水处理技术,造纸白水回用技术。 5、提供多种工业废水处理小试、初步设计、中试、工程调试及人员培训。小试、初步设计不收费。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I)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近30年来,反渗透、电渗析、超过滤和膜过滤已进入工业应用,主要应用于电子、化工、食品、制药及饮用纯水等领域。反渗透的原理: 首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一过程也称为渗透压力.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RO反渗透的由来: 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有一回无意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而产生疑问,因为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的.经过解剖发现海鸥体内有一层薄膜,该薄膜非常精密,海水经由海鸥吸入体内后加压,再经由压力作用将水分子贯穿渗透过薄膜转化为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吐出嘴外,此即往后反渗透法的基本理论架构;并在1953年由University of Florida应用于海水淡化去除盐份设备,在1960年经美国联邦政府专案支助美国U.C.L.A大学医学院教授Dr.S.Sidney Lode配合DR.S.Soirirajan博士着手研究反渗透膜,一年约投入四亿美元经费研究,以运用于太空人使用,使太空船不用运载大量的饮用水升空,直到1960年投入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越来越多,使之质与量更加精进,从而解决了人类钦用水中的难题. 混合床在同一个交换器中,将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进行填装,在均匀混合状态下,进行阴阳离子交换,从而除去水中的盐分.混合床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交换过程中,由于是处于均匀混合状态,交错排列,互相接触,可以看作是由许许多多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而组成的多级式复床,因为均匀混合,所以阴阳离子的交换反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产生的H+ 和OH- 随即合成H2O,交换反应进行得很彻底,出水水质稳定.混合床常见的工艺流程有:一级反渗透系统→混合床 阳床→阴床→混合床二级反渗透系统→EDI设备出水量的大小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设备的工艺根据当地的水质状况做相应的改进,设备材料的选型又可根据您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设备操作中常见的几种疑问: 设备使用周期短:系统设计不合理、进水水质某种成份偏高、阴树脂未完全再生起来等 设备出水PH值偏出正常范围:罐体内某种树脂未完全再生好、阴树脂被污染再生不起等 树脂变色:树脂受到重金属(如Fe)等物质污染失效 树脂再生不起:药剂投放量不够、树脂失效、再生液未清洗干净、树脂再生是未分好层、树脂再生后未混合均匀等。软化水设备软化水处理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可交换的阳离子,把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交换出来,典型反映可用下列离子反应式表示:Ca2++2RNa=R2Ca+2Na+Mg2++2RNa=RMg+2Na+当水流经树脂层后出水硬度超过某一规定值后,离子交换树脂饱合,不再起软化作用,为恢复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又称还原”)。□ 软水设备怎样选型 软水设备怎样选型? 只要您了解并提供给我们技术部以下参数,就可以较准确的选择适合贵单位系统设备所要求的软化设备了。 ◇ 1.首先您要提供所需要使用软化水的系统是:工艺用水?采暖?冷却补水?蒸汽锅炉?钢铁冶炼行业?化工制药行业? ◇ 2.系统用水时间:明确运行时间/小时用水量/平均值/峰值流量/ 用户是否需要连续供水?若需要则选择单阀双罐或双控双床系列,否则可选单阀单罐系统。 ◇ 3.源水总硬度?:水源是市政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源(江,河,湖水)您需提供使用地区的原水硬度。对一定型号的软水设备来说水硬度高,其周期制水量必然要少,由此而来导致再生频繁。对树脂的使用寿命不利。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加大树脂体积,这意味着选用加大型号的软水设备。 如果您不了解所用水源的水质情况,您可以委托给我公司的分析实验室,我们提供免费的常规水质分析。 ◇ 4、 所需的软水单位流量(吨/小时)。这由用户设备的性质和要求决定,以此选定标准型号的软水设备; ◇ 5、周期制水量的设定 在软水设备型号设定之后,根据原水硬度,所用树脂的交换工作容量就可以确定理论周期制水量(吨)。 软化设备选型须知 ◇ 1、控制器:完全采用美国FLECK富莱克、AUTOTROL阿图祖自动控制阀 ◇ 2、树脂罐:可供选择:国产RFP罐、金属内衬塑罐(PE内衬) 进口(斯特洛)RFP罐 ◇ 3、设备运行控制形式: L—流量型:制备水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还原,可适用于所有的给水系统软水制备。 S—时间型:以时间为控制再生计量方式,适合用水量稳定的系统供水,最短还原再生 周期为24小时。 ◇ 4、可供选择的设备组合: ⑴—单控单床:还原期间停止供水2小时或继续供原水(硬水旁通)。 ⑵—单控双床:交替供水,一用一备型。 ⑶—双控双床:交替供水,一用一备型。 ⑷—双控双床:同时供水,交替再生。 ⑸—多控几床:三个以上树脂罐并联使用,适合大型供水系统。 注:应根据所处理的原水硬度值选型。如属高硬度水(>8mmol/L时),建议加大一级选型;>12mmol/L时,应采用二次软化或配合其它方法. 我公司可免费为用户提供常规水质分析,外阜客户可通过邮寄方式。 注:如果您需要经济的选型方案的话,请电话或传真给我公司技术部,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回复。

污水处理厂设计探析 出自: 《城市建设·下旬刊 》 2010年10期 《污水处理厂设计探析》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存在的厂址选择不合理、处理工艺盲目求新求变、设备选择不切合实际等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运行实际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厂址选择、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处理工艺、根据需要选择设备等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建设;厂址选择;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选择泊动控制系统 一、污水处理厂的厂址选择 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并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厂址必须位于集中给水水源下游,并应设在城市工业区、居住区的下游。为保证卫生要求厂址应与城市工业区居住区保持约300m以上距离;厂址宜设在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及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结合污水管道系统布置及纳污水域位置,污水处理厂选址宜设在城市低处,便于污水自流,沿途尽量不设或少设提升泵站;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厂区地形不受水淹,有良好的防洪、排涝条件;尽量少拆迁、少占农田,同时因厂区规划有扩建的可能,应预留远期发展用地仁。在拟建新的污水处理厂时,一般由建设单位提出2~3个污水处理厂备选地址,由设计部门从中比较选择。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要盲目迁就建设单位的意见,应亲自考察当地实际情况,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适的厂址。 二、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当前,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吸引力,一些设计单位片面追求工艺新,追求工艺时髦,而不考虑当地的进水水质、处理水量以及出水用途的问题,将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处理新工艺实验厂。如有的地区本来进水水质比较低,还要选择AB法,结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设施设备的闲置;有的地区经处理的再生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还过分强调除磷脱氮,采取A/A/0法,增大了建设投资,也提高了日常运转成本。 笔者认为设计者不应仅仅考虑到达标排放的问题,还必须合理把握工艺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可靠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应当重视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必须要适合中国国情和工程性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不同于一般点源治理项目,它作为城市基础设设施工程,具有规模大、投资高的特点,应该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工艺选择必须注重成熟性和可靠性。因此应强调技术的合理,把技术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而不是简单地提倡技术先进。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政策规定“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也是强调了可靠性原则。在选择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时,主要控制的条件有用地范围、尾水排放、污泥出路、地质条件、发展余地、管理水平、运行费用、工程投资、环境影响等诸方面。在满足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前提下,应着重研究运行费用与管理水平。已一些污水厂建成后,由于运行费用高而无法正常运转,而另一些处理厂引进高级监控仪表设备,由于缺乏具有一定水平的维护人员,这些仪表设备被闲置。所以,要从目前国内的现状出发,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切忌盲目跟风。笔者认为,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选用氧化沟、SBR法具有明显的优点,而大型污水处理厂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仍是首选方案。同时在同一地区有多个污水处理厂建时,工艺选择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相同或相近工艺,这样可增加污水处理厂之间管理经验的互通,提高管理运行水平。 三、自动控制系统问题 当前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向T型氧化沟、ICEAs工艺、sBR工艺都需要自动控制来保证运行。许多污水处理厂都配备了自动控制系统。但调查发现,不少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根本没有使用或使用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在于有的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运行问题较多;有的自控设备落后,损坏后无法更换,造成自控系统闲置。自动控制系统应与污水处理厂同步设计,分批建设。待污水处理厂调试完成,达到处理要求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参数。自控设备尽量选择具有可替换性的设备,防止出现因某个设备无法替换而造成整个自控系统瘫痪的现象。 四、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污水处理厂在水处理过程中会截流与排出一定量的栅渣、沉砂和污泥。对城市污水厂而言,其数量大约为进水量的0.5%~1.5%。目前部分设计单位在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对污泥处置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中小型污水厂产生的污泥,经浓缩、机械脱水后直接外运,这些污泥实际上均未达到稳定要求,是否会带来环境的二次污染是值得注意的。因此设计部门应加强对污泥处置的设计与研究,目前常用的污泥稳定方法有污泥中温消化、污泥好氧消化、污泥投加石灰、污泥焚烧等方法;污泥综合利用的试验研究已有各种报道,例如利用污泥制砖、制陶瓷等用作建筑材料,甚至从污泥中提炼维生素B,等等,但大部分是实验室试验,与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距离。城市污泥的最终出路,还是用作绿化或农田肥料,改良土壤,这似乎是较现实的综合利用方案,但目前尚缺少组织推广应用的机构,在政策上也缺少支持。事实上,城市污水厂污泥作为“绿色植物”的天然有机肥料是具有广阔前途的。一个城市若有多座污水处理厂,可把各处理厂污泥集中起来,建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污泥处理厂,包括处理下水道清通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化粪池污泥等等。当污泥处理厂达到一定规模后,可减少单位投资,降低日常费用,也便于污泥综合利用。 总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由于投资大、牵涉部门多,设计人员平时应该多留心积累污水处理厂操作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设计之前主动、深人地进行实际调查,虚心听取建设单位,尤其是污水处理厂一线运行管理人员的意见,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设计投资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方便、对环境影响小的污水处理厂,避免污水厂的频繁改造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更有利于设计院自身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eBJ14-5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2]许劲.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讨论.给水排水,2001,27(7):15~18

环境类污水处理期刊投稿

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简 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天津化工设计院、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性科技刊物。 《工业水处理》注重报道水处理领域内最新的科技动态、研究和应用成果,对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具有导向性,是本行业最具权威性的杂志。 《工业水处理》以节水、节能、保护设备及防治水体污染为目的,专门报道国内外循环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及工业废水的水处理技术动态、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及科学管理等内容。 《工业水处理》杂志涵盖领域广阔、技术内容丰富,知识理论新颖,信息反映快捷,是反映当代水处理技术面貌的权威性杂志。 《水处理技术》月刊 主要报道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尤其是膜技术在水处理、化工、电力、煤炭、医药、食品、纺织、冶金、铁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为水源开发、工业用水除盐、工艺用水处理、超纯水制备、废水治理、水再生回用提供有效的新技术。 地址: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本书全面介绍了水质处理的单元技术、水处理法规和设计规范、污泥处理与处置、典型水处理工艺流程、泵站、水处理机械设备、管渠系统、水处理工程施工、水处理厂设计等内容。选录了部分新版法规和标准;对21类主要的水处理单元技术介绍了适用对象,基本原理,各型构筑物、设备特点的比较,工艺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及参数,典型设备,操作管理等。内容系统,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给水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1水处理法规及设计规范1.1 水处理法规1.2 给水排水质水量标准1.3 给水工程设计规范1.4 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2水质处理单元技术2.1 格栅、筛网2.2 匀质与水量调节2.3 中和2.4 沉淀2.5 混凝2.6 澄清2.7 气浮法2.8 过滤2.9 消毒2.10 化学氧化还原2.11 化学沉淀法2.12 吸附2.13 离子交换法2.14 膜分离法2.15 吹脱、汽提法2.16 萃取法2.17 活性污泥法2.18 生物膜法2.19 厌氧生化法2.20 自然生物处理系统2.21 循环冷却水处理3污泥处理与处置3.1 污泥特性及调理3.2 污泥浓缩3.3 污泥消化3.4 污泥脱水3.5 污泥的加热乾燥与焚烧3.6 污泥的综合利用与处置4水处理工艺流程选介4.1 肉类加工废水处理4.2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4.3 啤酒工业废水处理4.4 味精工业废水处理4.5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处理4.6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4.7 研磨废水处理4.8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处理4.9 医院污水处理4.10 废水脱氮除磷处理4.11 电镀废水处理4.12 印刷电路板废水处理4.13 木糖生产废水处理4.14 全国117座污水处理厂工艺概况5泵站5.1 给水泵站5.2 废水泵站5.3 常用水泵6水处理机械设备6.1 闸门与阀门6.2 水泵6.3 鼓风机与压缩机6.4 格栅除污机6.5 除砂与砂水分离设备6.6 刮泥机与浓缩机6.7 吸泥机6.8 表面曝气设备6.9 搅拌机6.10 其他水处理专用设备选介7管渠系统7.1 管渠水力计算7.2 给水管渠设计7.3 排水管渠设计8水处理工程施工8.1 施工准备8.2 土石方工程8.3 钢筋混凝土工程8.4 管道敷设与安装8.5 管渠施工8.6 管道工程质量验收9水处理厂总体设计9.1 设计程序9.2 厂址选择9.3 工艺流程选择9.4 平面布置9.5 高程布置9.6 配水(泥)设备9.7 水厂监测及自动化控制10常用资料、器材 地址:

1. 关于污染环境科学小知识 关于污染环境科学小知识 1.有哪些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能源 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国际水域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 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带来的害处:危害人体健康;使许多物种频临灭绝;毁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等。 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如:易拉罐、矿泉水瓶、啤酒瓶、用完的作业本;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如:西瓜皮、鸡骨头、梨核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脏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如:用过的卫生棉签、废毛笔、用过的面巾纸。处理方法主要有焚化法,堆肥法和填埋法。 环保行为规范“4R”所代表的含义:环保“4R”是以“R”开头的英文单词,Reduction——减少包装,减少垃圾。 Reuse——重复使用,多次使用。Recycling——再循环加工使用。 Recovery——回收利用。) 产生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汽车尾气。 噪声:在声学上,任何一种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无污染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沼气、地热能、核能等。 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有剧毒,当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就会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给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人体就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容易被人察觉,所以对它要特别小心。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不仅危害吸烟者本身,而且污染环境,危害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使用一些不含毒质的煮食用具,土沙锅、玻璃、不锈钢都是十分理想的,而铝制品可能渗出一些有害物质于食物内;筷子则要使用没有油漆的,以免剥落进食物中,最好尽可能使用竹筷,因为竹子的成材期比树木成材期短许多,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资源的浪费。 提倡外出就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平时学习和工作中拒绝使用木杆铅笔等。 使用节能灯具,节约用电;使用无铅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高大气质量。勤开排油烟机,让厨房空气不受污染。 2.关于环境保护的小知识 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 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 3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指导环境污染、环境破坏。 4环境载受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 5地球的大气圈:包围在地球外部的空气层。由低向高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大气圈的厚度大约在2000—3000千米。 6 生物圈的形成是生物界与水圈、大气圈及岩石圈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3.关于环保的小知识 环保小知识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各有哪些: 不可回收垃圾多是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剩饭、花草树叶等。 生活中可回收资源主要有: (1)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4)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4.保护环境的科学知识 中学生在环境保护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有比成人更具优势的一面。 他们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开放的思想,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而是促使环境向有利方向转化的一支强大力量。因此应该让中学生懂得自己在保护环境中所能起到的做用。 一.环境教育 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自觉接受环境教育,并积极传播环境科知识,是中学保护环境方面需要执行的第一责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今日的中学生,再过七八年都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如果没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将来是不可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的。 同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来也难以致力于环境保护,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通过环境教育,要力求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提高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使之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二是要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新环境道德观,三是了解、掌握保护环境的技能,提高中学生将环境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使之懂 得如何保护环境和消除环境恶化对人的危害。 三个目标相辅相成,其中,认识是基础,技能或行动是目的,而自觉性则是认识转化行动的保证。 中学生在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及时把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尽可能地提高更多的人的环境意识。 同时要能及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制止。 二.保护行动 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行动来保护环境。 1. 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爱自然、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环境道德,并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一种是直接参与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间接接的方式来推动环境保护。 3. 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在我国,有许多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监督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 4. 做好宣传工作,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作为中学生,既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又要做宣传环保的使者。 5.保护环境的科学知识 日常的应该知道。 现在关于环保的纪念日很多,相关部门也会组织一些宣传活动。 日常环境保护科学知识: 环境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要素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水污染 当肮脏、有害的物质进入洁净的水中,水污染就发生了。水的污染源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物垃圾;矿山污水等。水土流失也可造成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正常的大气中主要含对植物生长有好处的氮气(占78%)和人体、动物需要的氧气(占21%),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0.3%〉和其他气体。当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气体或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等进入大气之后,大气污染就发生了。大气污染源主要有: 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如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 光污染 “光污染”是这几年来一个新的话题;它主要是指各种光源(日光、灯光以及各种反折射光)对周围环境和人的损害作用。 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承担的环保义务和享有的环保权利:每个公民有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义务;享有清洁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有权参与环境监督管理,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当自身受到污染侵害时,有请求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责令致害人停止污染侵害、赔偿损失的权利。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能源 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国际水域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 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带来的害处:危害人体健康;使许多物种频临灭绝;毁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等。 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如:易拉罐、矿泉水瓶、啤酒瓶、用完的作业本;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如:西瓜皮、鸡骨头、梨核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脏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如:用过的卫生棉签、废毛笔、用过的面巾纸。处理方法主要有焚化法,堆肥法和填埋法。 6.关于环保的小知识 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 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我国在八十年代,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70%为农业用水。 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全球的大气。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生产迅速发展,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能源短缺当前。 然而。而且,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主要是人类无计划,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 危险垃圾,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因此科学家警告说,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到九十年代中期.5万种,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 此外,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全球将损失约1/,水却被大量滥用。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 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48℃ 。然而;4。 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其中有致癌,在许多城市周围。 到二十世纪末。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被水覆盖。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工业型城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因此、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使其变成氧分子(O2);。 全球变暖的后果,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quot。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石油等),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还污染环境,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 全国500多座城市中、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加拿大。 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进入八十年代后、沿海和省会城市:"。 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水体。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 (5)资源。 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冰川和冻土消融,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30年后,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 近100多年来,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但是。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使臭氧层遭到破坏。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七十年代以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使干旱。 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因此。加之、存放)。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昔日"、煤,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 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南极的臭氧层空洞;3的耕地,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快。 7.环保的科学知识 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其来源 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所谓人类活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也包括生活活动,如做饭、取暖、交通等。所谓自然过程,包括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大气圈中空气运动等。 一般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消除。所以说,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按照污染的范围来分,大气污染大致可分为四类: ①局限于人范围的大气污染,如受到某些烟囱排气的直接影响; ②涉及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如工业区及其附近地区或整个城市大气受到污染; ③涉及到比一个城市更广泛地区的广域污染; ④必须从全球范围考虑的全球性污染,如大气中的飘尘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不断增加,就成了全球性污染,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大气污染源是指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尽管与人为污染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在局部地区某一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天然源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 1) 火山喷发:排放出SO2、H2S、CO2、CO、HF及火山灰等颗粒物。 2) 森林火灾: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 3) 自然尘:风砂、土壤尘等。 4) 森林植物释放: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 5) 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在某些情况下天然源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2、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可概括为四方面: 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 交通运输 农业活动 燃料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石油化工厂和有大型锅炉的工厂、用煤量最大的工矿企业,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不同,对大气产生污染的程度也不同。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的工厂很多。 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碱盐化工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1950年全球机动车保有量为7000万辆,1996年增长到7.1亿辆。 汽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CO,NOX,HC和铅(如果使用含铅汽油);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NOX,PM(细微颗粒物),HC,CO和SO2。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惊人。 以日本东京为例,90年代东京拥有机动车400万辆,而CO和NOX的排放量基本稳定在10万t和5万t左右,而北京市1995年机动车仅为100万辆,CO和NOX的排放量却高达97.2万t和9.8万t。 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的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致使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活动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田间施用农药时,一部分农药会以粉尘等颗粒物形式散逸到大气中,残留在作物上或粘附在作物表面的仍可挥发到大气中,进入大气的农药可以被悬浮的颗粒物吸收并随气流向各地输送,造成大气农药污染。 关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正逐渐引起关注。 例如,氮肥在土壤中经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会产生氮氧化物释放到大气中;氮在反硝化作用下可形成氮(N2)和氧化亚氮(N2O)释放到空气中,氧化亚氮不易溶于水,可传输到平流层,并与臭氧相互作用,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此外,为了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照污染源性状特点可分为固定式污染源和移动式污染源。 固定式污染源是指污染物从固定地点排出,如各种工业生产及家庭炉灶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其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流动源是指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等。

工业水处理有电子版的

有很多呢,但我们公司一直跟《节能水处理》杂志有合作,在行业做的相当不错,效果、服务都很好的。这是我的建议哦

环境类污水处理的期刊投稿

杂志的话 EST和Water Research数环工领域的头两把交椅. 里面各个方向的paper都会有 题主可以根据自己做的工作来选看. 里面的paper质量都不错另外非常看一些著作 个人比较偏好的是:Bruce Rittmann的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这本书是主攻微生物水处理的); John Crittenden 的 Water treatment (物化处理污水)和 Snoeyink的 Water Chemistry (水化学基础知识). 可能有中文译本 如能通读这三本神器 水处理这一块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1. 关于污染环境科学小知识 关于污染环境科学小知识 1.有哪些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能源 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国际水域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 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带来的害处:危害人体健康;使许多物种频临灭绝;毁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等。 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如:易拉罐、矿泉水瓶、啤酒瓶、用完的作业本;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如:西瓜皮、鸡骨头、梨核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脏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如:用过的卫生棉签、废毛笔、用过的面巾纸。处理方法主要有焚化法,堆肥法和填埋法。 环保行为规范“4R”所代表的含义:环保“4R”是以“R”开头的英文单词,Reduction——减少包装,减少垃圾。 Reuse——重复使用,多次使用。Recycling——再循环加工使用。 Recovery——回收利用。) 产生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汽车尾气。 噪声:在声学上,任何一种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无污染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沼气、地热能、核能等。 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有剧毒,当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就会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给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人体就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容易被人察觉,所以对它要特别小心。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不仅危害吸烟者本身,而且污染环境,危害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使用一些不含毒质的煮食用具,土沙锅、玻璃、不锈钢都是十分理想的,而铝制品可能渗出一些有害物质于食物内;筷子则要使用没有油漆的,以免剥落进食物中,最好尽可能使用竹筷,因为竹子的成材期比树木成材期短许多,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资源的浪费。 提倡外出就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平时学习和工作中拒绝使用木杆铅笔等。 使用节能灯具,节约用电;使用无铅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高大气质量。勤开排油烟机,让厨房空气不受污染。 2.关于环境保护的小知识 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 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 3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指导环境污染、环境破坏。 4环境载受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 5地球的大气圈:包围在地球外部的空气层。由低向高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大气圈的厚度大约在2000—3000千米。 6 生物圈的形成是生物界与水圈、大气圈及岩石圈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3.关于环保的小知识 环保小知识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各有哪些: 不可回收垃圾多是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剩饭、花草树叶等。 生活中可回收资源主要有: (1)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4)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4.保护环境的科学知识 中学生在环境保护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有比成人更具优势的一面。 他们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开放的思想,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而是促使环境向有利方向转化的一支强大力量。因此应该让中学生懂得自己在保护环境中所能起到的做用。 一.环境教育 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自觉接受环境教育,并积极传播环境科知识,是中学保护环境方面需要执行的第一责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今日的中学生,再过七八年都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如果没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将来是不可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的。 同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来也难以致力于环境保护,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通过环境教育,要力求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提高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使之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二是要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新环境道德观,三是了解、掌握保护环境的技能,提高中学生将环境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使之懂 得如何保护环境和消除环境恶化对人的危害。 三个目标相辅相成,其中,认识是基础,技能或行动是目的,而自觉性则是认识转化行动的保证。 中学生在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及时把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尽可能地提高更多的人的环境意识。 同时要能及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制止。 二.保护行动 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行动来保护环境。 1. 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爱自然、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环境道德,并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一种是直接参与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间接接的方式来推动环境保护。 3. 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在我国,有许多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监督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 4. 做好宣传工作,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作为中学生,既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又要做宣传环保的使者。 5.保护环境的科学知识 日常的应该知道。 现在关于环保的纪念日很多,相关部门也会组织一些宣传活动。 日常环境保护科学知识: 环境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要素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水污染 当肮脏、有害的物质进入洁净的水中,水污染就发生了。水的污染源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物垃圾;矿山污水等。水土流失也可造成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正常的大气中主要含对植物生长有好处的氮气(占78%)和人体、动物需要的氧气(占21%),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0.3%〉和其他气体。当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气体或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等进入大气之后,大气污染就发生了。大气污染源主要有: 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如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 光污染 “光污染”是这几年来一个新的话题;它主要是指各种光源(日光、灯光以及各种反折射光)对周围环境和人的损害作用。 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承担的环保义务和享有的环保权利:每个公民有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义务;享有清洁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有权参与环境监督管理,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当自身受到污染侵害时,有请求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责令致害人停止污染侵害、赔偿损失的权利。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能源 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国际水域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 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带来的害处:危害人体健康;使许多物种频临灭绝;毁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等。 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如:易拉罐、矿泉水瓶、啤酒瓶、用完的作业本;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如:西瓜皮、鸡骨头、梨核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脏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如:用过的卫生棉签、废毛笔、用过的面巾纸。处理方法主要有焚化法,堆肥法和填埋法。 6.关于环保的小知识 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 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我国在八十年代,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70%为农业用水。 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全球的大气。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生产迅速发展,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能源短缺当前。 然而。而且,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主要是人类无计划,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 危险垃圾,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因此科学家警告说,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到九十年代中期.5万种,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 此外,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全球将损失约1/,水却被大量滥用。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 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48℃ 。然而;4。 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其中有致癌,在许多城市周围。 到二十世纪末。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被水覆盖。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工业型城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因此、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使其变成氧分子(O2);。 全球变暖的后果,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quot。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石油等),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还污染环境,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 全国500多座城市中、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加拿大。 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进入八十年代后、沿海和省会城市:"。 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水体。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 (5)资源。 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冰川和冻土消融,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30年后,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 近100多年来,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但是。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使臭氧层遭到破坏。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七十年代以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使干旱。 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因此。加之、存放)。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昔日"、煤,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 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南极的臭氧层空洞;3的耕地,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快。 7.环保的科学知识 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其来源 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所谓人类活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也包括生活活动,如做饭、取暖、交通等。所谓自然过程,包括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大气圈中空气运动等。 一般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消除。所以说,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按照污染的范围来分,大气污染大致可分为四类: ①局限于人范围的大气污染,如受到某些烟囱排气的直接影响; ②涉及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如工业区及其附近地区或整个城市大气受到污染; ③涉及到比一个城市更广泛地区的广域污染; ④必须从全球范围考虑的全球性污染,如大气中的飘尘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不断增加,就成了全球性污染,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大气污染源是指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尽管与人为污染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在局部地区某一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天然源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 1) 火山喷发:排放出SO2、H2S、CO2、CO、HF及火山灰等颗粒物。 2) 森林火灾: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 3) 自然尘:风砂、土壤尘等。 4) 森林植物释放: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 5) 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在某些情况下天然源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2、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可概括为四方面: 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 交通运输 农业活动 燃料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石油化工厂和有大型锅炉的工厂、用煤量最大的工矿企业,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不同,对大气产生污染的程度也不同。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的工厂很多。 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碱盐化工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1950年全球机动车保有量为7000万辆,1996年增长到7.1亿辆。 汽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CO,NOX,HC和铅(如果使用含铅汽油);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NOX,PM(细微颗粒物),HC,CO和SO2。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惊人。 以日本东京为例,90年代东京拥有机动车400万辆,而CO和NOX的排放量基本稳定在10万t和5万t左右,而北京市1995年机动车仅为100万辆,CO和NOX的排放量却高达97.2万t和9.8万t。 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的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致使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活动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田间施用农药时,一部分农药会以粉尘等颗粒物形式散逸到大气中,残留在作物上或粘附在作物表面的仍可挥发到大气中,进入大气的农药可以被悬浮的颗粒物吸收并随气流向各地输送,造成大气农药污染。 关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正逐渐引起关注。 例如,氮肥在土壤中经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会产生氮氧化物释放到大气中;氮在反硝化作用下可形成氮(N2)和氧化亚氮(N2O)释放到空气中,氧化亚氮不易溶于水,可传输到平流层,并与臭氧相互作用,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此外,为了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照污染源性状特点可分为固定式污染源和移动式污染源。 固定式污染源是指污染物从固定地点排出,如各种工业生产及家庭炉灶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其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流动源是指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等。

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简 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天津化工设计院、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性科技刊物。 《工业水处理》注重报道水处理领域内最新的科技动态、研究和应用成果,对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具有导向性,是本行业最具权威性的杂志。 《工业水处理》以节水、节能、保护设备及防治水体污染为目的,专门报道国内外循环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及工业废水的水处理技术动态、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及科学管理等内容。 《工业水处理》杂志涵盖领域广阔、技术内容丰富,知识理论新颖,信息反映快捷,是反映当代水处理技术面貌的权威性杂志。 《水处理技术》月刊 主要报道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尤其是膜技术在水处理、化工、电力、煤炭、医药、食品、纺织、冶金、铁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为水源开发、工业用水除盐、工艺用水处理、超纯水制备、废水治理、水再生回用提供有效的新技术。 地址: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本书全面介绍了水质处理的单元技术、水处理法规和设计规范、污泥处理与处置、典型水处理工艺流程、泵站、水处理机械设备、管渠系统、水处理工程施工、水处理厂设计等内容。选录了部分新版法规和标准;对21类主要的水处理单元技术介绍了适用对象,基本原理,各型构筑物、设备特点的比较,工艺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及参数,典型设备,操作管理等。内容系统,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给水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1水处理法规及设计规范1.1 水处理法规1.2 给水排水质水量标准1.3 给水工程设计规范1.4 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2水质处理单元技术2.1 格栅、筛网2.2 匀质与水量调节2.3 中和2.4 沉淀2.5 混凝2.6 澄清2.7 气浮法2.8 过滤2.9 消毒2.10 化学氧化还原2.11 化学沉淀法2.12 吸附2.13 离子交换法2.14 膜分离法2.15 吹脱、汽提法2.16 萃取法2.17 活性污泥法2.18 生物膜法2.19 厌氧生化法2.20 自然生物处理系统2.21 循环冷却水处理3污泥处理与处置3.1 污泥特性及调理3.2 污泥浓缩3.3 污泥消化3.4 污泥脱水3.5 污泥的加热乾燥与焚烧3.6 污泥的综合利用与处置4水处理工艺流程选介4.1 肉类加工废水处理4.2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4.3 啤酒工业废水处理4.4 味精工业废水处理4.5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处理4.6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4.7 研磨废水处理4.8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处理4.9 医院污水处理4.10 废水脱氮除磷处理4.11 电镀废水处理4.12 印刷电路板废水处理4.13 木糖生产废水处理4.14 全国117座污水处理厂工艺概况5泵站5.1 给水泵站5.2 废水泵站5.3 常用水泵6水处理机械设备6.1 闸门与阀门6.2 水泵6.3 鼓风机与压缩机6.4 格栅除污机6.5 除砂与砂水分离设备6.6 刮泥机与浓缩机6.7 吸泥机6.8 表面曝气设备6.9 搅拌机6.10 其他水处理专用设备选介7管渠系统7.1 管渠水力计算7.2 给水管渠设计7.3 排水管渠设计8水处理工程施工8.1 施工准备8.2 土石方工程8.3 钢筋混凝土工程8.4 管道敷设与安装8.5 管渠施工8.6 管道工程质量验收9水处理厂总体设计9.1 设计程序9.2 厂址选择9.3 工艺流程选择9.4 平面布置9.5 高程布置9.6 配水(泥)设备9.7 水厂监测及自动化控制10常用资料、器材 地址:

国内的环境类核心:1.环境科学 2.环境化学 3.中国环境科学 4.环境科学学报 5.上海环境科学 6.环境污染与防治 7.环境工程 8.环境保护 9.中国环境监测 10.重庆环境科学 11.农业环境保护 12.环境科学进展 13.环境科学与技术 14.环境科学研究 15.分析化学 16.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7.环境与健康杂志 is.农村生态环境 19.干旱环境监测 20 .海洋环境科学英文的就更多了,ES&T, Water Research, Chemospher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vaughn(站内联系TA)呵呵,踏实工作,多看文献,有底子才行。ysqlym(站内联系TA)在ES&T发表确实很难啊!个人感受。weizhang721(站内联系TA)搞水的,还可以水方面的期刊发一下,比如,《给水排水》,《中国给水排水》,《工业给排水》,等等,有好多,总之,好论文不愁没地儿发表,呵呵呵:Dweizhang721(站内联系TA)对了,还有各名校的学报也可以呀xiaoz(站内联系TA)10.重庆环境科学好像几年前就停刊了吧,^_^zhaowu_81(站内联系TA)3.中国环境科学 4.环境科学学报是属于国内环境科学方面的唯一两个一级学报,只要做得好,4.环境科学学报上发表还是比较容易;其他的核心期刊如果你老板是某一刊物的委员,也很好发表;另外,在你做论文实验的所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举办的刊物上发表,也相对比较容易。其他刊物上发表有的为了钱,有的是靠关系,就发得快。

水处理技术期刊投稿

看看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吧

《工业水处理》和《给水排水》是两款很权威的 可以在

都不快。最快的也得半年以上。

这个杂志不错。

水处理技术期刊

看看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吧

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简 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天津化工设计院、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性科技刊物。 《工业水处理》注重报道水处理领域内最新的科技动态、研究和应用成果,对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具有导向性,是本行业最具权威性的杂志。 《工业水处理》以节水、节能、保护设备及防治水体污染为目的,专门报道国内外循环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及工业废水的水处理技术动态、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及科学管理等内容。 《工业水处理》杂志涵盖领域广阔、技术内容丰富,知识理论新颖,信息反映快捷,是反映当代水处理技术面貌的权威性杂志。 《水处理技术》月刊 主要报道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尤其是膜技术在水处理、化工、电力、煤炭、医药、食品、纺织、冶金、铁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为水源开发、工业用水除盐、工艺用水处理、超纯水制备、废水治理、水再生回用提供有效的新技术。 地址: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本书全面介绍了水质处理的单元技术、水处理法规和设计规范、污泥处理与处置、典型水处理工艺流程、泵站、水处理机械设备、管渠系统、水处理工程施工、水处理厂设计等内容。选录了部分新版法规和标准;对21类主要的水处理单元技术介绍了适用对象,基本原理,各型构筑物、设备特点的比较,工艺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及参数,典型设备,操作管理等。内容系统,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给水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1水处理法规及设计规范1.1 水处理法规1.2 给水排水质水量标准1.3 给水工程设计规范1.4 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2水质处理单元技术2.1 格栅、筛网2.2 匀质与水量调节2.3 中和2.4 沉淀2.5 混凝2.6 澄清2.7 气浮法2.8 过滤2.9 消毒2.10 化学氧化还原2.11 化学沉淀法2.12 吸附2.13 离子交换法2.14 膜分离法2.15 吹脱、汽提法2.16 萃取法2.17 活性污泥法2.18 生物膜法2.19 厌氧生化法2.20 自然生物处理系统2.21 循环冷却水处理3污泥处理与处置3.1 污泥特性及调理3.2 污泥浓缩3.3 污泥消化3.4 污泥脱水3.5 污泥的加热乾燥与焚烧3.6 污泥的综合利用与处置4水处理工艺流程选介4.1 肉类加工废水处理4.2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4.3 啤酒工业废水处理4.4 味精工业废水处理4.5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处理4.6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4.7 研磨废水处理4.8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处理4.9 医院污水处理4.10 废水脱氮除磷处理4.11 电镀废水处理4.12 印刷电路板废水处理4.13 木糖生产废水处理4.14 全国117座污水处理厂工艺概况5泵站5.1 给水泵站5.2 废水泵站5.3 常用水泵6水处理机械设备6.1 闸门与阀门6.2 水泵6.3 鼓风机与压缩机6.4 格栅除污机6.5 除砂与砂水分离设备6.6 刮泥机与浓缩机6.7 吸泥机6.8 表面曝气设备6.9 搅拌机6.10 其他水处理专用设备选介7管渠系统7.1 管渠水力计算7.2 给水管渠设计7.3 排水管渠设计8水处理工程施工8.1 施工准备8.2 土石方工程8.3 钢筋混凝土工程8.4 管道敷设与安装8.5 管渠施工8.6 管道工程质量验收9水处理厂总体设计9.1 设计程序9.2 厂址选择9.3 工艺流程选择9.4 平面布置9.5 高程布置9.6 配水(泥)设备9.7 水厂监测及自动化控制10常用资料、器材 地址:

《工业水处理》论文 第12期专论与综述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污染水体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管网内壁生物膜的形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污染水体脱氮工艺中外加碳源的研究进展气动絮凝在CEPT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试验研究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愈创木酚降解机理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对苯二甲酸工业废水聚氯乙烯离心母液回用工艺初探UASB反应器处理酸性大豆蛋白加工废水TiO2光催化处理含甲基橙微污染水的动力学研究海水在碱性印染废水处理中的研究改进超滤技术处理废乳化液的试验研究树脂吸附——生物强化组合处理高盐度硝基苯废水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盐的合成与阻垢性能壳聚糖对化学镀镍废液中NI2+的吸附低碳源条件下反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研究电去离子水软化技术的实验研究高铁酸钾与UV-vis/TiO2协同氧化效应的研究混凝——吸附法处理反渗透浓缩水分析与监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硝基苯酚锅炉水中溶解固形物与氯离子的质量比经验交流双膜法技术在味精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蒸汽凝液闭式回收技术在化工装置中的应用重力式纤维束滤池在给水中的应用自动加药与监测系统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V型纤维滤池设计及运行弱酸处理对循环水水质的影响循环水系统泄漏及水质恶化对策生活污水处理回用于生产的技术开发这里有全部下载:

工业水处理有电子版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