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27岁发表多篇论文

发布时间:

27岁发表多篇论文

航天学霸姜雨一年九个月拿博士学位。属于特别特别厉害的水平。至今没有人能达到。

这个属于很高级的水平,因为有的人发表一篇论文就已经高兴的不能自拔,因为这个难度很大,他还发表了27篇。

其实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年龄并不是决定性的意思。所以说年龄越大的话,他可能对于一些事情的见解还有研究思路会更多。

23岁就职华为;

27岁获环球洲际小姐大赛中国特区赛区十佳;

28岁赴西藏支教;

34岁成为中山大学博士;

同年接到入伍通知书迈入军旅生涯;

这是什么开挂的人生?

这就是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她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女博士。

日前,她的金句燃爆热搜,收获500万+的点赞!

<span data-mce-type="bookmark" ></span>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抖音号

视频中,她提及曾有人让她放弃读研,给她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她的回答是:

我当时对这就完全没有兴趣……有两种价值观:一种价值观呢,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来自己身价百倍,另一种价值观是我这种价值观,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了,所以身价百倍。

这段视频来自5月4日播出的CCTV1《开讲啦》节目。而早在2016年,中国青年报就报导过韦慧晓的故事。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她的人生之路充满了跨越和精彩。

人生,八千里路云和月

韦慧晓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壮家妹,从小在百色长大。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孩这一路走来却是异常的漫长。

她本科在南京大学读大气科学 。

毕业后进入华为公司从事行政工作 。知名大公司、高薪白领、光鲜亮丽…这是一份令旁人生羡的好工作。但她放弃了,非要跨专业考研去攻读并不热门的地球科学。

硕士和博士在中山大学读地球科学 。硕博期间,她并不把自己局限于书本与实验室,而是勇敢地走出象牙塔。当然,这期间少不了艰辛与挫折。

2005年8月~2006年7月 ,作为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她在西藏林芝县中学支教。上课、批改作业,因为对学生的责任感,她无怨无悔。爱心给了她责任,她无怨无悔地把这责任变成了自己的习惯。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2006年 ,韦慧晓到西藏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当志愿者,成为大队首个到阿里、那曲地区考察的女队员。一路上,她在无人区多次遭遇陷车危险,趟过齐胸深的激流时险些被卷走,在矿区考察时差点跌落陡崖……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博士阶段 ,她成立过一个爱心抗癌志愿者联盟,救助患重病的大学生。坚持了多年过后,她不得不承认,由于骨干流失等原因,这个项目目前停滞不前。

2007年6月 ,父亲因病去世,韦慧晓在西藏做志愿者,病榻上的父亲没等到见她最后一面。 第二年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三天,母亲也去世了,她请假回去料理完后事,便匆匆赶回水立方的志愿者岗位。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韦慧晓在自己博客里是这么形容这段经历的:「 八千里路云和月 」

读博士,源自热爱和坚持

当年高考,从小热爱自然的韦慧晓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 地球科学 ,招生的老师不理解这个分数足以上清华的小学霸为啥选这么个冷门学科,便出于「好意」帮她改成了气象学。

也许是源自内心的那一团火吧 。

韦慧晓放弃了华为优厚的待遇,跨专业考研去攻读并不热门的地球科学,她也成功了。

攻读研究生期间,地球科学系有个老系主任,搞了一辈子地质研究,一些项目经费不多、不够热门,难度很大,但对国家有用,他到去世前都在推动。

2008年,参加一个寻访冠军人物的采访活动时,韦慧晓把老系主任选为了自己心中的冠军,并以榜样的精神自勉:

「 如果有些事情本来应该有人做,但目前没有人做,我愿意去做! 」

硕博期间,韦慧晓并没有荒废学术,我查阅知网,20 篇论文赫然在目,不乏知名SCI。

论文截图,图片来源:杂志官网截图

很羡慕能坚持最初梦想的人 。

投笔从戎,鸣起人生新航程的汽笛

汉有班超投笔从戎,名扬西域;

诗中木兰巾帼英姿,替父从军。

在韦慧晓身上,我看到了两位人物的风姿。

年少时,她曾笃定「 有三个职业将来一定不干 」: 教师 、 医生 和 军人 。因为,教师重复劳动很辛苦,医生「要面对解剖很吓人」,军人则要流血牺牲。

「 人的自我认知往往是需要过程的。 」

时间和际遇改变了一切。在西藏林芝支教,韦慧晓喜欢上了教书育人的成就感。而入伍前5次参加军训的经历,则让她内心不知不觉间开始向往那一抹迷彩。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她查阅政策得知,博士毕业入伍已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她制订了扎实的体能训练计划, 从2009年下半年起 ,每天跑四五公里。从2010下半年起,她又把数量翻了一倍,每天跑10公里左右。

2011年下半年 ,韦慧晓依据自己意愿,陆续向军队相关部门寄送了自荐材料。有的回复没有适合的女军人指挥岗位,有的建议她再等上半年。

就在向海军寄出自荐材料的第3天,她接到了来自海军机关的电话。半个月后,海军派人到中山大学对她进行了考察。

「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而且也必将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历程。 」她写道。

2012年1月 ,韦慧晓如愿穿上藏青色的作训服,戴上了「一道杠」的学员领章。然后,她被分配到了航母部队,参与辽宁舰接舰工作。

入伍之初,她和新调入的干部一起集训。跟大部分比自己小了约10岁,但至少都有两年军龄的战友相比,她发现自己对部队、对海军的了解「少得可怜」。

不熟悉带来的不适应在所难免,她积极调整心态努力克服。但她不得不承认,驾驭舰艇的知识和技能是她更难跨越的门槛。

但优秀的人,永远都会去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落后。

在辽宁舰,35岁的她会和十八九岁的女兵抢著擦地板、保养设备,熟悉舰艇上的每一项工作。

在郑州舰,夜间巡查的舰值日员常常看到,韦慧晓的舱室凌晨1点还透著灯光——她还在加班学习。到了第二天早上6点25分,当起床铃音响起,女兵达瓦卓拉一走下舷梯又会看到,韦慧晓已经站在码头,等着她们出操了。

有规矩就要执行,有标准就要达到。

2015年4月 ,韦慧晓担任长春舰实习副舰长。随后她利用1年零8个月的时间,顺利通过了副舰长独立操纵和岗位合格考核。

2016年3月 ,韦慧晓成为海军首位女副舰长。

2017年9月 ,因表现优异,韦慧晓被任命为郑州舰实习舰长。同年,她还当选十九大代表。

从实习舰长到舰长,韦慧晓仅有一步之遥,即几个月后的舰长全训考核。对此,她说自己非常有信心,并希望拿到的分数能够超过100分。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与二战名将巴顿同一天生日的韦慧晓发现,自己越来越接近人们对「天蝎座」的描述: 个性强悍而不妥协,喜爱纪律,并能恪遵不误 。

韦慧晓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既可能实现个人目标,也可能激励更多年轻人追寻自己的梦想。

「 如果你愿意相信,并把它作为目标不断努力靠拢,你就一定能够做到,而你做到了,可以让更多的人相信。 」

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奋力靠拢目标的你,一定也为高质量的实验成果而努力吧~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知网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Plus Photo byrawpixelfromPexels Water photo created by bearfotos Vintage photo created by tirachard

在上发表论文27篇

这个学霸实际上没有考上大学之前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特别的喜欢航天,因此也成为了航天硕士。

虽然没有什么多大的了解。但是我觉得能够在清华读书的,一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种论文主要就是来参加国家竞赛的,一般只有成绩突出的人才能够去做,而且还能做得比较好。

这位学霸是来自于一个名牌大学的,而且他也曾经参加过很多次国家比赛,也都是拿了奖项的。

发表论文27篇副教授

1965年7月生,学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建筑节能新技术、建筑环境控制理论和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兼任地源热泵编委。提出了适合于管壳换热器的螺旋流强化换热本构模型。主持企业委托项目1项,正式出版教材或著作《燃气与集中供热工程造价细节解析与示例》等三部,发表论文27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基金类课题2项。

她的爸爸也是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所以她从小受到了熏陶。

事实上,许多网民质疑这位博士生导师在五年内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五年内发表60篇SCI论文是非常困难的。

但事实上,尽管五年内发表60篇SCI论文非常困难,但实际上,许多研究型学者都能做到。许多研究型学者喜欢写论文。他们几乎每天都写自己的论文,我希望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能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二十篇论文属于第一作者和对应作者,其余属于第二作者或其他标题。事实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参与了超过30%的论文的研究和出版的整个过程。

因为对许多人而言,这个工作量是合理的,如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超过60篇,普通人基本上很难完成,因此,我将与大家讨论网民之间的争议以及如何完成,因为他的作品数量真的被夸大了,现在我们来谈谈科普。一般来说,研究生不能发表SCI论文。博士生的要求是在其整个学习生涯中发表两篇类似的论文。然而,在博士毕业后的五年里,他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是非常夸张的。

因为绝大多数人想发表一篇文章是很难到达天空的,虽然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一直存在争议,但我们相信这位博士生导师一定对他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因此,我真的希望这位博士生导师能够努力工作,做自己的研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1年9个月拿到清华博士学位,一作发表SCI论文27篇,曾在国际大赛击败NASA.

司佳,女,(1978年6月-2020年10月12日 [1] )生于上海,2007年8月起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95级文科基地班本科毕业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硕士(200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学博士(2006),期间曾前往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访问研究。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 of Pennsylvania)东亚系讲师,美国圣约瑟夫大学(St. Joseph's University)历史系兼职助教授。 中文名 司佳 国 籍中国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78年6月 逝世日期 2020年10月12日 [1] 毕业院校 复旦大学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业 教师 专业方向 历史 发表论文数目 27篇(截至2019年7月) [2] 职 称 副教授个人简介编辑1978年6月生于上海,2007年8月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向。研究兴趣还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会,出版史、文化史及阅读史。多次给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学位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全英语课程教学,尤其注重在授课内容中强调中英文原始资料的解读与运用。 [2] 2020年10月12日,司佳逝世 [1] 。研究方向编辑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学术经历编辑1995年由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考入复旦大学第一届文科基地班,1999-2001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师从周振鹤教授),取得历史学硕士M.A.学位。2001年获得William Penn Fellowship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东亚系攻读博士(指导教授:梅维恒VictorMair、韩书瑞SusanNaquin等),2006年8月获得该校博士Ph.D.学位。期间,2001-02年被评为美国汉尼基金青年学者(HaneyFoundation Fellow).2006-07年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讲师,并兼任圣约瑟夫大学(St.Joseph's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2010年赴日本関西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G-COE项目博士后研究。2008年获上海市晨光学者基金;2014年获得“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 [2] 学术论文编辑独立作者1.Jia SI(司佳),“Treaty-Port English in 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Speakers, Voices, and Images.”Cross-Curr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view(美国《东亚历史与文化评论》,执行严格匿名评审), 6 (March 2013): 38-66.2.司佳《邝其照与1868年〈字典集成〉初版:兼谈第一本中国人编写的英汉字典及其历史实用价值》,《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149-158页。3.司佳《传教士缘何研习<圣谕广训>:美国卫三畏家族档案手稿所见一斑》,《史林》2013年第3期,90-97页。4.司佳(Jia SI)“Reprinting Robert Morrison’s Dictionary: Producers, Literary Audience,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Market in 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中国历史学科前沿》(英文原发稿),6.2 (June 2011):229-242.5.司佳《基督教女性三字经体布道文本初探:以〈训女三字经〉为例》,日本関西大学《东亚文化交涉研究》第4号,2011年,243-252页。6.司佳《耶鲁大学传教士档案所见清代圣谕广训方言手抄稿若干种》,日本近代东西言语文化接触研究会《或问》第21号,2011年,117-128页。7.司佳《麦都思〈三字经〉与新教早期在华及南洋地区的活动》,《学术研究》2010年第12期,112-119页。8.司佳《见闻、谈资与讽刺诗 ——中国洋泾浜英语在十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出版物中的流传》,《九州学林》2010年(春夏季),172-189页。9.司佳(Jia SI)“Collecting and Collection: Local Chinese Culture in Robert Morrison’s Dictionary,”《复旦学报》英文版Fudan Journal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4 (Dec. 2009): 104-12210.司佳(Jia SI)“Breaking through the 'jargon' barrier: Early 19thcentury missionaries' response on communication conflicts in China.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英文原发稿), 4.3 (Sept. 2009): 340-35711.司佳《五车韵府》的重版与十九世纪中后期上海的英语出版业,《史林》,2009年第2期,6-13页。12.司佳(Jia SI)“Life around English: The Foreign Loan Word Repertoire and Urban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he Treaty Port of Shanghai.”《复旦学报》英文版Fudan Journal(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 (Mar. 2008): 126-143.13.Jia Jane SI, “The Genealogy of Dictionaries: Producers, Literary Audience, and the Circulation of English Texts in the Treaty Port of Shanghai.”Sino-Platonic Papers, 151 (June 2005).14.司佳《商人、仆人、通事和十八世纪中国沿海洋泾浜英语的形成》,或问WAKUMON Journal of Studies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6 (May 2003), 85-93,日本関西大学15.司佳《从通事到翻译官:论近代中外语言接触史上的主被动角色的转换》,《复旦学报》2002年第2期,44-50页。16.司佳《西方人士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催生作用》,香港《语文建设通讯》64 (Oct. 2000): 11-19.17.司佳《从岁时到天时:明清移民以后土著苗民之日常生活安排》,《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35-48页。18.司佳《早期英汉字典所见之语言接触现象》,《复旦学报》2000年第3期,60-67.19.书评Book Review.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chael Lackner et al.中国学术, 2 (2003): 271-73.20.书评Book Review.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Lexicon and Its Evolution toward a National Language. Federico Masini.中国学术, 2 (2002): 340-43. [2] 学术著作编辑司佳(Jia Jane SI)Circulation of English in China: Speakers, Historical Texts, and a New Linguistic Landscape.(《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使用者、历史文本及语言景观》)VDM Publishing Group, 2009. [2] 学术会议交流编辑2005年3月美国亚洲学年会AAS Annual Meeting, Chicago, USA, Graduate Student Individual Paper Presentation(学会评审研究生优秀论文独立发表)2007年3月美国国会图书馆 “A Bridge between Cultures: Commemorating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RobertMorrison’s Arrival in China,”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University of Maryland,USA, March 14-16.2007年12月中山大学“清代口岸城市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3月澳门历史学会“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Macao.2008年7月英国爱丁堡大学新教海外传教史国际学术研究会年会, Edinburgh, UK.2008年11月复旦大学“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香港城市大学“出版文化的新世界:香港与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 HK.2010年6月四川大学“中西比较视野下的社会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日本关西大学“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Osaka, Japan.2011年6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Penn State University, USA “十六世纪以来的世界宗教与文化”暑期研讨班三次专题授课2011年7月美国耶鲁大学新教海外传教史国际学术研究会年会,Yale University, USA.2011年10月代表复旦大学外事访问团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专题演讲两场2011年11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刷出版与中外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12月复旦大学“新文化史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6月复旦大学“中华书局与中国近现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4月复旦大学中华国际文明中心工作坊“基督宗教与上海社会,1840-1949”2014年6月The Eighteenth Asian Studies Conference Japan, Sophia University, Tokyo2014年10月11-12日山东大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10月17-18日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第二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 [2] 独立承担项目编辑1)200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项目(2009BLS001省部级)2)2009年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一般课题项目(省部级)3)2008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省部级,已结项)4)2008年复旦大学“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项目(已结项)5)2008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已结项)6)2008年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学者项目(已结项)7)2014年课程China: 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中国历史:改良到革命)负责人获“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立项。 [2] 学术访问编辑2014年1-2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访问学者,三次学术讲座2013年9月台北中研院Academia Sinica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一次学术讲座2012年8月日本関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人文基金资助)2009年6-9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访问学人2008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资料访问研究2005年2-3月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交流访问 [2] 获奖成果编辑2001-2002 美国汉尼基金青年学者 HaneyFoundation Fellow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谭其骧-禹贡奖”对话司佳编辑他山之石与他者视域——对话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司佳以“汉学”(Sinology)一词来指称海外对中国的研究,早已约定俗成。但是,二战后美国关于中国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 作为一种与传统汉学完全不同的学问悄然兴起,并逐渐取代后者,成为海外研究中国的主流范式。司佳博士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毕业后回沪,专攻中国近代史,于美国中国学内的墙闱之争自是熟悉。记者就美国中国学发展中的内在原因和背景等问题对她进行了采访。复旦青年:“Sinology”,最早由西方传教士创立,译为“汉学”。然而自萨义德(E.Said)的《东方学》出版以来,“汉学”一词被标上了殖民主义和欧洲中心论的标签,西方学者逐渐以“中国学”或“中国研究”来命名自己的研究领域。于是,从4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美国中国学研究,一下子被推到了国际中国学研究的中心位置。那么其自身发展的语境和背景是什么?司佳:美国的中国学是冷战的产物,其诞生之初,受到很强的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费正清(J. K. Fairbank)之前,美国也有几所大学教授中国的古汉语,和欧洲的汉学研究相似。二战后,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对中国研究的热情迅速增长。大量基金投入进来,政府也出台政策支持相关研究,这样,几十年间,美国中国学研究高速发展,许多大学纷纷设立类似的系科,设立教席。此时的“中国学”,甚至带有一些情报搜集的性质。现在美国许多大学的“东亚研究”系,其前身就是“东方系”;与其他区域研究一起置于“国际区域研究”的框架中,配合美国战后的全球战略部署。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学研究出现学术膨胀的问题,研究质量也参差不齐。费正清曾说,他那个时代,熟谙古汉语的美国学者只有两三个。在两国敌对封闭的状态下,很多美国学者没有到过中国,也没有看过充分的中文原始材料,就写出大量学术著作。对此,如今的美国学者也有许多反省。美国中国学有一个重要的闪光点:在内容上,它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着墨很多,和注重文化的传统汉学相比,更加实际和务实;在时间上,它更重视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历史。这可以算是在当时现实政治需要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研究风格。冷战结束后,国际交流正常化,中国学也研究开始走向学术化,但是这种治学的取向依旧留存到现在,并成为主流。当然,美国依然有教授古代汉语的汉学家,他们也自称是“汉学家”,以示与“中国学”家的区别。但是这些人大都是五、六十岁的上一代研究者,而年轻的研究者普遍选择了中国学研究的取向。现在的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和教育中,很重视对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化训练。如今非常出色的学者,比如孔飞力(P.A.Kuhm)、周锡瑞(J.W.Esherick),都有很好的中文能力,能够广泛地利用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史料档案。复旦青年:越南战争以后,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发生了重大转折。1969年詹姆斯·佩克(James Peck)撰文抨击当时的主流中国学研究,遭受批评的美国主流中国学家开始进行反思,这造就了如今中国学的面貌,也造就了柯文(P.A.Cohen)、艾尔曼(B.Elman)等一大批蜚声海外的中国学家。这种转折在今天回顾起来,能给我们怎么样的启示?司佳:包括柯文在内的这些学者,他们的政治立场或倾向是属于“左派”的。越南战争迫使美国人正视自己力量的局限性,看到如果美国要想随心所欲地摆弄世界,将会受到真正的制约。在我看来,这一认识给美国研究中国的史家以深刻的影响。由于戳破了美国在政治、道德、文化各方面全面领先的神话,越南战争“解放”了美国史家,使他们也许是第一次,放弃了西方的准绳与标尺,转向一种植根于中国(而非西方)历史经验之中的史学。复旦青年:这就是所谓“中国中心主义”的发端?司佳:是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其中的政治背景和学术对象。柯文是有政治倾向性的,他对于文革和左派的看法,都渗入了学术研究当中。更为重要的是,柯文提出中国中心主义,他所针对的是当时的学界主流,尤其是列文森(J. R. Levenson)、费正清这些将中国视为“静止的中国”、用“传统”和“现代”粗暴划线的做法。他列举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例子,指出它们虽然都是受西方冲击后的产物,但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中国内部的因素:复杂的社会性质、内部事务的万分火急;而西方的影响事实上被高估了。现在国内的一些研究者,一看到“中国中心”的提法,就马上引为海外同志,其实细读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就可以看出他鲜明的学术走向。“冲击—回应”模式和“中国中心主义”两者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取向和角度的不同,而非质的不同;柯文的观点实际是对那种为美国战略服务的中国学研究的批评。复旦青年:北大的罗志田教授也曾撰文指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谓“三大高潮”、“两个过程”,实际上已经在挑战以中外关系为核心的既有研究模式,很“中国中心”了,中国学者不必再从国外引入一种“中国中心”模式。这就牵涉到了这个问题,国内史学家怎么样看待美国中国学的成果和模式?司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因为如前所述的注重现实、注重近现代的特点,其研究对象很容易与国内的研究发生交集。有时候美国学者的视角能够给我们很新颖的启发。比如“区域研究”,柯文等学者提倡要重视中国的复杂性,注重以区域、省份或地方而不是整个中国为研究单位,通过将中国从空间上分解为较小的、较易于掌握的单位,寻求各地变异的内容和程度,以期对中国整体有一个轮廓更加分明、特点更加突出的了解。将中国视为铁板一块的机械僵化做法,很多时候阻碍了我们的思路,美国学者的这种做法很能够启示我们。在引入社会科学方法方面,美国学者也别具一格,在中国,研究历史的学者往往不了解社会学、人类学或者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在美国,绝大多数中国学的专家都能够掌握跨学科研究的手段,这是这门学科创立的时候就确立的规范。“中国中心主义”当然是一种研究的角度,但是太多本土化倾向,会缩小我们的视野。就中国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我个人觉得置于全球史和国际关系的角度中去探讨更好。“中国中心主义”这个提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欧洲中心主义”那种傲慢的、将其他文化看成低等文化的偏见。毕竟,近代中国和古代中国最大不同,就在于来自西方的巨大影响。交流的视野和国际的视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变化。这种全局意识,在中外关系的主题中,能够被更好地阐释和呈现。复旦青年:当今的美国中国学依然呈现着繁荣的景象,有学者认为这种模式将会是国际中国学的发展方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司佳:在美国,中国学的研究从人数和教授席位来衡量,不能说是一门大学科。费正清的贡献,是将分散在美国各个大学历史系、社会学系的有关中国的研究,纳入到中国学的架构中,有组织统一地来研究,建成一个符合美国国家需要的学术体制。但原来的系科建制中并没有取消中国研究的教席,比如黄宗智,他就始终在加州大学历史系供职。关于中国学的发展问题,我觉得有些人对什么是“中国的”和“西方的”关心过多,焦虑太甚了。问题是,许多年来,人们陆续把石头搬来搬去,已经很难分清到底什么是他山之石,什么又是本山之石了。就算我们可以细加甄别,分辨清楚,这样的区分也远不如一件事来得重要:那就是寻找一种新的、交流的方法来理解过去,使得对过去的思考仍然能触动现在的神经。否则,中国学只会变为老古董,其古色古香,只有一个小圈子里的学者、专家才能辨别,研究者也会越来越少。

研究生导师发表27篇论文

1年9个月拿到清华博士学位,一作发表SCI论文27篇,曾在国际大赛击败NASA.

发表27篇论文,学霸,这位学霸是航天员。用了40多天拿到了博士毕业。特别厉害的一个人。

她的爸爸也是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所以她从小受到了熏陶。

事实上,许多网民质疑这位博士生导师在五年内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五年内发表60篇SCI论文是非常困难的。

但事实上,尽管五年内发表60篇SCI论文非常困难,但实际上,许多研究型学者都能做到。许多研究型学者喜欢写论文。他们几乎每天都写自己的论文,我希望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能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二十篇论文属于第一作者和对应作者,其余属于第二作者或其他标题。事实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参与了超过30%的论文的研究和出版的整个过程。

因为对许多人而言,这个工作量是合理的,如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超过60篇,普通人基本上很难完成,因此,我将与大家讨论网民之间的争议以及如何完成,因为他的作品数量真的被夸大了,现在我们来谈谈科普。一般来说,研究生不能发表SCI论文。博士生的要求是在其整个学习生涯中发表两篇类似的论文。然而,在博士毕业后的五年里,他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是非常夸张的。

因为绝大多数人想发表一篇文章是很难到达天空的,虽然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一直存在争议,但我们相信这位博士生导师一定对他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因此,我真的希望这位博士生导师能够努力工作,做自己的研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国际学术界的顶尖论文论文,SCI代表的是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牛顿发表第一篇论文多少岁

艾萨克·牛顿爵士,FRS(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1643年 1月4日,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国乌尔斯索普,母亲是汉纳·牛顿。他的父亲3个月前就去世了。 1655年 牛顿12岁,开始上格兰瑟姆文法学校。 1661年 6月牛顿18岁,进入剑桥大学。 1664年 春天,牛顿21岁,开始进行光的实验。 1665年 牛顿拿到文学士学位,并开始发展他自己的高等数学。 1666年 牛顿在引力定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伦敦流行大鼠疫,并扩散到其他城市。牛顿离开剑桥,回到伍尔斯索普。 1667年 3月,牛顿返回剑桥大学。6个月内,他被推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 1669年 7月,牛顿的作品《分析论》开始发行。 10月,牛顿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西讲座的数学教授,年仅26岁,是担任该职位的最年轻的人。 1670—1671年 牛顿研制出他的反射望远镜。 1672年 牛顿应邀参加皇家学会,这是一个由资深科学家组成的团体。 2月,牛顿向学会递交了他的入会后的第一篇论文。 1679年 6月,牛顿的母亲去世。 1684年 牛顿开始撰写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通称为《原理》。 1686年 4月28日,《原理》一书的摘要在皇家学会宣读。该书被视为科学界的经典作品。 1689年 牛顿被推选为剑桥大学代表,参加英国“国会会议”。 1693—1696年 牛顿患了一种奇怪的病。 1696年 3月,牛顿病体康复,接受皇家造币厂的监造员一职。 1699年 12月,47岁的牛顿被任命为皇家造币厂厂长。 1701年 牛顿被选为代表剑桥大学的英国下议院议员。 1703年 11月30日,牛顿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 1704年 牛顿有关光的研究的著作《光学》出版。 1705年 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1727年 3月30日,牛顿爵士逝世,享年84岁。

少年牛顿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它的家庭处境。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由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其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的记读书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当时英国社会渗透基督教新思想,牛顿家里有两位都以神父为职业的亲戚,这可能影响牛顿晚年的宗教生活。从这些平凡的环境和活动中,还看不出幼年的牛顿是个才能出众异于常人的儿童。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赡养家庭。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每次,母亲叫他同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并鼓励牛顿上大学读书。牛顿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求学岁月 1661年,19岁的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17世纪中叶,剑桥大学的教育制度还渗透着浓厚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气味,当牛顿进入剑桥时,哪里还在传授一些经院式课程,如逻辑、古文、语法、古代史、神学等等。两年后三一学院出现了新气象,卢卡斯创设了一个独辟蹊径的讲座,规定讲授自然科学知识,如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课程。讲座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的科学家。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在这段学习过程中,牛顿掌握了算术、三角,读了开普勒的《光学》,笛卡尔的《几何学》和《哲学原理》,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胡克的《显微图集》,还有皇家学会的历史和早期的哲学学报等。 牛顿在巴罗门下的这段时间,是他学习的关键时期。巴罗比牛顿大12岁,精于数学和光学,他对牛顿的才华极为赞赏,认为牛顿的数学才超过自己。后来,牛顿在回忆时说道:“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当时,牛顿在数学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学。他学习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及韦达等许多数学家的著作。其中,对牛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数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它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1664年,牛顿被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 1665~1666年严重的鼠疫席卷了伦敦,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校因此而停课,牛顿于1665年6月离校返乡。由于牛顿在剑桥受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养,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家乡安静的环境又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1665~1666年这段短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了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了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1665年初,牛顿创立级数近似法,以及把任意幂的二项式化为一个级数的规则;同年11月,创立正流数法(微分);次年1月,用三棱镜研究颜色理论;5月,开始研究反流数法(积分)。这一年内,牛顿开始想到研究重力问题,并想把重力理论推广到月球的运动轨道上去。他还从开普勒定律中推导出使行星保持在它们的轨道上的力必定与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传说,说的也是此时发生的轶事。总之,在家乡居住的两年中,牛顿以比此后任何时候更为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创造,并关心自然哲学问题。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都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可以说此时的牛顿已经开始着手描绘他一生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 1667年复活节后不久,牛顿返回到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初级院委),翌年3月16日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成为正院侣(高级院委)。1669年10月27日,巴罗为了提携牛顿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并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巴罗为牛顿的科学生涯打通了道路,如果没有牛顿的舅父和巴罗的帮助,牛顿这匹千里马可能就不会驰骋在科学的大道上。巴罗让贤,这在科学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伟大的成就~建立微积分 在牛顿的全部科学贡献中,数学成就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数学生涯中的第一项创造性成果就是发现了二项式定理。据牛顿本人回忆,他是在1664年和1665年间的冬天,在研读沃利斯博士的《无穷算术》时,试图修改他的求圆面积的级数时发现这一定理的。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把描述运动的函数关系和几何曲线相对应。牛顿在老师巴罗的指导下,在钻研笛卡尔的解析几何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的出路。可以把任意时刻的速度看是在微小的时间范围里的速度的平均值,这就是一个微小的路程和时间间隔的比值,当这个微小的时间间隔缩小到无穷小的时候,就是这一点的准确值。这就是微分的概念。求微分相当于求时间和路程关系得在某点的切线斜率。一个变速的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范围里走过的路程,可以看作是在微小时间间隔里所走路程的和,这就是积分的概念。求积分相当于求时间和速度关系的曲线下面的面积。牛顿从这些基本概念出发,建立了微积分。 微积分的创立是牛顿最卓越的数学成就。牛顿为解决运动问题,才创立这种和物理概念直接联系的数学理论的,牛顿称之为"流数术"。它所处理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切线问题、求积问题、瞬时速度问题以及函数的极大和极小值问题等,在牛顿前已经得到人们的研究了。但牛顿超越了前人,他站在了更高的角度,对以往分散的努力加以综合,将自古希腊以来求解无限小问题的各种技巧统一为两类普通的算法——微分和积分,并确立了这两类运算的互逆关系,从而完成了微积分发明中最关键的一步,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牛顿没有及时发表微积分的研究成果,他研究微积分可能比莱布尼茨早一些,但是莱布尼茨所采取的表达形式更加合理,而且关于微积分的著作出版时间也比牛顿早。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间,为争论谁是这门学科的创立者的时候,竟然引起了一场悍然大波,这种争吵在各自的学生、支持者和数学家中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造成了欧洲大陆的数学家和英国数学家的长期对立。英国数学在一个时期里闭关锁国,囿于民族偏见,过于拘泥在牛顿的“流数术”中停步不前,因而数学发展整整落后了一百年。应该说,一门科学的创立决不是某一个人的业绩,它必定是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后,在积累了大量成果的基础上,最后由某个人或几个人总结完成的。微积分也是这样,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前人的基础上各自独立的建立起来的。1707年,牛顿的代数讲义经整理后出版,定名为《普遍算术》。他主要讨论了代数基础及其(通过解方程)在解决各类问题中的应用。书中陈述了代数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用大量实例说明了如何将各类问题化为代数方程,同时对方程的根及其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出了方程论方面的丰硕成果,如,他得出了方程的根与其判别式之间的关系,指出可以利用方程系数确定方程根之幂的和数,即“牛顿幂和公式”。 牛顿对解析几何与综合几何都有贡献。他在1736年出版的《解析几何》中引入了曲率中心,给出密切线圆(或称曲线圆)概念,提出曲率公式及计算曲线的曲率方法。并将自己的许多研究成果总结成专论《三次曲线枚举》,于1704年发表。此外,他的数学工作还涉及数值分析、概率论和初等数论等众多领域。伟大的成就~对光学的三大贡献 在牛顿以前,墨子、培根、达·芬奇等人都研究过光学现象。反射定律是人们很早就认识的光学定律之一。近代科学兴起的时候,伽利略靠望远镜发现了“新宇宙”,震惊了世界。荷兰数学家斯涅尔首先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笛卡尔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以及跟他差不多同时代的胡克、惠更斯等人,也象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一样,用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光学进行研究。1666年,牛顿在家休假期间,得到了三棱镜,他用来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谱带,牛顿再用一块带狭缝的挡板把其他颜色的光挡住,只让一种颜色的光在通过第二个三棱镜,结果出来的只是同样颜色的光。这样,他就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这是第一大贡献。牛顿为了验证这个发现,设法把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成白光,并且计算出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精确地说明了色散现象。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原来物质的色彩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公元1672年,牛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论文。许多人研究光学是为了改进折射望远镜。牛顿由于发现了白光的组成,认为折射望远镜透镜的色散现象是无法消除的(后来有人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玻璃组成的透镜消除了色散现象),就设计和制造了反射望远镜。牛顿不但擅长数学计算,而且能够自己动手制造各种试验设备并且作精细实验。为了制造望远镜,他自己设计了研磨抛光机,实验各种研磨材料。公元1668年,他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样机,这是第二大贡献。公元1671年,牛顿把经过改进得反射望远镜献给了皇家学会,牛顿名声大震,并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反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 同时,牛顿还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实验和数学计算,比如研究惠更斯发现的冰川石的异常折射现象,胡克发现的肥皂泡的色彩现象,“牛顿环”的光学现象等等。牛顿还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线运动路径。他的“微粒说”与后来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此外,他还制作了牛顿色盘等多种光学仪器。伟大的成就~构筑力学大厦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系统的总结了伽利略、开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 在牛顿以前,天文学是最显赫的学科。但是为什么行星一定按照一定规律围绕太阳运行?天文学家无法圆满解释这个问题。万有引力的发现说明,天上星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运动都受到同样的规律——力学规律的支配。早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前,已经有许多科学家严肃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比如开普勒就认识到,要维持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必定有一种力在起作用,他认为这种力类似磁力,就像磁石吸铁一样。1659年,惠更斯从研究摆的运动中发现,保持物体沿圆周轨道运动需要一种向心力。胡克等人认为是引力,并且试图推到引力和距离的关系。1664年,胡克发现彗星靠近太阳时轨道弯曲是因为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1673年,惠更斯推导出向心力定律;1679年,胡克和哈雷从向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维持行星运动的万有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自己回忆,1666年前后,他在老家居住的时候已经考虑过万有引力的问题。最有名的一个说法是:在假期里,牛顿常常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切物体都受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牛顿思索着。终于,他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牛顿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解决了胡克等人没有能够解决的数学论证问题。1679年,胡克曾经写信问牛顿,能不能根据向心力定律和引力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定律,来证明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牛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1685年,哈雷登门拜访牛顿时,牛顿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当时已经有了地球半径、日地距离等精确的数据可以供计算使用。牛顿向哈雷证明地球的引力是使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也证明了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行星运动符合开普勒运动三定律。在哈雷的敦促下,1686年底,牛顿写成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皇家学会经费不足,出不了这本书,后来靠了哈雷的资助,这部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才能够在1687年出版。牛顿在这部书中,从力学的基本概念(质量、动量、惯性、力)和基本定律(运动三定律)出发,运用他所发明的微积分这一锐利的数学工具,不但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把经典力学确立为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除了在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外,他还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化学实验。他常常六个星期一直留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的工作。他在化学上花费的时间并不少,却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成就。为什么同样一个伟大的牛顿,在不同的领域取得的成就竟那么不一样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各个学科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力学和天文学方面,有伽利略、开普勒、胡克、惠更斯等人的努力,牛顿有可能用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建立起一座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正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在化学方面,因为正确的道路还没有开辟出来,牛顿没法走到可以砍伐材料的地方。牛顿在临终前对自己的生活道路是这样总结的:“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这当然是牛顿的谦逊。怪异的牛顿 牛顿并不善于教学,他在讲授新近发现的微积分时,学生都接受不了。但在解决疑难问题方面的能力,他却远远超过了常人。还是学生时,牛顿就发现了一种计算无限量的方法。他用这个秘密的方法,算出了双曲面积到二百五十位数。他曾经高价买下了一个棱镜,并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用它试验了白光分解为的有颜色的光。开始,他并不愿意发表他的观察所得,他的发现都只是一种个人的消遣,为的是使自己在寂静的书斋中解闷,他独自遨游于自己所创造的超级世界里。后来,在好友哈雷的竭力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出版他的手稿,才有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 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因此终生未娶。 牛顿从容不迫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结果作出了科学史上一个个重要的发现。他马虎拖沓,曾经闹过许多的笑话。一次,他边读书,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独自进了内室,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等牛顿想起,出来后,发现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牛顿晚年 但是由于受时代的限制,牛顿基本上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运动只是机械力学的运动,是空间位置的变化;宇宙和太阳一样是没有发展变化的;靠了万有引力的作用,恒星永远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上……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晚年的牛顿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1705年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此时的牛顿非常富有,被普遍认为是生存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二十四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1727年3月20日,伟大艾萨克·牛顿逝世。同其他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刘顿贡献: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牛顿,在科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伟大的科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正是在欧洲出现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新变革的时代诞生的。 家世和生平 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牛顿出生之前,父亲已去世。牛顿生而孱弱,过了3年,他的母亲再嫁给一位牧师,把孩子留在他祖母身边抚养。8年之后,牧师病故,牛顿的母亲带着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又回到乌尔斯索普。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牛顿少年时代喜欢摆弄机械小技巧。传说他做过一架磨坊的模型,动力是小老鼠;有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喜欢绘画、雕刻,尤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划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以知时刻。12岁进离家不远的格兰瑟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能赡养家庭,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以致经常忘了干活。随着年岁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试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寓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化学实验的熏陶。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好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地记读书心得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当时英国社会渗入基督教新教思想,牛顿家里有两位都以神父为职业的亲戚,这可能影响牛顿晚年的宗教生活。从这些平凡的环境和活动中,看不出幼年的牛顿是一个才能出众异于常人的儿童。然而格兰瑟姆中学的校长J.斯托克斯,还有牛顿的一位当神父的叔父W.艾斯库别具慧眼,鼓励牛顿上大学读书。牛顿于1661年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17世纪中叶,剑桥大学的教育制度还浸透着浓厚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气味。当牛顿进入剑桥大学时,那里还在传授一些经院式课程,如逻辑、古文、语法、古代史、神学等等。两年之后三一学院出现了新气象。H.卢卡斯创设了一个独辟蹊径的讲座,规定讲授自然科学知识如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课程。讲座的第一任教授I.巴罗是一位博学的科学家。就是这位教师把牛顿引向自然科学。在这段学习过程中,牛顿掌握了算术、三角,学习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他又读了开普勒的《光学》,笛卡儿的《几何学》和《哲学原理》,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的》,R.胡克的《显微图集》,还有皇家学会的历史和早期的《哲学学报》等。牛顿在巴罗的门下学习,是他学习的关键时期。巴罗比牛顿大12岁,精于数学和光学,他对牛顿的才华极为赞赏,他认为牛顿的数学才能超过自己。1665~1666年伦敦大疫。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校停课。牛顿于1665年 6月回到故乡乌尔斯索普。 由于牛顿在剑桥受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养,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就在1665~1666年这两年之内,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1665年初他创立级数近似法以及把任何幂的二项式化为一个级数的规则。同年11月,创立正流数法(微分);次年 1月,研究颜色理论;5月,开始研究反流数法(积分)。这一年内,牛顿还开始想到研究重力问题,并想把重力理论推广到月球的运行轨道上去。他还从开普勒定律中推导出使行星保持在它们轨道上的力必定与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传说,说的也是在此时发生的轶事。总之,在家乡居住的这两年中,牛顿以比此后任何时候更为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创造,并关心自然哲学问题。由此可见,牛顿一生的重大科学思想是在他青春年华、思想敏锐短短两年期间孕育、萌发和形成的。 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 3月16日选为正院侣。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把他的光学讲稿(1670~1672)、算术和代数讲稿(1673~168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的第一部分(1684~1685),还有《宇宙体系》(1687)等手稿送到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直到逝世。其间牛顿和国内外科学家通信最多的有R.玻意耳、J.柯林斯、J.夫拉姆斯蒂德、D.格雷果理、E.哈雷、胡克、C.惠更斯、G.W.F.von莱布尼兹和J.沃利斯等。牛顿在写作《原理》之后,厌倦大学教授生活,他得到在大学学生时代结识的一位贵族后裔C.蒙塔古的帮助,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当时英国币制混乱,牛顿运用他的冶金知识,制造新币。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受封为爵士。晚年研究宗教,著有《圣经里两大错讹的历史考证》等文。牛顿于1727年 3月31日(儒略历20日)在伦敦郊区肯辛顿寓中逝世,以国葬礼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光学》和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光学和力学一样,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注意。用于天文观测的需要,光学仪器的制作很早就得到了发展,光的反射定律早在欧几里得时代已经闻名,但折射定律直到牛顿出生之前不久才为荷兰科学家W.斯涅耳所发现。玻璃的制作早已从阿拉伯辗转传入西欧。16世纪荷兰磨制透镜的手工业大兴。把透镜适当组合成一个系统就可成为显微镜或望远镜。这两种仪器的发明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在牛顿之前,伽利略首先把他所制作的望远镜用在天象观测上。枷利略式的望远镜是以一片会聚透镜为目镜、一片发散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还有当时盛行的由两片会聚透镜组成的开普勒望远镜。两种望远镜都无法消除物镜的色散。牛顿发明以金属磨成的反射镜代替会聚透镜作为物镜,这样就避免了物镜的色散。当时牛顿制成的望远镜长6英寸,直径1英寸,放大率为30~40倍。经过改进,1671年他制作了第二架更大的反射式望远镜,并送到皇家学会评审。这台望远镜被皇家学会作为珍贵科学文物收藏起来。为了制造反射式望远镜,牛顿亲自冶炼合金和研磨镜面。牛顿自幼爱好动手制模型,做试验,这对他在光学实验上的成功有极大帮助。光的颜色问题早在公元前就有人在作猜测,把虹的光色和玻璃片的边缘形成的颜色联系起来。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是纯洁的、均匀的,是光的本质,而色光只是光的变种。他们都没像牛顿那样认真做过实验。 大约在1663年,牛顿即开始热衷于光学研究,磨玻璃、制作望远镜也在这个时期。1666年,他购得一块玻璃三棱镜,开始研究色散现象。为了这个目的,牛顿在他的《光学》一书中写道:“把我的房间弄暗,在我的窗板上开一个小孔,以便适量的太阳光射入室内,就在入口处安置我的棱镜,光通过棱镜折射达到对面的墙上。”牛顿看到墙上有彩色的光带,光带之长数倍于原来的白光点,他意识到这些彩色就是组成白色太阳光的原始光色。为了证明这一点,牛顿进一步做实验。在光带投射的屏上也打一个小孔,让光带中彩色的一部分穿过第二个小孔,经过放在屏后的第二个棱镜折射投到第二个屏上,又让第一棱镜绕它的轴缓慢转动,只见穿出第二个小孔落在第二屏上的像随着第一棱镜转动而上下移动。于是看到,为第一棱镜折射最大的蓝光,经过第二棱镜也是折射得最大;反之,红光被前后两个棱镜折射得最小。于是牛顿作出结论:“经过第一棱镜折射后所得长方形的彩色光带不是别的,正是由不同的彩色光所组成的白色光经折射而形成的。”也就是说:“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均匀的混合体。”这就是牛顿的光色理论。它是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牛顿自称这个实验为“关键性实验”。这个实验可说是一个半世纪后 J.von夫琅和费建立光谱术的基础。事实上牛顿在他的《光学》第 1卷命题4问题1中用过1~2英寸长、宽仅1/10或1/20英寸的长方形的孔代替小圆孔,他说所得结果较前更清晰,但没有夫琅和费线的记载。牛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之后,于1672年把他的结论用书信形式送交皇家学会评审。不料竟引起一场尖锐的论战。当时惠更斯反对他,胡克攻击他尤甚。早在1665年胡克就在英国提出光的波动理论,这只是一个假说。惠更斯则把它完整起来,认为空间的以太是无所不在的,他把以太作为振动的媒质,把媒质的每一个质点都看成一个中心,在中心的周围形成一个波,惠更斯成功地用这个物理图像来解释光的反、折射、还以此来研究冰洲石的双折射(但是光的波动学说的确立还有待于一个半世纪之后由英国的T.杨的干涉实验来证明)。牛顿则持光的微粒说,他认为波动说的最大障碍是不能解释光的直线进行。他提出发光物体发射出以直线运动的微粒子、微粒子流冲击视网膜就引起视觉。它也能解释光的折射与反射,甚至经过修改也能解释F.M.格里马尔迪发现的“衍射”现象。但对薄膜形成的彩色,牛顿则承认微粒说不如波动说解释得明快。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在当时是十分激烈的,双方争论持续多年。当年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现在可以引用E.T.惠特克的话来结束这桩公案:“当A.爱因斯坦以M.普朗克的量子原理来解释光电效应,光的微粒思想经过一个世纪的沉寂而在1905年又获得了新生,并因此而导致光量子存在的基本原理。他的思想为实验所充分肯定,特别是光子与电子碰撞所产生的康普顿效应服从经典的碰撞力学定律。而同时,关于光的波动性的实验并没有失效,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波动说和微粒假说都是正确的。”无疑,牛顿的《光学》(Opticks)是和他的《原理》同为物理学的巨著,也是科学界的经典著作。《光学》第一版印于1704年,在胡克逝世之后问世。《光学》最后部分以独特的形式附上一份著名的“问题”表,共提出31个“问题”(第一版提出16个“问题”)。在“问题”中所谈到的不仅是光的折射、反射等,还涉及光与真空,甚至重力、天体等问题。在多处谈到光的波动,涉及太阳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物理学的诸多方面,富有启发性,后人评价这些“问题”是《光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并非虚语。牛顿在《光学》一书中凭借实验的结果与分析,建立了光的理论。但在全书中没有提起不同玻璃具有不同折射率,在全书中也没有做消色差的实验,这或许是由于他当时还没有获得不同质玻璃的三棱镜的缘故。但是牛顿制造反射式望远镜来避免物镜的色散,却是个妙法,迄今大型望远镜的制造还遵从此法。牛顿死后3年(1730)出版了经牛顿生前订校过的《光学》第 4版。现在流行的1931年版本就是根据第4版重印的。 爱因斯坦在为牛顿《光学》1931年重印本所作的序中说:“牛顿的时代早已被淡忘了……牛顿的各种发现已进入公认的知识宝库,尽管如此,他的光学著作的这个新版本还是应当受到我们怀着衷心感激的心情去欢迎的,因为只有这本书才能使我们有幸看到这位伟大人物本人的活动。” 万有引力定律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世纪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绕日运行作了长年累月的观测,他死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整理并分析了第谷的20年的观测记录,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著名开普勒三定律。这个发现不仅为经典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导致了其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开普勒在得出行星运动三定律之前,1596年曾提出关于太阳行星间的吸引作用的思想;随之提出物体作圆周运动时出现离心力问题。一般认为伽利略已领悟到离心力,但对它作进一步的认识和计算则有待于牛顿。1664年 1月20日牛顿在他的《算草本》上已提出如何计算物体作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的具体方法。牛顿把推导、计算方法详尽地写入他的《原理》(第 3版)第一编第二章命题4定理4下面推论1中,明确地指出:“因此,由于这些圆弧代表运动物体的速度,向心力就是这个速度的平方除以圆周半径。”从这里可以看出,向心力的求得对于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推导是不可少的。顺便提一下,惠更斯从不同途径推导得离心力方程和牛顿的相似,结果于1673年发表。牛顿虽在早年的《算草本》上提出求向心力的方法,但他自己说“惠更斯先生后来所发表的离心力理论,我相信在我之前”。引人注意的是,在《原理》第一编和第三编中,凡提到轨道运行时,牛顿都没有提及离心力一词,总是强调拉向轨道中心的向心力。 关于引力反比于距离平方定律,历史上记载了当时对此发明权的争论,有人以为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可以从开普勒第三定律直接推出,但缺乏向心力的概念和运动,不可能推出这定律。而向心力的概念与运算都是牛顿最早做出来的。长牛顿7岁的胡克当年就宣称他早已知道引力反比于距离平方定律,但提不出证据来。当《原理》第1版在印刷时,胡克通过哈雷向牛顿要求分享此定律的发明权。牛顿加以拒。在《原理》(第 3版)上述命题 4下的注释中提到距离平方反比定律适用于天体运动时,牛顿说:“雷恩爵士、胡克博士和哈雷博士曾分别注意过。”同时也提及“惠更斯先生在他的出色著作《钟摆的振荡》中曾把重力比之于旋转体的离心力”。这样,人们对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发明权就有所了解了。有人认为,1666年牛顿在乌尔斯索普家中试图以地球表面大圆弧上 1度的长度为60英里来计算月地之间的引力;通过实际计算,月球绕地球的周期与实际不能符合,算稿便弃置一旁。1682年牛顿获悉J.皮卡德的地球经度 1度之长为69.1英里的数据,便重行计算,才使计算与实际观测相吻合。牛顿把日常所见的重力和天体运动的引力统一起来,在科学史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行星绕日运动的轨道究竟是什么样?这是当时科学界所关心的问题。这问题答案的公开和《原理》的出版密切相关,科学史上已有生动的记载。1684年1月C.雷恩、哈雷和胡克 3位英国当时科学界著名人士在伦敦相叙讨论行星运动轨道问题。胡克虽说他已通晓,但拿不出计算结果。于是牛顿的好友哈雷专程去剑桥请教牛顿。牛顿告诉哈雷他自己已计算过了,肯定地说,行星绕日轨道是椭圆;但手稿压置多年一时找不到,应允重行计算,约期3个月后交稿。哈雷如约再度访剑桥,牛顿交给一份手稿《论运动》,哈雷大为赞赏。牛顿在此稿基础上另写一书《论物体运动》,1684年12月送交英国皇家学会。此书第一部分主要相当于后来的《原理》第一编及第二编;而其余部分成为《原理》的第三编。哈雷怂恿牛顿写成《原理》全书公开出版,由他出资印刷,并亲自督校。1687年7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alis Principia Мathematica)第1版问世, 时距1664年牛顿开始思考并进行草算已23年。《原理》第2版于1713年出版,第3版于1725年出版(见彩图牛顿名著《原理》(1686)扉页)。《原理》原用拉丁文写成。牛顿逝世后2年由A.莫特译成英文付印,即今所见的流行的《原理》英文本。《原理》第一编之前有两部分重要的论述。第一部分为定义。定义共8条,其中有关向心力的有5条。他说,施加于物体的力有不同来源,例如撞击、压力和向心力。向心力一词是牛顿创造的(在另一场合即惠更斯称之为离心力的补充词)。牛顿在定义一章中有长篇诠释,其中提到了一个假想实验:“在高山上发射炮弹、炮力不足,炮弹飞了一阵便以弧形曲线下落地面。假如炮力足够大,炮弹将绕地球面周行,这是向心力的表演。”今日人造卫星的设想在那时牛顿的脑子里已浮现出来了。在定义一章中牛顿尽情阐述了他的时空绝对性概念。他对人们熟知的空间与时间,择名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牛顿认为,只有在绝对空间中绝对运动才可以觉察,特别是在物体旋转时。当时惠更斯和英国大主教G.贝克莱对此表示疑问。无论如何,这短短一章定义表达了牛顿对力与时空的基本观点,是研究牛顿的重要原始文献。 在第一编之前,除定义一章外,还有公理或称运动定理一章。在这章里牛顿阐述著名的运动三定律(见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运动定律一般称作惯性定律,通常认为已由伽利略和笛卡儿所道出。为了要变更物体运动方向(或称变更运动速度)必须有外力作用,这其间必然会产生质量的概念。质量(原文物质的量)这个基本概念是由牛顿在《原理》第一编定义章中首先提出的,成为物理学中最基本概念之一。他清楚地把质量和重量区分开来,阐明了在各种不同环境中两个量的相互关系。在力学中牛顿用质量表示物体的特征。爱因斯坦指出:“只有引进质量这一新概念之,他(牛顿)才能把力和加速度联系起来。”动量一词牛顿也作了定义。牛顿指出,动量是衡量物质运动的量,它联系物质与运动两个量;物质加倍,动量加倍;物质与运动都加倍;动量即为原来的4倍。随后阐述动量守恒。牛顿在运动三定律之后有7个推论,其中论述到两力同时作用一物体上,则物体加速度方向和力的合成都在两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此后还有一段很长的诠释,总论运动三定律的联系性,还用两摆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实验来阐述运动守恒并说明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之间的关系。从上面看,牛顿运动三定律不是分立的,而是相关的。牛顿早年在《算草本》中以碰撞实验研究力,在《原理》中他强调以“冲量”作为力的概念。随后发展这个概念,说无限短促间隙的相关系列冲量就成为连续作用力。这句话就包含以 微分形式表达力的定义。牛顿设想,一质点在直线上作惯性运动,这质点和线外某一定点相联,在相等时间内这联线扫过的面积必然相等;如果在线上某点遇到一个外力,则质点要偏向质点原运动方向与外力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上运动。牛顿用他创造的无限小概念极限的方法最终证明了:一个运动着的质点,受到某个定点的外力作用,如果这个外力在质点和定点的联线上,而且力的强度反比于距离二次方,那么这质点运动轨迹很可能是个椭圆,这定点就是椭圆的焦点。于此,牛顿得出行星与太阳之间联线所扫过的面积必然和时间成比例。牛顿又设想,质点在椭圆上从一点经过无限短时间运行,这质点在短暂时间运行所到之处偏离切线的距离反比于从焦点到该点的距离平方。而当椭圆上两点相接近时,牛顿得出,在这极限情况下开普勒的面积定律是关键条件。总之,牛顿得到如下结论:假如面积定律有效,椭圆形轨道意味着指向焦点的力必然反比于距离平方。牛顿于是着意证明,面积定律是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指向中心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这揭示了开普勒的第一、第二两定律的重要性。《原理》第二编论述在有阻力媒质(气体、液体)内的质点运动。牛顿在这里用了更多的数学方法,而物理涵义较前为少。在第一编里牛顿费尽心力用各种方法证明宇宙间引力(向心力)之存在;而在第二编里,牛顿设想,在媒质中阻力与物体运行速度成正比;又设想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甚至认为一部分为速度之比,另一部分为速度平方之比。他还论证过一些其他的问题。在这些工作中牛顿以数学技巧来处理一些看来无实际物理意义的问题。他还研究了气体的弹性和可压缩性。在《原理》第二编中,牛顿用摆在流体中的运动实验测定重量(即地球引)和惯性大小的关系。在经典物理学中这两个量只能由实验来测定。关于声学的研究,《原理》第二编中记载了牛顿从理论上研究声速(见定理48、49、50),所得结果比实测低16%。他认为声速正比于所谓“弹性力”的方根而反比于媒质密度方根。牛顿又研究了声传播的形式,他说声的传播是空气的脉动所致,指出波的脉动只是媒质中质点上下交替运动,与摆的运动无异。在第二编最后文字中牛顿澄清了涡旋假设与天体运动无关。牛顿原想把《原理》第三编写成一般性的总结。但后来改变了计划,标题为“宇宙体系”。在这编里讨论了太阳系的行星、行星的卫星、彗星的运行,以及海洋潮汐的产生。他把这些作用的力叫做引力,即今所谓万有引力。他解释引力是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太阳对行星有引力使之在轨道上运行,同时行星对太阳也有作用力,这是运动第三定律规定的。只是太阳与行星的质量悬殊太大,太阳的运动微乎其微。行星之间运动相互受到引力干扰,所谓多体问题中的摄动,牛顿在第三编中阐述了太阳对月亮的摄动,土星对木星的摄动。在第三编中还计算了木星卫星的距离与卫星运转周期,作为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实例。 1680年11月与1681年 3月大彗星两度出现。牛顿开始以为是在直线上运动的两个不同的彗星,只是方向相反。夫拉姆斯蒂德通过观察提醒牛顿,这只是同一个彗星,绕着太阳运动。于是牛顿通过计算得出,1680年的彗星是以太阳为焦点作抛物线运动,它对太阳的向心力也是服从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1695年哈雷假定这颗1680年彗星的轨道是绕着太阳运行的一个扁而长的椭圆形。哈雷与牛顿对此重作计算。在《原理》第2版和第3版的第三编中有详细的观测记录和推算,预言这颗彗星约以75年绕日运动一周,即今日所知著名的哈雷彗星(中国最早对此彗星的记录在公元前1057年)。最后牛顿在结论中说,“彗星是行星之一种,它绕太阳运行具有极大的偏心率”但他又说“三次观测数据即可定出彗星在抛物线上运动轨道”。 谈牛顿的物理学,不能不提及他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原理》的全名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所谓自然哲学在那时的含义包括物理、化学等,而主要是物理学。上面提过第一、第二两编的中心是借数学方法来阐明物体运动的规律,因此可以看出数学在《原理》中的重要地位。读者初读《原理》往往以为是作者写作时崇尚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的规范。但细读就可发现作者取几何学的形式而实质赋有崭新的内涵。作者在建立几何条件之后,立即引入某种经过精心下定义的所谓极限法。这种方法基于极限术的一组普遍原理,有别于经典式的古希腊几何学。极限学说详述在《原理》第一编第一章11个引理和诠释之中。在那里详细说明了极限的意义:有两个相互依赖的物理量,当两个量逐渐变小时,牛顿称它为流数,它的比率也在逐渐变化,而自变量达到无限小时比率达到一个极限定值,牛顿叫它流率。即今称导数或微商。牛顿发现他的流变术非常有用,反过来此术可以求曲线包围的面,即今所称积分。第一编第八章命题41即为积分术的应用。可以说,《原理》一书的中心内容是论述了牛顿在数学上的伟大创造即微积分术,并且应用这个创造去解决天体运动以及其他相关物理问题。微积分之发明,史家也归功于莱布尼兹,对于这一数学上的伟大发明,牛顿与莱布尼兹孰先孰后,后世论者纷纷;即在当时两方亦就此书信往来,已有争议。试听爱因斯坦如何赞美牛顿的微分发现。他说“只有微分定律的形式才能完全满足近代物理学家对因果性的要求。微分定律的明晰概念是牛顿最伟大的理智成就之一”。 牛顿一生的重要贡献是集16、17世纪科学先驱们成果的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把天地间万物的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以牛顿命名的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这一成就,使以牛顿为代表的机械论的自然观,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了长达两百年的统治地位。 哲学、宗教和其他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讲求事物的和谐,求和谐思想是正确的,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轨道是圆形,因为只有圆运动才是完美的、和谐的,而地上的运动,例如重物直线下落是凡俗的。古希腊哲学家的和谐思想不能在天与地之间连贯。到了17世纪,牛顿用引力理论和运动三定律把天上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运动规律,同地上重力下坠的现象统一起来,实现了天上人间的统一,这是牛顿在自然哲学上的伟大贡献。众所周知,牛顿在理解光的本质上持微粒说。但他在同胡、惠更斯等讨论光的本质时,说光具有这种或那种本能激发以太的振动。这意味着以太是光振动的媒质(见以太论)。于此,似乎牛顿对光的双重性有所理解;其实不然,他对以太媒质之存在极似空气之无所不在,只是远为稀薄、微细而具有强有力的弹。他又申说,就是由于以太的动物气质才使肌肉收缩和伸长,动物得以运动。他又进一步以以太来解释光的反射与折射,透明与不透明,以及颜色的产生,他甚至于设想地球的引力是由于有如以大气质不断凝聚使然。《原理》第二编第六章诠释的结尾说,从记忆中他曾做实验倾向于以太充斥于所有物体的空隙之中的说法,虽然以太对于引力没有觉察的影响。14、15世纪以来欧洲的学者对以太着了迷,以太学说风靡一时。当时科学巨擘笛卡儿对以太存在深信不疑。他认为行星之运行可以以太旋涡来解释。以太学说成为一时哲学思潮。尊重实验的牛顿也不免卷入这股哲学思潮激流中去,倾向于它存在。当时人们对超距作用看法不一。牛顿曾经指出他的引力相互作用定律,并不认为是最终的解释,而只是从实验中归纳出来的一条规则。因此,牛顿并未就引力本质作出结论。 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须由他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寻根求源。牛顿的学生R.科茨曾在《原理》第 2版序言中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凭着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中国先秦时代也有类似之处)总结出论断,例如泰勒斯的学说:万物的根源是水。即使像德谟克利特、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现在来评价还是很高的。但是他们的方法凭天才的臆测、思维与辩论,称之为思辨哲学。到了中世,经院哲学统治着欧洲。科学、哲学沦为神学的奴婢。到15、16世纪,哥白尼、G.布鲁诺、伽利略等人不畏坐牢、火刑等坚持不屈地向教会作斗争,挣脱了侍奉上帝的桎梏。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测量和实验的风气逐渐形成了

□牛顿的一生 牛顿於1642年的圣诞节十二月廿五日生於英国伦敦北方两百公里林肯郡的农村乌尔索普(Woolsthorpe)。牛顿性格十分内向,勤奋好学。父亲经营农场,但在牛顿出生前三个月就去世了,母亲改嫁,与牧师再婚,幼小的牛顿与祖母相依为命。1661年牛顿就读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由叔父提供学费,修习数学和物理。大学时代初期没有特殊表现,后来在巴罗教授(Isaac Barrow,1630-1677)的指导下才迅速展露非凡的天份。1665年获得学士学位,但几个月后,因为淋巴腺鼠疫流行,大学关闭停课。牛顿便回到乌尔索普,在此后两年间,牛顿利用这段被强迫『放假』的时间,认真思考自然界的规律问题,这两年也是牛顿自认为一生当中独创力的颠峰时期,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万有引力就在此时发现,因而有『乌尔索普的苹果树』的传说。力学与微积分也都是此段时间发明的;圆与椭圆部份面积的计算是当时数学家挑战的难题,居然被25岁的牛顿解决了。直到1667年初,牛顿带著一流的研究成果回到剑桥,当年即被指定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有了薪水,悉数购买实验器材,开始制作反射望远镜,并且定居下来。1666年他发现光的散射现象,波长短的蓝光或紫光,通过稜镜时偏折较多,波长长的红光,偏折较少。1668年,他获得硕士学位。素描牛顿的老师巴罗教授是当时顶尖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影响牛顿的光学成就极深。他对於牛顿的研究成果非常惊讶,两年后,他辞去教授的职位,让给牛顿,1669年,年仅27岁的牛顿就当了剑桥大学的教授。此后,他醉心於化学实验,包括炼金术在内;直到1684年哈雷(Edmund Halley, 1656-1742)劝他从事理论力学才罢休。1672年牛顿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主题是关於光的实验,登在«哲学学报»上,尽全力於理论力学的工作,1687年发表了旷世钜作«原理(Principia)»一书,1689年牛顿作为大学的代表,当选为下议院的议员,当时议会通过保护人权的强大法律,确立议会具有高於君主的地位,牛顿开始参与政治。1695年,牛顿担任造币厂的督察,负责重铸因内战而贬值的银币,任务完成后,於1699年担任总监,一直到1727年逝世为止。1703年,胡克去世后,他便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也是担任到死为止,当年,他又发表了«光学»一书。1705年受到安妮女王的封爵,是第一位获得如此殊荣的科学家。此后,他热衷於研究炼金术;宗教的神秘主义;诠释圣经;寻找长生不老药。牛顿的苹果年轻的牛顿一直在想:苹果会掉下来,但月球为什麼不会掉下来?伽利略的惯性定律:『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沿一直线作等速度运动』。牛顿把它运用在地球与月球的系统上;如果地球对月球没有任何作用力的话,月球将沿著圆形轨道的切线方向飞出去,然而月球并没有飞出去,依然在圆周上绕著地球运转,表示月球一定受到地球的引力而被拉住。换句话说:月球一直沿著圆形轨道的切线方向飞出,但地球的引力一直把月球拉著掉下来,结果,月球永远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地球会吸引月球,当然也会吸引乌尔索普的苹果往地上掉了,这是两个同性质的力的作用,牛顿的灵感太伟大了!«原理»一书是所有的科学著作中最伟大的一本,用拉丁文撰写的。全书论述周密,文风雅正,表现超脱,接近於现代真理的科学文体,是为其他的物理学家而写。全书分前言及三卷:前言和第一卷是他著名的运动定律,讨论在无阻力的状态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定律。第二卷研究物体在阻力下的运动情形。第三卷论述万有引力,并以天文学的应用为实例说明。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於苹果和月球都有相同性质的吸引力,那麼这个引力有多大呢?在定性的问题解决之后,牛顿接著想到的当然是定量的问题。根据月球的圆形轨道半径与其公转周期,可以得知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是月球在地球旁边时所受引力的1/3600倍,月球的轨道半径大约等於地球半径的60倍,牛顿想:这是否代表引力的大小与离开地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於是,万有引力定律产生了:『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彼此有一个吸引力的作用,其大小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那麼,行星与太阳之间有没有这一种力呢?根据刻卜勒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行星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在两个焦点之一。牛顿把行星的轨道假设为圆形,予以简化;行星绕著太阳的运动,就像月球绕著地球运动一样的情形了。再与刻卜勒第三定律验证一下?该定律说:行星轨道距离的三次方与行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是固定的。牛顿利用行星的轨道距离与周期的关系,来计算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作用力,居然与他的万有引力定律相吻合。这样,牛顿确信这个定律能够适用於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光学成就在牛顿离开剑桥之前,由於制作望远镜而开始对白光的本质感到兴趣并且进行实验;他用一块玻璃三角稜镜把日光分成彩虹的七色光,再用另一个稜镜恢复为白光;光是由许多色光混合而成的,且有色散现象。望远镜的透镜没有经过色差的校正,使成像的边缘带有彩色;为此,牛顿认为折射望远镜无法做到无色差的程度,於是,他在1671年制造了第一台反射式望远镜,口径只有2.5公分,在伦敦的皇家学会展示,因为此项重大发现,在167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顿可以明确地描述运动定律,更能准确地预测物体的运动状况,在古典物理学上有卓越的贡献。当英国的天文学家哈雷称赞牛顿在天体物理学上的成就时,牛顿谦虚地回答: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我们研究物理学或天体物理学,都把理论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就像当年牛顿的研究,都建立在四大天文学家的研究结果上一样,意含著科学研究在承先启后上的意义。四大天文学家分别是:哥白尼、第谷、刻卜勒、和伽利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