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纪录片文案创作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纪录片文案创作毕业论文

在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诞生、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望长城》、《话说长江》、《丝绸之路》、《故宫》、《敦煌》等,而这些作品的创作也不断推进着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然而万事万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瓶颈期”,无法深入创作、成熟壮大,就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瓶颈而言,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解决、突破,进而取得再创作的繁荣稳健。

一、人物采访与解说的互相配合

对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历史问题的权威研究人士进行访谈,通过他们之口讲述或评述历史事实,更能够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当事人和知情者不仅是历史事物的见证人,他们的音容笑貌、神态动作也反映出对所表述历史事实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加之解说词的有效配合,能够让受众对历史事实的认知更直接、更生动、更具象。在纪录片《幼童》中,通过采访当年留美幼童后裔和幼童曾寄住过的美国家庭后裔,辅之以历史研究员的访谈,使得整部片子更具真实性与生动性。

二、选用历史文献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是指在历史事件发生或历史人物活动的现场拍摄并保存下来的'历史影像资料和历史文字资料,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生命本源和主要载体。在系列纪录片《幼童》中,通过展示幼童的成绩单、照片、书信等文献资料,对营造历史氛围、叙述历史过程、表达历史细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其史实性与文献价值。

三、选用历史遗迹

历史遗迹是指历史事件发生地或历史人物生活过的遗址及其遗迹、遗物。一些精彩段落除带给观众历史知识信息外,还给观众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供人们长久回味。在纪录片《圆明园》中,通过拍摄现有的残垣断壁来显示八国联军侵华时火烧圆明园的种种劣行,更能激起受众的爱国热情,唤醒民族意识,引发情感共鸣。

四、模拟性影像重现

这种表现手法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找专业演员扮演历史人物、选取影视剧片段、利用高科技技术还原历史场景、使用主观镜头。在纪录片《敦煌》中,通过演员扮演将敦煌壁画飞天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给受众,带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在《圆明园》中,通过截取影片《末代皇帝》的片段,展现宫廷画师郎世宁当年的所见所闻,更具视觉感;利用现代电脑特技真实还原了圆明园被毁之前的盛况,使得受众不禁为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所折服,更为里面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所震惊;在《幼童》中,使用主观镜头来模拟当年幼童的视角,再现了当时他们学习的场景,更具真实性。

五、现实时空和历史时空的交替显现

现实时空一般表现摄制组寻访拍摄过程中的活动,如对相关遗迹、遗址、遗物的考察探寻,对当事人及知情者的采访等。历史时空主要靠访谈内容、历史遗迹画面、历史文献资料画面、模拟性重现画面加解说词来营造。在《敦煌》讲述飞天壁画时,现实时空为对史学家的采访,历史时空为演员扮演飞天壁画的场景,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对这一内容的精彩呈现。

六、增强作品感染力的细节化处理

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细节是深入展示人物复杂心理活动的主要外化方式。透过细节,观众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物的整体形象,更能很好地触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感受到鲜活生动的历史脉搏。在《敦煌》中,通过对一窟窟壁画细节化的展现,从局部到整体为受众呈现了完整的敦煌壁画,对于展现整体风格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与烘托作用。

七、增强作品可视性的故事化叙事

故事化叙事的表现手法自弗拉哈迪始就一直被沿用,“纪录片创作题材的选择应该把有故事的人物或者事物放在首位”,通过故事化叙事可以增强作品的悬念,强化作品的趣味性,吸引受众继续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就是通过讲述各个大国崛起时的故事来完成作品陈述的,既吸引了受众的兴趣点,又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

综上所述,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物和历史的现实折射,有着很强的史料价值,而且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的探讨和总结,完善并补充新的表现手法,以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纪录片创作毕业论文

死亡录像影评——转尽管对恐怖片的喜爱几乎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但我深知这一类型片真正的迷人处,绝非无休止渲染血腥杀人和死亡场景(尽管看上去它们总是必不可少)。身临其境的恐惧,常带来对绝望感短暂的亲密体会,这能令人振奋,并产生劫后余生的瞬间快感——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不安全感乃是人类记忆深处最根深蒂固的动物本能,恐怖片正基于此心理背景诞生繁衍。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生产恐怖片最活跃的地方总是日本、美国这些危机意识强烈的国家。此外,回归前的香港人也(曾经)喜欢通过恐怖片和色情片来消除社会生活压力,而在欧洲的西班牙,人们则习惯于通过恐怖片,来消除源自宗教的不安和焦虑。在西班牙恐怖电影里,很少出现好莱坞电影里屡见不鲜的,离群索居的电锯杀人狂或突然入侵小镇的吃人怪兽,他们喜欢表现的是黑暗、死亡和人的变异——黑暗象征无边无际的压抑,死亡是这种压抑导致的结果,而人的变异,是生与死的辩证。不久前的《孤儿院》正是揭示这一主题,而这部“吓人何止一跳”的《死亡录像》,更是此三者的有机融合,不过,这部电影的价值并非仅此而已,它最令人欣喜的,是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电影表现形式。这种新形式,很可能会因为这部电影意想不到的成功,引发一次探索新兴电影语言的小小潮流。这个潮流简单讲,就是用纪录片手法拍摄故事片,比如好莱坞最近用DV拍摄的科幻灾难片的《苜蓿地》,或者乔治·罗梅罗的《死亡日记》。而更有想象力的做法,我想也会很快有人大胆去尝试,能不能用纪录片拍一部武侠电影呢?别着急一口否定。40岁的西班牙导演琼米·巴拿格鲁,在将近十年时间里一直钟情于拍摄恐怖片,但那些电影(《黑暗》、《无名死婴》、《公寓出租》)无论是否借助好莱坞资金和明星效应,都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他合作《死亡录像》的帕卡·布拉扎也一样。创作苦闷之余,他们终于决定剑走偏锋,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征服经验丰富的观众。DV终于挽救了他们的事业。这部电影让很多经验观众在第一时间里想起了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影片开始时,电视台“当你在熟睡”节目女主持人安吉拉带着摄像师去一个消防中队深夜采访,整部电影即由摄像师肩扛的机器“无意间”纪录完成。但《女巫布莱尔》没能解决“必须拍地好看”这一核心问题,而好莱坞的保守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导致《女巫布莱尔2》在第一集惊世骇俗的成功之后,未能继续探索,相反却大踏步退回到胶片格局,使DV这种电影新果实的成熟,推迟了整整十年。采用纪录片手法的最大诱惑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使观众身临现场的紧张气氛,这非常适合用来拍摄“突发事件”,《苜蓿地》和《死亡录像》的成功,都基于此。在《死亡录像》里,女主持人和摄像师构成一个电视采访的独特现场,令观众身临其境,实时观察事态走向。镜头首先是常规的消防中队采访,很快,由于跟拍消防队员出警,观众得以和拍摄者一起进入一幢老公寓楼,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又和那里的住户一起夜遇恐怖僵尸。由于影片由电视台摄像师随机拍摄,视点单一,剧情在展开过程中,就不可能像传统电影一样覆盖场景和人物,这反而增强了不可知带来的重重恐惧和猜测,同时摄像机的晃动,则增加了观众心理的起伏不定。很多类似摄影风格的电影作品,确实曾因此失去部分不堪忍受画面动荡的观众(《苜蓿地》就仍然存在这个问题),但随着保罗·格林格拉斯两部《谍影重重》的有效熏陶,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影迷学会了享受这种新闻纪录式的晃动。琼米·巴拿格鲁和帕卡·布拉扎做的更妙,他们非常体贴地考虑到这一点,不时穿插拍摄一些稳定镜头,利用简短的采访、黑屏和固定镜头,让观众紧张的神经得以稍事休整。影片的最后一场戏最为影迷津津乐道,这个7分钟左右的夜视镜头场景(《苜蓿地》里也利用了DV的夜视功能,但效果却远不及此),不仅成功地向恐怖片经典《沉默的羔羊》表达了敬意,更将全片营造的恐怖气氛推向高潮,惊魂程度几乎令人窒息。这段情节还将西班牙恐怖片经常涉及的宗教恐惧引入进来,我个人感觉稍嫌煞有介事,但却为这个惊心动魄的“僵尸之夜”,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解释说明。有经验的影迷还会发现,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和比利时电影《人咬狗》(1992)如出一辙,摄像机倒在地上机械地拍摄,而叙事者(纪录者)伴随一声惨叫,被猛然拽入黑暗。因为显然不具有《人咬狗》深邃、尖锐的人文内涵,这个并不新奇的镜头,就显得不如《苜蓿地》结尾那么恰到好处、意犹未尽。尽管如此,影片对低成本电影寻求出路仍然小有启发——与其让高清无限接近胶片,不如利用它天然的纪录片质感,拍出物美价廉的创意故事。希望更多DV爱好者和年轻导演,能够有兴趣看看这部电影——————————————————————————————————纪录片-浅谈在我国,尽管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强烈攻击的目标,尽管至今双方意见依然激烈对峙,然而“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在现今的影视作品创作中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乃至电视纪实类节目或栏目中。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今日说法》、《人与自然》、《记忆》等,包括我们新影创作的《纪录片之窗》、《亲历·见证》、《走遍中国》、《华夏文明》、《地图上的故事》等节目中都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基于这种将虚构的方式应用于非虚构的节目中的作法,最早起源于电影纪录片,并最早是以电视纪录片为基点,在电视领域中弥漫开来的,故本文拟以电影、电视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的手法为对象,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利弊及应注意的问题。纪录片,单从词面上看,便已能明确地反映出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性质和创作方法,即纪录。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中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手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和真人真事。”真实环境、真实时间、真人、真事,这四“真”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纪录片创作上,一直被视为是生命之所在。自上世纪50年代起,“挑、等、抢”的拍摄手法(又被称为“自然主义手法”),在我国纪录片创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在“文革”中曾被提升到政治素质、政治态度的高度。然而,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纪录片的传统定义遭到了质疑和颠覆。有人提出:这一把真实看成是纪录片仅有属性,把虚构看成是和真实相对立的表现手法的定义是有局限性的,并这种局限性在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来。有人质疑:有了虚构的表现手法就不真实了吗?采用了虚构的手法的东西就不是纪录片了吗?有更多的人把被长期摒弃的“再现”手法,大大方方地应用在了纪录片中。这里所说的“真实再现”是指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以及音响资料,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虚构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东西模拟重现出来。事实上,在电影纪录片诞生后的百年间,“真实再现”的手法就一直被采用着。弗拉哈迪(Rober Flaherty)的被公认为是世界纪录片开山之作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一片中,许多情景也都是利用重拍、摆拍等虚构手法拍摄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也很善于进行组织拍摄,他把这种方法称为“重拾现场”、“复原补拍”。“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重演,也叫摆拍或补拍;是由纪录片中的特定人物,按编导的要求对自己的过去的特定的真实生活片断进行重演。如弗拉哈迪拍《北方的纳努克》时,爱斯基摩人已不居住冰屋了,为了表现爱斯基摩人的风俗特点,弗拉哈迪请纳努克一家重演了搭建冰屋的情景。另外,影片中弗拉哈迪还请纳努克和他的邻居们穿上了他们早已脱去的兽皮,仿照他们爷爷的样子到海边用钢叉去捕捉海象。据我国老一辈纪录片摄影师讲,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时,先遣部队中并没有随军摄影记者,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组解放军战士跑入总统府、房顶上国民党党旗被抛落而下、战士们振臂高呼的经典镜头也是后来补拍的。二是扮演;是由演员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行为进行扮演。如英国纪录片《失落的文明》(8集1995)中就采用了大量的扮演的手法。其中最后一集《美索不达米亚:回到伊甸园》讲到“死海文卷”时,由两位演员扮演了1947年“死海文卷”被发现时的场景:烈日下,两个牧羊人走在耶路撒冷的荒野中;他们来到了被陡峭的斜坡所隐蔽的小山洞前;一个牧羊人爬了上去;洞中有大量的古代陶瓷碎片和羊皮纸卷轴等文物……《纪录片之窗》栏目《破解西夏王陵之谜》节目中,讲到西夏文字的发现时也运用了扮演的手法:一个手举火把的人下到一个深深的洞穴中;探险者的脚步,在火把的映照下一步步向前走去;火把停在一块残破的石碑前;石碑上刻满了西夏文字。这种扮演在纪录片《金字塔》中再现塔顶巨石安装、《望长城》中再现烽火传警、《姊妹溪》中再现搭建盐卤栈道等中都有表现。三是运用相关镜头,达到再现的目的。这里说的相关镜头包括:借用的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以至电视戏曲片、电视艺术片的镜头和带有一定喻意的空镜头。《见证·亲历》栏目《无声的较量》系列节目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相关镜头再现人类曾经历经的疾病灾难。《终结麻风病》、《阻击黑死病》中讲到一个世纪前发生的灾难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许多表现古希腊人生活情境的相关镜头。《送瘟神》中除了采用了大量的纪实镜头外,还采用了电影故事片的镜头。纪录片《中华文明》中,有一组司马迁写《史记》的镜头,采用的是一段戏曲片中司马迁在放有正在撰写的《史记》的几案前深思的镜头。纪录片《马王堆》运用舞台艺术片中女主人公 的独舞镜头。空镜头的虚构方法也常运用于历史类纪录片和人物传记纪录片中。“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从内容上讲大体也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细节再现,或称作过程再现。主要用来再现某一事情的细节过程。如纳努克一家如何生活的带有细节性的场景。又如,“死海文卷”被发现的细节过程等。这种“再现”的写实性更强。第二类是象征再现,或者称为虚化再现。主要以虚化处理的情景象征某一种事物。如以火把和脚步象征寻找;以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流象征奔波;以万马奔腾的足迹和卷起的消烟象征战场的嘶杀等。从以上的“真实再现”的分类和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虚构的表现手法,确实广泛地、大量地运用于非虚构的纪录片创作之中。纠其存在之根源,寻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许可以归纳为三点:一、 扩展纪录片的选题范围,丰富节目画面。“真实再现”之所以能在纪录片中找到生存土壤,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原始影像资料的匮乏。这种原始资料的匮乏,在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纪录片中,在追溯回眸类的纪录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我们新影的《中华文明之光》栏目中《孔子》、《老子》等节目,又如我们的《千秋史话》栏目的大同系列的《大同沧桑》、《走遍中国》栏目的苏州系列的《吴越春秋》、大连系列的《百年旅顺》等节目中,编导遇到的问题是除仅有的图片资料、拍摄的一些实景资料之外,声音资料、影像资料为零。在编导们的面前,或者只有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个口口相传的传说;或者只有祖先留下的一篇篇无影无声的文字;或者只有那些亲历者、知情者一段段生动难忘的回忆。如果想把这些美妙的传说、震撼的故事、难忘的回忆呈现在观众面前,“真实再现”便成了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法。纪录片《阿炳1950》,是一部34分钟的片子,而导演初次接触这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时,手中的资料只有日本人统治无锡时,阿炳的一张良民证上的照片和1950年留下的六首曲子。在这种情况下,如仅用访谈和这点资料凑成一部片子显然是很单薄的,于是编导采用了“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还原的无锡历史街景、孤独的阿炳的背影在凄凄的二胡曲的衬托下,大大增加了视觉图像的感染力,增加了节目的传播效果。我们拍摄的《走遍中国》“潮州”专题片中,在表现潮州人当年为了生计背景离乡,出海下南洋的时候也运用了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法。仿旧的褐色画面,扮演的出海人赤脚在沙滩上一步步走向海边的一叶孤舟,手中拿着一支潮州乐器——椰琴,身上背着一个蓝白相间的碎花小包裹,背景音乐是一曲潮乐中悲怨的乐曲。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使用“真实再现”手法,使影视画面得以大大地丰富,对于我们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对于更生动地表现追忆回眸类纪录片,对于我们拓展纪录片的选题范围,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二、 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增强节目的叙述张力。与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相比,一些纪实性新闻类纪录片虽然在时效性上距我们靠近了许多,但在节目制作中却常常存在着种种“不在场”的遗憾,而这种遗憾却往往正是观众收视欲望的所在。渴望从画面中获得真实的震撼、真实的美感,是观众收视心态的主体。一位电影专家说:“真实的定义是多重的,你可以从故事片看到事实,但纪录片却有一个与现实关系更为紧密的联系。”另一位英国纪录片制作人说:“人们发现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失去了与真实的交流,于是人们希望从纪录片中找回真实的交流,并从中去发现自己不能看到的、不能感受到的真实。”而在创作中,编导们会发现观众们所渴望看到的真实,往往在创作者面前只是一种“不在场”的遗憾,这种遗憾对于一些新闻类纪录片的影响是尤为明显的。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便有了“真实再现”手法在新闻类纪录片中被广为使用的现象,并在其中不乏成功者。如《纪录片之窗》中的节目《与生命签约》一片就是其中的成功的作品。节目讲了一位身患血液重症、如不及时治疗来日不多的男主人公,与生命抗争,签约贷款承包桃园,为自己挣治疗费的故事。节目多处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真实再现的镜头,如主人公因过度劳累,病情加重,昏倒在桃树前一段,就采用了补拍和组织拍摄。随着人们的呼喊声,桃园里干活的伙计们伴着摄像机的晃动的镜头跑向倒下的主人公。镜头拍得真实感人,弥补了“不在场”之憾,更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顽强精神,给观众的心灵带来震撼。还有主人公找邻居借钱的一段也再现得很感人。由于天旱缺水,急需资金挖蓄水池。节目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夜幕降临,主人公徘徊在邻居家的门前……敲门……主人公与邻居的一段对话。虽然我们看不清人物的面部表情,但通过这段再现,增强了节目的叙述张力,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三、 营造艺术氛围、意境,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米歇尔·雷诺在《非虚构的艺术》中说:“如果认为只有故事片才需要借助观众的想像……是极不明智的,如果夸大纪录片平实非虚构的特点,就往往不能够理解故事片根深蒂固的感召力。”事实证明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以虚构的表现手法去渲染、去再现的镜头,也不乏是一种如同故事片一样的感召力的创造。所不同的是纪录片的真实是从日常生活中摘取出来的,是真实大海中的一滴水,而不是为银幕所编造出来的虚构的东西。如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流、金秋后落叶、冬日的枯枝、飞翔的白鸽……这些在故事片中常用的借景造势的渲染手法,在纪录片中也成为了一种再现的重要手法,能够增加纪录片的艺术性。纪录片《国球沧桑》讲到“文革”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员被下放农村,乒乓球训练被迫中断时,编导采用了这样一组镜头:长满蒿草的荒芜的农家院落,一间放置农机具的棚子,土屋旁的草丛中一个破乒乓球案子斜靠着,棚子中拉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纪录片《追梦舞台——》讲到老舍先生离开人艺、离开人世的时候,也用了一组很有感染力的再现镜头:空空的首都剧场,几盏舞台追光灯照着入口的大门,慢慢地拉到老舍先生生前常坐的座位,又推到那空空的舞台……由此可见,资料的匮乏、“不在场”的遗憾,只是造成纪录片对“真实再现”手法的内在需求的一个方面,而对纪录片艺术性、感染力的追求也不能不说是当前“真实再现”手法被广为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说,“真实再现”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在纪实类电视节目中的使用,对中国纪录片、中国电视的发展不能算是一件坏事,它在弥补资料匮乏和“不在场”遗憾的同时,其在丰富画面、扩展范围;增强叙述张力;营造艺术感染力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然而,“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美化我们的节目,同时更能损伤我们的作品,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败笔。这也是许多纪录片人对此持有异议、主张谨慎从事的重要原因。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造假提供了便利条件,负面影响难以想象。1998年一则英国卡尔顿中央独立电视中心发布的道歉声明,在世界影视界引起轩然大波。他们称1996年制作并播出的电视纪录片《关联》是一个捕风捉影,缺少事实根据的节目。故事所表现的一条从哥伦比亚到伦敦的地下毒品运输线并不存在,而纪录片的主要部分都是表演出来的。这种情况,在世界影视业并不少见,一个个造假节目被揭露出来,而一个个造假节目又被制作出来。有人便把这一切都归结为“真实再现”手法的泛滥,或许有些偏颇,但“真实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广泛应用确为造假提供了便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的确,“真实再现”建立在这样一个造假的基点上,其负面影响是可怕的。它给了人们这样一个信息,一切都可以仿造,一切都可以扮演,既然真实的东西也不真实了,难道还真实可言吗?还有了解事实真相的途径吗?由此可见,“真实再现”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点上,必须永远格守真实的生命原则。2. 有可能助长“舍本求末”的风气,动摇纪录片真实性的根基。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的根本。真实的影像永远是纪录片创作的主源,它们是纪录片中最有含金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元素。而“真实再现”只是纪录片创作中起弥补作用、起辅助作用的一个表现手法。然而在纪录片创作中,却有一种过分地强调再现,寄希望于再现的做法。这种“舍本求末”的风气,是对纪录片真实性的挑战,是万不能助长的。笔者曾看到一部片子,几乎从头到尾都是主人公在表演,但这位主人公毕竟不是演员,其拙劣的演技使得一部原本立意很好的节目,变得滑稽、可笑。还有的片子一味地追求艺术效果,忽视了引用资料的细节真实,从而犯下张冠李戴的不负责任的错误。3. 真假相交,误导、欺观众的视听。“真实再现”手法还有一个可怕的误区,就是真假相交,真真假假,导致观众雾里看花,误导、欺观众的视听。有一个反映中国登山队首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片子,当说到凌晨三位登山队员终于登上了珠峰时,画面上出现了三位队员站在峰顶,兴奋地欢呼的镜头。但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此时珠峰上一片漆黑;稍有一点登山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我国登山队首登珠峰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还有的节目借用了电视剧的大段镜头,又不加说明,严重地误导了观众。因此在电视节目中凡出现“真实再现”的地方,加以字幕说明已为影视节目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4. 再现不真,扼杀了观众的想象力,降低了观众的欣赏品味。“真实再现”,除了要在根基上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之外,还要注意在表现手法上的真实。再现不真,是“真实再现”表现手法运用中的一大禁忌。这种情况的结果往往是把真实变成了虚假。如不合情理的结构、刻板的对话、虚假的客套、无奈的场面,常常使观众不忍再看下去。过于细致的再现,还扼杀了观众的想象力。因此在运用“真实再现”表现手法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应注意宜粗不宜细,宜写意不宜写实,一定要真实、自然、顺畅。

毕业 设计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最后阶段。它是我们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是一个重新学习和提高的综合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毕业设计 个人 总结 范文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1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眼前止在紧张而义忙碌着进行着毕业设计,这项工作量大,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对自己二年以来学习的检验,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 经验 才有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预定的设计目标。回顾二年以来的专业学习,自己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遗憾之处,但从整体上来看,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给专科三年的生活和学习划上了较为满意的句号。

经过这些天的努力,毕业设计终于完成。回想我们做设计的过程,可以说是难易并存。难在所学知识的综合与归纳,易在我们做过这种类型的设计。所以毕业设计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次小小的挑战,又是对我们大学三年所学知识的测验。

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做,可能就很难发现自己在某方面知识的欠缺,对于我们来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实际的。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在经过肖颜老师、袁明老师、杨丽丽、李南西等老师的帮助下,这些难题得以解决,设计也能顺利的完成。

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里的最后一道大题,虽然这次的题量很大,看起来困难重重,但是当我们实际操作起来,又会觉得事在人为。只要认真对待,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上机操作之前,我们有一个手写编制定额的过程,这是相对而言比较耗费精力的,也是最复杂的,做一个较大的设计,需要耐心,在这个过程中,耐力也就得到了一定的磨练。这也是也是为即将面临的实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完成后,我们都认为做路基路面是最复杂的,这里遇到的问题也就最多。我们发现,只要完整地做好了一个设计,以后的也就大多“雷同”,所以这也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个收获。毕业设计是一个过渡时期,我们从学生走向实习岗位的必经之路,在不长不短的设计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主要得到了以下收获:一。遇到什么疑惑的问题应该首先自己独立地解决,而不是未加思考就随便问,这样不仅无法切实的提高思考能力,而且也是一种消极态度的反映。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当然要仔细聆听老师们的见解,可是自己的领悟更重要,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理解各种定额的编制。理解各个设计文件中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定额。而这些独立领悟的东西才是真正深入到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特性中去的内核部分。二。在实际上机操作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不应该心猿意马,三心二意。这样极为容易造成定额工程量的输入错误,产生造价不准确。

总之,我们不但熟悉、掌握了定额的编制,还锻炼了自己动手操作造价软件的能力,尤其是在我们实习之前能亲自完成一个合同段的造价编制,自己也就觉得收获了,也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因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努力过了。在以后的实习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同样努力,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2

直到今天,才有心情重新翻开自己的毕业设计,整理一下自己的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此之前,我的毕业设计 说明书 曾被无数次勒令修改格式,从刚开始的对诸位老师的严谨认真态度的肯定,到后来各位老师吹毛求疵的不满,再到最后反正已经改了这么多回了,不在乎这最后的一半次的心情。说明书的版本号也从刚开始的第一版,第二版,到后来只能根据修改日期来确定,这其中的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计导师是挺严厉一名教授,老师结合我的工作背景给我出了个新题目,所以,我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变成了一张龙飞凤舞的草稿纸。

设计之初的目的是实现一个视频采集与叠加融合的系统,这令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我所熟悉的ARM,那么,ARM能实现导师所描述的功能么?

答案是肯定的,ARM作为MCU中功能强大而设计完善的主控芯片,实现视频的叠加融合应该不难。以此为基础,我进行了历时三个多月的艰辛探索。最后终于在毕设答辩之前,完成了导师交给我的基本功能。

系统的实现包括以下硬件环境:以ARM11为主控芯片的S3C6410开发板,U转串数据线,电源线,用于TFTP数据传输的网线一根;软件环境有:Ubuntu系统,完整的交叉编译工具,Minicom。

代码包括:lcd_pic01(lcd_pic01,lcd_pic02,lcd_pic03,lcd_pic04),括号中代码为不同升级版本;mkpic(bmp,jpeg),支持这两种图片的格式转换。

执行过程:

1、启动minicom,设置S3C6410用nand方式Uboot启动;

2、在终端打开mkpic文件,其中mm与pic文件夹为图片库,编译后的mkpic可执行文件为图片的编解码程序,为批量转换图片库的脚本(./即可);

3、编译lcd_pic0-为可执行文件,并加载到tftpboot下;

4、配置相应网 口号 ,使主机网口号符合arg下的配置,从而使用tftp工具加载相应代码;

5、tftp54000000back,tftp53000000image,(内存54000000与53000000存放的是将要显示在前景与背景的图片数据段,50008000存放的是可执行代码,用来设置相应显示设置)。

设计在进行当中是存在客观问题的,时间不够用,能力有限等,所以导致现在回想起来的话,其实设计中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完善的:

1、没有进行视频采集;

2、没有进行视频信号的分析,编解码;

3、图片格式支持有限;

4、没能实现两个窗口的任意大小缩放;

5、没能完善按键控制模块。

无论如何,这次的毕业设计对我的职业帮助还是很大的,相信在未来的技术领域,我将继续努力,接到更有挑战的项目,做更完善的自己。

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3

通过近一周的拍摄,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团队合作的精神。我们的专业决定了我们完成一部作品必须要团队的合作,否则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有机器的使用,拍摄手法的运用,以及后期制作的艰辛。

从这些困难中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大学三年,我们的专业课程很多,但是我们学到的东西却很少,这是我们个人的原因,我们缺少自主学习的精神,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许多的简单问题我们都无法快速的解决。同时在整个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

并且要积极地配合,一起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作品。大学因毕业设计而完整,而我们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却因毕业设计的创作而变得更加精彩。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放映上,纪录片动态影象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但纪录片真的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反应了现实吗?不尽然。纪录片摄像时的开机时间、镜别和角度的选择

后期制作时的剪辑加工等工作,无不渗透了制作者个人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欲念,所以,纪录片只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格里尔逊语),只是“抓住现实地片段,将期有意义地结合起来”(维尔托夫语),它不是复制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面向现实的一条渐近线。我们只能尊重客观现实进行重新演绎,以得到“真实”的记录。

努力的付出,出来的成果并不一定能得到认同,第一次纪录片成品出来,我们组拿给老师看,老师一边看一边评,给出了很多缺点和不足。老师拖拉着进度条,并没有完全看。老师要求第一次制作纪录片的我们能拍出深刻的东西。我的心还是有一点凉透的感觉,倒不是纪录片拍得不好的原因,而是,我们的想法跟老师出现好多分歧。最后在老师耐心讲解下,我们对纪录片进一步了解了。

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发人深省的思考,一种态度鲜明的个性观点,这就是纪录片的意义。但没有什么窍门。如果说在纪录片或者其他片子的成功中有窍门的话,如果谁知道成功的窍门这一秘密的话,所有的制作人就都成亿万富翁了,都发家致富了。孤独的眼睛,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们付出了我们所有的精力。

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4

信息工程系级毕业生259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60人,计算机信息管理30人,计算机应用技术56人,软件技术1班61人,软件技术2班54人。其中极个别同学没有按期完成毕业设计,其余所有毕业生全部参加了毕业设计的写作和设计答辩。我系08届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在--年11月底就已开始,发给学生的毕业论文参考题目经各系教师充分讨论确定并介绍给学生参考。在学生教师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设计题目的内容,安排了毕业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规范毕业设计的写作格式,我系作了统一规定,要求各专业毕业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规定时间先后完成资料收集、设计开题 报告 、论文大纲、初稿修改和最后定稿,并要求毕业论文应包含如下要素:封面、内容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各阶段工作成果等附表,定稿后按论文的规范格式打印成册上交系上。

通过广大师生的努力,本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内容充实、质量较高,部分论文具有现实意义。我系一直坚持严格把握毕业论文质量关,经过各论文指导老师评议,选出13名同学的毕业论文作为优秀毕业设计,进行本届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及其评分工作如下:

一、提前做好毕业设计 工作计划 ,对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安排。

在总结前几次毕业设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系进一步强调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提高质量意识,强化严肃的科学研究作风,为了争取主动,使本次毕业设计上档次,提高质量,我们提早准备,早在--年11月份,我系就有关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老师安排,毕业设计写作及辅导程序等问题制订了较为详细的计划。要求指导教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要积极认真,严把学生论文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在每一个撰写环节上给予学生详细耐心的指导,重在给以 方法 指导,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科研的能力以及论文撰写技巧。

二、加强毕业设计撰写和指导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毕业设计各环节的组织与实施较好

1、我系周萍、陶丽老师就毕业设计选题及对写作程序、规范、要求作了相当细致的工作。学生确立选题后,马上组织辅导老师与学生见面,要求和指导老师就毕业设计选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学生参考。

2、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计划程序组织辅导。依据论文写作规范,我系专门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论文写作格式要求,学生和指导教师在写作和指导中高度重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确定写作大纲与老师交流,初稿、二稿及事后定稿等环节指导老师必须进行具体指导,提出书面意见,确保毕业设计写作质量。

三、公正评审,力求毕业设计评审公正合理,能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本次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本届毕业生中,256位同学均顺利通过答辩,其中优秀毕业设计13篇,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本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

四、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与去年相比,今年毕业设计工作一是加强了指导过程要求,进一步强调实际指导,注重效果,重在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科研和论文写作;二是加强了对学生的要求,指导学生不得抄袭别人的毕业设计,从一开始就通知指导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从严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作风;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亦发现本次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指导教师工作繁忙,影响指导效果。

2、个别指导老师未能完全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如审题把关不严,与学生交流不够。

总的来说我系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认真努力的,各位指导教师对待工作是严肃的,作风是踏实的。总之,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指导,为我们今后做这项工作积累了经验,也吸取了教训。我相信,经过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会把这项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5

作为项目组长的我,不仅在此项目中学到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分享收获的喜悦,一个小组一个团队要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意见,和一个优秀的领导人,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完成我们前进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 社会实践 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还记得实训一开始我就比较高兴和兴奋因为自己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发一个自己喜欢的项目BLOG系统设计,于是找了几个有相同 爱好 的朋友一起组成小组开始了我们的毕业设计,我便接受了组长职位,我们商量了之后,选择了《个人资源主题网站设计与实现》在我的提议下我们选择了设计《BLOG系统设计》来作为我们的毕业实训项目,作为我们小组我们当然想如何在项目小组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优秀小组,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统一目标。所以一开始我们组就统一了目标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出来,在短短的5周25天时间里将项目分解,和组员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了统计调查之后,由大家商量和推荐任务负责人。分配了每个组员的工作,每个组员有了自己的目标,队员做起来就比较有目的,要不这样最后也只能剩下几个人在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能充分利用,所以通过一天的时间分配好每个人的目标进度,和具体计划完成的时间。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把握工程的进度十分重要,并要及时的和老师沟通联系。得到老师的帮助是完成这次任务的一个重要保证,下面是我此次项目的具体安排:

时间安排:

一将选题确定下来,并将项目分为:页面设计、功能设计、与数据库连接3大版块。(1天)

二根据毕业选题,写出《项目策划立项书》《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程序编码》人均一份。(5天)

三收集网站资源,如所需的图片和程序相关资料(2天)

四完成BLOG系统的整体设计筐架。(10天)

五将前台功能和后台数据库处理连接。(3天)

六测试BLOG系统的功能和软件在运行中的BUG。(2天)

工作进程:

在项目制作中难免会有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所以我决定留出多余的2天时间来弥补这个问题,同时事实也证明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次其中有组员因为在找工作,所以公司让他去 面试 ,这样就占用了我们事先安排的时间,所以这次在出现特殊情况下,我们也保证了项目的整体进度,确保质量的基础和按期完成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才能按工作进度完成工作,而又能减少加班加点是在项目中时时都要考虑的问题。工程进度太赶,加班加点的工作容易造成队员疲劳作业而影响工作质量;进度太慢,又会影响完成时间。所以要做合理的工作分配。

在我们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其善长的一方面,有善长技术的,也有十分细心善长测试的和熟悉页面设计的。

所以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进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能及时的解决也同时感谢老师的热心帮助。本BLOG系统网站采用SQLServer数据库。我们通过导入,或者手工输入等方式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中、数据在数据库中一表的方式存放,数据项之间存在约束关系,而多个数据表之间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这就形成了基于表间关系的关系性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以用户定义的某种方式组织和维护数据,便于数据的管理,完整性检测,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检索和查询更改等等、ASP、Net可完全利用、Net架构的强大,安全,高效的平台特性。ASP、Net是运行在服务器后端编译后的普通语言运行时代码,运行时早绑定(EarlyBinding),即时编译,本地优化,缓存服务,零安装配置,基于运行时代码受管与验证的安全机制等都为ASP、Net带来卓越的性能。

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由于这次我们是选择的是《个人资源主题网站设计与实现》在我的提议下我们选择了设计《BLOG系统设计》其主题是收集关于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既相关图片的BLOG网站,选这个作为BLOG的主题是为了满足有着共同爱好的人群有一个比较集中的发布图片和关于奥运会的相干消息的网站。

一、技术解决:

1、在页面的设计上我们以醒目和清新的五福娃形象版面设计作为这次BLOG网站的首页设计,既体现了网站的主题也宣传了2008的精神。

2.在功能上有着博客网站的基本功能如:注册,留言,回复,查询最新发表主题和最新留言。

3、在数据库方面主要处理用户的注册信息(如:注册内容,发表过的 文章 或相关主题图片,浏览者的查询,留言和回复数据的保存

二、系统问题解决方案:

在工程中,遇到问题是避免不了的,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去解决。项目组长除了要熟悉这次项目外,最重要的是解决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如何去有效的解决处理问题从而有效的避免影响项目完成的进度是十分重要的。

1、在页面设计时,我们讨论了很久因为要考虑到体现奥运会主题BLOG网站的特点,是否需要背景音乐,是否需要动态LOGO来表现,从而我们最后达到了共识将这次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的图片置顶,并以白色为背景将吉祥物的形象醒目的衬托出来更能给浏览着一种清醒的感觉在视觉上没有视觉压力。

2、在功能中,我们有在乎多功能的设计,有注重基本功能的完善。在着其中有很多原因影响我们对功能的实现有来自与我们自己的原因,如知识和技术的不全面,也有时间和进度的考虑方面的原因。最后我们打算将功能设计的最简单化,这不代表我们的功能简陋,而是全部体现我们这次BLOG主题网站的特点功能。

3、数据库方面,在数据库的设计上我们花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个版块,这其中暴露了我们在这方面的不足在完成了与前台用户信息的连接后,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保存一定量的用户操作数据,这给我们原本不太完善的数据库知识的实现和处理产生的错误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和借助于网络资料,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从而最终实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和应有的效果。

最后通过2天左右的时间测试,我们都非常满意和欣慰,因为我们完成了项目要求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出现问题追究是谁的责任已经不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才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不至于影响整个小组的进度。从此次项目中,我们真的感触非常多,学到的也非常多,更证实了我们所掌握知识情况。

小结

通过5周的实训,我们掌握了课本外的实际知识,将书本上理论的知识,通过我们有着共同爱好的小组一起完成了这次实训内容。除了完成了老师给的实训任务,我们收获更多的是一个集体的力量,一起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后的满足感,真的很感谢学校和老师在期末给我们怎么好的实习机会,所以每次我都十分珍惜这些机会,这次也不例外。所以我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在项目中我们也体会到一位优秀的教师为我们这次项目的付出,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班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实训是短暂的,但它让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我们平常在书本上没能学到的动手方面的实践,那也是我们毕业前与社会工作的接触,它让我们感受集体的力量,感受了与社会类似的工作。为我们毕业后的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 2020年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

★ 毕业设计个人工作总结3篇范文

★ 大学生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

★ 毕业设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毕业设计总结最新范文5篇

★ 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文

★ 2020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 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精选

★ 毕业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 关于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浅谈纪录片的主观精神,这个提纲供你参考一、纪录片主观精神的界定1.概念2.特点二、纪录片主观精神的具体体现三、纪录片主观精神的新发展中国知网有篇论文,你可以参考,需要可留邮箱,发给你。试析纪录片的主观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05期 那篇的结构是:一、纪录片体现作者一定的创作意识二、纪录片是创作者主观精神的外化三、纪录片是创作者主观精神的审美升华

《电视记录片的声画关系》主要研究内容: 在电视记录片中,声音和画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的关系是声画合一,声画分立,声画对位。声画合一就是画面出现什么声源就能听到什么声音,如画面上有人唱歌,声音就是歌声; 声画分立就是声音和画面表现内容类似两条平行线,各有不同,但主旨是一个: 声画对位是声音所表现的东西,画面表现与它正好相反的情景。 (这些关系有没有新发展,新发展是什么。) 开题依据: 声画关系丰富了记录片的内容,使节目从质量上有了提高和发展。声画合一又称声画同步,在声画关系的运用上是最多的,其语言,音乐,音响这些声音与画面的步调是一致的。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就想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一样真实。 声画分立采用两条主线进行描绘,将客观画面与主观声音分离,让人清楚两个意思,但两个意思均为同一个目的而服务的。 声画对位是声画关系最难把握的,通过反差的形式促使观众的联想,从而表现深刻的思想意义。综观2005年的记录片,声音和画面均得到了新发展, (有什么新发展,写在这里!) 促进了理论的深入,使得记录片的创作有了新的方向。 预期结果及成果形式: 电视记录片的声画关系取决于题材和要表现的内容。 声画关系新发展丰富了记录片,使记录片上升到新的层次声画同步,就是声音和画面同进同出,即声音是画面中的人或者物发出来的。这是声画关系中最基本的形式。人物同期声的剪辑,就属于这种形式。 声画并列,就是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并行发展但又相互联系、和谐统一。 比如一些介绍人物过去经历的电视,其解说词虽然叙述的是过去的事情,但其画面则常常采用现在的场景。 就是一般的新闻,也会经常出现声画并列的情况。比如,电视解说词说某某运动员得了冠军,但画面,则不一定就是这位运动员的镜头。往往直到同期声的时候,这位运动员才会出场。 还有一些音乐,有时候与画面似乎不是很协调。《老井》,在一个老光棍打井死去的时候,用的则是欢快的西北唢呐声,好象与现场的悲哀气氛很不协调。但这种音乐,却更加衬托出死者的可怜。 还有,一个人在叙述的时候,有时候则贴一些有关的画面,这也是一种声画并列 对立声画对立,就是声音和画面的情节完全相反,它是对比式蒙太奇在声画关系上的体现。 比如,一场比赛结束后,把胜利一方的欢呼与失败方的垂头丧气接在一起,就是一种声画对立。它能够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自己的论文自己做,我只是给你个提纲!

纪录片剪辑创作毕业论文

1、论动画人物造型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2、论色彩搭配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3、论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4、论印刷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5、论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6、论平面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7、谈中国平面设计的现状和展望 8、论商业广告宣传画设计 9、论书籍封面设计 10、论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11、Flash MTV制作 12、Photoshop中婚纱制作模板的设计 13、论建筑漫游动画的设计 14、Auto CAD多层室内建筑图纸的绘制设计 15、论Coreldraw卡通漫画的制作 16、论三维软件中建筑效果图或建筑动画的设计 17、Auto CAD三维建筑模型效果制作 18、论设计创意在效果图中的应

356456

写作思路:可以从任何形式、体裁的影视作品, 都离不开剪辑这一艺术再创造过程这个角度出发进行阐述,中心要明确,语言要具有逻辑连贯性等等。

正文:

任何形式、体裁的影视作品, 都离不开剪辑这一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剪辑决不是剪剪接接的简单技艺性操作。一个合格的剪辑师, 应该在深刻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及导演总体构思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对前期摄制的画面素材和声音素材加以整理取舍, 运用蒙太奇技巧进行有机组合,使之达到结构严谨、节奏张弛有度、具有较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完整作品。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时代到机器大工业时代的过渡,原始资本开始迅速膨胀,这为电影电视产业夯实了基础。1895年上映的《火车进站》,全长50秒,仅仅只是火车从远处驶进车站的单一无声镜头。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1927年有了有声片,20世纪初期有了故事片,30年代出现了彩色电影,这样电影产业才慢慢成熟起来。剪辑是随着电影的发展而产生的,利用剪辑,把不同的单一镜头片段拼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理解和感知,构成一组戏剧性的段落。

众所周知,纪录片要通过前期选题、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完成。纪录片中期拍摄不同于影视故事片,故事片可以根据导演的分镜头脚本逐一拍摄,最后按照分镜头脚本稍加改动便可成片,这种剪辑观念在分镜头脚本里袒露无遗,是一种显现的剪辑观念。

纪录片的特征就在于,所拍摄的镜头没有分镜头脚本作为依据,剪辑观念蕴含在导演的思想里。中期拍摄的时候就需要采集大量的原始素材以保证后期剪辑能顺利完成,而且所有的素材都是在现场临时采集的,这就决定了纪录片拍摄的周期相对要比影视故事片长一些,素材的采集过程中往往一个动作过去就没有第二遍的重复,这不仅要求摄影师拍摄时的捕捉能力,更要求导演具有逻辑性的剪辑思维,因此,这种剪辑观念是隐现的。

电影开始发展以来,形成了两种理论学派,一类是以爱森斯坦为首的蒙太奇学派,他认为将电影进行剪辑之后可以产生新的意义。第二类是以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他从自己的摄影本体论中提出了与蒙太奇理论相对的长镜头理论,着重体现“空间的真实”。这两种学派,其实都是建立在剪辑这门艺术上的,很多时候我们把它定位于第三度创作。

一度创作是文学剧本的创作,剧本的创作不同于抒情散文的笔法,他要求具有严谨的结构,丰富的戏剧冲突,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合理的情节叙事以及完整的情景,文学剧本是一部影片的基础,只有坚实的基础,影视作品才能继续下去。

二度创作是导演拍摄的素材,这是建立在文学剧本之上,将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导演的调度安排和视角去诠释文学剧本,这时候影片的雏形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三度创作就是剪辑了,剪辑要在感知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导演的思想,将零散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形成一种创新。要把握好影片的结构、速度,加之导演的先进世界观,这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作,最终才能形成一部视听语言准确、故事讲述通畅、并告诉观众导演眼中的世界的优秀影片。

要研究纪录片的剪辑效果,首先要从纪录片的定义说起,所谓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而电影的含义则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

由此对比可见,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重现,这就奠定了纪录片剪辑的风格。它不能像影视故事片那样加入很多的剪辑特技,必须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前提,形成一种质朴的剪辑风格。

最初的纪录片是没有剪辑观念的,《火车进站》一镜到底,纪录片发展到现在,虽然必须保留着这种质朴的风格,但是在剪辑上也进行了较大的革新,《舌尖上的中国——脚步》一集中,对于白马砍树上树采蜂蜜这个过程就使用了碎片化剪辑,增强了这个过程的紧张感。

因此,现代纪录片已经摒弃了古老呆板的剪接模式,也抛弃了纪录片由多数长镜头组成的观念,开始走向技巧化和大众化。现代纪录片中不仅仅只有长镜头理论,也会运用蒙太奇效果。

纪录片《阳光宝贝》中使用了对比蒙太奇,美日和非洲蒙古宝宝在生活条件上的鲜明对比,意在形成反差和冲突。在潘小扬的《小留学生》中多次运用了象征蒙太奇,影片多次出现倾斜的道路镜头,是象征日本经济的下滑。

电视纪录片《沙与海》中,导演将两个家庭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交织剪辑在一起,这两件故事同时发生,但是却发生在不同的空间里,这就是平行蒙太奇。纪录片《幼儿园》里面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歌曲重复了四次,便是重复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电视作品中最常用的叙事手法,用来交待情节,展现事件,依据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现代纪录片中也使用了这一手法,使得纪录片的发展不再单一,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参考舌尖上的中国啊

纪实纪录片编辑室

2015年《纪录片编辑室》首播:周一至周五,20:00-21:00重播:2:00、8:00 隔周 12:30时长:45分钟主持人:刘家祯制片人:黄灜灏《纪录片编辑室》是一档现实类纪录片栏目,每集时长45分钟。节目从关注社会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出发,真诚记录当代中国前进的轨迹和中国人的生活变迁。节目将秉承海派纪录片的传统,有温度,接地气,以“因你而真”的态度,追求纪录片在人文关注、思想色彩、审美趣味、影像表达的特色和魅力,让观众在艺术享受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力量。《档案》首播:周一至周六21:00重播:次日 3:00 9:00 隔周 13:30时长:48分钟主持人:姜波总制片人:朱宏《档案》栏目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的真实影像资料的方向,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观众群。《档案》围绕历史题材,重现真实故事,讲究悬念和情节,打造历史题材纪录片新天地。节目以自制、联合制作为主,集国内优秀历史类纪录片之大成,强化主持人的讲述力度,在历史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的基础上,构建悬念和故事,以多元的手法使纪录片的情节、节奏和表现更具可看性,更加引人入胜。《大师》首播: 周日22:00重播: 次日4:00 10:00 隔周 14:30节目长度:24分钟制片人:王韧从现在往前推100年,中华民族的先贤先哲们努力奋斗,在中国的实业、科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宗教等领域开风气之先,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依然引领着这个仍然在奋斗的民族。他们的命运轨迹与时代相连,写他们是重温一个时代。《大师》不以名声论英雄,而是将大师们尽人皆知的显赫成就推到后台,对大师的一生提炼出一条贯穿线或一个横截面,或是一生的某一个侧面某一个点,张扬和凸现大师的精神。以《大师》传播民族文化的精髓,彰显民族精神,让人们读到原汁原味的大师的思想和人生的精华。《往事》首播:周日21:00重播:次日3:00 9:00 隔周日 13:30时长:46分钟主持人:刘凝 讲述人:刘家祯制片人:陈菱《往事》创立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的口述历史栏目。它打破了访谈节目散点化叙事的常规,采用严密的故事化叙事方式,以纪录片创作理论为指导,实现了“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史料、真实情感”基础上的戏剧化表达,使“口述历史”的学术性与电视传媒的公众性成功嫁接,成为国内电视界传播“公众历史”观念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华夏》首播:周一至周六,20:00-23:00重播:04:00、10:00 隔周:14:30时长:45分钟栏目旨在打造国内优秀纪录片、专题片的播出平台,题材涉及历史人文、风物地理、考古科技等众多领域。通过各题材的系列专题片来向观众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自然雄奇的地理风光、深刻隽永的时代印记。《经纬》首播:周一至周日,18:00-19:00制片人:张珂玮《经纬》栏目将播放国际精品动物与自然类纪录片,以贴片合作方式为主,部分购买,替代原有《奥秘》栏目。《寰球》首播:周一至周日,23:00-0:00制片人:张珂玮《寰球》是一档网罗全球精品纪录片的节目。节目组放眼世界,向各国的制作机构直接购买纪录片。《寰球》想要传递这样一种纪录片理念:我们将节目置于全球化语境下,兼收并蓄。节目组将着重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历史的厚度方面进行拓展,不仅关注生命历程中的重大问题,也关注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以期带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回顾历史、审视现在和展望未来。

刘家祯的个人信念:至真,至善,至高。他从事配音工作10多年来,先后在数千部(集)影视片中担任主要配音演员,播出后,得到观众的好评和欢迎。他有强烈的事业心,能不断地开拓戏路,认真研究每一角色,努力把握好角色的气质和特征。他声音可塑性强,在影视精品《根》中塑造了一个从20岁到60岁的贵族奴隶主医生,他将角色年轻时的潇洒倜傥、温文尔雅和老年时的老态龙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获得一致好评。由他参加配音的影视剧《根》、《大饭店》、《谋杀、金钱、疯狂》均获得全国译制片一等奖。刘家祯曾主持过 《纪录片编辑室》,《环球纪实》,《纪录中国》栏目。在《纪录片编辑室》担任主持人后,他更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抓紧点滴时间学习。他以儒雅的风度,流利的口才,赢得了专家的认可,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配音演员和节目主持人。曾被评为上海电视台“十佳电视人”、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提名。99年4月,被入选《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大典》一书。不知不觉,我们《海外影视》栏目开播至今巳整整十今年头了。记得十年前,当我还是个“圈外人士”的时候,配音演员对于我来说是个神秘而极具诱惑力的职业,是《海外影视》栏目为我和许多热爱配音艺术的朋友提供了施展自己的舞台。刚开始配音的时候,导演只给些几个字的短词儿,什么“你好”“再见”“欢迎光临” 等等,词儿虽少,但当时我心里还是直发毛,生怕顾了口型顾不了情绪,活象个学走路的孩子……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从开始的一两句台词直至挑起主要角色的大梁。十年来,我已为几千部(集)的译制片和国产电视剧配备,用语言塑造了大量不同性格的角色在观众中有了一定的影响。这里面饱含着老师们的关爱和自己辛勤的汗水。朋友们问我:干你们配音演员这一行想必是既开心又轻松吧!我的回答总是:苦中有乐。十年中,我们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四壁无窗、憋闷幽暗的录音棚里度过的。以前我们的录音棚一度使用中央空调,盛夏时节,里面冷得象冰窖,得穿上毛衣:隆冬来临里面热得象澡堂,脱得只剩衬衫。强烈的温差,感冒便成了常有的事。一进录音棚站到话筒前,就得全神贯注于荧屏,跟着原片演员大笑、狂吼、悲伤抽泣……一天下来往往心力交瘁、不思言语,晚上回到家还要研读剧本,为第二天的配音做好准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配音演员视力下降、声带小结,有的配音演员倒下后再也没能起来……然而,每当我们收到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观众来信;每当我们看到万人空巷收看我们制作的译制片的情景;每当我们站在全国译制片的领奖台上,手捧金光灿灿的奖杯时,我们的心里就会感到无比的宽慰与甘甜,因为我们深深珍爱自己的译制事业,深深地珍爱我们自己的栏目——《海外影视》。

纪录片拍摄毕业论文

理论上不影响。在同一个班里面毕业论文的题目相似,是没有关系的对于同样的内容,很多人都会去研究,即使论文的题目比较相似,也没有问题的。影视专业同学的毕业设计,原先是拍摄纪录片或者剧情片,因为疫情,学院要求将这些拍摄成片改为文字剧本。

这个片子有点像纪录片。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确犹豫了一下,因为很难给这个片子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类。个人演讲?100分钟的个人演讲还能吸引很多人从头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讲人的语调除了最后略路提高一点声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静。这种个人演讲,几乎没怎么见过。深度调查?嗯,其实最像深度调查,但电视台很少做这样长时间的深度调查节目,纸媒上上万字的深调并不少见,但用这样一种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纸媒嘛,没干过。纪录片?这个其实很牵强,这个片子可以说7-8成都是镜头对着一个演讲人,哪有这么拍纪录片的。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前媒体人现在在创业的风端(吴蔚)这样说: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哦,他是在江湖中最神秘的微信群之一:四番群里说这句话的。这个群的神秘之处在于只有40个人,名额满了除非踢走一个绝不加新人。三柴静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以视频语言+个人演讲,将之表达出来,她的主题内容又是事关每个人生存,也就是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层。上述这段话,涵盖了穹顶之下传播之道的方方面面。四很多人说柴静的这个片子很震撼。我倒没这种感觉。我的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这样说:没看过,也不明白雾霾这件事又什么可调查的?这么多年了,之前的其它调查也许都不完整,多有缺失。但,就那么一点不完整的有认真治理过吗?雾霾这种事儿不缺调查,缺的是决心!某种角度讲,他其实没怎么说错。柴静没有披露什么关于雾霾你所不知道的危害,而且,关于雾霾的成因,柴静也没有拿出什么鲜为人见的事实——真的,很多东西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没什么可震撼的。柴静不是以一个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这话的意思是,她这个视频,我个人以为,是政治正确的。柴静是以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出现的。100分钟的视频,她所触及的根本性东西是两条:其一,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但执行不严,因为环保部门没有“牙齿”。其二,能源行业应该放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清洁更环保同时并不耽误发展的新能源。这就是多年央视历练的底线能力——吴蔚甚至还发现了柴静频频使用“三年以来”这样的前缀。这样的细节都被他发现了,佩服。所以,我的那位朋友还是说错了。决心有,怎么下?这是操作性的问题。也许有人是知道的,但柴静的贡献在于,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媒体人,本来就是干这个的。五柴静的个人演讲能力,在这个视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她没有呐喊过,唯一一次提高嗓门,也是在视频的最后那几分钟她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时间,她一直很平静。这种娓娓道来的演说,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呐喊则比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环保这个议题,需要的是理性。因为环保说到底是一个平衡问题:人类的发展,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只是,如何少破坏一点,如何在发展和不破坏中取得平衡。环保的本质,不需要极端主义,也不是少数极端分子能够完成的。柴静的这种本色出演,和视频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柴静用她的女儿的故事开始,平静地讲完了一个半小时,叙事的建构能力极佳。有人像我推荐了一本书,名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kindle版有售,不过10块钱,值得学习一下。六说到她女儿,这个片子可能会有争议的地方是:个人代入感太重。这和传统的媒体伦理不符。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手法是:记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事实上,柴静在这个议题上,一向争议很大。柴静过往的很多作品,是走亲历者路线的。她会在最后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东西--一种不好听的说法是,夹带私货。柴静在自己的作品中显露太多,13年甚至还引发过一场批评。批评者中的一位是凤凰卫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说,著名记者。但问题在于,硬新闻在这个时代,的确大众不爱看。有一些好的硬新闻作品,读来晦涩难懂——说难听点,叫“不说人话”,最终,大众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么硬的但绝非主要的细节上。这种事,屡见不鲜。而且,柴静的这场演讲,明显是练过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种“表演”。这让正统的媒体伦理又受不了了,记者怎么可以表演?七柴静这个作品,真的很难叫“新闻作品”,虽然它的内核其实是深度调查。这次柴静更“过分”,这个作品是以她个人演讲完成的。片中大部分的镜头都是她个人。在举到一些数字的时候,她还反复强调,我和你们一样,看不懂。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标准的传统硬新闻里,你什么时候见过?报道者自己都搞不懂的事,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但这样的手法,有效。一下子缩短了传受双方的距离感。你很难去要求受众都是专业的。更何况,在雾霾这个议题上,每个人都是亲历者。柴静在演讲中有句很煽情的话,叫“同呼吸共命运”。煽情归煽情,但百分百是事实,一点不夸张。柴静这个片子所引发的巨大的传播量,以及,也许可能有的治理措施上的改变,说明作品有效,起到了该起到的作用。不过,这个时候,捍卫者们可能又要说了:程序必须正义。八所以,柴静的作品,最好的归类方式是:演讲。这是一场时长超过100分钟的个人演讲,当然,后面有很多人的贡献。正如片尾拉出来的密密麻麻的鸣谢名单。个人演讲?这算不算自媒体了?柴静还说过,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自”的味道十足。人民网在和柴静的专访中,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柴静回答说:没有。这次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的。有理由相信,柴静还会就这个话题继续努力下去。但自媒体不自媒体的这种标签,已经不重要了。讨论柴静算不算自媒体,我个人都会觉得有些无聊。九最后一个话题。柴静这个视频,对媒体运作有什么可借鉴的?很难讲。必须注意到,这是一个百万级别的投入,历时至少有一年——根据柴静的自述。这样的成本,若是抱着公益的心态,还算好。柴静那本书大卖,也是她能自筹经费得以投入的重要前提。但如果抱着商业的心态,真的要掂量掂量。但柴静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学习的。有些议题——尤其是事关最广泛的公众利益,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采访,本身也投入不菲。如果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是不是能够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十再多说一个细节前央视人王凯注意到的,在整部片子里,你可能听到过笑声,但你从来没听到过掌声。这是一个前媒体人,或者说,骨子里依然是个媒体人的柴静的克制。

死亡录像影评——转尽管对恐怖片的喜爱几乎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但我深知这一类型片真正的迷人处,绝非无休止渲染血腥杀人和死亡场景(尽管看上去它们总是必不可少)。身临其境的恐惧,常带来对绝望感短暂的亲密体会,这能令人振奋,并产生劫后余生的瞬间快感——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不安全感乃是人类记忆深处最根深蒂固的动物本能,恐怖片正基于此心理背景诞生繁衍。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生产恐怖片最活跃的地方总是日本、美国这些危机意识强烈的国家。此外,回归前的香港人也(曾经)喜欢通过恐怖片和色情片来消除社会生活压力,而在欧洲的西班牙,人们则习惯于通过恐怖片,来消除源自宗教的不安和焦虑。在西班牙恐怖电影里,很少出现好莱坞电影里屡见不鲜的,离群索居的电锯杀人狂或突然入侵小镇的吃人怪兽,他们喜欢表现的是黑暗、死亡和人的变异——黑暗象征无边无际的压抑,死亡是这种压抑导致的结果,而人的变异,是生与死的辩证。不久前的《孤儿院》正是揭示这一主题,而这部“吓人何止一跳”的《死亡录像》,更是此三者的有机融合,不过,这部电影的价值并非仅此而已,它最令人欣喜的,是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电影表现形式。这种新形式,很可能会因为这部电影意想不到的成功,引发一次探索新兴电影语言的小小潮流。这个潮流简单讲,就是用纪录片手法拍摄故事片,比如好莱坞最近用DV拍摄的科幻灾难片的《苜蓿地》,或者乔治·罗梅罗的《死亡日记》。而更有想象力的做法,我想也会很快有人大胆去尝试,能不能用纪录片拍一部武侠电影呢?别着急一口否定。40岁的西班牙导演琼米·巴拿格鲁,在将近十年时间里一直钟情于拍摄恐怖片,但那些电影(《黑暗》、《无名死婴》、《公寓出租》)无论是否借助好莱坞资金和明星效应,都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他合作《死亡录像》的帕卡·布拉扎也一样。创作苦闷之余,他们终于决定剑走偏锋,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征服经验丰富的观众。DV终于挽救了他们的事业。这部电影让很多经验观众在第一时间里想起了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影片开始时,电视台“当你在熟睡”节目女主持人安吉拉带着摄像师去一个消防中队深夜采访,整部电影即由摄像师肩扛的机器“无意间”纪录完成。但《女巫布莱尔》没能解决“必须拍地好看”这一核心问题,而好莱坞的保守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导致《女巫布莱尔2》在第一集惊世骇俗的成功之后,未能继续探索,相反却大踏步退回到胶片格局,使DV这种电影新果实的成熟,推迟了整整十年。采用纪录片手法的最大诱惑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使观众身临现场的紧张气氛,这非常适合用来拍摄“突发事件”,《苜蓿地》和《死亡录像》的成功,都基于此。在《死亡录像》里,女主持人和摄像师构成一个电视采访的独特现场,令观众身临其境,实时观察事态走向。镜头首先是常规的消防中队采访,很快,由于跟拍消防队员出警,观众得以和拍摄者一起进入一幢老公寓楼,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又和那里的住户一起夜遇恐怖僵尸。由于影片由电视台摄像师随机拍摄,视点单一,剧情在展开过程中,就不可能像传统电影一样覆盖场景和人物,这反而增强了不可知带来的重重恐惧和猜测,同时摄像机的晃动,则增加了观众心理的起伏不定。很多类似摄影风格的电影作品,确实曾因此失去部分不堪忍受画面动荡的观众(《苜蓿地》就仍然存在这个问题),但随着保罗·格林格拉斯两部《谍影重重》的有效熏陶,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影迷学会了享受这种新闻纪录式的晃动。琼米·巴拿格鲁和帕卡·布拉扎做的更妙,他们非常体贴地考虑到这一点,不时穿插拍摄一些稳定镜头,利用简短的采访、黑屏和固定镜头,让观众紧张的神经得以稍事休整。影片的最后一场戏最为影迷津津乐道,这个7分钟左右的夜视镜头场景(《苜蓿地》里也利用了DV的夜视功能,但效果却远不及此),不仅成功地向恐怖片经典《沉默的羔羊》表达了敬意,更将全片营造的恐怖气氛推向高潮,惊魂程度几乎令人窒息。这段情节还将西班牙恐怖片经常涉及的宗教恐惧引入进来,我个人感觉稍嫌煞有介事,但却为这个惊心动魄的“僵尸之夜”,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解释说明。有经验的影迷还会发现,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和比利时电影《人咬狗》(1992)如出一辙,摄像机倒在地上机械地拍摄,而叙事者(纪录者)伴随一声惨叫,被猛然拽入黑暗。因为显然不具有《人咬狗》深邃、尖锐的人文内涵,这个并不新奇的镜头,就显得不如《苜蓿地》结尾那么恰到好处、意犹未尽。尽管如此,影片对低成本电影寻求出路仍然小有启发——与其让高清无限接近胶片,不如利用它天然的纪录片质感,拍出物美价廉的创意故事。希望更多DV爱好者和年轻导演,能够有兴趣看看这部电影——————————————————————————————————纪录片-浅谈在我国,尽管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强烈攻击的目标,尽管至今双方意见依然激烈对峙,然而“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在现今的影视作品创作中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乃至电视纪实类节目或栏目中。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今日说法》、《人与自然》、《记忆》等,包括我们新影创作的《纪录片之窗》、《亲历·见证》、《走遍中国》、《华夏文明》、《地图上的故事》等节目中都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基于这种将虚构的方式应用于非虚构的节目中的作法,最早起源于电影纪录片,并最早是以电视纪录片为基点,在电视领域中弥漫开来的,故本文拟以电影、电视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的手法为对象,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利弊及应注意的问题。纪录片,单从词面上看,便已能明确地反映出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性质和创作方法,即纪录。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中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手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和真人真事。”真实环境、真实时间、真人、真事,这四“真”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纪录片创作上,一直被视为是生命之所在。自上世纪50年代起,“挑、等、抢”的拍摄手法(又被称为“自然主义手法”),在我国纪录片创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在“文革”中曾被提升到政治素质、政治态度的高度。然而,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纪录片的传统定义遭到了质疑和颠覆。有人提出:这一把真实看成是纪录片仅有属性,把虚构看成是和真实相对立的表现手法的定义是有局限性的,并这种局限性在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来。有人质疑:有了虚构的表现手法就不真实了吗?采用了虚构的手法的东西就不是纪录片了吗?有更多的人把被长期摒弃的“再现”手法,大大方方地应用在了纪录片中。这里所说的“真实再现”是指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以及音响资料,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虚构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东西模拟重现出来。事实上,在电影纪录片诞生后的百年间,“真实再现”的手法就一直被采用着。弗拉哈迪(Rober Flaherty)的被公认为是世界纪录片开山之作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一片中,许多情景也都是利用重拍、摆拍等虚构手法拍摄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也很善于进行组织拍摄,他把这种方法称为“重拾现场”、“复原补拍”。“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重演,也叫摆拍或补拍;是由纪录片中的特定人物,按编导的要求对自己的过去的特定的真实生活片断进行重演。如弗拉哈迪拍《北方的纳努克》时,爱斯基摩人已不居住冰屋了,为了表现爱斯基摩人的风俗特点,弗拉哈迪请纳努克一家重演了搭建冰屋的情景。另外,影片中弗拉哈迪还请纳努克和他的邻居们穿上了他们早已脱去的兽皮,仿照他们爷爷的样子到海边用钢叉去捕捉海象。据我国老一辈纪录片摄影师讲,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时,先遣部队中并没有随军摄影记者,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组解放军战士跑入总统府、房顶上国民党党旗被抛落而下、战士们振臂高呼的经典镜头也是后来补拍的。二是扮演;是由演员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行为进行扮演。如英国纪录片《失落的文明》(8集1995)中就采用了大量的扮演的手法。其中最后一集《美索不达米亚:回到伊甸园》讲到“死海文卷”时,由两位演员扮演了1947年“死海文卷”被发现时的场景:烈日下,两个牧羊人走在耶路撒冷的荒野中;他们来到了被陡峭的斜坡所隐蔽的小山洞前;一个牧羊人爬了上去;洞中有大量的古代陶瓷碎片和羊皮纸卷轴等文物……《纪录片之窗》栏目《破解西夏王陵之谜》节目中,讲到西夏文字的发现时也运用了扮演的手法:一个手举火把的人下到一个深深的洞穴中;探险者的脚步,在火把的映照下一步步向前走去;火把停在一块残破的石碑前;石碑上刻满了西夏文字。这种扮演在纪录片《金字塔》中再现塔顶巨石安装、《望长城》中再现烽火传警、《姊妹溪》中再现搭建盐卤栈道等中都有表现。三是运用相关镜头,达到再现的目的。这里说的相关镜头包括:借用的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以至电视戏曲片、电视艺术片的镜头和带有一定喻意的空镜头。《见证·亲历》栏目《无声的较量》系列节目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相关镜头再现人类曾经历经的疾病灾难。《终结麻风病》、《阻击黑死病》中讲到一个世纪前发生的灾难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许多表现古希腊人生活情境的相关镜头。《送瘟神》中除了采用了大量的纪实镜头外,还采用了电影故事片的镜头。纪录片《中华文明》中,有一组司马迁写《史记》的镜头,采用的是一段戏曲片中司马迁在放有正在撰写的《史记》的几案前深思的镜头。纪录片《马王堆》运用舞台艺术片中女主人公 的独舞镜头。空镜头的虚构方法也常运用于历史类纪录片和人物传记纪录片中。“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从内容上讲大体也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细节再现,或称作过程再现。主要用来再现某一事情的细节过程。如纳努克一家如何生活的带有细节性的场景。又如,“死海文卷”被发现的细节过程等。这种“再现”的写实性更强。第二类是象征再现,或者称为虚化再现。主要以虚化处理的情景象征某一种事物。如以火把和脚步象征寻找;以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流象征奔波;以万马奔腾的足迹和卷起的消烟象征战场的嘶杀等。从以上的“真实再现”的分类和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虚构的表现手法,确实广泛地、大量地运用于非虚构的纪录片创作之中。纠其存在之根源,寻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许可以归纳为三点:一、 扩展纪录片的选题范围,丰富节目画面。“真实再现”之所以能在纪录片中找到生存土壤,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原始影像资料的匮乏。这种原始资料的匮乏,在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纪录片中,在追溯回眸类的纪录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我们新影的《中华文明之光》栏目中《孔子》、《老子》等节目,又如我们的《千秋史话》栏目的大同系列的《大同沧桑》、《走遍中国》栏目的苏州系列的《吴越春秋》、大连系列的《百年旅顺》等节目中,编导遇到的问题是除仅有的图片资料、拍摄的一些实景资料之外,声音资料、影像资料为零。在编导们的面前,或者只有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个口口相传的传说;或者只有祖先留下的一篇篇无影无声的文字;或者只有那些亲历者、知情者一段段生动难忘的回忆。如果想把这些美妙的传说、震撼的故事、难忘的回忆呈现在观众面前,“真实再现”便成了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法。纪录片《阿炳1950》,是一部34分钟的片子,而导演初次接触这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时,手中的资料只有日本人统治无锡时,阿炳的一张良民证上的照片和1950年留下的六首曲子。在这种情况下,如仅用访谈和这点资料凑成一部片子显然是很单薄的,于是编导采用了“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还原的无锡历史街景、孤独的阿炳的背影在凄凄的二胡曲的衬托下,大大增加了视觉图像的感染力,增加了节目的传播效果。我们拍摄的《走遍中国》“潮州”专题片中,在表现潮州人当年为了生计背景离乡,出海下南洋的时候也运用了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法。仿旧的褐色画面,扮演的出海人赤脚在沙滩上一步步走向海边的一叶孤舟,手中拿着一支潮州乐器——椰琴,身上背着一个蓝白相间的碎花小包裹,背景音乐是一曲潮乐中悲怨的乐曲。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使用“真实再现”手法,使影视画面得以大大地丰富,对于我们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对于更生动地表现追忆回眸类纪录片,对于我们拓展纪录片的选题范围,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二、 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增强节目的叙述张力。与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相比,一些纪实性新闻类纪录片虽然在时效性上距我们靠近了许多,但在节目制作中却常常存在着种种“不在场”的遗憾,而这种遗憾却往往正是观众收视欲望的所在。渴望从画面中获得真实的震撼、真实的美感,是观众收视心态的主体。一位电影专家说:“真实的定义是多重的,你可以从故事片看到事实,但纪录片却有一个与现实关系更为紧密的联系。”另一位英国纪录片制作人说:“人们发现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失去了与真实的交流,于是人们希望从纪录片中找回真实的交流,并从中去发现自己不能看到的、不能感受到的真实。”而在创作中,编导们会发现观众们所渴望看到的真实,往往在创作者面前只是一种“不在场”的遗憾,这种遗憾对于一些新闻类纪录片的影响是尤为明显的。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便有了“真实再现”手法在新闻类纪录片中被广为使用的现象,并在其中不乏成功者。如《纪录片之窗》中的节目《与生命签约》一片就是其中的成功的作品。节目讲了一位身患血液重症、如不及时治疗来日不多的男主人公,与生命抗争,签约贷款承包桃园,为自己挣治疗费的故事。节目多处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真实再现的镜头,如主人公因过度劳累,病情加重,昏倒在桃树前一段,就采用了补拍和组织拍摄。随着人们的呼喊声,桃园里干活的伙计们伴着摄像机的晃动的镜头跑向倒下的主人公。镜头拍得真实感人,弥补了“不在场”之憾,更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顽强精神,给观众的心灵带来震撼。还有主人公找邻居借钱的一段也再现得很感人。由于天旱缺水,急需资金挖蓄水池。节目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夜幕降临,主人公徘徊在邻居家的门前……敲门……主人公与邻居的一段对话。虽然我们看不清人物的面部表情,但通过这段再现,增强了节目的叙述张力,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三、 营造艺术氛围、意境,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米歇尔·雷诺在《非虚构的艺术》中说:“如果认为只有故事片才需要借助观众的想像……是极不明智的,如果夸大纪录片平实非虚构的特点,就往往不能够理解故事片根深蒂固的感召力。”事实证明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以虚构的表现手法去渲染、去再现的镜头,也不乏是一种如同故事片一样的感召力的创造。所不同的是纪录片的真实是从日常生活中摘取出来的,是真实大海中的一滴水,而不是为银幕所编造出来的虚构的东西。如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流、金秋后落叶、冬日的枯枝、飞翔的白鸽……这些在故事片中常用的借景造势的渲染手法,在纪录片中也成为了一种再现的重要手法,能够增加纪录片的艺术性。纪录片《国球沧桑》讲到“文革”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员被下放农村,乒乓球训练被迫中断时,编导采用了这样一组镜头:长满蒿草的荒芜的农家院落,一间放置农机具的棚子,土屋旁的草丛中一个破乒乓球案子斜靠着,棚子中拉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纪录片《追梦舞台——》讲到老舍先生离开人艺、离开人世的时候,也用了一组很有感染力的再现镜头:空空的首都剧场,几盏舞台追光灯照着入口的大门,慢慢地拉到老舍先生生前常坐的座位,又推到那空空的舞台……由此可见,资料的匮乏、“不在场”的遗憾,只是造成纪录片对“真实再现”手法的内在需求的一个方面,而对纪录片艺术性、感染力的追求也不能不说是当前“真实再现”手法被广为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说,“真实再现”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在纪实类电视节目中的使用,对中国纪录片、中国电视的发展不能算是一件坏事,它在弥补资料匮乏和“不在场”遗憾的同时,其在丰富画面、扩展范围;增强叙述张力;营造艺术感染力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然而,“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美化我们的节目,同时更能损伤我们的作品,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败笔。这也是许多纪录片人对此持有异议、主张谨慎从事的重要原因。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造假提供了便利条件,负面影响难以想象。1998年一则英国卡尔顿中央独立电视中心发布的道歉声明,在世界影视界引起轩然大波。他们称1996年制作并播出的电视纪录片《关联》是一个捕风捉影,缺少事实根据的节目。故事所表现的一条从哥伦比亚到伦敦的地下毒品运输线并不存在,而纪录片的主要部分都是表演出来的。这种情况,在世界影视业并不少见,一个个造假节目被揭露出来,而一个个造假节目又被制作出来。有人便把这一切都归结为“真实再现”手法的泛滥,或许有些偏颇,但“真实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广泛应用确为造假提供了便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的确,“真实再现”建立在这样一个造假的基点上,其负面影响是可怕的。它给了人们这样一个信息,一切都可以仿造,一切都可以扮演,既然真实的东西也不真实了,难道还真实可言吗?还有了解事实真相的途径吗?由此可见,“真实再现”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点上,必须永远格守真实的生命原则。2. 有可能助长“舍本求末”的风气,动摇纪录片真实性的根基。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的根本。真实的影像永远是纪录片创作的主源,它们是纪录片中最有含金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元素。而“真实再现”只是纪录片创作中起弥补作用、起辅助作用的一个表现手法。然而在纪录片创作中,却有一种过分地强调再现,寄希望于再现的做法。这种“舍本求末”的风气,是对纪录片真实性的挑战,是万不能助长的。笔者曾看到一部片子,几乎从头到尾都是主人公在表演,但这位主人公毕竟不是演员,其拙劣的演技使得一部原本立意很好的节目,变得滑稽、可笑。还有的片子一味地追求艺术效果,忽视了引用资料的细节真实,从而犯下张冠李戴的不负责任的错误。3. 真假相交,误导、欺观众的视听。“真实再现”手法还有一个可怕的误区,就是真假相交,真真假假,导致观众雾里看花,误导、欺观众的视听。有一个反映中国登山队首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片子,当说到凌晨三位登山队员终于登上了珠峰时,画面上出现了三位队员站在峰顶,兴奋地欢呼的镜头。但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此时珠峰上一片漆黑;稍有一点登山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我国登山队首登珠峰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还有的节目借用了电视剧的大段镜头,又不加说明,严重地误导了观众。因此在电视节目中凡出现“真实再现”的地方,加以字幕说明已为影视节目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4. 再现不真,扼杀了观众的想象力,降低了观众的欣赏品味。“真实再现”,除了要在根基上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之外,还要注意在表现手法上的真实。再现不真,是“真实再现”表现手法运用中的一大禁忌。这种情况的结果往往是把真实变成了虚假。如不合情理的结构、刻板的对话、虚假的客套、无奈的场面,常常使观众不忍再看下去。过于细致的再现,还扼杀了观众的想象力。因此在运用“真实再现”表现手法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应注意宜粗不宜细,宜写意不宜写实,一定要真实、自然、顺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