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保险市场创新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保险市场创新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一、前言保险投资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保险公司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其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利润已不能单纯依靠收取的保险费与一定概率下的保险赔付差额,而是越来越倚重于保险投资的有效运营。因为保险与给付之差,其利润率是一定的,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而保险投资的运营,其预期的利润率却是无限大的,所以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各种投资运营才能使保险资金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使保险公司获得较高的利润。可见有效的资本运营是现代保险业的支柱,是保险经营发展的生命线。二、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和现状(一)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沿革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企业的资金按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所得利息全部上缴国家财政,无任何保险投资可言。经过20年的停办以后,我国保险业随着改革开放而获得新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0年开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并积极发展国外保险业务。1984年11月,国务院批转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保险事业的报告》中指出:“总、分公司收入的保险费扣除赔款、赔偿准备金、费用开支和纳税金后,余下的可以自己运用”。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又从法规的角度明确了保险企业可以自主运用保险资金。这不仅是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活力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对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保险企业投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1984年至1988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取得投资权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总公司在北京、江苏等地尝试性地开展投资(包括贷款)业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城市分公司也相继开展保险投资业务。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对保险企业的投资活动实行严格管理,一是对资金运用规模实行计划控制,例如1986年人行对人保下达2亿元投资额度。二是对资金运用的方式与方向作了严格规定。1986年人保的资金运用被限定为投资地方自筹的固定资产项目。1987年批准试办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和购买金融债券。这一阶段的经营效益不大理想,资产运用率和投资收益水平都比较低。以1986年为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汇总的资产运用率只有,投资收益率仅为。2、调整整顿阶段:1988年底至1990年底由于面临治理整顿的经济环境和紧缩信贷规模的局面,加之保险业本身经营效益不佳,我国保险投资业务于1988年底进入调整整顿阶段。其内容和措施有:总结前几年资金运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执行信贷计划,严肃利率政策,把资金转投到流动资金贷款方面,坚持“十不贷”和注意“重点倾斜”并采取了担保和银行承兑汇票抵押等手段,努力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工作除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外,大部分工作放在对原有投资贷款项目的清理的催收上。资金运用的范围被限定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购买金融债券和银行同业拆借。3、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5年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整顿,加之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保险投资业务于1991年开始进行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保险投资在保险界得到了普遍认同和重视。两家新成立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加入了保险资金运用的行列。保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底。人保、平保、太保三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达亿元。保险投资的范围有所拓宽,证券投资得到较大发展,保险投资收益得到提高。4、规范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随着1995年《保险法》的出台和实施,各保险公司遵照《保险法》调整业务,以符合《保险法》的要求。《保险法》的实施,为我国保险投资业务的规范与健康发展奠定的基础。(二)我国保险公司保险投资现状1、决策机制薄弱目前许多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决策机制,人保财险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了专门的保险投资公司。决策的盲目性、被动性、随意性十分突出,在仅能投资债券的时期,这类决策机制不会体现任何危机,对于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的保险公司来说,更是掩盖了其决策的弊端:决策机制落后,决策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在保险公司进入基金市场后会充分暴露出来。2、保险投资渠道狭窄1998年以前,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2000年3月1日起实行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而西方国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法定渠道则较广泛。如美国、日本就规定保险公司可进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不动产、保单放贷等业务。3、保险资金利用率低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在国外基本上达到90%,而在我国还不到50%。有限的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据统计,1998年人保、平保和太保三大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40%—60%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保险资金基本上无“运用”可言。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率还不到20%。为了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存于银行,由银行进行专业的资金运用,而保险公司只能获得固定的较低的存款利息,银行存款的利息已经远远不能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了,保险公司必须开拓出投资新领域来保证其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4、保险投资缺乏相应人才保险投资涉及到存款、国债、证券等多个领域,因此保险投资人才必须对国家经济发展有远见,对各行业发展有底数,才能有胆略,有灵活性,善于捕获商机,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丰厚的回报。而我国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员工基本上由军转干部、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调入和正规大学毕业生三部分组成,且前两部分约占公司员工的70%,年龄大都在40周岁以上。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弊端,即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造力。保险公司要想从保险投资中获益,就必须引进相应人才,同时注重公司内部年轻人才的培养。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5、保险公司管理水平落后,影响保险投资收益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落后,投资缺乏科学决策,许多公司在科学决策、内部约束机制方面比较薄弱。由此出现了许多领导项目贷款、人情贷款等。这些项目贷款很多无法收回投资本息,甚至成为呆账、坏账。管理水平的落后,影响了投资收益。中国的保险公司要生存,保险事业要发展,客观上要求保险资金实现有效运用,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马上就完全放开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去完善,还有一些制度需要制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建立我国保险投资体制的构想(一)保险投资客观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资体制所谓保险投资体制是指保险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经营和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险费率,减轻被保险人的负担,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我国保险业如果没有投资收益作为基础,加入WTO后,在承保业务上很难与国外保险公司进行价格(费率)竞争。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获利可以弥补业务上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如1987年英国两大保险公司保险业务亏损分别为亿英镑和亿英镑,而投资利润为亿英镑和英镑,盈亏相抵后,还有不小的综合盈利。从近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经从传统的承保收益逐步转移为投资收益,如美国产险业务自1978年以来连续21年出现承保亏损,主要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由于保险经营是一种负债经营,因而保险资金的运用除了考虑投资的收益外,还必须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因此,市场的开放,投资工具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机制的建设,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保证保险资金实现安全性和投资收益的协调。(二)保险业应尽快建立、健全保险企业的制度和规范建立和完善中国保险投资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险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才可能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险投资提供根本制度保证。如何加强经营管理,我个人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加大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运用法律武器,严惩那些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有效地维护股东的权益。第二、建立和完善对经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彻底改变旧的用人机制,让市场和竞争来决定经理的选拔,使经理的报酬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第三、加强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摒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工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三)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础,是关系到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加之其它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是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太小;保险公司无法控制入市资金的风险;在目前封闭式基金占据主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被动的分红,其变现很难实现;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过窄;保险资金中短期性行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加快资金入市步伐,使我国保险业能够持续快速发展。1、保险资金入市(1)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运用得当,还可有效解决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利差损”问题。在《保险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投资,仅每年的利差损就有3至6个百分点,这为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在银行存款的利率为,国债的买卖收益最多不过6%-7%,在同业拆借市场上,因资金量有限,所以收益率微乎其微。而在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的平均收益达12%。因此,保险资金入市,从长远来看,对保险公司增加盈利能力、解决“利差损”具有重要的意义。(2)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有效改善保险公司资产结构。如果允许保险资金按严格的比例进入证券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闲置的压力。因为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是进行股权的交易,在证券市场机制作用下,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原则,保险公司必然将资金投入到效益好、有成长性的企业中去,这样客观上就使保险资产得到了相应的改善。(3)从长期来看,保险资金入市对于启动保险消费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保险资金入市无疑使国家找到一种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方法,从而使部分社会资金与证券市场之间形成纽带。在这个纽带的连接过程中,不但可以改变整个社资金的结构,还可以使经济发展得到更大的保障,以便使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保险公司更好的发展。(4)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着更大的冲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保险公司除了用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取保单,扩大客户群外,其所得到的保费收入如何获取最大的安全收益是关键问题。在发达国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较我国畅通的多,除了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外,还可涉足证券市场甚至房地产业。所以,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更好地奠定加入WTO后的经济基础。(5)保险资金入市可有效缓解证券市场中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稳定证券市场。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可入市的保险资金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必将会改善证券市场的资金结构,它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2、保险资金进入短期拆借市场。尽管保险公司都有较高的信誉,但上前还不能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而须有抵押。如果能直接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可以为保险公司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方便。3、扩大可投资的企业债券范围。目前保险资金只可购买铁路债券、电力债券和三峡债券,应扩大到其他的企业债券。尽管企业债券质地有好有坏,或者说存在风险,但应相信保险公司有一定的鉴别能力。4、进行资产委托管理。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资产委托就是保险公司以合同的形式把资金委托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它的最大好处是保险公司省心省力,不必事事躬亲,同时由专业公司进行操作,也可确保较高回报。(四)培育专门资金运用人才我国加入WTO将使保险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保险公司如何作好准备,采取措施,搞好投资收益,上面已经从体制和机制创新、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但要确保这些对策措施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人,关键取决于目前保险公司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因此,首先要改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采取买断工龄、提前内退等方式,分流一批年龄老化的人员,以保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其次,要从管理入手,通过秘诀革,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现代化商业保险公司的高效精简的机关管理体制,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再次,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以及后备干部和后备人才的储备。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加快效率的长远目标,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及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构建既有长期培养对象,又有近期可以上岗的人才储备库《保险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论保险公司保险投资(1)》来源于免费范文网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随着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保险 意识越来越明显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保险专业 毕业 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保险业,财产保险,发展历史,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产险行业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的系统梳理,提出了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对当前产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正确认识产险行业发展形势提供了另一视角。

广西财产保险的经营起源于上世纪初,至今已走过近100年历史。回顾广西产险业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产险业走过的历程,对于我们正确看待当前广西产险业发展形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广西产险业发展历史回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广西产险业发展历史按时间段落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民国初年至1949年。1914年,上海联保公司和美商北美保险公司在梧州设立通讯处,开办火险和水险业务,是广西财产保险业务经营的开端。这一时期,尽管广西产险业发展方兴未艾,但由于国民经济基础较差,且时局动荡、军阀混战,经营险种较为单一,业务量也比较小。各机构主要是适应防范交通运输风险的需求,开了办水险、运输险、流动火险和兵险等相关业务,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经济运行。

第二阶段:1950年至1958年。1950年4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西分公司成立,同时经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标志着人民保险业务的开始。当时的财产保险业务以企业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为主。由于主要实行强制投保,保险覆盖面比较高。如到1952年底,广西全省应参加保险的单位共2471个,投保率达到85%。然而,在“左”的思潮影响下,1958年广西的国内保险业务陆续停办,保险机构相继撤销。总的来看,在这一阶段,面临着国民党政府留下来的“烂摊子”,保险公司作为当时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在支持广西经济恢复、推进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阶段:1980年至1989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国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保险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80—1989年,广西保险业在中断22年后迅速恢复。十年间,财产保险业务从无到有,保险险种进一步丰富。这十年问,广西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317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亿元,年均增速达到57%。

第四阶段:1990年至2002年。1991年6月、1994年6月,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南宁代理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南宁办事处(后均更名为南宁分公司)相继成立,广西保险业从此进入竞争阶段。1998年开始至2002年,根据《保险法》确立的产、寿险分业经营原则,广西三家保险公司相继完成产、寿险机构业务分离,广西产险业专业化经营正式形成。这一时期,财产保险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分类更细化,适应了广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2002年,广西产险业实现保费收入亿元,较1990年增长了5倍多。其中,1990—1999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亿元,是前十年总和的倍。广西产险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了。

第五阶段:2003年至今。十六大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广西产险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网络更宽,覆盖面更广。2008年末,广西产险市场主体已达14家,分支机构1133家,一个广泛覆盖城乡,国有公司与股份制公司协调发展的产险市场体系正在形成。2008年全行业累计向社会提供财产风险保障万亿元,其中承保汽车万辆,保险覆盖面达到了。

二、对广西产险业发展历史的认识

广西产险业发展的历史既是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实力不断壮大的历史,也是自我不断调整、提升的历史。这近10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产险行业只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实现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我们通过广西产险业发展历史回顾可以得出基本结论。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首先,广西产险业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商业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西产险业的发源地梧州,1897年被辟为x~#t-通商口岸后,逐步扩展为广西最大内河港口和商埠,出口总值超过广西出口总值的一半,是上世纪解放前广西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当时的梧州“大船尾接小船头,南腔北调语不休”,云贵川帮、广帮、湘帮等大商巨贾云集,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日益繁荣,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风险特别是货运风险也越来越集中,自然在广西最早诞生了产险业。

其次,广西产险市场格局的变化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解放初期,保险公司作为当时的经济管理部门存在的。1951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后,广西省政府发出通令,在全省要求按期实行强制保险。可见,在当时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履行着财政的“保障职能”。既然履行着国家机关的职能,独家垄断经营是理所当然的。80年代保险业恢复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保公司逐步改制成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保险市场准入逐步放开,对外开放大跨步推进,一批股份制产险保险公司相继进入广西市场,保险业务经营也完成了产、寿险业务专业化经营的转变。财产保险经营这种由垄断到竞争、混业向专业的转变,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三,广西产险业经营模式的转变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上世纪50年代,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作为财政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财产保险主要承保法人团体,因此,其一般通过行政命令以强制、直销方式推进。这既较好地保证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推进,财产保险业务本身也实现了较快发展。1950年,广西财产保险业务开办第一年实现保费收入亿元,第二年即实现保费收入万元,1958年,广西国内财产保险业务规模超过了500万元。改革开放后,财产保险的国家保障属性逐步淡出,保险需求多样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点日益明显,产险业多年来单一的直销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大部分业务的强制推进更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因此,产险业探索并实施多种营销方式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人世后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 网络技术 的进步,个人营销、专业代理、兼业代理、网络营销、电话营销等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了广西产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广西产险业险种结构的调整适应了保险需求的变化。上世纪初,广西处于大西南与粤港澳百货出入的枢纽地位,运输业特别是航运业较为发达,同时,广西经济较为落后,也要靠运输保证物资供给,因此,运输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命脉。此时,保险业即主要开办火车及公路运输险、水险、流动火险、兵险等业务,满足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解放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城镇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社会主义工业是当时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此时,保险公司作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以经营企业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为主,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1950—1958年九年间,企业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万元和万元,占同期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和37%。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机动车辆保险便逐步成为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1986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达~万元,占1:,首次超过企业财产保险(万元)称为财产保险第一大险种。十六大以来,随着私人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机动车辆保险需求进一步增长。2008年,全区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达亿元,占比超过70%。可以说,从历史和经济学的观点看,广西产险业险种结构的变化,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保险需求变化的适应,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

三、对当前广西产险业发展形势的认识

当前,广西产险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行业自身运行当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突出问题”:一是发展速度偏慢的问题。与全国相比,广西产险业增速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04—2008年保费收入年均增速为,低于全国平均值个百分点;2006、2007和2008年增速全国排名分别为第32、2O和25位。二是险种结构单一的问题。近年来车险业务占比达到70%左右,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一些中小公司车险业务占比超过了90%,而企财险、货运险、工程险、责任险等当前市场需求日益增强的险种占比较低。三是经营效益不断下滑的问题。十六大以来,广西产险业保费收入规模逐年扩大,但并没有带来经营效益的同步提升,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一些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四是市场秩序难以根本好转的问题。一些业务领域的违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部分地区和险种非理性竞争现象仍然较为普遍。

研究产险业发展历史,正是为冷静看待当前广西产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而全面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提供了另一视角。前述提出,广西产险业通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不断改革创新,促进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这一条规律即是对历史的 总结 ,也适用于认识当前行业的发展问题。

(一)广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调整和升级,而产险业市场定位较为模糊,经营覆盖面不广,抑制了增长后劲

十六大以来,广西产险市场主体迅速增加,逐步打破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平安产险“三足鼎立”的市场局面。但新进入市场的中小公司普遍局限于与老公司在传统领域和地域开展竞争,自身经营特色不突出,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制定实施有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业务发展难有突破和创新。

(二)保险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而产险业风险管理能力不强,专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导致业务经营较为单一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保险消费者对产险业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服务范围更广,更要求服务精细化程度更高。而产险业在理念、人才、管理等方面没有做出及时调整,致使业务发展越来越集中于单一险种。

(三)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为财产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而产险业竞争领域过窄,致使经营效益逐步下滑,同时市场秩序难以根本好转

产险公司业务经营趋同,必将导致各自盈利水平的不断下降,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同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些公司不得不采取非理性 措施 争抢市场,违法违规现象一时难以根治在所难免。

总之,当前广西产险业在发展中产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终源于自身没有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改观,将不利于广西产险业的科学发展。

近年来,广西提出了“加快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宏伟目标,并在产业集群、交通设施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方面不断出台重大举措,这就是广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广西产险业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方向,不断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找准战略定位,开拓发展思路,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人才积累,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张响贤,宣鸣,王勉. 论汽车保险搜索费率市场化的趋势——从日本汽车保险费率的变迁谈起[J]. 保险研究, 2002,(01) . [2]雷定安,刘学宁. 对人身保险不可抗辩条款的深层思考[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01) . [3]侯刚. 对中国人寿保险中“不可抗辩条款”的思考[J]. 经营管理者, 2008,(16) . [4]李莎,张建刚. 不可抗辩条款在

保险市场毕业论文

论文方面的问题,建议你看下品学论文网,之前我就在那里写的论文,非常不错,遇到的问题和格式都挺快给我了。最关键的是品学论文有很多在线的辅导老师帮你解决问题,不用费劲心思查资料。

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或是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篇一

《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作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其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世界保险业的整体现状来看,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仍相比较低。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其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字: 保险市场; 保险业;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保险业近20的发展,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迅猛,并且取得了令人举目的成绩。尤其是随着人口红利期的到来,人们投资理财观念的不断加强,保险业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而如何做好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保险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就则成为现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就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的保险业已经取得了令人举目的优异成绩,而保险市场也逐渐呈现出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良好新格局。尤其是1995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来,更是标志着我国保险行业走进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重要阶段。我国的许多保险企业也在保险法的管理制度下,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了经济管理水平,保险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趋势。而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满足加入WTO的切实需求,我国相继又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我国的保险市场正组建与国际接轨,并且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保险制度框架正在初步被建立。可以说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早已成立了上千家,上万家的保险公司,并且增设了一批有一批的保险分支机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创新了我们保险公司专业化经济与组织形式,还促进了市场的有意竞争,使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虽然我国保险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发展仍然相比较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进一步分析差距,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突进,则成为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根本。

第一,我国的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规模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第二,我国的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上仍存在较大的产局。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我国的保险深度为。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我国的107倍,日本是我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我国在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第三,我国民众对保险业的认识度普遍低于发达国家。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

二、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纵观近20年来,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保险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企业,正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被纵深推进,我国的保险市场也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保险市场的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笔者预测我国保险公司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业务专业化、保险产品品格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如下:

第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保险企业会逐渐向以现代股份为主要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而保险公司也会成为市场竞争真正的主体。

第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保险企业的经营业务会向专业化方向而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保险企业经营体制的不断改革,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势必会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而由国家成立相对应的政策性保险公司,进行经营业务的专项发展,从而使我国保险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保险产品的品格化会相比成熟。品格化是指一个产品的品牌、价格、服务的总称。而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尤其是纵观近些年来,保险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展与贡献,我们能够看到,随着保险功能的不断深化,保险业对整个经济市场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政府来说可以运用保险这一市场经济手段,辅助社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来说,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提高其管理水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个人和家庭来说人们在医疗、保险、教育方面的保障更多地需要保险来解决。所以,为了积极开展我国的保险业务,就必须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产品品格化的成熟发展,进而使我国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保险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粗浅的探讨,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与迅猛发展,保险业虽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早已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在不断的走向成熟。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保险市场的完善,就必须抓住机遇,深入改革,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而使保险行业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晨.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2)

[2]李展. 我国保险市场供求现状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 2009(06)

[3]金敬仙.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中国市场. 2010(22)

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篇二

《对保险企业市场竞争的探讨》

摘要:竞争是企业之间的实力较量,是企业之间人才、技术、商品质量、价格及其他综合能力的较量。这就要求各家保险公司必须正确面对,勇于竞争。目前,我国保险业整体竞争已普遍存在,但就某个地区或某个企业来说,也客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但在竞争规律的普遍作用下,这种垄断只能是暂时的,如果垄断者不能适应现实,逐步发展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那么最终不仅是垄断局面要被打破,而且还要被淘汰。

关键词:保险企业;市场竞争

一、建立适应市场发展与挑战的新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企业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业务机制等等。作为基层公司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在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使本公司的机制与市场相适应。应该说现在政策基本有了,就看应如何理解与执行了。在这个问题上,公司的管理层首先要吃透精神,要有创新能力,要有改革力度,要有势不我待的紧迫感。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才的大量流动,市场份额的变化都是可以想像到的。未来公司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能否有一套适应市场机制的机制。各基层公司要本着精简、高效、现代的原则,大胆实行改革,重组公司组织架构,瞄准未来发展前景,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司发展计划,使之更加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保险行业作为向特定人群提供风险保障和理财服务的金融服务性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差异直接体现在各自服务于不同特征的核心客户群。保险企业在成立之初,通常采取扩张性的经营策略,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获得生存空间。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但是他们之间往往没有显著的共同点,同时与竞争对手的客户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不同,也就是说保险企业无法轻易地从已有的客户那里找到潜在的更大的市场在哪里。尽管如此,保险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进行业务定位的过程中仍然应以现有的市场为基础,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忠实客户,并通过分析他们的共同特征找到潜在的目标客户,进而开发相应的产品,制定并执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保险市场细分的基本标准包括不同区域、不同险种类型、不同营销渠道和不同特征的人群等,人群的特征又可分为人口统计特征、行为心理特征和生活形态特征,简单的市场细分可以依据其中的某一个标准进行,优点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对细分市场进行识别,但是,通过单一变量得到的市场细分结果往往无法精确反映各细分市场之间的需求差异和勾画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综合特征。特别是对于具体的保险企业来说,任何一个简单的标准都无法代表其目标客户的特征,即与竞争对手客户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说,理想的市场细分应当是综合分析保险市场消费者的行为、心理、人口统计等多种因素,从而将整个市场划分为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分市场类型。诚然,选择恰到好处的变量作出行之有效的市场细分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当中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到今天,当整个行业的转型势在必行,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要不要市场细分,而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潜在市场划分为对企业经营决策和市场活动具有实际意义的不同类型,这也是保险企业实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保险公司的信誉度。事故、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也是无法避免的,这正是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险的基本职能就在于进行经济补偿。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市场形成买卖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既会考虑价格,更会看重商品的品质。保险商品的品质表现在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的售后服务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灾害、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是否及时、准确地查勘、定损、赔付。“取胜于价格,失败于服务”的道理就深刻地说明靠价格的竞争只能短暂地占有市场,具有优质的服务才能长久地拥有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法则。

四、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机制。人才是公司生存发展之本,也是竞争中主要争夺的对象。基层公司现有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业务人才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公司、合资公司争夺的主要对象。我们要重视这些财富,要合理利用这些财富。尽管我们现有的一些人才还不是很完美,还需要再提高,但只要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远比我们的人才变成我们的竞争对手好得多。要建立阶梯式人才招聘、培训、储备、使用机制。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但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提高,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吸纳招聘一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把他们安排到适当岗位上去。对人才要逐步做到使用一批、储备一批、培训一批,建立起公司阶梯式的人才管理模式。目前,基层公司要尽量想办法提高人才的待遇,改善在岗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创造拴心留人的创业环境,使之与市场相适应,力求不但能养住人才,而且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效力于公司发展。

五、强化风险管理。保险业本身具有特殊的经营风险,因此控制与防范风险对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尤为重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无疑有利于帮助保险企业强化风险管理。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安全管理和提升价值已经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中国保监会的内部控制指引已经分别对保险企业信息系统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内部控制仍然是国内保险企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信息技术内部审计部门在协助企业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控制体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外包在目前情况下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机制。通过审计外包可以帮助保险企业迅速解决专业性审计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能让企业学习到外部审计的工作方法,从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水平。健全的内控体系有助于公司降低经营中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包括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健全的内控体系包括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的公司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内控职责,针对风险和内控目标建立健全并坚决执行各项内控措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认现在内控体系是否将风险控制在管理层的风险范围之内,进行内控体系的必要调整和完善。

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司新形象。公司服务不仅是面对客户的,应该是面对全社会的。服务工作不仅是一线员工做的,而且是全体员工都应该做好的。过去我们往往重视的是一线员工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提高服务质量,就要提高和统一全体员工,包括公司总经理和后勤卫生清洁工在内的总体服务水平,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员工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公司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公司自身形象高大了,被众多客户接受了,企业在市场上就有了立足之地、发展之本。

主要参考文献:

[1]木子.没有赢家的竞争[J].中国保险,.

[2]毕可广.竞争也要合作[J].中国保险,.

随着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保险 意识越来越明显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保险专业 毕业 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保险业,财产保险,发展历史,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产险行业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的系统梳理,提出了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对当前产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正确认识产险行业发展形势提供了另一视角。

广西财产保险的经营起源于上世纪初,至今已走过近100年历史。回顾广西产险业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产险业走过的历程,对于我们正确看待当前广西产险业发展形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广西产险业发展历史回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广西产险业发展历史按时间段落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民国初年至1949年。1914年,上海联保公司和美商北美保险公司在梧州设立通讯处,开办火险和水险业务,是广西财产保险业务经营的开端。这一时期,尽管广西产险业发展方兴未艾,但由于国民经济基础较差,且时局动荡、军阀混战,经营险种较为单一,业务量也比较小。各机构主要是适应防范交通运输风险的需求,开了办水险、运输险、流动火险和兵险等相关业务,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经济运行。

第二阶段:1950年至1958年。1950年4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西分公司成立,同时经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标志着人民保险业务的开始。当时的财产保险业务以企业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为主。由于主要实行强制投保,保险覆盖面比较高。如到1952年底,广西全省应参加保险的单位共2471个,投保率达到85%。然而,在“左”的思潮影响下,1958年广西的国内保险业务陆续停办,保险机构相继撤销。总的来看,在这一阶段,面临着国民党政府留下来的“烂摊子”,保险公司作为当时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在支持广西经济恢复、推进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阶段:1980年至1989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国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保险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80—1989年,广西保险业在中断22年后迅速恢复。十年间,财产保险业务从无到有,保险险种进一步丰富。这十年问,广西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317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亿元,年均增速达到57%。

第四阶段:1990年至2002年。1991年6月、1994年6月,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南宁代理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南宁办事处(后均更名为南宁分公司)相继成立,广西保险业从此进入竞争阶段。1998年开始至2002年,根据《保险法》确立的产、寿险分业经营原则,广西三家保险公司相继完成产、寿险机构业务分离,广西产险业专业化经营正式形成。这一时期,财产保险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分类更细化,适应了广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2002年,广西产险业实现保费收入亿元,较1990年增长了5倍多。其中,1990—1999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亿元,是前十年总和的倍。广西产险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了。

第五阶段:2003年至今。十六大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广西产险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网络更宽,覆盖面更广。2008年末,广西产险市场主体已达14家,分支机构1133家,一个广泛覆盖城乡,国有公司与股份制公司协调发展的产险市场体系正在形成。2008年全行业累计向社会提供财产风险保障万亿元,其中承保汽车万辆,保险覆盖面达到了。

二、对广西产险业发展历史的认识

广西产险业发展的历史既是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实力不断壮大的历史,也是自我不断调整、提升的历史。这近10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产险行业只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实现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我们通过广西产险业发展历史回顾可以得出基本结论。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首先,广西产险业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商业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西产险业的发源地梧州,1897年被辟为x~#t-通商口岸后,逐步扩展为广西最大内河港口和商埠,出口总值超过广西出口总值的一半,是上世纪解放前广西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当时的梧州“大船尾接小船头,南腔北调语不休”,云贵川帮、广帮、湘帮等大商巨贾云集,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日益繁荣,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风险特别是货运风险也越来越集中,自然在广西最早诞生了产险业。

其次,广西产险市场格局的变化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解放初期,保险公司作为当时的经济管理部门存在的。1951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后,广西省政府发出通令,在全省要求按期实行强制保险。可见,在当时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履行着财政的“保障职能”。既然履行着国家机关的职能,独家垄断经营是理所当然的。80年代保险业恢复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保公司逐步改制成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保险市场准入逐步放开,对外开放大跨步推进,一批股份制产险保险公司相继进入广西市场,保险业务经营也完成了产、寿险业务专业化经营的转变。财产保险经营这种由垄断到竞争、混业向专业的转变,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三,广西产险业经营模式的转变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上世纪50年代,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作为财政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财产保险主要承保法人团体,因此,其一般通过行政命令以强制、直销方式推进。这既较好地保证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推进,财产保险业务本身也实现了较快发展。1950年,广西财产保险业务开办第一年实现保费收入亿元,第二年即实现保费收入万元,1958年,广西国内财产保险业务规模超过了500万元。改革开放后,财产保险的国家保障属性逐步淡出,保险需求多样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点日益明显,产险业多年来单一的直销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大部分业务的强制推进更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因此,产险业探索并实施多种营销方式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人世后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 网络技术 的进步,个人营销、专业代理、兼业代理、网络营销、电话营销等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了广西产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广西产险业险种结构的调整适应了保险需求的变化。上世纪初,广西处于大西南与粤港澳百货出入的枢纽地位,运输业特别是航运业较为发达,同时,广西经济较为落后,也要靠运输保证物资供给,因此,运输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命脉。此时,保险业即主要开办火车及公路运输险、水险、流动火险、兵险等业务,满足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解放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城镇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社会主义工业是当时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此时,保险公司作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以经营企业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为主,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1950—1958年九年间,企业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万元和万元,占同期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和37%。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机动车辆保险便逐步成为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1986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达~万元,占1:,首次超过企业财产保险(万元)称为财产保险第一大险种。十六大以来,随着私人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机动车辆保险需求进一步增长。2008年,全区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达亿元,占比超过70%。可以说,从历史和经济学的观点看,广西产险业险种结构的变化,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保险需求变化的适应,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

三、对当前广西产险业发展形势的认识

当前,广西产险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行业自身运行当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突出问题”:一是发展速度偏慢的问题。与全国相比,广西产险业增速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04—2008年保费收入年均增速为,低于全国平均值个百分点;2006、2007和2008年增速全国排名分别为第32、2O和25位。二是险种结构单一的问题。近年来车险业务占比达到70%左右,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一些中小公司车险业务占比超过了90%,而企财险、货运险、工程险、责任险等当前市场需求日益增强的险种占比较低。三是经营效益不断下滑的问题。十六大以来,广西产险业保费收入规模逐年扩大,但并没有带来经营效益的同步提升,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一些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四是市场秩序难以根本好转的问题。一些业务领域的违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部分地区和险种非理性竞争现象仍然较为普遍。

研究产险业发展历史,正是为冷静看待当前广西产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而全面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提供了另一视角。前述提出,广西产险业通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不断改革创新,促进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这一条规律即是对历史的 总结 ,也适用于认识当前行业的发展问题。

(一)广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调整和升级,而产险业市场定位较为模糊,经营覆盖面不广,抑制了增长后劲

十六大以来,广西产险市场主体迅速增加,逐步打破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平安产险“三足鼎立”的市场局面。但新进入市场的中小公司普遍局限于与老公司在传统领域和地域开展竞争,自身经营特色不突出,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制定实施有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业务发展难有突破和创新。

(二)保险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而产险业风险管理能力不强,专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导致业务经营较为单一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保险消费者对产险业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服务范围更广,更要求服务精细化程度更高。而产险业在理念、人才、管理等方面没有做出及时调整,致使业务发展越来越集中于单一险种。

(三)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为财产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而产险业竞争领域过窄,致使经营效益逐步下滑,同时市场秩序难以根本好转

产险公司业务经营趋同,必将导致各自盈利水平的不断下降,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同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些公司不得不采取非理性 措施 争抢市场,违法违规现象一时难以根治在所难免。

总之,当前广西产险业在发展中产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终源于自身没有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改观,将不利于广西产险业的科学发展。

近年来,广西提出了“加快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宏伟目标,并在产业集群、交通设施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方面不断出台重大举措,这就是广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广西产险业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方向,不断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找准战略定位,开拓发展思路,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人才积累,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张响贤,宣鸣,王勉. 论汽车保险搜索费率市场化的趋势——从日本汽车保险费率的变迁谈起[J]. 保险研究, 2002,(01) . [2]雷定安,刘学宁. 对人身保险不可抗辩条款的深层思考[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01) . [3]侯刚. 对中国人寿保险中“不可抗辩条款”的思考[J]. 经营管理者, 2008,(16) . [4]李莎,张建刚. 不可抗辩条款在

保险市场论文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营销战略极大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企业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险市场细分就是在保险调研的基础上,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投保行为的差异性,把保险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的过程。 保险公司市场营销论文篇一

《保险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摘 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营销战略极大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企业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目标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是营销战略里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文通过对保险目标市场的寻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手段进行分析,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营销战略;竞争优势

一、保险公司STP战略分析

(一)保险市场细分

保险市场细分就是在保险调研的基础上,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投保行为的差异性,把保险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的过程。

公司对保险市场细分的依据主要考虑人口因素和行为因素。

人口因素主要考虑家庭人口与家庭生命周期,年龄,性别,收入等;行为因素考虑投保者动机,投保行为,利益驱动,对保险的态度等。

公司较多使用的行为因素是根据顾客的购买动机分为:旅游保险,意外保险,投资理财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等。

细分市场要具备理想的规模和发展特征,有一定的盈利性,对于企业才有吸引力,企业要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调整细分策略,根据顾客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保险目标市场选择

市场吸引力是保险行业选择目标市场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市场规模狭小或者趋于衰退,进入后难以获得发展,不要轻易进入。

还要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潜量,某些细分市场虽然有较大吸引力,但不能推动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甚至分散企业的精力,应考虑放弃。

还应考虑企业的资源条件是否适合在某一细分市场经营,只有选择那些企业有条件进入、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企业才会获得成功。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寻找目标市场的手段既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如团险直销、个人营销、网络、电话等直复营销方式,

又包括公司外部的企业共生营销,如银行、邮政、证券机构等兼业代理机构;还通过对其他公司或营销渠道的产品进行组合捆绑销售来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

(三)保险市场定位

保险市场定位方法有两种,一是参考竞争对手的定位,行业竞争对手已经进行了市场探索,对于产品的定位有着全面的考量,参考行业标准可以大大降低经营风险;

一种是避强定位,公司从另一个角度开发自己的新产品,新的营销模式,新的品牌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提高竞争力的方式,在公司实力允许,经过严密市场调查的情况下,

公司可以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开辟保险市场上的一片蓝海,为企业长久立足打好基础。

二、竞争战略分析

迈克尔・波特认为对于企业有五种竞争力量决定整个市场长期的内在吸引力。

对于保险行业影响明显的有四个方面:

(一)行业内竞争者的威胁

保险市场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竞争者众多,竞争者投资很大。

这些情况常常会导致价格战、广告争夺战,新产品推出,并使公司要参与竞争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

如果某个目标市场可能吸引占有大量资源并具有争夺市场份额力量的新的竞争者,那么该细分市场企业就要谨慎考虑是否继续保留。

因此,保险公司要时刻观察新竞争者的动向,正确选择竞争优势,抵抗新进入者的威胁。

(三)替代产品的威胁

保险行业也面临一些替代产品的威胁,如基金,一些投资理财产品等都会对保险构成威胁,公司应密切注意替代产品的种类、收益、顾客群体。

发展对抗替代产品的新产品,寻找不同于替代品的目标顾客,不断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开发与替代品不同发展方向的产品线。

(四)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购买者与企业的竞争一直存在,购买者一方面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收益;另一方面会最大化地争取自身利益,他们会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设法压低价格,并且使竞争者互相竞争,所有这些都会使企业的利润受到损失。

如果企业不考虑顾客利益或者顾客需求,或者顾客的转换成本较低,或者顾客能够形成联盟,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就会加强。

所以保险公司要十分重视顾客,对顾客进行分类,给顾客更多让利,不断提高产品差异化和服务水平,发展忠诚顾客。

三、对保险公司营销战略的创新性建议

(一)合理细分市场

保险市场细分要寻求更佳合适的角度,严格按照细分好的市场进行产品组合设计,营销策略设计,更系统化地开展营销活动。

如将年龄和收入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细分市场,可以将市场分成高龄低收入群、传统中年客户群、富裕客户群、高素质中青年客户群、年轻工薪客户群,

充分考虑了这些群体的社会背景,找出共性的产品需求,从而制定适合一个群体的一套有效的营销措施,在公司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可以灵活地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对营销战略的调整有着促进作用。

(二)加强品牌营销

一个成功的品牌对于企业有着重要意义,品牌的成功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品牌营销,如制作公益广告在知名媒体上投放,借助网络传播企业公益性微电影,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并在媒体上适时公关等等,

现在市场的竞争核心是客户需求为核心,品牌形象为价值标准,构建品牌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通过真诚服务社会,重视社会利益,与顾客发展信任、忠诚的关系来一步步实现。

(三)不断创新差异化竞争战略

(1)产品差异化。

保险行业应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开发多元化产品体系,以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产品体系可以分为:一是特定客户群系列产品,如女性保险产品套餐、家庭保险产品套餐等,这是最方便有效的顾客分类,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开发新产品。

二是为配合不同营销渠道特点而开发的渠道专营产品,如分别适合于银行邮政渠道、和网上渠道销售的银行储蓄型分红产品、网购保险类产品等,不同渠道产品除渠道类型有差异外,应在保险责任方面增加差异,否则不同渠道产品容易相互替代,并易导致渠道冲突。

三是为特别客户量身订做的人性化、个性化特别保险方案,如为某明星、知名企业家特制的保险方案等,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客户需求的多元是多元化产品体系形成的依据,而多元化产品体系又是企业整合资源和交叉销售的前提和原因。

(2)服务差异化。

提高员工的素质,除了知识培训和能力培养外,更注重提高员工素质,注重服务态度,强调仪容仪表,倡导团队合作精神,一个员工的精神风貌反应了企业的文化和内涵;

建立一套合理的`服务流程,使员工服务时有章可循,考评员工有据可依,从寻找客户,销售洽谈,维系客户到处理售后问题等方方面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要求,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3)进行网络营销。

借助计算机和因特网开展业务,既提高了办业务的销量,也降低了工作成本,可以借助网络开展市场调研活动、网络产品销售、网上促销与广告公关等一系列活动,

将电子商务的观念借鉴过来,建立公司内部数据库和专业化功能齐全的门户网站,配备网上咨询人员或者辅助电话服务,实现部分产品的网络营销,在以后的发展中,这势必成为保险公司一种重要的营销策略。

营销战略作为保险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要集合各种资源,加大营销投入,提高盈利能力,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这是企业需要不断努力的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 姚海明,保险营销理论与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本社,2001.

[3] 吴铁军.关于保险营销策略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

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或是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篇一

《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作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其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世界保险业的整体现状来看,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仍相比较低。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其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字: 保险市场; 保险业;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保险业近20的发展,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迅猛,并且取得了令人举目的成绩。尤其是随着人口红利期的到来,人们投资理财观念的不断加强,保险业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而如何做好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保险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就则成为现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就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的保险业已经取得了令人举目的优异成绩,而保险市场也逐渐呈现出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良好新格局。尤其是1995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来,更是标志着我国保险行业走进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重要阶段。我国的许多保险企业也在保险法的管理制度下,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了经济管理水平,保险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趋势。而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满足加入WTO的切实需求,我国相继又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我国的保险市场正组建与国际接轨,并且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保险制度框架正在初步被建立。可以说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早已成立了上千家,上万家的保险公司,并且增设了一批有一批的保险分支机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创新了我们保险公司专业化经济与组织形式,还促进了市场的有意竞争,使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虽然我国保险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发展仍然相比较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进一步分析差距,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突进,则成为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根本。

第一,我国的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规模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第二,我国的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上仍存在较大的产局。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我国的保险深度为。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我国的107倍,日本是我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我国在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第三,我国民众对保险业的认识度普遍低于发达国家。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

二、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纵观近20年来,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保险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企业,正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被纵深推进,我国的保险市场也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保险市场的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笔者预测我国保险公司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业务专业化、保险产品品格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如下:

第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保险企业会逐渐向以现代股份为主要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而保险公司也会成为市场竞争真正的主体。

第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保险企业的经营业务会向专业化方向而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保险企业经营体制的不断改革,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势必会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而由国家成立相对应的政策性保险公司,进行经营业务的专项发展,从而使我国保险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保险产品的品格化会相比成熟。品格化是指一个产品的品牌、价格、服务的总称。而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尤其是纵观近些年来,保险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展与贡献,我们能够看到,随着保险功能的不断深化,保险业对整个经济市场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政府来说可以运用保险这一市场经济手段,辅助社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来说,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提高其管理水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个人和家庭来说人们在医疗、保险、教育方面的保障更多地需要保险来解决。所以,为了积极开展我国的保险业务,就必须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产品品格化的成熟发展,进而使我国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保险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粗浅的探讨,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与迅猛发展,保险业虽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早已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在不断的走向成熟。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保险市场的完善,就必须抓住机遇,深入改革,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而使保险行业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晨.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2)

[2]李展. 我国保险市场供求现状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 2009(06)

[3]金敬仙.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中国市场. 2010(22)

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篇二

《对保险企业市场竞争的探讨》

摘要:竞争是企业之间的实力较量,是企业之间人才、技术、商品质量、价格及其他综合能力的较量。这就要求各家保险公司必须正确面对,勇于竞争。目前,我国保险业整体竞争已普遍存在,但就某个地区或某个企业来说,也客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但在竞争规律的普遍作用下,这种垄断只能是暂时的,如果垄断者不能适应现实,逐步发展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那么最终不仅是垄断局面要被打破,而且还要被淘汰。

关键词:保险企业;市场竞争

一、建立适应市场发展与挑战的新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企业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业务机制等等。作为基层公司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在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使本公司的机制与市场相适应。应该说现在政策基本有了,就看应如何理解与执行了。在这个问题上,公司的管理层首先要吃透精神,要有创新能力,要有改革力度,要有势不我待的紧迫感。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才的大量流动,市场份额的变化都是可以想像到的。未来公司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能否有一套适应市场机制的机制。各基层公司要本着精简、高效、现代的原则,大胆实行改革,重组公司组织架构,瞄准未来发展前景,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司发展计划,使之更加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保险行业作为向特定人群提供风险保障和理财服务的金融服务性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差异直接体现在各自服务于不同特征的核心客户群。保险企业在成立之初,通常采取扩张性的经营策略,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获得生存空间。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但是他们之间往往没有显著的共同点,同时与竞争对手的客户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不同,也就是说保险企业无法轻易地从已有的客户那里找到潜在的更大的市场在哪里。尽管如此,保险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进行业务定位的过程中仍然应以现有的市场为基础,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忠实客户,并通过分析他们的共同特征找到潜在的目标客户,进而开发相应的产品,制定并执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保险市场细分的基本标准包括不同区域、不同险种类型、不同营销渠道和不同特征的人群等,人群的特征又可分为人口统计特征、行为心理特征和生活形态特征,简单的市场细分可以依据其中的某一个标准进行,优点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对细分市场进行识别,但是,通过单一变量得到的市场细分结果往往无法精确反映各细分市场之间的需求差异和勾画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综合特征。特别是对于具体的保险企业来说,任何一个简单的标准都无法代表其目标客户的特征,即与竞争对手客户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说,理想的市场细分应当是综合分析保险市场消费者的行为、心理、人口统计等多种因素,从而将整个市场划分为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分市场类型。诚然,选择恰到好处的变量作出行之有效的市场细分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当中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到今天,当整个行业的转型势在必行,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要不要市场细分,而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潜在市场划分为对企业经营决策和市场活动具有实际意义的不同类型,这也是保险企业实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保险公司的信誉度。事故、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也是无法避免的,这正是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险的基本职能就在于进行经济补偿。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市场形成买卖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既会考虑价格,更会看重商品的品质。保险商品的品质表现在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的售后服务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灾害、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是否及时、准确地查勘、定损、赔付。“取胜于价格,失败于服务”的道理就深刻地说明靠价格的竞争只能短暂地占有市场,具有优质的服务才能长久地拥有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法则。

四、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机制。人才是公司生存发展之本,也是竞争中主要争夺的对象。基层公司现有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业务人才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公司、合资公司争夺的主要对象。我们要重视这些财富,要合理利用这些财富。尽管我们现有的一些人才还不是很完美,还需要再提高,但只要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远比我们的人才变成我们的竞争对手好得多。要建立阶梯式人才招聘、培训、储备、使用机制。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但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提高,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吸纳招聘一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把他们安排到适当岗位上去。对人才要逐步做到使用一批、储备一批、培训一批,建立起公司阶梯式的人才管理模式。目前,基层公司要尽量想办法提高人才的待遇,改善在岗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创造拴心留人的创业环境,使之与市场相适应,力求不但能养住人才,而且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效力于公司发展。

五、强化风险管理。保险业本身具有特殊的经营风险,因此控制与防范风险对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尤为重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无疑有利于帮助保险企业强化风险管理。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安全管理和提升价值已经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中国保监会的内部控制指引已经分别对保险企业信息系统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内部控制仍然是国内保险企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信息技术内部审计部门在协助企业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控制体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外包在目前情况下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机制。通过审计外包可以帮助保险企业迅速解决专业性审计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能让企业学习到外部审计的工作方法,从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水平。健全的内控体系有助于公司降低经营中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包括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健全的内控体系包括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的公司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内控职责,针对风险和内控目标建立健全并坚决执行各项内控措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认现在内控体系是否将风险控制在管理层的风险范围之内,进行内控体系的必要调整和完善。

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司新形象。公司服务不仅是面对客户的,应该是面对全社会的。服务工作不仅是一线员工做的,而且是全体员工都应该做好的。过去我们往往重视的是一线员工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提高服务质量,就要提高和统一全体员工,包括公司总经理和后勤卫生清洁工在内的总体服务水平,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员工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公司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公司自身形象高大了,被众多客户接受了,企业在市场上就有了立足之地、发展之本。

主要参考文献:

[1]木子.没有赢家的竞争[J].中国保险,.

[2]毕可广.竞争也要合作[J].中国保险,.

1)论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市场前景2)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比较3)商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趋势4)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的发展前景5)如何改善我国保险监管的不足、6)论中外保险竞争与合作7)交强险的运用与改革8)论述我国创新型保险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9)年金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0)比较责任保险与一般财产保险11)比较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的异同12)农业保险在我国今后的发展趋势13)我国保险代理人体制的改革14)保险理赔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与特殊原则15)分析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16)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趋势17)重庆保险市场分析18)保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根本途径19)分析几种典型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20)理解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21)保险业在混业经营中的意义22)保险营销环境对保险营销策略的影响23)理解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的意义24)为什么保险人在经营中要遵守风险大量原则25)论述人身保险的特殊性26)农业保险经营中的主要问题27)论保险人公估人在我国保险市场的作用28)论《保险法》修改的要点29)保险学大学生在中国保险市场的作为30)保险的“助动器”与“稳定器”作用31)论保险条款“通俗化”的必要32)分析目前国家允许保险资金海外投资和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33)分析我国保险经纪人市场的发展前景34)分析我国保险业的人才需求状况35)浅谈保险代理人36)分析保险营销新渠道的拓展37)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38)分析我国目前投资型保险39)论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40)分析我国企业年金保险市场41)论中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所带来的影响42)浅谈保险合同的订立与生效43)保险资金的有效管理运用44)如何改善我国保险监管的不足45)论我国保险营销策略与发展46)浅谈保险客户服务中心管理47)如何改善我国保险监管的不足48)浅谈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现状极其发展意义49)论意外伤害保险的可保危险50)如何发展我国农村医疗健康保险市场51)我国财产保险发展趋势52)论述财产保险的主要特征53)订立财产保险合同应遵守的原则54)简述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55)再保险对财产保险公司的意义56)家庭财产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57)分析目前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现状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保险

保险 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要件之首,它不同于一般 文章 的题目,有特定的构成要素、结构模式。你是不是在因为保险论文的题目头疼?为此我给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保险专业的题目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保险论文题目(一) 1. 基于物流经济的快递商品保险现状与对策分析 2. 大病保险能否终结因病致贫 3. 浅析职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 构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思考 5. 农户育肥猪保险支付意愿研究 6. 中银保险车险理赔系统设计与实现 7. 死亡率下降对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影响 8. 信诚“安诊无忧”住院费用补偿医疗险介绍 9. 保险保障基金的道德风险分析 10. 基因测试在重大疾病保险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1. 我国科技保险发展问题探讨 12. 投保人失踪后谁可退保取决于该合同的继承权归属 13. 保险市场行为变异及原因探析 14. 美国失业保险:特点绩效与问题 15. “.”保险宣传咨询活动 16. 中国平安回归A股成功上市 17. 论海上旅客人身伤亡责任保障机制的构建 18. 论金融化趋势下再保险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19. 对寿险公司直接开办责任保险的质疑 20. 对我国“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初步构想 保险论文题目(二) 1. 中外国家保险业效率比较研究 2. 我国保险网络营销 渠道 策略研究 3. 中国平安人寿理赔服务满意度提升方案 4. 保险人代位求偿权问题分析 5.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问题探析 6. 关于团险渠道业务发展困境的思考 7. 从政府机构的视角构建我国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 8.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实证研究 9. 互联网保险的前景分析及模式预测 10. 我国淡水养殖保险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11. 中国保险业成熟度的测量与实证 12. 人寿保险信托及其在我国推行的意义 13.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巨灾保险立法探析 14. 基层农机保险现状及对策建议 15.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6. 《社会保险法》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 我国老年护理保险的法律探析 18. 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现实思考 19. 浅析我国电子商务保险发展 20. 我国保险业中若干问题的统计分析 保险论文题目(三) 1. 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问题 2. 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3. 养老保险政策的问题研究 4. 单位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的原因分析 5. 养老保险缴纳过程中的规避行为(探讨故意不足额缴纳的行为) 6. 养老保险待遇给付的合理性 7. 养老保险金的缺口问题(基金紧张) 8. 参保人的养老保险观念问题研究 9. 养老保险与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10. 养老保险对单位用人制度的影响 11. .做实个人帐户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12. 做实个人帐户对个人养老保险待遇的影响 13. 被单位做出自动 离职 处理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对策研究 14.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 15. 论养老保险的进一步改革 保险论文题目(四) 1. 车险创新销售模式 2. 我国保险营销现状及对策 3. 我国财险保险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优势与创设构想 5. 保险市场消费行为心理因素分析 6. 基于 市场营销 P理论的保险营销策略 7. 大数据时代保险业的发展 8. 我国城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比较 9. 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的思考 10. 电子商务环境下流通商品保险研究 12. 政府保险采购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分析 13. 谈谈紧急救援保险 14. 中外遏制保险犯罪立法之比较 15. 就农业保险谈点体会与看法 16. 我国区域保险发展研究 17. 普及保险知识的“草根”智慧 18. 如何选择最省钱的汇款方式 19. 生活中的最佳保健时间 20. 涉外追偿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1. 保险风险管理论文题目 2. 金融保险论文题目 3. 关于保险论文范文 4. 保险毕业论文参考 5. 对目前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

市场营销 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熟悉营销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市场营销学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市场营销学论文2000字篇一 《试谈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策》 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能够停滞不前的,只有随着发展不断地去变化,才不会被经济市场所淘汰。企业也是一样,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像是一个风浪的大潮,激烈并且异常凶险。不管哪个企业都逃不开这个网。所以如果逃不开就必须应对,企业应该想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来直面当今社会下变化多端的市场营销环境,合理的调整自己的企业,找出适用于本企业的策略 方法 。 一、现代营销环境的不同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消费者的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了经济市场中的一个巨大的问题所在,我国大多数的地区都存在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极强,市场完全成为买家市场的时期。由于社会中各种产品竞相出现,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消费者的购买空间越来越大。同一样产品可能会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的企业在销售着,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他们所担心的只有怎样才能花最低的价钱买到最高质量的物品。而在成千上万个企业竞争的过程中,消费中凭什么会选择自己企业的产品呢?许多企业这时打的就是价格优势了,他们往往把价钱压到最低,使本企业在这种市场营销策略下取得胜利。然而这种方式通常是盲目的且最低级的,这种方式竞争之下的结果,只会是各个企业的相继倒闭,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这种方式是不理智的,同时是不合理的,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我们通常是不赞同企业采取的。同时我国企业也面临着外国新型产品的威胁。在经济贸易全球化进一步将强的今天,我们政府要求各企业积极的“走出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许多企业之间的加入到国际市场的大潮之下,想要在更广阔的天地谋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国际市场当然有着它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也有着很大的缺点与漏洞。它会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创造新兴市场,也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险。这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挑战远远大于了机遇。 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的许多产品,像化妆品产品的质量是远远优于国内的,同时他们的价格也具有着很大优势,所以消费者肯定更愿意去购买国外的产品而放弃本国产品。这样它们在我国市场上则会占据很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打击了我国企业的良性发展。还有一些不良企业,它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去与外国企业合作,去打击本国的竞争对手,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方式是很不可取的,这样的经营模式也会使企业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变为中外合资企业。这种变化要求各企业要正确的认识各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是要以发展的角度去合理的看待营销市场的变化。 2.营销方式需要变革 当我国市场得到进一步的迈进之后,导致了市场营销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我们是以市场为导向,去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而现如今我们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去引导企业转变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方式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营销中心的转变。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现如今的世界是网络的天下,是信息的时代。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自从网络被应用到市场当中,我们的营销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逐渐应用新型的营销方法,像电销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电销简单来说就是电话销售,我们可以通过给消费者主动打电话的方式来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营销方式具有许多的好处,比如说能够促进企业对消费者购物需求的了解,能够和消费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等等。当今的社会下,手机也是网络之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现如今有很多销售在手机上也是可以完成的,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微商”。他们利用手机上的微信功能向消费者推销产品,达到收益。这种营销方法是目前最火爆的一种,因为手机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的使用,在微信上不管是推销还是购买产品都是非常方便的,所以微商的利益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 3.营销理念需要发展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得不到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经营理念守旧。他们无法摒弃传统的营销理念,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事物的发展导致了他们的失败。企业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本企业的营销观念,这样才能进步,才能发展。传统的营销理念更注重的是营销的数量,他们把提高营业率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忽略的产品本身。而现代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之处就是他们更重视产品的质量与服务。随着现代消费者要求的增多,他们对产品的外观、质量、售前、售后服务的态度都有了更多的限制条件。所以企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更大程度的去关注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服务的满意程度,而不是一味的以谋取利益为中心,这样的企业一定得不到长足的发展。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与责任,不能以牺牲国家的资源为前提来达到自己利益的发展。企业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平衡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另外,现代企业在为大众服务的同时也逐渐把私人化服务理念运用到本企业之中,这样也使得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逐渐向体系化。规范化迈进。 二、应对企业市场营销变化的 措施 1.宏观调控市场 协调企业各方面的发展能力,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负责人应该进一步了解本企业的发展状况、进步空间等等,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之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企业与市场营销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保持平衡。这种调整会使企业即使不能尽快的与营销环境相同步,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损失,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发展着。但这种调控方式如果不恰当的话则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对于市场的宏观调控我们应当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把握整体市场营销的变化规律。其次,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空想主义”。最后,一旦营销市场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企业也能够灵活的去调节,使企业发展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 2.实施改变性方针 改变性方针其实并不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企业中的某些产品可能因为经营不善濒临淘汰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不作出一些努力就轻而易举的放弃。我们应该实施改变性的方针政策。可能这个产品产生了一些坏的影响,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我们应该使用一些合理的手段让产品的形象转变。比如说这种转变可以是产品外形上的,我们可以通过打一些正能量的、积极的 广告 来提升产品形象。也可以做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促销活动,通过降低价格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达到挽救产品的目的。但是我们做的这一系列改变的前提都必须是不损害企业内部的利益。 3.创新产品形式与性能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我们不能一味的以降低收益来提高销售率,这样的行为迟早会把企业拖垮。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增多使得不论是何种产品的淘汰更新的频率都越来越快。因为慢速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消费者的物质需求。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首先,我们要改变产品的外形,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手机的更新换代。我国的手机出了一批又一批,但是都万变不离其宗,永远不变的主题就是“智能”。我国高科技市场打着智能手机的旗号来促进消费者购物。而创新产品性能也是同理。以前的传统手机智能接打电话,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了以后,现在我们的手机完全可以被取代电脑而使用,不仅是接打电话,我们还能浏览新闻、看视频、网上聊天等等。这样产品性能的提升大大的增加了产品的销售率。 三、结论 在当今社会中,企业改变市场营销手段,使企业面向社会是必要的,也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想要在竞争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创新科学技术,适应市场发展的大环境,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学论文2000字篇二 《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要]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系统的引入案例进行教学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本文通过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实践进行 总结 ,旨在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案例 教学方法 ,形成一套完整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实践 市场营销学是伴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应用科学,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形势的管理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一、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如果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而脱离了实践,忽视对学生运用营销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便是一个重大的缺憾,也是失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探讨,总结出案例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展开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促使学生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从中学会综合运用更多的知识与更灵活的技巧来处理问题,弥补机械接受知识的弊病。 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教学法,是力图将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的经营立场上,从实战的环境出发,来学习怎么经营和如何经营。因此,案例教学法,不是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而在于寻找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型、创造性 思维方式 。 3.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应该是同步进行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课堂的讲授内容过分抽象、无法理解;或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来,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以“当事人”身份去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从而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案例讨论中,有实践到理论,由感性到理性,真正实现了学习的由浅入深的过程。 二、案例教学法的操作 1.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搞好市场营销学教学的首要环节 案例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讲授理论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1)用于教学的案例首先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紧扣主题,案例中应当蕴含着相应的营销理论和策略或让学生提出决策反感的依据。(2)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难以适度。案例过易,一眼便知答案,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过难,超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能力,使学生无法分析,同样会影响学习积极性,既不利于案例教学的进行,也有碍于营销案例作用的发挥。(3)案例要新。所选案例要基本反映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况,不能脱离现实,否则分析案例就失去了意义。(4)要具有典型性,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反映企业营销活动实践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都应当考虑。最后,反映国内企业的案例要占较大比例。一方面学生相对较熟悉本国市场环境和企业情况,有利于分析,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学以致用的作用。 2.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搞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保证 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应当考虑施教对象的特定条件。对于缺乏实际工作 经验 的本科学生,照搬国外一些商学院的成熟做法未必有效。因此,市场营销学运用案例法的课堂教学采用的具体形式主要有:(1)围绕特定的案例来进行某些章节讲授,学生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分析,对教学内容会有较实际和深刻地认识,易于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原理、方法、策略,对如何分析同类问题触类旁通。(2)将选编好的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做好参与讨论的准备,可采取先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全班发言的结合方式。(3)将营销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和判断,最后写出书面分析 报告 。教师通过分析报告了解并评判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知识的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搞好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成功实践案例教学的关键 实施案例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应避免成为讨论的中心。教师的评论应该是简短的,不进行判断,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继续。因此,教师的脚色应当是:介绍案例的背景资料,进行必要的引导,有时要同学生一起对案例教学进行必要的小结。 2.案例教学和系统的理论学习相互呼应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保障 案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法旨在建立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我们强调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但是不能因此弱化或忽视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因为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案例分析。没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做基础,案例讨论难以展开,勉强为之也较为肤浅。因此知识的传授是主要的、先行的环节。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合理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实践,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模式,发挥它的应有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程秀芳:浅谈案例分析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 教育 , [2]卢业苗:营销谋略[M].中信出版社,(1) [3]蔡燕农:市场营销案例分析[M].中国物质出版社,(3) 市场营销学论文2000字篇三 《试谈 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网络经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扬弃,是一种在信息产业进一步分工,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基础上的直接经济。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经济的新形势及新特点,转变市场营销策略,不断提升市场营销策略的针对性,有效地实现用户的高层次需求,有效地维系用户,将用户的未来需求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效联系在一起。 一、网络经济背景下市场营销的特点 网络经济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相比于传统工业经济形态,网络经济本身就具有较大的优势。 第一,顾客的长期价值。在传统经济形态下,市场营销追求短期利益,尽可能地挖掘用户现有的价值。而在网络经济形态下,企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挖掘顾客的长期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在激烈竞争的网络经济背景下,用户的选择性较广,企业在开发新用户的投入要远远高于维系老用户。同时,依托于 网络技术 ,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更有助于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 第二,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工作是一个互动营销。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交互性加强。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直接的个性的服务。第三,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不再追求单纯地直接性、灌输性的营销模式,而是借助于一种软营销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切实所需的信息,在这些类似“软文”中包含市场营销的内容。 同时,现阶段市场营销工作更加注重用户的主动性,用户主动地筛选信息。用户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得到强化,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市场调研,有效分析用户的需求,以实现市场营销的价值。现代化的市场营销已经进入了“直复营销”的模式中,其具体形式包括“直销”、“微营销”、“Email营销”等等。 二、网络经济背景下市场营销环境的转变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改变。新形势的市场营销工作必须注重结合网络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以有效提升市场营销策略的针对性和功能性。首先,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网络市场营销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扩展,网络市场营销是一种开放性,覆盖面更广,传播区域更远的新型的市场营销模式。市场营销已经不再受区域、时间等限制,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全天候、立体化的全新的市场营销环境。 其次,受网络的影响和冲击,网络市场营销在快速性和冲击性等方面得到了强化。用户在享受服务或者提出需求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直接绕过中间厂商,甚至可以直接跟生产者对接,由用户提出方案,生产者直接按照用户意向提供服务和产品。最后,在随着网络经济的大行其道,一些安全系数高、支付便捷性的在线支付手段不断涌现,支付宝、微信以及智能手机上的支付手段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网络营销的开展。 三、网络经济背景下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相较于传统的工业经济,网络经济的新形态、新方式等都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网络市场营销的空间和场所。网络市场营销必须根据自身的新特点,结合营销环境的变化,加强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网络市场营销的价值和作用。 1.有效提升市场营销的计划性,合理驱动市场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市场营销的计划性和预见性,通过打好提前量,来合理有效地驱动市场,引导市场合理消费。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市场信息分析机构,借助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强市场信息的分析与汇总,强化市场信息的研判与整理,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线索,服务于企业的营销活动。其次,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经济主体的类型和数量都得到了增长。所谓“打铁仍需自身硬”,企业需要根据激烈的市场环境,以稳定而可靠的生产质量、服务质量等来赢得市场,实现占领市场的良好目的。 此外,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还应该有效地进行角色转变,以良好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不管是实体企业,还是虚拟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都应该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用户的意向为原则,只有这样的市场营销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还应该通过增值服务、赠送服务、全程服务、售后服务等来打造企业良好的形象,通过形象和认知来提升企业在用户心中的认可程度,以此来实现市场营销的目的。 2.不断更新营销方式,有效扩展企业的营销途径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必须注重不断更新营销方式,根据营销环境的改变及网络营销的特点,有效地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扩展市场营销的新方法,不断更新市场营销的新内容。一方面,企业应该积极借助于网络社交的新方式来进行营销活动,如借助于微信公众号、百度商业推广等来开展市场营销。特别是微信是当前主流的社交软件,用户覆盖群体非常广泛,年龄跨度大,适合企业开展多元化的网络营销。另一方面,通过分享及传播等软营销方式来进行市场营销。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网络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宝藏。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粉丝是一种经济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分享一些优美的 文章 、旅游风景推广、生活技能扩散等软营销的方式来吸引粉丝,形成稳定的粉丝群体。同时借助于社交媒体来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信息共享和传播,从而达到品牌传播、产品推广、市场调研等营销目的。 3.加强营销方式的创新 以汽车行业来讲,由于网络的冲击,单纯的企业销售与后期维护保养已经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物质 文化 需求。因此在销售汽车的同时4S店可以与按摩椅销售商家或者现代家居商家进行合作,我们都知道4S店空间比较大,在内部装潢方面也很温馨所以如果引进一些按摩椅,在客户购车或者等待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一下,满意就有可能会一起买走。 再比如那些舒适的家具,客人看过之后不仅对4S店整体装潢印象很好,还可能会把自己钟爱的几件物品带走。对于一些专做高档家具的店面,可以推出购物抽奖活动,奖品为某车的价值1万或者更多的代金券,因为我国当前的一个潮流就是新婚夫妻一般装修房子买家具,买车然后结婚,这个联合营销方式非常适合新婚家庭。 因此在“五一”或“十一”结婚高峰期期间,家具、汽车、婚庆等行业可以联合起来通过网络或者实体店的方式大力推行这种营销方式,满足客户需要的一站式购物体验越来越受到推崇。对于普通非新婚夫妇,因为客户够完车之后必定还会去庆祝一下,所以店家还可以与自助或者餐饮商家进行合作,赠送优惠券或者就餐券,一方面照顾客户所需,另一方面还为餐饮商家提供生意,两家合作更有利于双赢。 网络经济的发展是迅猛的,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根据网络环境的演变来转变市场营销策略,有效地提升市场营销的精准性和创新性。一方面,企业应该紧紧贴合网络环境,有效地整合企业的资源,形成合力,将企业的各方面能力整合起来,重拳出击,有效地运作更加多元化的、一篮子的市场营销方式。另一方面,企业在开展网络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当前的新的营销模式,不断创新自身的营销模式。企业可以借助于分销制度,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强化合作关系,来有效的实现企业市场营销的目的。 四、总结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改变,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市场营销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转变市场营销策略,有效的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的全面性、针对性及精准性,通过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借助新型的市场营销模式等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1.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2. 市场营销学论文范文 3. 市场营销学年论文范文 4. 浅谈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营销战略极大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企业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险市场细分就是在保险调研的基础上,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投保行为的差异性,把保险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的过程。 保险公司市场营销论文篇一

《保险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摘 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营销战略极大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企业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目标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是营销战略里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文通过对保险目标市场的寻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手段进行分析,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营销战略;竞争优势

一、保险公司STP战略分析

(一)保险市场细分

保险市场细分就是在保险调研的基础上,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投保行为的差异性,把保险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的过程。

公司对保险市场细分的依据主要考虑人口因素和行为因素。

人口因素主要考虑家庭人口与家庭生命周期,年龄,性别,收入等;行为因素考虑投保者动机,投保行为,利益驱动,对保险的态度等。

公司较多使用的行为因素是根据顾客的购买动机分为:旅游保险,意外保险,投资理财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等。

细分市场要具备理想的规模和发展特征,有一定的盈利性,对于企业才有吸引力,企业要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调整细分策略,根据顾客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保险目标市场选择

市场吸引力是保险行业选择目标市场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市场规模狭小或者趋于衰退,进入后难以获得发展,不要轻易进入。

还要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潜量,某些细分市场虽然有较大吸引力,但不能推动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甚至分散企业的精力,应考虑放弃。

还应考虑企业的资源条件是否适合在某一细分市场经营,只有选择那些企业有条件进入、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企业才会获得成功。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寻找目标市场的手段既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如团险直销、个人营销、网络、电话等直复营销方式,

又包括公司外部的企业共生营销,如银行、邮政、证券机构等兼业代理机构;还通过对其他公司或营销渠道的产品进行组合捆绑销售来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

(三)保险市场定位

保险市场定位方法有两种,一是参考竞争对手的定位,行业竞争对手已经进行了市场探索,对于产品的定位有着全面的考量,参考行业标准可以大大降低经营风险;

一种是避强定位,公司从另一个角度开发自己的新产品,新的营销模式,新的品牌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提高竞争力的方式,在公司实力允许,经过严密市场调查的情况下,

公司可以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开辟保险市场上的一片蓝海,为企业长久立足打好基础。

二、竞争战略分析

迈克尔・波特认为对于企业有五种竞争力量决定整个市场长期的内在吸引力。

对于保险行业影响明显的有四个方面:

(一)行业内竞争者的威胁

保险市场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竞争者众多,竞争者投资很大。

这些情况常常会导致价格战、广告争夺战,新产品推出,并使公司要参与竞争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

如果某个目标市场可能吸引占有大量资源并具有争夺市场份额力量的新的竞争者,那么该细分市场企业就要谨慎考虑是否继续保留。

因此,保险公司要时刻观察新竞争者的动向,正确选择竞争优势,抵抗新进入者的威胁。

(三)替代产品的威胁

保险行业也面临一些替代产品的威胁,如基金,一些投资理财产品等都会对保险构成威胁,公司应密切注意替代产品的种类、收益、顾客群体。

发展对抗替代产品的新产品,寻找不同于替代品的目标顾客,不断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开发与替代品不同发展方向的产品线。

(四)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购买者与企业的竞争一直存在,购买者一方面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收益;另一方面会最大化地争取自身利益,他们会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设法压低价格,并且使竞争者互相竞争,所有这些都会使企业的利润受到损失。

如果企业不考虑顾客利益或者顾客需求,或者顾客的转换成本较低,或者顾客能够形成联盟,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就会加强。

所以保险公司要十分重视顾客,对顾客进行分类,给顾客更多让利,不断提高产品差异化和服务水平,发展忠诚顾客。

三、对保险公司营销战略的创新性建议

(一)合理细分市场

保险市场细分要寻求更佳合适的角度,严格按照细分好的市场进行产品组合设计,营销策略设计,更系统化地开展营销活动。

如将年龄和收入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细分市场,可以将市场分成高龄低收入群、传统中年客户群、富裕客户群、高素质中青年客户群、年轻工薪客户群,

充分考虑了这些群体的社会背景,找出共性的产品需求,从而制定适合一个群体的一套有效的营销措施,在公司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可以灵活地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对营销战略的调整有着促进作用。

(二)加强品牌营销

一个成功的品牌对于企业有着重要意义,品牌的成功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品牌营销,如制作公益广告在知名媒体上投放,借助网络传播企业公益性微电影,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并在媒体上适时公关等等,

现在市场的竞争核心是客户需求为核心,品牌形象为价值标准,构建品牌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通过真诚服务社会,重视社会利益,与顾客发展信任、忠诚的关系来一步步实现。

(三)不断创新差异化竞争战略

(1)产品差异化。

保险行业应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开发多元化产品体系,以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产品体系可以分为:一是特定客户群系列产品,如女性保险产品套餐、家庭保险产品套餐等,这是最方便有效的顾客分类,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开发新产品。

二是为配合不同营销渠道特点而开发的渠道专营产品,如分别适合于银行邮政渠道、和网上渠道销售的银行储蓄型分红产品、网购保险类产品等,不同渠道产品除渠道类型有差异外,应在保险责任方面增加差异,否则不同渠道产品容易相互替代,并易导致渠道冲突。

三是为特别客户量身订做的人性化、个性化特别保险方案,如为某明星、知名企业家特制的保险方案等,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客户需求的多元是多元化产品体系形成的依据,而多元化产品体系又是企业整合资源和交叉销售的前提和原因。

(2)服务差异化。

提高员工的素质,除了知识培训和能力培养外,更注重提高员工素质,注重服务态度,强调仪容仪表,倡导团队合作精神,一个员工的精神风貌反应了企业的文化和内涵;

建立一套合理的`服务流程,使员工服务时有章可循,考评员工有据可依,从寻找客户,销售洽谈,维系客户到处理售后问题等方方面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要求,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3)进行网络营销。

借助计算机和因特网开展业务,既提高了办业务的销量,也降低了工作成本,可以借助网络开展市场调研活动、网络产品销售、网上促销与广告公关等一系列活动,

将电子商务的观念借鉴过来,建立公司内部数据库和专业化功能齐全的门户网站,配备网上咨询人员或者辅助电话服务,实现部分产品的网络营销,在以后的发展中,这势必成为保险公司一种重要的营销策略。

营销战略作为保险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要集合各种资源,加大营销投入,提高盈利能力,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这是企业需要不断努力的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 姚海明,保险营销理论与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本社,2001.

[3] 吴铁军.关于保险营销策略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

市场营销专业保险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 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熟悉营销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市场营销学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市场营销学论文2000字篇一 《试谈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策》 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能够停滞不前的,只有随着发展不断地去变化,才不会被经济市场所淘汰。企业也是一样,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像是一个风浪的大潮,激烈并且异常凶险。不管哪个企业都逃不开这个网。所以如果逃不开就必须应对,企业应该想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来直面当今社会下变化多端的市场营销环境,合理的调整自己的企业,找出适用于本企业的策略 方法 。 一、现代营销环境的不同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消费者的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了经济市场中的一个巨大的问题所在,我国大多数的地区都存在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极强,市场完全成为买家市场的时期。由于社会中各种产品竞相出现,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消费者的购买空间越来越大。同一样产品可能会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的企业在销售着,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他们所担心的只有怎样才能花最低的价钱买到最高质量的物品。而在成千上万个企业竞争的过程中,消费中凭什么会选择自己企业的产品呢?许多企业这时打的就是价格优势了,他们往往把价钱压到最低,使本企业在这种市场营销策略下取得胜利。然而这种方式通常是盲目的且最低级的,这种方式竞争之下的结果,只会是各个企业的相继倒闭,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这种方式是不理智的,同时是不合理的,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我们通常是不赞同企业采取的。同时我国企业也面临着外国新型产品的威胁。在经济贸易全球化进一步将强的今天,我们政府要求各企业积极的“走出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许多企业之间的加入到国际市场的大潮之下,想要在更广阔的天地谋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国际市场当然有着它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也有着很大的缺点与漏洞。它会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创造新兴市场,也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险。这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挑战远远大于了机遇。 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的许多产品,像化妆品产品的质量是远远优于国内的,同时他们的价格也具有着很大优势,所以消费者肯定更愿意去购买国外的产品而放弃本国产品。这样它们在我国市场上则会占据很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打击了我国企业的良性发展。还有一些不良企业,它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去与外国企业合作,去打击本国的竞争对手,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方式是很不可取的,这样的经营模式也会使企业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变为中外合资企业。这种变化要求各企业要正确的认识各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是要以发展的角度去合理的看待营销市场的变化。 2.营销方式需要变革 当我国市场得到进一步的迈进之后,导致了市场营销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我们是以市场为导向,去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而现如今我们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去引导企业转变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方式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营销中心的转变。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现如今的世界是网络的天下,是信息的时代。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自从网络被应用到市场当中,我们的营销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逐渐应用新型的营销方法,像电销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电销简单来说就是电话销售,我们可以通过给消费者主动打电话的方式来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营销方式具有许多的好处,比如说能够促进企业对消费者购物需求的了解,能够和消费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等等。当今的社会下,手机也是网络之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现如今有很多销售在手机上也是可以完成的,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微商”。他们利用手机上的微信功能向消费者推销产品,达到收益。这种营销方法是目前最火爆的一种,因为手机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的使用,在微信上不管是推销还是购买产品都是非常方便的,所以微商的利益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 3.营销理念需要发展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得不到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经营理念守旧。他们无法摒弃传统的营销理念,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事物的发展导致了他们的失败。企业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本企业的营销观念,这样才能进步,才能发展。传统的营销理念更注重的是营销的数量,他们把提高营业率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忽略的产品本身。而现代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之处就是他们更重视产品的质量与服务。随着现代消费者要求的增多,他们对产品的外观、质量、售前、售后服务的态度都有了更多的限制条件。所以企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更大程度的去关注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服务的满意程度,而不是一味的以谋取利益为中心,这样的企业一定得不到长足的发展。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与责任,不能以牺牲国家的资源为前提来达到自己利益的发展。企业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平衡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另外,现代企业在为大众服务的同时也逐渐把私人化服务理念运用到本企业之中,这样也使得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逐渐向体系化。规范化迈进。 二、应对企业市场营销变化的 措施 1.宏观调控市场 协调企业各方面的发展能力,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负责人应该进一步了解本企业的发展状况、进步空间等等,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之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企业与市场营销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保持平衡。这种调整会使企业即使不能尽快的与营销环境相同步,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损失,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发展着。但这种调控方式如果不恰当的话则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对于市场的宏观调控我们应当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把握整体市场营销的变化规律。其次,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空想主义”。最后,一旦营销市场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企业也能够灵活的去调节,使企业发展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 2.实施改变性方针 改变性方针其实并不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企业中的某些产品可能因为经营不善濒临淘汰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不作出一些努力就轻而易举的放弃。我们应该实施改变性的方针政策。可能这个产品产生了一些坏的影响,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我们应该使用一些合理的手段让产品的形象转变。比如说这种转变可以是产品外形上的,我们可以通过打一些正能量的、积极的 广告 来提升产品形象。也可以做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促销活动,通过降低价格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达到挽救产品的目的。但是我们做的这一系列改变的前提都必须是不损害企业内部的利益。 3.创新产品形式与性能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我们不能一味的以降低收益来提高销售率,这样的行为迟早会把企业拖垮。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增多使得不论是何种产品的淘汰更新的频率都越来越快。因为慢速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消费者的物质需求。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首先,我们要改变产品的外形,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手机的更新换代。我国的手机出了一批又一批,但是都万变不离其宗,永远不变的主题就是“智能”。我国高科技市场打着智能手机的旗号来促进消费者购物。而创新产品性能也是同理。以前的传统手机智能接打电话,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了以后,现在我们的手机完全可以被取代电脑而使用,不仅是接打电话,我们还能浏览新闻、看视频、网上聊天等等。这样产品性能的提升大大的增加了产品的销售率。 三、结论 在当今社会中,企业改变市场营销手段,使企业面向社会是必要的,也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想要在竞争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创新科学技术,适应市场发展的大环境,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学论文2000字篇二 《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要]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系统的引入案例进行教学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本文通过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实践进行 总结 ,旨在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案例 教学方法 ,形成一套完整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实践 市场营销学是伴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应用科学,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形势的管理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一、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如果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而脱离了实践,忽视对学生运用营销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便是一个重大的缺憾,也是失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探讨,总结出案例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展开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促使学生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从中学会综合运用更多的知识与更灵活的技巧来处理问题,弥补机械接受知识的弊病。 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教学法,是力图将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的经营立场上,从实战的环境出发,来学习怎么经营和如何经营。因此,案例教学法,不是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而在于寻找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型、创造性 思维方式 。 3.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应该是同步进行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课堂的讲授内容过分抽象、无法理解;或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来,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以“当事人”身份去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从而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案例讨论中,有实践到理论,由感性到理性,真正实现了学习的由浅入深的过程。 二、案例教学法的操作 1.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搞好市场营销学教学的首要环节 案例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讲授理论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1)用于教学的案例首先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紧扣主题,案例中应当蕴含着相应的营销理论和策略或让学生提出决策反感的依据。(2)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难以适度。案例过易,一眼便知答案,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过难,超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能力,使学生无法分析,同样会影响学习积极性,既不利于案例教学的进行,也有碍于营销案例作用的发挥。(3)案例要新。所选案例要基本反映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况,不能脱离现实,否则分析案例就失去了意义。(4)要具有典型性,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反映企业营销活动实践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都应当考虑。最后,反映国内企业的案例要占较大比例。一方面学生相对较熟悉本国市场环境和企业情况,有利于分析,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学以致用的作用。 2.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搞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保证 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应当考虑施教对象的特定条件。对于缺乏实际工作 经验 的本科学生,照搬国外一些商学院的成熟做法未必有效。因此,市场营销学运用案例法的课堂教学采用的具体形式主要有:(1)围绕特定的案例来进行某些章节讲授,学生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分析,对教学内容会有较实际和深刻地认识,易于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原理、方法、策略,对如何分析同类问题触类旁通。(2)将选编好的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做好参与讨论的准备,可采取先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全班发言的结合方式。(3)将营销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和判断,最后写出书面分析 报告 。教师通过分析报告了解并评判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知识的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搞好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成功实践案例教学的关键 实施案例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应避免成为讨论的中心。教师的评论应该是简短的,不进行判断,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继续。因此,教师的脚色应当是:介绍案例的背景资料,进行必要的引导,有时要同学生一起对案例教学进行必要的小结。 2.案例教学和系统的理论学习相互呼应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保障 案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法旨在建立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我们强调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但是不能因此弱化或忽视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因为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案例分析。没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做基础,案例讨论难以展开,勉强为之也较为肤浅。因此知识的传授是主要的、先行的环节。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合理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实践,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模式,发挥它的应有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程秀芳:浅谈案例分析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 教育 , [2]卢业苗:营销谋略[M].中信出版社,(1) [3]蔡燕农:市场营销案例分析[M].中国物质出版社,(3) 市场营销学论文2000字篇三 《试谈 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网络经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扬弃,是一种在信息产业进一步分工,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基础上的直接经济。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经济的新形势及新特点,转变市场营销策略,不断提升市场营销策略的针对性,有效地实现用户的高层次需求,有效地维系用户,将用户的未来需求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效联系在一起。 一、网络经济背景下市场营销的特点 网络经济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相比于传统工业经济形态,网络经济本身就具有较大的优势。 第一,顾客的长期价值。在传统经济形态下,市场营销追求短期利益,尽可能地挖掘用户现有的价值。而在网络经济形态下,企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挖掘顾客的长期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在激烈竞争的网络经济背景下,用户的选择性较广,企业在开发新用户的投入要远远高于维系老用户。同时,依托于 网络技术 ,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更有助于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 第二,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工作是一个互动营销。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交互性加强。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直接的个性的服务。第三,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不再追求单纯地直接性、灌输性的营销模式,而是借助于一种软营销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切实所需的信息,在这些类似“软文”中包含市场营销的内容。 同时,现阶段市场营销工作更加注重用户的主动性,用户主动地筛选信息。用户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得到强化,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市场调研,有效分析用户的需求,以实现市场营销的价值。现代化的市场营销已经进入了“直复营销”的模式中,其具体形式包括“直销”、“微营销”、“Email营销”等等。 二、网络经济背景下市场营销环境的转变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改变。新形势的市场营销工作必须注重结合网络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以有效提升市场营销策略的针对性和功能性。首先,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网络市场营销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扩展,网络市场营销是一种开放性,覆盖面更广,传播区域更远的新型的市场营销模式。市场营销已经不再受区域、时间等限制,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全天候、立体化的全新的市场营销环境。 其次,受网络的影响和冲击,网络市场营销在快速性和冲击性等方面得到了强化。用户在享受服务或者提出需求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直接绕过中间厂商,甚至可以直接跟生产者对接,由用户提出方案,生产者直接按照用户意向提供服务和产品。最后,在随着网络经济的大行其道,一些安全系数高、支付便捷性的在线支付手段不断涌现,支付宝、微信以及智能手机上的支付手段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网络营销的开展。 三、网络经济背景下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相较于传统的工业经济,网络经济的新形态、新方式等都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网络市场营销的空间和场所。网络市场营销必须根据自身的新特点,结合营销环境的变化,加强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网络市场营销的价值和作用。 1.有效提升市场营销的计划性,合理驱动市场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市场营销的计划性和预见性,通过打好提前量,来合理有效地驱动市场,引导市场合理消费。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市场信息分析机构,借助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强市场信息的分析与汇总,强化市场信息的研判与整理,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线索,服务于企业的营销活动。其次,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经济主体的类型和数量都得到了增长。所谓“打铁仍需自身硬”,企业需要根据激烈的市场环境,以稳定而可靠的生产质量、服务质量等来赢得市场,实现占领市场的良好目的。 此外,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还应该有效地进行角色转变,以良好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不管是实体企业,还是虚拟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都应该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用户的意向为原则,只有这样的市场营销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还应该通过增值服务、赠送服务、全程服务、售后服务等来打造企业良好的形象,通过形象和认知来提升企业在用户心中的认可程度,以此来实现市场营销的目的。 2.不断更新营销方式,有效扩展企业的营销途径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必须注重不断更新营销方式,根据营销环境的改变及网络营销的特点,有效地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扩展市场营销的新方法,不断更新市场营销的新内容。一方面,企业应该积极借助于网络社交的新方式来进行营销活动,如借助于微信公众号、百度商业推广等来开展市场营销。特别是微信是当前主流的社交软件,用户覆盖群体非常广泛,年龄跨度大,适合企业开展多元化的网络营销。另一方面,通过分享及传播等软营销方式来进行市场营销。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网络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宝藏。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粉丝是一种经济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分享一些优美的 文章 、旅游风景推广、生活技能扩散等软营销的方式来吸引粉丝,形成稳定的粉丝群体。同时借助于社交媒体来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信息共享和传播,从而达到品牌传播、产品推广、市场调研等营销目的。 3.加强营销方式的创新 以汽车行业来讲,由于网络的冲击,单纯的企业销售与后期维护保养已经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物质 文化 需求。因此在销售汽车的同时4S店可以与按摩椅销售商家或者现代家居商家进行合作,我们都知道4S店空间比较大,在内部装潢方面也很温馨所以如果引进一些按摩椅,在客户购车或者等待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一下,满意就有可能会一起买走。 再比如那些舒适的家具,客人看过之后不仅对4S店整体装潢印象很好,还可能会把自己钟爱的几件物品带走。对于一些专做高档家具的店面,可以推出购物抽奖活动,奖品为某车的价值1万或者更多的代金券,因为我国当前的一个潮流就是新婚夫妻一般装修房子买家具,买车然后结婚,这个联合营销方式非常适合新婚家庭。 因此在“五一”或“十一”结婚高峰期期间,家具、汽车、婚庆等行业可以联合起来通过网络或者实体店的方式大力推行这种营销方式,满足客户需要的一站式购物体验越来越受到推崇。对于普通非新婚夫妇,因为客户够完车之后必定还会去庆祝一下,所以店家还可以与自助或者餐饮商家进行合作,赠送优惠券或者就餐券,一方面照顾客户所需,另一方面还为餐饮商家提供生意,两家合作更有利于双赢。 网络经济的发展是迅猛的,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根据网络环境的演变来转变市场营销策略,有效地提升市场营销的精准性和创新性。一方面,企业应该紧紧贴合网络环境,有效地整合企业的资源,形成合力,将企业的各方面能力整合起来,重拳出击,有效地运作更加多元化的、一篮子的市场营销方式。另一方面,企业在开展网络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当前的新的营销模式,不断创新自身的营销模式。企业可以借助于分销制度,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强化合作关系,来有效的实现企业市场营销的目的。 四、总结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改变,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市场营销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转变市场营销策略,有效的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的全面性、针对性及精准性,通过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借助新型的市场营销模式等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1.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2. 市场营销学论文范文 3. 市场营销学年论文范文 4. 浅谈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市场营销活动主要是指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通过交换和创造商品及价值完成企业目标,增加企业经济利润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市场营销的毕业论文5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市场营销的毕业论文5000字篇1 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创新 社会经济市场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不断的加快,各企业所面对的是国外市场的冲击,所以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创新是占据市场优势的重要途径。对此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国的企业要能够采取全新的营销模式,将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此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作用及现状分析 (一)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创新作用分析 时代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企业在市场营销的战略上必须要进行创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使得企业自身也具有着复杂性及恶劣的竞争环境,并在高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企业也必须要能够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加快创新的步伐。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程度对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手段进行改善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加强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对当前企业的发展已经非常紧迫。 (二)我国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发展现状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其中体现的最为显著的就是营销的手段比较匮乏。我国诸多企业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采取以往的营销方式,这一现象对我国的企业发展形成了很大阻碍。另外还有着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在售后服务的项目上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没有能力做到,这种对消费者不负责的态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抑制作用。 另外在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问题上还没有得到解决,当下的诸多企业在营销战略体系方面并没有设立高层管理,这一问题就使得企业营销战略体系建设存在着市场营销管理缺位的现象。企业的高管对市场营销战略的不重视必将会造成企业的整体发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会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二、我国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策略探究 (一)强化企业营销队伍的建设 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介入,所以要能够在营销团队的建设上得到有效加强。要重视对营销人才的开发,主要重视营销战略专家以及营销技术专家,销售执行经理及推销人员。尽快的建立并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新的机制,从人才引进的问题上来看,这是营销策略实施的重要基础,所以负责企业人才引进的干部要能够具备高素质及专业的技能,并要制定人才引进的标准。针对人才培养问题要能够做到营销培训的制度化,对培训的内容进行确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只有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才能够有利于高素质营销团队的建设。 (二)对市场细分目标进行明确 市场经济过程中,企业的生存及发展状况对企业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现代企业市场营销要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企业生产产品主要是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多以要能够对市场营销的目标进行明确化,这样才能够和市场发展得到有机的结合。消费需求多样化及个性化的今天,市场营销的创新是唯一能够使得企业长久生存的途径,市场营销战略的创新要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通过科学的营销方式满足市场需求。 (三)采用新技术创新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当前的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也就愈加的复杂化。在这一过程中,将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市场营销当中能够拓宽营销的渠道,从而打造更为广阔的市场。以电子商务为例,通过网上营销的手段能够线上线下进行营销,这种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对企业的产品推销广泛度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市场的需求,及时的进行更变发展的策略。 (四)加强全面营销战略思想的创新 企业的市场营销是在自身的发展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要能够立足于企业,放眼全球的营销策略创新。我国的企业市场营销最终的发展目的是和国际相接轨,故此市场营销创新策略的制定就要将全球化的趋势及国际接轨纳入到重要的考虑范围(如下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多种营销方式的综合运用,或者是建立专属的营销部门等进一步的推动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创新。 全面营销战略图示 (五)对营销资源充分整合实现优势最大值 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需要整体的战略决策作为支撑,要能够以服务或者是产品作为主要的载体,通过最低的营销投入对载体的价值进行有效提高,从而在创造传递新的价值中实现企业最大化价值。这就需要对企业的营销资源进行整合,对营销环境加以仔细的分析,并寻求恰当机会对环境中的威胁进行有效的避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创新在现阶段对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要在关键阶段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最大化的将市场营销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发展。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断完善营销战略方案,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营销的毕业论文5000字篇2 浅谈供电行业中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电力行业的垄断经营已经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在很多人看来,电力企业的经营永远不会出现市场竞争。然而,事实永远没有看到的那么理想,摆在电力企业市场面前的,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电力能够在市场上流通,就属于商品的范畴,只是在大众看来,这种特殊的商品在市场上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所以不被重视。而这种现象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在电力企业忧患意识上的不足,并随之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在这样环境的催生下,我国电力行业改变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而要想实施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必须要在保证其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以适应电力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稳定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电力市场的现状 (一)没有足够的市场营销意识 我国的供电企业没有先进的市场观念,其经营思想也没有从计划经济时期转变为顺应市场经济需求,一旦遇到问题,总是依靠上级或相关政策进行解决与处理;也无法立足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多数供电企业相关人员满足于现状,没有企业竞争意识,更缺乏了敢于创新与改革的足够决心和勇气。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供电企业在产品销售上的各种困难以及供电服务质量的低下落后,甚至会出现服务体系上的不健全等问题。以上这种种问题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供电企业的发展起着或多或少的限制,而这样的限制使供电企业在机制改革中处于劣势,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二)不严格把控电力产品质量 无论是什么企业,若是不能在企业产品质量上严格把控,那它必定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产品也不能例外。在整个销售过程中,供电电压是否合格,供电频率是否稳定是衡量电力产品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而就目前而言,这两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些距离。在不断发展的经济条件以及多样化商品的促使下,电能质量为符合社会要求已经在逐渐提高。其不仅要使家用需求得到满足,还要使各种各样的特殊产品得到满足;若是供电质量处于不标准状态,就不能使供电机器的良好效能得到更好展现。特别是相对于一些比较高档的用电设备,若是它们不能被合理利用,无法正常工作,其使用寿命必定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次品或废品,严重的,设备报废现象也会时有发生。 (三)未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电网建设 相对而言,我国在电网建设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城市在建设电网时的速度减慢,无法与经济发展同步;而农村的电网建设设施则更加简陋。在当今国际,“相对超前”原则是被普遍应用的。然而,事实证明,在建设电网基础设施时,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所需求的电力资源已经无法被地方建设与资金投入方面所满足,在根本上已经处于落后状态,这使得有电力需求的一些地方无法顺畅的被运输,导致电力资源缺乏。虽然电网建设相较以前有了不少改善,但终因为一些本质原因而始终落后。 二、营销策略 (一)稳占市场,适应竞争 自然环境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被日益破坏,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这样的变化中发生了不少改变,甚至已经对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新能源的不断成熟与可再生资源的广泛发展与应用使供电企业面临着同行业区域的竞争,与此同时,石油液化气与天然气,太阳能与风能也给供电企业施压了不少压力。而且现在的电力行业已经摒弃了以往的发电,供电,用电的连续过程,实现了大用户自主供电政策。也就是说,用户在供电选择上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方式,而是能够自由对产品进行选购,这也注定了需要重新布局电网企业市场。当然,要想稳占市场,首先要将当前客户资源牢牢抓住,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做好这些之后,再将新能源引进电力市场,并达成一定协议,占据市场。 (二)合理制定营销策略 以往的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所以,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就必须全面认识当前的形势,并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营销策略,确定正确的经营思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从而扩大销售份额。不仅如此,电力市场还要围绕市场需求,对市场特点进行重点分析,并以市场营销为主要观点,建立一套相对健全完善的营销体系,并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市场营销机制,重新布局电力市场,占取份额,使电力企业立足于电力市场。 (三)变总销为分销 针对当前我国电网建设存在的两大问题:成本高,建设落后,供电企业有必要采取一些灵活的销售策略,比如分销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与竞争力。在地理位置上,相对电网公司距离较远的可以用趸售策略,而近一点的可直供给用电单位,减少成本;若是不在一个省市,且市场比较开放的前提下,采用专供的方式比较好,这样不但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也对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帮助,从而实现更大的盈利能力。 三、结束语 新能源产品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以及社会大众不断加强的环保观念使电力产品在电力市场上的占有率出现了不小的危机。当然,有危机才会有动力,有了一定的竞争,创新才会在这夹缝中产生。电力企业应该把这样的危机当做一次很好的契机,不断调整企业的营销机制,积极主动地去制定一套合理适用的营销办法,完善原有的营销策略并不断竞争,最大化的获取市场份额并掌握主动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1. 市场营销5000字论文 2.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8000字 3.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市场营销毕业生论文3000字 5. 市场营销论文

毕业 论文是检验 市场营销 专业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场营销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市 场营 销毕 业论 文¤

※※市 场营 销论 文选 题¤

※※市 场营 销论 文文 献¤

※※市 场营 销论 文大 全¤

摘要: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分析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应对突发事件以及防范危机、处理危机,能使企业具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以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关键词:市场营销;经营环境;防范危机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危机管理以市场竞争中危机的出现为起点,大多数企业普遍意识到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并充分考虑和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挖掘市场营销危机产生的原因,增加了企业提高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一、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

危机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马克思关于危机的理论源于资本的M-C-M循环,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巴顿将危机影响的范围扩大到了人和组织的名声,而不管如何定义它,危机的特性包括隐蔽性,它造成了危机防范的困难,使企业必须不断监测社会环境的变化,能够及时对危机进行预警,精心制定全面的危机反应机制;危机的公开性表现为要求企业在处理危机过程中,对危机采取正确处理方式,要重视媒体的力量,做好企业公关危机预警,对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将会产生正面作用;危机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这就是危机的连带性。危机事件还会对组织或社区造成涟漪效应,对外部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危机会造成复杂的管理情况,如初始危机的冲击可能产生大量不同的影响,形成不断增加的不可见性和不可触及性等;危机的本质在于它的危险性与机会性同在,换句话说就是危险与机会共存。

危机管理的理论和 方法 起源于欧美,20世纪60-80年代, 危机现象成为全球的普遍课题。企业危机管理以市场竞争中危机的出现为起点,其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对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大多数企业过于将注意力集中于资源管理,管理者和主管没有考虑如何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这就不能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所以要获得积极有效的危机管理, 必须通过降低风险和缓冲管理,对这些群体中的每一位都进行有效的管理。危机管理一般管理组织模式包括事故控制体系和标准化紧急管理体系,通过强有力的命令和强制的理念来设计和控制运作。其中事故控制体系是一种对危机事件进行直接审理的美式方法。标准化紧急管理系统包括现场处理部、当地政府、执行区域、区域和州。五个层次都执行他们各自的预测、管理、操作作业、信息收集,有助于信息的流动。

二、市场营销危机形成机理

市场营销危机是指企业由于经营观念落后、市场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失误、 市场调查 和预测不充分等原因,导致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甚至丧失,或由于营销不善,导致企业的利润不足以弥补成本。

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创造更多的市场获利机会, 由于竞争力下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足以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所引起的企业市场危机,即由于失去市场机会而面临的市场安全威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 企业营销所产生的税后收入不足以弥补其生产成本,都会使企业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市场危机。

市场营销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企业营销危机在某个具体时空上忽然爆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先兆,企业对危机做出反应和处理的时间十分紧迫, 威胁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其主要表现类型是:产品方面的危机,包括产品的核心层次和附加层次、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来确定产品定位、产品的生命周期、良好的包装给顾客带来方便。产品的品牌涉及许多方面, 如品牌延伸给产品带来的风险损失。

三、市场营销危机的预警

营销预警系统是指对各类营销计划进行控制的工具所谓假设,是指营销预警系统所赖以存在的变动条件,的总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预警系统,它在建立大量的前提和假设基础之上的。制定预警参照体系是建立营销预警系统的起点, 应该满足简明性, 经过调查分析加上必要的假设,要保持客观性, 这个系统必须是开放的,随时可调整的, 必须和营销计划及企业的各项营销政策相适用。

参照点是报警得以实现的核心工具,预警信号的分析法可以使用DCCS图法,它首先进行市场营销预警信号的确立,并将销售额与利润经结合起来考虑。需考察一种产品的危机征兆,即进行市场营销信号的分析,对销售市场进行预测,采用保证生产能继续进行的必要手段。接下来要进行风险的测定,可以使用风险等级衡量风险水平,在营销风险识别与估计的基础上,评价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效果,得出营销活动发生营销风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以全面地识别营销风险。

四、市场营销危机的处理

针对危机采取有效 措施 ,做出妥善处理, 危机处理的程序包括:先要做到的就是确认危机。确认危机发生的环境、种类、发生时间,确认危机事件的后果和影响。确认危机的现状,确认危机牵涉到的公众对象,确认危机发生时所涉及的可使用的资源。

进行危机的控制,成立危机解决小组, 应当指定一人作为公司的发言人,及时快速应对媒体,随时修正和充实危机处理对策。

危机的解决是提出正确的解决措施, 公正和公平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原则,最后进行危机的善后管理,要尽一切努力避免企业陷入危机。

参考文献:

[1]谢作渺.企业如何防范风险第1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2]孙多勇,鲁洋.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4(4)

[摘 要]从“积极利用市场变化的机遇,在加强深化 企业管理 、完善各项 规章制度 上下功夫,把坚持三个不变规范化、制度化”、“用新思路、新措施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当前营销体制的构建”、“紧紧依靠高科技开发煤炭新产品”等几点,浅谈煤炭营销的策略。

[关键词]煤炭 市场 营销 策略

一、引言

在煤炭行业,煤炭营销则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需要对煤炭营销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市场营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市场永远是变化的,无论是煤炭市场的疲软还是走俏,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这就明显需要企业强化管理,牢固树立三个坚持不变的营销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不变、坚持狠抓煤炭质量不变、坚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变)。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煤炭市场营销。

二、积极利用市场变化的机遇,在加强深化企业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上下功夫,把坚持三个不变规范化、制度化

1、突出服务意识。煤炭营销要以用户为本,

在制度建设中突出为用户服务的意识,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不变。要结合企业煤炭营销工作的实际,不断规范、细化业务流程,理顺工作程序。以用户为本,突出为用户服务,建立业务部门职责、 岗位职责 、工作流程、相关记录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业务工作制度。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用户安全用煤。

要坚持狠抓煤炭质量不变,因为在煤炭供应紧张时期,用户最为关心的是煤炭供应的数量,对煤质不像煤炭市场疲软那样苛求。在该形势下,企业更不能放松管理,反而要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观念,严格贯彻落实ISO9001、14000和OSAS18001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并建立煤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煤质管理商务纠纷处理办法,把保证用户安全用煤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坚持狠抓煤质管理不放松,以取得用户的信赖。

3、要加强财务结算管理。

持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 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财务工作职责、财务预算管理、现金管理、结算资金管理、内部稽核、内部控制、会计档案管理、会计工作交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等管理制度,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三、用新思路、新措施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

煤炭营销队伍建设,应着意于从抓大户、理通道、树正气的营销战略和诚信销售,从战略的思维出发,从缔造双赢的营销理念的思路上进行,用新思路、新措施来提升煤炭营销队伍的管理层次与管理水平。

1、用科学的发展观挑战于市场。

煤炭营销要在发展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勇于迎接市场带来的挑战,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市场的变化,学会把握市场和培养驾驭市场的能力,保持进取的精神,处处把市场作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处理好各种市场关系。

处理好市场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正视当前与今后的煤炭市场的变化和困难,还要着眼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兼顾长远利益,积极调整和定位好现有的煤炭产品的质量升降,克服盲目的短视行为。

3、处理好企业内外部关系。

要处理好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不断外拓市场,内抓现场。煤炭生产过程数质量的管理也是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开展营销工作的根本保证;要着重塑造自己煤炭产品的品牌竞争优势,为煤炭营销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4、注重煤炭销售发展战略研究。

要结合公司的发展需要,注重做好煤炭销售的发展战略研究。因为随着国内与国外并轨速度的加快,社会结构已经进入大重组、大调整的时期,其优胜劣汰现象在所难免。煤炭企业必须把对市场战略的研究摆到重要的地位,要迅速对进入市场的定向、定位问题作出战略抉择,要善于用宏观的新思路去把握市场,面向市场、面向用户,把内部管理与外部的营销存在和出现的新问题,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新方法来处理、解决。

四、加强和完善当前营销体制的构建

1、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所谓市场营销,实质上就是企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去发现、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的机会,市场营销观念则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中心的哲学。煤炭营销作为市场经济中把煤炭变为商品的最有效途径和手段,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直被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原因有四点:一是营销具有主动性。通过主动上门营销服务,以实现商品交换。二是营销具有网络性。市场空间的无限,这也决定了营销触角的广泛性,交织后的网络性。三是营销具有导向性。利用广泛的触角和网络,收集市场动态信息,以引导企业按市场需求进行组织生产。四是营销具有服务性。主动的上门服务,从而拉近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达到了赢得用户广、抢占市场份额的目的。所以,加强和完善目前的煤炭营销体制的构建,这也是建立一流的煤炭营销队伍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关键。

2、营销队伍的定位。

煤炭企业的发展宗旨就是以“一切为发展,一切为了职工”为根本的目的。离开了这两个一切,煤炭营销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丢掉市场带来的机遇。作为煤炭营销者,必须把企业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放在营销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营销工作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内部营销管理工作需要规范、精细和延伸。内部管理的规范和精细,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主要体现在:①内部营销体制功能的定位问题(龙头地位不可取代),不论在哪个方面,理所当然地要起着龙头的带动作用;②内部营销队伍,领导要高度重视。对营销人员的待遇问题(应允许依据贡献大小享受相当的政治荣誉及高于生产职工的经济报酬);③供销联合(把采购供应与销售合为一体,供销结合,买卖互动,帐货兑转);④参谋导向作用(通过营销了解收集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层,积极做好领导决策的参谋作用)。

3、外部营销的管理。

对于外部营销的管理工作,一是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建立覆盖客户的营销服务网络,直销与代销结合;建立与战略伙伴的利益互惠的营销策略,逐步形成市场信息反馈迅速、推动有力、服务完善、用户信赖的市场销售网络体系。二是着力建设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以销定产,要使营销人员既要勇于开拓新用户,又要善于巩固老客户。三是要建立一套对销售人员的考察选拔、竞争淘汰、培训 教育 、奖励提升和降职处分的制度体系,既要理解和支持营销人员,又要从严要求和管理好营销人员,促进营销队伍积极向上的不断发展。

五、紧紧依靠高科技开发煤炭新产品

当前,真正做好商品煤销售的煤炭企业还很少,而混煤销售还是居多,并未销售的主流。因此,煤炭经过洗选加工成为商品煤进行销售,应是煤炭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煤炭销售也要根据用户的要求,积极搞好配煤加工工作,要以产品稳定的质量取胜,不断巩固自己的市场。当前市场是动态的,需求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市场机会,把握市场机会,领先抢占市场。要积极采用市场方法,走高科技之路,掌握煤炭市场营销的主动权,始终占领着市场的制高点;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档案工作,积极为煤炭营销服务;要制定好优质与低质煤的价格政策,做好推动和拉引顾客的销售管理工作,提高用户对煤炭需求的可信度。

六、结束语

煤炭营销需要及时把握市场机遇,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处理好外部关系,积极为营销创造一个良好的销售环境;同时要用新思路、新措施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当前营销体制的构建,不断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煤炭新产品,拓宽煤炭销售市场,谋取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国保,熊江平,关系营销―现代企业经营的新理念[J].经济师,2004(9).

[2] 李丑小.关于煤炭企业诚信建设的几点看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

[3] 赵宝福,李新艳.煤炭企业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基于GEM模型[J].当代经济,2010(01):124-125.

摘要:如今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为我国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然而随着时代变更,中小企业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因此优化营销策略也成为了我国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优化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整体国力有了明显提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加快着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如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发展中也在逐渐向国际市场靠拢,然而其营销策略在国际市场中却难以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向着更远大的方向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针对此现象作出了相应努力,但似乎收效并不明显,因此相关企业和人员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力度。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才

市场营销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专业性,因此其对人才的要求也较高,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福利待遇不高、发展前景不佳等因素,都导致了其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其中不乏有些中小企业为了留住该方面人才而不断提升人才成本,此种情况也导致了中小企业逐渐出现资金问题,使其发展受到了阻碍。如今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方面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一人多职,负责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往往是全能,然而即使能力再强的人才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由此而导致出现问题的情况更是多不胜数。

(二)缺乏政府支持

众所周知,任何行业的发展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兴起后虽然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其健康发展,但是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却有所欠缺,政府部门在此方面对中小企业往往缺乏信心,因此将大量的资金、优秀的人才等重要资源均投入到有潜力或大型企业中,如此则导致了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的情况出现。另外,若要在国际市场中实施营销策略,准确的信息能够使中小企业免去很多麻烦,然而由于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使得中小企业在此方面也难以拥有主动权。

二、优化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相关措施

(一)实施产品策略

鉴于中小企业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在生产国际品牌方面更是希望渺茫,因此今后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更应避其锋芒,充分以大众角度着手,如今大众需求标准转变极为迅速,中小企业应时刻关注市场走向,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生产出极具特色,同时大众能够负担得起的产品,如此则能够避免与大型企业竞争,同时也为自身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的质量必须能够保证,并且要不断完善相应技术,使产品更加吸引力和实用性。

(二)实施价格策略

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可以使用较少的成本生产出大量产品,这是国际产品所不具备的,不难发现,近年来国际市场中往往会出现价格风暴,此种情况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均受到了影响,鉴于此种情况,我国中小企业应尽量避免发生此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做到稳中求胜,若彼此之间形成恶性竞争,并任意改变产品价格的情况出现,势必会造成价格市场混乱,从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因此今后中小企业在决定产品价格时,应在不影响自身利益,又符合大众消费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确认。

(三)开展借力营销

借力营销方式是近年来新兴起的营销策略,其可以使中小企业依附于大型企业的羽翼下发展,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引起相关企业注意,并为其生产专门的品牌;二,注重与外商的合作,除了在技术方面与之合作外,也要借助其营销 渠道 的优势,将自身的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三,建立配套关系,我国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优势的企业有很多,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来选择想要合作的企业。

(四)开展联合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相较大企业而言劣势十分明显,并且由于其规模小、各方面实力不强的因素也导致其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站稳脚跟,除了不具备与大型企业竞争的实力与资本外,其还要与各个中小企业展开激烈竞争,此种情况更加剧了中小企业成本的损耗。鉴于此种情况,我国中小企业应达成共识,即将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利用彼此的优势并将其完美融合,从而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此种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双赢,也利于在合作交流中创造出更为优质的营销方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展开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然而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在此方面有所欠缺,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势必会对多个方面均产生不良影响。时代在进步,社会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市场对于企业的各方面要求也有所变化,这就需要各个企业不断更新和完善营销策略,否则极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甚至面临破产危机。

参考文献:

[1]张伟.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模式[J].中国外资,2013

[2]姜艳.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商业,2015

[3]刘娜娜.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J].现代营销,20146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