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制糖碳酸法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制糖碳酸法毕业论文

论文我给不出来,不过能给些建议比如从“糖”的现状开始说起,糖在人们眼中的地位和种种,之后再论述糖的一些发展或特性。当然,要把你论文的中心观点表明,那就是接下来的事情了。你觉得糖推动了世界?或者糖成就了一个领域(牙科)?呵呵~看你的想法了,可以有新意,也可以循规蹈矩。不过这些灵感应该是从你前面的铺垫中能找到的。前后呼应,最后点出你的看法,就好啦

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发展为从谷物中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制糖历史大致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3个阶段。 早期制糖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饴 将谷物用来酿酒造糖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中国西周的《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饴糖属淀粉糖,故也可以说,淀粉糖的历史最为悠久。 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以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自西周创制以来,民间流传普遍,广泛食用。西周至汉代的史书中都有饴糖食用、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第89篇“饧�”)记述最为详尽。书中对饴糖制作的方法、步骤、要点等都作了叙述,为后人长期沿用。时至今日,这类淀粉糖的甜味剂仍有生产,也有较好的市场,在制糖业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说的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糖。 甘蔗制糖 甘蔗制糖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国,也是两大甘蔗制糖发源地。在世界早期制糖史上,中国和印度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种植的是东周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说明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孙亮传》中,有"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述。交州在现今的广东、广西一带,与上述的楚国同是中国的南方,是甘蔗制糖最早的地区。甘蔗饧是一种液体糖,呈粘稠状,是将甘蔗汁浓缩加工至较高浓度(粘稠),便于储存食用。这里的加工技术已经提高了一大步。 东汉张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饴石蜜”之句。这里“沙饴”二字,是指制得的糖有微小的晶体,可看作是砂糖的雏形。 6世纪时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中写到:“蔗出江东为胜,卢陵也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这里描述的种蔗区域更加广阔了,种蔗的技术也已提高,且已经制出砂糖。这种砂糖是将蔗汁浓缩至自然起晶,成为带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饧的加工技术又提高一步。 手工业制糖阶段 自战国时代开始从甘蔗中取得蔗浆以后,种植甘蔗日益兴盛,甘蔗制糖技术逐步提高,经近千年的发展,至唐宋年间,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作坊式制糖业。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说明在中、印频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制糖技术的经验交流。 从唐宋开始形成的手工业制糖以来,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著作。 公元674年,中国发明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该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设施,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从上淋入黄泥浆,借助黄泥浆的吸附脱色制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现,标志着制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土法制糖在中国沿用了千余年。 唐大历年间(766~779),四川遂宁一带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冰糖的制作,为制糖业增添了独特的产品。 唐宋制糖手工业昌盛,所产之糖的品种和质量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糖产品不仅销售国内各地,还远销波斯、罗马等地,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广泛兴起的制糖手工业,扩展至全国的很多区域,如现今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间,大量的闽、粤移民至台湾,同时也带去了种蔗制糖技术。由于台湾气候适宜于种植甘蔗,制糖业很快得到发展,并成为中国主要制糖基地之一。 8世纪中叶,中国制糖技术传到日本。13世纪左右,传入爪哇,成为该岛糖业的起源。15~16世纪,中国的侨民也在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传播制糖法。 当中国的甘蔗制糖技术向外传播的时候,世界上的另一个甘蔗制糖发源地印度,也不断向各国传播甘蔗制糖技术。7世纪,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种植技术传入西班牙、意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开始有甘蔗种植,随后甘蔗的种植技术又传入北美洲的一些国家。15世纪末,哥伦布将甘蔗制糖技术传至西印度群岛,很快又传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纪20~30年代,甘蔗制糖技术先后传到墨西哥、巴西、秘鲁等,不久,甘蔗制糖业在南北美洲都发展起来。 在长期的制糖实践中,很多制糖方法逐步被总结出来。 北宋王灼于 1130年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全书共分7篇,内容丰富,分别记述了中国制糖发展的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的设备(包括压榨及煮炼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糖业经济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卷六(《甘嗜》)中,记述了种蔗、制糖的各种方法,比《糖霜谱》一书更系统、更详尽。这些方法,在中国民间一直沿用到20世纪。书中记述的采用牛拉石辘(或木辘)多次压榨取汁的方法(压榨法),与现代的甘蔗多重压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首次总结了石灰法澄清工艺,其原理在现代的制糖业中仍有沿用。“甘嗜”中总结的具有系统性的压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浓缩煮糖等手工业制糖工艺,成为现代机械化制糖的工艺基础。 机械化制糖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甜菜制糖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制糖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制糖业的机械化。 甜菜制糖业的兴起 长期以来,用来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寒冷地区则不能种蔗制糖。18世纪末期,一种新的制糖原料——甜菜终于被发现,给制糖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 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夫发现甜菜块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视。1786年,马格拉夫的学生.阿哈尔德在柏林近郊试种甜菜成功,实现了从甜菜中提取蔗糖并开始进行甜菜的选择和育种工作。1799年阿哈尔德发表论文,宣告可以用甜菜制糖。1802年,阿哈尔德在东欧西里西亚附近的库内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厂。同年,俄国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厂。1811年,法国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厂。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建厂,甜菜制糖业很快兴起。1810年,俄国的甜菜糖厂已达10座。1824年,乌克兰开始建立甜菜糖厂,此后15~20年间,已发展到67座,乌克兰遂成为俄国的主要产糖区。 甜菜制糖业在欧洲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原因。19世纪初,拿破仑对不列颠岛实行封锁,英国则从海上对欧洲大陆实行经济封锁,欧洲海上运输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资和食品如甘蔗糖等无法从海上运往欧洲大陆,这种情形客观上促使了欧洲甜菜制糖业的迅速发展。不久,甜菜制糖技术便越过大西洋,传播到美洲,继而传播到亚洲,遍及世界各地。 机械化制糖业的发展 甜菜糖的发源和生产主要是在欧洲,而19世纪又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先进的工业和发达的科学技术,给制糖业实行机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现代机械化制糖的工艺和设备大多始于欧洲的甜菜制糖业。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的这段时间,是机械化制糖工业的主要形成时期,许多制糖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甜菜制糖业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渗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饱充清净、多效蒸发、真空煮糖结晶和离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术。 19世纪初期,良好的吸附剂骨炭已应用于甜菜糖汁的脱色,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821年,东巴勒将甜菜块根切成薄片,以热水浸渍提取糖分,改变了早期用压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为渗出法的先导。到1830年,东巴勒发明渗出法。但由于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库尔曼发明二氧化碳饱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843年多效蒸发罐的发明使糖汁得以蒸浓。同时,采用高效能的离心分蜜工艺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离,得到的不再是带蜜的糖,而是干净的砂糖。1849年,卢梭发明了碳酸法制糖工艺。1849年,应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净技术进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将碳酸法改良为双碳酸法,澄清效果显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淀颗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发明过滤机使糖汁沉淀颗粒得以分离。同年,奥地利人J.罗伯特制成间歇式渗出罐组,它与双碳酸法清净工艺相配合后被普遍采用。20世纪发展了连续渗出器,逐渐取代了罗伯特渗出罐。至此,较完善的碳酸法制糖工艺基本形成,成为现代制糖技术的先导。 由于甜菜制糖大部分工艺也适用于甘蔗制糖,因而很快被甘蔗制糖业所采用,但甘蔗制糖和甜菜制糖在澄清工艺上有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厂仍基本上采用压榨取汁方式。18世纪末甘蔗制糖已采用了三辊压榨机。 19世纪初期,真空结晶(煮糖)罐制造成功。中期,已开始用蒸汽机带动压榨机,并开始采用离心分蜜机。此后,随着制糖工艺渐趋成熟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设备不断出现,制糖业遂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中国机械化制糖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机械化制糖的酝酿、探索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机械化制糖热潮,但未形成机械化制糖工业体系,制糖业基本上还处于手工业阶段。1949年后,不断发展成为完整的现代制糖工业体系。 1878年,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设中华精糖公司,机器购自英国,以土糖为原料生产精炼糖,每日能处理4000担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广东汕头角石开设分厂。此外,英国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创办太古炼糖公司。继英国之后,美国、日本等商人也来中国建立机械制糖厂,制糖工艺、技术、设备均从外国引入。由于社会动荡、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糖厂未能长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国东北开始种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吨的甜菜制糖厂(阿城糖厂)。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吨的甜菜制糖厂(呼兰糖厂)。 1916年,日本人在中国东北成立“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并在沈阳郊区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吨甜菜的奉天糖厂,1917年投产。1922年又在铁岭建成铁岭糖厂,这两座糖厂都于1926年停产。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东济南兴建溥益糖厂,于1921年投产,1929年停产。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不论是甜菜制糖厂,或是甘蔗制糖厂,或是精炼糖厂;不论是外资兴办,或是民族资本创办的糖厂,都没有成功,中国的机械化制糖业未能形成,仍然处于手工业制糖阶段。牛拉石辘压取甘蔗的古老制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制糖遍布城乡民间。糖的产量及质量都不及先进国家。尚需大量进口食糖。1929年,食糖进口量达最高峰(亿千克),价值银一万万两,居全国进口货物的第二位。 30年代开始,中国限制洋糖任意进口,保护国内糖业的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经济危机,许多公司、商人急于推销滞销的货物和积压设备。中国成为他们资本输出的一大市场。例如,美国的檀香山铁工厂,捷克斯可达工厂,即在此时来到广东,推销他们积压的制糖设备。广东省的军阀企图通过创办糖业,充实自己经济实力,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极力支持、兴办机械化制糖业。广东制糖历史悠久,制糖原料(甘蔗)丰富,客观上也利于制糖业的发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铁工厂、捷克斯可达厂两家厂商的承包下,在广东建成了市头、顺德、东莞、新造、惠阳、揭阳等 6座机械化制糖厂。其设计的总生产能力为每天压榨甘蔗7000吨,每天产白糖700吨。机器设备全部由外国进口,工艺技术、设备规模都是空前的。广东遂成为全国机械化制糖业的重要基地。 广东兴办机械化制糖业的热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制糖的其他省份,继之纷纷建立机械化糖厂。但由于时局动乱,工业基础薄弱,这些新式的机械化制糖厂,未能得到发展和繁荣,不少糖厂被迫关闭、停业。 20世纪以来,台湾省机械化制糖业发展较快。最早的机器制糖厂建立于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机械化制糖厂。1934~1943年间,台湾糖业发展迅速,糖产量剧增,并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制糖期,机制糖产量达到137万吨。 1949年后,中国大陆的制糖业不断得到发展。甘蔗制糖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制糖业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与甜菜糖的产量之比约4:1。发展到 80年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制糖大国之一。 我国糖料和食糖生产发展情况[编辑本段] 1、糖料亩产、面积和食糖产量波动中上升 经过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中国糖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全国糖料播种面积由1949年万亩扩大到2003年万亩。其中,甘蔗从万亩增加到万亩,甜菜从万亩增加到372万亩(见图2)。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甜菜种植面积近几年呈萎缩趋势,这是由于近年甜菜比较效益逐年下降,在新疆与棉花和西红柿争地,在东北和粮食,也就是大豆和玉米争地。2004年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许多糖农改种其他作物,甜菜糖厂很难征到定单,闲置了很多压榨能力。 甘蔗亩产从1949年的吨提高到2003年的吨,甜菜亩产从吨提高到吨。总体上看糖料亩产近20年来都呈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见图3)。甘蔗亩产最高地区是广西,每亩达到吨;甜菜亩产最高的地区是新疆,由于高糖甜菜品种推广速度较快,亩产已经高达吨。随着高糖品种推广速度的增加,甘蔗和甜菜亩产还有望进一步提高。 与糖料面积同步起伏的是糖料和食糖的产量。全国食糖产量由1949/1950榨季的万吨提高到2002/2003榨季的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由24万吨提高到万吨,甜菜糖产量由2万吨提高到万吨)。如图4所示,我国甘蔗糖产量一路上升,03/04榨季达历史最高水平944万吨;而甜菜糖产量近年却呈下滑趋势,目前只有59万吨,占总产量的份额只有,相当于历史最高水平1991年的36%。 2、蔗糖生产向优势地区集中 90年代以来,我国甘蔗生产区域布局发生了剧烈变化。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甘蔗生产局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甘蔗原产地如广东、海南、福建的种植面积在过去十年间大幅度下降。广东和福建的蔗糖产量分别比10年前下降46%和77%。全国甘蔗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地区集中。目前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种植面积已在1000万亩以上,占全国总面积的45%以上;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和新疆五大产区产糖量为960万吨,占全国产糖总量的96%,其中广西和云南产量占全国的58%和19%。 3、制糖企业发展迅猛我国制糖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机制糖厂由1949年的3家增加到2000年的539家。2000年我国糖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结构调整,国家拿出120多亿资金关闭破产150家制糖企业。经过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国糖厂由539家减少到359家,保留制糖能力780万吨,其中甘蔗和甜菜糖厂分别为340家和19家、制糖能力分别为695万吨和85万吨,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内蒙和黑龙江等省区。2002/2003榨季,全国共有制糖生产企业(集团)213家,开工糖厂315家,其中:甜菜糖生产企业(集团)39家,糖厂40家;甘蔗糖生产企业(集团)165家,糖厂266家;炼糖企业9家。目前,产糖量超过10万吨的糖业集团已有20个,合计产糖670万吨,占全国产糖量的67%。 目前制糖业共有工业职工20多万人,与糖业生产相关的农业人口近4000万人;已经建成了包括糖业教学、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安装的体系,可以自主进行糖业研发、建设。糖厂综合利用也获得了巨大发展,以食糖副产品蔗渣、废(菜)丝、废蜜为原料的产品有:纸、纸浆板,纤维板,食用、药用、饲料酵母,甜菜颗粒粕,柠檬酸,味精,糖蜜酒精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以食糖为原料或辅料的食品共有3000多个品种。糖的化学分类[编辑本段]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醛或酮,据此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糖还可根据碳原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由于绝大多数的糖类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 (H2O)n表示,所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糖类是碳与水的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现在已经这种称呼并不恰当,只是沿用已久,仍有许多人称之为碳水化合物。糖还可根据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1)单糖(monosaccharide):不能被水解称更小分子的糖。(2)寡糖(disaccharide):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以双糖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3)多糖(polysaccharide):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糖类的生物学功能[编辑本段] (1) 提供能量。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 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 细胞的骨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 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一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链,构成细胞的天线,参与细胞通信。红细胞表面ABO血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糖怎么被人体吸收[编辑本段] 糖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黄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棉花糖等。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久,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怀利用。糖对人体的功能[编辑本段]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午2点吃糖减少车祸 许多研究人员研究证实,只要适量摄入,掌握好吃糖最佳时机,对人体是有益的。如洗浴时,要大量出汗和消耗体力,需要补充水和热量,吃糖可防止虚脱;运动时,要消耗热能,糖比其他食物能更快提供热能;疲劳饥饿时,食糖可迅速被吸收提高血糖;当头晕恶心时,吃些糖可升血糖稳定情绪,有利恢复正常;饭后进食点糖食品,可使人在学习和工作时,精神振奋,精力充沛。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千余名中小学生实验表明,饭后吃一些巧克力,下午1-2节课打瞌睡者才2%,而对照者(不吃巧克力)却高达11%。此外,对数百名驾驶员试验发现,当他们按要求每天下午2点吃点巧克力、甜点心或甜饮料时,车祸要少得多。 糖对人体的危害[编辑本段] 蔗糖是含有最高热值的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会引起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龋齿等疾病。 吃糖过多影响小孩长高 吃糖过多可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吃糖过多,还可以影响钙质代谢。有些学者认为吃糖量如果达到总食量的16-18%,就可使体内钙质代谢紊乱,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据日本一项调查表明,小儿骨折率有所增加,他们认为糖过多是造成骨折的重要原因。 吃糖过多,会使人产生饱腹感,食欲不佳,影响食物的摄入量,进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儿童长期高糖饮食,直接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佝偻病等。儿童多吃糖如果又不注意口腔卫生,则为口腔的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容易引起龋齿和口腔溃疡。 为了避免龋齿、近视、软骨症、消化道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家长不要让孩子吃太多的甜食。 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 糖是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糖供给人体的热能约占人体所需总热能的60~70%,除纤维素以外,一切糖类物质都是热能的来源。 糖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糖类主要以各种不同的淀粉、糖、纤维素的形式存在于粮、谷、薯类、豆类以及米面制品和蔬菜水果中。在植物中约占其干物质的80%,在动物性食品中糖很少,约占其干物质的2%。 甜食吃得太多易患各种疾病 有些专家认为,糖比烟和含酒精的饮料对人体的危害还要大。世界卫生组织曾对23个国家人口死亡原因作了调查后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缩短20年。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提出“全球戒糖”的新口号。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食糖摄人过多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症及脑溢血、糖尿病等。 长期高糖饮食,会使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给人体健康造成种种危害。由于糖属酸性物质,吃糖过量会改变人体血液的酸碱度,呈酸性体质,减弱人体白血球对外界病毒的抵御能力,使人易患各种疾病。 长期嗜好甜食的人,容易引发多种眼病。有关专家还提出老年性白内障与甜食过多也有关。他们调查了50例白内障患者,发现其中有34%的患者有酷爱甜食的习惯,他们认为,这与葡萄糖代谢障碍有关。 吃糖引发肥胖病没有依据 我国许多食品营养及医学界专家认为,单纯性肥胖是由于总热量的摄入与消耗之间失去平衡所致,不能把肥胖归结于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特别工作小组对食糖研究的结果,认为食糖引发肥胖是没有根据的。理由是:每汤匙食糖含热量16卡,而每汤匙黄油或其他脂类食物含热量是100卡,所以食糖不是使人发胖的原因。 瑞典几位医学家的研究更进一步证实,食用糖不会导致人体内形成脂肪层,这一研究成果被称为“小型革命”。根据医学家的观察,胖人的食物中脂肪总是比糖多,所以减肥的人首先应减少食用脂肪性食物。欧洲的主要饮食营养学家、瑞典的阿斯特鲁认为,如果不滥食过多脂肪食物,那就可以安心地提高糖的用量,而不必担心肥胖。 食用适量,不会影响健康 近年来,由于报道糖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文章越来越多,一些片面宣传的舆论使人们对进食糖顾虑重重,感到“吃糖可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特别工作小组对食糖研究的结论是:食糖除导致龋齿外,对引起其他疾病是没有根据的。作为合理搭配饮食的一部分,吃糖如同吃其他东西一样,只要食用适量,是不会有碍健康的。

制糖工程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下面是一篇关于制糖工程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供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 酰基含量对结冷胶流变和凝胶性能的影响

一、选题背景

结冷胶是一种经微生物通风发酵得到的新型天然食用胶。最初于 1978 年发现,1988年日本批准结冷胶可应用于食品中,随后,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也批准其作为凝胶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在食品中使用。结冷胶的分子骨架由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组成,分子量约为 ×106Da,能形成双螺旋结构。结冷胶生产菌是通过复杂的菌种筛选得到的能够生产亲水性胶体的目的菌。结冷胶能够形成澄清透明的凝胶,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其他多糖凝胶相比,其凝胶强度不依赖于 pH。结冷胶的优良性质使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冷胶还具有良好的复配性,不仅高、低酰基可以复配,还可与其他多糖凝胶复配,通过复配胶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3B04);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2012AA021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锡市科技支撑计划(CLE01N1208);无锡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CBE01G1344)等项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冷胶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它生产周期短,理化性质稳定且安全无毒,优越的性能使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61]。本实验室于1995年率先开始研究结冷胶的生产发酵技术;1996年,结冷胶在我国批准可作为增稠剂、稳定剂使用,近年来国内对结冷胶的需求量增长迅速,主要用于悬浮饮料、果冻和软糖等方面,结冷胶分离纯化等后提取过程较难操作,导致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偏高,同时其用法和用量,以及其他物质对结冷胶的影响等问题,在使用时仍不能准确把握[62]。目前国内主要侧重于低酰基结冷胶性质和应用研究,大部分低酰基结冷胶已达到美国Kelco公司水平[63]。对高酰基结冷胶性质的研究是其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的必要理论基础,但高酰基结冷胶的粘度更大,其生产工艺也更为复杂。酰基含量介于高酰基和低酰基结冷胶之间的结冷胶,具有较高酰基结冷胶更低的凝胶转变温度和较低酰基结冷胶更高的粘度,其独特的性质使其可以适用于更多的领域,弥补高酰基结冷胶和低酰基结冷胶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但由于酰基含量测定方法的限制,部分脱酰基结冷胶的研究和生产也停滞不前。国内外对结冷胶的研究涉及其微观结构、流变学和凝胶性质、外加物质的.影响以及应用等方面,对结冷胶的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主要侧重于结冷胶的侧链——酰基的研究,建立酰基含量测定更为精确的HPLC方法,以期为高酰基结冷胶的品质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然后,结合HPLC方法对部分脱酰基结冷胶的制备条件进行了初步摸索,得到一系列不同酰基含量的结冷胶,对其中的几种样品进行流变学和凝胶性质研究,了解酰基对结冷胶性质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增加结冷胶的种类,扩大结冷胶的应用范围,也为其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复配胶的凝胶转变温度进行初步探索,研究酰基含量相同的结冷胶和复配胶之间的性质差异。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Morris等还研究了两种酰基分别对结冷胶性质的影响,通过控制脱酰基条件,得到了甘油酰基含量相近而乙酰基含量不同的两种结冷胶。并研究了两种结冷胶动态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发现总酰基含量较高的样品其凝胶转变温度较高,乙酰基含量低的样品在温度转变曲线上表现出明显的热滞现象,而乙酰基含量高的样品则没有热滞性,说明乙酰基含量高的样品其凝胶网络稳定性相对较差,位于双螺旋边缘的乙酰基对双螺旋的聚集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那么,高酰基结冷胶更稳定的性质可能只是甘油酰基的作用。除了高酰基和低酰基结冷胶外,部分脱酰基的结冷胶具有其独特性质,若能控制反应条件得到这样的结冷胶,可以增加结冷胶种类,按照应用需求选择不同酰基含量的结冷胶,也能让结冷胶适用于更多领域。Chang等利用不同的碱和反应条件,制备了不同甘油酰基和乙酰基的一系列结冷胶,KOH浓度为 g·g-1结冷胶,在25~36℃反应2~18 h,或在100℃反应5 min,观察不同反应条件对结冷胶酰基含量的影响。发现在低温下,长时间反应,对甘油酰基含量影响较小,而乙酰基基本可全部脱去,在100℃高温下,则很容易除去甘油酰基。除了用KOH作为反应物外,作者还同时加入了NaCl、KCl和CaCl2等在高温下进行脱酰基反应,盐的加入对酰基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酰基含量变动相对较小。Sworn等除用强碱KOH进行脱酰基反应外,还利用Na3PO4和Na2CO3等弱碱进行反应,弱碱提供较温和的反应环境,酰基含量更容易控制。弱碱处理会减少总酰基含量,同时对甘油酰基有更强烈的作用,增加乙酰基/甘油酰基比例,强碱处理也会增加乙酰基的比例,但作用较弱碱更弱。酰基含量的准确测定是结冷胶研究的重要基础,不仅可以更好的研究两种酰基分别对结冷胶性质的影响,两种酰基的总含量及比例也是监测高酰基结冷胶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糖中酰基含量的测定常用比色法和滴定法,比色法利用碱性羟胺与乙酰基生成游离的乙酰羟肟酸,再与Fe3+和发生显色反应,根据吸光度来测定酰基含量;滴定法主要利用反应式1-1的原理,以酚酞为指示剂,通过测定脱酰基过程消耗的碱的体积,根据公式计算酰基含量。Cheetham等曾用HPLC方法,将黄原胶上的丙酮酰基和乙酰基游离下来,分别测定含量。

结冷胶在食品中主要用作增稠剂和稳定剂,其在低浓度时形成的“弱凝胶”网络,可悬浮牛奶中的可可颗粒,形成巧克力牛奶饮品,此性质使其也可用于冰激凌、酸奶等产品。结冷胶可用于食品保护膜,防止在烹炸过程中食品吸收过多的油。此外,碱处理后的结冷胶还可作为凝胶剂、乳化剂、润滑剂以及悬浮材料等用于食品和生物技术行业。2011年美国国家有机项目已批准结冷胶用于有机食品和饮料。在化工领域,结冷胶凝胶澄清透明以及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使其用于防晒露及护发素等护理产品,同时也可用于提高纸张的强度。结冷胶在医药领域可以作为药物赋形剂用于药物的传递,也可以作为人类组织再生三维支架的主要架构物质。结冷胶也可以替代琼脂作为植物和微生物培养基,不仅能够经受长时间的高温灭菌,且澄清透明的凝胶特性也可以更好的观察培养物的生长状态。由于结冷胶具有独特优良的性质,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其实际应用而进行的理论基础研究也尤为重要。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结冷胶以及其侧链酰基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两种酰基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酰基含量结冷胶的制备条件进行初步摸索,研究酰基对结冷胶流变学和凝胶性质的影响,并对复配胶的凝胶转变温度进行初步探索,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四点:

1. 探索能够准确测定结冷胶上甘油酰基和乙酰基含量的HPLC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验证。

2. 探索不同酰基含量结冷胶的制备条件,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制备得到一系列酰基含量不同的结冷胶。

3. 对一系列不同酰基含量的结冷胶进行流变学性质和凝胶性能的研究,以期得到不同酰基含量结冷胶的性质差异,以及酰基对结冷胶性质的影响。

4. 配制与部分脱酰基结冷胶酰基含量相同的复配胶,并对其凝胶转变温度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发现部分脱酰基结冷胶和复配胶的性质差异。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3-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9-19

概述 9

结冷胶的结构 9-11

结冷胶的分子结构 9-10

结冷胶的固态结构 10-11

结冷胶的凝胶性质 11-12

结冷胶的流变学性质 12-15

结冷胶的稳态流变学性质 12-13

结冷胶的动态流变学性质 13-15

复配胶的流变学性质 15

酰基对结冷胶性质的影响 15-17

结冷胶的应用 17

课题来源及立题意义 17-18

研究内容 18-19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9-25

材料 19-20

主要试剂 19-20

主要仪器 20

实验方法 20-21

溶液的配制 20-21

HPLC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21

结冷胶脱酰基的处理方法 21

分析方法 21-25

结冷胶样品水分和灰分含量测定 21

结冷胶样品离子含量测定 21

HPLC分析样品预处理 21-22

HPLC检测条件 22

其他方法测定酰基含量 22-23

流变学测定方法 23

凝胶性能测定方法—压缩模式 23-25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25-46

结冷胶样品成分分析 25

样品中水分和灰分含量测定结果 25

离子含量测定结果 25

结冷胶酰基含量的测定 25-29

HPLC色谱条件的选择 25-26

HPLC方法的考察 26-28

结冷胶产品酰基含量的测定结果 28-29

HPLC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9

小结 29

部分脱酰基结冷胶制备条件的探索 29-31

五种结冷胶样品的流变学性质 31-41

线性粘弹性区域确定 31-32

未加离子样品流变学性质 32-36

加入钾离子的样品流变学性质 36-41

小结 41

五种结冷胶样品的凝胶性质 41-42

复配结冷胶样品凝胶转变温度初探 42-46

未加入离子的复配结冷胶样品流变学性质 42-43

加入钾离子的复配结冷胶样品流变学性质 43-44

小结 44-46

主要结论与展望 46-48

主要结论 46-47

展望 47-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3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 詹晓北, 王卫平, 朱莉. 食用胶的生产、性能与应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0-36.

2. O'Neill M A, Selvendran R R, Morris V J. Structure of the acidic extracellular gelling polysaccharideproduced by Pseudomonas elodea[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3, 124(1): 123-133.

3. Jansson P. E., Lindberg B, Sandford P A. Structural studies of gellan gum, an ex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 elaborated by Pseudomonas elodea[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3, 124(1): 135-139.

4. Morris E R., Nishinari K, Rinaudo M. Gelation of gellan–A review[J]. Food Hydrocolloids, 2012,28(2): 373-411.

5. Kuo M S, Mort A J, Dell A.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of L-glycerate, an unusual acyl substituent ingellan gum[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6. 156: 173-187.

6. 张晨, 谈俊, 朱莉, 等. 糖醇对结冷胶凝胶质构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 35(9): 48-52.

7. Kang K S, Veeder G T, Mirrasoul P J, et al. Agar-like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a Pseudomonasspecies: production and basic properties[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82. 43(5):1086-1091.

8. Grasdalen H, Smidsr d O. Gelation of gellan gum[J]. Carbohydrate Polymers, 1987, 7(5): 371-393.

9. 詹晓北. 结冷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1999, 2: 66-69.

10. 孟岳成, 邱蓉. 高酰基结冷胶 (HA) 特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5): 45-49.

11. Chandrasekaran R, Puigjaner L C, Joyce K L, et al. Cation interactions in gellan: an X-ray study of thepotassium salt[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8, 181: 23-40.

12. Arnott S, Scott W E, Rees D A, et al. I-Carrageenan: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acking ofpolysaccharide double helices in oriented fibres of divalent cation salts[J]. Journal of MolecularBiology, 1974, 90(2): 253-267.

13. Chandrasekaran, R., Radha A, and Thailambal V G. Roles of potassium ions, acetyl and L-glycerylgroups in native gellan double helix: an X-ray study[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92, 224: 1-17.

14. Morris E R, Gothard M G E, Hember M W N, et al. Conformational and rheological transitions ofwelan, rhamsan and acylated gellan[J]. Carbohydrate Polymers, 1996, 30(2): 165-175.

15. 李海军, 颜震, 朱希强, 等. 结冷胶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06, 7(12A): 3-8.

制糖专业实习甘蔗制糖工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具有糖厂数量多,规模大、季节性生产的特点。我校的制糖专业则是专为甘蔗糖厂输送一线生产技术工人的专业。甘蔗制糖工程由于生产工艺流程很长,专业设备种类繁多、体积庞大,投资很大,无法在校内设立工厂进行实习,所以都需要和糖厂建立友好关系,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直接在糖厂进行实习。而由于糖厂季节性生产的特点,制糖专业必须是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几个月,再在糖厂开榨生产时下厂集中实习几个月。由于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是由简到繁,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分阶段进行的,所以制糖专业的实习教学应当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1专业课程学习前进行见习见习,是指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之前到生产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初步了解糖厂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为学习专业知识做准备,以加强今后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见习期间一般是不能动手操作的,以看为主。如果学生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没有直观的认识,老师上课时无论花费多大的功夫,学生也无法凭空想象和领会到专业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而在见习之后,由于学生对相关的设备及工艺流程已经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那么在上专业课,学习专业理论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制糖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之前必须进行见习。但由于见习只能看,基本不能动手操作,所以时间不宜太长,时间安排通常是一个月左右,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进行。在学生进糖厂见习之前,应当由专业老师制定好见习计划,对于见习的目的、作用、内容和要求进行说明,还要对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见习,见习是看什么的,怎么看,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见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即使进了糖厂,也会感觉漫无目的、无所适从,不知从何看起,最后收效甚微,达不到见习的目的。由于糖厂的工种、岗位繁多,而某些场所空间狭小,如果所有的学生全都挤在一起进行见习的话,势必难以进行,所以应当按糖厂的主要岗位对学生进行分组轮换,将人员分散,才能有利于见习的进行,同时也能让每个学生对于糖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通常是按照压榨、澄清、蒸发、煮糖、分蜜、化验等岗位分六组进行轮换。通过见习,学生对整个糖厂的生产基本有了大体的认识。2生产期实习糖厂开榨生产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初到次年的四月份左右。制糖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的十一月底,糖厂开榨生产正常以后,就应当到糖厂进行将近一个榨季的生产实习。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对于本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本次实习的目的是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对生产设备进行操作,以利于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生产实习和见习一样需要将学生按以上主要岗位分六组进行轮换,把学生分别组织到生产车间、工段、小组,指定专人配合,带队老师负责指导,确保学生在每个主要岗位都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对该岗位的生产工艺原理及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加深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到一定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可以了解和适应糖厂的生产管理制度,向先进的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学习,学习他们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等先进思想,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3顶岗实习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三年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第三学年应当到企业顶岗实习。制糖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的十一月份,糖厂开榨时就应当到糖厂进行顶岗实习。此时学生已经全部完成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整个甘蔗制糖生产原理,并且在上一次的生产实习时已经对全厂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设备有了相当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在此阶段,可按照实习糖厂的生产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安排学生进行固定岗位的顶岗实习,也就是学生不再象生产实习时进行实习岗位的轮换了,而是固定在某个岗位,由师傅指导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进行独立操作了。在此阶段末期,学生还需要通过技术等级的鉴定,获取技术等级证书。

碳酸锂毕业论文

找到一篇类似的。朋友你可以参考下!改革开放以来柴达木资源开发的历程,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年~1999年)。这一阶段资源开发模式处于低层次和粗放型阶段,资源综合开发水平低,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尾矿的利用率不高,各种资源联合开发的层次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开发中的副产品、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如青海钾肥厂、格尔木炼油厂和地方企业处于游离状态,没有真正起到带动盆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盆地自我发展能力弱。投入漏出型产业结构是这一阶段资源开发的主要特征,导致盆地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外部推动性。受制于旧的地域分工格局和价格体系的双重影响,盆地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和高级化进程极为缓慢,采掘工业比重远远大于加工工业比重,轻重工业及其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这样的产业结构格局是一种典型的投入漏出型产业结构。表现为:一是资源漏出型,盆地所采掘的大部分资源产品销往区外,而所需日用工业品和生产设备的90%以上由区外调入,这种贸易格局使盆地始终处于双重失利的境地。二是价值漏出型,盆地销往区外的产品多为平价调出,而区外进入盆地的日用工业品又多数为议价购进,这种一高一低的价格体制使盆地工业创造的价值不断流向区外。投入漏出型产业结构的形成归咎于盆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资源深加工增值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等,而所有这些原因又都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所致。由于投入严重不足,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长期不到位,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滞后,地方财政自我积累能力差,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各行业投资额的80%以上来自省和中央,从而形成了盆地经济发展对域外资金和对域外劳动力资源的强烈依赖性。域外资金来源一是靠国家财政拨款和倾斜投资,二是靠域外企业资金流入,前者因国家有限财力投资缓慢西移短期内无从指望,后者资金流入的目的在于寻求更高的利润报酬,可柴达木盆地的资金利润率远低于沿海平均水平,因而缺乏对域外资金的吸引力和良好的附着地,域外资金流入的门槛高,这使得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最后不得不改变投资去向和投资区位。第二阶段( 2000年~2004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倾斜,地方投资环境的显著改善,以及资源紧缺而引发的新一轮全球性资源开发热潮兴起,作为全省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海西州经济社会呈现出勃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发地域由点向面全面扩展。多年来,海西一直是全省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 但开发地域主要集中在察尔汗、锡铁山等点上,而在这一阶段已拓展到东西台吉乃尔、木里、鱼卡、新源、察汗乌苏等地区,甚至连一直缺乏产业支撑和财政来源的德令哈市也有了青海碱业这样的大型项目。二是开发领域由盐湖资源、油气资源向其它资源扩展。长期以来,除了油气资源外,海西州的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盐湖资源的开发上,而盐湖资源的开发也主要集中在钾资源的开发上。这一阶段,柴达木盐湖资源的开发已实现了由单纯的钾资源向综合开发利用钾、锂、锶、硼、镁等资源转型,向盐湖和油气资源联合开发、综合利用转型。同时,煤炭资源、铁矿资源等成了新的开发热点。这为海西州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新兴产业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投资主体开始由省内中小型投资者为主向省外战略投资者为主的转变。前些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海西资源对省外大的战略投资者一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资源开发主要由省内的中小型投资者来进行,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些省外战略投资者纷纷进入海西,如中信国安、浙江玻璃、河南义马、内蒙古庆华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和大型企业集团。这些投资者的进入,使柴达木地区资源开发的领域、规模、档次和技术含量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4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五年。海西州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西部大开发的工作部署,利用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扩大投资规模,加快资源开发力度,增加财政收入,使海西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大关,达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2004年比1999年年均增长,居全省第一;工业增加值2004年完成亿元,居全省第二,年均增长,居全省第一;地方财政收入2004年完成亿元,居全省第二,年均增长,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亿元,居全省第二,年均增长,居全省第七。第三阶段( 2005年~2008年)。2005年10月,柴达木被列入我国首批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州委、州政府依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实际状况,按照资源综合利用、有效配置、循环发展的要求,树立了产品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大循环大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对州情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认识。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有效地推进了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青海油田公司、青海盐湖集团、中信国安科技公司、庆华集团等大中型企业也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研究。循环经济工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一期、庆华集团乌兰焦化项目一期、青海锂业3000吨碳酸锂、鱼卡煤矿90万吨矿井、大柴旦矿业公司滩间山黄金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青海碱业纯碱二期、庆华集团肯德可克铁矿开发、木里煤业聚乎更煤炭开发、西台钾锂硼资源开发、青海油田油气资源勘探、青海盐湖科技公司万吨级碳酸锂、冷湖滨地钾肥公司大盐滩钾资源开发、义海公司大煤沟煤炭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二期工程、盐湖集团元通钾肥综合利用项目、庆华集团120万吨球团项目、庆华煤业洗精煤一期300万吨工程开工建设。10万吨联二脲、盐化综合利用、10万吨铅冶炼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在省政府、中科院和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试验区组建了以中科院盐湖研究所、青海经济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开展了10个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二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以提高整体装备水平、提升科技含量为重点,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选定了盐湖集团、中信国安、青海锂业、西部矿业、庆华集团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快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盐湖集团、盐湖镁业公司等镁资源开发重点工业化中试装置建成试车,青海锂业公司盐湖提锂技术获得成功,乌兰100万吨焦化项目在高海拔地区成功建成投产。三是围绕柴达木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冶金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依托州职业技术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开展适应于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同时青海碱业、庆华集团、盐湖集团等企业积极开展定向定点人才培训,人才培养取得了突出成绩。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柴达木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柴达木盆地虽然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但多具有不可再生性,且96%的资源是盐类矿产,储量大的如氯化钠在全国的需求量有限,市场相对较好的又限制于提取技术,从而使大多数的优势矿产难以充分利用。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黑色金属矿产和部分有色金属矿产探明储量不足。水资源方面,柴达木盆地实有水资源亿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水资源占有量(万立方米/平方公里)的 23%。全州水利工程可供水能力为亿立方米,总需水量为亿立方米,年总缺水亿立方米,。随着一大批工业项目的陆续上马,工业用水将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10年用水缺口将增至3亿立方米。(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柴达木盆地深居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盆地内的河流都为内陆河,自净能力很弱。一旦污染将直接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农牧业生产造成威胁。因此,保护好盆地的生态环境,使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群众能有一个不被污染的人居环境,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绿色的食物,拥有健康的身体就显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全州有土地面积万亩, 其中未利用土地31103万亩,占。未利用土地面积大,荒漠化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柴达木盆地,风蚀地、风砂地、盐碱地、砾石、戈壁分布广泛。重点是盆地西北部的茫崖至冷湖;盆地南部的乌图美仁至察汗乌苏、夏日哈;盆地北部的希里沟至怀头他拉。矿产资源多集中于盆地的西北部,是盆地的主要工业基地。该区域的生态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盆地内的工业多为资源开发型,采掘工业比重大。据资料,全州每年有200多万吨尾矿,其中180万吨随意堆放,占地面积达30万平方米。30%的采矿点分布在荒漠治理重点区。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初级产品产量来提高。粗放式开发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土壤和空气受到污染。特别是柴达木盆地还未建立水资源污染防治体系,水资源污染问题从长远看已不容忽视。(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水、矿物等各类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节约型的发展道路。三、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战略探讨(一)绿色战略。绿色战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资源开发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作为生产经营理念,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即将绿色理念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等方面,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对于柴达木这一具有重要环保意义的地区,企业实施绿色战略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振兴地区经济;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出口贸易额;有利于打破绿色壁垒,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二)可持续发展战略。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必须综合开发利用。如盐湖资源要重点进行钾、硼、锂、镁、锶、溴等盐湖资源的分离提取工艺、技术的系统工程学研究;开展盐湖高值、系列化工产品的开发研究。察尔汉盐湖提钾过程中副产大量氯化钠(NACI含量70%~80%),提钾后的老卤中含有大量镁、锂、溴、硼、碘,其含量分别达MGCI,33%、LIC10,2~、B203,左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远远高于钾盐。青海钾肥二期工程年产100万吨氯化钾, 将副产氯化钠200多万吨,排放老卤5000万吨(其中含MGCI2 1600万吨.UCl约8万吨),如果综合利用其中的50%,初步计算其产值将比主产品100万吨氯化钾产值高数倍。很显然,从富含多种矿物的卤水中,单一提取一种产品是不合适的,况且卤水中有益组份分别提取后,在其原料成本、产品本身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存在着有益的互补关系,实践表明,钾、镁、硼、锂分别提取的生产工艺过程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为了使盐湖资源开发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结合起来,必须走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的路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竞争能力。(三)国际化战略。以盐湖资源开发为例,国内生产、国外进口、国外生产国内销售是我国钾肥供应的三大支柱,在扩大国内产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钾盐,通过不同方式合作开发,有利于保证我国对钾盐的需求,泰国的呵劝高原,老挝的万象平原,俄罗斯的上卡姆盆地, 土库曼和乌兹别克的中亚盆地等蕴藏着丰富的钾盐资源,储量大、品位高,以可开采钾石盐为主。以我国东、南部为主要市场,经济效益要好,同时可形成部分稳定供应的进口钾肥。在条件成熟时,盐湖集团可以参与对外钾资源合作项目的建设,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走出去”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满足国内需求,拓宽企业生存空间,走国际化道路,向跨国公司方向发展。(四)人才战略。二十一世纪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这样说,没有高质量人才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没有高素质人才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行千里者、三月聚粮”,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多,要实行特殊优惠的人才政策,要从长远考虑做好人才培养储备,耍积极探索“只求所用,不求所在”的用人机制。要在积极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在对现有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上,一方面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切实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筑巢引凤;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其思想素质、科技水平,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五)联盟战略。盆地内的大型资源开发企业可以与国内大型公司或跨国公司组建战略联盟,在全球供应链的分工环节中找到最佳位置和出路。参与国际化竞争。同时,也可以以地域为中心,集结同行业企业,组建战略联盟,选择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作骨干,以它为先锋开拓市场来带动企业联盟实施国际化战略。战略联盟中的大企业可以与中小企业优势互补,从而形成综合优势,而且产品由于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免去了中小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而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各国对锂电池的高度重视掀起了一场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这也将改变未来世界汽车竞争格局 首先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利润最高。市场容量最大。安全行极高,具有投资价值,锂电池产业链下的电池、电极材料将具有制造业特点,盈利能力将呈现下降趋势;上矿产品、冶炼等将具有采掘业特点,盈利能力随原材料价格波动。当这些优点与汽车结合,新能源汽车时代由此开启了 其次有券商研究员认为,整个锂电池产业链是新能源汽车投资的重点,而锂电池正极材料将成为这条产业链中最耀眼的明珠。而且中国发展锂电汽车既有可与发达国家竞争的技术优势,又有发达国家所没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资本市场中,锂电池所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成为一场财富盛宴。整车制造厂商福田汽车(600166,股吧)(600166),拥有上锂资源的西藏矿业(000762,股吧)(000762),锂电池组件及电解液供应商杉杉股份(600884,股吧)(600884)、中国宝安(000009)、江苏国泰(002091,股吧)(002091),包括另一条技术路径——镍氢电池生产厂商科力远(600478)等各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均涨幅巨大 再者以丰田的镍氢混合动力汽车Prius为代表的日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较早,其厂商的战略核心就是发展混合动力车。2006年,混合动力车的市场份额占日本全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 从美国2001—2007年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数据来看,其复合增长率达到%,处于高速增长期。奥巴马就任后宣布,到2015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的保有量将超过100万辆。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8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也给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将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照此推算,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930万辆,即使2012年产量增至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将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 按每辆混合动力轿车电池成本5万元,正极磷酸铁锂材料50公斤,负极材料40公斤,电解液40公斤计算。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将带动5万吨正极材料,4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电解液的需求。 对于国内电池厂商而言,这将是一个总产值500亿元的大蛋糕。而如果按客车计算,这一数值还将提高3倍——每辆混合动力客车的电池需求是轿车的 4倍。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万辆,如果未来每年有10%的车辆更换动力电池,又将创造出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市场。《证券市场周刊》调查发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相互制约,甚至存在断链。在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上,电池、电机、动力系统生产企业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对于整车厂商而言,既然无法追求高利润,市场占有率就成为首要争夺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率先实现新能源电池在汽车上的产业化应用,谁就能占据先机。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缺乏资金批量生产业内人士认为,锂电池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依赖于长期发展的技术积累,而非单纯的资金投资,同样,锂电池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各细分行业领先企业大多为较早进入行业者。掌握了规模化生产磷酸铁锂和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电动汽车产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梦想照耀现实业内人士介绍,锂电池产业链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最高的是正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30%以上,根据材料不同,毛利率低则15%,高则70%以上。 我国小功率锂电池早已产业化,形成上下结合的完整产业链,电池产品超过世界市场的1/3,与日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我国有相对富饶的锂矿资源,还有制造成本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完全有可能迅速赶超日韩。(太多了你自己在看一道)

可以运用有不同的地方。(一)混和气体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题】在常温下,将1体积乙烯和一定量的某气态未知烃混和,测得混和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2,求这种烃所占的体积。 【分析】根据相对密度计算可得混和气体的平均式量为24,乙烯的式量是28,那么未知烃的式量肯定小于24,式量小于24的烃只有甲烷,利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甲烷是体积 (二)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计算的十字叉法 【例题】溴有两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这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已知溴的原子序数是35,原子量是80,则溴的两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等于。 (A)79 、81 (B)45 、46 (C)44 、45 (D)44 、46 【分析】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根据十字交叉法可知,两种同位素原子量与溴原子量的差值相等,那么它们的中子数应相差2,所以答案为D (三)溶液配制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题】某同学欲配制40%的NaOH溶液100克,实验室中现有10%的NaOH溶液和NaOH固体,问此同学应各取上述物质多少克? 【分析】10%NaOH溶液溶质为10,NaOH固体溶质为100,40%NaOH溶液溶质为40,利用十字交叉法得:需10%NaOH溶液为 ×100=克,需NaOH固体为 ×100=克 ( 四)混和物反应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题】现有100克碳酸锂和碳酸钡的混和物,它们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时所消耗盐酸跟100克碳酸钙和该浓度盐酸反应时消耗盐酸量相同。计算混和物中碳酸锂和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 【分析】可将碳酸钙的式量理解为碳酸锂和碳酸钡的混和物的平均式量,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可得碳酸锂和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97:26 百科名片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 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凡可按M1n1+M2n2=M(n1+n2)计算的问题,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计算。式中,M表示混合物的某平均量,M1、M2则表示两组分对应的量。如M表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M2则表示两组分各自的相对分子质量,n1、n2表示两组分在混合物中所占的份额,n1:n2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有时也可以是两组分的质量之比,判断时关键看n1、n2表示混合物中什么物理量的份额,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则n1:n2表示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如质量、质量分数、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则n1:n2表示两组分的质量之比。十字交叉法常用于求算:(1)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2)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有关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4)有关平均分子式的计算; (5)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6)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十字交叉法计算的式子如图 [编辑本段]一、十字交叉相乘法这是利用化合价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方法,它适用于两种元素或两种基团组成的化合物。其根据的原理是化合价法则: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0或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绝对值相等。现以下例看其操作步骤。 [编辑本段]二、十字交叉相比法我们常说的十字交叉法实际上是十字交叉相比法,它是一种图示方法。十字交叉图示法实际上是代替求和公式的一种简捷算法,它特别适合于两总量、两关系的混合物的计算(即2—2型混合物计算),用来计算混合物中两种组成成分的比值。 [编辑本段]三、十字交叉消去法十字交叉消去法简称为十字消去法,它是一类离子推断题的解法,采用“十字消去”可缩小未知物质的范围,以便于利用题给条件确定物质,找出正确答案。其实十字交叉法就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简便形式 如果实在不习惯就可以例方程解 但我还是给你说说嘛 像A的密度为10 B的密度为8 它们的混合物密度为9 你就可以把9放在中间 把10 和 8 写在左边 标上AB 然后分别减去9 可得右边为1 1 此时之比这1:1 了这个例子比较简单 但难的也是一样 你自己好好体会一下嘛 这个方法其实很好 节约时间 特别是考理综的时候 (一)混和气体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例题】在常温下,将1体积乙烯和一定量的某气态未知烃混和,测得混和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2,求这种烃所占的体积。 【分析】根据相对密度计算可得混和气体的平均式量为24,乙烯的式量是28,那么未知烃的式量肯定小于24,式量小于24的烃只有甲烷,利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甲烷是体积 (二)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计算的十字叉法【例题】溴有两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这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已知溴的原子序数是35,原子量是80,则溴的两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等于。 (A)79 、81 (B)45 、46 (C)44 、45 (D)44 、46 【分析】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根据十字交叉法可知,两种同位素原子量与溴原子量的差值相等,那么它们的中子数应相差2,所以答案为D (三)溶液配制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例题】某同学欲配制40%的NaOH溶液100克,实验室中现有10%的NaOH溶液和NaOH固体,问此同学应各取上述物质多少克? 【分析】10%NaOH溶液溶质为10,NaOH固体溶质为100,40%NaOH溶液溶质为40,利用十字交叉法得:需10%NaOH溶液为 ×100=克,需NaOH固体为 ×100=克 (四)混和物反应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例题】现有100克碳酸锂和碳酸钡的混和物,它们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时所消耗盐酸跟100克碳酸钙和该浓度盐酸反应时消耗盐酸量相同。计算混和物中碳酸锂和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 【分析】可将碳酸钙的式量理解为碳酸锂和碳酸钡的混和物的平均式量,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可得碳酸锂和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97:26 (五)数学统计中的十字交叉法【例题】(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某离校2006年度毕业学生7650名,比上年度增长2% 。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2%。而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 %,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多少人?【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出上一个年度的学生情况!以下均省略百分号!本科 98\ /8总和 102硕士 110/ \4所以,本科和硕士的比例是2:1.那么根据题意,上一年度的毕业生有7650÷而本科:硕士=2:1所以上一年度有本科7500*2/3=5000本年度本科生减少了2%,所以就有5000×98%=4900

碳酸饮料的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最多我认为喝一听比较合适,营养专家好像也是这样看。饮料每天最多喝一瓶可口可乐近日在美遭遇健康诉讼,美国消费者状告该公司软饮料中的苯含量超标,损害消费者健康,他们举证说,独立的实验室检测发现,可乐饮料中的苯含量高于联邦法律中规定的饮用水苯含量上限。上周,记者在几家大型超市里发现,可乐类碳酸饮料仍然是购物篮里的常客。一位姓杨的先生更是直言不讳:我从小就喝可乐,要不就是果汁,白开水,我早就不喝了。但是健康专家明确指出:饮料每天至多只能喝500毫升(一瓶),即使是毫无添加剂的纯天然果蔬饮品,由于水果自身所含的高糖分,在其加工成为成品后,其含糖量依然会很高,日摄入饮料过多会导致营养失调。危害 碳酸饮料导致肥胖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类饮料:瓶装水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蔬菜饮料、乳饮料和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导致肥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美国《儿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喝碳酸饮料越多,他们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州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每天多喝一罐碳酸饮料可将儿童肥胖的风险提高60%。而且营养低、热量高的碳酸饮料让孩子们少喝了牛奶和其他有营养的饮品,减少了他们发育成长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运动饮料侵蚀牙齿健康专家称:非苏打饮料和运动饮料对牙齿珐琅质的损害程度要大大超过可乐,其危害分别是后者的3倍和11倍。其中,高能饮料和瓶装柠檬茶对牙齿的危害最大。与一般可乐相比,运动饮料的添加剂里含多种有机酸,能分解钙质,进而侵蚀到牙齿的珐琅质。罐装或瓶装的冰茶也具有类似的危害,其对珐琅质的伤害是普通茶饮料或咖啡的30倍。牙医建议,如果一定要喝运动饮料,就尽量快喝,而不要小口抿。或者用吸管也行,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饮料和牙齿接触的时间。还要记住,喝完后不要立刻刷牙,最好是先用清水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否则对珐琅质的伤害更大。 提示 选择饮料不能牺牲健康选择饮料,必须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选择,口味的偏爱和消费习惯可以适当满足,但不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同时,在选择饮料时,不要盲目听信企业的广告宣传,要仔细了解饮料的成分,并结合医学保健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饮料产品;对于保健饮料,还要认准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标志。病人 禁忌饮料 后果糖尿病人 甜饮料 升高血糖值 肥胖者 甜饮料 诱发脂肪肝肾脏病人 饮料中的香精、香料 妨碍肾脏的功能缺钙的人 饮料中的香精、香料、枸橼酸 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失眠症患者 甜饮料中的兴奋剂 妨碍病人入睡腹泻病人 饮料中的糖分 加重腹泻、腹胀婴幼儿 碳酸甜饮料 影响婴幼儿食欲

(二)学生准备: 1、文书材料方面:查阅课本、查阅图书资料、《健康报》等报刊杂志。 2、电子材料方面:查询电子读物(视听软件)、电视健康频道、社会频道、互联网的相关网页。 3、调查材料方面:走访老师和专家、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4、实验材料方面:利用可搜集的材料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撰写实验报告等。 5、自己制作的各种材料表格,包括活动的程序、安全与组织纪律等制度的确定。 6、制作自制水果的材料和榨汁机。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采访活动二:对于饮料的市场调查活动活动三:问题的提出 活动四:问题的初步探究活动五: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六:自己制作饮料活动七:评价与反思 五、活动总结 洪江区幸福路小学 红领巾“绿色饮食”监测站 2006年11月饮料与儿童健康科技实践主题探究活动实施阶段活动记录一: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采访 一、对校园内一部分人关于“最常喝的饮料;饮料的种类;饮料的来源”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每小组内将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并用柱形图表示出人们最爱喝的饮料是什么。采访后根据自己的感受经历写成日记,并进行小组内交流或在校园网上交流。 二、让学生对调查采访结果进行全班汇总统计画成柱形图,画在大卡纸上,(人们爱喝饮料的种类、人数、饮料的来源) 活动记录二:对于饮料的市场调查 调查人们最爱、常喝的饮料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影响。途径有三: 1.组织学生在附近超市或小店进行采访;教师的帮助是帮助制定表格,帮助小组内确定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记录方法。 2.利用电脑网络进行查找。图书馆查找资料,并组织学生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写出自己的发现或体会。 3.整理汇总小组内的调查资料,并写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一定的方式呈现。 活动三:问题的提出 (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教师:通过以上的调查,可见饮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们安全与否、营养有无,家长、学校里不让我们多喝饮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不如这样吧,关于饮料我们就来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好吗?看看饮料对我们生活、健康有什么影响。 2、首先提供一条信息:“如果把人脱落的牙齿浸泡在可乐中,过一段时间牙齿会变软。你相信吗?” 2、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确立研究方法 1、教师引导:你能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这条信息? 2、学生自由发言,预想自己的研究方法。 3、教师引导:你会运用哪些用具做实验呢? 提示1:如果没有牙齿,可以用什么实验材料代替呢? 提示2:牙齿变软,说明牙齿中什么物质被破坏? 4、学生分组讨论,由此开展研究,确定实验方案。 5、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各组针对其实施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6、教师提示: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可乐瓶子的盖注意拧紧,在实验过程中不要打开) (三)课后延伸 在课下与伙伴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活动建议: 教师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实验的方法,并学会填写实验报告表格。学生在课下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关注,如果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引导其自行解决。 活动四:问题的初步探究 活动设计: (一)各组实验成果汇报 实验1: (1)具体做法:将鸡骨浸泡在可乐中。 (2)实验现象:经过一星期后,鸡骨完全变黑,并明显变软。 (3)实验结论:可乐中含有大量色素,可乐会破坏骨头中的钙。 实验2: (1)具体做法:将鱼骨浸泡在可乐中。 (2)实验现象:经过一星期后,整条鱼骨两边的小刺已经看不到了,中间的粗大部分完全变黑,并明显变软。 (3)实验结论:可乐中含有大量色素,可乐会严重破坏骨头中的钙。 (二)确立进一步探究问题 1、教师提问:看到这么触目惊心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体会。 3、教师引导:在经过了这次实验之后,你有什么问题想要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呢? 4、小组讨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选择组员们感兴趣的同时适合开展研究的主题。 (学生主题:可口可乐对人体的危害、饮料的种类与营养、身边的伙伴喜欢喝什么饮料、最适合人体健康的饮料等) (三)制订活动计划 1、分组确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分工和完成研究任务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明确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 2、组间交流各自研究计划,师生共同探讨修订。 活动建议: 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亲眼目睹的实验现象而产生的新的思考与新的疑问是本次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产生新的生成性问题。 活动五:研究成果展示交流 活动地点:教室学生活动准备:展示使用的相应工具与道具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教师创设一个综艺活动“研究总动员”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本次“饮料与儿童健康”主题研究成果展示会。 二、交流成果、共享互研 1、探讨交流:碳酸饮料的危害 (1)各组同学自由展示与交流自己的实践成果 (2)学生自由交流:实践中的感受与观看展示后的感受 2、调查分析:身边的小伙伴究竟有多少还在喝碳酸类饮料呢? (1)教师语言引导: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真是太大了,我们身边还有人在喝 可口可乐这种碳酸饮料,究竟还有多少人在喝这种饮料呢? (2)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相关的调查分析) (3)自由交流:看了调查结果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展示交流:除了碳酸饮料,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1)教师语言引导:以前我们天天喝可口可乐,这一下子不让我们喝可口可乐了,那我们喝什么呢? (2)通过趣意盎然的形式介绍不同种类的饮料 (3)畅谈感受:欣赏了各组嘉宾异彩纷呈的饮料介绍,了解了各类饮料丰富的知识,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4)问题延伸: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呢? (5)学生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研究成果】 (一)碳酸饮料的危害 1、资料补充:色素的危害 2、资料:可乐中阿巴斯田的危害 3、实验:将鸡骨浸泡在可乐中,经过15天,鸡骨明显变软。 4、资料:咖啡因影响对钙的吸收 5、资料补充:咖啡因对人体的其他影响 6、意外发现:碳酸饮料的概念 7、资料补充:碳酸饮料的危害 8、意外发现: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中含有浓度足以危害人们杀虫剂残余物。 9、实验:将两只蟑螂分别放入果汁与可乐中,经过一段时间,可乐中的蟑螂先死亡,而果中的蟑螂依然活着。(可乐中含有过量杀虫剂残余物) (二)你喜欢喝什么饮料? 1、介绍调查问卷 2、进行问卷分析(统计图) (三)除了碳酸饮料,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1、果汁饮料 2、茶饮料 3、豆乳饮料 4、矿泉水 5、 纯净水 (四)要可口更要健康,我们明智的选择是什么? 健康新闻:介绍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料 (五)教师总结升华:喝任何东西都要适量,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 三、思维拓展、课题延伸 1教师引发思考:即使我们在偶尔喝喝的饮料的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你觉得我们在喝饮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小组讨论,将自己的倡议写在纸条上后贴在黑板前大幅的“健康倡议书”上。 3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建议。 4教师小结并引发新思考:看来喝饮料也是一门学问呢!在我们的生活中,留心处处皆学问,即使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喝喝饮料,经过我们的研究竟也存在着这种种不健康因素,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们习以为常实际上却是不健康的习惯,让我们共同完成一份健康倡议书。 5、自由畅谈:通过哪种方式将自己的倡议告诉给身边的人? 6、教师小结:让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吧!让我们把健康带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带上我们的倡议,向着健康的方向,出发!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内容灵活安排课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可以在校内进行汇报展示,作为对学生开展活动的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愿望。 活动六:自己制作饮料 1、学生亲自制作饮料 在制作饮料时,所有同学都在为自已的饮料的“营养”花费了一翻心思,制成各种各样的特色饮料,这促使孩子们对所有的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仔细的研究。 2、写出自己的配制的结果 3

把醋和面碱(或小苏达)兑在一起,就能产生气泡,之后在往里面加水和糖,就是碳酸饮料.味道可能不好,但确实是碳酸饮料.

学前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前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健康的饮食行为能够为幼儿 期良好的营养状态提供很好的保证,而良好的营养状态又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根本。然而一些调查结果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根据结果可知我国幼儿在饮食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逐步提高,食品加工工业发展迅速,诸多种类的垃圾食品充斥着幼儿的日常生活,家长放任儿童过多地食用垃圾食品,正餐摄入量不足,导致幼儿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这会让幼儿越来越远离健康。同时,医学工作者们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幼儿期的饮食问题,会影响到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若想要幼儿健康成长,应当关注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根据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分析,基于对幼儿可能存在多种不良饮食行为的情况,研究者决定通过进一步调查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因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从而帮助幼儿健康成长。本研究中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4-6 岁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现状调查;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因素;针对幼儿不良饮食行为提出具体可行的改善策略。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 4-6 岁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原因,可以丰富幼儿饮食行为理论。

2.实践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幼儿存在不良饮食行为,而教师及幼儿家长却无法改变这种现状,这将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发展。所以,本研究旨在为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提供改善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策略,让幼儿家长及教师以正确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在幼儿吃零食方面,1994 年,Cathro 和 Hilliam 对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以及西班牙等 5 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各国儿童食用零食频率普遍很高。[1]Ezell,Mc Coy,Wolfe 等人也对美国儿童食用零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儿童食用零食行为较频繁,每日最常吃的零食是碳酸饮料、甜食、水果和薯片。[2]斯金纳等人的调查也表明,幼儿零食行为占幼儿不良饮食行为总和比例较高,而且幼儿吃零食这一行为的比例与幼儿年龄增长呈正比关系。

Kendra 她认为在幼儿阶段向幼儿介绍一些饮食营养的知识是非常必要必需的,而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这是有关幼儿饮食营养认知的教育。 Essa 指出如果儿童出现在吃饭时吃的很少,饭后却说他饿了的情况时,不要斥责他为什么吃饭时不吃饱,也不可以给他吃的,而 是 告 诉 他 下 次 吃 饭 时 吃 饱 就 可 以 了 , 这 是 有 关 饮 食 行 为 的 教 育 。Branen,Fletcher 等人指出,在幼儿园中,幼儿进餐的时间可以固定,但幼想吃的食物是可以被选择的,这是有关饮食健康态度的教育。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需要对部分幼儿进行访谈,而通过查阅 3-6 岁幼儿发展指南,研究者发现幼儿在 4 岁以上才具有能听懂和理解成人所想表达的问题的倾听能力,以及能够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经历的表达能力,因此,研究者将调查范围确定在 4-6 岁的幼儿。所以,研究者随机抽取中班和大班中 4-6 岁的 200名幼儿进行饮食行为调查。

首先,观察法是对学前幼儿来说最适合的方法,因为观察法不无需幼儿做一些超出自身能力水平的反应,可以充分了解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最真实的行为表现;另外观察法幼儿不容易受观察者干扰,观察者可以客观记录幼儿的行为。 其次,研究者将选取幼儿的午餐时间对两所幼儿园中班和大班总共 16个班级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观察(每班观察两天、每周观察两个班级),主要采用观察法中的行为检核法和事件取样法对幼儿不良饮食行为进行观察,也就是对幼儿不良饮食行为是否发生以及不良饮食行为中具体有哪些行为方面进行描述和记录。研究者将根据不良饮食行为的操作性定义并结合已有成熟的观察记录表制定研究者需要的观察记录表,用此表在正式观察开始前进行预观察,预先考察和了解观察环境和现场,熟悉幼儿,使幼儿消除戒备心;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4-5

Abstract 5-6

一、引言 9-18

(一)研究缘起 9

(二)研究目的 9-10

(三)研究意义 10

1.理论意义 10

2.实践意义 10

(四)文献综述 10-16

1.国外有关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研究 10-11

2.国内有关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研究 11-16

(五)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16-18

二、研究设计 18-22

(一)研究对象 18

(二)研究方法 18-22

1.观察法 18-19

2.问卷调查法 19-21

3.访谈法 21-22

三、4-6 岁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22-29

(一)部分幼儿进餐不够独立 22-23

(二)幼儿挑食、偏食行为明显 23-25

(三)幼儿进餐的专注度不高 25-26

(四)幼儿的进餐速度过快或过慢 26-28

(五)幼儿离园后吃零食行为普遍 28-29

四、影响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 29-38

(一)幼儿园的进餐环境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29-31

1.幼儿饮食健康教育缺乏 29-30

2.有些教师指导用语不合适 30

3.部分教师对幼儿要求过高 30-31

(二)家长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31-33

1.家庭喂养方式不当 31-32

2.家庭内部观念不一致 32-33

3.家长不良榜样作用 33

(三)幼儿自身发展特点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33-35

1.幼儿自身食欲不佳 33-34

2.幼儿自身注意力不集中 34-35

3.幼儿自身为难养型幼儿 35

(四)社会环境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35-38

1.电视广告失范,家长防范意识不强 35-36

2.幼儿食品质量堪忧 36

3.幼儿园附近的垃圾食品摊贩 36-38

五、幼儿不良饮食行为改善策略 38-43

(一)创造适宜的幼儿园饮食氛围 38

1.开展多形式的饮食健康教育活动 38

2.规范教师幼儿进餐时的指导语 38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喂养观念 38-40

1.坚持正确的喂养方式 38-39

2.家庭内部对孩子统一要求 39-40

3.家长做好榜样示范 40

(三)帮助幼儿依照其自身特点健康饮食 40-41

1.帮助幼儿从自身发展特点改善饮食行为 40-41

2.规范不同年龄幼儿不良饮食行为 41

3.帮助不同气质幼儿改善不良饮食行为 41

(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41-43

1.完善幼儿食品广告立法 41-42

2.选择适合幼儿的电视节目 42

3.严重处罚未按照要求生产儿童食品的厂商 42

4.严格监管幼儿园周围的食品摊贩 42-43

结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7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黄土云.297 例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分析[J].中川儿童保健杂志,2001(06)

[2]孙吉.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医药世界,2006(09)

[3]魏梅,袁丽娟.2-6 岁儿童生活习惯、饮食行为问卷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

[4]万钫.家庭幼儿饮食行为教育的调杏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5 (4): 30-31.

[5]梅节.广州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和育儿行为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l997(03)

[6]徐浙宁,顾秀娟等.学前儿童饮食状况与家庭喂养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03)

[7]敖春美.3-6 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8)

[8]周立清.352 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3)

[9]孙卫民.幼儿不良饮食行为与教育[J].家庭医学,1994(03)

[10]刘湘云.儿童饮食行为[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06)

[11]金星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03)

[12]卢慧兰.兰州市城区 3-6 岁儿童零食行为现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05)

[13]张红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J].山东教育,2005(27)

[14]林弘等.759 例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J].河北医学,1999(12)

[1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J].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26-481

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

(一)选题依据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内容与意义

文献综述

二、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注意事项

五、总结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以下是学前教育硕士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题目:

3-6 岁幼儿绘本阅读的偏好研究

研究的缘起

1.绘本作为儿童读物的流行趋势

绘本,是现今社会非常流行的一种幼儿读物,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幼儿图书。绘本中的图画很精美,故事的情节也很生动,绘本中的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对幼儿的视觉上造成了一定的刺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中的天真、简洁的文字风格使得幼儿理解起来更加的容易,绘本以上的这些特点都很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幼儿能提起更高的兴趣去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绘本中的乐趣,绘本阅读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生动丰富的图画也使得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愉悦感,使他们感受到绘本当中艺术美的熏陶。

2.绘本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绘本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3 岁-4 岁是幼儿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在此阶段幼儿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因此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语音的锻炼是很关键的。幼儿阅读绘本对其语音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在语言方面,绘本对于 3-6岁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审美、情绪、情感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幼儿绘本阅读过程中对绘本的更为细致的选择问题亟待解决

绘本是一个拥有很多学科交叉的阅读材料,并且也越来越成为国内的学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关于绘本的研究论文越来越多,我们关注的有关绘本的内容也越来越广。绘本阅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不同的年龄段是有不同的选择的,他们也有自己对绘本阅读的偏好,研究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对绘本阅读的偏好的不同可以更好的使我们对幼儿的绘本阅读进行指导,以及选择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绘本。但通过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没有的,经过资料的查阅发现到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者的对 3-6岁儿童的对于绘本的阅读偏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的相关文献。大部分的专家学者只是停留于表面,有的只是针对一类绘本对幼儿的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有的只是在绘本的形式的选择上进行了一些调查,有的只是浅显的谈及了自己的观察幼儿阅读所得出的一些经验总结。在这些研究中并没有综合的从幼儿的年龄、性别上做出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所以在这我希望经过系统的观察与分析来进行关于 3-6 岁幼儿阅读偏好的研究,做出更为清晰、深层次的成果。为幼儿的早期阅读提供更加具体有效的指导。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对象是 3-6 岁的幼儿,3-6 岁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偏好研究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研究会发现幼儿在阅读中的对不同类型的绘本的不同选择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对各个类别的绘本的不同选择。通过研究在我们可以再理论上更加了解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阅读规律与偏好,获得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一个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本研究可以丰富我国的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相关研究。通过探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的阅读偏好研究使得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研究更系统、更具体,丰富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

2.实践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 3-6 岁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偏好。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对于不同类型绘本的选择,在幼儿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本研究,并在幼儿真实的绘本阅读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与分析,也会在各个年龄班进行绘本的讲解活动观察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并且会分析相关的案例了解更多、更真实的关于幼儿绘本阅读的偏好。很多幼儿园的绘本阅读都有着一定的问题,幼儿园对于绘本的投放以及不同年龄班适合阅读的绘本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不能做出最正确的及判断给幼儿提供最好、最适合的绘本。本文的这些研究对幼儿早期阅读指导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绘本阅读方面的指导。此研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也能了解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喜好,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而且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也能优化幼儿园的绘本的资源,使得幼儿园的绘本得到更好的利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更长远的发展。

文献综述

1.绘本阅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

幼儿阅读绘本幼儿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3-6 岁的幼儿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且绘本阅读也会发展幼儿的情感、想象力、观察力和认知能力等,这一时期的幼儿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绘本中描绘的图画世界打开了幼儿观察和想象这个世界的窗户,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感觉到兴奋和开心。因此通过各类绘本的阅读带给幼儿的是很大的帮助,会让家长和幼儿教师发现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和成长。

对幼儿绘本阅读的价值研究中,不同的专家学者所描述的关于绘本的价值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有的专家着重指出了绘本阅读对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与心灵成长的作用如湖南肖涓老师;有的专家着重指出了绘本阅读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方面的促进作用,如甘肃的洪海鹰;有的则表述了绘本阅读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良好的品德养成等方面的意义,如耿明磊老师的观点。

湖南师范大学的肖涓老师指出,绘本的图画语言为儿童呈现了一个美妙奇幻的世界。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绘本是作为儿童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是儿童自身世界的很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可以通过绘本进入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成人也借助绘本获得了与儿童进行心理交流的机会。儿童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儿童文化。绘本是幼儿的好伙伴,伴随着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个“ 窗口”,而且是幼儿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绪的港湾。绘本的模式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这种特点符合儿童思维的图景性特质,这就使得幼儿在读绘本的时候会更容易进入到绘本的故事情境当中去。

甘肃的洪海鹰指出,绘本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而且很多情感类的绘本还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情操。他还提出,绘本故事跨越了国界,越过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不同种类不同表达方式的绘本使幼儿的想象力不断的丰富。绘本画面中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小细节也会让幼儿产生很丰富的联想,这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体验不同故事情节的机会。再者,优秀的绘本创作者会

给幼儿留出极大的想象空间,为幼儿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使幼儿在在每一次的绘本阅读中都会有新的不一样的发现和体验。

碳酸饮料的制作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如下:

1、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开题报告的名称要把开题报告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开题报告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的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开题报告,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最长一般不要超过20字。

3、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研究背景是什么。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开题报告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开题报告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4、研究的指导思想,开题报告研究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能是哲学、数学、自然科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科学发展规划。

5、研究的目标和假设,研究目标和假设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假设具体,才能明确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能了解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6、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有了开题报告的研究目标和假设,就要根据目标和假设来确定我们这个开题报告具体要研究的内容。

7、研究的步骤和进度,开题报告研究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开题报告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8、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途径,开题报告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

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用得最多的是社会调查法和受控对比实验法。一个大的专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专题可以主要采用一种方法,同时兼用其他方法。

9、研究的成果形式,开题报告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报告、论文、发明、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

10、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集体开题报告研究方案中,要写出专题组组长、副组长,专题组成员以及分工。专题组组长就是本专题的负责人。

开题报告写法:

1、明白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是在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对课题进行的论证和设计,阐述这个课题有什么价值、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提出研究方案,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就是说,确定了的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行动指南,尽管可以随时修正,但不能随意推翻。

2、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开题报告不是凭空写出来的,动笔写之前要做到大量的工作,包括广泛地阅读文献,熟悉导师或师兄师姐做过的工作,落实实验室工作条件,摸清楚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认清开题活动的作用:开题活动是集思广益的学术交流,其作用是从同行那里获取更多有益的帮助。通过开题活动,让更多同行——导师以外的其他老师,课题组以外的其他同学——在短时间里听懂、看懂自己要做什么,并给予具体的建议。自己的开题报告写得不清晰,同行不知从何帮助,开题活动也就沦为走过场。

注意事项: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因此,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

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开题报告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写:

1、科学问题:开题报告总有一个准确、规范、简洁的题目,紧接着这个题目,就必须说明,本课题要做什么研究,即开题报告要开门见山地说明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2、立题依据:包括学术上的理论依据和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就题目、科学问题涉及的相应方面,阐述、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问题)。

3、研究目标和目的意义:说清楚通过本课题研究,解决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全部,或者部分。要求简洁、明确。几句话就可以,避免啰嗦。

4、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侧面。一是要写清楚开展哪几方面的研究(通常3-5个方面),在每个方面下面还可以写出更细致的次一级内容;二是拟解决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前述几个方面中的某个或者贯穿其中的什么,解决了关键问题,整个课题研究就迎刃而解。

5、研究方案:针对研究内容,说明怎样做,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研究思路,整个研究分哪些步骤,每一步骤具体作什么,各个步骤组合起来,使整个研究圆满完成。

为了方便阅读,使用步骤框架图,做到一目了然。第二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选择研究的材料(对象)、使用什么取样(试验)方法获取什么数据、使用什么分析方法(指数、公式、模型)处理什么数据得到什么结果。

碳酸铝镁片处方设计毕业论文

铝碳酸镁咀嚼片为抗酸与胃黏膜保护类非处方药药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每片含主要成份碱式碳酸铝镁克。辅料为:羧甲淀粉钠、淀粉、糖精钠。本品有明显抗酸作用,并兼有胃黏膜保护作用,对胆酸也有一定吸附作用,其作用迅速、温和、持久。

可以治疗胃酸胃痛的这种现象,那么也有其他的一些副作用,经常吃的话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如果不吃的话,那么肠胃就会出现一些负担,所以不要乱吃?

版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说明:铝镁司片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01月31日国食药监注[2007]54号《关于公布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发布。【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铝镁司片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阿司匹林克,重质碳酸镁克,甘羟铝50毫克。辅料为: 【性状】 【作用类别】 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规格】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饭后服。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5.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 6.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 7.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 2.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 3.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4.本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 5.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中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重质碳酸镁及甘羟铝为抗酸药,能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 *** 而引起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不良反应。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1、适应症不同

铝碳酸镁片:铝碳酸镁片,适应症为:·胆酸相关性疾病;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酸性嗳气、饱胀等;预防非甾体类药物的胃粘膜损伤。

铝镁加混悬液:铝镁加混悬液,适应症为中和胃酸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胃酸过多引起的返酸、烧心、疼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2、成分不同

铝碳酸镁片:化学名称:铝碳酸镁,分子式:Al2Mg6(OH)16CO3·4H2O。分子量:。

铝镁加混悬液:本品主要成份为铝镁加,其化学名称为:十四羟基碳酸铝镁水合物。分子式:Al2Mg6(OH)14(CO3)2·4H2O。分子量:。

3、药理毒理不同

铝碳酸镁片:本品是一个抗酸抗胆汁的胃粘膜保护剂,含有人工合成、同于天然物质的单一活性成分铝碳酸镁。它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吸收进入血液。

能迅速改善和缓解胃部疾病,如迅速中和胃酸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可逆性选择性地结合胆酸、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对胃的损伤及增强胃粘膜保护因子的作用。

铝镁加混悬液:本品为抗酸药,可用于中和胃酸,还能部分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而不影响消化功能,同时本品还能大量吸附胆酸,对因胆汁返流引起的胃溃疡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铝碳酸镁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铝镁加混悬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