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德育报编辑有哪几位

发布时间:

德育报编辑有哪几位

每周一次。《德育报》是我国唯一一份以“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的专业报纸,每周一次,每年共48期。

德育报副总编辑

德育专家吴碧是贵州大方县人。吴碧贵州大方县人,现任中华人物文化网副总编,《德育报》爱心之旅演讲团副团长,中国教育学会特聘讲师,中国春晖演讲团演讲员,中国爱心励志联盟发起人。

一般不回复。一个月内上刊了就是录用,没上报就是没过,基本不回复的,自己查报纸的电子版,或者在家等汇款单。德育报》是全国德育工作的主流媒体。名誉总编辑是陈茂林与田仿余,名誉社长是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社长兼总编辑是张国宏,主管部门是山西省教育厅。

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为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林清玄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赵丽宏赵丽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当代作家,民进成员。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汉族人。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散文《顶碗少年》被列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他 有十余篇作品收入中国大陆各地、香港和新加坡语文教材,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丰子恺丰子恺(-),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老舍 ”是他最常用的笔名。马晨明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作品:《金融时报》《 西藏采访笔记》《藏戏》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30页(第七课) 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权鹏飞权鹏飞,男,1970年11月23日出生,陕西白水县人。从事文学创作十五年来,发表新闻、文学、摄影作品500余篇幅。曾获新疆第八届、第九届“新疆新闻奖”。2006年初,编辑出版的旅游画册《尼雅似梦•民丰如歌》在首届新疆外宣品评比中获三等奖。系列散文《和田的维吾尔》被认为是最具实力的一篇佳作。该篇散文先后收录于《2000当代散文精品》、被乌鲁木齐市电视台拍成了电视散文、2008年正式入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新疆自建国以来仅有两位作家的作品入选过国家语文课本,一个是解放初进疆的已故军旅老作家权宽浮,另一个就是权鹏飞,老少“权氏作家”入选全国课本现象被誉为“二权映月”。李星华1911年11月21日,李星华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李大钊的女儿。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在监狱关押二十几天。她在法庭上机智地回答了敌人的审问,说自己是最大的孩子。使在延安工作的大哥李葆华躲过了敌人的搜捕。王愿坚王愿坚()男,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毛泽东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何其芳何其芳,男,原名何永芳。何其芳幼年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何其芳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笛福安徒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契诃夫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英语:Аnton chekhov ) (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笛福丹尼尔•笛福(1660~1731),Daniel Defoe,英国小说家,现实主义者。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1660年出生于伦敦的商人家庭。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他在学习当牧师多年后,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宗教生活,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 他广泛游历,经商也很成功。在此期间,他成了家,开始了养家糊口的生活。 1692年,他的生意失败了,32岁的笛福负债累累,同时还要养活妻子和六个孩子。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在监狱里呆了不少年。 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鲁滨逊漂流记》。马克·吐温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虽然他的财富很多,却有损他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称英国 最不知名人士之一,擅长写讽刺小说。其交友不广阔,迪士尼、魏伟德、近二款,八八年、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年四月二十二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叶永烈叶永烈,男,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汉族,1940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2月生,江苏宜兴人,汉族。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兼任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党史党建学科规划评审组组长、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党史党建学科规划组(学科评审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8年任中央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主讲教师。刘绍棠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中学读书时开始发表独创作品。1951年曾经在河北省文联工作。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本命年的回想》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翌年退学。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称誉为“神童作家”。1958年被划成“右派(最初,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右派”是指坐在议会右侧,拥护君主制与贵族特权的人士。今日,则是用来指强调民族主义、传统和宗教。部分人则用“右派”来称呼支持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人。)”,并开除党籍。1979年恢复名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务。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和《中国共产党名人录》。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1997年3月12日因病逝世于北京。黄蓓佳黄蓓佳,女。江苏如皋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干部,省作协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专业作家。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1973年1月毕业于江苏省黄桥中学,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分配至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三年。1984年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副主席。翁嵌露《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罗广斌罗广斌(1924--1967),作家。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杨益言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 月18日生于重庆。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王宏志1969年生于天津武清。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市雍阳中学高级美术教师,一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作品多取材花鸟草虫、小动物等内容,画作吸融赵佶,于照等前辈绘画特色,恪调清新淡雅,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美展、获奖、结集并在报刊上发表。1998年花鸟作品获天津市参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最佳作品奖。2000年作品《春意盎然》,在天津市首届农民艺术节《盘山杯》美展中获铜奖。2001年作品《春》入选天津市首届花鸟画大展。2002年作品《春晖》入选延安文艺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04年作品《盛夏》获天津市参评全国第十三届群星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银奖。2005年,作品《月季》入选《中国书画小品展作品集》,并在天津市博会上展出。多幅作品选入《当代中国书画家扇面作品专集》、《中国书画小品展作品集》、《天津市首届花鸟画大展作品集》和《书画家》等。柏吉尔柏吉尔,德国作家 (1804~1882)Bruno H. Burdel 。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琥珀》。 《琥珀》一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孙云晓,男,1955年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1993年发表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引发热烈持久的教育大讨论,推动了教育改革。 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等。求你了,给我分吧!!!谢啦!

环球时报有几个总编辑

不管那一年这个胡锡进只是个人名呗,而重名重姓多下了具体省,市,县,区,好查询。

胡锡进,男,1960年04月出生,祖籍平顶山汝州[1],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1989年获前苏联硕士学位。曾在美国、日本等国采访,并曾进入台湾采访。采写过大量独家新闻,并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活动。著有《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2][3][1]现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因为他想接触一些新的职位,而且他将会以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继续工作。

环球时报总编辑

德州晚报编辑部

市政府批准的.我是那的小记者..由长河晨刊发展的

内容提要:夜阑人静,身心俱疲之时,抬头仰望星空,找寻天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那是姥姥充满关爱的眼睛。在她的照耀下,在她的关怀鼓舞下,我将抖落满身的疲惫,继续奋勇向前-------

天边那颗最闪亮的星

文 张海燕

一颗两颗三颗颗颗星相连,

一件两件三件件件情贯穿。

——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人生已过半。回眸过往,生命中难忘的人和事,多得如天空中无数颗闪亮的星。这其中,姥姥是那颗最闪亮的星。

每当我在人生的旅途上感到孤单失落时,抬头仰望星空,定格那颗最亮的星,就好像看到天堂的姥姥在鼓励我,给我以温暖与慰藉。蓦地,对姥姥的回忆墨染宣纸般氤氲开来……

姥姥是一个心灵手巧、勤俭持家的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我们舍不得花钱买贵重的棉衣,每年秋天,姥姥早早的给我们全家四口人做好棉袄棉裤。待到我父母去看望她时,顺便捎回来。因为姥姥的针线活好,做工仔细、衣服合体,邻居们有难做的衣服都来找姥姥做。也正因了这一点,我们每年穿着姥姥给做的棉衣,都会受到乡邻大娘婶子们“啧啧…”的称赞。衣料软软的,针脚密密的。抬头望天,太阳暖暖的,天空蓝蓝的,云儿悠悠的,心上也漾过一阵阵的愉悦与满足……

不仅如此,姥姥还是一个善良勤劳、疼爱孩子的人。90年代初,我上高中,姥姥那时七十多岁。 冬日的清晨,院子里,一个蜂窝煤炉,半截烟囱,一堆柴禾,还有瘦弱的姥姥。院子里的枣树光秃秃的,在刺骨的寒风中瑟缩地站着。晨光熹微,东方刚露出一丝鱼肚白。因为昨晚我没把炉子闷好,灭了。姥姥怕我饿着肚子去上学,就早起生炉子。她左手用火钳夹着烟囱,右手往炉膛里填柴禾。炉火熊熊地燃烧着,火苗像贪婪的红舌头,一跃一跃的,映红了姥姥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脸。几缕散发被风吹落到脸颊,她也顾不得理顺。

在姥姥的一番忙活下,蜂窝炉重又生火,姥姥赶紧给我做饭,我终于又能吃顿热乎饭去上学了。这时,我看到姥姥脸上同样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感谢姥姥,姥姥真好!

生活中,姥姥对亲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待我的学习方面同样毫不逊色。本人虽然愚钝,但颇爱读书。我想这与童年姥姥对我的一次慷慨智力投资有关系吧。年幼时,有一次姥姥领着我上街去玩。途经一书店,我高兴地跑了进去。左瞧瞧、右看看,对少儿类图书爱不释手。最后我迷上了一本厚厚的儿童文学(合订本),看了起来,后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姥姥喊我回家。我想走,但又舍不得放下书。我悄悄地看了下封底的定价:2元,这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价钱也是不菲啦。年幼的我知道姥姥家贫,无甚闲钱,所以也不好意思要求姥姥给我买。不知是我太过恋恋不舍让姥姥看了出来,还是姥姥善解人意,疼爱孩子。姥姥竟然对我说要买下这本书,我大吃一惊。想到姥姥的经济状况,我随即对姥姥说不买了,但是姥姥却执意把这本书买了下来,并对我说“别挂着花多钱,以后好好学就行”。记得我当时很高兴,双手抱着厚厚的儿童文学,蹦蹦跳跳地跟姥姥回了家。

童年的事情有很多,但大多已淹没在记忆的长河中,可惟独这件事却令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姥姥为我打开童年的事情有很多,但大多已淹没在记忆的长河中,可惟独这件事却令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姥姥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学之窗,让懵懂无知的我通过这扇窗打量并了解外面的世界。姥姥是我人生路上的奠基者、引路人(姥姥没有文化,但她却懂得疼爱孩子,竭尽全力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姥姥无私善良智慧的品质,深深地感动并影响了我,时至今日,每每想起,眼眶中总是盈满泪水,那是感动之泪,亦是幸福之泪。

至今,姥姥已去世十余年。每当我在生活中看到与姥姥相似的老人时,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她。想她走得还是早了些(殁年87岁),倘假以时日生存,我还要多尽些孝道才是。但斯人已逝,空留遗憾。真应了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尽孝需趁早,这话一点都不假。

夜阑人静,身心俱疲之时,抬头仰望星空,找寻天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那是姥姥充满关爱的眼睛。在她的照耀下,在她的关怀鼓舞下,我将抖落满身的疲惫,继续奋勇向前。

张海燕,中学教师,德州作协会员。作品刊发于 “ 学习强国”《德州晚报》,《德州日报》以及各文学平台。

有空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语言文字报有哪些编辑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汉字书体的演变) 1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二)。 (表二:甲骨、金文对照表)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3)。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4)。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图6)。"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图7)。图8虽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图9、10)。图11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图12)。 (图12) 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如图13、14、15)。 8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9电脑字体 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如 下图(其由左至右依序为:迭圆体、综艺体、古印体、勘亭流及海报体) 汉字的起源是一个未解之谜。说到汉字,不得不提甲骨文,得到考古支持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现在3300年前,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共发现了5000个以上的甲骨文单字,其中可以认识的约有1700字。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没有理由落于人后那么多!思索的同时,我们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会意和形声成分,在这些甲骨文中,“会意字”不到80%,形声字占20%多。这与古代埃及人、苏美尔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远远不如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经用巨大的石块建造宏大的金字塔时,中国却只有夯土建筑。在古埃及人已经在坚硬的石头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图案时,中国却只能在兽骨或龟甲上刻出粗糙的划痕。但是看看中国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却又远远高于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图形。似乎汉字直接跨越了早期象形文字的早期阶段,直接进入了一种更抽象的较高级阶段。汉字发展经历的象形阶段:表意—形声的途径中,象形阶段几乎没有,所谓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阶段就已经被高度抽象了。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更不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当希腊人建造帕台侬神庙的精美雕塑,罗马人建立万神庙的巨大穹顶时,中国还只有秦汉时期夯土的长城,和陶制的殉葬兵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经是一种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了,汉朝的隶书与今天的汉字已很接近。无论是跳跃着前进的文字文化,还是中国汉字这一庞大的复杂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文字出现的早期,象形文字可以工作得不错。可是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有些语言不能用形象表达了。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开始创造一些仅代表发音的符号来记录这些语言。中国人却选择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 会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 表音字,如“阿”,没有任何意义,只表示一个音节; 通假字,如“说-悦”;开始出现于汉字中。 提及汉语,免不了令人联想到同样占文化课很大分量的英语。同时,我们也想了很多。学习一种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这种语言思考,就想用母语思考一样。但是,最能发挥个人思想创造性的还是母语,更何况要学好“外语”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古罗马人并不因为羡慕希腊文明,而改用希腊语——尽管两种语言十分接近。阿拉伯人同样要把拉丁文、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而不是改用拉丁文或希腊文。同样,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也不是自己改用阿拉伯文,而是把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到了启蒙运动时期,更进一步地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并加以普及。 对于外语好的个人而言,直接看外文原文根本不费劲。但要他翻译出来,效率就要低很多。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如果人人都化大量精力学外文,那效率就很低了。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像历史上那些失去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一样,彻底消失了。最好的选择就是象阿拉伯人、或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那样,以少数擅长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翻译工作之后,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普及。只有这样,本民族中才能更多的人用母语进行高效率的思考、创新。 汉语现在在英语面前面临的困境是:基于这个语言的文明正处于高峰期——并不象阿拉伯人面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那样,是处于经失落的静态文明;也不象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面对的是正走向衰落的伊斯兰文明。现在,大量新的科技成果、新知识、新思想依然在英语世界产生,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事实上的国际社交语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从使用它的人口来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仅次于汉语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约有4亿多人。然而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语的人数,要远比这多得多,可以说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民族。所以,现在并不能简单地因为学习英语消耗了学生大量时间,就不该学英语了。光学好英语是不够的,全民学英语也不表明就能提高素质,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果从利马窦、徐光启向中国传播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算起,已经几百年了;如果从鸦片战争,从林则徐翻译西方书籍、报纸算起,也有160多年了;即便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到现在也有近百年的时间了。当代的中国,应该正处于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转折关头。现在的中国,应该是学习英语,与翻译并重;最重要的是要开始用母语思考、创新。提高科研、新闻等行业从业者的英语水平,与普及基础教育,普及先进科学文化思想并重。不应该在中国把英语变成象欧洲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文那样的“贵族语言”。 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痕迹,中国文字的演变是跳跃式的,是华丽的,是耐人寻味的,就如同中国的历史一样。中国人创造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也同样引导着中国人前进。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编辑]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编辑]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编辑]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编辑]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编辑]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编辑]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编辑]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一、手抄报的形式办手抄报用八开纸的版面,中间对折成为一、二两版。要求有标题,有刊头刊尾。版面布局合理,排版设计匀称。字迹规范美观,一律用珠笔或钢笔书写。二、 手抄报的内容手抄报的内容丰富多样,既可以是课堂中的内容,也可以涉及课外的内容;既可以是语文知识,也可以涉及物、化、数、英等其它学科的内容;既可以是知识积累为主,也可以涉及学法探讨,难题寻解;既可以复习旧知识,也可以预习新内容。具体要求:一般配合教学内容及进度来拟定小报的内容,每二周一期,每期要求有明确的标题,确定重点内容。主次分明,版面新颖活泼。

三、 具体步骤1、 讲清意义,激发兴趣办手抄报的意义在于:培养读写听说等实用的语文能力,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促进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关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明确定位。从这“工具”和“基础”两词中我们足以了解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因语文不过关而影响了学习和工作的情况呢?有的同学理科学得很不错,而只因为文科太差而名落孙山。有的人喜爱数学,可面对复杂的应用题却一筹莫展。有的人工作做的非常出色,让其总结一下经验,却说不出个一、二、三。

从中、高考,到工作中的继续学习;从工作上、学习上的工作总结,到社会工作中的大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都离不开语文这个工具,都有赖于这个基础。那么我们如何从现在就认真打好这个基础,掌握好这门工具呢?靠每天一节的语文课?谈何容易。现时学习中又不允许我们用太多的时间去学语文。那么,有没有一种能把课内与课外的活动结合起来;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互促进的方法呢?这时同学们的表现很活跃,有的在闪动着眼睛思考着;有的则用期待的目光企盼着老师的答案。这时,我并没有说出答案,而是趁势发问:“你们想不想当编辑,做记者”?这时同学们都说:“想”!这时我把办报的想法告诉他(她)们:“你们通过办手抄报不但能尝试着做编辑,做记者,而且还能当主编,自己排版设计。这可是个极富挑战性的活动,相信你们只要能坚持办手抄报,你们不但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排版、设计等综合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时,同学们各个跃跃欲试,从他们企盼的目光中似乎在闪着一个个的问号,什么是手抄报?2、 典型引路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具体指导如何办手抄报的方法,我的做法是:(1)让学生先独立办一期手抄报,专题自拟,自行选材,自行设计,自行抄写。可参考《学习报》、《北京日报》,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时间在两内周完成。(2)将收上来的手抄报选择出几份较好的,进行认真指导,让他们反复修改。经反复修改后的手抄报基本符合要求了,我便通过点评的形式把每份报纸的优点都展示给同学们,并在点评过程中较详细的把手抄报的基本格式讲解给大家,回去再实践,经过这样的反复实践,同学们基本掌握了办报方法。(3)要求具体化,手抄报规范化。在大部分学生掌握手抄报的基本格式后,为了提高手抄报的质量,我于是进一步要求。A、手抄报要做到:主题鲜明,内容集中,标题新颖。根据中心内容拟定一个醒目的标题。如:“以复习旧知识为主,可拟为《复习指导报》,如是语文知识方面的内容可拟为《语文学习报》,力求新颖。B、版面布局合理。布局合理主要指,版面安排匀称,主次分明,版块横、竖参差,插图位置合理。整个版面要给人以美观舒适的感觉。C、书写要规范。书写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要求字迹要清晰、笔顺要规范,大小要适当(以三米左右能看清为宜)。

3、 评展激趣促提高为了使手抄报的质量不断提高,也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我坚持每期都认真看,认真点评,择优展览。点评。点评的原则:以表扬优点为主。点评的内容:从形式到内容,从整体布局到每个版块的安排设计,从选材到书写。办手抄报体现着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可能通过一两期的实践就能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耐心的指导,热情的鼓励,是克服困难坚持办下去的动力。所以点评中,我毫不吝惜的表扬同学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款精妙之笔,实在没有可表扬的,只要按时交了我也表扬。这样同学们都能以平和愉快的心态去听取老师的点评,学习别人的长处,欣赏自己的进步,盘算着如何完善自己的报纸。展出。展出的原则:优中选优,兼顾不同层次。经过两三期的点评,同学们的取长补短认真实践之后,在以后的手抄报里,每期都不乏形式优美,内容充实的好作品出现。对于这些作品,我除了认真点评给以表扬之外,还要在班上展出,供大家观摩学习。也有的同学尽管他们的作品不是很好,但却是他(她们)尽其所能而为之。这些作品我们也适当的给予展出的机会。展出的范围一般以1/2或1/3为宜。

《少年电脑世界》,《探索地理》等,百度搜青少期刊就可以

学生字技巧一、利用熟字学生字。 简单说就是利用熟字,加、去、换偏旁,还可把熟字合起来。 熟字加偏旁,如:分——粉(面粉)——纷(纷纷)。熟字去偏旁,如:梅——每(每天)。熟字换偏旁,如:纪——记(记住)。二、利用汉字特点学生字。用偏旁记音义,如:钉——钉子,盯——盯着,渴——口渴,喝——喝水。用字形记音义,如:尖——针尖,歪——歪斜。三、把同偏旁的字归类识字,可以认识部首。如:喊——高喊,吗——好吗,吃——吃饭,唱——唱歌,吵——吵架,呼——呼气。喊、吗、吃、唱、吵、呼,这几个字的部首是“口”。 像这样复习一下,我们再学习生字时,自己就能找到一些窍门了!

1、实物识字法

实物识记就是让孩子直接看到实物进行认字,使孩子了解字义,从而记住生字。如为了让孩子记住“铃铛”这两个字,父母可拿出一个小铜铃铛,让它叮叮当当地响,再把“铃铛”两个字写在纸上,从而让孩子记住这两个字和金属有关,进而记住这两个字。

2、表演识字法

根据字义做动作,也有利于孩子识字。如学习“看”字,让孩子把手放在眼睛(目)上方,表示可以看到很远的中央;学习“跑”字,可让孩子做一下跑的动作,孩子就会明白跑是用脚的,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孩子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孩子学得很积极。

3、故事记忆法

可以根据某些字的特殊形义编一个小故事来记忆。

如“裹”字,可编故事为:有个小孩,摘了不少野果子,回家时不好拿。他灵机一动,脱下身上的衣服,把野果子包起来,高高兴兴地提着回家了。这就是“果”之所以在“衣”中的缘故。如“休”字,可以这样讲故事: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着树歇一歇,这个字就是“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