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少先队仪式教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少先队仪式教育研究论文

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少年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儿童。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的巧妙、周全。努力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多种需要。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它,少先队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多种教育渠道,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类型。“少先队活动要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二是从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的角度,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少先队员健全人格。”②我们的队活动设计及大多数着眼于第一条主线,重视了思想品德范畴的教育,而忽视了第二条主线,轻视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教育。本文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条主线平衡发展的原理、策略与方法。 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竭诚为少年儿童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入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③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接班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质量上的合格;我们还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决不落下一个,这才是数量上的合格。 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充满爱的家庭,在此相同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思想淳朴、天真活泼、学习认真、进取心强。但“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人的性格在形成过程中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主体的先天性气质是千差万别的,客体也因其家庭、个人挫折、身边人群的多样性,形成了性格的差异。”④所以,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健全的,只要极少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少年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少年儿童。这种设计的主流方向是正确的,但对照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不能不说这仍是一种缺陷。 首先,辅导员要有面向全体少先队员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能牢记 “三个一切”,⑤不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在培养教育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少先队员掉队。 其次,辅导员要做有心人。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还要善于从精神状态甚至表情中发现每一个少年儿童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心坎上。”⑥这有心人有两方面的要求:一要与少先队员接近,不仅要身体接近,还要心思接近。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的一切。二要善于思考,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角度,从少先队员的言行中,了解他们的心思,推测他们将来的行为。如果推测出的行为是不良行为,不仅要及时制止,还要溯及根源,以帮助少先队员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⑦ 第三,努力满足少先队员成长的多种需要,特别是对极少数心理有缺陷的少先队员,其矫正既要及时又要有耐心。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成中是可塑的。发现越早,越有利于矫正,对少年儿童的伤害也越小。及时发现,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为稳定性的性格时,也就说不上有心理缺陷。但一旦形成,其矫正过程并非易事,也不会有手到病除那么见效快,其不良行为往往出现反复。我们决不能迁怒于儿童,这是性格习惯性的本质特性。所以我们还要有耐心。 第四,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巧妙、周全。有性格缺陷的人大多数是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前者情感和语言动作的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易产生过急行为伤害别人。后者往往敏感、多疑、感情较脆弱、内向、刻板,易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所以,活动设计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不能让活动给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能让他们的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最好是在所有的活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对性格缺陷者的矫正。 第五,少先队活动设计中基本目标的多维性和层次性。目标的多维性是指少先队员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受到教育的多中多样,既有道德品质方面的,又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也有习惯能力方面的等等。层次性是指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不同队员所受到教育的差异。队活动主体、队活动着用的客体,全体队员、部分队员、个别队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同一个少先队活动中,设计出达到不同目标的环节,以满足队员不同的需要。 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原理清楚了,策略掌握了,接下来是队活动的设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指出,“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要求辅导员根据纲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面是一篇少先队工作总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结合着写一下吧。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雏鹰行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雏鹰假日小队"手拉手文明行动,加大深化"手拉手"互助活动,组织开展"争当文明学生"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拓宽了队员的活动领域,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开创了小学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 2.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抓好“规范化队室”的创建工作。继续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快乐队生活”、“语文知识百花园”、“英语天地”、“健康快车”和“环保与我”等五个栏目,有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每天中午11:20-11:50播出,中间加插各班每天的好人好事。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浓厚的英语氛围。重点抓好学生会、纪律监督委员会、绿色卫士巡逻队、《育苗报》的小记者的培训工作,申报《少先队小干部》小记者站、完善社区少先队组织――雏鹰假日小队,充分发挥大队委、学生会、值勤队、绿色护卫队、鼓号队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抓好大、中队队角建设,学习园地的内容要求丰富多彩,每个队员至少参加出好一期园地,继续进行中队优秀园地的评比工作。 抓好少先队的标志、用品管理和使用,使其发挥作用。继续抓好鼓号队的训练工作,为每周的升旗仪式及参加镇的新兵欢送工作,共青团有关会议的开幕仪式、晓风艺苑的颁奖仪式等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我校少先队把理论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开展论文和方案的评选活动,切实重视信息交流,努力做好《少先队员》、《少先队小干部》、《 育苗报》、《中国少年儿童》等报刊的订阅工作,拓宽队员的视野和增长见识。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 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对新生一入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从,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学生会干部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中。我们还过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了解队员在学校时常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养成教育。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利用教师节、国庆节、重阳、队庆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慰问孤寡老人、元旦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为三百多名新生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中队活动和邀请学校共建单位丹灶交警中队和公安分局的同志对队员作法制、安全教育的专题报告等形式,组织队员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化队员的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观念,培养安全的法制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使队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4.加强队员的环保意识教育。结合学校申报省绿色学校和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活动,号召队员们积极参与活动,发挥“绿色小卫士”的作用,通过专题讲座和出版专栏,开展签名活动,美化校园的捐花活动,美化家园的社区清洁活动,美化教室的墙室布置比赛,进行“丹灶无限美”的宣传画绘画活动,参观丹灶金石开发区的华南环保生态工业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对队员进行环保教育,提高队员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5、加强队员的卫生意识。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非典型肺炎,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危险。为了让队员们了解此病毒的情况,减少对非典型肺炎的恐惧,我大队部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小广播、出黑板报、宣传资料的张贴 ,开展队活动等,来使队员认识病毒,了解此病毒的症状,掌握预防病毒的方法:每天都要测量自己的体温,遇到身体不舒服,不要乱服药,要找医生看病;饭前饭后都要洗手,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课室、桌椅和公共场所进行定期进行消毒,减少学生的集会。在大家的支持配合下,我校没有出现非典型肺炎的病例。 三、以"雏鹰行动"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 1、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学校大队部号召队员们发扬勤俭节约、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精神,把自己的零用钱捐到学校的扶贫基金,今年全校师生共捐款12560元,大队部利用扶贫基金为19名特困生每月发放四十元助学金,减轻他们的负担。7年来,全校师生共捐款4万元,共资助100多人次。通过该项活动培养队员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又使队员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好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南海日报》曾三次从不同的侧面报道过这项活动。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大队部在队员中广泛开展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的实践体验活动。在校内利用校园网资源,发动队员自己上网查资料,积极参加学校的手抄报比赛、环保征文比赛、司仪选拔大赛、阅读课外书比赛、利用废物参加创作发明大赛,参加网页设计大赛、设计电子刊物。另外,各级按照年龄特点来选择主题,走出学校,踏进社会,如组织学生到丹灶交通中队、西城派出所、良登花木地花场、红棉童车厂、丹灶环卫站、南海血站等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扮演社会上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工作的感受,通过实地观察、操作,使队员们了解各个行业运转情况,提高“五自”能力,培养了队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学校还组织了“雏鹰假日小队”利用双休日进行社区清洁活动,参加文化站、文化室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如晓风艺苑的颁奖仪式,慰问老人,让队员们在社区体验教育活动中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培养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开展以“五自”为目标的雏鹰争章活动,根据雏鹰行动争章达标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一年级实施《自理章》、《友谊章》。二年级实施《节俭章》、《家务章》,三年级实施《礼仪章》、《爱国章》等,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等环节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一年来,共有二百多名队员获得达标章三百多枚。队员们在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 取得一点成绩。 一学期来,在全体老师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该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被评为佛山市绿色学校,大队部被评为市少先队先进集体,吴碧连老师被评为市优秀辅导员,李晓敏、杜杏雪、林艺青、何艳钊、周嘉仪、欧健明等被评为市优秀少先队员,梁家丽 、 徐带好、 刘碧好、吴柳彩、帅惠珍 、陈燕欢、 邓近欢 、 张彩红被评为镇优秀辅导员,陈艳华 、沈文华 、潘卓丹、方健华 、黄月仪被评为镇优秀少先队员。大队部在六一前夕进行表彰优秀家长和优秀中队、优秀家长的表彰活动。张耀康写的《如何处理队员的人际关系》获市三等奖。沈文华撰写的活动方案《让非典远离我们》活动佛山市三等奖。李晓敏、沈文华两名队员参加《育苗报》的读书征文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仪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初中阶段少先队仪式是初中少先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少先队仪式教育的意义进行三方面论述:一是从认识角度出发,,论述仪式教育对于促进少先队员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从情感出发,从产生情感体验及增进情感归属等方面揭示了少先队仪式教育对激发队员情感共鸣有重要意义;三是从实践出发,论述少先队仪式内容及其设置是如何引导少先队员开展主体实践的,并探讨其在队员身心发展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意味着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方向,新的目标。

希望同学们努力做到“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勤奋好学,顽强拼搏,关心集体,举止文雅,积极锻炼,热爱劳动,争做优秀少先队员。希望少先队工作者和辅导员老师把智慧献给少先队事业,做少先队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创新性地推进少先队工作。

火红的队旗高高飘扬,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鲜红的领巾系满理想,载着我们扬帆远航。隆兴中学此次建队仪式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在少先队组织中磨练成才,勤奋学习,快乐生活,树立远大理想,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论文少先队教育实践研究

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少年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儿童。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的巧妙、周全。努力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多种需要。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它,少先队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多种教育渠道,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类型。“少先队活动要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二是从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的角度,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少先队员健全人格。”②我们的队活动设计及大多数着眼于第一条主线,重视了思想品德范畴的教育,而忽视了第二条主线,轻视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教育。本文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条主线平衡发展的原理、策略与方法。 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竭诚为少年儿童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入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③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接班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质量上的合格;我们还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决不落下一个,这才是数量上的合格。 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充满爱的家庭,在此相同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思想淳朴、天真活泼、学习认真、进取心强。但“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人的性格在形成过程中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主体的先天性气质是千差万别的,客体也因其家庭、个人挫折、身边人群的多样性,形成了性格的差异。”④所以,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健全的,只要极少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少年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少年儿童。这种设计的主流方向是正确的,但对照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不能不说这仍是一种缺陷。 首先,辅导员要有面向全体少先队员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能牢记 “三个一切”,⑤不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在培养教育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少先队员掉队。 其次,辅导员要做有心人。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还要善于从精神状态甚至表情中发现每一个少年儿童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心坎上。”⑥这有心人有两方面的要求:一要与少先队员接近,不仅要身体接近,还要心思接近。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的一切。二要善于思考,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角度,从少先队员的言行中,了解他们的心思,推测他们将来的行为。如果推测出的行为是不良行为,不仅要及时制止,还要溯及根源,以帮助少先队员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⑦ 第三,努力满足少先队员成长的多种需要,特别是对极少数心理有缺陷的少先队员,其矫正既要及时又要有耐心。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成中是可塑的。发现越早,越有利于矫正,对少年儿童的伤害也越小。及时发现,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为稳定性的性格时,也就说不上有心理缺陷。但一旦形成,其矫正过程并非易事,也不会有手到病除那么见效快,其不良行为往往出现反复。我们决不能迁怒于儿童,这是性格习惯性的本质特性。所以我们还要有耐心。 第四,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巧妙、周全。有性格缺陷的人大多数是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前者情感和语言动作的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易产生过急行为伤害别人。后者往往敏感、多疑、感情较脆弱、内向、刻板,易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所以,活动设计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不能让活动给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能让他们的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最好是在所有的活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对性格缺陷者的矫正。 第五,少先队活动设计中基本目标的多维性和层次性。目标的多维性是指少先队员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受到教育的多中多样,既有道德品质方面的,又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也有习惯能力方面的等等。层次性是指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不同队员所受到教育的差异。队活动主体、队活动着用的客体,全体队员、部分队员、个别队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同一个少先队活动中,设计出达到不同目标的环节,以满足队员不同的需要。 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少年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儿童。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的巧妙、周全。努力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多种需要。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它,少先队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多种教育渠道,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类型。“少先队活动要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二是从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的角度,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少先队员健全人格。”②我们的队活动设计及大多数着眼于第一条主线,重视了思想品德范畴的教育,而忽视了第二条主线,轻视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教育。本文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条主线平衡发展的原理、策略与方法。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竭诚为少年儿童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入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③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接班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质量上的合格;我们还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决不落下一个,这才是数量上的合格。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充满爱的家庭,在此相同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思想淳朴、天真活泼、学习认真、进取心强。但“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人的性格在形成过程中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主体的先天性气质是千差万别的,客体也因其家庭、个人挫折、身边人群的多样性,形成了性格的差异。”④所以,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健全的,只要极少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少年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少年儿童。这种设计的主流方向是正确的,但对照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不能不说这仍是一种缺陷。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首先,辅导员要有面向全体少先队员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能牢记 “三个一切”,⑤不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在培养教育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少先队员掉队。其次,辅导员要做有心人。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还要善于从精神状态甚至表情中发现每一个少年儿童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心坎上。”⑥这有心人有两方面的要求:一要与少先队员接近,不仅要身体接近,还要心思接近。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的一切。二要善于思考,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角度,从少先队员的言行中,了解他们的心思,推测他们将来的行为。如果推测出的行为是不良行为,不仅要及时制止,还要溯及根源,以帮助少先队员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⑦第三,努力满足少先队员成长的多种需要,特别是对极少数心理有缺陷的少先队员,其矫正既要及时又要有耐心。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成中是可塑的。发现越早,越有利于矫正,对少年儿童的伤害也越小。及时发现,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为稳定性的性格时,也就说不上有心理缺陷。但一旦形成,其矫正过程并非易事,也不会有手到病除那么见效快,其不良行为往往出现反复。我们决不能迁怒于儿童,这是性格习惯性的本质特性。所以我们还要有耐心。第四,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巧妙、周全。有性格缺陷的人大多数是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前者情感和语言动作的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易产生过急行为伤害别人。后者往往敏感、多疑、感情较脆弱、内向、刻板,易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所以,活动设计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不能让活动给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能让他们的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最好是在所有的活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对性格缺陷者的矫正。第五,少先队活动设计中基本目标的多维性和层次性。目标的多维性是指少先队员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受到教育的多中多样,既有道德品质方面的,又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也有习惯能力方面的等等。层次性是指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不同队员所受到教育的差异。队活动主体、队活动着用的客体,全体队员、部分队员、个别队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同一个少先队活动中,设计出达到不同目标的环节,以满足队员不同的需要。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既是少先队员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素质和中华民族智慧,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需要。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能否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实施艺术教育,对少先队员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何让少先队组织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通过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审美能力,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走班活动、挖掘资源、创新形式、多元评价、德美结合等方式打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 一、走班活动,体验美 在少先队艺术活动课辅导中,实行“走班活动”。所谓“走班”是指活动教室和辅导员固定,改革固定中队授课制的限制,打破队员年龄界限和原有中队次序,少先队员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层次的艺术活动内容开展学习活动。不同层次的活动室,其活动内容和要求不同。每周开设两节连上的课,让队员们参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课中,队员们通过走班活动,可以体验到多种多样的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美的动作,美的思维。“走班”满足了队员的兴趣爱好,给了队员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队员的主体地位,更丰富了他们的审美体验。 二、挖掘资源,发现美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构建少先队艺术教育活动课的教材体系。一方面根据队员的身心特点,保持原有艺术校本教材相对稳定性,开设管弦乐、舞蹈、书画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原有艺术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创编富有少先队特色的艺术教育活动课程教材,加强少先队活动的设计,体现少先队艺术活动教材内容的特性。从少先队员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精选与他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抓住有利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设计开展主题鲜明、有吸引力、时代感强的艺术教育活动。比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队员在活动课中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歌舞特色等资料,从中了解、发现各个民族的美的风景、美的服饰、美的文化、美的食物、美的故事、美的人……再由队员们自己发挥各自的特长,比如唱一唱民族歌、跳一跳民族舞、讲一讲民族故事、做一做民族饰品、秀一秀民族服装等等。我们的艺术活动课程就应该引导队员们挖掘身边的资源,巧妙运用这些资源,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美,懂得欣赏美,学会表现美。 三、创新活动,创造美 少先队艺术活动课,是在辅导员帮助下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的活动课,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我们可以一些开发特色活动,如:举办“五彩童心,放飞梦想”艺术节、“想唱就唱,唱响校园”超级童声歌唱大赛、“校园吉尼斯”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庆“六一”文艺汇演、艺术活动成果汇报、队员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大型艺术类活动,组建红领巾社团训练,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给队员们施展艺术才华的空间和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艺术活动,让队员在艺术审美中体验着无限快乐,在愉快的活动中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 四、多元评价,追求美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制定少先队艺术活动评价机制。首先,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实行的少先队艺术活动不以考试为评价标准。评价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队员参与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三是活动的客观效果,辅导员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在评价目的上,主要突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要求和内容、手段的创新。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文艺展演或书画展示、组织比赛等形式,对队员审美能力进行评价。作为一个少先队活动,活动的评价就必须有少先队特色,我们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要落实在培养少先队员审美意识的范畴。活动评价要与奖章激励相结合,进行表彰和奖励。我们可以颁授“雏鹰奖章”,或评选优秀少先队员,评选“红领巾艺术小明星”和“红领巾艺术进步星”,专门制作精美的“红领巾艺术成绩报告单”和“红领巾风云榜”,激发队员参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多元评价也是对少先队员追求美的一种肯定与认可,同时,这样多元的评价也可以让部分少先队员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美的方向,从而培养追求美的意识。 五、德美结合,提升美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中,我们除了要通过活动课来陶冶队员的情操,发展队员的特长,培养少先队员的审美能力,还应该注重提高队员的道德文化修养,使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我校从2000年开始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艺术节,队员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凝神聆听美学讲座,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或排演相声、小话剧……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展现。去年六月,在我校举办的第十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全校有11个班的四百多名队员演了武术操,场面恢弘、热烈,表达了队员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德美结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少先队员中一度出现的只知歌星,不知英雄的“追星热”,我们可以在表演课上组织队员观看优秀影片。观看影片前,我们要求教师帮助队员理清历史线索,了解历史故事的大背景。观看影片之后,组织影评讲演和征文比赛,不仅提高了队员的审美欣赏能力,而且使队员懂得,一个不能产生英雄、伟人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我们在美术活动课中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美与丑的大讨论,使队员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针对美术特长班队员爱好美术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武进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让他们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少先队员们的审美意识。 我相信,在打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中,只要围绕“培养少先队员审美意识”的核心内容,努力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资源,精心研究、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艺术活动,必能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提高少先队员生活品位,塑造少先队员健全人格,促使少先队员懂美、爱美并能创造美,形成审美意识,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在体验中,把审美情趣延伸至内在的道德审美,促进少先队员更好地成长成才,使我们的少先队工作有新的突破,形成自己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品牌。

少先队劳动教育论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都说“劳动最光荣”,在生活当中人们离不开劳动,只有通过劳动人们才能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的东西,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这一种说法,以下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方法。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 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少年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儿童。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的巧妙、周全。努力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多种需要。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它,少先队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多种教育渠道,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类型。“少先队活动要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二是从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的角度,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少先队员健全人格。”②我们的队活动设计及大多数着眼于第一条主线,重视了思想品德范畴的教育,而忽视了第二条主线,轻视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教育。本文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条主线平衡发展的原理、策略与方法。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竭诚为少年儿童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入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③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接班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质量上的合格;我们还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决不落下一个,这才是数量上的合格。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充满爱的家庭,在此相同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思想淳朴、天真活泼、学习认真、进取心强。但“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人的性格在形成过程中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主体的先天性气质是千差万别的,客体也因其家庭、个人挫折、身边人群的多样性,形成了性格的差异。”④所以,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健全的,只要极少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少年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少年儿童。这种设计的主流方向是正确的,但对照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不能不说这仍是一种缺陷。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首先,辅导员要有面向全体少先队员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能牢记 “三个一切”,⑤不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在培养教育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少先队员掉队。其次,辅导员要做有心人。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还要善于从精神状态甚至表情中发现每一个少年儿童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心坎上。”⑥这有心人有两方面的要求:一要与少先队员接近,不仅要身体接近,还要心思接近。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的一切。二要善于思考,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角度,从少先队员的言行中,了解他们的心思,推测他们将来的行为。如果推测出的行为是不良行为,不仅要及时制止,还要溯及根源,以帮助少先队员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⑦第三,努力满足少先队员成长的多种需要,特别是对极少数心理有缺陷的少先队员,其矫正既要及时又要有耐心。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成中是可塑的。发现越早,越有利于矫正,对少年儿童的伤害也越小。及时发现,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为稳定性的性格时,也就说不上有心理缺陷。但一旦形成,其矫正过程并非易事,也不会有手到病除那么见效快,其不良行为往往出现反复。我们决不能迁怒于儿童,这是性格习惯性的本质特性。所以我们还要有耐心。第四,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巧妙、周全。有性格缺陷的人大多数是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前者情感和语言动作的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易产生过急行为伤害别人。后者往往敏感、多疑、感情较脆弱、内向、刻板,易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所以,活动设计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不能让活动给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能让他们的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最好是在所有的活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对性格缺陷者的矫正。第五,少先队活动设计中基本目标的多维性和层次性。目标的多维性是指少先队员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受到教育的多中多样,既有道德品质方面的,又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也有习惯能力方面的等等。层次性是指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不同队员所受到教育的差异。队活动主体、队活动着用的客体,全体队员、部分队员、个别队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同一个少先队活动中,设计出达到不同目标的环节,以满足队员不同的需要。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光荣渐渐地,我学会了省电纸水……家里的水电费直线下降,变成了十几元,妈妈也因此表扬了我。这都是劳动教育了我;又通过劳动,我把钱看的不那么重了:每当我拒绝别人给我钱的时候,心中的自豪便起伏,我感到荣幸!因为那是劳动教育了我;路边的清洁工立在尘土飞扬的行道树医院里的白衣天使在教室默默奉献的老师们,有谁去在乎他们,又有谁去关心他们?而他们,却无怨无悔,开辟着新世界,新时代!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因为那是劳动教育了我!我想呼吁整个世界:“劳动光荣。相爱不起眼的劳动中,往往给人带来莫大的启示和别人的尊重。让我们一起劳动,劳动光荣!劳动,是你,让我有了人生的目标,也正是因为你,我永远不会失败。在现实生活中,你已不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精神,这正是你的一切,也正是你教给我的一切。也正是我人生的一切的一切。

原理清楚了,策略掌握了,接下来是队活动的设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指出,“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要求辅导员根据纲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少先队研究论文

下面是一篇少先队工作总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结合着写一下吧。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雏鹰行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雏鹰假日小队"手拉手文明行动,加大深化"手拉手"互助活动,组织开展"争当文明学生"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拓宽了队员的活动领域,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开创了小学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 2.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抓好“规范化队室”的创建工作。继续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快乐队生活”、“语文知识百花园”、“英语天地”、“健康快车”和“环保与我”等五个栏目,有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每天中午11:20-11:50播出,中间加插各班每天的好人好事。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浓厚的英语氛围。重点抓好学生会、纪律监督委员会、绿色卫士巡逻队、《育苗报》的小记者的培训工作,申报《少先队小干部》小记者站、完善社区少先队组织――雏鹰假日小队,充分发挥大队委、学生会、值勤队、绿色护卫队、鼓号队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抓好大、中队队角建设,学习园地的内容要求丰富多彩,每个队员至少参加出好一期园地,继续进行中队优秀园地的评比工作。 抓好少先队的标志、用品管理和使用,使其发挥作用。继续抓好鼓号队的训练工作,为每周的升旗仪式及参加镇的新兵欢送工作,共青团有关会议的开幕仪式、晓风艺苑的颁奖仪式等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我校少先队把理论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开展论文和方案的评选活动,切实重视信息交流,努力做好《少先队员》、《少先队小干部》、《 育苗报》、《中国少年儿童》等报刊的订阅工作,拓宽队员的视野和增长见识。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 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对新生一入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从,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学生会干部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中。我们还过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了解队员在学校时常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养成教育。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利用教师节、国庆节、重阳、队庆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慰问孤寡老人、元旦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为三百多名新生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中队活动和邀请学校共建单位丹灶交警中队和公安分局的同志对队员作法制、安全教育的专题报告等形式,组织队员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化队员的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观念,培养安全的法制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使队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4.加强队员的环保意识教育。结合学校申报省绿色学校和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活动,号召队员们积极参与活动,发挥“绿色小卫士”的作用,通过专题讲座和出版专栏,开展签名活动,美化校园的捐花活动,美化家园的社区清洁活动,美化教室的墙室布置比赛,进行“丹灶无限美”的宣传画绘画活动,参观丹灶金石开发区的华南环保生态工业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对队员进行环保教育,提高队员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5、加强队员的卫生意识。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非典型肺炎,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危险。为了让队员们了解此病毒的情况,减少对非典型肺炎的恐惧,我大队部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小广播、出黑板报、宣传资料的张贴 ,开展队活动等,来使队员认识病毒,了解此病毒的症状,掌握预防病毒的方法:每天都要测量自己的体温,遇到身体不舒服,不要乱服药,要找医生看病;饭前饭后都要洗手,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课室、桌椅和公共场所进行定期进行消毒,减少学生的集会。在大家的支持配合下,我校没有出现非典型肺炎的病例。 三、以"雏鹰行动"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 1、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学校大队部号召队员们发扬勤俭节约、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精神,把自己的零用钱捐到学校的扶贫基金,今年全校师生共捐款12560元,大队部利用扶贫基金为19名特困生每月发放四十元助学金,减轻他们的负担。7年来,全校师生共捐款4万元,共资助100多人次。通过该项活动培养队员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又使队员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好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南海日报》曾三次从不同的侧面报道过这项活动。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大队部在队员中广泛开展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的实践体验活动。在校内利用校园网资源,发动队员自己上网查资料,积极参加学校的手抄报比赛、环保征文比赛、司仪选拔大赛、阅读课外书比赛、利用废物参加创作发明大赛,参加网页设计大赛、设计电子刊物。另外,各级按照年龄特点来选择主题,走出学校,踏进社会,如组织学生到丹灶交通中队、西城派出所、良登花木地花场、红棉童车厂、丹灶环卫站、南海血站等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扮演社会上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工作的感受,通过实地观察、操作,使队员们了解各个行业运转情况,提高“五自”能力,培养了队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学校还组织了“雏鹰假日小队”利用双休日进行社区清洁活动,参加文化站、文化室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如晓风艺苑的颁奖仪式,慰问老人,让队员们在社区体验教育活动中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培养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开展以“五自”为目标的雏鹰争章活动,根据雏鹰行动争章达标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一年级实施《自理章》、《友谊章》。二年级实施《节俭章》、《家务章》,三年级实施《礼仪章》、《爱国章》等,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等环节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一年来,共有二百多名队员获得达标章三百多枚。队员们在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 取得一点成绩。 一学期来,在全体老师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该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被评为佛山市绿色学校,大队部被评为市少先队先进集体,吴碧连老师被评为市优秀辅导员,李晓敏、杜杏雪、林艺青、何艳钊、周嘉仪、欧健明等被评为市优秀少先队员,梁家丽 、 徐带好、 刘碧好、吴柳彩、帅惠珍 、陈燕欢、 邓近欢 、 张彩红被评为镇优秀辅导员,陈艳华 、沈文华 、潘卓丹、方健华 、黄月仪被评为镇优秀少先队员。大队部在六一前夕进行表彰优秀家长和优秀中队、优秀家长的表彰活动。张耀康写的《如何处理队员的人际关系》获市三等奖。沈文华撰写的活动方案《让非典远离我们》活动佛山市三等奖。李晓敏、沈文华两名队员参加《育苗报》的读书征文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这篇范文写得我觉得很不错,你可以从中删减,化繁为简,为你所用。希望能帮助到你!少先队员论文之——如何发挥少先队小队干部的管理作用少先队小队干部是少先队组织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管理力量, 如何发挥队干 部的作用, 使少先队小干部全身心的为其他队员服务,是少先队管理过程中的一 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小队活动是中队活动的灵魂,是中队的眼睛,不可或缺。俗 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小队也是如此。虽然人数不多,但要发挥每个 队员的作用, 让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事做, 这样小队干部的管理就要得法、 得当, 让机器隆隆的转动起来。 小队干部对小队的管理要注意抓住两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 一、抓住小队的建设 少先队小队建设的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到小队干部对小队的管理, 是管理小队 的前提。 而对于小队的建设许多少先队组织不能正确的对待,从而忽视了小队的 建设。小队的建设要注意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合理的分工,队干轮换制的合 理运用。 1、完整的组织机构 少先队作为一个少年儿童的组织,必然有其机构的存在,同样大队、中队、包括 小队也要有一个完整的机构。 由于小队的队员较少,所以一般只设队长和副队长 之职, 但为了进一步完善小队的建制也可设小队旗手及两个小队委。为了便于小 队的活动,小队机构的设立可跟据小队的实际情况,参照大、中队的机构进行设 置。 机构的建立为小队干部对小队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也提高了队干为队 员服务的积极性,也完善了小队的职能。因此,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小队的管理装 备了“火车头”,为小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大队和小队、中队和小队的纽带。 2、合理的分工 队的组织有自己的职能分工,同样小队也应如此,明确分工。合理的分工克以 调动队干的积极性,使队干与队员融洽相处,共同奋斗,协调好小队的工作。小 队干部应充分了解每个队员,对每个队员的特长、爱好都应有明确的认识,并纪 录入档。然后可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爱好,给队员每锻炼的机会,让他们 在锻炼的过程中不断的获得体验。合理的分工是小队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也是小队干部能否管理好小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分工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小 队活动的正常开展及开展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小队干部及队员应明确其 权利与义务,责任和服务的范围都是必要的。 3、小队干部的轮换 队干部轮换制是目前少先队组织中正大力提倡的一种提高队员素质的好方法。 而轮换制在小队干部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作用效果也比较显著。因为,小队 作为中队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队员人数相对较少,而队干轮换制的周期相对就比 较短, 就给小队中的每一个队员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可在小队中设置常务小队长, 活动小队长等多种情况。小队中的成员,只要他设计的活动方案合理可行,得到 大部分队员的认可, 那么这次活动的小队长就由其担任。大家齐心协力的去帮助 他搞好活动。这样就可以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让他们体验当队干,事虽小,但 得到的体验却是最宝贵的。 小队干部轮换制的实行也减少小队管理的难度,在每 个队员都担任过不同的角色后,会主动的去配合其他队员搞好小队的管理。小队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小队的建设, 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合理化的建议, 形成制度进行规范, 加大培训的力度,那么小队的建设取得进步的同时管理也必 将更上一层楼。 二、队活动的开展 小队干部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 是搞好小队管理的核心。 一般有三种 方式,开展常规性的活动、机动性的活动、创新性的活动。 1、常规性活动 何谓常规性活动, 就是指少先队大队在校园内开展的行为、 卫生等常规性活动; 是一些已形成惯例或特色而必须开展的活动。这些都属于常规性活动的范畴,是 小队开展活动的基础。常规性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小队干部提供了开展活动的思 路,也给队员们以启迪,领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体验过程中得到锻炼,并 在合适的机会中表现出来。 2、机动性活动 这种活动是小队干部根据本小队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开展一些随机性的活 动。活动的内容比较简单,形势也比较有限,但可以随时激发队员的活动兴趣, 让队员在一些小活动中获得体验,无论结果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机动性活动 还包括上级队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 小队的每个队干都应及时的组织队员积极的 参与。这也是开拓思路的重要渠道,也为队员们提供更多的参与、表现的机会, 展示队员们的才华。机动性活动的开展,对队干们的要求提高了,要求队干们有 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发现队员们感兴趣的内容形式,以便及时有效的开展活动。 3、创新性活动 队干在领导小对开展活动的时候会发现,只有构思新颖,见解独到的活动,才 会倍受队员的欢迎。那就是创新性的活动。小队干部应该抓住各种有利的契机, 开展这种独特的具有创意的小队活动。这样不仅激发队员们参加活动的热情,也 给队员们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三、协调工作是管理小队的纽带 协调能力是小队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 是搞好小队管理的法宝。 协调过程中要 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小队干部与大、中队之间的关系,与小队间的关系,与小 队成员间的关系。 首先,小队干部是大、中队工作的执行者,直接贯彻大、中队的工作计划,是 最基层的少先队小干部。因此,处理好与大、中队的关系,直接关系、影响到小 队的各各方面。 有时大队和中队同时下达不同的任务,就需要小队干部能够进行 协调, 分清主次, 轻重缓急, 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既调动了小队成员的积极性, 又完成了大中队布置的任务。 其次,小队干部要处理好小队间的关系。小队与小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 助的;是取长补短的;是偕同发展的。小队干部以次为宗旨一定能处理好这种关 系。 第三,小队干部与小队队员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小队管理的关键。在同一小队 活动并经常直接接触, 难免磕磕碰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小队干部 坚持有理有据、忍让为先、说服为主、吃苦在先的原则。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 处理好小队内部的各种关系。 综上所述,少先队小队干部要管理好小队,必须经过少先队组织的正确引导, 加强小队的建设,给予小队干部合理的分工,注重小队干部协调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小队干部对小队的管理,才能走向正规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起到领 导、管理小队的作用,才能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素质、有能力的少先队员。

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少年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儿童。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的巧妙、周全。努力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多种需要。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它,少先队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多种教育渠道,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类型。“少先队活动要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二是从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的角度,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少先队员健全人格。”②我们的队活动设计及大多数着眼于第一条主线,重视了思想品德范畴的教育,而忽视了第二条主线,轻视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教育。本文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条主线平衡发展的原理、策略与方法。 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竭诚为少年儿童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入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③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接班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质量上的合格;我们还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决不落下一个,这才是数量上的合格。 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充满爱的家庭,在此相同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思想淳朴、天真活泼、学习认真、进取心强。但“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人的性格在形成过程中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主体的先天性气质是千差万别的,客体也因其家庭、个人挫折、身边人群的多样性,形成了性格的差异。”④所以,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健全的,只要极少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少年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少年儿童。这种设计的主流方向是正确的,但对照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不能不说这仍是一种缺陷。 首先,辅导员要有面向全体少先队员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能牢记 “三个一切”,⑤不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在培养教育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少先队员掉队。 其次,辅导员要做有心人。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还要善于从精神状态甚至表情中发现每一个少年儿童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心坎上。”⑥这有心人有两方面的要求:一要与少先队员接近,不仅要身体接近,还要心思接近。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的一切。二要善于思考,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角度,从少先队员的言行中,了解他们的心思,推测他们将来的行为。如果推测出的行为是不良行为,不仅要及时制止,还要溯及根源,以帮助少先队员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⑦ 第三,努力满足少先队员成长的多种需要,特别是对极少数心理有缺陷的少先队员,其矫正既要及时又要有耐心。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成中是可塑的。发现越早,越有利于矫正,对少年儿童的伤害也越小。及时发现,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为稳定性的性格时,也就说不上有心理缺陷。但一旦形成,其矫正过程并非易事,也不会有手到病除那么见效快,其不良行为往往出现反复。我们决不能迁怒于儿童,这是性格习惯性的本质特性。所以我们还要有耐心。 第四,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巧妙、周全。有性格缺陷的人大多数是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前者情感和语言动作的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易产生过急行为伤害别人。后者往往敏感、多疑、感情较脆弱、内向、刻板,易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所以,活动设计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不能让活动给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能让他们的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最好是在所有的活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对性格缺陷者的矫正。 第五,少先队活动设计中基本目标的多维性和层次性。目标的多维性是指少先队员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受到教育的多中多样,既有道德品质方面的,又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也有习惯能力方面的等等。层次性是指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不同队员所受到教育的差异。队活动主体、队活动着用的客体,全体队员、部分队员、个别队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同一个少先队活动中,设计出达到不同目标的环节,以满足队员不同的需要。 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少先队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留守儿童自身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少年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一个新型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相比于非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形成、人际交往、价值观以及情绪认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状况。政府应当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责任,学校也应当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家长应当与孩子多多沟通,促进孩子与家人,社会和学校的互动。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农村中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工作超过半年,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祖辈、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融入,开始在城市中打工赚钱。但是,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生活条件等的限制,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只能将其留在农村,托长辈或者同辈人照应孩子,这就使得一种新型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出现。据有关调查,我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而且这个数量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不会减少,甚至会进一步扩大。数量不断扩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

1.性格缺陷

现如今,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太多自卑与内向。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其它亲戚代为抚养,所以,孩子比较缺少父爱母爱,因此对孩子疼爱过度造成溺爱孩子,通常会为孩子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事实上,这样孩子的自主性就被剥夺了,而且,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降低了,长此以往下去,就使得孩子的性格特点趋向胆小、内向。另外,小孩子一般都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往往缺少安全感,和非留有儿童相比,这些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2.孩子的情绪和认知障碍

孩子和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会有助于学生社会行为的发展,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农村留守儿童,多是缺少亲子沟通的机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很少,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以及父母关爱,很多留守儿童都会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往往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据有关调查显示,不少留守儿童有焦虑倾向,有的留守儿童有被遗弃的感觉,有的留守儿童称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有些留守儿童往往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困难和困惑。

3.人际交往障碍

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对学习的组织的集体活动都不是非常感兴趣,因此,也不愿意和同学一同参加各项活动,明显表现出不合群的现象。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孩子不喜欢和他人接触,比较喜欢独来独往,而且他们的性格有些孤僻,严重的可能会有自闭的倾向。长此以往产生了交往障碍;也有些留守儿童都是别人叫才会跟着参加集体活动,很内向,表现不积极;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比较喜欢且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政府要担负起关心留守儿童的责任

首先,政府必须要承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重大责任。现如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帮助。这些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身心健康发展好坏都直接政府制定的措施有一定的联系。基于此种情况,各地区的政府要根据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逐渐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把此问题纳入到可持续发展工作中来,认真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育留有儿童中比较贫困的孩子。在接收农村外来打工人员的地区政府,要尽量减少人口歧视,并且要尽量提高这些外来打工人员的收入,这样一来,这些外来打工能够承担的起孩子在城里上学的费用,而且,这样一来,这些孩子就可以留在自己父母的身边,从而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

2.学校应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学校作为教育育人的基地,应当特别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在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效果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城里的孩子和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情上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因此,学校要尽可能的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例如:规范要求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留守儿童要尽量使自律和其它相关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加以科学教育,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骤。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学校更要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样一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克服其父母不在家而产生的心理影响,进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明确了解学生的情况,开设亲情电话,能够让学生的家长方便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情况。

3.家长应当与孩子多多沟通

建立亲子沟通渠道,促进父母与孩子间更多的沟通。外出务工的家长往往与孩子缺少正常的沟通渠道,不能与孩子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及亲子互动。这样一来,严重的剥夺了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而且,这同时也是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的家长要在有意识和无意识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而来弥补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的缺点。外出打工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和孩子的学校以及班主任多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学习情况等,有时还要抽时间到学校去看望孩子,在身心发展和学习上也可以进行必须的教育与引导;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多多沟通,尽量减少孩子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不同,让他们觉得自己父母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关心着自己。

参考文献:

[1]李宏翰,权方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李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10).

[3]丁同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

[4]董自正.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可能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分析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分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迈进,许多人纷纷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家长,而他们的子女却成了当今教育的难题——留守儿童。本文就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教育难题;留守儿童;分析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许多观念、意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不再满足于守着几亩土地解决温饱的现状,纷纷走出家门,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改变他们现在的经济状况,而这些人群中有一大部分是学生的家长。据了解,有许多家长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把孩子留在家里,让老人代替抚养教育,他们只负责每月向家里寄回一些生活费,把对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了自己的父母,使得这部分孩子成了当今社会的问题孩子——留守儿童,这是现在农村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同时也是农村学校老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那么,问题的严重性在哪儿?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1)行为习惯教育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大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是由这些老人负责。由于现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许多家庭的孩子都不多,老人对孙子就过分地溺爱。老人们都觉得孩子比较金贵,舍不得对孩子严加管教,致使许多孩子任性而为,行为习惯较差,甚至有些老人,连老师对学生的正常教育都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老师的要求过于严格。由于老人们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错误,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缺少真正的、正确的爱。双亲外出,孩子自幼缺乏生活交流与父母关爱,易产生家庭情感危机,本已脆弱的内心世界变得封闭、烦闷,伴随而来的是自私、冷漠。这给学校的教育增加了难度。

(2)学习习惯养成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绝大多数不识字,家庭辅导纯属空白,加之老人都上了年纪,平时还要种地、照顾孙子的生活,他们根本没有精力照顾孩子的学习。由于年龄特点,孩子生性贪玩,没有人约束,大多数学生放学后要么看电视,要么和几个同龄小伙伴玩耍,家庭作业无法完成,更难达到老师的作业要求,这又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现在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人人都希望过上好日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在抓经济的同时,不能误了对孩子的教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现在国家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孩子上学的费用全都给免了,更何况做父母的呢?为了把孩子教育好,父母可以考虑能不能少挣些钱,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俩尽量不同时外出,就近务工,缩短回家周期,增进与子女的亲情交流。同时还应该多与老师和老人联系,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使孩子从小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毕竟老人精力有限,他们的教育观念也已赶不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2)用爱心扬起爱的风帆。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其中,教学生学会做人是首要的任务。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这要求我们老师花更多的精力,想出更多的办法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每个人都有权得到爱,需要爱,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则更需要爱。因此,在学校,老师应该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用老师的爱来弥补他们在家庭缺失的爱。哪怕是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都有可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改变他们的一生。我读过这么一个故事——老师的手,说的是老师在一堂课上,叫学生画一幅画,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许多学生画的'都是自己想要的食物、玩具,只有一个小女孩,画了一只手。

老师不明白,同学们也不明白小女孩为什么要画一只手,这只手究竟是谁的手。后来老师问她这是谁的手,她为什么要画这只手,小女孩回答说,这是老师的手。因为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是老师每天上学放学挂着她的手,给了她关爱,所以她要感谢老师,感谢老师的手。因此,老师平时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上多多进行耐心地指导。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用母亲般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内心,滋润他们的心田。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单靠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的力量、家庭的力量以及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的浓厚氛围,就一定能托起“留守儿童”明天的太阳。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更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探讨当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因素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特别是近几年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而他们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打工,而孩子自己留在农村生活,他们或者是与父亲、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长辈亲人、朋友一起生活而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正因为留守,所以他们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与帮助,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呵护,使其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和心理发展上极易产生偏离和异常。[1]

在就学情况上,据统计当前在农村辍学的所有学生中留守儿童占73%,其中76%为女生,这些留守儿童辍学后大多随父母进城打工。

在学习情况上,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一定差距。在“学习成绩”问题中,大多数留守儿童感到有困难,在“学习遇到困难谁帮助”问题上,留守儿童主要依靠老师同学,非留守儿童还可以依靠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年龄稍大的孩子还要帮家里做家务,所以学习时间相对得不到保证,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

在监护问题上,由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条件的限制,学校只是负责留守孩子在上课时间进行监管,课余时间监管只能由其临时监护人负责,而多数留守儿童的监管人都是(外)祖父母,他们多数文化水平很低且年事已高,只能在吃饱穿暖等生活上给予关怀,而对学习辅导上基本是空白,致使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监护。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由其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引起的,而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一)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我国长期存在着,正是这种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农民尽管离开了农村到城市打工,但户口依旧是农村的,各种的福利待遇不能与城市居民建立平等,尤其是与这种二元结构及户籍制度相对应的义务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平等现象。[2]进城打工的农民要想其子女在打工城市上学,需要缴纳昂贵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在有些城市设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但他们的升学问题由于不同地区中高考制度的限制也难以解决。其次,地方基层政府方面未给予留守儿童足够重视以及政策措施不力。农民外出打工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所以当地基层政府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而对留守儿童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问题上几乎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对贫困的留守儿童家庭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再次,社会广大农民外出打工成风,读书不重要观念盛行。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错误的认为读书不重要。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认为,如今的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昂贵的教育投入,毕业还没有稳定的工作,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外出打工挣钱。可见外出打工成风的环境以及读书不重要观念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二)家庭环境因素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方式与监管不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单亲、亲戚、祖父母,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也决定了单亲监护人一般都是母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不在家,所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由母亲一人承担,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孩子,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帮不上忙,还有监护人是(外)祖父母,对孩子都存在溺爱倾向,在充分满足物质需求同时缺少在精神道德层面的引导和管束,这及其容易使孩子滋生不良习惯。同时,祖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代沟较深,很难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沟通。

第二,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相对欠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父母认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从而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交给了学校,孩子放学后的作业问题对部分父母来说都是有困难的,所以无形中给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

第三,农村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由于农村传宗接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家庭子女普遍偏多,家庭经济负担重,为此,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挣钱,但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学习情况受到影响。

(三)学校环境因素

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系统对留守儿童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上存在缺陷,性格多孤僻,学习成绩不佳,而学校为了升学率,成绩较好的学生成为他们主要培养对象,对于成绩欠佳的农村留守儿童则放弃教育管理,从而导致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甚至逃学、辍学。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办学条件较差。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缺少研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失学、辍学现象严重。[3]此外,农村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不齐全,学生放学后自由散漫活动,多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由此会产生诸多留守儿童问题。

(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因素

儿童阶段是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这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可塑性很强,加之留守儿童尚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其容易受外界干扰和侵害,被坏人引入歧途,从而造成学习上散漫,在学校里出现打架斗殴、迟到早退、违纪等一系列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首先,社会环境方面,面对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农村外出打工成风等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政府应从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农村教育资本的投入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建立适时的社会化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兴建务工子女学校、加大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务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其次,家庭环境方面,父母的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父母外出打工时尽量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或父母其中一人留在家里,以保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如果是(外)祖父母监管,一定要对留守儿童严格要求,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父母也应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以及时掌握孩子的一切状况。

最后,要优化学校环境,学校教育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基层政府要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环境,如网吧、游戏厅等的规范管理,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要努力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积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瑞娟,王秀丽.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J].警官文苑,2010(3)

[2]谷龙飞.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3]周华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江西.南昌大学.2011

[4]丁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及其应对之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

[5]何智明,杜学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成因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