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转化医学杂志发表

发布时间:

转化医学杂志发表

是真的【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实验外科主办的医学杂志,里面都是一些医学论文,学术性、专业性较强,对于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等需要发论文的,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转化医学电子杂志一直是持续征稿,双月刊,一周内录用一月内发表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投稿

10月18日,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目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亚洲其他地区肝癌相关》的文章,通过对肝癌样本的测序分析,发现来自中国台湾的98个样本中78%具有马兜铃酸诱发的突变分子标签,或者说“指纹”。

此外,越南26个样本中19%含马兜铃酸“指纹”,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9个样本中56%有马兜铃酸“指纹”。

基于对全世界共计1400多个肝癌样本的分析,研究人员认为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存在“决定性关联”。

他们指出,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在亚洲尤其中国台湾被广泛使用,但并没有直接说马兜铃酸是当地肝癌高发的原因。

食药监总局:无数据支撑已有风险控制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就此事作出回应称,根据流行病学大样本、大数据分析,我国肝癌患者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与马兜铃酸有直接关系,尚无直接有力的数据支撑。

目前,我国对防范含马兜铃酸药物风险已采取措施。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不是所有马兜铃科植物都含马兜铃酸。我国自2003年以来,已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中成药采取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1、禁止使用马兜铃酸含量高的关木通、广防己和青木香;

2、调整药材使用部位,将马兜铃科植物细辛的药用部位由全草改为根和根茎,根和根茎几乎不含马兜铃酸;

3、明确安全警示,对含马兜铃属药材的口服中成药品种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制定《含毒性药材及其他安全性问题中药品种的处理原则》。

采取上述措施后,马兜铃酸肾损害病例数量大幅下降,未收到直接引发肾癌报告。

下一步,食药监总局要对上市的含马兜铃酸产品进行专项检查,并组织技术机构和专家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和中成药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食药监总局提醒患者,药品要严格按照医生处方和医嘱使用,注意含马兜铃属药品的肾毒性、致癌性的风险。

提醒大家任何药品都不能大剂量、长时间服用。

转化医学双语对照词典结果:网络释义1. 转化医学2. 转译医学例句: work appears in the journal science translationalmedicine. 这项工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如果您认可我的答案,请采纳。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O(∩_∩)O谢谢!!

不是 是省级期刊

转化医学杂志招聘

3000-5000。根据查询上海恒瑞转化医学部招聘信息:月薪为3000-5000,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绩效奖金,员工福利等。

刚刚被评的科技源核心。 就算是核心刊物了。

不是 是省级期刊

转化医学杂志怎么样

《转化医学杂志》是国家级期刊,中华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的,二零一一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加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目前,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本刊的学术影响力在迅速扩展,同时,本刊的影响因子也逐渐提高。

是真的【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实验外科主办的医学杂志,里面都是一些医学论文,学术性、专业性较强,对于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等需要发论文的,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转化医学电子杂志一直是持续征稿,双月刊,一周内录用一月内发表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投稿

不是,都是国家级期刊

1.慢性病学-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慢性病学杂志》以从事慢性病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医药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根据国内外慢性病学研究、教学和临床的需要,报道慢性病学的新进展、新动向...

2.转化医学-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着眼当前基础医学和临床技术的发展,研究新条件下转化医学建设的理论,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动态、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具体包括:基础-临床-预防转化整合;临床-康复-预防转化整合;药学-临床-预防转化整合;军事医学...

肿瘤与转化医学杂志

小细胞肺癌是比较难治愈的一类恶性肿瘤,通过化疗,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对于早期原发性肺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方式。但化疗治疗早期肺癌往往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且易复发,此时可以选择服用复合型破壁灵芝孢子粉来提升抗肿瘤免疫及降低复发率。

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治愈率达97%。这项研究确实存在,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Ronald Levy博士2018年1月底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但“治愈率达97%”则完全是误读。

实验结果确实很鼓舞人。动物淋巴瘤模型的治疗实验显示,90只淋巴瘤小鼠经过这种方法治疗后,有87只完全治愈,肿瘤彻底消失。虽然有三只小鼠复发,但再次治疗后肿瘤生长受到了抑制。这种疗法对动物的乳腺癌、大肠癌、皮肤癌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该研究目前仍处于动物(小鼠)实验阶段,90只小鼠的模型,87只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换算下来治愈率约为97%,但这只是小鼠的治愈率。动物实验效果显著,并不代表应用于人体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根据临床实验网站查到的信息,该研究团队已经在2018年1月开始召集志愿患者进行1期临床试验。

事实上,动物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都无法在人体复制出来。每年肿瘤研究的论文成千上万,动物实验有效的文章也是不胜枚举,但经历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临床试验,最终在人体实验获得成功的疗法实属“凤毛麟角”。来源:人民网

不是很容易治愈的。小细胞肺癌有限期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18个月,广泛期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0个月,当肺癌发生时,特别是肺癌晚期,癌细胞消耗大量的人体物质和能量,导致肝脏和正常人体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获取不足,降低免疫力,因此,肺癌患者必须加强营养,保持机体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抵抗癌细胞。

联合化疗和胸部放疗就是小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切除小细胞癌只能在极少数的患者中实施。小细胞癌的预后效果极差,全身化疗联合NK细胞疗法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症状

转化医学杂志是核心

三氧自体血疗法(ozonatedautohemotherapy,O3-AHT,又名major ozonated autohemotherapy或major autohemotherapy) ,是将一定浓度氧气和三氧混合气体与自体血等容量混匀,再回输到体内的一种疗法。此疗法本世纪初开始在我国逐渐开展,但一直缺乏可借鉴的中文指南或专家共识。为此我国三氧医学相关专家组织撰写三氧自体血疗法专家共识。供大家参考。经过多次修订,本共识已发表于2018年12月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转化医学杂志》上。一绝对禁忌证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2.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3. 血小板减少低于50X109/L、严重的凝血障碍4. 严重的不稳定性心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5. 急性酒精中毒6. 大量失血、急性出血、贫血(<90g/L)7、水电解质紊乱8. 癫痫发作9. 血色素沉着病、接受铜或铁剂治疗的患者10、抗凝剂(枸橼酸钠)过敏11、妊娠12、严重肝功能不全二相对禁忌证1.女性月经期。2.未成年人不建议做O3-AHT,建议用三氧直肠灌注替代。3.年龄上限无严格规定,80岁以上老年人可选用三氧直肠灌注替代。三O3-AHT期间相关药物影响1.治疗期间不建议口服维生素或抗氧化剂,但治疗前后可以服用。2.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本疗法可能增加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降压作用而导致病人血压过低。3.抗凝药物:不推荐使用抗凝药物期间进行O3-AHT。四临床应用建议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临床经验,本共识将O3-AHT治疗疾病按适应证、效果不确定疾病、正在研究疗效及安全性的疾病和不建议开展的疾病等进行分类。根据循证医学(EBM),参考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及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疾病证据等级制定方法,将O3-AHT治疗的疾病可以分为四类【1、2】:A级证据:有良好的科学证据证实O3-AHT的临床益处远超 过潜在的风险。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同质性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或同种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B级证据:至少公平的科学证据表明O3-AHT的临床益处大于潜在的风险。基于个体随机置信区间小、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PUBMED数据库均可查到相关文献。C级证据:至少有公平的科学证据表明O3-AHT能够提供的临床益处,但利益风险不能确定。基于没有明确的批判性评价的专家意见、病例报告,或基于生理学、实验室研究,或“基本原则”,或描述性流行病学。PUBMED数据库均可查到相关文献。D级证据:主要根据O3-AHT编写组专家临床实,PUBMED数据库暂无相关文献支持。(一)适应证A级证据:无B级证据:1.慢性肝炎【3-4】2.下肢动脉缺血【5-8】3.突发性耳聋【9-10】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性)【11】C级证据:1.哮喘【12】2.多发性硬化【13-14】3.头痛【15】4.痛风【16-17】5.脑梗死【18-19】6.骶髂关节炎【20】7.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1】8.癌症辅助治疗[22-23]D级证据:1.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失眠3.类风湿(二)效果不确定疾病1.呼吸衰竭:个案报道O3-AHT对改善呼吸衰竭症状有效果,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据支持。2.肾功能衰竭:有文献报道O3-AHT可以增加肾小球过滤【4】,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据支持。3.银屑病:临床实践O3-AHT对部分银屑病有效,但也有少部分病人病情反而加重。4.高脂血症:O3-AHT对部分高血脂病人疗效显著。(三)正在研究疗效和安全性的疾病1.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性疾病,从机制上推断O3-AHT有效,临床实践也发现部分病人有效,但需要更多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2.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克雅氏病、小脑萎缩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已证实O3-AHT对多发性硬化病有效,对其他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疗效不明确。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肿瘤除外):目前仅有证据O3-AHT对哮喘有效,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有待研究。4.泌尿、消化、生殖系统疾病:尚无O3-AHT对这三个系统常见病疗效的证据。(四)不建议开展疾病1.血液系统疾病。2.甲状腺功能减退。3.肺栓塞。五主要风险1、抗凝剂:抗凝剂偏少会引起血栓,而过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2、气体栓塞: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气体栓塞。3、对高龄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引血或回输过快有诱发心力衰竭的可能。六副作用及并发症1、O3-AHT可能加重银屑病症状,并出现皮肤水肿,甚至有报道O3-AHT导致银屑病死亡1例。【24】2、三氧化自体血回输过程出现低血压、尤其口服ACEI药物患者,低血压发生几率增高,此类患者实施O3-AHT时应全程监测血压。3、可能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25】4、慢性肾衰合并糖尿病患者,O3-AHT可能诱发高血钾。【26】七操作流程1.每个疗程开始前,应检查血常规、凝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和传染病。2.建议治疗前1小时饮水_300ml,利于血液稀释和引血。3.核对病人信息,常规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急救设施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4.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首选肘静脉、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等大静脉。5 .建议按至计算采血量,为方便临床应用,通常采血100ml与25毫升抗凝剂混合,也即抗凝剂与血液容量按1:4比例混合。6 .推荐三氧浓度为10-40ug/ml,可以从低浓度开始,随治疗次数增加逐渐提高;三氧混合气体与血液容量按1:1比例混合,气体与血液混合后,缓慢摇匀3-5分钟,避免剧烈振荡。7.三氧化血回输速度为75-150滴/分钟(5-10毫升/分钟)。推荐将100ml三氧化血20分钟内输回体内。回输速度按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调节。8.建议拔除套管针后按压5分钟以上,留观15分钟左右。八治疗参数及注意事项1.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或每周1-3次。2.疗程:每个疗程10次,每年两个疗程或更多。过程中所有接触三氧的容器和管路均应选用抗氧化材料或玻璃器皿。4.严禁将任何气体直接注入血管。

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建立在基因组遗传学、组学芯片等基础上的生物信息学,同系统医学理论与自动化通讯技术之间的互动密切,加快了科学研究向工程应用转变的产业化过程,应用于医药学也将导致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

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

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转化医学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在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后,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各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

由韩启德教授和桑国卫教授领衔两百多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扩展资料:

一、广义理解

转化医学还有更广泛的意义,这里指从患者出发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强调的是患者的早期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评估。在现代的医疗中,我们看到研究进程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以及对于从研究出发的医学临床实践的包容。

传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被一系列的障碍分隔,这些障碍就像“篱笆墙”。新药的研发隔离于临床在实验室中进行,而当需要进行安全测试和临床试验时才不可避免地被“扔过篱笆”。许多制药公司正在建立转化医学团队,来增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沟通。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因此转换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

二、相关应用

1、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2、加快新药研究的速度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资料,临床前作用良好的新药,只有30%能通过III期临床试验。更多的药物由于药物的毒性、体内分布等种种原因,没有体现出比现有药物更好的疗效而遭淘汰。

为了降低新药开发的巨大风险,就需要转化医学的研究,比较动物实验与人体临床研究的差异,加快新药的研发速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转化医学

刚刚被评的科技源核心。 就算是核心刊物了。

《转化医学杂志》是国家级期刊,中华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的,二零一一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加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目前,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本刊的学术影响力在迅速扩展,同时,本刊的影响因子也逐渐提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