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电影文化研究导论论文

发布时间:

电影文化研究导论论文

简单,给钱,给你个千字质量论文

《集结号》 从某种意义上讲,本片更多地探讨的是《父辈的旗帜》中战士走向和平之后如何适应和平生活的问题,在这部美国影片中,它强调了士兵走出战场之后,应该融合进平凡的人生,但是,在《集结号》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兵依然沉浸在战争状态,意图用战争的特殊状况来指责和平年代对于他们献身的忽略,借此来凸现一个士兵的悲剧命运。而在美片中,如《兄弟连》、《父辈的旗帜》中,展现了士兵们会忘记战争,在新的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特别是《兄弟连》中有重点一章,表现了士兵们在释放战场对于灵魂的恶的异化之后,重新回归到和平生活。而我们中国电影,却远没有这样泰然地对待战争,影片中的谷子地追求一种名份,一种面子,并且以一种庄严的态度表现出来,甚至他可以用死人的名义压着矿山建设,都反映了一种中国电影在理念上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冯小刚在电影恰恰回避了对战争原因的说明,而他所学习的《拯救大兵瑞恩》与《兄弟连》中都没有忘记肯定了美军士兵参与的战争是正义的,应当的。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专门设置了一个美军拯救法国小女孩的戏,变相地说明了美军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是为了拯救当地人民的,他们连小女孩都要拯救,何况那些本土的当地人?而在《兄弟连》专门用一集表现了纳粹的集中营,用以说明美军为什么而战。而在《集结号》中,没有任何对士兵们参与战争动机的解释,他们服从的只是一个命令,而不是他们自愿地献身于那一场战事。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电影却日益惧怕去肯定一场战争的正义性质,以及获得士兵的参与的认同。这样的模糊了战争动机的电影本体,注定是无法让人对士兵的行动产生认同与赞许。这不能不说影片在基调设置上因噎废食走向反面的失误之一。 因此,整个电影与它所模仿的视觉影像的母本《拯救大兵瑞恩》、《太极旗飘扬》虽然有着表象上的近似,但在本质上,影片的后半段的大段冗长的文戏,却是独特的中国题材里特有的由“命令”决定的荒诞。生命的不自由的潜台词,在这一段里得到了隐形的再次发作。 现在冯小刚移用了美式特技(虽然这种特技是由韩国人倒腾出来的),套在了旧有的中国电影的惯性的思维模式上,自然产生如我们前面所云的水土不服现象。影片的前后部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电影,节奏与处理方法完全不一样,前面的镜头,是对好莱坞摇移镜头的学舌,下面的部分,才真正是冯小刚语言类电影特有的叙事风格。在影片的后半段中,我们看到大段冗长的静止的镜头,再也不见了前面的快速剪切的强悍风格。冯小刚处理文戏镜头时,是不注重镜头的切换的,他基本就是采取让镜头架在那里,让人物在那里侃侃而谈。在影片的后半段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注重语言而不注重镜头的冯小刚。比如,谷子地与二斗在医院里的那一段镜头,只见两个人坐在长椅上,完成了全部的对话,使人想到在《手机》中葛优洗脚的那一场戏,冯导也是采取这种毫无作为的冗长镜头来一笔带过的。可以说,影片的后半段的冗长乏味,显示出冯小刚在处理文戏镜头里,一旦没有了葛优式的幽默的口吻,他的那些文戏便“淡出一个鸟来”。冯小刚在处理文戏时,还不自觉地保留着葛优那种缓慢的沉吟腔,就是在前半段的战争镜头中,冯小刚一旦表现人物对话的镜头时,也是让人物板着一个表现,用葛优的腔调意味深长地讲话,与当时的战争气氛严重不匹配。 可以说,《集结号》的后半段是完全的冯式镜头,而战争场面上,我们看到冯小刚缺乏操纵动作镜头的能力,很多镜头都可以看出冯的视角混乱,镜头杂乱无章。我们回头看看《拯救大兵瑞恩》的开头战事镜头,会发现电影很注重视角的统一,摇晃的镜头,一直是以美国大兵的视角展开的,一直没有发现敌方德军的主观镜头,这给影片增添了许多主观的强烈的视效。但是,冯小刚在《集结号》的战事处理中,我们看到他在镜头上是混乱不堪的。在国民党冲锋的一场战争场面上,冯小刚在表现九连战士进入战壕后,突然迫不及待地用一个镜头放在了国民党军的后边,换成了国军的视角。国军冲锋的镜头,冯导让镜头平行地放在国军队列的左边,这个视角在真实战场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是一个电影的客观的视角。而这个客观的视角,冯导也让它摇摇晃晃,而在“拯救瑞恩”一片中,摇晃的镜头,是在表现美军的主观的镜头时才会出现的。可见,冯导滥用了摇晃镜头,甚至把客观的镜头,也莫名其妙地采取了这种方式,可以说违背了电影语言的基本规律,只能说冯导在学舌时,他的习惯于语言类电影的拍摄手法,无法给他的电影以支撑。实际上,冯小刚是从电视剧走上银幕的,没有经过电影拍摄的专业训练,他是在干中学,学中干,能取得这样的进步不是值得一赞的,但是从电影镜头的叙事统一的高要求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电影更苛求一些。 下面的混乱,观众完全被美式或韩式的天崩地裂的爆炸场面给弄得七荤八素,但画面的内在的对应关系却相当的混乱,镜头在共、国双方的士兵们之间杂乱地切换着,时而全景,时而特写,或是共军,又是国军,有时候他们还以同一方向在镜头里运动着,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几乎看不到,令人对战场场景处于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混乱中。在国军坦克进攻的一场戏中,我们看到了“拯救”一片中相似的场景,但看看斯皮尔伯格是如何处理这一场戏,在“拯”一片中,坦克是从地平线上来的,先露出了炮管,而冯导在处理坦克时,直接就用镜头和盘托出,根本无法传达出通过士兵的主观视角感受到的战场压力。 总之,《集结号》是冯小刚学舌好莱坞电影的习作,而骨子里的内核仍是中国电影关注的“命令”的束缚与荒唐问题。过强的理念化操作,使影片里的人物缺乏感人的力量,也注定不会在人性方面有所突然。而电影的战线拉的太长,很多重要的谜底及戏剧冲突都放在了战后,使得影片里的战场镜头里并没有与整个电影等价的戏剧冲突,使得整个电影里的战争徒有轰轰烈烈的形式,但却无益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加之冯小刚一直擅长的语言类镜头的营造,对于处理战争场面有一种黔驴技穷的无奈,也使得整个电影的战争场面与它学习的母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正是这种差距,是令我们失笑的原因。

电影是媒介,凸显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一种话语。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谈从《道熙呀》看韩国电影的女性主义色彩

一、罪案片横行的韩国剧情片

韩国剧情片以题材深刻、犀利而敏锐地反映社会问题而闻名。知名的韩国剧情片有《熔炉》、《七号房的礼物》、《素媛》、《杀人回忆》等。反映的社会问题多为权力与暴力、儿童与性侵等,多以真实案例为原型,深刻揭露体制的弊端,权力的滥用,底层人民的苦难等。韩国罪案片多暴力、灰暗的镜头。

在韩国传统罪案片中,掌握权力的通常是男性,受害者通常是女性,或者儿童、智障人士等。女性在传统韩国罪恶片中,多以弱者、受害者的形象存在。

二、充满女性主义色彩的《道熙呀》

传统韩国影视作品中,女性更多是以家庭主妇或职业女性的形象出现。[1]韩国影视作品中,能够看到男权社会的缩影。像《熔炉》、《辩护人》这样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中,掌控权力的基本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特权下的附属品或弱势群体的代表。

而《道熙呀》这部影片中,李英男作为一名女性,担任了派出所所长这样一个拥有权力的角色,在构思与设计上充满了女性主义。

《道熙呀》的英文版海报中,金赛纶与裴斗娜 *** 相拥。女孩倚在女人怀中,受伤的眼神呆滞地凝望着镜头,女人转身回眸,似欲言又止。

正是这次相拥,揭露了道熙的伤口,触动了李英男所长的心,同时也作为唯一一次“身体接触”留下了可控罪证。受虐者与行善者之间产生了紧密联络,营救本身被介入暧昧行为,窥视事件的所长反被窥视。这使得本片区别于《熔炉》、《杀人回忆》、《七号房的礼物》等暴力、性侵题材影片,绝不单纯是二元对立的痛苦指控,所呼吁的亦非男权社会规则的重整。

不同于以往女性题材影片,《道熙呀》这部影片体现著女性与权力之间微妙的关系。掌握权力的女所长并没有因为掌权而逃脱命运的捉弄,相反,权力之外的受虐者道熙使用狡黠的谎言便将事态的发展掌控于股掌之间。这其中体现的女性与权力的关系值得玩味。

三、大人的偏见与孩子的恶

在传统韩国剧情片中,孩子通常是单纯、弱小、善良的形象。像《芭比》中的顺英,《七号房的礼物》中的艺胜,《熔炉》中的受害学生金妍斗、陈侑利等。

《道熙呀》颠覆了传统韩国剧情片中儿童的形象,道熙在片中的形象是亦正亦邪。陷害继父时的道熙,向警察谎称女所长摸她 *** 时的道熙,发现自己的谎言害所长被关起来时的道熙,让我们看到了弱小的孩子背后的恶。这种恶不能说是与生俱来,但与她成长的环境有关。成长于粗俗、暴力的家庭环境,道熙从小就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暴力的倾向。女所长刚进村子的时候,道熙看见她就跑;被同学欺负的时候,道熙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女所长走近她的时候,可以看出道熙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的不安全感使得道熙把自己伪装隐藏起来。当所长的女朋友来找她的时候,道熙摔东西发脾气,场面很暴力,不像是传统单纯、弱小的儿童该有的形象,这都体现了从小遭遇家暴的道熙骨子里暴力的倾向。

但在大人的偏见里,女同性恋者对于一个女孩子的爱就是不单纯的;孩子的证词就是没有谎言的。大人的偏见和孩子的恶是这部影片所表现的不同于传统韩国罪案片的深刻之处。

四、女同性恋与怜悯

同性恋者作为“人类的背影”,是人类自身表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补充角色,同性恋银幕形象的变化既表明主流文化系统中的同性恋者处境的变化,也成为人类整体处境的一个折射。同性恋形象的银幕演化过程恰是这一边缘群体与主流群体逐步提高和完善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一则研究表明,美国《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报道同性恋者的数量从1940年代的2篇、1960年代的25篇,1980年代的95篇达到1990年代的151篇,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研究也发现媒体对同性恋者的描述多带有偏见或诋毁色彩,以负面形象的刻画为多。[3]

男同性恋者的婚姻在近些年来的报道和研究中比较受关注, 但关于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状态的研究却非常少。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地位相对于男性而言的低下。正如 Sara Karon所说: 不同性别、 种族以及民族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经验和视角, 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在这个持续不断的奋争过程当中, 很明显的是, 女同性恋者是相对缺席的, 女同性恋者的存在不仅是被边缘化, 很多时候根本是被否认的。转引自孙中欣、张莉莉,2007:386

当同性恋话题在欧美已经普遍光明时,在韩国依然是一个严峻的伦理问题。裴斗娜饰演的女同警察因为同志身份被下放到地方,遇见了喜欢她的小姑娘道熙。出于怜悯,女警察帮助道熙逃离家暴,摆脱痛苦的生活。然而世俗的偏见认为,对于一个女性同性恋而言,这种关爱已经超越了怜悯,是一种不能为世俗所接受的,畸形的爱。

<<<下页带来更多的

一电影理论发展概况 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 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 2、 30年代~二战前; 3、 二战后~60年代前; 4、 60年以后; (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 ※ 96年 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 2、 80年~至今 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 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年。 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对宏大理论。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 ※ 结论: 1、 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 2、 60年~70年,宏大理论; 3、 80年~至今 中理论; 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 二、 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 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 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 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本论》拍成电影的想法,来实现他想象的又一步骤。 他认为理性电影是克服逻辑语言与形象活动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辨证法基础上,理性电影不是故事的、轶闻的电影,而是概念的电影,是思想体系、概念体系的直觉体现。 7、 电影眼睛派—— 由苏联记录片导演维尔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宁发表了《所有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最重要》《反映苏联现实,必须从新闻电影开始》的文章,维尔托夫响应创办了《电影真理报》杂志片。 他的主要观点: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让被拍者知道,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识形态上从新组接。 他于1924年的《电影——眼睛》中应用这一理论。 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电影眼睛,反对剧本、演员、照明、布景、化妆等一切手段。 “电影眼睛”是电影中一种运动,画下来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实,用偷拍记录各个生活事件,在现实中发掘戏剧性。 维尔托夫注重剪辑,他认为电影是解释客观世界的工具。 8、《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 此书分别在1932、1957年分两部分完成。书中观点是技术主义倾向,或画面至上主义。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这与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背景有关。(《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9、《电影美学》巴拉兹—— 1945年出德语版,也称《电影理论:新艺术特性与成长》,是《可见的人:电影文化》(24年出版)和《电影精神》(30年出版)两本书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书中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分析电影艺术特征。 他认为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他认为上面电影的表现原则是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 10、摄影机自来水笔—— 由法国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中提出。 他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为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电影作者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11、电影作者论—— 特吕弗等人提出,认为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 作者政策要求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电影作家的作品——即导演个人的作品。 此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作者资格条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 ⑵ 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 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论确定美国一批导演的作者地位,其电影为作者电影。 作者论的实质: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 12、巴赞、克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物象至上主义—— (与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画面至上相反) ※ 巴赞理论: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美国理论界对巴赞观点的非严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赞对景深镜头的赞赏)。 # 长镜头: 单个镜头达到一定长度,也叫单长镜头。包括变焦、景深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相对的理论。长镜头理论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 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则,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 长镜头的本体论立场(客观的)、美学立场(倾向性)提出此理论的社会背景是因为: ⑴ 电影在技术上的一系列发展,胶片、镜头的改变,提高了单个镜头的内容质量和容量; ⑵ 移动摄影更加灵巧多变,大大丰富了单个镜头的镜头内变化。 长镜头理论贡献:开掘了一种新的审美表现手段,提高了人们对电影镜头内部空间的复杂构成的自觉性。 # 影像本体论: 由巴赞在1945年《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征: 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理论根据: ⑴ 摄影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愿望,即排除人在外,单靠机械再现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节: 巴赞提出,借助精神分析,分析电影起源的尝试,雕刻、绘画艺术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躯体的冲动。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绘画成了后来的替代品。同样起源于上面的冲动和愿望。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绘画不能满足人的愿望。 摄影真正满足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 完整电影: 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尔理论: #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1960年出版 美学是一种实体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尔阐述了“电影化的”这一概念。 电影,就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的时候,才是名副其实的影片。 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 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这是克拉考尔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观点的引申,指出悲剧是“非电影化的”。 他认为悲剧主题与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亲性: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 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悲剧可以出现在电影中,但电影的悲剧就不完全是电影化的了。 ※ 克拉考尔与巴赞理论观点异同 相同点:都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功能; 不同点: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尔是理论家身份,巴赞是批评家身份。 ⑵ 体系不同。克拉考尔是演绎体系(理论化的),巴赞是批评体系、史学体系。 ⑶ 影响不同。克拉考尔对电影实践无多大影响,巴赞对电影实践产生重大世界性影响。 ⑷ 出发点不同。克拉考尔出发点单一(理论),巴赞出发点较复杂(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尔缺乏历史意识,巴赞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13、《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米特里—— 分两卷,分别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经典理论的两大流派——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中取中间立场。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米特里被称作电影中的黑格尔,他的理论被称为经典电影理论的终结。 克拉考尔、巴赞对电影表现现实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虚构。 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不排斥复制现实,构造复制现实假象的能力。 14、《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美】汉德逊—— 经典理论研究材料丰富、系统完整,但电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电影理论有两大类: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一类,研究电影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尔和巴赞一类:研究电影与真实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巴赞和克拉考尔。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响的是爱森斯坦和巴赞。 书中评价这两种理论共同的局限:只是对电影形式的研究,极限是段落,缺乏整体,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麦茨是以电影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到话语的进步。 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电影文化研究论文

有关电影的论文很少在网上公开. 以前我为电影双周刊找资料时也用过很多时间去找.都没找到. 尤其是有关电影和文学的更难. 建议你去北影,上影,传媒大学的bbs 问一下.可能有前辈愿意和你分享. 另外你所提出想研究的论题. 个人经验的原因我也很有兴趣.我也是中文毕业.也在做电影. 几年前我产生过想去ucla 读电影时就在想这问题.但后来发现读中文的在国外的电影系统里没什麼价值. 如果在华语地区. 以香港浸会大学影视传理比较成功.内地的影视学府仍走俄国电影系统为中心思想. 就比较难和未来的商业化影视系统接轨.如果说文学和电影的研究命题. 给你一个不错的思路.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电影改编作品的相对比. 尤其像三国 水浒.未来几年都是改编高峰期.你可以把有关三国和水浒的电影作品都做为研究参考资料. 从作品的年份.制作方. 人物造型. 故事线取材. 效益等等. 去做研究路线. 既有意义. 也很时髦. 希望能帮到你

美好论文发表网 还可以

随着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已将触角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类论文3000字左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影类论文3000字左右篇1 浅析新女性主义下小妞电影的人物塑造 那么“小妞电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看准了消费者的观影需求,尤其是现代女性观众的内心需要,从年轻女性对爱情、都市时尚以及独立精神(这也和“小妞电影”中最主要的元素想吻合)的追求再到通过电影的自身特质的展现,不断迎合女性消费群体,找准市场定位,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符合年轻女性身份的“小妞”形象,也拍摄出多部口碑票房双赢的“小妞电影”。 “人物是电影叙事文本的基础和灵魂”,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更是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的实现者,电影是通过人物性格的打磨以及画面和声音,进行对人物的塑造和对角色的诠释,使得电影的叙事具有生命力,能够让观众通过人物走进电影。上世纪女权主义的三次浪潮,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要在各方面与男性看齐,而不是再作为男性的依附者。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反射,小妞电影逐渐走红。小妞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是生活工作在大城市的现代女性,具有经济、情感上的独立性,电影设定的轨迹一般是女主人公经过重生获得了美好。 一、现代女性面对的生活压力 现代都市年轻女性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节奏加快,情感越来越匮乏,人们越来越孤独。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是身兼数种角色于一身,需要有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奉献精神,因此她们面临着就业、竞争、感情和家庭等方面的多种压力,而20岁到30岁的女性在工作和感情上的问题比较多。“小妞电影”恰恰是以这一群体为创作对象和主要受众,很多刚刚步入社会和职场的年轻女性都会碰到工作和感情上的双重压力,因此她们和电影中的“小妞”们能够找到共同语言,能够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也能够在幽默轻松的电影氛围里得到放松,她们也就会在做观影选择的时候偏向于选择“小妞电影”。“电影《欲望都市》在首映当天,女性观众的比例高达85%,而在25岁以上的观众群中,女性所占比例为80%。影片在上映首周便以5000万美元登顶北美票房榜,而3-4亿美元的总票房几乎全部由女性撑起。” 二、新女性主义下的寻找自我与成长 新女性主义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女性主义不仅要求变革法律制度、争取女性的合法权利,而且呼吁突破父权制思想的压迫,建构女性意识,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现代女性从内心更希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渴望突破现实生活中的性别歧视,获得自由,不再成为男性操纵的对象,强调男女性别平等。她们渴望进入社会,参与竞争,让自己以一个独立女性的身份在社会站稳,而不是作为男人的附庸,以男人为自己的生活中心。现代的新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也探索出解决性别冲突的一系列手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文学和影视作品(这里对文学作品不做赘述)。 在杜拉拉的职场奋斗过程中,她始终信奉着自己的职业理想,将工作永远放在第一位。影片里有四处地方能够体现杜拉拉追求独立的精神: 一是杜拉拉在DB公司面试时回避说出离开之前公司是因为性骚扰的原因,而是强调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是杜拉拉在公司内部竞聘HR的时候,拒绝王伟一起出去散心的提议,而是说到“我还有我的职业理想”; 三是当王伟提出让拉拉和自己一起当背包客的时候,杜拉拉摇摇头,说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工作;四是在公司年中年会的上,王伟评价杜拉拉更在意自己的工作和公司对她的看法。显然,无论是从杜拉拉自己的口中还是从他人的角度,我们都可以看出杜拉拉对职业的追求和热爱,甚至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不可撼动。 并且在好友海伦因为办公室恋情曝光,主动离开公司,甘心做DB员工家属的举动,也可以衬托出杜拉拉的独立个性,渴求和男人站在同一个高度。其实,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杜拉拉一个人身上,而是发生在拥有新型婚恋观的新女性身上,她们认为“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坚强独立,在努力走到一起”,就像《非常完美》里的苏菲在失恋时体会到的“女人只有找到自我,才能找到真爱”。都市里的年轻白领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独立个体的意识很强烈,反对职场中的性别歧视,渴望成为职场精英,以至于成为“女强人”,在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时又失去了情感和家庭。情景再现,使女性观众找到自己的影子,她们找到了一个“发声筒”,一个“反光镜”,所以这样一个能够充分找到共鸣的电影类型成为广大年轻女性观众的重点观影对象,是可以理解的。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新女性主义的发展,女性开始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力。小妞电影作为新女性主义文化的反光镜之一,用独特的视听语言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与向往。国产小妞电影起步较晚,存在着类型不明确、故事牵强等不足,目前小妞电影需要根据受众和市场需求,塑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小妞电影。 电影类论文3000字左右篇2 浅析电影《大追捕》对暴力场面的美学处理 随着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已将触角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场90分钟的电影,可以是一场洗礼,洗尽观者一身铅华;可以是一台闹剧,缓释观者紧绷的神经;可以是一次穿越之旅,带领观者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电影银幕恰似一方神奇的所在,纯白幕布上跳跃的影像就如同电影导演这位“自由的画家”挥洒的不同风景,传递人生喜怒、世间伦常,带给观者心灵的感悟和视觉上的享受。电影就是这样直观的所在,即使于影像之外体悟到不同的思想内涵,那也是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的映射,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位优秀的导演就是有那样的能量,仅仅依靠视觉上的冲击,就带给观者心灵的震撼,因此在场景上大做文章是一部影片优秀与否的重要考量。 纵观世界电影发展历程,“暴力”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暴力场面在多种题材的影片中的展现长盛不衰,但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导演在暴力场面的处理上逐渐归于一种“美学”呈现,弱化了暴力场面的血腥和冲突感,在表现上趋于柔和的观感和视觉的盛宴,影片《大追捕》在暴力场面的处理上就别具匠心。 一、打斗场面的美学处理 由周显扬执导的影片《大追捕》上映于2012年3月15日。该片围绕两宗相隔二十几年却被警方认定是同一凶手所为的凶案展开,通过警匪间扑朔迷离的故事将真相娓娓道来,其中暴力情节的存在一方面强化了影片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推进了情节的发展。片中共有10处暴力场景的呈现,其中最为精彩的当属影片开端男主人公王远阳在狱中与人打斗的情景,四人搏命相争、刀拳相向,本为血腥气最为浓重的一场戏,却被导演打造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武舞大戏,堪称视觉佳宴。 (一)色彩情感的运用 色彩情感是一种色彩心理反应,当人在视觉上接收了不同的光信息后,会经由思维并融合过往的经历等而生发情感,感染人的情绪。影片导演周显扬很巧妙地利用了色彩情感对暴力场面进行了美化,在降低了打斗场面的血腥味的同时又完好地保留了暴力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该片主要采用了昏黄的色调对暴力场面进行了渲染。黄色是一种明亮的色彩,通常给人以灿烂、辉煌、积极向上的感觉,而当黄色被降低色度,虽然会瞬间失去光彩,却给人以沉重、肃穆的压迫感,而用在王远阳与人打斗的场景中,则一方面弱化了具象斗殴场面带给人的惊惧感,一方面加强了整个过程的恢宏气势,与浴室喷头潺潺而下的水帘相得益彰,在光影的作用下,充满暴戾气息的浴室瞬间化作一个炫目的舞台,成为王远阳四人的“斗舞场”,张扬而不牵强。 (二)形式化搏斗场面的打造 电影中音乐的运用能够在烘托气氛、美化视觉效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段低回婉转、舒缓悠长的乐曲是治愈忧伤的良方,渲染影片氛围,直抵观众心田;一段欢快优美、高亢悠远的歌声是快乐情绪的催化剂,促进观众情感的迸发,使其与影片人物同喜同乐。而在该片中,音乐始终贯穿于王远阳与三人的打斗过程中,弱化了喊叫声的呈现,其中咄咄紧逼的节奏更是增强了整个场景的紧张感,使武舞形式下打斗场面的戾气以更加温婉的气势直抵人心,引导人们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整个过程,从而削减了这个暴力场面的道德意识。 影片开头,水帘下王远阳一张扬起的脸像是一个亮相,预示着“好戏”即将开场,果真,镜头一转,映入眼帘的便是在王远阳的徒手撕扯下一张狰狞的脸,镜头中王远阳对对方的拳脚相向引来被打者的帮手,这些人的出现不是粗暴乱入,而是“踏水而来”,昏黄的灯光,溅起的水滴晶莹剔透,像是给那只脚穿上了水晶鞋,画面绚丽夺目,如果时间停留在那一刻,观众该会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吧!但是“好景不长”,几人厮打在一起,王远阳扭曲的脸庞尽收眼底,此时一个慢镜头的运用,道尽了他被打的痛苦,而少去了凶暴之气。王远阳挣扎之余用脚踹开了对面的人,此人倒地时还是一个慢镜头的处理,借着飞舞的水花,眼前又是一个优美的“舞蹈地面动作”,美轮美奂。与此景相同的处理还有被王远阳打到晕倒而撞墙的人物形象,撞向墙壁的瞬间,都在慢镜头的处理中,与周围晶莹的水线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整个过程中,几个人扭打的场景,都被呈现于全景镜头中,雾气缭绕,水声阵阵,健硕的身体线条,无一不为弱化场面的暴力气息发挥了作用,给观众呈现了一出优美而壮阔的舞蹈大戏。 二、暴力虐待场面的美学处理 影片中有两段对立且纠缠不清的关系,都与在音乐方面极负盛名的徐翰林有关,他是杀死养女徐依云并伪造现场掩盖真相最后嫁祸于人的凶手,又死在也有着他养女身份的徐雪的错手推搡下。徐翰林与两人的纠缠在于他看不得他的养女们与任何男人的交往,一旦发现,哪怕是眉眼间传情,都要被他侮辱和大骂。影片中徐翰林的第一次暴怒源于他在接徐雪放学时发现有一个男生对徐雪微笑,虽然当时他并没有什么反常的反应,还友好地和徐雪就读学校的校长谈笑风生,但回到家后,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对徐雪大肆唾骂,骂她不要脸、不知廉耻,言语之间尽是变态与不堪,完全不是一位父亲应有的姿态。 面对徐翰林的质问,徐雪一句“没有”就遭到了他的暴打,显然这个回答并没有让他满意,但接下来的情形则充分显露了徐翰林的变态,他一方面对徐雪否认的回答产生质疑,逼她承认与那个男生有关系;一方面又阻止徐雪产生与其他男生在一起的想法,而且还摸徐雪的手,与她耳鬓厮磨,告诉她这么做都是为了她好。徐翰林对徐雪第二次暴怒发生在发现徐雪将电话号码告诉了别人,在并未弄清这个电话到底源于哪里时,就对徐雪一顿暴打,不问青红皂白就辱骂徐雪太不要脸了。这两个场景的处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徐翰林的暴打还是辱骂,徐雪都没有任何反抗,这无疑弱化了两者对抗间的冲突感。此外,这其中还穿插了4个徐太跪拜佛前的场景,这是对徐翰林罪恶的救赎,也化解了影像的戾气,缓和了观众的情绪。徐翰林与徐雪的第三次冲突其实是第二次冲突的续写,徐太的口供道出了徐翰林死亡的真相,而徐雪也第一次对好朋友吐露心声,承认是自己失手将徐翰林推下楼。第三个场景中,徐翰林的行径更加恶劣,其下手之狠戾透着杀气,徐雪被推向酒柜,酒瓶瞬间倒落,足以见得徐翰林推搡徐雪力气之大,而后徐翰林仍没有放过虚弱倒向沙发的徐雪,这时徐雪开始反抗了,她拿起棍子打向徐翰林的腿,但此时导演则采用了近镜头,镜头中徐翰林的腿和后背成为主体,弱化了整个争持场面的紧张气氛。 徐翰林与徐依云的冲突源于徐依云想要带着孩子离开家里,她打电话求助男朋友王远阳,没想到这一切被本来因为酒醉熟睡的徐翰林听到,他因此而暴怒,大力将徐依云推向墙壁和钢琴上,最后推到地上,徐依云被地上的尖锐物扎到,然而这一切并不足以消解徐翰林的怒气,他拽起徐依云倒在床上,嘴里说着让她说话,却狠狠地捂住她的口鼻,最终徐依云死在他的手里,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徐翰林撕碎徐依云的衣裙,制造了她被奸杀的伪证,并报了警,打开门想让王远阳替他背死罪,此时应徐依云要求来接她们母女的王远阳赶到徐依云的家,看到徐依云被害的场景,他惊呆了,警察赶到,王远阳成为这起谋杀案的嫌疑人。这一场景中,徐翰林对徐依云动手的整个过程中,除了眼泪的控诉徐依云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冲突感因此而大大减少,另外,雨帘下徐翰林残忍谋杀徐依云的情境被模糊化,削弱了血腥气的呈现,使徐翰林杀人的整个经过在情绪渲染上柔缓了些,更易于观众接受。 三、警匪暴力对峙场面的美学处理 影片中10个暴力场面中有5个是王远阳与警察之间的暴力对峙。第一个是王远阳接受审讯的过程,面对警方的暴力质问,王远阳一声未吭,被逼到忍无可忍,他的一句“不是我啊”却遭到警方暴打,一脚将他从凳子上踢下来,揪住他的头撞向桌角,但此时镜头并未直接对这一情景进行细致的刻画,而是通过晃动的桌腿展现出来的,削减了血腥感。整个过程中音乐元素再次被启用,肃穆低沉的乐曲似乎在为这个无辜青年鸣不平,银幕上大片的黑色一方面透出回忆的味道,同时也加强了压抑感,虽然视觉上观众并未看到更多王远阳被打的细节表达,但从心理上却已经感受到了他的哀怨,这是导演对该场面的处理之美。 王远阳对警察实施暴力行为的第二个场景其实算不得一场真正的对峙,他来找阿萤并用衣服罩住她的头却并未给她造成致命的伤害,随着后来的情节推进可以知道,他去找阿莹的目的其实是想引导警察偏离真相,将罪责引到自己的身上,替亲生女儿徐雪顶罪。王远阳挟持阿萤走进房间,抵抗中的阿萤被王远阳抱起抡到地上,过程中阿萤的腿扫向桌上的酒瓶等玻璃容器,瓶子散落摔下,是两人冲突间力量的最好诠释。阿萤被迫躺在王远阳身上并挣扎时,镜头为观众呈现了阿萤的视角,一个被衣服盖住的白色空间,压迫感顿时倍增,加强了阿萤的情感诉说,无助而恐惧。 王远阳与警察的第三次对峙是与整个案件的推动者林正忠的对决。林正忠是个“死脑筋”的警察,执著而倔强,为了探求真相不惜付出一切。林正忠怀疑王远阳是徐翰林被杀案的凶手,意图套出口供将他逮捕。林正忠在惩教所等到来报道的王远阳,并将他带到大屿山,那个王远阳与徐依云曾经常常约会的地方。缆车上,林正忠对王远阳循循善诱,试图让他承认因为恨徐翰林不同意他跟徐依云在一起而起杀意,出狱后就杀了他,无奈20年牢狱中隐忍的生活已经让王远阳声带受损,他已经说不出任何话了,而他的手势林正忠也并不理解。而后王远阳猛然拿出刀子,与林正忠两人扭打在一起,这一切在林正忠掏出手枪后结束,然而这并不是结局,显然,此时王远阳在狱中的苦练显现出成效,林正忠并不是他的对手,林正忠头部被打后,变得晕晕乎乎,王远阳趁机对缆车底部开枪,并用力踩踏,最终他和林正忠掉下来摔倒在山林中,王远阳一瘸一拐地逃跑了。在这场冲突中,肢体语言的表达淋漓尽致,但导演却将场景选在了美丽的大屿山,绿意盎然、辽远开阔的视野带给观众非常美的观感,不失为一场视觉上的享受。 王远阳与警察对峙的第4个和第5个场景源于同一事件,王远阳面对的对立者同为警察,但他却有不同的目的。金钟大厦里面,黑暗中王远阳只身打伤了两名警察并拿走了他们的手枪,黑暗场景的设置,摒除了部分打斗过程的暴力感,而警察的喊叫声为这场争斗做了说明。之后,王远阳来到女儿身边,将带有徐雪母亲徐依云照片的项链戴在已经晕过去的徐雪身上后离开。而后,由林正忠带队的警察赶到,却是王远阳开枪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王远阳将他们引到天台,天台上在枪声中飞奔的王远阳矫健的身影,又一次为画面增色,添一抹美感。最后王远阳站到天台边上,林正忠赶过来,他已经知道了一切,他丢掉手枪,屏退身后的同事,向王远阳道出自己所知的真相,而他所叙述的王远阳和徐依云都是受害者,徐雪是杀死徐翰林的凶手这一线索的确就是真相所在,王远阳听完之后用已经坏掉的嗓子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然而他最终说出了什么,林正忠的理解对不对,都听不到正确的答案了,为了替女儿顶罪并把这件事做到天衣无缝,王远阳选择了投进身后的万劫不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意图换来女儿的新生。深沉的父爱掩盖了一切,包括暴力,包括隐忍,包括真相,这是导演的高明所在,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美好。 猜你喜欢: 1. 电影类的论文参考范文大全 2. 电影类型的论文 3. 关于科技论文3000字左右 4. 电影类的论文例文 5. 有关于电影论文

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成为了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爸妈不在家》小成本电影的美学价值

电影《爸妈不在家》 聚焦于九七金融风暴笼罩下一户普通的新加坡中产家庭。调皮的儿子家乐常常在学校惹祸,父母工作繁忙,于是请来了菲佣特丽莎照顾家庭,故事由此开始。片中,家里的每个人都背负著各自的十字架――怀孕的母亲经常在家庭与工作间分身乏术;失业的父亲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苦苦挣扎;特丽莎与小主人摩擦不断,为此伤透脑筋,同时又必须做 *** 养活故乡尚在襁褓的孩子。儿子家乐脾气暴躁、调皮捣蛋,沉迷于当时全民4D彩票热潮中。整个家庭在九七金融风暴的笼罩下悄悄发生著变化。

“小国家、小预算、小规模”,导演陈哲艺用好几个“小”形容他这部片子。然而,正是这部小得不能再小的影片,最后却“鲤鱼跃龙门”成了“大赢家”,让华语影坛众多“大片”望尘莫及。迄今为止,《爸妈不在家》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超过十九个奖项,其中包括华语电影圈最高奖项之一“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与此同时,该片陆续在世界各国上映,票房屡创佳绩。这一连串的奖项与票房,仿佛在大片遮蔽下的华语电影圈只手掀开了一小片瘴云,让人再次看到了华语小成本影片的新势力与曙光。

一现实主义路线

1.剧情的真实性

巴赞认为:“电影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这种揭示无需人的主观介入”。《爸妈不在家》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电影。全片就像一棵大树,安安静静站在那里,不喧哗、不评判、不煽情。纵观华语小成本电影的代表作,不难发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特征。在小成本影片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由导演本人创作或者参与编写的。因此,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作者鲜明特征的个人情怀。《爸妈不在家》中,陈哲艺身兼导演与编剧二职,最初写剧本的灵感正是源于自身的童年经历。影片中家乐、父母和特丽莎等人物均是他童年回忆的投射,电影中的相关情节也都真实发生过。

陈哲艺坦言:“一个九十分钟的生活故事看似简单,却缝缝补补了近三年,一切只为体现‘真实’二字。”而源自于他本人成长轨迹的珍贵记忆更为剧本新增不少亮点。他的笔触几乎深入到这个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详实的展现了一家四口人各自的个性与特征。《爸妈不在家》的聪明之处在于,导演将当时社会紧张的矛盾以家庭的方式展现。故事在半路展开,切快速而精准,丝毫不影响故事合理性,反倒更接地气。

导演陈哲艺这样形容自己对电影剧情的观点:“我对人物有兴趣,对drama戏剧没有兴趣,我的剧作,就是把距离感的东西都抓进来,然后把这些东西连线,连线,就是剧作,不是说一定要写成戏。我都是慢慢去讲人物,然后铺陈,慢慢去连线,去集中,去聚焦。”电影中,家庭本身如一个巨大的容器,盛放著所有的秘密与隔阂。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却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没有激烈的争吵或是伤害,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雇主还是佣人,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问题里,每个人又是他人问题的旁观者。乍一看似乎没有矛盾产生的因素,但是却处处藏着矛盾。在视角的切换间,观众也仿佛拥有了上帝的功能,我们看不到大起大落的情绪,一切都唯有真实。

2.生活流表达

以简短的对白和大量的生活流表演传达人物内心情绪与活动,是陈哲艺特殊的表达方式。《爸妈不在家》中出现的台词甚少,是陈哲艺觉得“我不喜欢什么东西都讲白,对白通常都是烂的。所以我会少对白。我也常问自己,真的需要拍那么清楚吗?观众真的不懂吗?”巨集观来看,一家人的情感不管是爱是恨,通常不会直说,这种内敛的“传统”大抵是多数华人家庭的通病。陈哲艺正抓住了这一特殊情感表达方式,使得电影中这种有意为之的帮人物“留白”,更好传递了“不评判,只讲述”的电影气质。

3.原生态质感

《爸妈不在家》的摄影根据片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全片交叉使用手持与固定镜头,有张有弛。但是由于影片家庭题材所限,摄影的表现力与风格化较其他小成本电影克制许多。但是却丝毫没有减弱故事的感染力。摄影中处处都透露著呼吸感与空气感,极具质感。影片中常用短焦广角镜头,将人物“扯远”,制造距离感。如妈妈与女佣特丽莎因为一个菸头产生矛盾。画面中一远一近两个人,特丽莎在构图中显得渺小,衬托出人物的无助,两人主仆的地位一目了然。

二三种元素的守恒

用平实而富有个性的镜头语言和更贴近生活的故事元素去挖掘最真实的人性。在《爸妈不在家》中,每个镜头都潜藏着三样东西,陈哲艺称之为“shape形状 、energy能量、tension张力”。《爸妈不在家》情节的展开,靠的不是戏剧中起承转合,而是靠“形状”的转变,“能量”的大小,“张力”的扩充套件。

1.形状的产生与转变

在《爸妈不在家》中,所谓的shape形状指的是:人物的造型、画面的构图、声音的资讯。在影片中,支撑一场戏继续进行下去的不一定是对白,而是形状的变化。当影片中的一个“形状”开始趋于稳定,其内在包涵的元素渐渐就会发生变化,不是靠画面,就是靠声音。这种“变化守恒定律”,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这种形状上的变化最典型的要数特丽莎给家乐洗澡的一场戏,整场戏共由两个总计116秒的长镜头完成。戏中镜头跟随两个人移动,两个人由相互隔阂至放下芥蒂,对白几乎没帮上什么忙,反倒是画面与声音的改变,结合演员生活流的表演,为两个人情绪的变化做了说明。根据形状的转变,整场戏也散发出一种欲说还羞的独特美感。

2.能量与张力的相互守恒

《爸妈不在家》中,所谓的能量energy与张力tension是相互守恒的。能量指的是人物情绪的变化与延伸,根据镜头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张力指的人物关系的改变、情节上的转折。影片中的能量在于一场戏中人物情绪的产生与转变,进而具象成为每一个镜头的能量。一旦一场戏的趋于平缓,张力就随之进来,张力的扩充套件便成为能量。而每一场戏的结束,就是要在长镜头的时间和能量消失之前,将其剪掉,接入下一个富有张力的画面。

在“扫墓”那场戏中一家四口离开墓地的时候汽车发动故障,父亲与女佣特丽莎相互交换驾驶汽车的位置,张力开始扩充套件。推车的人由一开始的女佣与家乐变为父亲与家乐,而占据戏中驾驶主导地位的人也由父亲变成女佣特丽莎。整场戏的人物位置关系与情绪一直在变化,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汽车成功发动,升华了整场戏的情感。在“能量”消失前,随即接上因为怀孕而没能帮忙的母亲撑伞张望的镜头,为前一个镜头中升华的情绪注入新的张力,母亲内心复杂情感的转变,也由此成为镜头中新的能量,支撑影片向下行进。这一连串的“能量守恒”让人拍案叫绝,同时展示了导演深厚的功力。

结语:

华语小成本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数十余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特点,在华语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载誉无数。

本篇以《爸妈不在家》为例,分析与研究了小成本电影在创作特征与美学价值中的共性;由此可见,虽然在市场、地域、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下,华语小成本电影依旧可以涌现出许多佳作,为华语电影作出重要贡献。

<<<下页带来更多的

研究电影导演的论文

1994年, 论文《视点镜头:电影叙事的立足点》发表于《电影艺术》1994年第6期,全文约一万字。1996年, 论文《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经济变更与艺术分野》发表于《电影艺术》,全文约一万字。1996-1997年,硕士论文《中国电影的叙事时间研究》,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与《电影艺术》,并被收在《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论文集》一书中。1999年, 论文《电影叙事学要述》,收入《电影学》,约一万五千字。2003年,论文《“研究生代”导演研究总述》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全文约七千字。2003年,论文《在理论到实践的路上》发表于《电影艺术》2003年第2期,全文约六千字。2004年,编著《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一书,中国电影出版社,28万字2005年,论文《父亲大人——四部中国电影中的父子(女)关系讨论》发表于《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全文约六千字。

一电影理论发展概况 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 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 2、 30年代~二战前; 3、 二战后~60年代前; 4、 60年以后; (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 ※ 96年 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 2、 80年~至今 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 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年。 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对宏大理论。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 ※ 结论: 1、 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 2、 60年~70年,宏大理论; 3、 80年~至今 中理论; 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 二、 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 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 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 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本论》拍成电影的想法,来实现他想象的又一步骤。 他认为理性电影是克服逻辑语言与形象活动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辨证法基础上,理性电影不是故事的、轶闻的电影,而是概念的电影,是思想体系、概念体系的直觉体现。 7、 电影眼睛派—— 由苏联记录片导演维尔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宁发表了《所有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最重要》《反映苏联现实,必须从新闻电影开始》的文章,维尔托夫响应创办了《电影真理报》杂志片。 他的主要观点: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让被拍者知道,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识形态上从新组接。 他于1924年的《电影——眼睛》中应用这一理论。 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电影眼睛,反对剧本、演员、照明、布景、化妆等一切手段。 “电影眼睛”是电影中一种运动,画下来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实,用偷拍记录各个生活事件,在现实中发掘戏剧性。 维尔托夫注重剪辑,他认为电影是解释客观世界的工具。 8、《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 此书分别在1932、1957年分两部分完成。书中观点是技术主义倾向,或画面至上主义。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这与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背景有关。(《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9、《电影美学》巴拉兹—— 1945年出德语版,也称《电影理论:新艺术特性与成长》,是《可见的人:电影文化》(24年出版)和《电影精神》(30年出版)两本书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书中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分析电影艺术特征。 他认为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他认为上面电影的表现原则是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 10、摄影机自来水笔—— 由法国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中提出。 他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为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电影作者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11、电影作者论—— 特吕弗等人提出,认为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 作者政策要求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电影作家的作品——即导演个人的作品。 此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作者资格条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 ⑵ 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 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论确定美国一批导演的作者地位,其电影为作者电影。 作者论的实质: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 12、巴赞、克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物象至上主义—— (与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画面至上相反) ※ 巴赞理论: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美国理论界对巴赞观点的非严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赞对景深镜头的赞赏)。 # 长镜头: 单个镜头达到一定长度,也叫单长镜头。包括变焦、景深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相对的理论。长镜头理论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 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则,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 长镜头的本体论立场(客观的)、美学立场(倾向性)提出此理论的社会背景是因为: ⑴ 电影在技术上的一系列发展,胶片、镜头的改变,提高了单个镜头的内容质量和容量; ⑵ 移动摄影更加灵巧多变,大大丰富了单个镜头的镜头内变化。 长镜头理论贡献:开掘了一种新的审美表现手段,提高了人们对电影镜头内部空间的复杂构成的自觉性。 # 影像本体论: 由巴赞在1945年《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征: 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理论根据: ⑴ 摄影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愿望,即排除人在外,单靠机械再现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节: 巴赞提出,借助精神分析,分析电影起源的尝试,雕刻、绘画艺术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躯体的冲动。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绘画成了后来的替代品。同样起源于上面的冲动和愿望。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绘画不能满足人的愿望。 摄影真正满足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 完整电影: 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尔理论: #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1960年出版 美学是一种实体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尔阐述了“电影化的”这一概念。 电影,就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的时候,才是名副其实的影片。 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 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这是克拉考尔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观点的引申,指出悲剧是“非电影化的”。 他认为悲剧主题与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亲性: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 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悲剧可以出现在电影中,但电影的悲剧就不完全是电影化的了。 ※ 克拉考尔与巴赞理论观点异同 相同点:都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功能; 不同点: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尔是理论家身份,巴赞是批评家身份。 ⑵ 体系不同。克拉考尔是演绎体系(理论化的),巴赞是批评体系、史学体系。 ⑶ 影响不同。克拉考尔对电影实践无多大影响,巴赞对电影实践产生重大世界性影响。 ⑷ 出发点不同。克拉考尔出发点单一(理论),巴赞出发点较复杂(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尔缺乏历史意识,巴赞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13、《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米特里—— 分两卷,分别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经典理论的两大流派——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中取中间立场。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米特里被称作电影中的黑格尔,他的理论被称为经典电影理论的终结。 克拉考尔、巴赞对电影表现现实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虚构。 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不排斥复制现实,构造复制现实假象的能力。 14、《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美】汉德逊—— 经典理论研究材料丰富、系统完整,但电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电影理论有两大类: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一类,研究电影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尔和巴赞一类:研究电影与真实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巴赞和克拉考尔。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响的是爱森斯坦和巴赞。 书中评价这两种理论共同的局限:只是对电影形式的研究,极限是段落,缺乏整体,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麦茨是以电影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到话语的进步。 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成为了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爸妈不在家》小成本电影的美学价值

电影《爸妈不在家》 聚焦于九七金融风暴笼罩下一户普通的新加坡中产家庭。调皮的儿子家乐常常在学校惹祸,父母工作繁忙,于是请来了菲佣特丽莎照顾家庭,故事由此开始。片中,家里的每个人都背负著各自的十字架――怀孕的母亲经常在家庭与工作间分身乏术;失业的父亲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苦苦挣扎;特丽莎与小主人摩擦不断,为此伤透脑筋,同时又必须做 *** 养活故乡尚在襁褓的孩子。儿子家乐脾气暴躁、调皮捣蛋,沉迷于当时全民4D彩票热潮中。整个家庭在九七金融风暴的笼罩下悄悄发生著变化。

“小国家、小预算、小规模”,导演陈哲艺用好几个“小”形容他这部片子。然而,正是这部小得不能再小的影片,最后却“鲤鱼跃龙门”成了“大赢家”,让华语影坛众多“大片”望尘莫及。迄今为止,《爸妈不在家》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超过十九个奖项,其中包括华语电影圈最高奖项之一“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与此同时,该片陆续在世界各国上映,票房屡创佳绩。这一连串的奖项与票房,仿佛在大片遮蔽下的华语电影圈只手掀开了一小片瘴云,让人再次看到了华语小成本影片的新势力与曙光。

一现实主义路线

1.剧情的真实性

巴赞认为:“电影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这种揭示无需人的主观介入”。《爸妈不在家》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电影。全片就像一棵大树,安安静静站在那里,不喧哗、不评判、不煽情。纵观华语小成本电影的代表作,不难发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特征。在小成本影片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由导演本人创作或者参与编写的。因此,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作者鲜明特征的个人情怀。《爸妈不在家》中,陈哲艺身兼导演与编剧二职,最初写剧本的灵感正是源于自身的童年经历。影片中家乐、父母和特丽莎等人物均是他童年回忆的投射,电影中的相关情节也都真实发生过。

陈哲艺坦言:“一个九十分钟的生活故事看似简单,却缝缝补补了近三年,一切只为体现‘真实’二字。”而源自于他本人成长轨迹的珍贵记忆更为剧本新增不少亮点。他的笔触几乎深入到这个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详实的展现了一家四口人各自的个性与特征。《爸妈不在家》的聪明之处在于,导演将当时社会紧张的矛盾以家庭的方式展现。故事在半路展开,切快速而精准,丝毫不影响故事合理性,反倒更接地气。

导演陈哲艺这样形容自己对电影剧情的观点:“我对人物有兴趣,对drama戏剧没有兴趣,我的剧作,就是把距离感的东西都抓进来,然后把这些东西连线,连线,就是剧作,不是说一定要写成戏。我都是慢慢去讲人物,然后铺陈,慢慢去连线,去集中,去聚焦。”电影中,家庭本身如一个巨大的容器,盛放著所有的秘密与隔阂。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却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没有激烈的争吵或是伤害,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雇主还是佣人,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问题里,每个人又是他人问题的旁观者。乍一看似乎没有矛盾产生的因素,但是却处处藏着矛盾。在视角的切换间,观众也仿佛拥有了上帝的功能,我们看不到大起大落的情绪,一切都唯有真实。

2.生活流表达

以简短的对白和大量的生活流表演传达人物内心情绪与活动,是陈哲艺特殊的表达方式。《爸妈不在家》中出现的台词甚少,是陈哲艺觉得“我不喜欢什么东西都讲白,对白通常都是烂的。所以我会少对白。我也常问自己,真的需要拍那么清楚吗?观众真的不懂吗?”巨集观来看,一家人的情感不管是爱是恨,通常不会直说,这种内敛的“传统”大抵是多数华人家庭的通病。陈哲艺正抓住了这一特殊情感表达方式,使得电影中这种有意为之的帮人物“留白”,更好传递了“不评判,只讲述”的电影气质。

3.原生态质感

《爸妈不在家》的摄影根据片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全片交叉使用手持与固定镜头,有张有弛。但是由于影片家庭题材所限,摄影的表现力与风格化较其他小成本电影克制许多。但是却丝毫没有减弱故事的感染力。摄影中处处都透露著呼吸感与空气感,极具质感。影片中常用短焦广角镜头,将人物“扯远”,制造距离感。如妈妈与女佣特丽莎因为一个菸头产生矛盾。画面中一远一近两个人,特丽莎在构图中显得渺小,衬托出人物的无助,两人主仆的地位一目了然。

二三种元素的守恒

用平实而富有个性的镜头语言和更贴近生活的故事元素去挖掘最真实的人性。在《爸妈不在家》中,每个镜头都潜藏着三样东西,陈哲艺称之为“shape形状 、energy能量、tension张力”。《爸妈不在家》情节的展开,靠的不是戏剧中起承转合,而是靠“形状”的转变,“能量”的大小,“张力”的扩充套件。

1.形状的产生与转变

在《爸妈不在家》中,所谓的shape形状指的是:人物的造型、画面的构图、声音的资讯。在影片中,支撑一场戏继续进行下去的不一定是对白,而是形状的变化。当影片中的一个“形状”开始趋于稳定,其内在包涵的元素渐渐就会发生变化,不是靠画面,就是靠声音。这种“变化守恒定律”,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这种形状上的变化最典型的要数特丽莎给家乐洗澡的一场戏,整场戏共由两个总计116秒的长镜头完成。戏中镜头跟随两个人移动,两个人由相互隔阂至放下芥蒂,对白几乎没帮上什么忙,反倒是画面与声音的改变,结合演员生活流的表演,为两个人情绪的变化做了说明。根据形状的转变,整场戏也散发出一种欲说还羞的独特美感。

2.能量与张力的相互守恒

《爸妈不在家》中,所谓的能量energy与张力tension是相互守恒的。能量指的是人物情绪的变化与延伸,根据镜头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张力指的人物关系的改变、情节上的转折。影片中的能量在于一场戏中人物情绪的产生与转变,进而具象成为每一个镜头的能量。一旦一场戏的趋于平缓,张力就随之进来,张力的扩充套件便成为能量。而每一场戏的结束,就是要在长镜头的时间和能量消失之前,将其剪掉,接入下一个富有张力的画面。

在“扫墓”那场戏中一家四口离开墓地的时候汽车发动故障,父亲与女佣特丽莎相互交换驾驶汽车的位置,张力开始扩充套件。推车的人由一开始的女佣与家乐变为父亲与家乐,而占据戏中驾驶主导地位的人也由父亲变成女佣特丽莎。整场戏的人物位置关系与情绪一直在变化,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汽车成功发动,升华了整场戏的情感。在“能量”消失前,随即接上因为怀孕而没能帮忙的母亲撑伞张望的镜头,为前一个镜头中升华的情绪注入新的张力,母亲内心复杂情感的转变,也由此成为镜头中新的能量,支撑影片向下行进。这一连串的“能量守恒”让人拍案叫绝,同时展示了导演深厚的功力。

结语:

华语小成本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数十余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特点,在华语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载誉无数。

本篇以《爸妈不在家》为例,分析与研究了小成本电影在创作特征与美学价值中的共性;由此可见,虽然在市场、地域、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下,华语小成本电影依旧可以涌现出许多佳作,为华语电影作出重要贡献。

<<<下页带来更多的

我的回答没那么多费话你在百度搜索打上四个字母IMDB``一定能照到你电影类毕业论文合适的东西``

电影导演研究论文姜文

而且是一位骨头硬有独立思想的导演

如果我们说姜文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导演,是内地的著名导演之一,这样的话,他的确可以胜任,甚至我们都低估了他的能力。姜文是中国导演界的异类和奇葩。这可不是骂人的词语,反而使我本人对姜文导演的肯定,而且没有比这两个词更合适且贴切的形容他了。姜文相比于他的请兄弟姜武,他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导演,都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天赋的创意和魅力,有人说他是中国的昆汀·塔伦蒂诺我认为名副其实。之所以说姜文是奇葩,是因为相比于靠黑色幽默起家,并靠葛优发家的冯小刚,姜文多了一丝霸气和果断;相比文艺为先格局宏大的张艺谋又多了一点秀气和细腻。所以我们很难讲姜文应该属于哪一类导演,他有点类似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的荒诞派艺术家,又时时表达着自己的无奈,又发出了对社会和人性的哀嚎。

姜文通过饰演农民马大三已经可以看出他对这种矛盾的人物深刻的理解和诠释。面对突然塞进自己手里的两个鬼子,马大三身上既有中国作为人的怜悯和善良,又有对遭欺后的对日本人的仇恨和反抗。可以说还没有亲自做导演的姜文已经对自己的艺术风格有了想法。

后续姜文自导自演的《让子弹飞》即使为了商业效果做了妥协,但仍然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姜文在其中影射讽刺的社会现状的镜头应接不暇,我们可以看到姜文将众多文化元素糅合到一起并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表现效果,也足以看出姜文的功力。现在的人,对别人的评价各出几建,来谈谈你的想法吧。

第一次看姜文的作品是《秋菊打官司》,也没感觉什么好,只感觉有一点怪怪的。后来在看姜文的作品,觉得这个人长得五大三粗,很男人,但是性格却像个女人,莫非是个同性恋?这样的人如果真是变态的话,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有才。但是要说姜文是中国的电影大师,牛皮有点吹大了。首先我觉得姜文的作品没有给人正能量,其次,他的作品没有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三,真的说不出来他给中国电影事业带了什么贡献。

斗胆先简单总结一下姜文的导演能力:这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导演,他指导电影一向是兴致所致,随心而行。所以姜文不适合如今的商业横行的电影市场和娱乐圈。他应该是盯着世界级的导演行列努力的,但是中国的影视制作行业,却慢慢把他逼成一个身怀神功,自负过人,却时常用力过猛或者打不对方向的高人。如果把姜文导演的作品排个序,个人的排列是《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不喜欢《一步之遥》。《鬼子来了》无论对姜文还是对中国的观众,都是横空出世的一部作品,奇特的视角,冷库的画面,冰凉的故事,让人咋舌的故事结局,注定它没法上映,却也注定会是传世经典。《鬼子来了》的好,是任何层次的观众都能看出来的,上到大师级电影导演,下到普通观众,它真的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耐得住赞美的积累,在中国经典电影的行列里熠熠闪光。而《鬼子来了》则如划过天空的光一般,让姜文从演员到导演,震惊了无数人。完全不走寻常路的执导方式,黑白处理,沉重的故事用轻松的对白表达深刻。如果说天赋,姜文真的用一部电影就奠定了顶级导演的地位,天赋大过执导能力。而且要知道,《鬼子来了》还不是姜文的导演处女作,他的第一部电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电影青春片的殿堂级作品。不过这部电影因为带着姜文太多的个人色彩,更像是自传式电影,加上王朔的原著也比较适合姜文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执导,所以个人觉得,这电影虽然喜欢的人更多,但是论执导能力,它比《鬼子来了》还是逊色不少。虽然他本人并不是很感冒,觉得《让子弹飞》不过是自己证明自己在商业片上也可以很牛。可是拍一部讨好几乎所有观众的故事讲得好、台词对白妙、演员每一个掉链子、看完还想再看的商业片,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难特别牛的事情啊。所以当《一步之遥》出来,就明显感觉姜文人性过头了,他自己拍片的节奏比较慢,想表达的太多,最后浓缩成一部除了自己觉得特别嗨但是大部分人看不懂也不喜欢的片子。同样有这个问题,但是《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虽然也扑街了,但是那个电影的质感和内涵,要好得多。这也证明另外一个问题,有好的原著小说的剧本,更扎实,更难失败。这两年,姜文又憋着一口气要排民国故事的第三部,有天赋异禀的导演能力,有精湛的演技傍身,稍微收敛一点,就已经甩一般导演几十公里了,别绷得那么紧啦。

电影导演研究课程论文

随着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已将触角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类论文3000字左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影类论文3000字左右篇1 浅析新女性主义下小妞电影的人物塑造 那么“小妞电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看准了消费者的观影需求,尤其是现代女性观众的内心需要,从年轻女性对爱情、都市时尚以及独立精神(这也和“小妞电影”中最主要的元素想吻合)的追求再到通过电影的自身特质的展现,不断迎合女性消费群体,找准市场定位,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符合年轻女性身份的“小妞”形象,也拍摄出多部口碑票房双赢的“小妞电影”。 “人物是电影叙事文本的基础和灵魂”,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更是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的实现者,电影是通过人物性格的打磨以及画面和声音,进行对人物的塑造和对角色的诠释,使得电影的叙事具有生命力,能够让观众通过人物走进电影。上世纪女权主义的三次浪潮,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要在各方面与男性看齐,而不是再作为男性的依附者。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反射,小妞电影逐渐走红。小妞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是生活工作在大城市的现代女性,具有经济、情感上的独立性,电影设定的轨迹一般是女主人公经过重生获得了美好。 一、现代女性面对的生活压力 现代都市年轻女性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节奏加快,情感越来越匮乏,人们越来越孤独。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是身兼数种角色于一身,需要有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奉献精神,因此她们面临着就业、竞争、感情和家庭等方面的多种压力,而20岁到30岁的女性在工作和感情上的问题比较多。“小妞电影”恰恰是以这一群体为创作对象和主要受众,很多刚刚步入社会和职场的年轻女性都会碰到工作和感情上的双重压力,因此她们和电影中的“小妞”们能够找到共同语言,能够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也能够在幽默轻松的电影氛围里得到放松,她们也就会在做观影选择的时候偏向于选择“小妞电影”。“电影《欲望都市》在首映当天,女性观众的比例高达85%,而在25岁以上的观众群中,女性所占比例为80%。影片在上映首周便以5000万美元登顶北美票房榜,而3-4亿美元的总票房几乎全部由女性撑起。” 二、新女性主义下的寻找自我与成长 新女性主义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女性主义不仅要求变革法律制度、争取女性的合法权利,而且呼吁突破父权制思想的压迫,建构女性意识,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现代女性从内心更希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渴望突破现实生活中的性别歧视,获得自由,不再成为男性操纵的对象,强调男女性别平等。她们渴望进入社会,参与竞争,让自己以一个独立女性的身份在社会站稳,而不是作为男人的附庸,以男人为自己的生活中心。现代的新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也探索出解决性别冲突的一系列手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文学和影视作品(这里对文学作品不做赘述)。 在杜拉拉的职场奋斗过程中,她始终信奉着自己的职业理想,将工作永远放在第一位。影片里有四处地方能够体现杜拉拉追求独立的精神: 一是杜拉拉在DB公司面试时回避说出离开之前公司是因为性骚扰的原因,而是强调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是杜拉拉在公司内部竞聘HR的时候,拒绝王伟一起出去散心的提议,而是说到“我还有我的职业理想”; 三是当王伟提出让拉拉和自己一起当背包客的时候,杜拉拉摇摇头,说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工作;四是在公司年中年会的上,王伟评价杜拉拉更在意自己的工作和公司对她的看法。显然,无论是从杜拉拉自己的口中还是从他人的角度,我们都可以看出杜拉拉对职业的追求和热爱,甚至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不可撼动。 并且在好友海伦因为办公室恋情曝光,主动离开公司,甘心做DB员工家属的举动,也可以衬托出杜拉拉的独立个性,渴求和男人站在同一个高度。其实,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杜拉拉一个人身上,而是发生在拥有新型婚恋观的新女性身上,她们认为“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坚强独立,在努力走到一起”,就像《非常完美》里的苏菲在失恋时体会到的“女人只有找到自我,才能找到真爱”。都市里的年轻白领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独立个体的意识很强烈,反对职场中的性别歧视,渴望成为职场精英,以至于成为“女强人”,在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时又失去了情感和家庭。情景再现,使女性观众找到自己的影子,她们找到了一个“发声筒”,一个“反光镜”,所以这样一个能够充分找到共鸣的电影类型成为广大年轻女性观众的重点观影对象,是可以理解的。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新女性主义的发展,女性开始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力。小妞电影作为新女性主义文化的反光镜之一,用独特的视听语言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与向往。国产小妞电影起步较晚,存在着类型不明确、故事牵强等不足,目前小妞电影需要根据受众和市场需求,塑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小妞电影。 电影类论文3000字左右篇2 浅析电影《大追捕》对暴力场面的美学处理 随着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已将触角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场90分钟的电影,可以是一场洗礼,洗尽观者一身铅华;可以是一台闹剧,缓释观者紧绷的神经;可以是一次穿越之旅,带领观者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电影银幕恰似一方神奇的所在,纯白幕布上跳跃的影像就如同电影导演这位“自由的画家”挥洒的不同风景,传递人生喜怒、世间伦常,带给观者心灵的感悟和视觉上的享受。电影就是这样直观的所在,即使于影像之外体悟到不同的思想内涵,那也是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的映射,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位优秀的导演就是有那样的能量,仅仅依靠视觉上的冲击,就带给观者心灵的震撼,因此在场景上大做文章是一部影片优秀与否的重要考量。 纵观世界电影发展历程,“暴力”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暴力场面在多种题材的影片中的展现长盛不衰,但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导演在暴力场面的处理上逐渐归于一种“美学”呈现,弱化了暴力场面的血腥和冲突感,在表现上趋于柔和的观感和视觉的盛宴,影片《大追捕》在暴力场面的处理上就别具匠心。 一、打斗场面的美学处理 由周显扬执导的影片《大追捕》上映于2012年3月15日。该片围绕两宗相隔二十几年却被警方认定是同一凶手所为的凶案展开,通过警匪间扑朔迷离的故事将真相娓娓道来,其中暴力情节的存在一方面强化了影片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推进了情节的发展。片中共有10处暴力场景的呈现,其中最为精彩的当属影片开端男主人公王远阳在狱中与人打斗的情景,四人搏命相争、刀拳相向,本为血腥气最为浓重的一场戏,却被导演打造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武舞大戏,堪称视觉佳宴。 (一)色彩情感的运用 色彩情感是一种色彩心理反应,当人在视觉上接收了不同的光信息后,会经由思维并融合过往的经历等而生发情感,感染人的情绪。影片导演周显扬很巧妙地利用了色彩情感对暴力场面进行了美化,在降低了打斗场面的血腥味的同时又完好地保留了暴力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该片主要采用了昏黄的色调对暴力场面进行了渲染。黄色是一种明亮的色彩,通常给人以灿烂、辉煌、积极向上的感觉,而当黄色被降低色度,虽然会瞬间失去光彩,却给人以沉重、肃穆的压迫感,而用在王远阳与人打斗的场景中,则一方面弱化了具象斗殴场面带给人的惊惧感,一方面加强了整个过程的恢宏气势,与浴室喷头潺潺而下的水帘相得益彰,在光影的作用下,充满暴戾气息的浴室瞬间化作一个炫目的舞台,成为王远阳四人的“斗舞场”,张扬而不牵强。 (二)形式化搏斗场面的打造 电影中音乐的运用能够在烘托气氛、美化视觉效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段低回婉转、舒缓悠长的乐曲是治愈忧伤的良方,渲染影片氛围,直抵观众心田;一段欢快优美、高亢悠远的歌声是快乐情绪的催化剂,促进观众情感的迸发,使其与影片人物同喜同乐。而在该片中,音乐始终贯穿于王远阳与三人的打斗过程中,弱化了喊叫声的呈现,其中咄咄紧逼的节奏更是增强了整个场景的紧张感,使武舞形式下打斗场面的戾气以更加温婉的气势直抵人心,引导人们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整个过程,从而削减了这个暴力场面的道德意识。 影片开头,水帘下王远阳一张扬起的脸像是一个亮相,预示着“好戏”即将开场,果真,镜头一转,映入眼帘的便是在王远阳的徒手撕扯下一张狰狞的脸,镜头中王远阳对对方的拳脚相向引来被打者的帮手,这些人的出现不是粗暴乱入,而是“踏水而来”,昏黄的灯光,溅起的水滴晶莹剔透,像是给那只脚穿上了水晶鞋,画面绚丽夺目,如果时间停留在那一刻,观众该会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吧!但是“好景不长”,几人厮打在一起,王远阳扭曲的脸庞尽收眼底,此时一个慢镜头的运用,道尽了他被打的痛苦,而少去了凶暴之气。王远阳挣扎之余用脚踹开了对面的人,此人倒地时还是一个慢镜头的处理,借着飞舞的水花,眼前又是一个优美的“舞蹈地面动作”,美轮美奂。与此景相同的处理还有被王远阳打到晕倒而撞墙的人物形象,撞向墙壁的瞬间,都在慢镜头的处理中,与周围晶莹的水线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整个过程中,几个人扭打的场景,都被呈现于全景镜头中,雾气缭绕,水声阵阵,健硕的身体线条,无一不为弱化场面的暴力气息发挥了作用,给观众呈现了一出优美而壮阔的舞蹈大戏。 二、暴力虐待场面的美学处理 影片中有两段对立且纠缠不清的关系,都与在音乐方面极负盛名的徐翰林有关,他是杀死养女徐依云并伪造现场掩盖真相最后嫁祸于人的凶手,又死在也有着他养女身份的徐雪的错手推搡下。徐翰林与两人的纠缠在于他看不得他的养女们与任何男人的交往,一旦发现,哪怕是眉眼间传情,都要被他侮辱和大骂。影片中徐翰林的第一次暴怒源于他在接徐雪放学时发现有一个男生对徐雪微笑,虽然当时他并没有什么反常的反应,还友好地和徐雪就读学校的校长谈笑风生,但回到家后,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对徐雪大肆唾骂,骂她不要脸、不知廉耻,言语之间尽是变态与不堪,完全不是一位父亲应有的姿态。 面对徐翰林的质问,徐雪一句“没有”就遭到了他的暴打,显然这个回答并没有让他满意,但接下来的情形则充分显露了徐翰林的变态,他一方面对徐雪否认的回答产生质疑,逼她承认与那个男生有关系;一方面又阻止徐雪产生与其他男生在一起的想法,而且还摸徐雪的手,与她耳鬓厮磨,告诉她这么做都是为了她好。徐翰林对徐雪第二次暴怒发生在发现徐雪将电话号码告诉了别人,在并未弄清这个电话到底源于哪里时,就对徐雪一顿暴打,不问青红皂白就辱骂徐雪太不要脸了。这两个场景的处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徐翰林的暴打还是辱骂,徐雪都没有任何反抗,这无疑弱化了两者对抗间的冲突感。此外,这其中还穿插了4个徐太跪拜佛前的场景,这是对徐翰林罪恶的救赎,也化解了影像的戾气,缓和了观众的情绪。徐翰林与徐雪的第三次冲突其实是第二次冲突的续写,徐太的口供道出了徐翰林死亡的真相,而徐雪也第一次对好朋友吐露心声,承认是自己失手将徐翰林推下楼。第三个场景中,徐翰林的行径更加恶劣,其下手之狠戾透着杀气,徐雪被推向酒柜,酒瓶瞬间倒落,足以见得徐翰林推搡徐雪力气之大,而后徐翰林仍没有放过虚弱倒向沙发的徐雪,这时徐雪开始反抗了,她拿起棍子打向徐翰林的腿,但此时导演则采用了近镜头,镜头中徐翰林的腿和后背成为主体,弱化了整个争持场面的紧张气氛。 徐翰林与徐依云的冲突源于徐依云想要带着孩子离开家里,她打电话求助男朋友王远阳,没想到这一切被本来因为酒醉熟睡的徐翰林听到,他因此而暴怒,大力将徐依云推向墙壁和钢琴上,最后推到地上,徐依云被地上的尖锐物扎到,然而这一切并不足以消解徐翰林的怒气,他拽起徐依云倒在床上,嘴里说着让她说话,却狠狠地捂住她的口鼻,最终徐依云死在他的手里,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徐翰林撕碎徐依云的衣裙,制造了她被奸杀的伪证,并报了警,打开门想让王远阳替他背死罪,此时应徐依云要求来接她们母女的王远阳赶到徐依云的家,看到徐依云被害的场景,他惊呆了,警察赶到,王远阳成为这起谋杀案的嫌疑人。这一场景中,徐翰林对徐依云动手的整个过程中,除了眼泪的控诉徐依云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冲突感因此而大大减少,另外,雨帘下徐翰林残忍谋杀徐依云的情境被模糊化,削弱了血腥气的呈现,使徐翰林杀人的整个经过在情绪渲染上柔缓了些,更易于观众接受。 三、警匪暴力对峙场面的美学处理 影片中10个暴力场面中有5个是王远阳与警察之间的暴力对峙。第一个是王远阳接受审讯的过程,面对警方的暴力质问,王远阳一声未吭,被逼到忍无可忍,他的一句“不是我啊”却遭到警方暴打,一脚将他从凳子上踢下来,揪住他的头撞向桌角,但此时镜头并未直接对这一情景进行细致的刻画,而是通过晃动的桌腿展现出来的,削减了血腥感。整个过程中音乐元素再次被启用,肃穆低沉的乐曲似乎在为这个无辜青年鸣不平,银幕上大片的黑色一方面透出回忆的味道,同时也加强了压抑感,虽然视觉上观众并未看到更多王远阳被打的细节表达,但从心理上却已经感受到了他的哀怨,这是导演对该场面的处理之美。 王远阳对警察实施暴力行为的第二个场景其实算不得一场真正的对峙,他来找阿萤并用衣服罩住她的头却并未给她造成致命的伤害,随着后来的情节推进可以知道,他去找阿莹的目的其实是想引导警察偏离真相,将罪责引到自己的身上,替亲生女儿徐雪顶罪。王远阳挟持阿萤走进房间,抵抗中的阿萤被王远阳抱起抡到地上,过程中阿萤的腿扫向桌上的酒瓶等玻璃容器,瓶子散落摔下,是两人冲突间力量的最好诠释。阿萤被迫躺在王远阳身上并挣扎时,镜头为观众呈现了阿萤的视角,一个被衣服盖住的白色空间,压迫感顿时倍增,加强了阿萤的情感诉说,无助而恐惧。 王远阳与警察的第三次对峙是与整个案件的推动者林正忠的对决。林正忠是个“死脑筋”的警察,执著而倔强,为了探求真相不惜付出一切。林正忠怀疑王远阳是徐翰林被杀案的凶手,意图套出口供将他逮捕。林正忠在惩教所等到来报道的王远阳,并将他带到大屿山,那个王远阳与徐依云曾经常常约会的地方。缆车上,林正忠对王远阳循循善诱,试图让他承认因为恨徐翰林不同意他跟徐依云在一起而起杀意,出狱后就杀了他,无奈20年牢狱中隐忍的生活已经让王远阳声带受损,他已经说不出任何话了,而他的手势林正忠也并不理解。而后王远阳猛然拿出刀子,与林正忠两人扭打在一起,这一切在林正忠掏出手枪后结束,然而这并不是结局,显然,此时王远阳在狱中的苦练显现出成效,林正忠并不是他的对手,林正忠头部被打后,变得晕晕乎乎,王远阳趁机对缆车底部开枪,并用力踩踏,最终他和林正忠掉下来摔倒在山林中,王远阳一瘸一拐地逃跑了。在这场冲突中,肢体语言的表达淋漓尽致,但导演却将场景选在了美丽的大屿山,绿意盎然、辽远开阔的视野带给观众非常美的观感,不失为一场视觉上的享受。 王远阳与警察对峙的第4个和第5个场景源于同一事件,王远阳面对的对立者同为警察,但他却有不同的目的。金钟大厦里面,黑暗中王远阳只身打伤了两名警察并拿走了他们的手枪,黑暗场景的设置,摒除了部分打斗过程的暴力感,而警察的喊叫声为这场争斗做了说明。之后,王远阳来到女儿身边,将带有徐雪母亲徐依云照片的项链戴在已经晕过去的徐雪身上后离开。而后,由林正忠带队的警察赶到,却是王远阳开枪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王远阳将他们引到天台,天台上在枪声中飞奔的王远阳矫健的身影,又一次为画面增色,添一抹美感。最后王远阳站到天台边上,林正忠赶过来,他已经知道了一切,他丢掉手枪,屏退身后的同事,向王远阳道出自己所知的真相,而他所叙述的王远阳和徐依云都是受害者,徐雪是杀死徐翰林的凶手这一线索的确就是真相所在,王远阳听完之后用已经坏掉的嗓子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然而他最终说出了什么,林正忠的理解对不对,都听不到正确的答案了,为了替女儿顶罪并把这件事做到天衣无缝,王远阳选择了投进身后的万劫不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意图换来女儿的新生。深沉的父爱掩盖了一切,包括暴力,包括隐忍,包括真相,这是导演的高明所在,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美好。 猜你喜欢: 1. 电影类的论文参考范文大全 2. 电影类型的论文 3. 关于科技论文3000字左右 4. 电影类的论文例文 5. 有关于电影论文

一电影理论发展概况 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 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 2、 30年代~二战前; 3、 二战后~60年代前; 4、 60年以后; (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 ※ 96年 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 2、 80年~至今 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 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年。 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对宏大理论。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 ※ 结论: 1、 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 2、 60年~70年,宏大理论; 3、 80年~至今 中理论; 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 二、 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 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 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 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本论》拍成电影的想法,来实现他想象的又一步骤。 他认为理性电影是克服逻辑语言与形象活动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辨证法基础上,理性电影不是故事的、轶闻的电影,而是概念的电影,是思想体系、概念体系的直觉体现。 7、 电影眼睛派—— 由苏联记录片导演维尔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宁发表了《所有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最重要》《反映苏联现实,必须从新闻电影开始》的文章,维尔托夫响应创办了《电影真理报》杂志片。 他的主要观点: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让被拍者知道,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识形态上从新组接。 他于1924年的《电影——眼睛》中应用这一理论。 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电影眼睛,反对剧本、演员、照明、布景、化妆等一切手段。 “电影眼睛”是电影中一种运动,画下来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实,用偷拍记录各个生活事件,在现实中发掘戏剧性。 维尔托夫注重剪辑,他认为电影是解释客观世界的工具。 8、《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 此书分别在1932、1957年分两部分完成。书中观点是技术主义倾向,或画面至上主义。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这与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背景有关。(《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9、《电影美学》巴拉兹—— 1945年出德语版,也称《电影理论:新艺术特性与成长》,是《可见的人:电影文化》(24年出版)和《电影精神》(30年出版)两本书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书中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分析电影艺术特征。 他认为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他认为上面电影的表现原则是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 10、摄影机自来水笔—— 由法国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中提出。 他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为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电影作者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11、电影作者论—— 特吕弗等人提出,认为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 作者政策要求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电影作家的作品——即导演个人的作品。 此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作者资格条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 ⑵ 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 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论确定美国一批导演的作者地位,其电影为作者电影。 作者论的实质: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 12、巴赞、克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物象至上主义—— (与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画面至上相反) ※ 巴赞理论: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美国理论界对巴赞观点的非严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赞对景深镜头的赞赏)。 # 长镜头: 单个镜头达到一定长度,也叫单长镜头。包括变焦、景深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相对的理论。长镜头理论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 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则,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 长镜头的本体论立场(客观的)、美学立场(倾向性)提出此理论的社会背景是因为: ⑴ 电影在技术上的一系列发展,胶片、镜头的改变,提高了单个镜头的内容质量和容量; ⑵ 移动摄影更加灵巧多变,大大丰富了单个镜头的镜头内变化。 长镜头理论贡献:开掘了一种新的审美表现手段,提高了人们对电影镜头内部空间的复杂构成的自觉性。 # 影像本体论: 由巴赞在1945年《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征: 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理论根据: ⑴ 摄影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愿望,即排除人在外,单靠机械再现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节: 巴赞提出,借助精神分析,分析电影起源的尝试,雕刻、绘画艺术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躯体的冲动。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绘画成了后来的替代品。同样起源于上面的冲动和愿望。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绘画不能满足人的愿望。 摄影真正满足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 完整电影: 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尔理论: #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1960年出版 美学是一种实体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尔阐述了“电影化的”这一概念。 电影,就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的时候,才是名副其实的影片。 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 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这是克拉考尔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观点的引申,指出悲剧是“非电影化的”。 他认为悲剧主题与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亲性: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 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悲剧可以出现在电影中,但电影的悲剧就不完全是电影化的了。 ※ 克拉考尔与巴赞理论观点异同 相同点:都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功能; 不同点: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尔是理论家身份,巴赞是批评家身份。 ⑵ 体系不同。克拉考尔是演绎体系(理论化的),巴赞是批评体系、史学体系。 ⑶ 影响不同。克拉考尔对电影实践无多大影响,巴赞对电影实践产生重大世界性影响。 ⑷ 出发点不同。克拉考尔出发点单一(理论),巴赞出发点较复杂(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尔缺乏历史意识,巴赞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13、《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米特里—— 分两卷,分别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经典理论的两大流派——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中取中间立场。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米特里被称作电影中的黑格尔,他的理论被称为经典电影理论的终结。 克拉考尔、巴赞对电影表现现实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虚构。 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不排斥复制现实,构造复制现实假象的能力。 14、《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美】汉德逊—— 经典理论研究材料丰富、系统完整,但电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电影理论有两大类: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一类,研究电影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尔和巴赞一类:研究电影与真实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巴赞和克拉考尔。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响的是爱森斯坦和巴赞。 书中评价这两种理论共同的局限:只是对电影形式的研究,极限是段落,缺乏整体,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麦茨是以电影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到话语的进步。 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我的回答没那么多费话你在百度搜索打上四个字母IMDB``一定能照到你电影类毕业论文合适的东西``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创作途经与创作方法。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韩国恐怖电影创作特色

[摘要]韩国电影先后经历萌芽、模仿、停滞、发展四个阶段,并且近年来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票房。与我国一样,韩国有着受传统儒教文化薰陶的悠久历史,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同源文化的影响,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型别片。在韩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对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现,又有对社会大众底层心理需求的关注。本文具体叙述了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韩式恐怖影片的创作特色,最后对韩国恐怖影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恐怖电影;韩国;创作特色

追溯恐怖片的起源,我们需要回望19世纪后期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小说。通过翻看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看到的第一部可以称为恐怖片的是1919年德国表现主义的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这部影片对好莱坞恐怖片的制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世界恐怖影片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本文以韩国恐怖片的发展历程为基础,具体解读韩式恐怖片的历史程序。

一、韩国恐怖电影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

由导演朴金铉1924年拍摄的《蔷花红莲传》可以说是韩国最早的一部恐怖片,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女鬼的形象,但在这一时期韩国尚不存在恐怖片这种影片型别。恐怖片在韩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韩国就出现了恐怖片,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中期这两个韩国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恐怖片并没有流行起来。在这两个关键时期,韩国恐怖片没能获得发展的原因众多,但最为主要的可以归咎为两点:一是传统教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早期,韩国人对公共场所观看恐怖片时发出喊叫等举止行为是十分厌恶的,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不文明的,是粗俗的,因此他们对恐怖片的接受度不高。二是韩国影评界或杂志对恐怖片的宣传力度不够,他们对恐怖片的研究兴趣不高,导致韩国恐怖片的影响度较低。

二模仿阶段

权哲辉1967年导演的《月下的共同墓地》创造了恐怖片的票房神话,但这一时期的韩国恐怖片电影存在局限性,影片中多是女鬼,这凸显了韩国父权家长制意识形态的根深蒂固。该阶段,韩国恐怖片本土特色还未发挥出来,依旧存在明显的模仿印记,但在影片悬念和心理节奏的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停滞时期

韩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落实国外电影进口自由化的新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必然导致国外影片的大量“入侵”,这对韩国电影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部分电影公司濒临破产。这一时期韩国的电影业一度陷入绝境,当时韩国本土电影由于缺乏竞争力,只能在偏远的地区才能获得观众,这种现状导致电影公司几乎无利可获。新政策的落实把韩国电影业推到崩溃的边缘,发展陷入困境。

四发展时期

韩国电影在历经几近停滞的发展时期,积极寻求崛起的新出口,恐怖电影也在探索发展的出路。直至20世纪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出现,韩国身陷东南亚金融危机之中。然而就在韩国沦陷金融危机的时候,《指甲》《圈套》两部恐怖片横空出世,这也为韩国恐怖片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恐怖片成为展现国内矛盾、倾诉人们内心焦虑的一个突破口。人们通过恐怖片能够释放内心的思虑,并且反映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女高怪谈》《退魔录》和《安静的家族》在韩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当时的电影业产生轰动。

《女高怪谈》是朴岐炯1998年执导拍摄的,并收获了极高的票房,这对韩国恐怖片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第一部卖座的恐怖片,它的出现助力恐怖片发展为主流的型别片,并且改变了观众对恐怖片的刻板印象,人们能够欣然接受恐怖片的演绎。这部影片依然是采用韩国传统恐怖片一贯使用的演绎模式,但收获了观众的认可。随着韩国电影业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末,电影审查制度在韩国被废除,电影产业化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韩国电影作为后起之秀进入电影发展的新阶段。

二、韩国恐怖电影创作特色

一借鉴模仿

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儒学国家,韩国当然也无法忘怀东方文化的浸染,于是对日式恐惧的效仿成为一种美学自觉。韩国电影《鬼铃》公映时自称是日本的《午夜凶铃》,两部影片均使用 *** 作为引导剧情的重要因素,这也突出表现了韩国恐怖片在发展过程中对外的借鉴与仿效。

二韩式美学

韩国恐怖片具有独创性,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从韩国恐怖片中的美学表达来讲,韩式影片讲究的是唯美的画面与舒缓的节奏。在韩国纯情片中,这一美学表达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与纯情片不同,韩国恐怖片追求的是幽雅沉稳,透过恐怖的氛围,我们总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静。在韩国恐怖片中往往都穿插著两条故事线索。之所以这样,是穿插在影片中的一些次要线索,主要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韩国美学基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不断提升韩式美学的功力。它借鉴日本的拍摄技术,学习欧美国家的视觉表达技巧,结合本国影片的实际,开创了自身独特的韩式美学。韩式美学综合世界各国的优势,在恐怖片中,既避免直白,又不失冲击力地把故事情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三伦理诉求

对于电影而言,形式上的表达比较直观,一目了然。然而衡量电影质量高低的另一个重要尺度是影片的内容、内涵。恐怖片并不是韩国的原生品,是韩国引进的舶来品。但韩国电影人并没有把外来的恐怖片直接应用,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不仅是在形式上,而且对于恐怖片的内容都融入例如具有韩国特色的东西,改良后的韩国恐怖片为世人了解韩国打开了另一扇视窗。

美国的恐怖片总会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许多观众看过美国恐怖片后会产生恶心的感觉。这是因为美国恐怖片中充斥着黏液与血浆,这只能使人做出反应。韩国恐怖片与美国恐怖片不同的是,其追求的不是让观众只是在生理上产生反应,更加注重的是让观众在心理上真正感受到恐怖 *** 。因此在韩国恐怖片中很少见到血腥的画面和残缺的肢体,他们挖掘的是人性深处的肮脏与变态。韩国恐怖片中我们能够寻得一个共性,他们通过恐怖片都能表达一个伦理道德故事,虽然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表达的内容变化万千,但在韩国恐怖片中总会出现一个违背纲常伦理或者道德规范的情节。换句话讲,韩国恐怖片蕴含着强烈的伦理诉求。

四审美糅合

与日本、中国香港恐怖片相比,韩国恐怖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制造神秘、压抑的气氛在日本恐怖片中比较常见;中国香港恐怖片为实现触目惊心、惊心动魄的 *** 效果,主要是通过翻新各种各样的鬼怪造型;而韩国恐怖片在恐怖片中加入了多元的、丰富的型别元素。在恐怖片中糅合悬疑、犯罪、侦探、推理、惊悚等众多辅助性元素,但以不脱离鬼魅恐怖的主线为前提。这样一来,韩国恐怖片的审美取向多元的审美感受融为一体,达成统一。丰富的型别元素糅合统一在恐怖片中,使得韩国恐怖片在表达鬼魅恐怖主题的基础之上凸显出更加精彩的情节,增加了恐怖片剧情的错综复杂,使影片更加扑朔迷离,这突出表现在故事的布局与叙述方式之上。韩国恐怖片形成这种审美糅合特色与其积极向外学习,借鉴好莱坞影片拍摄的经验是密不可分的。韩国恐怖片在剧情中糅入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型别元素,然后采用好莱坞式的故事讲述技巧,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感官和心理感受。如此一来,实现了与东方神秘的鬼文化完美结合。观众在观看恐怖片时,不仅仅能够收获一次被恐吓的 *** 经历,而且在影片中跟随故事情节猜测、推理、发现,增加了观影的趣味性。这是韩国恐怖片在发展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对于世界恐怖片的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韩国恐怖片独树一帜的风格为其赢得了众多忠实的观众,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认可与欢迎,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韩国包容、善于统合的国民品质。

三、总结与展望

韩国恐怖片在吸收与借鉴国外优秀电影成果的同时,十分关注恐怖片的创新,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恐怖片,塑造了韩国恐怖片自身成熟的民族风格。韩国恐怖片为观众呈现的良品佳作日渐增多,令人称赞。韩式恐怖片,创作角度新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日用品如桌子、镜子、手机、玩偶等都可能被赋予恐怖意象。创作者会极尽可能地发掘各种物品中蕴藏的恐怖景象,创作者所营造的恐怖氛围会为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在观影后对影片中出现的物品会存在恐惧心理。恐怖片的创作者带领观众跟随影片上天入地,抑或往返阴阳,但影片中的各种场景又是源于现实,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依据。韩式恐怖片让观众通过观看影片不仅仅是能够产生恐惧心理,而且观众通过影片能够感受到世间冷暖、人间真情。让观众尽情游戏、肆意冒险能够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体悟。韩式恐怖片注重情节的设定,把握技巧,在故事的叙述中尽显智慧。影片带给观众的除了尽显 *** 的惊悚感,同时也启发观众对生活、人生有更深层的认识。在韩国恐怖片中,也向观众传递著爱与被爱的人间真情,让观众感受到家人、朋友、爱人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韩国恐怖片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让我们对恐怖片充满兴趣,并带给我们缕缕的温情。韩国恐怖片与其他型别的影片发展类似,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与成就并存。例如部分韩国恐怖片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设定,文化底蕴肤浅,过度模仿缺乏创新等。随着恐怖片蒸蒸日上的发展,部分电影人只看到了恐怖片带来的商业利益,通过批量生产,产生了许多拙劣的恐怖影片,对韩国恐怖片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韩国恐怖片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提高恐怖片的影片质量,协调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不断开拓进取,促进韩国恐怖片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韩国电影先后经历萌芽、模仿、停滞、发展四个阶段,并且近年来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票房。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儒学国家,韩国当然也无法忘怀东方文化的浸染,于是对日式恐惧的效仿成为一种美学自觉。与我国一样,韩国有着受传统儒教文化薰陶的悠久历史,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同源文化的影响,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型别片。从韩国恐怖片中的美学表达来讲,韩式影片讲究的是唯美的画面与舒缓的节奏。在韩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对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现,又有对社会大众底层心理需求的关注。作为韩国电影中的一个新兴型别片,恐怖电影正在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韩国电影业的发展,在韩国电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透过韩国恐怖片的发展,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韩国电影的发展状态,其创作特色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总之,韩国恐怖片能够获得观众认可并风行一时,必定有其成功之道,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与研究。韩式美学综合世界各国的优势,在恐怖片中既避免直白又不失冲击力地把故事情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韩国恐怖片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让我们对恐怖片充满兴趣,并带给我们缕缕的温情。韩国恐怖片与其他型别的影片发展类似,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与成就并存。因此韩国恐怖片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提高恐怖片的影片质量,协调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不断开拓进取,促进韩国恐怖片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韩国恐怖片好莱坞式发展时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李方.不一样的颤栗――美、日、韩三国恐怖电影主题的比较[J].电影评介,200703.

[2] 李玉广.怨恨与血泪交织的梦魇――1997―2004年韩国恐怖片研究[J].当代电影,200505.

[3] [韩]金美贤.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M].周健蔚,许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 河都米.恐怖片:韩国电影的某种倾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3.

[5] 林子青.从社会历史的维度看日韩恐怖片的差异性[J].电影文学,201008.

[6] 刘于嘉.恐怖电影百年[J].世界文化,200403.

<<<下页带来更多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