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暴力动画对幼儿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暴力动画对幼儿的影响论文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认知能力差,暴力影片会给孩子性格造成影响。

曾有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把两组孩子随机分配到两个屋子里,一组观看暴力打斗的电视节目,另一组没有观看这些暴力节目。当电视播放完以后,观看暴力的一组孩子开始撕扯屋里的玩具,并且互相打斗;另一组的孩子则没有出现这些现象。这个实验说明,观看暴力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甚至会激起孩子的效仿。暴力动画片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显著的。因为孩子还小,认知功能发育不完全,对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容易模仿,电视里出现暴力镜头,孩子会觉得好玩,而意识不到它有什么不对或者危害,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动画片里人物言行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也发展出暴力,甚至认为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里更是纷纷效仿,以奇形怪状、打架闹事为荣。动画片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孩子来说,动画片的功能与游戏类似,都具有象征性的自我教育意义;同时也是孩子人生的一种经验,是对孩子学习、想像力等的一种激发。很多家长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膨胀,担心自己的孩子从中受到不良影响。但是只要我们用心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孩子仍然可以从中受益。一、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好的动画片来看,对于一些暴力场景的动画片,不要让孩子看上瘾。二、社会应该规范动画片市场,创造出更多适合孩子看的好动画。三、家长要强化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帮助孩子抵制外界的不良影响,包括动画片的偏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帮助孩子识别善恶。让孩子成为主动的认知建构者,勿让孩子停留于消极被动的欣赏浏览者的角色。随机引导孩子谈论、比较、评价动画片中的人物、情节,让孩子讲述其中优美的文学语言,真正体验其精神实质。

暴力片里面的一些恐怖、打斗等镜头会给大脑正在快速发育的孩子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残暴的镜头会长时间在他们的记忆中萦绕不散,不仅容易导致孩子睡眠做噩梦,还会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不安全感,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行为障碍。因为越年幼的孩子,越容易把电影电视剧的场景当成真实发生的事情。澳大利亚一名10岁的女孩,在生日聚会上看了一部恐怖影片后,精神严重失常,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我认为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影响。孩子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动画片,那么动画片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那么动画片为什么会给孩子们造成影响呢?

①在心理学上

班杜拉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即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班杜拉还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性条件作用。比如说儿童在观察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时,就会注意到什么时候的攻击性被强化,而对于被强化的模式便照样模仿。

②动画片吸引力强

动画片常采取孩子们喜爱的形式,比如说丰富多彩的环境、悦耳的音乐、惹人欢迎的动画人物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投入到动画片中。于是当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片时,也不能够很好地区分动画片中的不利成分,并且还吸引到动画片当中去。

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①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当孩子们观看过多动画中的暴力行为,他们刚开始被这种暴力行为所惊吓,受到身体上的刺激,接着对身体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对社会产生恐惧,不敢勇敢地面对生活。

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增加

正如前文所说,当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时,先学习了动画片中的攻击性行为。然后他们可能会把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相混淆,把这些攻击性行为运用到真实世界中来,对社会造成危害。尽管他们还是尚未长大成人的孩子。也存在着极大的危险隐患。

总而言之,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童年的美好记忆。我们需要积极发挥动画片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远离动画片中的暴力成分,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动画片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论文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动画片以其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言语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其思维是“泛灵”式的,情节的演进也遵循着儿童的逻辑。动画片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语言和思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快的发展,动画片的制作日益精良。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把看动画片作为课外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动画片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对儿童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影响。一、动画片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动画片不仅能扩散幼儿的词汇量,为孩子提供形象化的语言,训练孩子的倾听技能.孩子们通过看动画片,然后进行交流;又在交流中整理片段,他们都能与同伴讲述故事内容,没有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能大胆地说,集中精力,毫无拘束的和自己的同伴将有趣的画面内容与大家分享。但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单纯地学说并不能让幼儿乐说,对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不单让孩子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故事情节的内容,可以激发他表达新的意思,从而乐说。家长鼓励孩子当个小作家,对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或自编,还可将身边的事加入创作中,这样特别能激起孩子说的兴趣。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运用了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能力,而这些是孩子语言的基础。不仅能使幼儿学习积累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还能发展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二、动画片对于幼儿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首先,从动画片的内容、形象等方面来看,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1、从内容上来看,动画片就准确的抓住了这一点,主题比较鲜明,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故事,动故事一般都充满了奇思妙想,对儿童想像力的开发非常自然,又为儿童所乐于接受,还可以帮助儿童离开现实状况,忘记不愉快的经验。而动画片大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有一场大小、强烈之战,结果也总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儿童作为弱势生命体,很容易对此发生兴趣。他们热衷于幻想的世界,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故事中所蕴涵的道理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这就比较符合孩子的思维发展,在无意识中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对于儿童思维结构的建构、逻辑框架的确立是非常有益的。而动画片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从宇宙、到科技、军事,再到人伦、艺术,无所不涉,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原理都以一种动画的形式走入儿童的'心里。例如:《蓝猫淘气三千问》它就以让孩子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从孩子蹒跚学步开始,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宽广,对人和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也越来越大。他们喜欢问为什么,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儿童能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而且回答得非常形象生动,易为儿童接受,印象深刻。2、从形象的角度来看,动画片的主角比较固定,性格特点比较典型,其行为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往往是以生活中的某种事物为原型,但又不受到原型的限制,通过删改减、变形、夸张而重新塑造出来的全新的形象。而有的卡通形象则是组合式的,是用几种原型的某些部分组合而成的;有的是融合式的,即消解各原型的形态结构,融合其功能属性塑造而成的,符合幼儿的特征,孩子们既容易接受又有兴趣接受。

《宇宙大探险》《人体认知大百科》《地球万花筒》《植物王国的秘密》《奇趣的动物世界》《101个科学小常识》

动画片蕴含着丰富的情节和多彩的内容,受到幼儿的青睐。动画片对于幼儿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会对幼儿的想象力、语言的学习等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有的动画片里面有一些暴力不健康内容,有的则是一些误导性的内容,这些动画片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动画片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的发挥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学习了动画片给幼儿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并探讨了如何降低动画片的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先回答对幼儿的影响:幼儿向动画片或者说子供向动画对幼儿是有影响的,但影响力没想象中那么大。毕竟幼儿的学习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父母,学校,周遭环境,网络,传媒。在如今信息咨询大爆炸的社会下,很多七八岁的孩子比当初我们十几岁的时候懂得都多。发展趋势:就现在的社会大趋势来说,对子供向动画的审查应该会更规范、更严格,起码传输的三观是正常的(不说正确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叫正确的三观,搞得就像三观只有一个答案一样),题材是积极向上的,或者是反应社会现实的(这个可能不太现实,毕竟是子供向动画)。动画片,或者应该说动漫产业今后的发展。以前国家为了刺激动漫产业发展,对动漫产业是有相当大的补贴的。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吧,很多人可以说是为了这部分补贴造了一大堆的垃圾出来,很多垃圾在拿到补贴的那一刻就被扔进了垃圾堆。现在,真正有心思、有想法,想在动漫产业上赚大钱的人,都开始用心做动漫,近几年涌现出的很多优秀的国漫,比如十冷、端脑、镇魂街、秦时明月等等,口碑都不错,可以说给之后动漫产业正常化、产业化打下了基础,我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出现,但是,有没有营养,我不知道,毕竟我现在挺喜欢看泡面番的。。。乐完了就够了~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现如今,动画片已成为幼儿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家庭里、幼儿园里时时都能出现动画片的身影。再调皮的孩子只要出现他们感兴趣的动画片就能马上安静下来,静静地观看动画片,全身心的融入到动画世界里。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关键在于我们要正确理解幼儿喜欢动画片的原因,并积极地加以引导。一般认为,幼儿喜欢动画片,是因为动画片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及快节奏的动感等特点。其实幼儿对动画片的理解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积极健康的动画片就是一种生活,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幅动人的画,这样纯净的动画世界给孩子的就是美得享受。让幼儿学会怎样去关心帮助他人,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懂得谦让,富有同情心。总之,美妙健康的动画片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通过对大班幼儿的观察可以看出,幼儿能够清楚的理解动画片的内容并能够把他们在动画片中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现实中。当大班连续播放了内容积极的动画片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葫芦兄弟》以后,大多数的孩子都能模仿大头儿子的谦让和乐于助人的行为,能够明白与小朋友团结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例如孩子们遇到小班孩子有困难时总是会主动帮助他们,他们会说:“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我们应该帮助弟弟妹妹。”在游戏时,他们也学会了团结合作:“我们要像葫芦兄弟那样团结起来一起搭积木,就能搭的更漂亮了。”

动画片对儿童的影响研究论文

小谈中美动画之差异 曾经看过一句话,给你一张白纸,不论什么样的梦想和奇迹都可以实现。自十九世纪动画诞生以来,各个国家对于动画的创造与研究就不曾间断过,创造是动画艺术魅力之所在。动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它全面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由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和不同的经济形态,纵观世界一百多年来动画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发展的历史,它们所经历过的兴与衰,以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也就各不相同。也正因如此,世界动画才得以具有如此斑斓多姿的绵延景观。 接下来以中国与美国为例,在几个方面上介绍有关两个国家的动画差异。一、题材内容 5000年的历史沉淀使中国拥有丰富的题材内容。早期的有神仙传说、古代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甚至还有外国故事,比如《神笔》、《骄傲的将军》、《渔童》和《牧童与公主》;也有革命传说故事,如剪纸片《红军桥》、木偶片《红云崖》;还有阶级教育类的题材,如描绘旧社会儿童悲惨命运的木偶片《三毛流浪记》,还有《半夜鸡叫》;甚至还有关于国际讽刺内容的,如漫画风格的动画《黄金梦》和木偶片《谁唱的好》。尽管中国动画题材的多样化,古今中外内容的选择广泛,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以育人为主。而且中国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呈现幼稚的特色。由于动画儿童化的思想影响,中国动画在题材上鲜有爱情题材。以致2002年出现的一部关于青春题材的动画《我为歌狂》,造成不小的轰动。虽然在制作、画面效果等方面还存在可圈可点的地方,但在中国动画史上依旧是个不小的进步。至于美国动画,美国的动画创作有许多是借鉴它国的故事原型,进行动画再创作。以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为例,如《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皆取材于德国著名的《格林童话》;包括《狮子王》,也是演绎了《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而且在题材上,美国并不强调教育思想,因为育人不是西方人制作动画的目的,从《猫和老鼠》中就能体会到,“乐”才是根本。二、动画形象中国设计的动画人物形象一般都是正正经经,形象正统。如以前制作的哪吒、神笔马良等。虽然也有像《三个和尚》这样的动画形象设计,但都不能成为主流。现在的动画形象也是如此,譬如《蓝猫淘气3000问》中的蓝猫,不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形象么。而且中国动画中的人物并没有自己极为鲜明的个性,尤其是人物的眼睛,许多时候人物的表情、眼神和性格、剧情完全脱节,同一画面上的两个人物根本毫无交流,似乎只是各自独立存在着的。反观美国的动画形象设计,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个性鲜明;动物形象则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三、音乐音乐对于一部动画的重要性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一般音乐的作用,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听觉艺术形式以满足人们的艺术欣赏要求。而一旦成为动画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就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早期中国的动画也很讲究音乐的作用,例如《牧童》,是中国式的音乐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天真的牧童,潺潺流水和摇曳的竹枝始终传递着细腻、含蓄的感情,完全是中国格调。贯穿全片的笛声由中国一代笛子宗师,享有“魔笛”之美誉的陆春龄担纲,更是经典。《牧笛》被美国评论家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但近年来中国动画的音乐,仿佛是动画的附属品,是由动画而生,纯粹为了制作而制作,丝毫无任何美感可言。美国动画中的音乐,依旧以迪斯尼为例。在迪斯尼动画中,音乐占有极大的比重,每一段故事,都有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贯穿始终,淋漓尽致地表达着动画所想要表达的情绪。在迪斯尼的作品中,音乐的发掘是无所不至的,我们可以说的每一部都找到了很对位很合拍的音乐,常常和影片相得益彰,使二者都焕发光彩。四、艺术性毋庸置疑,我国早期的动画片对艺术性的要求非常高,创作十分严谨。中国的动画片创作者一直非常讲究创作个性和独特的思想理念,在有关动画片的艺术表现的领域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不少艺术类动画片都曾在国际上获过大奖,有着极高的声誉。譬如80年代著名的水墨片《山水情》,通过古琴师向渔家少年传授琴艺的感人故事,将中国古典艺术最高水平的写意山水与古琴曲完美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人与自然高度融洽的得意境界。该作品在国内外一共获得了8个奖项。反观美国动画,相较于艺术性而言,则更加注重商业价值。美国在其动画的创始初期即很快进入了产业化式操作,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虽然当时也出现了纯艺术追求的实验动画,如《美国一瞥》,但占主流的还是商业动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美女和野兽》、《灰姑娘》、《狮子王》、《泰山》等一系列的动画长片的制作,已然形成一个动画操作体系,并且获得价值不菲的市场回报。至于其他方面,则不再一一列举说明。其实就以上几个方面的差异而言,中美动画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不断成长中的中国动画,若能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合理选题,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文秘杂烩网

动画片与幼儿身心发展1.动画片与幼儿的语言发展。纲要指出,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展”。动画为孩子们的展现的画面、音乐、讲话紧紧抓住孩子的心。在动画片中人物有夸张的造型、礼仪、对话,展现了儿童的特点。六岁前的儿童,大脑中的语言中枢还不成熟,也就是说,左脑还没有定型,这个时期的幼儿基本上是生活在形象世界即右脑世界里,用右脑观察和分析事物。学前儿童第一信号系统发育早于第二信号系统,容易对具体的、鲜明的、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并且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也就是说明,在幼儿特别是学前期幼儿的世界中,动画片中鲜明的人物,精彩的对话和语言,丰富多彩的背景色,使卡通被赋予生命和活力,受到幼儿的欢迎。动画片在突出的主题,丰富的情节,幻想,想象力丰富的气氛下和孩子的思想产生共鸣。2.动画片与幼儿的感官。他们并不在乎事物本来的本质面貌,他们更喜欢把它想象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比如人可以长翅膀在天上飞,可以拥有某种具有神奇魔法的武器,英雄可以具有某种特殊的力量等等,这都是幼儿所喜欢的,而动画片中的一切都让幼儿感受到了无限的幻想力和自由,是幼儿心目中最渴望,现实之中无法实现的。儿童的早期发展,他们的感官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刺激。这些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刺激两个孩子的感官生理成熟的外部条件,也有思想的发展,原来的物质积累。视觉与听觉的成熟程度与人的思维水平的关系。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就是需要进行良好的感觉训练。今天的漫画艺术形式真的可以集和谐,听着,动觉于一体,在一个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集中孩子的感官有效刺激。孩子看动画片之前,必须要选择播放严格筛选的动画片,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动画片时,要注意满足儿童语言发展的需要。一、符合儿童成长的原则。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幼儿的需求,对目前的儿童看动画片的选择和现状,对儿童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和完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的儿童教育对幼儿将来的成长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这一时期的语言、心理、性格等方面的教育往往长大后最深的印记。近年来,动画片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一些人也做了研究,组织了对幼儿动画片教育的选择同时,不仅注重对动画教学的要求,更要注重对儿童动画心理的影响。

动画片对每个小朋友或者说小朋友长大,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我们那里,80后开始才慢慢接触到电视这个媒体,于是80后小时候都对动画片有着深深的着迷。可惜的是那时候,只有电视转播,而且时间固定,所以,我们不能天天沉迷于动画片。但即便如此,那时候的节目还是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拿我自己来说吧,记得小时候村上就一两家有电视,我们家算一个。所以,我从记事开始就知道动画片,每天下午六点等着中央一套的七巧板节目,里面讲了很多知识还有十几分钟动画片。现在想来对我影响最大的动画片就是《聪明的一休》、《海尔兄弟》、《魔神坛斗士》、《足球小子》这几部了。       《聪明的一休》应该是最早的,那时候我也就四五岁吧,只要谁一提起一休这两个字,我就自然反应说到“休息,休息一会儿”。故事画面,现在还在脑子里,特别清晰。至于具体内容,肯定是记不得了,但是,动画片的影响却持续至今。一休这个人物是个幕府时期的落魄皇子,具体怎么落魄到此的,小时候肯定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这个小孩很聪明又很大度,其他小和尚都欺负他,他却不卑不亢想办法反击回去,还不记仇。而且他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小叶子,一个将军叫新一卫门。只要有什么事情处理不了,他们都会来找一休帮忙,感觉新一卫门就是一个废物,那么大人了什么都让一休帮忙。所以,心里自然认为一休就是最有智慧的,自己以后也要学一休,要遇事冷静想办法,而不是像小叶子和那个将军咋咋呼呼的。另外一点,一休还特别爱自己的妈妈,每天对着晴雨人表达自己的思念特别感动我。       《海尔兄弟》就是两个很聪明的兄弟跟着爷爷到处走,遇到事情就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于那时的我来说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很多知识就是通过这部动画片科普的。       《魔神坛斗士》这部动画片于我意义重大,开创了我对正义、对英勇无畏精神的认知。记得大概就是,黑暗势力控制了世界,几个小朋友组成了魔神坛斗士,为了拯救世界,不停征战。一级一级往上,一级比一级困难,而他们也不放弃不服输,勇敢向前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强,最终成功救下了这个世界,还人们一个光明。那时候,每次坐在电视机前面都会热血澎湃,觉得自己就是剧中人,可以拯救世界。虽然现在只能拯救自己,但是这种不怕苦英勇向前的精神一直伴随着我。         《足球小子》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大了,不是小学生就是初中生。因为那时我已经懂得了“意义”这个词的意思,我清楚地知道这是一部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每看一集都有自己的感悟。记得最深刻的有两集,其中一集,男主小意在练习心理素质,他的老师让他分别跳过相同宽度的不同沟壑,其中一个是浅浅的水,另一个却是万丈深渊。同样的宽度,一个轻松跨过,另一个却无法迈步,这就是不同心理的结果。最凶,小意克服了恐惧的心理,正确得评估了自己和对方的实力,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还有一集,小意在一个深坑里,忘了是掉进去的还是特意在训练,展现了他从刚开始的恐惧、惊慌到镇定下来的心理活动,让他开启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就是把自己和环境一体,让蛇群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或者说让蛇群认为他和蛇是一样的,最终走出了困境。这部动画片,从坚韧不拔、一心向前的精神,到克服困难的方法,都从小意的成长中完美展现给我。每每遇到困难,我就会想小意会怎么办,我应该怎么办。         介绍了这几部动画片,实在有些啰嗦。但是,我觉得是必要的,聊聊几句表达不出我对其认识,也就谈不上它们对我的影响。         最终,我想说的是,既然动画片能对我产生这么深刻的影响,那么对其他小朋友也是一样的。那么,对于科技这么发达的现在,动画资源也多得眼花缭乱,那么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内容也至关重要。         我家孩子现在看的有《道阿奇》《变形警车珀利》是科普的,《超级飞侠》《汪汪队》《开心超人》这些是解决困难的,《奥特曼》打怪兽的,《小猪佩奇》《咪好一家》讲家庭朋友的,《阿衰》搞笑的……这都是我跟着一起看的,其它游戏类的也很多到没有什么意义。         总觉得这些动画片没有我那时看的好,教育意义也有,但是没有灵魂。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去表达精神方面的奋进和超越。不知道是我没有看到好的,还是这就是现实。对于每天都沉迷于电视的孩子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们,什么才是最好形式的教育?作为家长,我们该好好思考一下。成绩就是根本吗?不,我认为就是一种精神,积极开朗、奋发向前、永不屈服的精神。         不知道我说的是否正确,欢迎大家讨论。

试析动画片对青少年发展影响论文

动画作为一个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娱乐、广告、心理治疗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环境规划等领域。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试析动画片对青少年发展影响论文,希望能提供帮助。

摘要: 画片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一种图形形式,本文详细讨论了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它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生活观、价值观、印象形成、友情观、言语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并就如何促进动画片的积极意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动画 青少年 社会化

世界动画作为一个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娱乐、广告、心理治疗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环境规划等领域。我国动画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动画对青少年的魅力却是有增无减。虽然目前动画片在教育中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运用,但许多人是因为动画片的娱乐性才去接触它的。迪斯尼动画的成功市场运作虽然说明成年人也是动画片的一个主要接受群体,但目前来看,青少年仍然是最大的动画片主动受众。

青少年不仅观看电视中的动画片,动画电影、游戏、书刊等图形形式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不但接触动画本身,与动画有关的消费娱乐产品也都被接受,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据有关调查,全国现有电视频道2000多个,几乎都有固定时间的少儿动画栏目。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就看动画片,而且定时出现,成了“动画痴”、“动画迷”,不但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影响,更大的担心则是孩子对有些动画片中的不良镜头的模仿而影响了孩子的品行。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相当重要的阶段,也是自主性很强的阶段。整个社会化过程与一个人的最终人格形成及社会行为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社会化,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周晓虹(1997)认为,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即是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这些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及法庭、监狱等。社会教化同时可以分两大类:系统、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

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个咨询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观念形成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传媒观念的干扰。动画片就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与青少年接触,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作用机制

动画这种形式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存在。电视是播放动画的最主要的媒体,几乎每个电视台每天都有动画播出,一些还有专门的动画频道。目前电视播放的动画的特点是篇幅长,几乎都是连续剧。具有固定的时间,播放的收视对象明确定位于青少年,国外动画片多于国内的,其中美日动画片特别多。动画电影也是广泛地被喜欢,许多有影响的动画片,比如《狮子王》、《人猿泰山》、《白雪公主》、《千与千寻》、《花木兰》、《宝莲灯》都是开始以电影的方式进入青少年的视野的。它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人物特点明确,文化内涵非常突出。

网络也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媒体,许多大的门户网站都有动画(动漫)频道,可以在多种频道观看动画,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动画,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它的特点是新媒体,更适合青少年,更便利,具有更强的个人思想,开放性更强。另外,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仅是看动画片本身,还包括动画的附加产品的影响,比如,动画人物的玩具,主题公园等等,像史努比、米老鼠的玩具、迪斯尼动画主题公园等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这些影响除了具有可以帮助他们间接地接触社会、帮助他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外,也会有某些消极影响。那么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

通过青少年自己的了解,将动画片中的社会关系认同为实际社会生活。人的青少年阶段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主要起着修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而在对社会的真正生活面貌、掌握社会的技巧上,学生都不能切实体验到。吸引他们注意的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的标本,并通过与他人讨论,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行为是社会及他人所认可的,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明白基本的社会因果关系。

认同动画人物,模仿他们的行为。青少年喜欢动画片,不仅仅是因为有意思,好看,有调查表明,34%的被调查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有些像自己,76%的被调查小学生希望具有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某个能力特点。而在言语模仿、动作模仿方面的表现就更常见了(bandura, 1963, fabregat & beltre, 1998)。

动画片所包含的文化的影响。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动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孩子种文化是动画本身以及观看者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比如,日本动画的风格:人物坚强,强调团队精神,成人化强,视觉刺激大;美国动画注重个人能力、幽默、动画附加的商业性更浓;中国动画简单,强调讲单纯的道理和利他行为。有调查表明,最受中学生欢迎的前五部动画片竟然全是日本动画,青少年接触到的日美动画也是最多的,这表明很可能逐渐使他们接受日美文化,并在潜意识里影响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其和认知行为具有明显的日美文化性,更重要的是可能看低自己祖国的文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二、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具体表现

1.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

他们的人际交往的特点是兴趣主导性强,交往对象变化大等。共同感兴趣的动画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不知道该动画片的人往往会被孤立或嘲笑。所以,动画片对青少年来说提供了共同爱好和话题,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对动画片的理解也给他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获得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再将其用在实践中,动画片便成了一个学习的来源。他可以提供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沟通知识,比如,许多动画片中,活泼、开朗的人总被描述成受大家欢迎的,经常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等,这些都对人的基本交往原则进行了描述和强化。同时,动画片也会有一些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形成的不利影响,如对个人努力强调得不足,好人总先要受许多挫折打击最后才有好报等。

2.对青少年关于人物形象认知及品德形成等方面的影响。

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外貌与一个人的品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样一个事实。在动画片中,公主总是美的、善良的,王子总是英俊的、勇敢,坏人总是丑陋的、有阴谋的……对此,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象认知,使他们只是简单地通过外貌而形成对他人品行的直接判断,这对人的形象认知发展或品德发展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动画片片中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品德总有一致性,比如,王子、公主生来就很富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而不交待这些财富和品德的其他正确的获得方式,这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人的富有和品德决定于家庭出身,从而对家庭形成不恰当的评价等等,这些影响一旦形成,影响将是深远的。另一方面,动画中人物的性别角色分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领导者总是男性或雄性动物,女性或雌性动物总处于辅助地位,这与现实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一致,有利于儿童认识现实,但在角色职业类型以及对应的角色性格特征培养上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3.对青少年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

在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狮子王》,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不要消沉,积极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样的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些动画片,如《蜡笔小新》,虽然很现实,但以一种不加修饰的方式揭示人的好奇,这只会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对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其实在许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只是非常刻意地表现其娱乐性,如《tom & jerry》,《米老鼠和唐老鸭》《蜡笔小新》等,对人生的积极品质没有太多的强调,只是让人们在观看到一个倒霉蛋的时候开心快乐。这些容易使青少年养成乐观的性格,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其积极奋斗的生活观念的形成。

4.对青少年友情、爱情观的影响。

爱情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感情,动画片也并没有忽略它,比如《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灌篮高手》、《怪物史瑞克》、《葫芦兄弟》,甚至《蜡笔小新》、《花木兰》、《tom & jerry》等都以爱情或友情贯穿情节的。

在动画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统一的画面;爱情的女主人总是美丽的,即使将来要变成天鹅的灰姑娘也是美丽的,爱情总是浪漫的,为了爱情可以做许多勇敢的牺牲,结果总是幸福浪漫的;有朋友总是令人向往的,朋友总是在主人公需要的时候出力的,朋友总是忠诚的。这些表现与现实生活有许多相似,但也过于理想化。青少年的爱情观正是在这些影响中形成的,这很容易使他们将来有不恰当的期望和行为。

5.对青少年言语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语言获得有可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即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说话来获得自己的语言。同时,在思维发展的研究中,非常强调言语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中的结论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能力会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言语习惯对思维方式(特点)的影响也是被证实的。所以,在动画片对青少年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到他们对一些动画人物言语的观察模仿。青少年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的,特别是当环境刺激是他们感兴趣的时候。

有调查显示,对大家共同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的言语特点会在同辈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同和流传,当父辈们不知道时,他们便认为没有共同语言。例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当小新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时,总是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回来了。”许多青少年看了这个片子后觉得好玩,也模仿起小新的说话风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蜡笔小新》这类动画片主人公的行为特性的模仿更需要引导。同时,也要注意青少年长时间观看动画片而缩短了他们的注意力间隔时间,对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产生的限制作用(postman, 1990)。

三、促进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作用的措施

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并注意其影响的长远效应。

1.成人的恰当理解。

要发挥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积极作用,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家长和孩子在看动画片上的矛盾虽然主要表现在孩子贪恋看动画片而占用了学习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印象却是家长直接反对他们观看动画片。在当前动画片如此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应该认可青少年喜欢动画片这样一个事实,它是符合青少年的认知习惯的,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些积极意义包括:传递社会生活的规则,传递社会中认可的行为和不认可的行为并呈现后果,传递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训练想象力等,这些都可以使他们间接地认知自己面对的社会,促使其社会化的发展。人的青少年阶段,特别是儿童阶段,对动画片产生认知理解最容易。所以,只有在成人对动画片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同时认识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正确行为。

2.家长与儿童的及时交流。

这包括陪看和相互交流。调查发现,动画片是可以给成人看的,许多家长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的,那么,家长不妨抽出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一同观看。在陪看的过程中,伴随着和孩子对动画人物行为的评价交流,既可以防止孩子无限制地观看,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动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每个动画中都有好人坏人,怎样才是好人,怎样就是坏人,为什么好,为什么坏,及时说明和强化,这对消除动画的消极影响,促使孩子社会化发展更有利。

这种交流还会消除动画片带给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动画中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不符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的辨别力是有限的,在调查中,有一半的中学生认为动画片中的生活是与当今社会精神相符合的。家长在这方面就可以对孩子做正确的解释,这种恰当的解释有利于青少年辨别虚构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区别。

3.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兴趣发展。

家长在承认自己的孩子喜欢动画片的前提下,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养成和改变的,对某一个事物感兴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如果某个孩子对动画片感兴趣,他的兴趣不是制作动画片,也不是学习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而是看动画片本身,这种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是有不利影响的。因为自制力差,他们有可能会长时间地看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甚至去买动画vcd自己一次看个够,这不利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将喜欢看动画片提升到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动画片,喜欢那种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喜欢人物的良好行为和风度等方面来。

4.文化传媒部门要注意引进积极健康的动画片。

90%的青少年观看动画片的载体主要是电视。所以要消除动画所具有的消极功能,首先应当从源头上把好关,这包括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的质量和播放的时间选择两个方面。在动画片的质量方面,应该选择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动画片,特别是国产动画片。目前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来自国外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许多动画片中包含暴力、成人内容,或者强调暴力对问题解决的唯一性,这些对青少年社会化很不利。

应该选择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强调人类的理想和优秀文化的好动画,像《海尔兄弟》、《猫和老鼠》、《花木兰》、《白雪公主》等影片,而像《蜡笔小新》之类应该尽量少播放。在播放时间方面,首先不要连续播放太长时间,这会对观看者的生理和生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不要为了经济利益,选择儿童的吃饭时间播放,可以在双休日多播放一些,其他的时间少播放一些。

当然,由于现在动画片的适应人群很广泛,许多国外的动画片的定位是给青年或成年人看的,比如,1999年获得美国动画片收视率第一名的《南方公主》,其四个主要角色满嘴脏话,是以黄色暴力低俗的笑话和讽刺名人来取悦观众的。所以不妨参考电影的分级模式,在播放动画片时,说明该片适合什么年龄的人观看。

在调查中,还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许多青少年观看什么动画片是不加区分的,只要是动画片他就看。这也要求大人的解释和帮助选择。当然,如果在电视播放动画片前后,有主持人对动画片主题作一个讲解,说明大家要学习什么反对什么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主编.《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c. d威肯斯,j. g霍兰兹.《工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贺雯、彭聃龄.《儿童电视动画片播放效果的研究》.《应用心理学》..

[5] 司徒宁.《走近动画》.《中国美术教育》..

[6] 陈秋玲.《组织动画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究》..

[7] 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兰州学刊》..

[8] 赵金录.《论我国少儿电视动画片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不足》.《电化教育研究》..

[9] 韩振华.《青少年社会化与个性化问题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0] 马德峰、胡杰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研究评析》.《青年研究》..

[11] bandura, a., ross, d., & ross, s. a. imitation of filmmediated aggressiv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

[12] fabregat, beltre viewing of mass media violence, perception ofviolence, 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8. ~989

[13] postman, n. tv's disastrous impact on chidren. u. 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1990. 43~45

动画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论文

动画对小孩子的吸引力绝对的大啊

试析动画片对青少年发展影响论文

动画作为一个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娱乐、广告、心理治疗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环境规划等领域。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试析动画片对青少年发展影响论文,希望能提供帮助。

摘要: 画片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一种图形形式,本文详细讨论了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它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生活观、价值观、印象形成、友情观、言语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并就如何促进动画片的积极意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动画 青少年 社会化

世界动画作为一个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娱乐、广告、心理治疗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环境规划等领域。我国动画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动画对青少年的魅力却是有增无减。虽然目前动画片在教育中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运用,但许多人是因为动画片的娱乐性才去接触它的。迪斯尼动画的成功市场运作虽然说明成年人也是动画片的一个主要接受群体,但目前来看,青少年仍然是最大的动画片主动受众。

青少年不仅观看电视中的动画片,动画电影、游戏、书刊等图形形式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不但接触动画本身,与动画有关的消费娱乐产品也都被接受,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据有关调查,全国现有电视频道2000多个,几乎都有固定时间的少儿动画栏目。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就看动画片,而且定时出现,成了“动画痴”、“动画迷”,不但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影响,更大的担心则是孩子对有些动画片中的不良镜头的模仿而影响了孩子的品行。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相当重要的阶段,也是自主性很强的阶段。整个社会化过程与一个人的最终人格形成及社会行为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社会化,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周晓虹(1997)认为,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即是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这些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及法庭、监狱等。社会教化同时可以分两大类:系统、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

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个咨询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观念形成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传媒观念的干扰。动画片就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与青少年接触,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作用机制

动画这种形式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存在。电视是播放动画的最主要的媒体,几乎每个电视台每天都有动画播出,一些还有专门的动画频道。目前电视播放的动画的特点是篇幅长,几乎都是连续剧。具有固定的时间,播放的收视对象明确定位于青少年,国外动画片多于国内的,其中美日动画片特别多。动画电影也是广泛地被喜欢,许多有影响的动画片,比如《狮子王》、《人猿泰山》、《白雪公主》、《千与千寻》、《花木兰》、《宝莲灯》都是开始以电影的方式进入青少年的视野的。它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人物特点明确,文化内涵非常突出。

网络也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媒体,许多大的门户网站都有动画(动漫)频道,可以在多种频道观看动画,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动画,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它的特点是新媒体,更适合青少年,更便利,具有更强的个人思想,开放性更强。另外,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仅是看动画片本身,还包括动画的附加产品的影响,比如,动画人物的玩具,主题公园等等,像史努比、米老鼠的玩具、迪斯尼动画主题公园等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这些影响除了具有可以帮助他们间接地接触社会、帮助他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外,也会有某些消极影响。那么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

通过青少年自己的了解,将动画片中的社会关系认同为实际社会生活。人的青少年阶段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主要起着修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而在对社会的真正生活面貌、掌握社会的技巧上,学生都不能切实体验到。吸引他们注意的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的标本,并通过与他人讨论,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行为是社会及他人所认可的,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明白基本的社会因果关系。

认同动画人物,模仿他们的行为。青少年喜欢动画片,不仅仅是因为有意思,好看,有调查表明,34%的被调查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有些像自己,76%的被调查小学生希望具有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某个能力特点。而在言语模仿、动作模仿方面的表现就更常见了(bandura, 1963, fabregat & beltre, 1998)。

动画片所包含的文化的影响。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动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孩子种文化是动画本身以及观看者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比如,日本动画的风格:人物坚强,强调团队精神,成人化强,视觉刺激大;美国动画注重个人能力、幽默、动画附加的商业性更浓;中国动画简单,强调讲单纯的道理和利他行为。有调查表明,最受中学生欢迎的前五部动画片竟然全是日本动画,青少年接触到的日美动画也是最多的,这表明很可能逐渐使他们接受日美文化,并在潜意识里影响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其和认知行为具有明显的日美文化性,更重要的是可能看低自己祖国的文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二、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具体表现

1.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

他们的人际交往的特点是兴趣主导性强,交往对象变化大等。共同感兴趣的动画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不知道该动画片的人往往会被孤立或嘲笑。所以,动画片对青少年来说提供了共同爱好和话题,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对动画片的理解也给他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获得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再将其用在实践中,动画片便成了一个学习的来源。他可以提供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沟通知识,比如,许多动画片中,活泼、开朗的人总被描述成受大家欢迎的,经常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等,这些都对人的基本交往原则进行了描述和强化。同时,动画片也会有一些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形成的不利影响,如对个人努力强调得不足,好人总先要受许多挫折打击最后才有好报等。

2.对青少年关于人物形象认知及品德形成等方面的影响。

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外貌与一个人的品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样一个事实。在动画片中,公主总是美的、善良的,王子总是英俊的、勇敢,坏人总是丑陋的、有阴谋的……对此,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象认知,使他们只是简单地通过外貌而形成对他人品行的直接判断,这对人的形象认知发展或品德发展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动画片片中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品德总有一致性,比如,王子、公主生来就很富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而不交待这些财富和品德的其他正确的获得方式,这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人的富有和品德决定于家庭出身,从而对家庭形成不恰当的评价等等,这些影响一旦形成,影响将是深远的。另一方面,动画中人物的性别角色分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领导者总是男性或雄性动物,女性或雌性动物总处于辅助地位,这与现实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一致,有利于儿童认识现实,但在角色职业类型以及对应的角色性格特征培养上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3.对青少年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

在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狮子王》,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不要消沉,积极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样的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些动画片,如《蜡笔小新》,虽然很现实,但以一种不加修饰的方式揭示人的好奇,这只会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对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其实在许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只是非常刻意地表现其娱乐性,如《tom & jerry》,《米老鼠和唐老鸭》《蜡笔小新》等,对人生的积极品质没有太多的强调,只是让人们在观看到一个倒霉蛋的时候开心快乐。这些容易使青少年养成乐观的性格,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其积极奋斗的生活观念的形成。

4.对青少年友情、爱情观的影响。

爱情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感情,动画片也并没有忽略它,比如《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灌篮高手》、《怪物史瑞克》、《葫芦兄弟》,甚至《蜡笔小新》、《花木兰》、《tom & jerry》等都以爱情或友情贯穿情节的。

在动画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统一的画面;爱情的女主人总是美丽的,即使将来要变成天鹅的灰姑娘也是美丽的,爱情总是浪漫的,为了爱情可以做许多勇敢的牺牲,结果总是幸福浪漫的;有朋友总是令人向往的,朋友总是在主人公需要的时候出力的,朋友总是忠诚的。这些表现与现实生活有许多相似,但也过于理想化。青少年的爱情观正是在这些影响中形成的,这很容易使他们将来有不恰当的期望和行为。

5.对青少年言语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语言获得有可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即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说话来获得自己的语言。同时,在思维发展的研究中,非常强调言语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中的结论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能力会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言语习惯对思维方式(特点)的影响也是被证实的。所以,在动画片对青少年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到他们对一些动画人物言语的观察模仿。青少年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的,特别是当环境刺激是他们感兴趣的时候。

有调查显示,对大家共同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的言语特点会在同辈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同和流传,当父辈们不知道时,他们便认为没有共同语言。例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当小新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时,总是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回来了。”许多青少年看了这个片子后觉得好玩,也模仿起小新的说话风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蜡笔小新》这类动画片主人公的行为特性的模仿更需要引导。同时,也要注意青少年长时间观看动画片而缩短了他们的注意力间隔时间,对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产生的限制作用(postman, 1990)。

三、促进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作用的措施

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并注意其影响的长远效应。

1.成人的恰当理解。

要发挥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积极作用,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家长和孩子在看动画片上的矛盾虽然主要表现在孩子贪恋看动画片而占用了学习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印象却是家长直接反对他们观看动画片。在当前动画片如此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应该认可青少年喜欢动画片这样一个事实,它是符合青少年的认知习惯的,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些积极意义包括:传递社会生活的规则,传递社会中认可的行为和不认可的行为并呈现后果,传递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训练想象力等,这些都可以使他们间接地认知自己面对的社会,促使其社会化的发展。人的青少年阶段,特别是儿童阶段,对动画片产生认知理解最容易。所以,只有在成人对动画片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同时认识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正确行为。

2.家长与儿童的及时交流。

这包括陪看和相互交流。调查发现,动画片是可以给成人看的,许多家长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的,那么,家长不妨抽出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一同观看。在陪看的过程中,伴随着和孩子对动画人物行为的评价交流,既可以防止孩子无限制地观看,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动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每个动画中都有好人坏人,怎样才是好人,怎样就是坏人,为什么好,为什么坏,及时说明和强化,这对消除动画的消极影响,促使孩子社会化发展更有利。

这种交流还会消除动画片带给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动画中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不符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的辨别力是有限的,在调查中,有一半的中学生认为动画片中的生活是与当今社会精神相符合的。家长在这方面就可以对孩子做正确的解释,这种恰当的解释有利于青少年辨别虚构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区别。

3.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兴趣发展。

家长在承认自己的孩子喜欢动画片的前提下,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养成和改变的,对某一个事物感兴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如果某个孩子对动画片感兴趣,他的兴趣不是制作动画片,也不是学习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而是看动画片本身,这种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是有不利影响的。因为自制力差,他们有可能会长时间地看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甚至去买动画vcd自己一次看个够,这不利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将喜欢看动画片提升到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动画片,喜欢那种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喜欢人物的良好行为和风度等方面来。

4.文化传媒部门要注意引进积极健康的动画片。

90%的青少年观看动画片的载体主要是电视。所以要消除动画所具有的消极功能,首先应当从源头上把好关,这包括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的质量和播放的时间选择两个方面。在动画片的质量方面,应该选择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动画片,特别是国产动画片。目前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来自国外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许多动画片中包含暴力、成人内容,或者强调暴力对问题解决的唯一性,这些对青少年社会化很不利。

应该选择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强调人类的理想和优秀文化的好动画,像《海尔兄弟》、《猫和老鼠》、《花木兰》、《白雪公主》等影片,而像《蜡笔小新》之类应该尽量少播放。在播放时间方面,首先不要连续播放太长时间,这会对观看者的生理和生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不要为了经济利益,选择儿童的吃饭时间播放,可以在双休日多播放一些,其他的时间少播放一些。

当然,由于现在动画片的适应人群很广泛,许多国外的动画片的定位是给青年或成年人看的,比如,1999年获得美国动画片收视率第一名的《南方公主》,其四个主要角色满嘴脏话,是以黄色暴力低俗的笑话和讽刺名人来取悦观众的。所以不妨参考电影的分级模式,在播放动画片时,说明该片适合什么年龄的人观看。

在调查中,还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许多青少年观看什么动画片是不加区分的,只要是动画片他就看。这也要求大人的解释和帮助选择。当然,如果在电视播放动画片前后,有主持人对动画片主题作一个讲解,说明大家要学习什么反对什么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主编.《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c. d威肯斯,j. g霍兰兹.《工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贺雯、彭聃龄.《儿童电视动画片播放效果的研究》.《应用心理学》..

[5] 司徒宁.《走近动画》.《中国美术教育》..

[6] 陈秋玲.《组织动画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究》..

[7] 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兰州学刊》..

[8] 赵金录.《论我国少儿电视动画片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不足》.《电化教育研究》..

[9] 韩振华.《青少年社会化与个性化问题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0] 马德峰、胡杰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研究评析》.《青年研究》..

[11] bandura, a., ross, d., & ross, s. a. imitation of filmmediated aggressiv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

[12] fabregat, beltre viewing of mass media violence, perception ofviolence, 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8. ~989

[13] postman, n. tv's disastrous impact on chidren. u. 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1990. 43~45

不良影响1:充斥暴力的动画片会使儿童认知上形成对暴力的合理化,生活中也往往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不良影响2:长时间收看动画片,相对就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机会,使儿童失去了很多与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妨碍了儿童对自然物质的真实感知及活动能力,而且缺乏与其他人言语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 不良影响3:长时间看动画片,对儿童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电视有高频辐射,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减少了儿童眼球运动的机会,导致视力下降。边看动画片边吃饭会使儿童的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避免动画片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家长们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1: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让其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可和孩子到野外去玩,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找乐趣,陶冶情操等。 方法2:严格查看孩子观看动画片的内容。只允许观看主题健康,情节明快的片子。限制孩子观看惊险动作、战争等内容的动画片。 方法3:与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通过与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并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解释,引导孩子正确分辨理想与现实。 方法4:丰富孩子的生活,适当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买一些儿童读物,分散动画片对孩子的吸引力。(编辑:赵春婷)

1、可以帮助增强思维逻辑和思考能力

凡是动画片中正面的、积极的内容,对于一些善良、乖巧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正面角色,家长可借机将动画片中的内容转化至日常生活,教导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对于一些平时做坏事,欺负小伙伴的负面角色,家长也可趁机告知幼儿“不可仗势欺人,应当帮助别人”。

2、可以帮助改变孩子的坏脾气

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挑选出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题材,比如一些平时性格暴躁,经常闹情绪的孩子,家长可挑选一些温馨的动画片给孩子看,可以通过动画效果来引导孩子,舒缓情绪。

3、了解常识常规

像看书听故事尤其是观看动画片中经常会有自己喜欢的人物或卡通动物,总爱将自己想象成自己喜欢的那些角色中,模仿其角色的话语、形为等;比如男孩子总是喜欢模仿乐于助人的英雄角色,而女孩子们常常喜欢模仿漂亮聪明伶俐的公主类型。

扩展资料

多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好处就有出坏处:

1、沉迷看动漫可能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封闭知心里,比如一些宅男不与人交往,一人独居,原理社道会。

2、有正面动漫就有反面动漫,孩子长期看暴力类型的动漫,孩子也会模仿其暴力。所以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3、会减少户外活动的机会

孩子专注动画片容易沉迷,减少与生活接触,缺失与人交流的机会,影响儿童表达。

男幼师对幼儿的性格影响研究论文

河南驻马店一男幼师在幼儿园里热情领舞的视频突然引发网友广泛热议,这不禁让人疑惑幼师竟然还有男的?事实上虽然绝大部分的幼师都是女性在担任,但其实幼师里的确是有男性的。包括现在部分高校设立的幼师专业每年都有男生在报考,只是这个比例非常低而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大多数人认为男性性格不适合照顾孩子,其次幼师工资太低,所以这就让幼师成了一个仿佛是女性专属的行业。不过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专家开始肯定男老师在幼儿教育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这些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男老师身上散发的阳刚之气可以很好地补全孩子的性格。要知道现在的小孩都是娇生惯养,基本都吃不了苦,而女老师在教导他们时也不敢太过严厉,久而久之每个人就会变得愈发内向柔弱。这其实对于幼儿的性格塑造是非常不利的。而男老师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个缺口,男孩们借此能够充分感受何为勇敢,何为坚强。

男幼师和女幼师的教育方式不同,他们给孩子传递的知识面肯定也不同。但就因为这种差异,小朋友反而可以得到全面成长。比如女老师往往给他们讲一些著名的童话故事,这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但男老师更倾向于历史常识和人物传记,小朋友在听的过程中更容易确立榜样,对生活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家庭中父亲往往是跟子女交流较少的一个角色,这就让孩子很难感受父爱。男老师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可以代替承担一部分父亲的责任,比如教育对方,引导对方,以及犯错时惩罚对方。

编辑|黄文珍定稿|菁妈通常来说,大多数幼儿园里都是女教师居多,基本看不到男教师的身影。一方面是因为男生们很少有从事幼教行业的想法,另一方面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很多人眼里,都觉得幼教就应该由女性担任为佳,认为女性有着男性所没有的细心和耐心,能照顾好小孩子,并且认为一个大男人不该从事此类带小孩的职业,男人就该有个男人样,应干出一番“顶天立地”的大事业。可如今,男幼师也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内,阳山中心幼儿园和陆区中心幼儿园就引进了两位男幼师,带起小孩来不仅得心应手,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他们打破了我们对于男幼师传统的刻板印象,男幼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万花丛中一片绿,带孩子可不输女幼师!男幼师成幼儿新宠臧晓国和蒋龙作为少有的男幼师,分别被引进了阳山中心幼儿园和陆区中心幼儿园。本以为他们面对一大群小朋友会不知所措,很难适应。园里的女幼师都做好了帮助和传授教育经验给他们的准备,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臧晓国和蒋龙照看起孩子来可真有一手,丝毫不输女幼师!通过记者的采访可知,这两位男幼师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偶像,深受欢迎。开学季,孩子们因不舍得与家长分开,难免会哭闹,不少老师都十分头疼。只见臧老师耐心地帮孩子擦眼泪,捏了捏其脸蛋,孩子们就停止了哭闹,似乎施了魔法一般。这一切如此细腻温柔的举动,很难跟一位男幼师联系在一起,但对于臧老师而言就信手拈来。而相比于臧晓国细腻的性格,蒋龙就比较“粗犷”了,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把孩子们照顾得井井有条。蒋老师比较喜欢带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和锻炼,完全就是女孩子心目中的阳光大男孩的完美形象,孩子们也十分愿意跟着蒋老师上体育课。因为蒋老师会把体育课设计得十分有趣,让孩子乐在其中的同时,也收获了健康的体魄。无论是臧老师还是蒋老师,每当孩子们一见到他们眼睛都会发光,然后就会把这两位宝藏老师团团围住问好。孩子们说“蒋老师帅呆了,很高,会保护我们!”“臧老师就是我们的魔法哥哥,我们都很听老师的话。”足以见得这两位男幼师是多么深得民心,将孩子教育和照顾得有多好了!男幼师越来越吃香,深受幼儿园欢迎,对孩子性格养成大有好处其实,近年来,幼儿园纷纷引进男幼师。因为不少园长表示,相比于女教师,男教师独有的不拘小节,在教育过程中反而会发挥出其独特的教育优势和价值,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体育教学这些对于女教师而言较为薄弱的方面,男教师们在未来将会形成一个趋势。再者,男幼师对于幼儿的成长教育也是十分有意义且重要。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及影响更有利。面对清一色的女教师,尤其是对于男孩子在性格上会出现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男孩子出现了偏“女性化”的倾向,就是俗称的“娘娘腔”。调查发现,有些男孩子说话温声细语,音量小得如猫咪一般,还留着长发,举手投足扭扭捏捏,还动不动就耍小脾气闹小情绪,心理承受能力极差,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实在令家长们烦心。虽说孩子的性格形成受到各种先天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后天的培养。偏女性化的教育环境不利于男孩子健康的心理和性格的成长和塑造。现如今许多孩子都缺乏勇敢、刚毅、坚强的性格,这都跟幼儿时的教育者性别有一定的关系。老师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孩子交给男幼师未免不是一个好办法,男幼师们独有的阳刚、果敢、坚毅的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跟女幼师形成互补。男幼师们更注重实践活动,带孩子们尝试新鲜事物,并在能保证孩子的健康的条件下让孩子学会冒险,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因此,家长们不妨放心地把孩子交给男幼师们,我们要相信男幼师作为幼教界的新鲜血液,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教育和照顾孩子的能力不容小觑,并推动幼教事业向前进!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借钱”,家长直接拉黑,网友:太聪明了 孩子为啥从不在幼儿园大便?家长早知道早解决,让娃快乐入园

幼儿教师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的重要作用摘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肩上担子是非常重大的,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幼儿、关心幼儿、重视幼儿的情感需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地位,做孩子的贴心人,克服教师的权威,为幼儿营造宽松自在的环境,使幼儿快乐的成长,渡过他们幸福的童年。同时,我们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与肯定,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关键词:虐待触目惊心挫折脆弱的情感需要宽松自在健康成长作为一个在幼儿教育前线的工作者,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担,特别是层出不穷的老师虐待儿童的案例,真是触目惊心,心疼不已。对着那些孩子们清澈的目光,他们总能打动我最柔软的心底。老师,他们在孩子的心中是何其伟大,是多么神圣。甚至父母都比不上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每天的早晨,站在园门口迎接他们,那真是一种享受。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奶声奶气的问候,自己都会被他们感染出好心情来。所以,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对他们以后长大成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第一步,幼儿教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性格形成、能力发展,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幼儿抗挫折能力薄弱,因此,作为孩子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是不容忽视的。挫折,在心理学上我们将其定义为个体在从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者自认为自己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而使其产生的一种因满足不了自己内心的

更加的活泼开朗,而且在体育锻炼上会更加的上心,他们的发育就会更加强壮,整个人无论是情绪还是生理都非常的健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