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您的每个回答都会帮助5~10个人不久,您帮助过的人就比丽江古城的人口数还要多啦
你好的! ①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②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③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⑤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⑥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缕缕就可以了! ⑦ 要是计算机类的代码什么的到CSDN或者51CTO下载! ⑧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财务表表下载地址】 ⑨ 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财务表表下载地址】【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 ③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 ④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 ⑤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WARNING】========================================================= [Ⅰ] 如果确认找人代笔,交押金的要慎重考虑! [Ⅱ] 淘宝交易的话,一定看好他的打款时间,有的设定为【3天】,到期之后人家自然收到钱! [Ⅲ] 希望用我的回答能让童鞋们多个心眼!
这里有好多 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我提醒您下,最好是几篇文章 截取后凑成一篇比较好 不然抄袭太明显!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在剖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关键词]社区文化 对策 社区建设1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社区文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社区建设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当前,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投入主体呈现一元化的特征。同时,基层社区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政府,使社区文化管理资金一直采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方式,未能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文化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3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所在社区的特色,符合该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的主体,希望参与到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但由于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代表——社区居委会来行使自己管理社区文化的权力。因此,保证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够使社区避免疲于应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进而有效保障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从过去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直接管理。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
一、全面提升,深刻认识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样,医院作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提升使命意识,彰显党组织的引导力和凝聚力。医院党组织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政治核心,对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导向引航和保证监督作用。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党建工作,提升科学化水平,可以更好地保证医院在兴利除弊的过程中保持医疗卫生改革的正确方向,更好地发挥医院党组织在“救死扶伤”这一医院中心任务中凝心聚力的作用,引导医院“防病治病、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保护人民健康”等重要任务的完成,从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生死相托、性命相系”的医学使命,有效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二)提升奉献意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性和先进性。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可以提升医院的党建水平,激发医院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创业热情和创新激情,有利于将共产党员“五带头”的要求体现在医院具体的工作当中,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性和先进性,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投身医院的医疗管理和改革工作中,为实现共同的工作目标而团结协作,共同奋斗。(三)提升大局意识,保证医院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是医院党建工作的一大重头。由于医院在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其行业作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医院的党风廉政建设与行业作风建设只有在党委班子和全员党员干部的带头承诺下,充分发挥廉洁从政、廉洁行医的正确引导力,形成清正廉洁、浩然正气、高风亮节、作风正派的医德医风,树立起良好的医院形象,倡导良好的社会风范。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医院党建工作,对于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宗旨,促进医患和谐和行业作风根本好转,保证医院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追根究源,查找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查根源,“重业务、轻党务”现象普遍由于医院改革内容的复杂性和日常救助病人事务的繁杂使得医院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低,对党建工作的指导缺乏实效性。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医院的中心工作是救助病人、提升医疗质量,尤其在“以药养医”机制的取消的情况下,使得医院的总体收入下降,领导更多的考虑了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认为党建工作不创造经济效益,注重短期利益,而无暇顾及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在实践上缺乏有效指导。党委对各党支部工作的开展缺乏切实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办法。存在把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脱节的现象,没有把党建工作纳入部门整体工作来管理,也没有把党建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考核。[(二)查机制,医院党支部功能弱化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由于机构设置和职责权的不清晰导致党支部功能弱化。支部设置不合理。就医院党组织设置的现实状况来看,在医院层面设置党委或者党总支,而党支部往往以医院各行政科室为单位来进行设置。这样,很多临床业务科室的主任或业务骨干担当了各党支部书记职务,他们往往忙于日常大量繁重的医务工作,抓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党员管理难度大。近年来,随着医院人事改革的推进,人才外包和人才代理制度在各医院推行,这导致医院临床聘用人员增加,这部分人因为工作单位更换相对频繁,组织关系接转滞后,使得部分党员成为既不接受支部管理又不参加支部活动的自由党员。这些流动党员的增加,给医院支部党建功能的发挥带来一定的难度。(三)查管理,医院党建工作方法模式化一项工作质量完成的好坏往往与工作方法是否适当有着紧密的联系。医院党建工作也是如此。然而,在新医改背景下,在“利益至上,物质至上”的不良社会氛围下,医院相关部门没有用心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对党员的管理上,往往偏重于行为管理、刚性管理,忽视说服教育和引导式的柔性管理,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行政命令,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开展的活动也是应付为主,采用形式主义,因循守旧,没有创新力和持续力,在党员中没有全方位的知晓率和覆盖率,无法形成效果和气候。三、善于创新,切实探索医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探索医院党建工作新方法,稳固党的群众基础,改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状况,是引领公立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创新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而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创新党员学习机制。医院各级党支部要认真落实医院党委关于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学习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党性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通报情况,结合党员医生的现实表现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同时,要坚持医院党委领导和支部领导讲党课制度,积极开展“蹲好一个点、带好一个班、树起一面旗”的“三个一”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以此作为学习与工作的结合点,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改进党员教育方式。医院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走出去看、请进来”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各条战线各个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舆论宣传。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医院党建工作要善于借助舆论宣传络这一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阔广大党员干部的视野,拓宽医院党建工作的渠道和空间。一方面通过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反馈医院党建工作动态,宣传医院党建制度、党建文件和党建工作小知识,营造医院党建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利用院报和网站开辟党建专栏,如党旗飘飘、创先争优活动专栏、七一专栏等形式,来达到“展天使风采”、形成医院文化大家谈的良好氛围,弘扬和宣传身边先进典型的事迹,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二)创新管理,规范制度广开言路推行“群众参评、党员互评、组织讲评、领导点评”有机结合的“四评”工作方法,建立“一周一报表、一月一抽查、一季一点评”工作机制。保持领导点评的常态化和高效化,建立以点评促工作的动力机制,努力做到各级领导干部都作点评,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都被点评。注重将创先争优实践成果及时转化为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不断放大创先争优活动的影响和成效。改进党员管理方式。医院党委可以统一印制《党员活动登记证》,编印《党的章程》,并将个人及所在组织情况、思想汇报记要、党费交纳登记、参加活动登记等方面的内容,一并下发每个党员。除思想汇报纪要由自己填写外,其余栏目均由所在基层党组织填写盖章,以提醒持证者增强党的观念,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建立网络联点。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党员管理教育工作,让所有党员转移关系有接洽、沟通信息有渠道、反映情况有场所、发表意见有门路、参加活动有组织、寻求帮助有依靠。通过建立联系网络,加强纵横联系和信息沟通,使组织和党员之间保持互知互明。推行党务公开。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为重点,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网站、会议、文件、公开栏)等多种形式推行党务公开,紧密结合医院在深化改革发展过程中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灵敏快捷的信息接受、反馈系统,及时检索、收集、处理来自各方面的思想信息,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的环境。(三)创新载体,拓展党建工作的渠道和空间以优化服务举措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服务水平是党建工作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支部要做到充分了解病人的需求,围绕和谐医患关系,服务病人来开展系列活动。如可以在医院职工内每年度开展优秀员工的评比,每季度开展文明优质服务科室的推选,每月度开展文明礼仪示范员的推荐,发掘和大力宣扬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个人或集体的先进典型。党委可以通过政工查房听取病人意见,采取病人回访、满意度调查,了解病人对医院的要求。通过党员公开承诺和聘请行风监督员来优化行业作风建设。党员公开承诺的内容以廉洁行医、优质服务为主体,通过上墙公示,监督员监督的方式,定期召开会议,一方面了解监督员对医院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对行风和党建建工作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对党员起到了督导作用。以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服务社会。党支部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支部党员服务群众,服回馈社会。可结合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特点,组织支部党员到相对偏远的乡镇村进行送医送药送文化的三下乡活动,也可以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如与友邻单位的党支部携手,开展支部学习座谈会,互相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交流支部建设的经验;如周边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所)加强联系,定期组织高年资医生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进行培训和带教,扩大党支部的影响力。四、重在统筹,切实形成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整体合力医院党委领导干部要充分意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发挥党委在医院重大决策中的参与作用,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监督作用,在维护医院各方权益方面的协调作用,在处理各部门与广大职工关系方面的领导和凝聚作用。”[2]同时,从医院党委领导干部也要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着力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整合医院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相互促进的动力。一是统筹力量。医院党委可以通过党建带团建、带工建、带妇建等形式,充分发挥各种群团组织(如团委、工会、政协、关协、妇联等)的力量,把党建工作通过各种组织的力量和途径渗透到医院的医疗和行政管理等业务工作中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入耳、入脑、入心,做到“真信、真懂、真用”,通过统筹力量真正把党建工作服从服务于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服从服务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服从服务于广大职工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大局,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二是统筹工作。在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党委领导干部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文明城市创建、建党90周年等大型活动,运用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指导和改进医疗服务工作,使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积极促进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防止业务与党务两张皮的现象。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院党委可以结合医院的中心工作,制定一套特色鲜明的活动方案。将一年12个月份每个月设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开展众多特色活动, “文明创建”、“亮承诺、唱红歌、展新姿”、“党团共建”、“红色服务月”, “志愿者在行动”、“健康进万家”、“做文明职工、创和谐医院”等主题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突出特色,使党组织的坚强保垒作用在医疗事业发展中得到不断巩固。三是统筹效果。通过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的社会统筹效果。在各项党建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报道形成了向先进模范学习,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认清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大力提倡温馨病房服务、文明优质服务,文明礼仪示范员等评比活动,使亲情化、人性化服务理念得以深化,和谐了医患关系。在科学化的党建工作局面下,全院干部党员、职工群众以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为目标,以改善就医环境,体现白衣天使的形象为重点,认真践行承诺,立足岗位作奉献,坚持保增长与促发展并重,抓效益与强管理齐头,才能形成各项业务指标年年节节攀高的效果。
从组织工作的含义及具体内容来看,组织工作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设计、建立并维持一种科学的、合理的组织机构,是为成功地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行动的一个连续的过程。
一、是动态的
通过组织工作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组织内外部要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任何组织都是社会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信息、材料等的输入输出,而这种输入和输出一般地都会影响到组织目标。
二、应重视非正式组织
由霍桑试验以及巴纳德等人的研究成可知,组织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分。在组织工作职能的实施过程中随着组织结构的建立,一个正式组织就形成了。
但是任何正式组织中都必伴随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在组织成员之间感情相投的基础上,由现实观点、爱好、兴趣、习惯、志向等一致而自发形成的结伙关系。
在组织工作中,应着重考虑非正式组织的这样两个特点:
1、非正式组织在满足组织成员个人的心理和感情需要上,比正式组更有优越性。所以应发挥非正式组织比正式组织具有更强的凝聚力的作用。
2、非正式组织形式灵活,稳定性弱,覆盖面广,几乎所有的正式组织的员都介入某种类型的非正式组织。根据这两个特点,主管人员在组织工作应有意识、有计划地促进某些具有较多积极意义的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展。
扩展资料:
我们要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到这个大局下来谋划,坚定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发力,更好地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具体来讲,就是要把选干部配班子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抓基层打基础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
把引人才聚贤能与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等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党委全局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参考资料来源:组织工作
你没说清楚哪方面的组织工作哟...一、全区党建载体抓手★ 在全区开展“向心力工程”2005年6月,新城区委下发《关于在全区开展“向心力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党的建设工程化,具体工作项目化,把“向心力工程”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永葆先进性”的有效载体,为党建工作赋予新内容,创建新载体,抓出新成效。“向心力工程”开展以来,区委组织部、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对基层党支部班子进行民主测评、查阅活动资料等形式,促进了活动开展,收到了较好效果。★ 开展“践行荣辱观,永葆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2006年3月,新城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区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了“践行荣辱观,永葆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广大党员早学一步、先行一着,把荣辱观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努力做到“八个带头、五个提升、三个做起、一个记载”。“八个带头”即带头弘扬爱国精神,带头实践为民宗旨,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带头持守勤劳美德,带头营造和谐氛围,带头维护法制秩序,带头塑造诚信人格,带头养就节俭习惯。“五个提升”即提升理念,提升境界,提升修养,提升人品,提升形象。“三个做起”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一个记载”就是各级党组织把党员在“践行荣辱观,永葆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能否在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和群众的评价做好记载,建立党员个人荣辱档案,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考核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完善党员长期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促使广大党员切实用“八荣八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积极推行和深化党员先进性承诺制2006年2月,新城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推行和深化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农村领域开展了以“党员承诺办实事,带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采取填写党员承诺记实手册、公示承诺事项、党旗下宣誓、建立兑现台帐和督查落实机制等手段,普遍实行了农村党支部、驻村指导组、农村党员三级承诺制。部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都结合各自实际,推行了承诺制。★ 建立组织部党建工作指导点制度2006年5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为了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联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结合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建立了组织部党建工作指导点制度。指导内容包括帮助指导点理清党建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规划,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党建工作任务的完成;帮助指导点分析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推广指导点加强党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努力把指导点建设成为本地区、本系统党建工作的示范点。目前,东阳市西安市场党支部、铠达五金机电商城党支部等非公党组织被新城区委组织部确定为党建工作指导点。★ 建立党建信息报送制度2005年9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为加强党建信息工作,及时掌握基层党建工作动态,建立了党建信息报送制度。规定党(工)委每月须向区委组织部报送2篇以上党建信息,内容包括各类党建活动情况以及有一定宣传价值的党建信息。要求党(工)委副书记为党建信息报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系统所报送的党建信息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同时将党(工)委报送党建信息情况作为年终党建目标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组织实施“开放型党组织生活”2006年3月,新城区委组织部在全区部分社区党组织中试行“开放型党组织生活”,打破了以往党组织生活仅单纯向隶属党员开放的模式,改变了以往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做法,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的基础上,上下结合选定主题,并将组织活动主题提前公示,以此吸纳隶属党员以及辖区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外群众自愿参与。2006年12月6日,结合我区正在开展的创建“六好”和谐社区活动,区委组织部决定在全区各社区党组织中全面推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使“开放型党组织生活”成为教育党员、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有效载体。开放型党组织生活以其新颖的形式、实用的内容、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社区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社区党组织的学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2007年春节前夕,全区71个社区党组织同时开展了以“真情暖万家、迎春促和谐”为主题的“开放型党组织生活”,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线,坚持服务党员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努力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使党员在参与社区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营造了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和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开展“双联双促”活动2003年8月,新城区委在全区71个区直部门开展了以“部门与社区联建,机关干部与群众联心;促进社区各项工作,促进机关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为内容的“双联双促”活动活动。通过组织机关干部深入社区,蹲点帮助工作,牢固树立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意识,拓展和丰富了社区党建工作内涵,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开展大学生党员进社区“三旅”活动2004年4月,新城区委与西安交通大学21个院系党总支组织大学生党员进社区开展“学习之旅、文化之旅、信息之旅”活动。通过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知识优势和智力优势,社区党组织的实践优势和阵地优势,使大学生党员在社区工作的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本领,使社区各项事业建设与大学生成才实现双赢。★ 开展机关党员与社区的“联建示范”活动2005年2月,新城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机关党员深入社区,开展了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联建示范”活动。全区共有122个机关党组织、1200余名党员与社区群众结成联建帮扶对子,将劳动培训、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送到社区,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开展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2003年4月,新城区委下发《关于开展创建新城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活动的通知》。通过此项活动,努力使每个街道创建1-2个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经过3年的努力,涌现出咸东、东风坊、金康等一批省、市级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 制定新城区街道党工委议事规则2003年5月,新城区委下发《新城区街道党工委议事规则(试行)》,目的是加强街道党工委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规范领导干部行为,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建立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组织干部例会制度2003年7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建立街道党工委书记定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例会制度的通知》,通过例会这一形式达到座谈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工作目的。★ 建立社区内党员“一证三卡”制度2003年3月,新城区委组织部在全区社区党组织中推行“一证三卡”制度(即党员身份证、党员参加活动记录卡、党员现实表现登记卡、党员监督反馈卡)。通过推行此项制度,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类党员队伍资源,调动起社区内各类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社区党组织从单纯管理在册党员向社区内各类党员的延伸。三、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开展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试点工作2004年3月,新城区委承担了全市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有4名非公经济组织业主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市委举办的新社会阶层人员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陕西凯达五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太中在试点工作中被吸收入党。此次试点工作,为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发展党员工作积累了经验。★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2006年5月,新城区委组织部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呈现出的去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管理规范难、教育落实难、作用发挥难、责任到位难等问题,以正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对东阳市西安市场党支部的调研,并将其作为加强先进性建设、深化和完善我区流动党员管理的典型与抓手,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提出了六项流动党员管理措施,即在责任落实上,尽快建立区委、党(工)委两级流动党员管理协调议事机构;在扩大覆盖面上,坚持在原有非公经济党员组织关系属地、委托、归口等三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站点式、联建式管理模式;在制度建设上,实行流动党员“双向管理”、“三查”(即:查党员是否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或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是否按时缴纳党费,履行党员义务;是否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主动反馈现实表现)、定期研究等制度;在管理机制上,建立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教育方式上,坚持灵活、分散、小型、业余,发挥新城党建网站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在队伍建设上,注重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两支队伍建设,以此提高全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 建立非公经济党员组织关系五种管理模式结合新城实际,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采取了以街道党工委、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党委、高新区党委为主体,对各自辖区内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实施属地管理;以行业部门为依托,由教育局党委、卫生局党委对民办学校和医院党组织所属党员实施委托管理;以区属各总公司党委为基点,对原各总公司下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实施归口管理;对于党组织关系尚未转接,且零散分布于不同区域、领域的流动党员,由相关党组织实行站点式管理;对流入我区但组织关系仍在异地的党组织及其党员,积极探索联建式管理等五种模式。★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2005年8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的安排意见》。目前,全区共有33名指导员帮助非公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加强制度建设、策划设计载体,帮助非公经济组织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我区已组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55家,组建率达到10%。★ 确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理念针对党在非公经济组织中通常不是资产代表的特点,提出了“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能促为”的功能定位理念;针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员职工与企业隶属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以做好‘经济人’为前提,充分发挥‘政治人’作用”的党员先进性理念;针对非公经济组织明确的趋利目标,提出了“目标趋同、扬长补短”的党建目标理念,促进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制定《西安市新城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暂行办法》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日益频繁的新形势,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党章》和中央、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2006年6月,区委组织部制定《西安市新城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暂行办法》。四、农村党建工作★ 在农村党组织中开展“创五星党支部”活动2005年4月,区委组织部在全区农村党组织中开展了“创五星党支部”活动,通过前一阶段标准化农村党支部的创建,努力使农村党支部在“五星党支部”的创建中达到“五强五好”目标,基本实现无软弱涣散党支部,使全区农村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开展标准化党建工作创建活动2004年5月,新城区委组织部在农村党支部中开展了标准化党建工作创建活动。活动围绕创建“五个好”工作目标,从“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发展经济”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创建标准,努力使农村党支部真正成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制定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2005年3月,区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新城区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两委会关系,明确了两委会的议事内容、方式和程序,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能力,健全和完善了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五、机关党建工作★ 开展“五个好”和“标准化”党组织创建活动在机关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创建“五个好”示范党组织活动和“标准化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完善、落实工作制度,活跃组织生活,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机关党建工作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开展“特色党日”活动为了提高区直机关各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增强党内生活的针对性、教育性和吸引力,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在机关党组织中开展“特色党日”活动。活动以“大胆创新、突出特色、力求实效、永葆先进性”为宗旨,结合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以体现党的先进性为中心,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加强党员“三圈”管理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三圈”(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自我纯洁、永葆先进性活动。六、学校党建工作★ 开展标准化和示范党支部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标准化党支部”、“示范党支部”和“党支部特色党日活动”,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组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有36个学校党支部通过“标准化党支部”的验收, 6个学校党支部被命名为“示范党支部”。★ 开展“三争做、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在教育系统党组织中开展了“三争做、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即:争作学习创新的标兵,教育改革的先锋,师德修养的典范,成为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工作者,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知识丰富、业务精湛、管理有方、成效显著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实现党员电化教育网络化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网上播放党员电教片,购置近万元的党员电化教育教材,建起5个电教片库,党员电化教育覆盖率达100%,党员教育方法和手段得到更新。★ 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推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选派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办法》,向民办学校选派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在9所民办学校建立了党组织。★ 实施“三名”工程在各学校开展“培养名教师、树立名校长、打造名学校”的“三名工程”工程,按照“分层—研训—师导—定向”的名教师培训模式,加大了对名教师的培养力度,先后组织小学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岗位培训;建立校长动态管理档案,定期考评,组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提高班、高研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校长(园长)队伍整体素质。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暨承诺书制度新城区委组织部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见效、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如为了摸清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要求流动党员在接转组织关系时填写《转入流动党员联系卡暨承诺书》;对长期不履行义务的流动党员,要求所在党组织对其下发《关于敦促×××同志履行党员义务的便函》,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2004年5月,区委组织部在全区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社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无平台,协助工作无职权,服务奉献无载体的难点问题,使农村、社区广大无职党员都能结合自身条件和能力,做到“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为长期发挥先进性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实行区属企业和学校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2003年7月,区委组织部将区属企业和学校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全部转入社区,实施属地化管理,发挥退休党员在社区各项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了过去由企业和学校单位党组织对退休党员一管到底的旧模式,为企业和学校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保证。★ 建立对不合格党员的提醒告诫制度2003年11月,区委组织部针对少数党员因放松要求,导致思想滑坡、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淡薄;同时个别基层党组织在监督党员方面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问题,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建立党员提醒告诫制度:对连续4个月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组织分配工作的党员,由党(工)委发出“提醒通知书”,提醒其履行党员义务;对连续5个月有上述行为的,发出“告诫通知书”,敦促其限期改正错误;对上述行为达6个月仍未改正的,由党(工)委督促其所在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做出除名决定,经审批后发出“除名通知书”,将不合格党员予以除名。★ 倡议共产党员在创卫活动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2005年1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创建卫生模范城市工作中发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通知》,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号召全区党员要在创卫活动中“践行先进性,创为当先锋”,为全区的创卫工作当好表率,做出贡献。★ 为基层党组织配发电教设备为了完善党员电化教育网络,新城区委从2001年3月开始,分批拿出近40余万元党费为街道、总公司党(工)委办公室配备电脑,为所有社区、农村党组织配备包括29寸彩电、DVD影碟播放机及相关辅助设备在内的全套电教设备,使基层党组织阵地硬件设施建设形成规模,促进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八、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树立组织工作新理念树立了“忠诚为本、服务至上、追求卓越”和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生命线的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用热情、激情和真情投入工作,不断增强对党的各项政策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真正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努力使组织工作实现“四个转变”,达到“四个增强”,即:实现干部工作从重使用、轻管理向选育结合、监管并重转变,党建工作从指令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制度建设从重制定向抓落实转变,自身建设从程式化、事务型向开放型、创新型转变,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强化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要求组织干部努力做到 “三清”、“四会”、“五能”。“三清”,即:基本情况清、工作程序清、政策界定清;“四会”,即:开口会说、提笔会写、与人会沟通、遇事会协调;“五能”,即:工作能出新思路、解决棘手问题能有应对办法、既能谋一域,亦能谋全局。★ 建立组织部干部联系有关单位制度为了引到组织部干部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2005年,新城区委组织部建立了组织部干部联系有关单位制度,要求组织干部围绕干部选拔任用、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工作等三个方面,定期到点调查研究,掌握动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建立组织工作周例会及月讲评制度为了增强组织部干部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区委组织部建立了《组织工作周工作例会及月工作讲评制度》,明确要求组织部干部以“争先进、创特色”为努力方向,工作上做到“周有重点,月有特点,年有亮点”。每周一召开周工作例会,安排部署本周工作,并制定《本周组织工作日程安排》,把本周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落实到每位组工干部;每月底,在各科室自评的基础上,部长进行点评;年底,在全体组织部干部会上组织大家评实绩、比成果、赛特色,以此作为评定先进的重要依据。
在新形势下,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按照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党的建设在科学化轨道上不断推进。一、准确定位职能,明确党建工作科学化方向准确定位党建工作职能,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要求。一是围绕发展大局,强化政治保障,提高党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能力,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切实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强化组织保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机制,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二、创新工作理念,把握党建工作科学化规律当前,在党建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只务虚的陈旧思维、讲服从的定势思维、凭经验的惯性思维、靠权威的常态思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认识不够深、研究不够透、破解不够多。因此,要以新的工作理念引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一是树立服务理念。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价值取向,以转变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为突破口,以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行动落实为着力点,在整合各种有效资源的基础上,为广大党员提供思想、生活等方面的人文关怀,精心打造覆盖范围广、服务功能强的党建工作新平台。二是树立开放理念。打破闭门搞党建的理念,以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开放的形式推进党建工作,大力推进党建工作的民主化进程,大力推进“电子党建”、“数字党建”等现代化党建体系建设。三是树立创新理念。在继承和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大胆创新。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三、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成效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科学程度影响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当前,一些地方、单位的党建工作存在简单化、随意性的倾向,必须以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成效。一是注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难点。一方面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党建工作合力;另一方面,统筹兼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同时,善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对一些具有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和攻关。二是注重系统谋划,细化目标任务。一方面,系统谋划党建工作的横向发展,确保党的领导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平衡推进。另一方面,系统谋划党建工作的纵向深化。把当前工作同长远规划相结合,既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又要做好近期党建工作安排,细化各项工作目标。三是注重分类指导,提高工作实效。针对社区、机关、学校、医院、“两新”组织等不同类型的单位,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善于培育不同类型的“试验田”,运用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使“点上之花”结出“面上之果”。四、着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科学化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全面、灵活、高效、规范的科学化机制,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保障性措施。一是构建灵活的领导体制。进一步理顺党委内部治理结构,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与细化党委领导的权责范围;建立领导干部领衔破难机制,通过“行动学习”的方法,发挥领导干部在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健全高效的运行机制。党建工作是组织机构、队伍成员和各种制度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各方面的配合与协调是高效运行机制的基础所在。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科学考评体系、透明的组织建设信息公开机制和规范的党建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三是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规范和清理现有制度,干部任用、党内选举等关键性制度建设不仅要重视制度的操作实施和程序性建设,还要明确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同时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五、强化资源统筹,聚集党建工作科学化合力当前党建工作存在封闭运行、体内循环、单兵推进的现象,整合资源的力度不够大,内外互动的大党建体系也有待于健全完善,尤其是城乡间、部门间、市内外的党建工作资源仍缺乏充分的共享与顺畅的流动。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通盘考虑,整体谋划,优化配置,多方协同,着力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一是统筹城乡的党建工作资源。主动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从领导体制、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和党员动态管理等方面加强创新,把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放到整体布局中进行统筹,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和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助机制。二是统筹部门之间的党建工作资源。对一些具有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的重点工作,要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共建,研究重点突破的措施和办法。通盘考虑、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党员队伍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协调发展,整合及利用各种人才、教育、信息、场所等社会资源,为部门党建工作科学化提供服务。三是统筹市内外的党建工作资源。统筹市内外党建工作资源的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市显得尤为必要。要发挥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与带动作用,加强市内外各种资源的协调配合,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规范资源的管理职能与程序,积极把握区域发展的新契机,建立城际党建工作资源共享机制,形成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强大合力。
社区的概念参考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关于社区基本理论的书之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出版年代相对早的书中,综合多位中外社会学家的观点之后往往会得出这样得结论,即社区的定义绝大部分包含至少三个方面得定义:社会交往,地域和共同约束,于是认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得地域的相互关联,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但在最新的出版物中,以我们所用的教材为例,我明显感到作者有意回避了绝对化的定义,而是强调其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指出了人口流动和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我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也回答了我对于社区基本概念的疑惑社区的历史二十世纪初,城市人口仍然是所有人口中的极少以部分,不到百分之五,城市还相当少见。二战结束的时候,在日本,以土地为生的人还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三,今天,这个比例已经缩小到百分之五。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城市正不断增长,靠土地生活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城市,哪怕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挠。这种新型地都市人类社会想要生存和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城市种社区地发展。在乡村社会,个人对于社区是没有选择权的。无论是家庭或宗教,社会阶层或等级,社区总是一种既成事实,所以乡村社会中的流动微乎其微。虽然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总是习惯将乡村描绘成浪漫悠闲的桃花源,但是现实却不同,乡村社会的社区式存在着强制性和限制性的。所以千百年来乡村人都向往着城市的生活。德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在古代欧洲,成功逃离乡村并被城市所接受的农奴就会成为市民,变成自由人。邓正来教授在《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反复提到这一点,我想,这大概也是当今左派学者都热衷于谈论市民这个概念的重要愿意。同样的原因也让我觉得城市使如此的吸引人,这种魅力很容易就可以放大成为一幅美丽的景致,根跟乡村生活的田园牧歌同样不切实际。城市里人与人互不相识,强制性和限制性消失了,城市成为文化的中心。艺术家和学者在这里工作和创造。正因为没有社区的存在,城市的向上流动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在这个新兴阶层之外,是道德沦丧,社会动荡,无法无天。城市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能让人摆脱强制性和限制性。但同时这又是一种破坏性的因素,特别是在它没有自己的社区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的西方还是在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家的控制力都普遍加强了,虽然起因不同,但显然,国家都在社会发展中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责任。然而现在有很多西方学者指出,认为政府应该而且能够通过“社会计划”来满足城市社会的社区要求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这些社会计划没有能填补传统社区消失后留下的真空,虽然有成果,但是与这些项目所花费的资金相比,成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我认为在中国也是如此,政府在这方面的效率之低下几乎不能使任何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专家学者提出我们需要在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种部门(在中国是第二种?),即非政府,非商业,非营利性组织,来创建社区,满足现代市民的需要。一本关于非营利性组织的书指出:“只有非营利性组织才能提供我们所需的社会多样性……非营利性组织也是惟一能满足城市第二需要的部门,即城市成员实现市民价值的需要...只有非营利性社会部门才能提供机会让人成为志愿者,并因此让个人同时拥有这样两种环境:一种可以施加控制力的环境,和一种可以让自己变得举足轻重的环境。”中国的社区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先驱在呼吁建设非营利性组织,其中一些人也已经开始实践了,但是中国的某些现状仍然让我觉得其前景至少在近期内不容乐观。比如人们在观念上更倾向于由国家包揽所有的社会事物,比如目前商业阶层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以及社会中普遍的信任感和责任感的缺失,这些都使得中国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难以摆脱困境。所以看起来目前首要的还是要在既有的轨道上进行努力,当然我非常赞赏那些勇于探索的先驱。在中国,城市社区的建设同样也是由国家所主导的。1954年,随着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立,城市社区大规模的出现了。但是,居民委员会从其建立开始,其组成成员就主要是工厂,商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以外的居民,其范围和影响都较为优先,自治性也不甚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以“单位制”为主体的城市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在这一“单位社会”体制下,政府包揽了社会成员的所有社会事务。作为城市主体的“单位人”,与单位所在的居民委员会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居民委员会内部事务十分简单,其经费开支来自政府,主要任务是完成政府工作,事实上成为政府的一部分。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家政权主要是通过一个个依附于政府的单位和一个个单位之外同样依附于政府的居民委员会队城市进行管理,并形成政府包揽所有事务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今天,虽然这一体制在很多方面由于受到挑战而有所松动,虽然很多时候效率低下令人不满,但仍然发挥着一些作用,特别是在其目标由管理转向服务之后。如同个人在发展种无法割断他的历史,我们虽然有着一些不满,激进者甚至希望抛弃一切重来,但在我看来这仍然是一笔值得继承的遗产,当然,它需要改变。比如,社区体制的改革中城市社区自治的的探索,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而其中我认为最值得探索的是社区服务的内容,特别是其核心部分——面向弱势群体的福利性服务。上次的文章中我提到过在社区中开展社会工作的一点构想,现在我想进一步讨论其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在发展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基础上,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无偿服务。更有前景的是为他们开展团体社会工作,将那些因为身体或者经济上的困难陷入绝望的人组织前来,鼓励他们互相交流,给予鼓励和各种形式的帮助。比如将社区内患有同样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人组织起来,开展一些活动,或者仅仅是聊天,都会在精神上给予他们莫大的鼓励。比如将受到家庭暴力威胁的妇女组织起来,不仅可以使她们获得鼓励,而且还可以广泛地开展法律援助。在此问题上我进一步地设想是为受到虐待和被遗弃的儿童提供保护和收养服务。但是令一方面我注意到,城市本身所具有和追求的特性于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有所不同的,这也是我在上篇文章中对城市社区概念提出置疑的原因所在。如同前面所说的,自由是城市的与生俱来的特征,城市中相对隔离的匿名状态对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有着独特的魅力,而社区建设致力于整合社会。社区的形成出自于两种需要——自主的需要和对他人的需要。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难以忍受这两种需要的天然悖论。归属某个群体就意味着要牺牲掉一些个人的自主权力,因为社会要求个人遵守,服从,服务于群体的“更高利益”,融入群体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随着个人自主权力的丧失,多样性不仅消失了,而且还变成主要的管理问题,群体耗费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寻求新的控制手段。而面对归属的高昂代价,一些人选择宁可孤独也要保护个人自由。无论是对于社区还是个人来说,这都有可能是毁灭性的。所以,社区保持活力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集中关注社区中的事物而不是拘泥于其形式结构。在此我们可以借助管理学的理论:核心事务的明确化可以彻底改变组织内部关系的性质。这样的社区并不要求个人牺牲自由作为归属社区的条件,它关注的是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人与人是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不是对特定行为的共同观点而聚集到一起。人们致力于共同的目标摩尔不是统一个性,把统一与个性的矛盾转化伟建设充满活力与弹性的社区。这大概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选择。我在上次的文章中所提到的我所在的小区号召大家植树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居委会最初是花钱请园林公司植树,花了不少钱,树的成活率却不到一半,而且长的很差。第二年在居民中进行宣传,结果有人捐赠了200棵树苗,大家纷纷出力,义务护树浇水,结果一分钱没花,树全部成活。更可贵的是,大家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建立了一定的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参考文献:《社区概论》 于显洋主编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 《社区管理》 韦克难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未来的社区》 德鲁克基金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中国城市社区德组织和管理》 张俊芳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中国城市社区自治》 许勇陈伟东等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社区的迷失》伊琳.吉特 米拉.考尔.莎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从开始就被定义为“小社会”,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个实体的社区里进行,一个社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既是某一社区中单独的存在,也是更大社会范围内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因此,探索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有所帮助。一、“社区”来源1887年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两个综合性分析概念,来说明人类演进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两极特征。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社会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在社会里人们“虽然也像在共同体里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不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由此,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并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随后20世纪20-30年代,研究都市社区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强调了社区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的观点。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则认为,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的社区概念应包括社会互动、地理区域和共同关系三个特征。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范式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类研究将社区视为社会的代表或者国家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社区去验证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重要论点。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社区治理的具体范畴,他们认为社区是中国公民社会崛起、推动社区自治和城市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政府向社区让权、还权、授权,成为社区自治的推动力,而草根社区通过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并对管理体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目前,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标准分类,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或城镇社区)三种,本文探讨的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正逐步走向服务,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能动性,社会管理的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尽管公民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逐步改善,但因为公民意识尚不普遍、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等原因,虽出现了不少社区自治的示范社区案例,但大多数采取的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如社区法定组织与民间组织等都还很弱小,存在以下不足:1.治理主体定位不清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市、区各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结果往往各自为政,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使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加之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的综合因素,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种社区行政化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在治理角色错位的的同时,政府过多地干预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利,使得一些地方的居委会承担了一些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如社区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由于政府角色上的缺位和越位,出现了“该管的未管,不该管的强管,管了的又管不好”的现象,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2.社区管理资源匮乏我国城市社区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困境。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匮乏。由于编制等历史原因,当前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缺乏社会管理知识,面对社区各项功能社会化服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很大,但工资薪酬却普遍偏低,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社区工作者队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政策资源缺乏。社区治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条例过于笼统,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而政策间也缺乏有效衔接,这为注重细节管理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容易造成管理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按各自指令行事,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制约一些权力集中部门的工作。3.社区参与性不强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的社区组织实现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党团组织和政府组织,也有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还有居民个人。现阶段社区内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都不高,社区活动的行政化痕迹明显。虽然很多社区管理机构对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纳,但靠行政推动力来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式很难吸引居民自觉参与。而在政府的强势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这些组织无法像政府那样采取合法的强力手段实现公共管理和保护公民的公共安全与人权,而政府与营利组织又不能像非营利组织那样对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而又受到受助者欢迎的服务。此外,社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在社区活动中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但目前各组织尚未明确各自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比如社区非正式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共建与共享尚未成形。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1.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虽然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大多数还是政府主导,但是参照武汉、上海等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我们发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治理模式道路可行,这是构筑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模式,也是架构“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社会管理途径。一要明确居委会与各职能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责任,对于自己职能内的事务不推给社区,如果需要社区协助应该提供工作人员和相关经费,其他如社区保障、群众文化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应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社区,并界定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包括社区社会机构的管理、邻里关照等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二要创新社区评议的考核监督机制。对社区的考核由上级部门的单向考核,转变为上级部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向考核;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建立公示制、承诺制,接受社区成员的监督和评议;考核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内容应当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主,并取消考核与社区职能无关的内容,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实施50万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采取公开推荐、民主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针对社区管理特点,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口头表达、文字组织、矛盾协调等技能。另外,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保障社区人才队伍的稳定,从而使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迈进。3.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居民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化实现程度的高低,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建设自治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张贴宣传通知等各种方式实行居委会工作公开;开展试行社区事务听证制度,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居民责任感,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大小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其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融洽邻里关系,消除矛盾纠纷,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并通过树立社区活动积极典型,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的管理,形成和谐邻里、平等互助的良好社区风气。4.培育各类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组织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对该类组织的设立和发展要给予必要支持,特别是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应简化登记手续,降低准入门槛,减免税收费用,对办公场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此外,对一些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试水市场化的购买制度,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创办公益性组织,扩大试点服务范围和内容,实现社区居民综合性服务的提供。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在公民社会逐步形成发展阶段中,处于这个阶段的公民社会虽已形成,但还不够成熟。作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中国处在市场、社区与民间组织还不成熟的转型时期,只有采取多种管理方式,积极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区公民意识,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才能引导社区治理逐步走向成熟。
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自治功能分析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你之前没有接触过写最好是请人帮你吧需要的话我们也可以帮你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的农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因,新农村建设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如何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呢? (一)废除城乡文化交流的制度性障碍,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方面,要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加快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村文化的融合。人口流动可以促使城乡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这有利于冲击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的精神生活、价值观念,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这种交流与碰撞得发生关键是需要政府打破限制城乡文化交流、人口有效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文化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城乡不同的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文化推广形式和推广运行机制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农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碰撞中,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地改造。 (二)强化政府文化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加对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 各级政府应从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作为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投入和转移支付,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增量应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变过去重经济、轻文化的政府职能,强化农村文化产品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监督制度,纠正农村腐朽陈旧落后的文化,传播积极向上的新农村文化,为新文化的传播培育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向农村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不发达最主要体现在农民无法掌握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知识文化和能力技能,从而导致生存、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作为政府除了向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倾斜外,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引导民间资本、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得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
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搞了快两年,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但我们仍然看到一些基层政府不能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真谛,把新农村建设当作搞形象工程,或多或少地违背中央政府的初衷,有的还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为此,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贯彻好“以人为本”原则,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然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即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建国后我国为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而长期实行工农、城乡二元政策和以农业哺育工业政策,而形成所谓的“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三农”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它与城市、工业、城市市民相比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农村是弱势地域,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具体表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市面貌反差较大; 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经济上收入水平低,政治上缺少相应的话语权,城乡居民在经济上收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差距在拉大......“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与持续发展,制约着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近些年来,我党十分重视化解“三农”问题,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化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规划:“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二十个字,却关注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建设,渗透着“以人为本”,把实现农民群众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出路所在。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贯彻“以人为本”1.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第一要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化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农民的生活质量偏低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民生存环境恶劣、负担过重、收入水平低且门路窄、缺乏相应的政治地位、进城务工受到不公正对待等。因而,着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与根本目的,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首要要求。正如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指出:“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得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第一,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公共财政向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让公共财政涉及农民关注农业、交通、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涉农乱收费,“一事一议”不规范,村务财务混乱以及乡村债务问题,建立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体制。同时,推进以农村税费政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精简机构与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理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公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政策。第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探索“工业反哺育农业,城市反哺育农村”的长效机制。坚持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全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兴办符合产业政策和地方特色产品的乡镇企业,大力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第三,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加强对农村道路、通信、电网、供水、校舍、卫生所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同时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改变以前农民住宅与禽舍混杂的脏乱现象。做好农村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问题。第四,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逐步提升农民在各级人大中的代表地位,以提高农民的政治话语权利。目前,重点在于治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及拖欠问题,探索务工农民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问题,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2.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不能简单地把农民当作被同情、关怀、救济的对象。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农民和农村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部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新农村建设只有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邓小平同志曾充分肯定我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他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在他看来,要解决农村农业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要把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下转第30页)(上接第17页)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标谁。做到凡事都要和农民商量,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随时接受农民的监督,而绝不能搞强迫命令、搞政治运动。同时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破除一切影响农民创业的陈规旧矩,革除一切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农民创业的宽松环境,充分下放农民权力,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总之,要使建设新农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我国尚有八亿左右的农民,而且我国农民由于长期处于儒家文化熏陶之下,在历史的最底层,导致他们屈从现实、保守懦弱、听天由命,缺乏个性和开创精神,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缺乏主动性,被动地听从政权的调整,不懂得自己的权利,缺乏公民意识。这些缺乏至今仍在部分农民身上体现,它们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障碍。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固然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但跟农民整体素质偏低、观点落后不无关系。这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因而,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提高农民素质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要大力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强化普及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确保每个农村小孩都接受基本的国民教育。同时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让每位农民掌握至少一门生产技能与技巧,提高农民的发展致富能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第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革除千万年来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家族观念、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等落后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逐步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邻里相安、创业光荣等新文明新风尚。第三,加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提高村民民主自治的素质,实现由“村民”向“公民”转变,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第四,培育各种农民组织,增强乡村自我治理的能力。如成立由全体农民加盟由能人负责的现代农会,负责乡村的生产与经营;成立老年人协会,为新农村出谋献策,同时监督和制止农村发生的各种不良现象:成立妇女协会,负责农村孩童,特别是留守孩童的教育,以及家庭感情联络等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在剖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关键词]社区文化 对策 社区建设1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社区文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社区建设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当前,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投入主体呈现一元化的特征。同时,基层社区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政府,使社区文化管理资金一直采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方式,未能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文化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3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所在社区的特色,符合该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的主体,希望参与到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但由于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代表——社区居委会来行使自己管理社区文化的权力。因此,保证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够使社区避免疲于应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进而有效保障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从过去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直接管理。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
社区的概念参考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关于社区基本理论的书之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出版年代相对早的书中,综合多位中外社会学家的观点之后往往会得出这样得结论,即社区的定义绝大部分包含至少三个方面得定义:社会交往,地域和共同约束,于是认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得地域的相互关联,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但在最新的出版物中,以我们所用的教材为例,我明显感到作者有意回避了绝对化的定义,而是强调其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指出了人口流动和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我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也回答了我对于社区基本概念的疑惑社区的历史二十世纪初,城市人口仍然是所有人口中的极少以部分,不到百分之五,城市还相当少见。二战结束的时候,在日本,以土地为生的人还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三,今天,这个比例已经缩小到百分之五。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城市正不断增长,靠土地生活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城市,哪怕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挠。这种新型地都市人类社会想要生存和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城市种社区地发展。在乡村社会,个人对于社区是没有选择权的。无论是家庭或宗教,社会阶层或等级,社区总是一种既成事实,所以乡村社会中的流动微乎其微。虽然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总是习惯将乡村描绘成浪漫悠闲的桃花源,但是现实却不同,乡村社会的社区式存在着强制性和限制性的。所以千百年来乡村人都向往着城市的生活。德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在古代欧洲,成功逃离乡村并被城市所接受的农奴就会成为市民,变成自由人。邓正来教授在《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反复提到这一点,我想,这大概也是当今左派学者都热衷于谈论市民这个概念的重要愿意。同样的原因也让我觉得城市使如此的吸引人,这种魅力很容易就可以放大成为一幅美丽的景致,根跟乡村生活的田园牧歌同样不切实际。城市里人与人互不相识,强制性和限制性消失了,城市成为文化的中心。艺术家和学者在这里工作和创造。正因为没有社区的存在,城市的向上流动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在这个新兴阶层之外,是道德沦丧,社会动荡,无法无天。城市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能让人摆脱强制性和限制性。但同时这又是一种破坏性的因素,特别是在它没有自己的社区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的西方还是在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家的控制力都普遍加强了,虽然起因不同,但显然,国家都在社会发展中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责任。然而现在有很多西方学者指出,认为政府应该而且能够通过“社会计划”来满足城市社会的社区要求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这些社会计划没有能填补传统社区消失后留下的真空,虽然有成果,但是与这些项目所花费的资金相比,成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我认为在中国也是如此,政府在这方面的效率之低下几乎不能使任何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专家学者提出我们需要在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种部门(在中国是第二种?),即非政府,非商业,非营利性组织,来创建社区,满足现代市民的需要。一本关于非营利性组织的书指出:“只有非营利性组织才能提供我们所需的社会多样性……非营利性组织也是惟一能满足城市第二需要的部门,即城市成员实现市民价值的需要...只有非营利性社会部门才能提供机会让人成为志愿者,并因此让个人同时拥有这样两种环境:一种可以施加控制力的环境,和一种可以让自己变得举足轻重的环境。”中国的社区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先驱在呼吁建设非营利性组织,其中一些人也已经开始实践了,但是中国的某些现状仍然让我觉得其前景至少在近期内不容乐观。比如人们在观念上更倾向于由国家包揽所有的社会事物,比如目前商业阶层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以及社会中普遍的信任感和责任感的缺失,这些都使得中国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难以摆脱困境。所以看起来目前首要的还是要在既有的轨道上进行努力,当然我非常赞赏那些勇于探索的先驱。在中国,城市社区的建设同样也是由国家所主导的。1954年,随着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立,城市社区大规模的出现了。但是,居民委员会从其建立开始,其组成成员就主要是工厂,商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以外的居民,其范围和影响都较为优先,自治性也不甚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以“单位制”为主体的城市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在这一“单位社会”体制下,政府包揽了社会成员的所有社会事务。作为城市主体的“单位人”,与单位所在的居民委员会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居民委员会内部事务十分简单,其经费开支来自政府,主要任务是完成政府工作,事实上成为政府的一部分。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家政权主要是通过一个个依附于政府的单位和一个个单位之外同样依附于政府的居民委员会队城市进行管理,并形成政府包揽所有事务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今天,虽然这一体制在很多方面由于受到挑战而有所松动,虽然很多时候效率低下令人不满,但仍然发挥着一些作用,特别是在其目标由管理转向服务之后。如同个人在发展种无法割断他的历史,我们虽然有着一些不满,激进者甚至希望抛弃一切重来,但在我看来这仍然是一笔值得继承的遗产,当然,它需要改变。比如,社区体制的改革中城市社区自治的的探索,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而其中我认为最值得探索的是社区服务的内容,特别是其核心部分——面向弱势群体的福利性服务。上次的文章中我提到过在社区中开展社会工作的一点构想,现在我想进一步讨论其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在发展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基础上,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无偿服务。更有前景的是为他们开展团体社会工作,将那些因为身体或者经济上的困难陷入绝望的人组织前来,鼓励他们互相交流,给予鼓励和各种形式的帮助。比如将社区内患有同样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人组织起来,开展一些活动,或者仅仅是聊天,都会在精神上给予他们莫大的鼓励。比如将受到家庭暴力威胁的妇女组织起来,不仅可以使她们获得鼓励,而且还可以广泛地开展法律援助。在此问题上我进一步地设想是为受到虐待和被遗弃的儿童提供保护和收养服务。但是令一方面我注意到,城市本身所具有和追求的特性于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有所不同的,这也是我在上篇文章中对城市社区概念提出置疑的原因所在。如同前面所说的,自由是城市的与生俱来的特征,城市中相对隔离的匿名状态对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有着独特的魅力,而社区建设致力于整合社会。社区的形成出自于两种需要——自主的需要和对他人的需要。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难以忍受这两种需要的天然悖论。归属某个群体就意味着要牺牲掉一些个人的自主权力,因为社会要求个人遵守,服从,服务于群体的“更高利益”,融入群体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随着个人自主权力的丧失,多样性不仅消失了,而且还变成主要的管理问题,群体耗费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寻求新的控制手段。而面对归属的高昂代价,一些人选择宁可孤独也要保护个人自由。无论是对于社区还是个人来说,这都有可能是毁灭性的。所以,社区保持活力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集中关注社区中的事物而不是拘泥于其形式结构。在此我们可以借助管理学的理论:核心事务的明确化可以彻底改变组织内部关系的性质。这样的社区并不要求个人牺牲自由作为归属社区的条件,它关注的是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人与人是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不是对特定行为的共同观点而聚集到一起。人们致力于共同的目标摩尔不是统一个性,把统一与个性的矛盾转化伟建设充满活力与弹性的社区。这大概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选择。我在上次的文章中所提到的我所在的小区号召大家植树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居委会最初是花钱请园林公司植树,花了不少钱,树的成活率却不到一半,而且长的很差。第二年在居民中进行宣传,结果有人捐赠了200棵树苗,大家纷纷出力,义务护树浇水,结果一分钱没花,树全部成活。更可贵的是,大家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建立了一定的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参考文献:《社区概论》 于显洋主编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 《社区管理》 韦克难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未来的社区》 德鲁克基金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中国城市社区德组织和管理》 张俊芳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中国城市社区自治》 许勇陈伟东等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社区的迷失》伊琳.吉特 米拉.考尔.莎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自治功能分析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你之前没有接触过写最好是请人帮你吧需要的话我们也可以帮你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在剖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关键词]社区文化 对策 社区建设1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社区文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社区建设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当前,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投入主体呈现一元化的特征。同时,基层社区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政府,使社区文化管理资金一直采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方式,未能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文化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3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所在社区的特色,符合该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的主体,希望参与到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但由于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代表——社区居委会来行使自己管理社区文化的权力。因此,保证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够使社区避免疲于应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进而有效保障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从过去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直接管理。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