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主题探究的口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

主题探究的口语教学论文

论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摘要: 文章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改进口语教学的措施,旨在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从历届大学生走向后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部分人面临着英语口语的挑战。在过程中,许多招聘单位、尤其是独资或合资企业,对应聘者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要求很高,而这恰恰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弱项。因此,大学口语教学就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之一。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存在的不利因素 (1)落后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接受的大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整体学习,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式”教学。其教学过程大致分为:新词学习→语法提示→大意翻译→课后练习→对话领读→模仿表演六个环节。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书本知识,按照书本中的对话模式进行跟读、复制或模仿,失去了独立思考、发挥创造的空间,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2)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口语教学效果的发挥。传统教学模式赋予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领导者、支配者的权利,而学生的角色只能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单一的模式突出了教师的地位,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核心——学生。正如Earl Stevick强调,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放在‘教学原则’之前”。 (3)单一的教学内容阻碍了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部分英语口语教材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仅仅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生词短语,归纳要点和重要句型,编排主题情景对话,设置课堂及课后练习。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阻碍了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生存在的问题 (1)对英语口语学习存在障碍。受自身性格和传统“面子”观念的影响,多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是怕说错、怕受责备、怕被耻笑,使得他们越发惧怕开口说英语,形成了心理障碍,导致了口语表达时的紧张和焦虑,影响了正常的思维和交流。黔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09级商务英语班抽样的数据显示:75%的学生认为个人的性格和焦虑的心态是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2)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都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填鸭式英语”或“英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偏向于理论化、概念化、模式化的学习,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口头训练的机会,导致了学生“知道要说什么,却不知怎么开口”的状况,严重制约了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3)词汇量的匮乏。词汇是构成语篇、形成语义、搭建交流最基本的要素。由于缺乏词汇量,很多学生无法真实获得交际对象的信息,甚至会误解、曲解已接收到的信息,致使交流出现障碍。同时,词汇量的匮乏使得学生无法正确、自如、恰当地表达内心观点,阻碍了语言的交流。 (4)过于看重语法规则。受应试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以语习为重点。机械地背诵语法规则,使得学生不能适应大学英语更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仍然无法改变在开口说话之前先进行语法判断和成分分析的习惯,以至于错过了最好的信息交换时机,严重阻碍了口语交流。 (5)缺少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和氛围。我生是在单一的中学习和成长的。除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口语课外,日常交际多以汉语为主,很少有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即便是在英语口语课上进行情景模拟表演或仿真训练,有限的课时也不能真正满足英语口语训练的要求、适合口语能力的培养。 (6)缺乏训练口语的主动性。因自身英语口语的基础相对不牢,同时受性格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不愿主动开口进行口语训练。课堂参与教学活动、课后完成学习任务只是为了获得相应学分、应付期末考试。我院2009级商务英语班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每周几乎不作口语训练的占43%,作1小时左右口语训练的占39%,作2小时以上口语训练的仅占18%。 二、改进大学口语教学的策略 1.抓好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必须过好语音关。而语音教学的基础是音标教学,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技巧,能帮助学生解决单词拼读和记忆的困难。 2.创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 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平时接触、运用英语的机会较少。同时,英语口语教学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进行,缺乏真实的交流机会。因此,英语口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设计英语交际情景,结合英语组织教学,为其营造良好的英语语音氛围,促进教学的开展。 3.转变英语口语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不再是整个课堂的中心,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启发他们思考问题,深入了解情况,变“单向式”教学为“双向式”互动。 4.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英语口语教师不能仅仅采用单一的“对话式”教学,更应借助各种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确定目标、布置任务、分工协作、效果验收和评价反馈五个阶段的教学,采用复述、概述、描述、问答、讨论、表演、辩论和等方式,发挥英文歌曲、及课堂互动游戏的作用,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充分展现视、听、说结合的优势,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5.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美国著名学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远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一切的开始。因此,英语口语教师应想方设法在口语课堂中突出知识的实用性、语言的交际性、活动的趣味性,主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其年龄特点,内容应广泛,不能拘泥于形式或局限于课本。 6.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英语口语教师应重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卡拉OK比赛、英语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舞台剧表演、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广播站和英语聊天室,等等,鼓励学生参与课言实践,丰富学习内容。 7.丰富教材内容 目前,口语教材中的听说多媒体教材大都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适合课堂教学的资源如背景资料、相关视频和音频等处于相对匮乏的状况。课堂教学是口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教师因此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积累教学经验,收集日常生活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有用素材,积极引进宝贵资源,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开发适合课堂教学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学生专业的教学课件。 8.培养跨意识,了解中差异 英语口语教师有必要在进行口语教学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他们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英语国家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背景和习俗。通过电影、录像、歌曲和图片,全方位地让学生接触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从而能真正解英语,说好英语。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恰当运用应对策略,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口语交际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重要内容所确握口语交际目标内容研究口语交际教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重要意义低级口语交际语文课程口语交际前提基础故低级口语交际教显尤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口语交际总目标:使具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各种交际倾听、表达应能力使具文明谐进行际交流素养实际课堂教发现许并非四十钟课堂教白白浪费间没说材料知何说事做说少数同按照师设计教流程演练部课堂训练落实口语交际课能实现培养倾听、表达应能力使具文明谐进行际交流素养目标呢 近几我我校低级口语交际进行量跟踪调查实践探究何提高低级口语交际效力呢量功口语交际课我亲身课堂实践总结要落实三面问题设计规划自课堂教口语交际课像阅读课精彩收良教效 精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激发进行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孤立口造句特定环境产语言种语言交际离特定语言环境进行我进行口语交际教应精创设符合实际交际情境与实际相符交际情境容易使产种身临其境觉习情绪变高涨起积极性激发怀着浓厚兴趣作进步体验 创设情景呢同内容要选择同语言情景例新课标教版二级册第二单元《伸我双手》例教我利用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盲商店买东西营业员坑看见做说盲商店突起雨慌慌张张往家赶要公路行道盲想要加快脚步汽车快速办创设两情境让选择着说特定情境说起针性说积极性高说内容具体甚至些由始敢说敢胆说像自先做说 二、激发矛盾冲突使创设情境目获功 情境创设口语交际课功前提要真获功必须激发矛盾冲突理冲突才积极思维参与才更强表达意愿才说完例我教第六单元《我该办》看清楚图意许都快答案说:应该门爸爸朋友说:应该门我认识能坏部说说口语交际说能简单问答并口语交际课堂训练离培养倾听、表达应能力使具文明谐进行际交流素养目标相差甚远于我进步创设情境便激发理冲突:爸爸朋友交流爸爸朋友交流纷纷抢着说说:爸爸朋友我请进热情招待并询问找爸爸事直至给满意答复止说:我能确定否爸爸朋友我热情说:‘爸爸家事请给我爸爸打电再继续纠缠进步说明我再理睬说完自找合作伙伴相互商讨进行情境表演通情景创设理冲突激发知道说且明辨非能力进步加强 三、涉及更情景层面努力实现口语交际双向互 口语交际核交际注重与间交流与沟通听与说双向互程听说简单相加交际双处于互状态才真意义口语交际我口语交际教应想设实现课堂教双向互我教第单元《春发现》我课前几组别山坡、田野、河流园等观察点观察并提同观察要求:山坡观察春山树木变化田野观察春田野庄稼变化河流观察春河流变化园观察春园哪些变化让真实情境寻找自发现根据自想知道作细致观察些观察内容口语交际课自变口语交际题互相问答程双向互口语交际程目、充准备情况观察资料丰富双向交流候滔滔绝说完听说双双向互充调 课堂教给口语交际实践机 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实践形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贴近题或情境展口语交际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我认教师教要尽量创造双向互环境让积极主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特别借助教材两面着手 一、看看想想说说 低级编排口语交际实践配图画图画直观趣引起观察兴趣体现该口语交际目标要求引导认真观察图画帮助解图画与物、物与物间关系借助图画鼓励想象、创新教《我该办》(第四册第六单元)课先引导观察图画注意画面内容;再想想:图画哪些别干男孩遇事该办由启发注意画面与间联系让自述同桌互述组互说班介绍让自脑想想假自遇类似情况该办鼓励胆想象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并想办说给同听 二、记记听听说说 口语交际课进行听听说说训练利于培养认真听别说习惯培养敏锐反应能力快捷思维判断能力《保护益物》(第四册第五单元)课引导思路引向启迪查找并记录哪些物类益益自保护益物再组进行讨论交流某同自述要求其同认真听提问题种双互交流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听说态度 总口语交际课堂能创设适合情境设计等冲突调断互课堂断实践、训练口语交际教定精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论文

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论文

摘要:在课堂中贯彻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问题解决 课堂教学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行,新课程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源地。在课堂中贯彻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综观新课标实验教材,很多内容都是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以及最终解决问题三部分进行学习的,新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新的模式。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和思考的空间。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中,第一部分就是通过观察生活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如何拉参照线,接着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如何进行探究呢?我们可以通过小实验来进行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墙上固定木条,学生通过实验就会发现:一根,不行;两根,可以了;三根,也可以。那么到底需要几根呢?我们回到问题,“至少需要几个钉子?”于是得到正确答案,至少需要两根钉子。到此我们可以通过探究体验我们学过的直线的一个重要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由这个性质我们就可以解决上面留下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在墙的两端固定两个点来做它的参照线。当然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下一问题,“为什么要拉这条参照线?”学生也就会思考到,建筑工作砌的墙路会成一条直线的形状,可以加深学生对直线的理解。生动而形象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上面已经提到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可以联系生活,体现生活。如:数学第七册(上)P93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讨究1:销售中的盈亏,“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作为商店的老板,你想知道自己盈利还是亏损吗?”有趣的问题就会使学生想到,“是啊,如果自己作为老板肯定想知道自己的生意盈利还是亏损的。”那么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两件衣服共卖了120=60×2元,是盈是亏要看这家商店买进这两件衣服时花了多少钱。如果进价大于售价就亏损,反之就盈利。本问题中,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是元,根据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列得方程 x+ 由此得 x=48。

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它的商品利润是,于是列出的方程是 y+()=60,解得y=80 。

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y= 48+80=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60+60=120元,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 。上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猜想得到答案,提高他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兴趣,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再次,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的课堂实践可以举一反三,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知道船在航行中的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我们可以将船航行的问题发散到其他航行问题中,如飞机航行问题,“顺风速度=静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静风速度-风速”。除了横向发散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探究进行纵向发散,如“船在顺水中的速度v1,在逆水中的速度v2,求水流速度?”我们可以探究分析到“顺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逆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即“顺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水流速度”,也就是“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1/2”,从而我们可以解决问题,水流速度=1/(v1- v2)。

最后,探究式教学使复杂的实际生活问题转化为简便的数学问题。如著名的“七桥问题”,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原苏联加里宁格勒)有一条布勒尔河。这条河有两条支流,在城中心汇合成大河。河中有一小岛,现有7座桥将它与陆地连接。1735年左右,哥尼斯堡大学生傍晚散步时,总想一次走过7座桥,要求每座桥只准走一遍,试来试去总未成功。于是,他们写信求教瑞士的大数学家欧拉。他用了几天时间反复思考、想象,终于在1736年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解决这个问题的优美之处,就在于把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将问题中的陆地和岛抽象成4个点,7座桥抽象成7条线。于是,人们一次不重复地走过4块陆地和7座桥的问题,就化归为能否一笔画成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开始研究时,似乎是一种游戏问题,然而把它简单化、理想化(这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过程)后,仅从量的特性来研究,即成了数学问题。又如“古代问题”,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 乙回答说:“最好还是你的羊给我1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我们设甲牧童的羊数为x只,探究甲对乙说的话,有乙牧童的羊数为(1/2x+3/2)只,探究乙对甲说的话有x-1=1/2x+3/2,从而解得x=7,即甲牧童的羊数为7只,乙牧童的羊数为5只。

由此可见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探究式教学使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实践成功地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向现代教学方法转化,但在实践中仍需要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数学课程与评价基本理论及其发展》 曾峥 王光明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七年级(上)数学》 人教版

谈谈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论文

在各领域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谈谈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尤其对于小学语文这样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而言,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深入分析新课改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法正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探究式教学是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它的运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进取、自由、热烈的氛围中,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其主体地位,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直接推动力,而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实现创新,整合资源,教师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学习”。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1、打造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取“灌输式”教学,严重压制了小学生的天性,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此为出发点,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使小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畅所欲言,发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要用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给学生以学习方便的自由,在实现课堂开放性的同时引进知识,让探究成为学习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授课的趣味性,教师的教学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对此,教师要学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肢体动作,给学生以轻松感和信赖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学会用商量的口吻和学生交流,如在提问时可以说:”你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你能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让学生处于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

另外,教师要采取合适的课堂导入方式,例如在学习《沉香救母》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吊足学生“胃口”,然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课文中沉香是怎样救自己的母亲的呢?……”在视频的带动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

2、小组互助学习任务教学

作为探究课堂的重要形式也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往往难以独立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教师要将任务教学的理念与探究式教学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可以说,合理的小组划分是高效探究式教学的保证,因此,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小组划分,根据班级内学生的语文成绩、性格特点及平时的表现情况,综合考量,科学分组。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特长,学有所获是我们分组的原则。我们开展小组学习不仅是为了打造探究式课堂,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小组成员能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教师要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小组互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而具体,同时也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学习《三顾茅庐》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分角色朗读课文,还可以引入竞赛的形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很好地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孤僻的.心理倾向,评出朗诵最佳的一组,设置合理的奖惩措施,让小组成员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情感,理解文章深意,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以及他们的分工能力,这是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的运用游戏法等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游戏任务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上课方式,让探究式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真正实现探究式教学合作、交流、探索的实践价值,

3、实现探究创新探究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创新,主要体现在探究内容、探究过程、探究思路和探究方法的创新这四个方面。小学生受各种因素限制在具体探究过程中往往出现偏离教学本意的情况,对此,教师要深入研读教学内容,从课文背景、题目、关键词、重难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究,合理拓展教材内容,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而在创新的过程中,探究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亦步亦趋”的引导,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修正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偏差,适时指导,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悟,同时也使语文课堂更具动感。

例如在学习《理想的风筝》一文时,为了使学生身临其境欣赏“理想的风筝”,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为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风筝模型或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理想中的风筝,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

此外,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名作,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文章,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探索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索问题,灵活的创新探究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疑问之处,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积极地查阅资料,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让小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探索,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庆英.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4(12):74-74.

[2]靳学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2):138-138.

[3]臧桂英.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107-108.

[4]杨丽.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

小学科学问题探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科学问题探究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

它是一门综合性极强、信息量极大、知识面极宽的基础性课程。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科学课本是以单元编排为特征的教材,系统性、针对性较强,那么如何运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如何提供网络资源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激活课堂,使科学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呢?

一、依据教学内容,丰富网站材料,营造学习环境

通常的专题站一般由“教材知识”、“拓展资源”、“讨论协作”和“评价检测”四个模块组成。在实践中,我们从学科“学”的实际出发,以科学教材为基础线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内容的丰富性和有序性,以达到资源、平台、工具的优化合理组合。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搭建自主互动学习的平台。

1、选择材料,丰富内容,创设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使科学教材信息与学生之间产生作用,达到科学教学的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提供的教材信息更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者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要求有针对性地寻找选择丰富网站内容的资源。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在网站中除了提供动植物繁殖后代过程性资料之外还针对学生平时能接近菊花培植的特点,单独增加了繁殖后代具体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并指导其实践操作。同时,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的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者在网站中增加了一位医生的介说并配上图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既有兴趣又比较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我是怎样出生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懂得生命来之不易,应珍惜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优化结构,丰富内容,营造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如果将搜集到的信息和科学教材上的所有内容堆砌在文本上,自主学习时随时点击,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比较乱,其认知过程就缺少一个有序的进程。那么,就会影响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因此,教者认为必须对其内容依据问题进行排序,突出资源的主题性、序列性。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教者设计了“导读台”提供学习问题序列,以激发学生保护资源的意识。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制作成导航图,指点学生阅读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在整体浏览中围绕中心问题自主学习,在部分品读中围绕重点问题自主探究,在独立思考中围绕解答问题阅读信息,在自主学习中围绕解决问题处理信息提高发展。

二、依据学生需求,丰富网站形式,细化学习流程

科学教材编排单元性比较强,因而就为网络环境下开展问题探究自主学习提供了主题性明显的特点,教者如何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再根据教材特点,编排呈现网站形式非常重要。总体上其网站内容形式的呈现上可归纳为三种形式:学前浏览、学中导航和学后延伸。

1、学前浏览,拓展概念,激发兴趣。

科学课导入新课时,由于学生学前概念比较肤浅,对新的学习内容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好奇心,因此,教者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整体学前浏览内容,以拓展学生的已有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教者提供了的主题的内容,以丰富的地球信息与呈现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浏览,然后再让学生提出更进一步探究学习的问题,为本单元或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中导航,提供信息,培养能力。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习形态,适当提供有助于开展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探索学习信息,解答学习问题。例如《我们的地球》就设计了这样三个中心问题,这实际上为本单元的教学建构了一个知识体系,形成了知识网络,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引路。

3、学后延伸,丰富概念,陶冶情操。

学生通过学前浏览和学中导航两个阶段的自主学习,其知识更加丰富、兴趣更加浓厚,但脑海中所产生的问题可能也更多,这就更需教者在此时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去搜寻,以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和探索未来的精神。例如《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学习后,教者认为,可依据学生的所提出的问题再次提供一些网站信息让学生再去浏览学习,也可编排一些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永远做学习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三、依据学科特点,丰富网站途径,优化教学方法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进行着问题设置、资源提供、内容设计、任务提出以及组织协调等学习导航的工作,而学生作为探究者,则进行着明确任务、围绕问题、探索实践、自主学习等实践的任务。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空间,途径与方法。教者认为,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别于常规性的课堂,特别是科学课也有别于其它学科。因而通过实践与研究,笔者依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将网络环境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归纳为“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及“主题探究”教学方式两种。

1、问题探究,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根据科学教学内容,相当一部分教材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实验活动,那么这样的课型就可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折形状》一课的教学,教者在网站中提供了关于形状方面的模型、建筑以动植物的外形等,让学生点击浏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然后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体会各种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最后组织讨论,再次点击进入网络,说一说,网络中的物体为什么这样设计。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中心,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而教师则是课前作好准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适时进行个别指导,及时捕捉动态信息,调控教学进程。师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探究的成果。

2、主题探究,拓展知识,增强意识。

科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而只要进行主题式学习与讨论,就能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者建议这一类型的课堂教学可选用“主题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中《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一课。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矿物资源对人类有何作用,你对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有何思考,并出示开采、提炼、运用的相关图片,确定本节的学习主题是:矿物资源日益减少,人类怎么办?围绕这一主题组织的探究活动。接着组织小组讨论。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前还可以上学生对资源开发与保护,新能源研发等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课后进一步打开网站,搜集相关信息。这样的教学活动自然而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丰富了科学教学内容,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尝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投身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超学科主题探究论文

很多花瓣撒下来,刚刚上传这张是,很多小圆球在环绕旋转!

初中化学论文-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护、能源和材料、资源等。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含预选)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二、课堂教学模式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框架和主要流程: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和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学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3、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4、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发支机、师生合作等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1、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教会学会学生学习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 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5、教学评价内部动机: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只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II、辅导------自学教学模式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3、教学程序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讲评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学的策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 合肥市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卡片 设计人:朱世贤学校:安农大附中 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这一规律。教学思想:1、“教学主导,学生主体。”2、遵人认识规律,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年龄牲和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 三、实施条件:1、学生已经获得了氢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计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3、本节课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所需仪器药品均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物品。四、教学程序:1〖复习〗讨论氧气和氢气实验定制取垢比较,挂出小黑板表格:(二氧化碳为后来拼续部分)填表过程中鼓励差生发言。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合肥市教委教研室蒯世定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护、能源和材料、资源等。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含预选)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二、课堂教学模式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和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学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3、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4、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发支机、师生合作等。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四、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1、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教会学会学生学习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5、教学评价内部动机: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只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II、辅导------自学教学模式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3、教学程序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讲评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学的策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合肥市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卡片设计人:朱世贤学校:安农大附中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这一规律。教学思想:1、“教学主导,学生主体。”2、遵人认识规律,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年龄牲和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三、实施条件:1、学生已经获得了氢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计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3、本节课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所需仪器药品均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物品。四、教学程序:1〖复习〗讨论氧气和氢气实验定制取垢比较,挂出小黑板表格:(二氧化碳为后来拼续部分)填表过程中鼓励差生发言。 2、【板书】学习气体实验室制作法的思路和方法; (1)需要研究该气体实验室的化学反应原理;(2)需要研究制取该体所采取的实验装置;(3)需要研究如何验证该气体。3、【引题】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比较可知:制取气体的人口选择取决于化学反应原理,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该气体扔物理性质。下面我们要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运用上面所总结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共同来研讨。【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4、【讨论】已经的能够着重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加热石灰石;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讲述】以上这些化学反应虽然都有二氧化碳产生,但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都不采用,为什么?这个问题留待课后去探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3页内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阅读后带着下列问题观看演示实验: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为什么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下?回顾一下怎样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二氧化碳?【实验】先由教师演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再请丙名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上台做制取、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后及时讨论和讲评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操作。6、【小结】仍以表格方式用小黑板拼续在氧气和氢气的制取比较表的右面。强调制取二氧化碳的瓜原理,写化学方程式(此处是否介绍复分解反应,酌情掌握)要过细分析。7、【板书】泡沫灭火器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由教师演示泡沫灭火器实验,简要介绍人口装置。(若时间允许,最好能将一只报废的泡沫灭火器实物边拆边讲,以满足学生兴趣。)8、【布置作业】(1)课后思考讨论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用碳酸钙?在泡沫灭火器里能不能用石灰石?能不能用稀盐酸?(2)习题:课本96页2、3、4题:(3)酌情做家庭小实验。五、教学策略:综合运用讨论、启发、实验、联想、回忆等方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既要活跃课堂气氛,又要兼顾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在时间分配上要灵活掌握。六、教学评价:本节内容既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教学中能利用初中生好奇、好动、最喜欢观看和亲自动手做实验的特点引导思考和讨论,对“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和大理石是理想的药品”和采用的是实验装置加深了理解。

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每篇小论文须在首页(单独)注明论文题目、作者学校、姓名及指导教师姓名。征文另起一页,依次是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正文中不得出现学校、学生、指导教师姓名。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 IB 的全称是什么: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 IB教育被称为“成熟的国际化 素质教育 ”,是成立于1968年的一个非营利性的教育 基金 。 IB课程 设立的最初目的是服务于外交官子女,开设全球统一标准的课程,方便在各国迁徙的家庭子女入读国际学校。那么自然而然,目前最普遍使用IB课程的学校就是国际学校。IB课程提供四个备受推崇的 国际教育 项目,分别是: Primary Years Programme-IBPYP 学前小学项目 Middle Years Programme-IBMYP 中学项目 Diploma Programme- IBDP 大学预科项目 Career-Related Programme-IBCP 职业相关项目 开设IB课程的学校,即IB资质的学校必须经过IB组织考核授权,才可以进行IB体系教学。在教学水准,教育 领导力 以及学生成就方面有着来之不易的高声誉。在中国内地,高中开设 IBDP课程 的学校非常多,因为这是与学生升学关系最密切的一个项目,在另一方面IBDP也是开设的最早的一个项目。但开设从学前到高中的完整IB教育体系的学校并不多。那么IB 到底要培养怎么样的人才呢?它的教育目标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国际文凭组织IB使命宣言和学习者培养目标中得到答案: 国际文凭组织的目标是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开创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际文凭组织与众多的学校、政府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 国际教育 项目和严格的评估制度。这些项目鼓励世界各地学生成长为既积极进取又富有同情心的终身学习者,他们理解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 下面让我们来一一了解每个项目的课程设置与特点 上图是小学项目的课程框架图,主要针对3-12岁儿童。在圆心的最中间是IB learner profil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者培养目标。这是整个IB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所以在后面的中学、预科及职业项目中的课程设置也都是以此目标为核心。IB PYP 项目的实施从5个因素入手:knowledge (知识)、Concepts (概念)、Skills(技巧)、Attitudes(态度)以及 Action (行动),涵盖了从课程设计、思维培养再到社区活动实践等一系列教育活动。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老师有效的教学和引导,帮助学习者习得知识,形成对重要概念(形式,功能,原因,变化,连系,观点,责任,反思)的理解,帮助学生去探寻思考世界和学习世界的不同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自信、合作、 创意 、好奇心、同理心、热诚、独立性、正直、尊重、宽容),掌握基础技能(社交技能、沟通技能、思考技能、研究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并采取负责的行动 (直接行动、间接行动、倡议行动和行动研究)。 小学课程设计包括了:language(语言)、maths(数学)、science(科学)、social studies(社会学科)、arts(艺术)以及PSPE(个人、社会以及 体育 教育),一个提供完整的IB PYP课程的学校所开具的课程也是需要涵盖如上的六个大模块。 IBPYP较其他体系不同的,也是最有特点的是它的六 大超学科课程,又叫做六大探究主题。PYP探究课程围绕这六个跨学科主题而展开。所谓超学科,就是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探索未知世界的框架。这六个主题被认为是适合于所有年龄段的儿童的,涵盖语言、人文、个人、社会、体育、数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态度,学会采取负责的行动。也刚好在此过程中呼应我们刚才提到的5个项目实施因素。这六大超学科主题分别是: 我们是谁 who we are 我们所在的时空 where we are in space and time 我们如何表达自己 how we express ourself 世界怎样运转 how the world works 我们如何自我组织 how we organize ourself 我们如何共享一个星球 sharing the planet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同一个探究主题下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讨论和学习,也有不同的探究主线。以who we are为例,低年级的孩子在这个主题下可能会学习身体 器官 :鼻子,眼睛,手臂等;我们的身份:男孩,女孩,是家里的宝宝,是学校的学生等等;我们要如何维持 健康 :食品分类,如何合理饮食,等等。高年级的孩子可能在探究我们在这个社会的角色,我们的身份认同,如何看待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等。但相似的是每个主题层面的探究按照inquiry circle 的步骤来层层深入:tuning in -finding out -sorting out -going further -making conclusion -taking action. 需要注意的是,围绕主题开展单元和进行单元教学,不只是班级 教师 在开展,其他任课 教师 也需要一起在这个探究主题单元下开展教学。因为探究主题的方式是多角度的,全方位的。我们要让知识变得立体,变成网状结构,而不是各学科的教学各行其是。学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相关的学习内容,并超越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开展学习。这也有有助于学生在把学到的知识同各个学科之间建立联系,探索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方法,最终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 IBMYP是针对11 - 16岁的学生设计的,这个项目是IB在1994年开展的。虽然中学项目开展的比小学项目(1997)要早,但是它的普及率远远没有PYP 那么高,DP则更不用说。很多国际学校 小学使用IBPYP课程,中学则使用  IGCSE /GCSE课程 ,然后高中再回到 IBDP课程 。可以说,就目前来看MYP并不是一个主流课程,而大家对 IGCSE /GCSE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由于PYP和MYP这两个课程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有较大的空间。但未来,MYP的课程会被更多学校接受(如香港英基),因为MYP 在渐渐向DP靠拢,也就是说读MYP会更好的为DP阶段做准备。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简单地了解一下MYP吧。 MYP提供一种 学习的体系框架,鼓励学生成长为具有创造、批判和反思意识的思考者。中学项目强调智力方面的挑战,鼓励学生在他们所学习的传统学科之间,以及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之间建立连系。它培养学生发展交 流、跨文化理解和全球参与等方面的技能,对于将要成为全球领导者 的年青人来说,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中学项目由8个学科组构成 :语言习得(Language B)、语言与文学(Language A)、个体与社 会、科学、数学、艺术、 体育 和 健康 教育、设计。 中学项目培养目标 : ‧ 以整体化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智力、社交、情感和身体等方面茁壮成长; ‧ 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逐步掌握那些在未来应对复杂的事务和采取 负责任的行动时所需要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 ‧ 通过8个学科组中的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确保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 要求至少学习两种语言(教学语言和所选外语),以支持学生了解 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 ; 使学生能够参与在社区中开展的服务活动 ; ‧ 帮助学生为未来的学习深造、参加工作以及开展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IBDP是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通常来说DP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项目,因为它与学生的升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媒体也都喜欢在DP全球统考之后比较各个地区学生的成绩表现。IBDP满分为45分,包括6个学科组,分别为 第一组:语言与文学 Language A-母语学习者 第二组:语言习得 LanguageB-二语学习者,Language abinitio-二语初级学习者 第三组:人文科学,包括历史` 地理 、经济学、 哲学 、心理学等。 第四组:实验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工程等。 第五组:数学,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数学。 第六组:艺术与选修,包括美术设计、音乐、 戏剧 艺术等。 每一门课程又分为高级课程HL(Higher Level)和普通课程SL(Standard Level).所选六门课中,其中有三门必须是高级课程。 每一个科目7分,满分为42分。另外知识论(TOK)和拓展论文( extended essay )满分为3分。 IBDP 合格分为24分。 ib课程特色不只在于以互相关联的方式学习这六个学科,所有的学生还必须完成以下三项重要活动: 01) 创新、行动和服务 (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 此项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学校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和作义工,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02) 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 ) 知识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教导学生在学习时从主观和客观、正面和反面等多方位和多层次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去反思自己在学校和社会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以求在学习中尽快找到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TOK的培养目标是:批判性的思考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态度,对待知识的方法,对待已有的知识和论断要有质疑的能力。 eg:「事物不一定是你所见到的样子」「准确无误是一件很难达到和确定的事」「我们都在找寻真理,是否考虑过用不同的观点来合理解释自己的信念」 03) 撰写论文( Extended Essay ) IB课程 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任选自己有兴趣的课程,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用九个月的时间从事独立研究。按照大学学术论文的 写作 要求,撰写4000字的研究论文。通过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和组织文章的 写作 能力等。EE的选题和完成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阅读的内容可能是来自选修文学作品,也可能是来自LanguageA中文作家名单。通常是在语言与文学的老师辅导下完成。与其他项目一样,DP 阶段也是没有固定教材的,所以这对老师有极大的挑战,需要老师来选择合适学生的文学作品,配合文学教学方法进行授课,IB列出了一份中文作家名单和中西方 翻译 作品推荐可供参考。

精准教学的实践探索主题论文

2014任神堂小学校长,在听课中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理念落后,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方向不准,甚至偏差较大,导致教学成绩低下。怎么办?我想起了在初中工作时的经验,为了备战中招,每年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中招试卷,到全省各地参加各种各样的中招试卷分析会、中招研讨会,在学习与研讨中准确把握中招考试命题的趋势与特点。同时结合新课改理念以及新安县教育局曾经大力倡导的“目标教学法”,我提出了“以考订标,以标导学,以测评学”的教学思路。2017年到尚庄小学任校长,在尚庄小学我继续学习、带着同事一起实践、总结,使这一理论更加完善,我把它命名为“精准教学”,具体操作概括为“三三四”,通过“精准教学”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精准教学实施以来,呈现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我本人任教的三门学科经常名列全镇第一,县质量抽测全县第一。新分配的特岗教师迅速成长,教学成绩全镇第一,学校每名教师都取得过全镇第一的成绩。学校总成绩迅速攀升,稳定在全镇前两名。 “三三四”,第一个三指的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第二句话:方法用对,事半功倍;第三句话:落实不到位,出的力白费。第二个三指的是教学三招,分别是:目标要精准、以学为根本、落实要到位。四指的是教学四式:那就是:以考定标,以标导学、教师助学、以测评学。 第一,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这句话用在教学上,意思就是目标要精准,这里的目标既是指教师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怎么做到目标精准呢?四个字:以考定标。 教师的教学指导,在2000年以前,靠的是教学大纲,2000年以后靠的是新课程标准,近几年又提出了核心素养,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那么相应的考试侧重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原先考的现在可能不考了,原先考试的重点现在可能不再是重点了,原先不考的现在也可能会是考试的重点。 我在听课的时候发现有些老师的教学目标不精准,他们有些凭经验、有些老师凭感觉。 很多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都是钻研了教参,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对目标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对教参上面的要求还没有真正的准确理解。 另外有些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比较笼统,不具体,特别是语文课,教师在备课时无法准确把握。《中国教师报》刊登过一篇文章《好课七问》就探讨过这个问题,真正有经验的老师会再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 怎样使目标精准?四个字:以考定标。意思是我们要通过研究考试、研究试卷、研究课本、教参、课程标准等等,明确每一课“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样考?”这三个问题。 “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样考?”,这三个问题不单单包含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也体现了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精神。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就到位了,因为目前的考试对新课程标准以及核心素养的考察是越来越贴近。 具体来说,就是钻研试卷、教参、教材、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等。通过研究试卷、研究教参你会知道考什么、怎么考(用什么题型考);你通过研究课程标准,不但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考。这样考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上面的钻研我们认为最直接、最简便易行、最基本的是研究试卷。研究试卷,做试卷,这也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结第一个方面: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告诉我们教学时目标要精准,怎么让目标精准,就是以考定标,通过研究考试、试卷、教材、教参、课标等知道每一课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样考。当你明确了这三个问题,那么你在教学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到目标精准。目标精准是教学的基础。 第二句话:方法用对,事半功倍。 我看到的比较低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讲述式、灌输式的课堂,学生在被动的听。 我们提倡“ 课堂教学以学习为中心 ”。就是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少讲,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知器官,去思考、去观察、去阅读、去交流、去表演、去展示,去背诵、去做、去练习。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而不单单是“听老师讲”这一种方式。 “学习金字塔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建议。 我们提倡, 第一“以标导学”。 就是当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以后,鼓励学生、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从而掌握学习目标。 比如说英语单词的学习,当学生目标明确之后,接下来就是自己努力去学会去掌握。 课堂上教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去读,跟着录音去听,同伴相互纠正。发音不准的,仍然不会读的,提出来让老师去帮助指导。会了之后自己反复操练,课下练习巩固,早读去老师那儿朗读、背诵检查。 第二,教师助学。 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去学习。什么时候去帮助呢?当学生学习困难的时候,遇到问题自己努力甚至小组努力也很难突破的时候,就需要老师去帮助了。另外就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较低的时候。 还以学生单词学习为例,当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跟着录音听读,跟同伴交流之后还是发音不准确,甚至还不会读。这个时候老师指导,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有两个,第一组织教学,第二帮助学习。组织教学就是安排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学习的实现学习目标。在学习方式上尽量以活泼生动,轻松有趣,充分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度过每一节课,学到知识。帮助学习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第三句话:落实不到位,出的力白费。 我们常说:“有布置没落实等于零”,“千条经万条经没有落实是真经”。这里的落实指的是检查和检测。 对于布置的学习任务,比如说作业、家庭作业,不用说,这些作业老师是必须要检查的。 这里说的检测,就是以考试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考试。考试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让学生不参考任何资料,不与任何人交流,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检测的形式包括提问、听写、演板、背诵、默写、考试等等。检测的时间可以在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后立即对学生进行检测。这样在课堂上可以督促学生随时认真听讲、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随时检测之外,还有堂测、周测、单元测、月测、期中、期末测试等。 通过检测,第一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第二,要让学生有学习效果的意识,学是过程,学会掌握、灵活运用是目的。第三,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参考。 “精准教学三三四”,如同一颗幼苗正茁壮成长,希望在教育花苑内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精准教学的要义及课堂标准“精准教学”,是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的,主张学习即操作条件作用,以流畅度(Fluency)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发展的指标,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精准”:非常准确、精确。时间感念中精准,空间位置上的准确。反映在课堂教学上,“精准”是课堂存在的必要条件。它是精华与价值所在,是效率的象征,是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习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合拍”、“匹配”和“对位”。课堂教学不精准就不是优质的教学、高境界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进步和增值。一、 精准教学的要义及理论架构(一)精准教学的要义精准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科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目标和完美教学结果的活动过程。具体讲就是教师通过对课堂各要素的分析研究,使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有效整合,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之科学高效的现代教学模式。并且使教育者通过“业务素养精深发展,教育对象精透研究,教学管理精细操作”,把平凡的教学工作做得出色,把出色的教学工作变成一以贯之的常态化行为。(二)学习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即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出现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精准教学在课堂上强调行为目标和及时反馈,主张教学就是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以训练、反馈和纠正性补救等措施,形成所要求的行为即达到目标并立即给予强化,对于那些偏离目标或未达到目标的行为,则在不强化的前提下进行纠正。(三)以流畅度为指标衡量学习表现精准教学使用流畅度(Fluency)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表现,它涵盖“准确度”与“速度”两方面的指标,从五个层面分析学生的行为:一是在没有额外练习的情况下,能否根据需求执行任务;二是必要时能否在长时间内持续执行任务;三是在碰到干扰时,能否继续实施一项技能;四是知识或技能是否可以容易地应用于新的情境;五是在没有明显的指导下,会否出现复杂行为技能。精准教学要求学生日常练习并测量学习表现,测量的是学习行为的频率。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学生表现行为的正确或错误次数,比如一节课内,学生做对10道、做错5道代数题,在特定的计数表中将它们记录下来,就可以同时体现流畅度“准确度”和“速度”。学习表现的频率随时间的增长而变化,通过分析得到的频率数据,可以辅助教师和学生判定教学方法的有效与否。二、 精准教学的要求及问题分析(一) 精准教学的要求精准教学在常规课堂上要体现五点要求,做到五个优化,处理好五种关系,注重五个“向”。五点要求:1、在内容上,目标定位精准;2、在时间上,机会把握精明;3、在位置上,结构安排精巧;4、在方法上,手段选择精致;5、在感受上,配合对位精确。五个优化:1、优化教学环境;2、优化教学内容;3、优化教学结构;4、优化过程与方法;5、优化练习与作业。五种关系:1、主体与主导的关系;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过程与方法的关系;4、互动与调控的关系;5、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五个“向”:1、精选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向;2、把握时机,为学生理清学习取向;3、适度评价,为学生形成学习导向;4、明确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5、正确引导,为学生确立学习志向。(二) 当前教学活动中不精准问题的分析教学目标的问题:1、对三维目标的形式主义理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①三维目标是过程目标,不是课时目标。②不同课程的三维目标倾向是不一样的;③老师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态度。教师爱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得到。2、教学目标空泛而不得体。老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是结果、规范、激励和评估,并且通过课时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目标缺乏达成的途径和方法。老师应该知道通过哪些过程、方法才能达成目标。4、 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教学内容的问题:1、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游离;2、教学内容的范例性不够;3、教学内容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性重视不够;4、 教学内容的组织缺乏大学科观;5、 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可接受性的不一致。教学活动和过程的问题:1、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不够;2、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匹配不够;3、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4、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路径不丰富;5、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教学艺术性。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不当的问题:1、预设的内容、活动不留余地;2、不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3、生成的内容和活动逾越预设目标。三、精准教学的课堂标准(一)顶层设计要做到优化、独到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设计课堂和教学,切实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实现教学设计及过程最优化”这三大问题。1.目标(1)基于教育目的(一级)和课程标准(二级),制定学年(学期)目标或单元(主体)目标或课时目标(三级)。(2)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之中。(3)课程标准只是底线,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及学段等。(4)教知识是底线,育人是根本。(5)准确、规范、可操作。(6)具体、可测量、有层次。(7)运用学科语言描述。(8)做能做的,搁置不能做的。(9)目标在动态中生成,预设是良好生成的基础。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10)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之一:ABCD法,它包含四个要素:教学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规范的行为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明显的行为目标,完整地将它写出来包括四个要素:谁(即学习者);做什么(即要求的行为);做到什么程度(即要求的行为水平,也就是可接受的行标准);在什么条件(即特定的、限制的、影响可接受行为条件)下。(11)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之二: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在陈述学习(教学)目标时,先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表明学习目标,以反映学生理解、应用、分析、欣赏,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列举出一些能够放映上述内在变化的行为,使得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也能够观察和测量。在列举行为的变化时,他们就要采用编写方法之一所讲的ABCD法。(12)要把“进步”“学会”“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些词从含糊的、内化的词,变成外在可见的、可以观测的过程,明确描述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之间的各个小步行为,挖掘学生最真实的学习能力,精准界定学生下一等级学习目标,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按步骤最终完成所有安排的内容。(13)一切基于目标,一切为了目标,一切为了达标。2.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课程内容过于扁平化的现象,在精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短板知识或技能,开发数字化教学材料。学习材料的设计,应符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原则,以问题导入、故事化层层展开,借助手机、照相机、录像机或录屏软件来实现可视化。当前,微视频、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幕课(MOOCs ) 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互动数字课本等都是很好的尝试。3、形式:教学形式方面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习惯,将精准教学融于现有的教学策略中,如直接教学、程序教学、翻转课堂、极课教育等。当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时,适宜采用班级差异化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时,则小组合作研创型学习是最好的选择;面向社交网络的广泛联通生成性的学习,则以群体互动生成性学习方式开展。4、结构:教学结构应该科学、合理、其设计要本着系统性原则、发展为本原则、学科特点原则和接受性原则。其表现为三段式:一是学习目标。将内容标准具体化为学习目标;二是评价设计。作业(习惯或表现任务);三是学与教活动的设计。导入——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过程——收集学生的过程表现,解释并促进;评价——判断目标的落实,引导学生自评;逆向教学结构设计——保证学习增值。5、作业:作业标准:指什么是有价值、严谨的作业?学生应该能完成哪些练习题、任务或者开发哪些活动。其表现标准:学生的功课必须完成得怎么样。内容标准: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具体归结为三点:一是课堂上的评价,怎样才算有效?(提问,课堂作业);二是怎样设计有效作业?三是怎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设计分层练习?(二)学生的学习要做到自主、深刻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并要求做到深入、联系和有深度的学习,而不是泛泛的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解析为四个要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想学’到‘学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意志品质。”没有良好的习惯,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良好的习惯更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就不能落到实处。因此,自主学习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预学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反思和练习的习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有四个要素: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二是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三是要有巡查和指导;四是要有检查和评价。2.学习自由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安全自由的师生、生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自发的去学习。怎样创设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呢?一是营造舒适的文化氛围。人性化,以生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心情也是放松的,其创造力也会得到激发;二是打造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感到安全,能没有顾虑或顾虑较少地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真正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上的碰撞与融合;三是缔造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关键,是学生安全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相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师生共同的利益,那么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会更加活跃和充满期待。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甚至比学识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上课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学习的质量就会更好。四是倡导互相尊重的生生关系。它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了来自学习伙伴的安全感,得到了被包养和被接受的满足感。这既提高了学生自身素质,也减轻了学生心理负担。学习自由主要指:(1)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有自愿、自觉和自我指导的学习状态或权利;(2)学生有独自思考、理解、表达,免于被作为“灌输”、“训练”和“宣传”对象的自由;(3) 学生有免于任何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4)学生有质疑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的自由;(5)学生有参与讲座和决策自己学习的自由等。3.学习的深刻性深刻的语意是深入浅出、茅塞顿开、入木三分、要语不烦;独到是指独具慧眼、真知灼见,能够于平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具有独创性,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学习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思考的广度、深度、难度和严谨性水平的集中反映。深刻性的内在和外在特征:(1)善于透过现象从本质上理解学科对象及特征;(2)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辩证思维的观点理解学科对象;(3)善于思辨、严谨认真、敢于质疑问题,勇探真伪;(4)善于对学习中的问题深入思考,执着、大胆猜想、勇于尝试创造性的学习。思维深刻性应注意:(1)追根究底,凡事要去问为什么,坚决摒弃死记硬背。(2)积极开展问题研究,常写小论文,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三)、教师的教学要做到热情、智慧教师的教学热情与教学态度是点燃教学活力的火种,是实施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更是教师教学生命得以延续的潜在动力。教师应具备的五大智慧:第一,教师的人格智慧;第二,教师的课程智慧;第三,教师的教学智慧;第四,教师的管理智慧;第五,教师的成长智慧;1.教师要厚重自己厚重是一种素养。品德积淀之厚,知识吸纳之重,是教师好教书、教好书的基本素养。教书育人德要当先。避免出现一旦职称获得,便无所事事,就可坐享其成。放松了学习和进取,结果自己打败自己,不要领导和学生评价了。教书育人要像大海善纳百川,注重知识积累。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学。教学实践是教师认识的源泉,书本知识归根结底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要学以致用。厚重是一种力量。底气十足之厚,信心百倍之重,品德修养、知识水平、专业能力、情操魅力等底气和信心所形成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教师魅力,也是一种学生的感召力、吸引力及对其形成的信赖感、认同感、服从感和追随感。2.教师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首先要正确认识压力,压力会无可避免的伴随你的一生;同时压力也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压力也会创造佳绩。所以面对压力的时候,要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要能拿得起放得下。面对压力,保持乐观首先我们就要认识自己,让自己做一个敢于面对现实,迎接挑战的强者。其次,要想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就要做一个感恩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好圣洁的情感,拥有感恩会让人文雅高贵起来,感恩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责任,感恩是一种幸福生活方式,感恩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和奉献,同样感恩更会让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的坎坷和不幸。我们要学会感恩,做一个能回报社会的人。第三,在社会工作中,要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心理追求。你在确定最终职业的时候,要能考虑到这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工作。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你在从事职业工作中会感到快乐和有意义的,如果你发现你现在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并不能给你带来快乐,其实你不如趁早转行,以免误人误己。当你选定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时,你就要对他充满崇敬的心,让我们在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这样才能每天都会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只有一个有健康生活的人,他才会有良好的体魄和积极的精神。而我们教师也只有做一个乐观幸福的教师,才可以把这份爱与责任传递给我们的学生。3.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教学主张是名师教学的内核和品牌。缺乏教学主张,或者教学主张不鲜明、不坚定,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无论是名师的成长还是名师的培养,主张的提出是关键,主张的研究是核心。教学主张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思想来自于思考,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或形成对教学的一些看法、想法、念头、观点,我们将其统称为教学思考,这些思考不乏有价值的见解,但总体而言,是相对零散,不够系统的;是相对浅层,不够有深刻的;不够清晰的。只有经过理性加工和自我孵化,教学思考才能提升和发展成为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教师对教学问题的系统的、深刻的、清晰的思考和见解,它具有稳定性和统领性。稳定性意味着思想一旦形成,不容易改变;统领性指的是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力,行为是由思想而生的。教学主张是教学思想的具体化、个性化和学科化,是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和提升,是理论与实践、认识与情感、知识与智慧的“合金”。教学主张从整体上表现了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和教学理想追求的高度。一言以蔽之,教学主张表现了教师教学自觉的程度,也是教学是否成熟、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志,同时是衡量教学风格、教学流派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对名师个人而言,提出教学主张就是给自己树立一面旗帜。因此,提出教学主张不仅是名师个人成长的关键环节,也是名师工程培养名师的核心抓手,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四)、评价要做到科学、激励学与教的评价要求做到:一是实现评价与课程的一致性;二是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学习结果的掌握程度;三是评价的内容源于课程内容;四是评价方案应在实施教学方案之前;五是课程评价从根本上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六是评价要与学习过程平行。并且要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促进)的功能与常态教学行为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介入学生成长的过程,实现教师自我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习的水平和教师教学的质量。1.多元评价学习评价往往采用绝对评价标准、相对评价标准和个性化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结构。建立在理性经验基础之上的绝对评价标准能够体现出对学习者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基本要求,有益于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于评价标准的适度利用可营造竞争氛围以激励学生学习。此外,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以人为本和多元智能理念,新的学习评价还重视采用个性化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2.动态评价现代学习评价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程中的积极反馈比结果控制更有效,因为从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更为全面和真实。通过对学生阶段性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可以及时肯定学生的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及时获得学习过程的信息,据此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学习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3.团队评价团队评价体系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向过程,从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关注发展的评价,团队评价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给学生划分等级,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即使最后的结果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也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付出努力而从中有所收获。团队评价科学性强,能体现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科学性体现在“三个结合”即: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既能评价团队也能对成员进行评价,所以可以帮助教师挑选优秀的团队参加竞赛或选合适的成员重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团队评价倡导自觉协调意识、角色意识,争取团队和谐发展。使协调成为每位团员的本能,合作成为活动的主动需求,每个成员都在工作中进行探索,累积经验和教训后,能够达到相互借助的目的。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自觉讨论、集体研究”,“人人参与、缺一不可”,能力强的学生被“捆绑”后认识到“协调”的重要性,不能再“孤芳自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良好的竞争可达到双赢的理性效果。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采取竞赛方式,要求学生进行“团体赛”、“接力赛”,趣味性强,无形中将老师施加的压力变为学生渴望成功的动力。此评价体系倡导团队间通过竞争激发活力,从而使每个人的追求融入到集体的成功之中。团队评价己要设计学生在整个活动工作中自我评分环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评价和与教师交流的空间。(五)、信息技术要做到恰当、有效精准教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斯金纳程序教学的方式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就是近年来流行的电脑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利用电脑的输入、贮存、记忆、提取的优点,精准教学获得了很多操作上的便利,依靠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和统计能力,在现有的教学设计各阶段才可方便地进行精准优化。一些针对特定知识或技能的软件、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工具,也为教师提供了方便、准确的分析工具以及与学生的个性化沟通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每个学生实现精准有效的关注已成为可能。

有关中学数学教学的论文范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意愿和自主思维、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系统化的理论形成过程,改进传统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意义。

1、提高自主思维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课堂上,通过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思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见解可以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他们能够通过创新的思维来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的被教师和旁人的思想所左右。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创新思维的存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会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通过知识的积累,他们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对于知识如何呈现在现实生活中做出一定的假想,然后在可以实现的条件之下,通过自己动手来进行验证。

3、提高对知识的渴求意愿。

虽然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来实践层面上的行为,也就是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维方式,但是这些转变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理论本身上来。也就是说,当创新思维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学生对于创新意识的运用已经不仅仅能够对于如何去使用理论知识起到帮助,还能够将这种实践中的结论和猜想反馈到理论上来,当他们发现有些问题已经达到了自己能够解答的上限的时候,就会回到理论中去寻求支撑,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意愿。

二、中学数学教学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主流。

在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主要还是沿用了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在讲堂上把考试中的数学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被调动起来,另外由于中学学生要应付考试繁重的课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从而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知识的储备工具,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在数学创新思维上的匮乏。

2、数学教学对创新思维的压制。

前文所述,在现有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因为传统模式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再加上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他们面对试题的解答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会更加注重对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进行讲解,所以就导致了在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主要是出于应试教育的目的。

三、中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思维培养不足之处。

1、忽略学生的猜想乐趣。

中国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在教学中将已经有结论的理论拿出来,让学生记住,然后再教他们如何在解题的时候去运用。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比如说在讲到长方体的体积应该如何计算的时候,相信有很多老师是直接让学生记住公式,然后在做题目的时候,将这个公式直接套用进去。这样确实能够为学生的考试分数提供优势,但是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猜想乐趣,而且这样填鸭式的教学也让学生没有了创新的余地。

2、传统教学手段稍显死板。

现在中学教育对于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是较为死板的。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自己所必须要讲解的知识之外,也不愿意再多花时间在教学手段的研究上。但是其实数学这门学科在实际生活的运用中是十分广泛的,也就是说数学这门学科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这样一个本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学科,因为教学手段的死板,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在这种死板的教学手段之下,形成的也是死板的学习思维。

3、动笔多于动手。

中国应试教育的存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条相比于社会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渠道,因此也造成了很多家长对于中学教育的重视,导致学校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在中国数学教学中,动手的时间不会超过整个教学过程的五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动手能力被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得到强化。

四、中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思维培养对策。

1、建立系统化的理论形成过程。

针对现在很多中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出现的,在进行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的时候,可以先不要一下子将理论结果直接说出来,而是可以通过给学生设定一个情景,让他们在这个情景中去解开具体的某一个问题的方式,来让他们自己慢慢的摸索。通过教师在一旁的指导,能够及时对学生对于理论的发现与探讨的过程进行正确的指引,而且也培养了他们自主思维的形成,另外还让他们体验了自己发现一个知识过程的乐趣所在。

2、改进传统教学手段。

改进传统教学手段主要可以通过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来实现。其主要运用的手段可以在课堂导学、课堂讨论以及课堂讲授中进行。

在课堂导学中,可以通过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相应的影音图像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于课堂要教授的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对于知识点产生深究下去的欲望。譬如在讲到有关于立体几何形的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影片的方式让学生对于立体几何形的空间关系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让他们自己用做图软件进行立体图形绘制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空间感,从而加强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课堂讨论的环节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实现,并且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个环节通常都是教学上的短板。在信息化教学方式中,对于这个问题也可以使其得到妥善解决。最为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可以通过播放一个影片,让学生来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小组展开探讨的方式来创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时候,可以将一些知识点的介绍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譬如在讲解有关路程、时间与速度的题目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说出一次他们经历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他们所选择的班车,然后设定一定的情景,让学生算出自己讲在何时到达何地。这种和现实生活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做到教学与娱乐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能力。

其次,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要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只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而并不能取代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因此,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在信息发达的时代里,可以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资料的查找、收集与使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学会如何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

3、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作为辅助的,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会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因此要改变现在教学模式中因为动手实践互动不足而导致的创新思维不足的现象,就需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的方法可以通过号召学生展开数学趣味竞赛、提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去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起到配套他们创新思维的目的。

【摘要】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问时需要做到:有效性、针对性、启发性、注意方法、多倾听、适当的激励和表扬。我们注意探索提问的技巧,用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可以做一名富有效率的受人爱戴的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关键词】 数学;教学;提问;技巧

数学是一门特别需要思考和分析能力的科学。思考和分析能力,我们又只能在数学教学去努力培养。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提问在教学中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技巧,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所谓“提问”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围绕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提问,再由学生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提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的肤浅看法。

1.有效性原则

最初的有效教学,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地接收知识”。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焦急的询问:“听清楚了吗?”、“听懂了吗?”,好像学习倒成了一种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有效地提问就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以达到提问的目的,体现提问的有效性。

2.针对性原则

提问是有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否则,就会大大地降低你的课堂效率,所以,我们提问前要弄清楚:提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有多少学生能够回答,可能得到解决些什么样的答案,错误原因何在,如何纠错,与该问题相关的知识或方法有哪些,等等;因此,我们绝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盲目地提问;而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3.启发性原则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出的问题可能需要有所暗示,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再次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尽可能自觉地加以纠正,教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考,对学生有所启发。

4.提问要注意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就是力量,方法就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时,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老师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激活孩子的智慧和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例如,我们在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就可以这样提问:假如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互相垂直,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若改为“邻边相等”呢?除了边的改变,还可以怎样改变条件(比如角、对角线等),使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变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些什么样的具体改变?把这些条件组合起来,形成的特殊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样的有效提问,发散了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5.提问后要学会倾听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问题一般会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会丢失自己,迷失自己的方向——大人们为我设计的道路,总是让我迷路。退一步说,毕竟学生的许多想法和点子都是有道理的呀,你不仔细倾听,怎么能了解学生呢?。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

6.适当的激励和表扬

教师不只是教授知识,更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当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无论其答案正确与否,都应适当地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或表扬,哪怕他的答案一无是处。只有这样,你以后的提问,才会得到积极响应,你在课堂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充分的信任感。

7.做一名富有效率的教师

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导向者”时,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数学学习的“发现者”和“建构者”。为了使我们的授课更加富有效率,我们在课后还得有反思。也就是还得多对自己提问:这堂课的得失在哪里?下一次我会怎样改进?

总之,虽然教学无定法,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遁,提问没有现成的办法,但也得注意一些基本技巧。愿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继承先辈们的宝贵遗产的同时,努力探索,多多实践,注意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效率,振兴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在此结合当前中学数学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针对问题精心创设情境

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问题。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往往只具有一般性,还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来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注意体现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精神。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第20章的扇形统计图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有了对扇形统计图有初步的了解,除了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中的扇形统计图之外,还请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请他们对班级中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数量情况进行调查登记,通过课前预习,自己先试着绘制一张扇形统计图,并分别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由于课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每个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此研究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索发现,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发表见解、各抒己见、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能充分地融入课堂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出了扇形统计图反映数据情况的优缺点,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这种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他们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达到开发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作业设置多样化,正确评价学生

新课程则要求作业既要有巩固和检查功能,也要有深化和提高功能,还要有体验和发展功能。所以我们布置作业时,内容上宜注意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形式上要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作业形式可以有解答题、探究题、想一想、动手做一做等。开展同学间作业相互纠错。注意作业评判的过程性和激励性,作业批改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勾一叉和打个分数,而要重视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同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评语,既指出不足,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结束了扇形统计图知识的学习后,我布置学生自定主题,设计一个扇形统计图,并涂上彩色作为作业上交。学生们确定的主题很多,设计出的扇形统计图也美丽自然。比如调查学校或班级同学姓氏、同学年龄、出生月份或生肖星座、男女生比例、喜欢的电影或歌曲类型、喜欢的明星类型、喜欢的科目或书籍类型、喜欢的颜色、喜欢的饮料或水果、近视情况、家庭人口数量、长短发、爱好的体育活动或球类、团员和非团员比例、拥有QQ号和上网时间、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课余时间的安排,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三、多关注和赞赏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前提。从讲台上走下来,到同学们中间,从权威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但做学生的良师,也做他们的益友。只有当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这位老师了,他们学起这个科目来自然就会有更大的信心和兴趣。

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尤其不能歧视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只要讲究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大家都能成才。须知,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和后天的成长条件不尽相同,自然会造成能力上的差异,但这并不是他们将来能否成功的惟一决定因素。况且人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有先后快慢之分,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未必是一流的。我们不经意的偏见和冷眼也许会让世界少了一个爱迪生。学生王某,初中刚入学时数学不及格,一直以来对这门学科带有极大的恐惧心理。我通过观察发现,该生实际上有学习潜力,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成绩不理想,信心不足。于是平常注意对她多加鼓励,定期给她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其实际情况给她制定了阶段学习目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其学习兴趣。通过三年来的努力,该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已经跃居中上。由此可见,教师的鼓励支持是学生找回自信、勇于努力进取的最佳良方。

对那些爱动脑筋,有较强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兴趣小组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力培养其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不断超越自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存在一定比例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难度的增加,这些学生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能否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成为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更多地站在中学数学教学困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关心爱护每一位学困生,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激励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数学基础不扎实,学习浮躁,缺乏概括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习能力下降,我们把这样特征的学生简称为学困生。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和发展呢?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我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树立全心全意为每一位学生服务的理念,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困生

(一)立德才能树人

数学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精于传道,必须转变教师一言堂,学生整节课侧耳倾听坐冷板凳的现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问、倾听学困生的困惑,为什么思路出现了分歧?他们掌握知识重难点的薄弱环节出现在哪里?我采用哪种方法能够降低知识的梯度,使学困生容易理解接受呢?

(二)尊其师才能信其道,数学教师立德才能育人

教师只有课前心中装着学困生,课堂上眼中有了学困生,课后辅导环节中关照学困生,真诚地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困生的心理感受和尊严,学困生就能从潜移默化地授业的数学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喜欢上数学教师,喜欢上数学课程。

二、提高教学艺术,树立教师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而数学教师恰如其分又精湛的语言也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新课数字叙述式的导入,复习课开门见山式的启发,练习课煽情期盼挑战式的语言,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激发学困生跃跃欲试,体验成功快乐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师要重视研究教法,改进教法

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方法是难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而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简洁明了的媒体展示,更有利于帮助学困生理解与突破知识重难点。

(三)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启发式教学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启发式教学,应重点在于精准的点拨探索、体验、实践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尤其更能培养学困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使用艺术性的数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可以让他们在玩中体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师生互动找出适合学困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低起点,师生劳逸结合

数学课堂不同的年级要疏密有度,既要有适宜快乐的课堂练习,也要有降低学生脑力疲劳,思维迟钝时鼓励式的课堂小插曲:低年级的拍手操,中年级的数字接龙,高年级的数学故事链接拓展。在设置课堂作业时,数学教师要高低有梯度,既要优选优等生“吃不饱”的挑战性练习题,也要精选中等生“吃不好”的典型例题,更要筛选学困生“吃不了”的失误测试题,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学困生融会贯通知识点,这样学困生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数学能力逐步提高。

(二)多归纳,勤练习,培养数学习惯

大部分学困生与正常学生除思维的差异外,差异主要表现在数学学习习惯方面。我们数学教师既要善于运用数学语言帮助学困生积累知识,更要充分运用线段图、集合圈等多种练习方法,帮助学困生总结归纳知识重难点,自觉养成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心理品格,培养严谨踏实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为学困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三)及时反馈,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数学教师在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培养学困生克服困难的自信、解决困难的果敢坚毅、在师生共同互助中理想必胜的信念。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在学困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与其谈心谈话,循循善诱,以科学家和名人的成长经历告诉学生要有志气,保持学习的旺盛势头,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学困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全班师生都要为他们鼓掌喝彩,使他们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轻松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四、重视课堂的激励评价,使学困生获得成就感

(一)书面作业评价,鼓励进步

数学课堂作业是学生课堂数学技能的体现。在学困生的书面作业上批阅评价,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例如,我在个别学困生数学作业中采用“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用这种方法批阅点评学困生作业,既能启迪思维,又可以指明努力方向,学困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充分尊重。

(二)课堂口头表扬、榜样示范、学生自评,有助于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

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表达是学生数学思维逻辑严密性的具体表现。例如,我建议学困生在数学作业中用画“笑脸”“哭脸”的方式自评当天作业的书写、做题正确率,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事实上,家长与学校教师的互动的评价,更能树立学困生的责任感。让家长每天对学生在家里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等方面作出评价,学困生也能在家长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的关心爱护,不断增强主动学习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转变观念,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励评价等因素,无疑是提高学困生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的关键环节。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课堂合作探究的问题及策略论文论文

第1篇:探究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高中语文课堂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创新性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一、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合作意识的缺乏

当前,我国高考制度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不考察,因此许多学生欠缺课堂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往往无法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教师过于重视自身的主观价值,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想法。在课堂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自己埋头苦干的学习和阅读,教师就任由自己发挥的讲课,根本无法思想对接和交流,产生很多不同意见,教师无法解决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2.合作方式单一,任务枯燥

有的语文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把握不是很到位,常见的就是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有小组讨论法,还有共学式、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调查法等。有的教师认为小组讨论简单容易操作,不愿花时间去了解各个学生的兴趣以及研究合适的合作学习法。这样的小组讨论模式过于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另外,教师安排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学习任务,多数都是书面和肤浅的理论,根本无法与现实生活互相结合,让学生从学习基础课程中掌握真正的知识,作业和任务的内容不够深入,学生大多数快速完成,但是根本没有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些问题,无法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小组讨论也没有相应的课下准备,学生们并没有共同话题可以交谈。

3.教师调控不充分,评价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开展只是做到了学习模式的转变,但是在学习质量和效率上并没有充分提高,教师的考虑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并不到位,无法全面发挥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自我对合作学习的掌握能力并不强,控制学习的阶段存在问题,课堂合作学习的后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分并不公平,评价机制也存在问题。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分组训练,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过程中无法开展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师对待互动无法把握一个适当的程度和标准,容易让学生由学习互动变为自由交流,许多学生随意聊天也对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期的评价机制打分过程和评价内容细分不到位,难以正确衡量学生真实水平。

二、解决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独生子女因为在家娇生惯养,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传统的语文课堂极少提供给学生锻炼自我的舞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使得很多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语文。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是一个以合作为主导的社会,要想很好地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潜意识教育和引导需要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强化。

2.教师要精选内容,灵活组织合作学习

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设计要不断提高,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要确保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要注重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不能只是追求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的内容要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主,让学生通过分组学习,自主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分组提问和研究,与老师互动解决疑问,而且这些疑问和解决思路要与其他分组的同学进行互动,让其他学生也了解这个分组学生群体的一种思维模式。教师要灵活组织合作学习小组的配对,不能固有化一个小组一直分组,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小组分配,将不同成绩、不同爱好的`学生打乱分在一个组里,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和配合,也要均衡男女比例,让学生互相团结,掌握合作学习的价值。

3.提升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健全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人、指挥人、引导人,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整体过程进行把握和控制。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是保障学生快速提高自我社会实践能力,改善自我素质的重要方式,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学习素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锻炼自我实践能力,在合作中寻找适当的机会提高自我的学习效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例如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可能产生意见分歧或者对某一问题普遍存在疑难,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及时发表建议。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体制必须要得到完善和健全,从学习小组的每一个人担任不同角色和做出贡献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要有进一步的细分,例如从选择题和主观题上判断学生的自我贡献,避免个别学生因为悲观、自卑、害羞等因素,无法得到正确的评分而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全面和正确的评价学生,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合作学习分数,让学生可以得到正确的引导,在未来也能够快速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

三、结束语

合作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课程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需要认真分析影响课堂合作学习的因素,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和反思,把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合作能力落到实处。

第2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价值极大,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挖掘潜能,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只有积极贯彻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及人文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并且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学生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即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当教师突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时,学生反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其有效性,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为重,改变学生无从适应的状态。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流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在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给出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将针对学生合作得出的成果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亲自带着学生走一遍小组合作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实战中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技能,例如如何查找学习信息、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等。在传授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逐渐放下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学习,更能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出和谐、活跃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二、抓住合作学习时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所有的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小组合作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应当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首先,当面对开放式的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开放式的问题要求学生集思广益,小组合作相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灵感。例如在讲材料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思考:“针对这一材料作文,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主旨?这篇材料又给出了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当面对较复杂的语文问题时,教师除了可以运用直观教学外,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师讲解文言文的时候,因为文言文涵盖的语文知识面太广,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分工,一些找古今异义词、一些找文章的主旨、一些找特殊句式等,像这样子分工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使教学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是没有固定方法的,教师应当明确把握教学时机的重要性。

三、丰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是竞赛式学习形式。学生在高中阶段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团体荣誉感,教师应当积极把握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加以利用。竞赛式学习形式可以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间的竞赛模式有很多种,例如知识竞赛、辩论赛、优生辅导、实验活动等。下面以知识竞赛为例,在进行《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为五人一个小组,并将事前准备好的竞赛题发放给学生,让各小组成员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可以以古今异义词、文言文句子翻译、文章主旨等作为竞赛题的内容。竞赛的结果以小组成员所得分数之和作比较,教师应当适当给予赢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在知识竞赛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强化竞争意识,更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基本功。

其次是游戏学习形式。例如在进行《拿来主义》的讲解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学习模式,教师先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人抽签,并让抽签的学生比划,签上写有各种东西方的传统节日和文化,然后让同一个小组内的另一个猜,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最多的一组获胜。对于这种游戏互动教学,学生通常都对其抱有极大的好感和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是展示成果式。是由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完成,然后以口头或是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文言文这种较为复杂且需要学生合作的教学任务。在成果展示式教学中,学生大多会经其他小组的启发,获得新的灵感,进而打开学习思路。

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合理使用,不断解决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行为,将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政治课堂自主互助式教学研究开题报告范本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一个国家高素质人才的比例,将体现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后劲,国家间的竞争成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承担培养和开发人才重任的教育的竞争。21世纪,中国的教育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为高校输送人才的基础教育,也已经完成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北京的新课程改革在2007年全面展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高中新课程的方案明确提出“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新课程下教师在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及评价观等方面的更新,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学模式作为联结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桥梁一直在充分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因此与之相对应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中出现,而以“自主学习、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法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多样,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也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但这种学习法并非在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也并非适合每所学校,学习效果不明显。

为了实现教师行为的转变,达到真正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研究及对发达地区教育的考察,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赵向东校长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基础上,将山东潍坊地区的高效课堂模式作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蓝本,形成了我校自主互肋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原因

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对完整、健全人格的追求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和培养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体现教学课程的国家意志,必须落实国家对于青少年的基本要求。但长期以来,在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思想的驱使下。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和价值在相当一部分就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的需要。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价常常借助于水平性考试如期末考试或会考和具有选拔性考试功能的高考上,这种测试的结果显然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想道德状态,也达不到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中考政治不是通考科目和高中文理分科后,文科生所占的比例较小的学科特点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不重视政治这门学科,一直把它当作副科来看待。由此就要求政治教师更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从而改善政治学科的尴尬地位。因此,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必须研究教学模式,构建出符合学校校情、师情、生情的教学模式,从而才能更好实施教学,完成课程任务,达成课程目标。这无论是对提高我们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自身素质,还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根据北京市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三种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

目前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中,绝大部分是关于合作学习研究。小组互助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在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合作学习是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采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这次改革促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关注合作学习, 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几乎都能对合作学习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研究,关注为什么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会发挥知情一体化培育作用,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来阐释或者从经验中加以概括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运作机理。许多研究对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予以一致的认可,并证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社会化进程等方面实效显著,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期刊网以“合作学习”为关键词搜索到1979 年至今的论文近五千余篇, 可见其影响的广泛。我们再对最近十年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西方合作学习研究译介、合作学习理论基础、合作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合作学习在各学龄段的实践探索、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展望、合作学习的操作反思、合作学习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合作学习的目标及意义等内容。可以说国内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相当细致,在所有研究中,关于合作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所占比重最大,但是对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较少,而且对合作学习的模式构建很少。在国内,关于合作学习的具体模式,在全国所有学校中,涌现出了一批全国新课改的先进校,这些学校它们能够大胆的进行教学实践的改革,走在了前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分别为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兖州一中、江苏灌南新知学校、河北围场天卉中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江西武宁宁达中学、河南郑州第102中学、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这些是高效课堂的课改的领头兵学校,形成了九大教学模式,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我校将结合本校实际,以山东潍坊地区的高效课堂模式,作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蓝本。在此基础上,形成我校独特的“361”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主要结合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实际,研究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的情况,通过对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尤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处理状况,如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导学案与教案的关系、导学案与课堂笔记及课后作业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处理、学生基础知识落实的方式方法、教学上重难点问题的突破方式等,从而努力探索和完善课改操作中的方法,不断总结课改的成果和经验,达到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完美结合的目标。

(四)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组织教学活动而设计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教学模式的功能最主要的是起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作用。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能在更大范围内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沟通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它把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以及全体的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自主互助式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政治课的教学本身作为学生的一门德育课程,有很多学生感觉枯燥无为,因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显然已经成为高中政治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学生乐意学,主动的去学,学习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够掌握他读过信息的10%,听到信息的20%,说出信息的70%,经历过事情的90%,讲过一遍掌握100%。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就是减少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通过导学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来实现,从而增加学生的说与做,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和机会。

核心是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合作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在理论上突破了政治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个难点。教学模式会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完善。自主互助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思想政治课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条件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因此本课题组试对有关高中政治课上如何贯彻自主互助式学习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上实现突破,构建出具有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契机来提高我们的教学实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根据教育教学改革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借鉴已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抓住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研究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的情况。通过对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并按学生自己的兴趣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达到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完美结合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合作意识和能力,以顺应教育社会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适应未来的合作化、信息化社会。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学习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理论依据;

2.研究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课堂展示—学生点评—教师总结、提升;3.进行调查和理论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运用自主互助式教学模式;

4.总结在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5.给出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采用各类观察手段、设计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现代多媒体技术等,进行定量分析,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整理成果集、撰写论文等。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步:研究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制定研究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明确要求,落实人员分工;

第二步: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以及高中政治课中运用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效性的评价;

第三步:实验法,分组实验,选择不同角度组合成不同的合作小组,如可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组合;

第四步:定量分析法,定期进行定性定量对比分析,检测学习效果,包括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等因素;

第五步:研究总结法,通过和学生座谈,请相应的专家进行指导,不断学习和进行反思;第六步:根据课题调研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拟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

第七步:申请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2012年4月 录像课

2.2012年7—8月 研究报告

3.2012年9月 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宽松、合作、互助、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课堂教育模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申请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制定了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和明确的研究目标,且研究内容明确,方法合理,这是完成本课题的重要保证。参加课题研究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具有大量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而且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年轻,探索和研究能力较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拓精神,有强烈的研究好课题的愿望,其中多人论文在省、市级中获奖,以上这些是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前提。

具体分工如下:

1.2011年10月在组长带领下,课题组商讨并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并由纪丽撰写开题报告

2.2011年11月—2012年1月由纪丽、郭延栋和索辉三位老师编写有关小组建设方面的调查问卷,全高一、二两个年级发放,各班的政治老师负责填卷说明。3.2012年2月—2012年3月 由政治组全体成员对收上来的问卷进行分析,并进行记录。

4.2012年4月由陈伟利老师做一节自主互助式学习的示范课,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并研讨课堂效果。5.2012年5月—2012年6月由刘海凤和王立新两位老师对调查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6.2012年7月—2011年8月在课题组长带领下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探讨并分析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方案。

7.2012年9月-2012年10月 由陈伟利老师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本课题的资料设备:资料收集整理有专门的教师负责,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内容充足。每位教师在上课时都使用多媒体电教设备。

九、参考文献目录

[1]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2]柯政;论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3]杨莉;课改背景下教师合作教学探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7期[4]王游,李明,徐凌;理论课案例教学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汪华;“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6]秦久玲;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常志华;潘彦;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8]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 [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

[9]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M]. 北京:学苑出版社,[10] 裴娣娜.发展性教学 [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1] 吴向丽.新课程倡导的十种教学策略丛书:合作学习 [M] .青岛出版社,[12] 沈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 [J] .中国教育学刊 ,2003. 7

[13]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 [J]. 课程· 教材 ·教法 [14] 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 (3)

[15]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 [J] .学科教育,[16] 史铭之.中美合作学习的对比研究 [M]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 黄政杰 .合作学习[M]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2004.[18] [美].斯莱文. 王坦译. 合作学习的研究:国际展望 [J]. 山东教育科研,1994,(1)

[19] 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20] 丁桂凤.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 [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

[21] 李家黎、谢芳.合作学习: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 [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11)[22]《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年第十期

[23]《合作学习》马兰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4]《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王坦著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25]《合作学习》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6]《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王坦《中国教育报》1995年12月29日

[27]《合作学习导论》王坦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28]《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陈燕 杭州大学教育系1997年

[29]《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王坦、高艳 《教育探索》1996年第4期

谈谈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论文

在各领域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谈谈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尤其对于小学语文这样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而言,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深入分析新课改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法正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探究式教学是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它的运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进取、自由、热烈的氛围中,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其主体地位,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直接推动力,而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实现创新,整合资源,教师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学习”。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1、打造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取“灌输式”教学,严重压制了小学生的天性,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此为出发点,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使小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畅所欲言,发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要用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给学生以学习方便的自由,在实现课堂开放性的同时引进知识,让探究成为学习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授课的趣味性,教师的教学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对此,教师要学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肢体动作,给学生以轻松感和信赖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学会用商量的口吻和学生交流,如在提问时可以说:”你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你能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让学生处于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

另外,教师要采取合适的课堂导入方式,例如在学习《沉香救母》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吊足学生“胃口”,然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课文中沉香是怎样救自己的母亲的呢?……”在视频的带动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

2、小组互助学习任务教学

作为探究课堂的重要形式也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往往难以独立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教师要将任务教学的理念与探究式教学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可以说,合理的小组划分是高效探究式教学的保证,因此,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小组划分,根据班级内学生的语文成绩、性格特点及平时的表现情况,综合考量,科学分组。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特长,学有所获是我们分组的原则。我们开展小组学习不仅是为了打造探究式课堂,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小组成员能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教师要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小组互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而具体,同时也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学习《三顾茅庐》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分角色朗读课文,还可以引入竞赛的形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很好地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孤僻的.心理倾向,评出朗诵最佳的一组,设置合理的奖惩措施,让小组成员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情感,理解文章深意,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以及他们的分工能力,这是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的运用游戏法等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游戏任务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上课方式,让探究式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真正实现探究式教学合作、交流、探索的实践价值,

3、实现探究创新探究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创新,主要体现在探究内容、探究过程、探究思路和探究方法的创新这四个方面。小学生受各种因素限制在具体探究过程中往往出现偏离教学本意的情况,对此,教师要深入研读教学内容,从课文背景、题目、关键词、重难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究,合理拓展教材内容,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而在创新的过程中,探究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亦步亦趋”的引导,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修正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偏差,适时指导,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悟,同时也使语文课堂更具动感。

例如在学习《理想的风筝》一文时,为了使学生身临其境欣赏“理想的风筝”,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为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风筝模型或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理想中的风筝,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

此外,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名作,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文章,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探索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索问题,灵活的创新探究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疑问之处,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积极地查阅资料,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让小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探索,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庆英.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4(12):74-74.

[2]靳学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2):138-138.

[3]臧桂英.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107-108.

[4]杨丽.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