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linux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linux论文文献

你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安装Apache服务器。1.如果你安装的Linux版本中带用Apache的话,就在选择所要安装的服务器的时候,将httpd这个服务选上,Linux安装程序将自动完成Apache的安装工作,并做好基本的配置。2.使用可执行文件软件包,这比较适合那些对编译工作不是太熟悉的初级用户,因为它相对比较简单。下载软件包 xvzf 这就完成了安装工作,简单吧!如果你使用的是RedHat Linux的话,你也可以下载软件安装包,然后使用rpm -ivh 命令安装。3.如果你想把Apache服务器充分利用起来的话,就一定要自己编译Apache定制其功能。下载包含Apache源代码的软件包; 然后用tar命令将它解开; 将当前目录改变为Apache源代码发行版的src目录; 将配置样本文件()复制为Configuration文件;编辑Configuration文件中的配置选项:Makefile配置选项:一些编译选项:. "CC="一行指定用什么编译软件编译,一般为"CC=gcc";. 如果需要将额外的标志(参数)指定给C编译软件,可以使用:EXTRA_CFLAGS=EXTRA_LFLAGS=. 如果系统需要特殊的库和包含文件,可以在这里指定它们:EXTRA_LIBS=EXTRA_INCLUDES=. 如果你要改变代码优化设置的话,你须将下面一句去掉注释,然后改成你所需要的值:#OPTIM=-O2Rule配置选项:用来决定需要什么功能,一般情况下无需改变。模块配置:模块是Apache的组成部分,它为Apache内核增加新功能。通过使用模块配置,可以自定义在Apache服务器中需要什么功能,这个部分也是Apache灵活性的表现。模块配置行如下所示:AddModule modules/standard/如果你需要Apache服务器具备什么功能,就将那个模块用AddModule语句加到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中去。下表列出了Apache的模块功能:模块名 功能 缺省mod_access 提供基于主机的访问控制命令 ymod_actions 能够运行基于MIME类型的CGI脚本或HTTP请求方法 ymod_alias 能执行URL重定向服务 ymod_asis 使文档能在没有HTTP头标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客户端 ymod_auth 支持使用存储在文本文件中的用户名、口令实现认证 ymod_auth_dbm 支持使用DBM文件存储基本HTTP认证 nmod_auth_mysql 支持使用MySQL数据库实现基本HTTP认证 nmod_auth_anon 允许以匿名方式访问需要认证的区域 ymod_auth_external支持使用第三方认证 nmod_autoindex 当缺少索引文件时,自动生成动态目录列表 ymod_cern_meta 提供对元信息的支持 nmod_cgi 支持CGI ymod_dir 能够重定向任何对不包括尾部斜杠字符命令的请求 ymod_env 使你能够将环境变量传递给CGI或SSI脚本 nmod_expires 让你确定Apache在服务器响应请求时如何处理Expires ymod_headers 能够操作HTTP应答头标 ymod_imap 提供图形映射支持 nmod_include 使支持SSI nmod_info 对服务器配置提供了全面的描述 ymod_log_agent 允许在单独的日志文件中存储用户代理的信息 nmod_log_config 支持记录日志 ymod_log_referer 提供了将请求中的Referer头标写入日志的功能 nmod_mime 用来向客户端提供有关文档的元信息 ymod_negotiation 提供了对内容协商的支持 ymod_setenvif 使你能够创建定制环境变量 ymod_speling 使你能够处理含有拼写错误或大小写错误的URL请求 nmod_status 允许管理员通过WEB管理Apache ymod_unique_id 为每个请求提供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保证是唯一的标识 n在src目录下执行:". /configure";编译Apache:执行命令"make";根据机器性能的不同,经历一段5-30分钟的编译,就大功告成了。将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httpd复制到/etc/httpd/bin目录下;将Apache发行版的配置文件:、、、文件复制到/etc/httpd/conf目录下。到此为止,安装完成。

你到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下载即可,非常多的

Conflict-Based Checking the Integrity of Linux Package Dependencies作者:Yuqing LAN ;Mingxia KUANG ;Wenbin ZHOU 期刊: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EISCI 年,卷(期):2011, E94-D(12) A Linux operating system release is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software packages, with complex dependencies. The management of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and maintaining a Linux operating system release, and check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dependencies is the key of the dependency management.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s in many area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ety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n the issues regarding how to check the integrity of complexity dependencies of Linux packages and how to manage a huge number of packages in a consistent and effective way. Linux distributions have already provided the tools for managing the tasks of installing, removing and upgrading the packages they were made of. A number of tools have been provided to handle these tasks on the client sid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tools that could help the distribution editor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Linux package dependencies on the server sid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ethod based on conflict to check the integrity of Linux package dependen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lict, this method achieves the goal to check the integrity of package dependencies on the server side by removing the conflict associating with the packages. Our contribution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d automatic way to support distribution editors in handling those issues. Experiments using this method are very successful in checking the integrity of package dependencies in Linux software distributions.

Linux (also known as GNU/Linux) is a Unix-like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It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examples of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and free software; unlike proprietary operating systems such as Microsoft Windows or Mac OS X, its underlying source code is generally available for anyone to use, modify, and redistribute freely. Initially, Linux was primarily developed and used by individual enthusiasts on personal computers. Since then, Linux has gained the support of major corporations such as IBM, Sun Microsystems, Hewlett-Packard, and Novell, Inc. for use in servers and is gaining popularity in the personal computer market.[1] It is used in systems ranging from supercomputers to mobile phones. Proponents and analysts attribute its success to its security, reliability,[2] low cost, and freedom from vendor lock-in.[3] [edit]History Image:Linus Linus Torvalds, creator of the Linux 1983, Richard Stallman founded the GNU Project, with the goal of developing a complete Unix-like operating system composed entirely of free software.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GNU had produced or collected most of the necessary components of this system — libraries, compilers, text editors, a Unix shell — except for the core component, the kernel. The GNU project began developing a kernel, the GNU Hurd, in 1990, based on the Mach microkernel,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Mach-based design proved difficult and proceeded slowly. Meanwhile, in 1991, another kernel was begun as a hobby by Finnish university student Linus Torvalds while attending the University of Helsinki.[4] Torvalds originally used Minix on his own computer, a simplified Unix-like system written by Andrew Tanenbaum for teaching operating system design. However, Tanenbaum did not permit others to extend his operating system, leading Torvalds to create a replacement for Minix. Originally, Torvalds called his kernel "Freax" for "free" and "freak" and with the often-used X in the names of Unix-like systems. The name "Linux" was coined by Ari Lemmke, who administered an FTP server belonging to the Finnish University Network; he invented the name Linux for the directory from which Torvalds' project was first available for download.[5] Image: A graphic history of Unix systems. Linux is a Unix-type system but its source code does not descend from the original first a computer running Minix was necessary in order to configure and install Linux. Initial versions of Linux also required another operating system to be present in order to boot from a hard disk, but soon there were independent boot loaders such as LILO. The Linux system quickly surpassed Minix in functionality; Torvalds and other early Linux kernel developers adapted their work for the GNU components and user-space programs to create a complete, fully functional, and free operating system. Today, Torvalds continues to dir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ernel, while other subsystems such as the GNU components continue to be developed separately (Linux kernel development is not part of the GNU Project). Other groups and companies combine and distribute these components with additional application software in the form of Linux distributions. [edit]Portability See also: Linux (kernel) The Linux kernel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only for Intel 80386 microprocessors, but now supports a wide variety of computer architectures. Linux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ported operating systems, running on a diverse range of systems from the hand-held ARM-based iPAQ to the mainframe IBM System z9. Specialised distributions exist for less mainstream architectures. [edit]Copyright, licensing, and the Linux trademark The Linux kernel and most GNU software are licensed under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The GPL requires that all distributed source code modifications and derived works also be licensed under the GPL, and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a "share and share-alike" or "copyleft" license. In 1997, Linus Torvalds stated, "Making Linux GPL'd was definitely the best thing I ever did."[6] Other software may use other licenses; many libraries use the 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 (LGPL), a more permissive variant of the GPL, and the X Window System uses the MIT Licens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ame Linux is a trademark[7] registered to Linus Torvalds. Initially, nobody registered it, but on August 15, 1994, William R. Della Croce, Jr. filed for the trademark Linux, and then demanded royalties from Linux distributors. In 1996, Torvalds and some affected organizations sued to have the trademark assigned to Torvalds, and in 1997 the case was settled[8] . The licensing of the trademark is now handled by the Linux Mark Institute. Torvalds has stated that he only trademarked the name to prevent someone else from using it, but was bound in 2005 by United States trademark law to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enforce the trademark. As a result, the LMI sent out a number of letters to distribution vendors requesting that a fee be paid for the use of the name, and a number of companies have complied.[9] [edit]PronunciationIn 1992, Torvalds explained how he pronounces the word Linux: “ 'li' is pronounced with a short [ee] sound: compare prInt, mInImal etc. 'nux' is also short, non-diphthong, like in pUt {IPA /ʊ/}. It's partly due to minix: linux was just my working name for the thing, and as I wrote it to replace minix on my system, the result is what it is... linus' minix became linux. „ — Linus Torvalds , newsgroup[5] An audio file of Torvalds saying "Hello, this is Linus Torvalds, and I pronounce Linux as Linux" can be found here. Note that in English, "Linux" and "Minix" are usually pronounced with a short i (IPA: /ɪ/) sound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orvalds' Finland-Swedish pronunciation of these words. [edit]Linux and the GNU Project Image:Richard Matthew Richard Stallman, founder of the GNU project for a free operating article: GNU/Linux naming controversyThe goal of the GNU project is to produce a Unix-compatible operating system consisting entirely of free software, and most general-purpose Linux distributions rely on GNU libraries and tools written to that effect.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views these Linux distributions as "variants" of the GNU system, and asks that such operating systems be referred to as GNU/Linux or a Linux-based GNU system. While some distributions make a point of using the combined form - notably Debian GNU/Linux - its use outside of the enthusiast community is limited, and Linus Torvalds has said that he finds calling Linux in general GNU/Linux "just ridiculous" [10] .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inux kernel and distributions based on it is a source of confusion to many newcomers, and the naming remains controversial. [edit]SCO litigation Main article: SCO-Linux controversiesIn March 2003, the SCO Group filed a lawsuit against IBM, claiming that IBM had contributed portions of SCO's copyrighted code to the Linux kernel in violation of IBM's license to use Unix. Additionally, SCO sent letters to a number of companies warning that their use of Linux without a license from SCO may be actionable, and claimed in the press that they would be suing individual Linux users. This controversy has involved lawsuits by SCO against DaimlerChrysler (dismissed in 2004), and AutoZone, and by Red Hat and others against SCO. Furthermore, whether SCO even owns the relevant Unix copyrights is currently disputed by Novell. As per the Utah District Court ruling on July 3, 2006; 182 claims out of 294 claims made by SCO against IBM have been dismissed.[11] SCO's claims have varied widely. As of 2006, no proof of SCO's claims of copied code in Linux has been provided. [edit]Development efforts More Than a Gigabuck: Estimating GNU/Linux's Size, a 2001 study of Red Hat Linux , found that this distribution contained 30 million source lines of code.[12] Using the Constructive Cost Model, the study estimated that this distribution required about eight thousand man-years of development time. According to the study, if all this software had been developed by conventional proprietary means, it would have cost about billion dollars (year 2000 . dollars) to develop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majority of the code (71%) was written in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but many other languages were used, including C++, Lisp, assembly language, Perl, Fortran, Python and various shell scripting languages. Slightly over half of all lines of code were licensed under the GPL. The Linux kernel was million lines of code, or 8% of the total. In a later study, Counting potatoes: The size of Debian , the sam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Debian GNU/Linux version .[13] This distribution contained over fifty-five million source lines of code, and the study estimated that it would have cost billion dollars (year 2000 . dollars) to develop by conventional means. [edit]Applications Image: A KDE desktop on the SUSE has historically been used mainly as a server operating system, but its low cost, flexibility, and Unix background make it suitable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Linux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LAMP" server-software combination (Linux, Apache, MySQL, Perl/PHP/Python) which has achieved popularity among developers, and which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platforms for website hosting. Due to its low cost and its high configurability, Linux is often used in embedded systems such as television set-top boxes, mobile phones, and handheld devices. Linux has become a major competitor to the proprietary Symbian OS found in many mobile phones, and it is an alternative to the dominant Windows CE and Palm OS operating systems on handheld devices. The popular TiVo digital video recorder uses a customized version of Linux. Several network firewall and router standalone products, including several from Linksys, use Linux internally, using its advanced firewalling and routing capabilities. Linux is increasingly common as an operating system for supercomputers. In the November 2005 TOP500 list of supercomputers, the two fastest supercomputers in the world ran Linux. Of the 500 systems, 371 () ran some version of Linux, including seven of the top ten. The Sony PlayStation 3 video game console, scheduled to be released in November 2006, will run Linux by default. Sony has previously released a PS2 Linux do-it-yourself kit for their PlayStation 2 video game console. Game developers like Atari and id Software have released titles to the Linux desktop. Linux Game Publishing also produces games for Linux, licensing and porting them from their Windows source code. The One Laptop Per Child project, which aims to provide computing devices to all children in developing nations, uses Linux as the devices' operating system. [edit]Distributions For more details on this topic, see Linux is predominantly used as part of a Linux distribution (commonly called a "distro"). These are compiled by individuals, loose-knit teams, and commercial and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They commonly include addition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an installer system to ease initial system setup,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oftware installation and upgrading. Distributions are created for many different purposes, including computer architecture support, localization to a specific region or language, real-time applications, and embedded systems, and many deliberately include only free software. Currently, over three hundred distributions are actively developed, with about a dozen distributions being most popular for general-purpose use.[14] A typical general-purpose distribution includes the Linux kernel, some GNU libraries and tools, command-line shells, the graphical X Window System and an accompanying desktop environment such as KDE or GNOME, together with thousands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packages, from office suites to compilers, text editors, and scientific tools. [edit]Desktop usage Image: A GNOME desktop running from the GNOME also: Comparison of Windows and Linux The high level of access granted to Linux's internals has led to Linux users traditionally tending to be more technologically oriented than users of Microsoft Windows and Mac OS, sometimes revelling in the tag of "hacker" or "geek". Linux and other free software projects have been frequently criticized for not going far enough to ensure ease of use.[citation needed] This stereotype has begun to be dispelled in recent years. Linux may now be used with a user interface that is very similar to those running on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Users may have to switch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there are often fewer "known" options (as in the case of computer games) but there exist replacements for all general-purpose software, and general applications like spreadsheets, word processors, and browsers are available for Linux in profusion. Additionally, a growing number of proprietary software vendors are supporting Linux,[15] and compatibility layers such as the Wine system allow some Windows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drivers to be used on Linux without requiring the vendor to adapt them. Linux's roots in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 mean that while graphical configuration tools and control panels are available for many system settings and services, plain-text configuration files are still commonly used to configure the OS and may be exposed to users. In general, the command shell does not protect against accidents like file deletion, and the user interfaces of older programs are sometimes inconsistent. The Berlin-based organization Relevantive concluded in 2003 that the usability of Linux for a set of desktop-related tasks was "nearly equal to Windows XP."[16] Since then,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independent studies and articles which indicate that a modern Linux desktop using either GNOME or KDE is on par with Microsoft Windows in a business setting.[17] [edit]Market share and uptake Further information: Linux adoption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research company IDC, 25% of servers and of desktop computers ran Linux as of 2004.[18] The Linux market is rapidly growing and the revenue of servers, desktops, and packaged software running Linux is expected to exceed $ billion by 2008.[19] The actual installed user base may be higher than indicated by this figure, as most Linux distributions and applications are freely available and redistributable. The paper Why Open Source Software / Free Software (OSS/FS)? Look at the Numbers![20] identifies many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on topics including market share and reliability, with many studies specifically examining Linux. [edit]Installation The most common method of installing Linux on a personal computer is by booting from a CD-ROM that contains the installation program and installable software. Such a CD can be burned from a downloaded ISO image, purchased alone for a low price, can be obtained as part of a box set that may also include manuals and additional commercial software and in a few cases shipped for free by request. Mini CD images allow Linux to be installed from a disk with a small form factor. As with servers, personal computers that come with Linux already installed are available from vendors including Hewlett-Packard and Dell, although generally only for their business desktop line. Alternatives to traditional desktop installation include thin client installation, where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loaded and run from a centralised machine over a network connection; and running from a Live CD, where the computer boots the entire operating system from CD without first installing it on the computer's hard disk. On embedded devices, Linux is typically held in the device's firmware and may or may not be consumer-accessible. [edit]Programming on Linux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GCC) is the de facto standard compiler for Linux. GCC provides frontends for C, [[C++]], Java and others. Most distributions also come installed with Perl, Python and other language interpreters, and several now include C# via the Mono project. There are a number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available including KDevelop, Anjuta, NetBeans, and Eclipse while the traditional editors Emacs and Vim remain popular.[citation needed] The two main widget toolkits used for contemporary GUI programming are Qt and the Gimp Toolkit, known as [[GTK+]]. As well as these free and open source options, there are proprietary compilers and tools available from a range of companies such as Intel,[21] PathScale[22] and the Portland Group.[23] [edit]Support Technical support is provided by commercial suppliers and by other Linux users, usually in online forums, IRC, newsgroups, and mailing lists. Linux User Group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organize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Linux in specific cities and regions. The business model of commercial suppliers is generally dependent on charging for support, especially for business users. A number of companies offer a specialized business version of their distribution, which adds proprietary support packages and tools to administer higher numbers of installations or to simplify administrative tasks.

linux论文的题目

我 们,能给您的。

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局域网的组建方法2、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3、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4、校园网站设计4、数据库语言编写学生学籍管理5、个人电脑安全意识如何提高6、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7、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8、二十一世纪的计算机硬件技术9、计算机最新技术发展趋势10、计算机病毒的研究与防治11、论述磁盘工作原理以及相关调度算法12、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维护和探索13、C语言教学系统设计14、浅谈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15、微机黑屏故障与防治研究16、虚拟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17、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18、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19、浅谈搜索软件对网络安全的影响20、浅谈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21、防火墙技术的研究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网站23、单片机的应用24、磁盘阵列的安装、设置、技巧25、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件制作26、嵌入式Internet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及研究27、Web服务应用研究与设计28、数字逻辑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实现29、因特网的出现及发展对教育技术的影响30、C++课程设计报告31、局域网的安全攻防测试与分析32、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33、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探讨34、网页的设计与应用35、office各组件的相互数据交换36、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分析37、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38、个人网站的设计与实现39、计算机网络故障的一般识别与解决方法40、计算机辅助设计现状及展望41、浅谈auto cad绘制二维图形的方法及技巧42、音频功率放大器43、安全网络环境构建(网络安全)44、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5、数据库应用46、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现状及前景分析47、企业信息化与数据环境的重建48、基于VFP的小型超市管理系统49、网站建设中故障分类和排除方法50、计算机工具软件使用实战技巧51、组建小型局域网络52、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53、80C51单片机控制LED点阵显示屏设计54、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55、嵌入式系统56、linux注:你们可以在这些给定的里面选择也可以自己选其他的。(这个就是给你们参考参考。)你们选好题目后就把所选题目发给我(5月20号之前)。

linux多进程编程浅析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论文网站。 论文之家 优秀论文杂志 论文资料网 法律图书馆 法学论文资料库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学术论文 论文统计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摘 要] Linux系统使用越来越广泛,关系Linux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在Linux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从账户、密码策略、文件权限,日志管理、远程访问等5个方面,对linux系统安全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Intranet网络的日益普及,Linux作为一个现代的操作系统,正在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Linux在服务器、嵌入式等方面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在桌面系统方面,也逐渐受到欢迎。于是Linux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Linux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许多现成的程序和工具,这既方便了用户,也方便了黑客,因为他们也能很容易地找到程序和工具来潜入 Linux系统,或者盗取Linux系统上的重要信息。因此,详细分析Linux系统的安全机制,找出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相应的安全策略和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针对Linux的基本安全防护,笔者这里稍做介绍。 二、Linux系统的安全策略 系统的用户账号策略 管理员的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就是管理账号。在管理 Linux 主机的账号时,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确保每一个UID仅仅使用一次。 另外就是设置有限的登陆次数来预防无休止的登陆攻击,通过编辑/etc/,添加下面两句可以设置账户最多连续登陆5次,超过5次账户将被锁定,只有管理员才能帮助解锁。 auth required deny=5 account required 2.密码策略要求 (1)口令时效和口令长度的设置。口令时效和口令长度是一种系统机制,用于强制口令在特定的时间长度后失效。对用户来说,这可能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它确保了口令会定期进行更改,是一项很好的安全措施。默认情况下,绝大多数的Linux版本并没有打开口令时效,不过要想打开却非常简单。通过编辑/etc/,你可以指定几个参数,来设置口令实效和口令长度的默认设定: PASS_MAX_DAYS99999 PASS_MIN_DAYS 0 PASS_MIN_LEN5 PASS_WARN_AGE7 当设置口令时效的天数为99999时,实际上相当于关闭了口令时效。一般设定为90天或者更短时间来更改一次。PASS_MIN_DAYS参数则设定了在本次密码修改后,下次允许更改密码之前所需的最少天数。PASS_MIN_LEN是指密码设置的最小长度,一般定义为8位以上。PASS_WARN_AGE的设定则指明了在口令失效前多少天开始通知用户更改密码(一般在用户刚刚登陆系统时就会收到警告通知)。 (2)控制密码使用频率。控制适度的密码重用频率,也可以为密码的安全策略提供良好的保护,可以通过编辑/etc/设定密码重用。一般设置重用密码前更换密码的最小次数为4次。 password required remember=3 use_authtok md5 shadow 或者 password sufficient remember=3 use_authtok md5 shadow。 的基本文件权限要求 Linux中每一个文件都具有特定的属性,主要包括文件类型和文件权限两个方面。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设备文件和管道文件。所谓的文件权限,是指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包括对文件的读、写、删除、执行。Linux 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和工作。因此正确的文件权限设定是非常重要的。与系统安全关系较为密切的几个文件目录权限设置要求如下表: 日志文件管理 日志对于系统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它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可以通过它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因此,保护系统日志安全,不被内部用户或外部入侵者修改或删除显得尤为重要。 在Linux系统中,有三个主要的日志子系统: 连接时间日志——由多个程序执行,把纪录写入到/var/log/wtmp和/var/run/utmp,login等程序更新wtmp和utmp文件,使系统管理员能够跟踪谁在何时登录到系统。 进程统计——由系统内核执行。当一个进程终止时,为每个进程往进程统计文件(pacct或acct)中写一个纪录。进程统计的目的是为系统中的基本服务提供命令使用统计。 错误日志——由syslogd(8)执行。各种系统守护进程、用户程序和内核通过syslog(3)向文件/var/log/messages报告值得注意的事件。另外有许多UNIX程序创建日志。像HTTP和FTP这样提供网络服务的服务器也保持详细的日志。 Linux的日志文件很多,但是/var/log/wtmp,/var/log/messages,/var/log/faillog(权限设置为600) ,/var/log/secure (如果是Debian,/var/log/将代替它)最好是存在的。 如果服务器支持很多的用户的话,这些日志文件的大小会很快地增加,在服务器硬盘不是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日志文件的大小,定期做好日志备份和清除是非常重要的。 的远程登录:使用OPENSSH代替FTP和Telnet 我们通常使用的网络传输程序FTP和Telnet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们在网络上用明文传送口令和数据,黑客利用嗅探器非常容易截 获这些口令和数据。SSH的英文全称是Secure SHell。通过使用SSH,用户可以把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这样即使网络中的黑客能够劫持用户所传输的数据,如果不能解密的话,也不能对数据传输构成真正的威胁。另外,传输的数据是经过压缩的,所以可以加快传输的速度。SSH有很多功能,它既可以代替Telnet,又可以为FTP提供一个安全的“传输通道”。在不安全的网路通信环境中,它提供了很强的验证机制与非常安全的通信环境。SSH(Secure Shell)最初由芬兰的一家公司开发,但由于受版权和加密算法的限制,很多人转而使用免费的替代软件OpenSSH。命令行使用OPENSSH比较麻烦。这里介绍gFTP和OPENSSH整合在一齐,提供一个图形化加密传输方案。gFTP和Windows下的 CuteFTP一样使用非常简单,而且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本都带有gFTP,不需要安装就可以使用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Windows下支持SSH的客户端软件不少,推荐使用Putty和Filezilla。 目前很多公司企业对信息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完善的信息安全控制架构,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公司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一川 Linux黑客大曝光:Linux安全机密与解决方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1 [2]汪 辉等:Linux安全最大化(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1~1 [3]前导工作室 Linux安全:入侵防范、检测、恢复[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linux相关论文主题

这种东西,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已,,首先你要会写php////其实,留言板这样的功能很简单,,,,使用表单来提交留言内容就好了,,

一起写啊吧!?我也在做这方面的调研!

linux多进程编程浅析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论文网站。 论文之家 优秀论文杂志 论文资料网 法律图书馆 法学论文资料库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学术论文 论文统计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摘 要] Linux系统使用越来越广泛,关系Linux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在Linux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从账户、密码策略、文件权限,日志管理、远程访问等5个方面,对linux系统安全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Intranet网络的日益普及,Linux作为一个现代的操作系统,正在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Linux在服务器、嵌入式等方面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在桌面系统方面,也逐渐受到欢迎。于是Linux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Linux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许多现成的程序和工具,这既方便了用户,也方便了黑客,因为他们也能很容易地找到程序和工具来潜入 Linux系统,或者盗取Linux系统上的重要信息。因此,详细分析Linux系统的安全机制,找出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相应的安全策略和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针对Linux的基本安全防护,笔者这里稍做介绍。 二、Linux系统的安全策略 系统的用户账号策略 管理员的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就是管理账号。在管理 Linux 主机的账号时,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确保每一个UID仅仅使用一次。 另外就是设置有限的登陆次数来预防无休止的登陆攻击,通过编辑/etc/,添加下面两句可以设置账户最多连续登陆5次,超过5次账户将被锁定,只有管理员才能帮助解锁。 auth required deny=5 account required 2.密码策略要求 (1)口令时效和口令长度的设置。口令时效和口令长度是一种系统机制,用于强制口令在特定的时间长度后失效。对用户来说,这可能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它确保了口令会定期进行更改,是一项很好的安全措施。默认情况下,绝大多数的Linux版本并没有打开口令时效,不过要想打开却非常简单。通过编辑/etc/,你可以指定几个参数,来设置口令实效和口令长度的默认设定: PASS_MAX_DAYS99999 PASS_MIN_DAYS 0 PASS_MIN_LEN5 PASS_WARN_AGE7 当设置口令时效的天数为99999时,实际上相当于关闭了口令时效。一般设定为90天或者更短时间来更改一次。PASS_MIN_DAYS参数则设定了在本次密码修改后,下次允许更改密码之前所需的最少天数。PASS_MIN_LEN是指密码设置的最小长度,一般定义为8位以上。PASS_WARN_AGE的设定则指明了在口令失效前多少天开始通知用户更改密码(一般在用户刚刚登陆系统时就会收到警告通知)。 (2)控制密码使用频率。控制适度的密码重用频率,也可以为密码的安全策略提供良好的保护,可以通过编辑/etc/设定密码重用。一般设置重用密码前更换密码的最小次数为4次。 password required remember=3 use_authtok md5 shadow 或者 password sufficient remember=3 use_authtok md5 shadow。 的基本文件权限要求 Linux中每一个文件都具有特定的属性,主要包括文件类型和文件权限两个方面。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设备文件和管道文件。所谓的文件权限,是指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包括对文件的读、写、删除、执行。Linux 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和工作。因此正确的文件权限设定是非常重要的。与系统安全关系较为密切的几个文件目录权限设置要求如下表: 日志文件管理 日志对于系统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它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可以通过它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因此,保护系统日志安全,不被内部用户或外部入侵者修改或删除显得尤为重要。 在Linux系统中,有三个主要的日志子系统: 连接时间日志——由多个程序执行,把纪录写入到/var/log/wtmp和/var/run/utmp,login等程序更新wtmp和utmp文件,使系统管理员能够跟踪谁在何时登录到系统。 进程统计——由系统内核执行。当一个进程终止时,为每个进程往进程统计文件(pacct或acct)中写一个纪录。进程统计的目的是为系统中的基本服务提供命令使用统计。 错误日志——由syslogd(8)执行。各种系统守护进程、用户程序和内核通过syslog(3)向文件/var/log/messages报告值得注意的事件。另外有许多UNIX程序创建日志。像HTTP和FTP这样提供网络服务的服务器也保持详细的日志。 Linux的日志文件很多,但是/var/log/wtmp,/var/log/messages,/var/log/faillog(权限设置为600) ,/var/log/secure (如果是Debian,/var/log/将代替它)最好是存在的。 如果服务器支持很多的用户的话,这些日志文件的大小会很快地增加,在服务器硬盘不是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日志文件的大小,定期做好日志备份和清除是非常重要的。 的远程登录:使用OPENSSH代替FTP和Telnet 我们通常使用的网络传输程序FTP和Telnet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们在网络上用明文传送口令和数据,黑客利用嗅探器非常容易截 获这些口令和数据。SSH的英文全称是Secure SHell。通过使用SSH,用户可以把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这样即使网络中的黑客能够劫持用户所传输的数据,如果不能解密的话,也不能对数据传输构成真正的威胁。另外,传输的数据是经过压缩的,所以可以加快传输的速度。SSH有很多功能,它既可以代替Telnet,又可以为FTP提供一个安全的“传输通道”。在不安全的网路通信环境中,它提供了很强的验证机制与非常安全的通信环境。SSH(Secure Shell)最初由芬兰的一家公司开发,但由于受版权和加密算法的限制,很多人转而使用免费的替代软件OpenSSH。命令行使用OPENSSH比较麻烦。这里介绍gFTP和OPENSSH整合在一齐,提供一个图形化加密传输方案。gFTP和Windows下的 CuteFTP一样使用非常简单,而且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本都带有gFTP,不需要安装就可以使用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Windows下支持SSH的客户端软件不少,推荐使用Putty和Filezilla。 目前很多公司企业对信息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完善的信息安全控制架构,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公司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一川 Linux黑客大曝光:Linux安全机密与解决方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1 [2]汪 辉等:Linux安全最大化(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1~1 [3]前导工作室 Linux安全:入侵防范、检测、恢复[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基于linux的研究论文

linux毕业设计的题目 1、Linux系统下基于套接口的编程 2、基于Linux防火墙技术的研究 3、代理服务器的研究与实现 内容 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 )作为连接Internet与Intranet的桥梁,在实际网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代理服务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连接,安全性,缓存,内容过滤, 访问控制管理等. 本设计得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查阅文献,熟悉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熟悉Linux内核编程机制和方法,或 熟悉Windows网络编程 利用某种语言(Linux下推荐用C/C++,Windows平台下推荐使用C++或Delphi)实现一种代理服务器

给你介绍一个学习LINUX的视频网站 播布客.里面有很多LINUX的视频很适合初学者

baidu一下

下面是我在网上收集的一点质料,不知道你有用没…… 我们为什么要用Linux? Linux是"免费"的,上面又有那么多"免费"的软件,为什么不用? Windows实在太不稳定了,受不了,换个平台吧。 想学习UNIX,可是钱包里的钞票不多,先从Linux开始吧。 想学习操作系统,哪里有开放源代码的OS?而且还要很活跃,有前途的。 基于Linux的并行计算,不但费用低廉,而且功能强大,有潜力,重要的是有源代码。 想成为一名Hacker(当然是网侠一类),Linux当然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Linux潜在的商业价值不可限量,性能相当地好,稳定性也很好,用其替换商业操作系统真是明智的选择。 Oracle,Infomix,Sysbase,IBM都支持Linux了,用其作数据库平台挺不错。烦了一次又一次去买许可证(奸商经常设这样的陷阱),Linux遵循公共版权许可证(GPL)正合我意。 Linux太适合Internet/Intranet,本身就是通过网络来协同开发的,网络时代为什么不用Linux? 采用Linux可以极大的降低拥有者总成本(TCO)。等待商业操作系统补丁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更受不了总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开放源代码的Linux至少可以使用户有一定的控制权。开放源代码使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添加或删除某些功能,用户可定制性,真是太好了! 利用开放源代码的Linux还可以开发路由器,嵌入式系统,网络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等,GNU真是巨大的知识宝库,何乐而不用? 崇尚自由软件精神和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Linux的特点 Linux操作系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这与Linux具有的良好特性是分不开的。Linux包含了Unix的全部功能和特性。简单的说,Linux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1.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系统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凡遵循国际标准所开发的硬件和软件,都能彼此兼容,可方便地实现互连。 2.多用户 多用户是指系统资源可以被不同用户各自拥有使用,即每个用户对自己的资源(例如:文件、设备)有特定的权限,互不影响。Linux和Unix都具有多用户的特性。 3.多任务 多任务是现代计算机的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它是指计算机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且各个程序的运行互相独立。Linux系统调度每一个进程,平等地访问微处理器。由于CPU的处理速度非常快,其结果是,启动的应用程序看起来好像在并行运行。事实上,从处理器执行一个应用程序中的一组指令到Linux调度微处理器再次运行这个程序之间只有很短的时间延迟,用户是感觉不出来的。 4.良好的用户界面 Linux向用户提供了两种界面:用户界面和系统调用。Linux的传统用户界面是基于文本的命令行界面,即shell,它既可以联机使用,又可存在文件上脱机使用。shell有很强的程序设计能力,用户可方便地用它编制程序,从而为用户扩充系统功能提供了更高级的手段。可编程Shell是指将多条命令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Shell程序,这个程序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与其他程序同时运行。 系统调用给用户提供编程时使用的界面。用户可以在编程时直接使用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命令。系统通过这个界面为用户程序提供低级、高效率的服务。Linux还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它利用鼠标、菜单、窗口、滚动条等设施,给用户呈现一个直观、易操作、交互性强的友好的图形化界面。 5.设备独立性 设备独立性是指操作系统把所有外部设备统一当作成文件来看待,只要安装它们的驱动程序,任何用户都可以象使用文件一样,操纵、使用这些设备,而不必知道它们的具体存在形式。 具有设备独立性的操作系统,通过把每一个外围设备看作一个独立文件来简化增加新设备的工作。当需要增加新设备时、系统管理员就在内核中增加必要的连接。这种连接(也称作设备驱动程序)保证每次调用设备提供服务时,内核以相同的方式来处理它们。当新的及更好的外设被开发并交付给用户时,操作允许在这些设备连接到内核后,就能不受限制地立即访问它们。设备独立性的关键在于内核的适应能力。其他操作系统只允许一定数量或一定种类的外部设备连接。而设备独立性的操作系统能够容纳任意种类及任意数量的设备,因为每一个设备都是通过其与内核的专用连接独立进行访问。 Linux是具有设备独立性的操作系统,它的内核具有高度适应能力,随着更多的程序员加入Linux编程,会有更多硬件设备加入到各种Linux内核和发行版本中。另外,由于用户可以免费得到Linux的内核源代码,因此,用户可以修改内核源代码,以便适应新增加的外部设备。 6.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 完善的内置网络是Linux的一大特点。Linux在通信和网络功能方面优于其他操作系统。其他操作系统不包含如此紧密地和内核结合在一起的连接网络的能力,也没有内置这些联网特性的灵活性。而Linux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强大的网络功能。 支持Internet是其网络功能之一。Linux免费提供了大量支持Internet的软件,Internet是在Unix领域中建立并繁荣起来的,在这方面使用Linux是相当方便的,用户能用Linux与世界上的其他人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通信。 文件传输是其网络功能之二。用户能通过一些Linux命令完成内部信息或文件的传输。 远程访问是其网络功能之三。Linux不仅允许进行文件和程序的传输,它还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了访问其他系统的窗口。通过这种远程访问的功能,一位技术人员能够有效地为多个系统服务,即使那些系统位于相距很远的地方。 7.可靠的系统安全 Linux采取了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对读、写进行权限控制、带保护的子系统、审计跟踪、核心授权等,这为网络多用户环境中的用户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8.良好的可移植性 可移植性是指将操作系统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使它仍然能按其自身的方式运行的能力。 Linux是一种可移植的操作系统,能够在从微型计算机到大型计算机的任何环境中和任何平台上运行。可移植性为运行Linux的不同计算机平台与其他任何机器进行准确而有效的通信提供了手段,不需要另外增加特殊的和昂贵的通信接口。 服务器 目前Linux服务器是当前最广泛的应用。 2004年,摩托罗拉计算机部和IBM合作开发和推广电信应用计算平台。 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建立了基于Linux服务器平台的电子政务系统。 2003年8月,韩国国家航空公司和IBM公司联合发布声明,表示韩国航空公司将把该公司的核心业务移植到 IBM的eServer服务器当中完成,其中操作系统则采用Linux。 2.嵌入式Linux系统 2003年,摩托罗拉公司推出Linux平台的A760手机。并在近两年推出新款的Linux手机。 3.桌面应用 新版本的Linux系统特别在桌面应用方面进行了改进,达到相当的水平,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集办公应用、 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采纳哦

关于linux的论文3000字

创始人 Linus Torvalds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市。父亲尼尔斯·托瓦兹(Nils Torvalds)是一名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及电台记者。托瓦兹家族属于在芬兰占6%的少数民族芬兰瑞典人。他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97年至2003年在美国加州硅谷任职于全美达公司(Transmeta Corporation)参与该公司芯片的code morph技术研发。后受聘于开源码发展实验室(OSDL :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Inc),全力开发Linux内核。现任职于Linux基金会。象征物 TuxTux(一只企鹅,全称为tuxedo,Joeing Youthy的网络ID)是Linux的标志。将企鹅作为Linux标志是由林纳斯·托瓦兹提出的。大多数人相信,“Tux”这个名字来源于Torvalds UniX,而不是因为它看起来像是穿着一件黑色小礼服(tuxedo)。这个企鹅图案在最佳Linux图标竞赛中被选中。其他一些图案可以在Linux图标大赛网站中找到。Tux的设计者是Larry Ewing,他于1996年,利用GIMP软件设计出了这个企鹅。Tux已经成为Linux和开源社区的象征。历史发展Linux 操作系统是UNIX 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于1991 年的10 月5 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以后借助于Internet 网络,并经过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 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Linux 操作系统的诞生、发展和成长过程始终依赖着以下五个重要支柱:UNIX 操作系统、MINIX 操作系统、GNU 计划、POSIX 标准和Internet 网络。下面主要根据这五个基本线索来追寻一下Linux 的开发历程,它的酝酿过程,最初的发展经历。首先分别介绍其中的四个基本要素(UNIX、MINIX、GNU 和POSIX,Internet 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不用对其罗嗦),然后根据Linux 的创始人Linus Toravlds 从对计算机感兴趣而自学计算机知识,到心里开始酝酿编制一个自己的操作系统,到最初Linux 内核 版公布,以及从此如何艰难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全世界hacker 的帮助下最后推出比较完善的 版本这段时间的发展经过,也即对Linux 的早期发展历史进行详细介绍。UNIX 操作系统的诞生 肯·汤普逊(左)和丹尼斯·里奇(右)Linux 操作系统是UNIX 操作系统的一个克隆版本。UNIX 操作系统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肯·汤普逊和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 于1969 年夏在DEC PDP-7 小型计算机上开发的一个分时操作系统。当时Ken Thompson 为了能在闲置不用的PDP-7 计算机上运行他非常喜欢的星际旅行(Space travel)游戏,在1969 年夏天乘他夫人回家乡加利福尼亚渡假期间,在一个月内开发出了unix 操作系统的原型。当时使用的是BCPL 语言(基本组合编程语言),后经Dennis Ritchie 于1972 年用移植性很强的C 语言进行了改写,使得UNIX 系统在大专院校得到了推广。MINIX 操作系统 Andrew S. TanenbaumMINIX 系统是由Andrew S. Tanenbaum(AST)开发的。AST 是在荷兰Amsterdam 的Vrije 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统工作,是ACM 和IEEE 的资深会员(全世界也只有很少人是两会的资深会员)。共发表了100 多篇文章,5 本计算机书籍。AST 虽出生在美国纽约,但是是荷兰侨民(1914 年他的祖辈来到美国)。他在纽约上的中学、上的大学、加洲大学Berkeley 分校念的博士学位。由于读博士后的缘故,他来到了家乡荷兰。从此就与家乡一直有来往。后来就在Vrije 大学开始教书、带研究生了。荷兰首都Amsterdam 是个常年阴雨绵绵的城市,而对于AST 来说,这最好不过了,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待在家里摆弄他的计算机了。MINIX 是他1987年编制的,主要用于学生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到91年时版本是。目前主要有两个版本在使用: 版和 版,当时该操作系统在大学使用是免费的,但其它用途不是,当然目前都已经是免费的,可以从许多FTP上下载。对于Linux 系统,他表示对其开发者Linus 的称赞。但他认为Linux 的发展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为了保持minix 的小型化,能让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就能学完,而没有接纳全世界许多人对Minix 的扩展要求。因此这激发了Linus 编写Linux。Linus 正好抓住了这个好时机。作为一个操作系统,MINIX 并不是优秀者,但它同时提供了用C 语言和汇编语言写的系统源代码。这是第一次使得有抱负的程序员或hacker 能够阅读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在当时这种源代码是软件商一直小心地守护着的。GNU 计划 Richard M. StallmanGNU 计划和自由软件基金会(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 FSF)是由Richard M. Stallman 于1984 年一手创办的。旨在开发一个类似 Unix、并且是自由软件的完整操作系统:GNU 系统。(GNU 是"GNU's Not Unix"的递归缩写,它的发音为"guh-NEW"。)各种使用linux 作为核心的GNU 操作系统正在被广泛的使用。虽然这些系统通常被称作"Linux",但是严格地说,它们应该被称为GNU/Linux 系统。到上世纪90 年代初,GNU 项目已经开发出许多高质量的自由软件,其中包括有名的emacs 编辑系统、bash shell 程序、gcc 系列编译程序、gdb 调试程序等等。这些软件为Linux 操作系统的开发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环境,是Linux 能够诞生的基础之一。以至于目前许多人都将Linux 操作系统称为"GNU/Linux"操作系统。POSIX 标准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for Computing Systems)是由IEEE 和ISO/IEC 开发的一簇标准。该标准是基于现有的UNIX 实践和经验,描述了操作系统的调用服务接口,用于保证编制的应用程序可以在源代码一级上在多种操作系统上移植运行。它是在1980 年早期一个UNIX 用户组(usr/group)的早期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该UNIX 用户组原来试图将AT&T 的系统V 和Berkeley CSRG的BSD 系统的调用接口之间的区别重新调和集成,从而于1984 年产生了/usr/group 标准。1985 年,IEEE操作系统技术委员会标准小组委员会(TCOS-SS)开始在ANSI 的支持下责成IEEE 标准委员会制定有关程序源代码可移植性操作系统服务接口正式标准。到了1986 年4 月,IEEE 就制定出了试用标准。第一个正式标准是在1988 年9 月份批准的(IEEE ),也既以后经常提到的 标准。1989 年POSIX 的工作被转移至ISO/IEC 社团,并由15 工作组继续将其制定成ISO 标准。到1990 年, 与已经通过的C 语言标准联合,正式批准为IEEE (也是ANSI 标准)和ISO/IEC 9945-1:1990 标准。 仅规定了系统服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仅概括了基本的系统服务标准,因此期望对系统的其它功能也制定出标准。这样IEEE POSIX 的工作就开始展开了。在1990 年,刚开始有十个批准的计划在进行,有近300 多人参加每季度为期一周的会议。着手的工作有命令与工具标准()、测试方法标准()、实时API()等。到了1990 年上半年已经有25 个计划在进行,并且有16 个工作组参与了进来。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组织也在制定类似的标准,如X/Open,AT&T,OSF 等。在90 年代初,POSIX 标准的制定正处在最后投票敲定的时候,那是1991-1993 年间。此时正是Linux刚刚起步的时候,这个UNIX 标准为Linux 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使得Linux 的能够在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开发,能够与绝大多数UNIX 系统兼容。在最初的Linux 内核代码中( 版、 版)就已经为Linux与POSIX 标准的兼容做好了准备工作。在 版的内核/include/ 文件中就已经定义了几个有关POSXI 标准要求的常数符号,并且在注释中就写到"ok,这也许是个玩笑,但我正在着手研究它呢"。Internet的传播1991 年7 月3 日在 上发布的post 上就已经提到了正在搜集POSIX 的资料。其中透露了他正在进行Linux 系统的开发,并且在Linux 最初的时候已经想到要实现与POSIX(UNIX 的国际标准)的兼容问题了。编辑本段具体介绍概述Linux 操作系统的诞生 1981 年IBM 公司推出享誉全球的微型计算机IBM PC。在1981-1991 年间,MS-DOS 操作系统一直是微型计算机上操作系统的主宰。此时计算机硬件价格虽然逐年下降,但软件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当时Apple 的MACs 操作系统可以说是性能最好的,但是其天价没人能够轻易靠近。到1991 年,GNU 计划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工具软件。最受期盼的Gnu C 编译器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开发出免费的GNU 操作系统。即使是MINIX 也开始有了版权,需要购买才能得到源代码。而GNU 的操作系统HURD 一直在开发之中,但并不能在几年内完成。对于Linus 来说,已经不能等待了。从1991 年4 月份起,他开始酝酿并着手编制自己的操作系统。刚开始,他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学习Intel 386 体系结构保护模式运行方式下的编程技术。但后来Linux 的发展却完全改变了初衷。1991 年初,Linus 开始在一台386sx 兼容微机上学习minix 操作系统。通过学习,他逐渐不能满足于minix 系统的现有性能,并开始酝酿开发一个新的免费操作系统。根据Linux 在 新闻组上发布的消息,我们可以知道他逐步从学习minix 系统到开发自己的Linux 的过程。从1991 年的4 月份开始,Linus 几乎花了全部时间研究386-minix 系统(hack the kernel),并且尝试着移植GNU 的软件到该系统上(GNU gcc、bash、gdb 等)。并于4 月13 日在 上发布说自己已经成功地将bash 移植到了minix 上,而且已经爱不释手、不能离开这个shell 软件了。第一个与Linux 有关的消息是在1991 年7 月3 日在 上发布的(当然此时还不存在Linux 这个名称,当时Linus 的脑子里想的可能是FREAX ,FREAX 的英文含义是怪诞的、怪物、异想天开等)。其中透露了他正在进行Linux 系统的开发,并且在Linux 最初的时候已经想到要实现与POSIX(UNIX 的国际标准)的兼容问题了。在Linus 的下一发布的消息中(1991 年8 月25 日 ),他向所有minix 用户询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in minix?"("你最想在minix 中见到什么?"),在该消息中他首次透露出正在开发一个(免费的)386(486)操作系统,并且说只是兴趣而已,代码不会很大,也不会象GNU 的那样专业。开发免费操作系统这个想法从4 月份就开始酝酿了,希望大家反馈一些对于minix 系统中喜欢那些特色不喜欢什么等信息,由于实际的和其它一些原因,新开发的系统刚开始与minix 很象(并且使用了minix 的文件系统)。并且已经成功地将bash( 版)和gcc( 版)移植到了新系统上,而且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使用了。最后,Linus 申明他开发的操作系统没有使用一行minix 的源代码;而且由于使用了386 的任务切换特性,所以该操作系统不好移植(没有可移植性),并且只能使用AT 硬盘。对于Linux 的移植性问题,Linus 当时并没有考虑。但是目前Linux 几乎可以运行在任何一种硬件体系结构上。到了1991 年的10 月5 日,Linus 在 新闻组上发布消息,正式向外宣布Linux 内核系统的诞生(Free 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 386-AT)。这段消息可以称为Linux 的诞生宣言,并且一直广为流传。因此10 月5 日对Linux 社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许多后来Linux 的新版本发布时都选择了这个日子。所以RedHat 公司选择这个日子发布它的新系统也不是偶然的。Linux 的命名Linux 操作系统刚开始时并没有被称作Linux,Linus 给他的操作系统取名为FREAX,其英文含义是怪诞的、怪物、异想天开等意思。在他将新的操作系统上载到ftp,funet。fi服务器上时,管理员Ari Lemke很不喜欢这个名称。他认为既然是Linus 的操作系统就取其谐音Linux 作为该操作系统的目录吧,于是Linux 这个名称就开始流传下来。在Linus 的自传《Just for Fun》一书中,Linus 解释说:"坦白地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用Linux 这个名称发布这个操作系统,因为这个名字有些太自负了。而我为最终发布版准备的是什么名字呢Freax。实际上,内核代码中某些早期的Makefile - 用于描述如何编译源代码的文件 - 文件中就已经包含有"Freax"这个名字了,大约存在了半年左右。但其实这也没什么关系,在当时还不需要一个名字,因为我还没有向任何人发布过内核代码。而Ari Lemke,他坚持要用自己的方式将内核代码放到ftp 站点上,并且非常不喜欢Freax 这个名字。他坚持要用现在这个名字(Linux),我承认当时我并没有跟他多争论。但这都是他取的名字。所以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说我并不自负,或者部分坦白地说我并没有本位主义思想。但我想好吧,这也是个好名字,而且以后为这事我总能说服别人,就像我现在做的这样。"-- Linus Torvalds《Just for fun》第84-88 页。Linux的读法linux发音五花八门版本颇多,见到和听到的不下10种。根据linux的创始人Linus Torvalds的说法,Linux的发音和“Minix”是押韵的。“Li”中“i”的发音类似于“Minix”中“i”的发音,而“nux”中“u”的发音类似于英文单词“profess”中“o”的发音。依照国际音标应该是/'linэks/——类似于“里讷克斯”。但是,由于Linus Torvalds本人是芬兰人,所以他的Linux读音不是/'linэks/,而是/'liniks/.。有人综合网上和linux自己的读音,概括出几个自认为最合适也最通用的读法:/li'n^ks/(“里那克斯”)或/'li:nэks/(“里讷克斯”)或/li'nju:ks/(“里纽克斯”)。这几个应该是谁都听得懂的。至于哪个比较正宗,当然是linux的原音。但事实上使用linux哪种读法的人似乎都不在少数。基本思想Linux的基本思想有两点: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个软件都有确定的用途。其中第一条详细来讲就是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操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至于说Linux是基于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两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版本命名Linux内核有三个不同的命名方案。早期版本:第一个版本的内核是。其次是(第一GPL版本),及。从版有许多的补丁发布于主要版本版本之间。旧计划(和版之间),版本的格式为,其中A,B,C代表:A大幅度转变的内核。这是很少发生变化,只有当发生重大变化的代码和核心发生才会发生。在历史上曾改变两次的内核:1994年的及1996年的。B是指一些重大修改的内核。内核使用了传统的奇数次要版本号码的软件号码系统(用偶数的次要版本号码来表示稳定版本)。C是指轻微修订的内核。这个数字当有安全补丁,bug修复,新的功能或驱动程序,内核便会有变化。第三次,自(2003年12月)发布后,人们认识到,更短的发布周期将是有益的。自那时起,版本的格式为,其中A,B,C,D代表:A和B是无关紧要的C是内核的版本D是安全补丁Linux内核 《深入理解linux内核》Linux是最受欢迎的自由电脑操作系统内核。它是一个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写成,符合POSIX标准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最早是由芬兰黑客林纳斯.托瓦兹(Linus B. Torvalds)为尝试在英特尔x86架构上提供自由免费的类Unix操作系统而开发的。该计划开始于1991年,林纳斯·托瓦兹当时在Usenet新闻组登载帖子,这份著名的帖子标示着Linux计划的正式开始。在计划的早期有一些Minix黑客提供了协助,而今天全球无数程序员正在为该计划无偿提供帮助。技术上说Linux是一个内核。“内核”指的是一个提供硬件抽象层、磁盘及文件系统控制、多任务等功能的系统软件。一个内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一套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叫作Linux操作系统,或是GNU/Linux。桌面环境在图形计算中,一个桌面环境(Desktop environment,有时称为桌面管理器)为计算机提供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这个名称来自桌面比拟,对应于早期的文字命令行界面(CLI)。一个典型的桌面环境提供图标,视窗,工具栏,文件夹,壁纸以及像拖放这样的能力。整体而言,桌面环境在设计和功能上的特性,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外观和感觉。现今主流的桌面环境有KDE,gnome,Xfce,LXDE等,除此之外还有Ambient,EDE,IRIX Interactive Desktop,Mezzo,Sugar,CDE等。KDEKDE(Kool Desktop Environment)项目始建于1996年10月,相对于GNOME还要早一些。KDE项目是由图形排版工具Lyx的开发者、一位名为Matthias Ettrich的德国人发起的,目的是为满足普通用户也能够通过简单易用的桌面来管理Unix工作站上的各种应用软件以及完成各种任务。gnomeGNOME即GNU网络对象模型环境 (The GNU Network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GNU计划的一部分,开放源码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让使用者容易操作和设定电脑环境的工具。目标是基于自由软件,为Unix或者类Unix操作系统构造一个功能完善、操作简单以及界面友好的桌面环境,他是GNU计划的正式桌面。XfceXfce(XForms Common Environment)创建于2007年7月,类似于商业图形环境CDE,是一个运行在各类Unix下的轻量级桌面环境。原作者Olivier Fourdan最先设计XFce是基于XForms三维图形库。Xfce设计目的是用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在节省系统资源的同时,能够快速加载和执行应用程序。Linux发行版Linux发行版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Linux操作系统”,它可能是由一个组织,公司或者个人发行的。Linux主要作为Linux发行版(通常被称为"distro")的一部分而使用。通常来讲,一个Linux发行版包括Linux内核,将整个软件安装到电脑上的一套安装工具,各种GNU软件,其他的一些自由软件,在一些特定的Linux发行版中也有一些专有软件。发行版为许多不同的目的而制作,包括对不同计算机结构的支持,对一个具体区域或语言的本地化,实时应用,和嵌入式系统。目前,超过三百个发行版被积极的开发,最普遍被使用的发行版有大约十二个。一个典型的Linux发行版包括:Linux核心,一些GNU库和工具,命令行shell,图形界面的X窗口系统和相应的桌面环境,如KDE或GNOME,并包含数千种从办公包,编译器,文本编辑器到科学工具的应用软件。很多版本Linux发行版使用LiveCD,是不需要安装就能使用的版本。主流的Linux发行版Ubuntu, Debian GNU/Linux ,Fedora ,Gentoo ,MandrivaLinux ,PCLinuxOS,Slackware Linux ,openSUSE,ArchLinux,Puppylinux,Mint, CentOS,Red Hat等。中国大陆的Linux发行版中标麒麟Linux(原中标普华Linux), 红旗Linux(Red-flag Linux) ,Qomo Linux(原Everest),冲浪Linux(Xteam Linux) ,蓝点Linux ,新华Linux ,共创Linux ,百资Linux ,veket, Desktop ,Hiweed GNU/Linux ,Magic Linux ,Engineering Computing GNU/Linux ,kylin,中软Linux ,新华华镭Linux(RaysLX) ,CD Linux ,MC Linux ,即时Linux(Thizlinux) ,b2d linux ,IBOX ,MCLOS ,FANX,酷博linux,新氧Linux,Hiweed,Deepin Linux,雨林木风YLMF OS。需要说明的是,新氧、Hiweed、Deepin都是基于ubuntu,并且Deepin Linux是Hiweed与深度合并后的版本,原来的Hiweed已经停止更新,新氧也停止更新了。其中CD linux因可方便集成一些无线安全审计工具,以及较好的中文界面和较小的体积,深受一些破解爱好者喜爱。大众的Ubuntu ubuntu 桌面初始版本: 2004年10月20日赞助公司: Canonical有限公司创始者: 马克·舍特尔沃斯支持的语言 :多语种(包括中文)简介:Ubuntu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Linux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译为吾帮托或乌班图),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 是非洲传统的一种价值观,类似华人社会的“仁爱”思想。Ubuntu基于Debian发行版和GNOME桌面环境,与Debian的不同在于它每6个月会发布一个新版本。Ubuntu的目标在于为一般用户提供一个最新的、同时又相当稳定的主要由自由软件构建而成的操作系统。Ubuntu具有庞大的社区力量,用户可以方便地从社区获得帮助。优雅的Linux Mint初始版本: 2006年8月27日 Linux Mint 11桌面开发者: Linux Mint Team支持的语言: 多语种(包括中文)简介:Linux Mint于2006年开始发行,是一份基于Debian和Ubuntu的Linux发行版,其目标是提供一种更完整的即刻可用体验,这包括提供浏览器插件、多媒体编解码器、对DVD播放的支持、Java和其他组件,它也增加了一套定制桌面及各种菜单,一些独特的配置工具,以及一份基于web的软件包安装界面。它与Ubuntu软件仓库兼容,使得它有一个强悍的根基,一个巨大的可安装软件库,还有一个完善的服务设置机制。Linux Mint是对用户友好而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它诞生的目的是为家庭用户和企业提供一个免费的,易用的,舒适而优雅的桌面操作系统。Linux Mint的一大雄心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不是美化的看起来像Windows的软件使普通人也感到易用,使自己成为可以和Windows并驾齐驱的操作系统。但是这个目标并不是使其看起来像微软的或者是苹果的,而是去创造我们心中的完美桌面系统。我们应该使linux技术更易用,更简便。锐意的Fedora fedora logo初始版本: 2003年11月6日开发者: Fedora Project支持的语言 :多语种(包括中文)简介:最早Fedora Linux社区的目标是为Red Hat Linux制作并发布第三方的软件包,然而当Red Hat Linux停止发行后,Fedora社区便集成到Red Hat赞助的Fedora Project,目标是开发出由社区支持的操作系统(事实上,Fedora Project除了由志愿者组织外,也有许多Red Hat的员工参与开发)。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则取代Red Hat Linux成为官方支持的系统版本。Fedora Core(自第七版直接更名为Fedora)是众多 Linux 发行套件之一。它是一套从Red Hat Linux发展出来的免费Linux系统。现时Fedora最新的版本是Fedora 15,Fedora是linux发行版中更新最快的之一,通常每6个月发布一个正式的新版本。Fedora和Redhat这两个Linux的发行版联系很密切。Redhat 自以后,不再发布桌面版的,而是把这个项目与开源社区合作,于是就有了Fedora 这个 Linux 发行版。Fedora 可以说是Redhat 桌面版本的延续,只不过是与开源社区合作。华丽的openSUSE初始版本: 2006年12月7日开发者: openSUSE Project支持的语言 :多语种(包括中文)简介: openSUSE logoopenSUSE 项目是由 Novell 发起的开源社区计划。 旨在推进 Linux 的广泛使用。openSUSEorg提供了自由简单的方法来获得世界上最好用的 Linux 发行版,SUSE Linux。 openSUSE 项目为 Linux开发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开始使用 Linux 所需要的一切。openSUSE项目的目标是使 SUSE Linux 成为所有人都能够得到的最易于使用的 Linux 发行版,同时努力使其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开放源代码平台。 为开放源代码合作者提供一个环境来把 SUSE Linux 建设成世界上最好的 Linux 发行版,不论是为新用户或者有经验的 Linux 用户。 大大简化并开放开发和打包流程,以使 openSUSE 成为 Linux 黑客和应用软件开发者的首选平台。自由的Debian Debian logo初始版本: 1993年8月16日开发者 : Debian计划支持的语言 :多语种(包括中文)简介:DebianGNU/Linux是由一个叫做伊恩·默多克(IanMurdock)的牛人在1993年发起的,他的名字以Ian开头,他太太的名字Debra开头三个字母是Deb,于是在爱情的力量下,他发起了DebianGNU/Linux组织。Debian 计划是一个致力于创建一个自由操作系统的合作组织。我们所创建的这个操作系统名为 Debian GNU/Linux,简称为 Debian。操作系统是使计算机运行的基本程序和工具的集合,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称为内核(kernel)。内核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程序,负责一切基本的调度工作,并让您运行其他程序。简洁的Slackware

[摘 要] Linux系统使用越来越广泛,关系Linux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在Linux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从账户、密码策略、文件权限,日志管理、远程访问等5个方面,对linux系统安全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Intranet网络的日益普及,Linux作为一个现代的操作系统,正在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Linux在服务器、嵌入式等方面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在桌面系统方面,也逐渐受到欢迎。于是Linux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Linux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许多现成的程序和工具,这既方便了用户,也方便了黑客,因为他们也能很容易地找到程序和工具来潜入 Linux系统,或者盗取Linux系统上的重要信息。因此,详细分析Linux系统的安全机制,找出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相应的安全策略和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针对Linux的基本安全防护,笔者这里稍做介绍。 二、Linux系统的安全策略 系统的用户账号策略 管理员的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就是管理账号。在管理 Linux 主机的账号时,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确保每一个UID仅仅使用一次。 另外就是设置有限的登陆次数来预防无休止的登陆攻击,通过编辑/etc/,添加下面两句可以设置账户最多连续登陆5次,超过5次账户将被锁定,只有管理员才能帮助解锁。 auth required deny=5 account required 2.密码策略要求 (1)口令时效和口令长度的设置。口令时效和口令长度是一种系统机制,用于强制口令在特定的时间长度后失效。对用户来说,这可能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它确保了口令会定期进行更改,是一项很好的安全措施。默认情况下,绝大多数的Linux版本并没有打开口令时效,不过要想打开却非常简单。通过编辑/etc/,你可以指定几个参数,来设置口令实效和口令长度的默认设定: PASS_MAX_DAYS99999 PASS_MIN_DAYS 0 PASS_MIN_LEN5 PASS_WARN_AGE7 当设置口令时效的天数为99999时,实际上相当于关闭了口令时效。一般设定为90天或者更短时间来更改一次。PASS_MIN_DAYS参数则设定了在本次密码修改后,下次允许更改密码之前所需的最少天数。PASS_MIN_LEN是指密码设置的最小长度,一般定义为8位以上。PASS_WARN_AGE的设定则指明了在口令失效前多少天开始通知用户更改密码(一般在用户刚刚登陆系统时就会收到警告通知)。 (2)控制密码使用频率。控制适度的密码重用频率,也可以为密码的安全策略提供良好的保护,可以通过编辑/etc/设定密码重用。一般设置重用密码前更换密码的最小次数为4次。 password required remember=3 use_authtok md5 shadow 或者 password sufficient remember=3 use_authtok md5 shadow。 的基本文件权限要求 Linux中每一个文件都具有特定的属性,主要包括文件类型和文件权限两个方面。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设备文件和管道文件。所谓的文件权限,是指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包括对文件的读、写、删除、执行。Linux 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和工作。因此正确的文件权限设定是非常重要的。与系统安全关系较为密切的几个文件目录权限设置要求如下表: 日志文件管理 日志对于系统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它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可以通过它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因此,保护系统日志安全,不被内部用户或外部入侵者修改或删除显得尤为重要。 在Linux系统中,有三个主要的日志子系统: 连接时间日志——由多个程序执行,把纪录写入到/var/log/wtmp和/var/run/utmp,login等程序更新wtmp和utmp文件,使系统管理员能够跟踪谁在何时登录到系统。 进程统计——由系统内核执行。当一个进程终止时,为每个进程往进程统计文件(pacct或acct)中写一个纪录。进程统计的目的是为系统中的基本服务提供命令使用统计。 错误日志——由syslogd(8)执行。各种系统守护进程、用户程序和内核通过syslog(3)向文件/var/log/messages报告值得注意的事件。另外有许多UNIX程序创建日志。像HTTP和FTP这样提供网络服务的服务器也保持详细的日志。 Linux的日志文件很多,但是/var/log/wtmp,/var/log/messages,/var/log/faillog(权限设置为600) ,/var/log/secure (如果是Debian,/var/log/将代替它)最好是存在的。 如果服务器支持很多的用户的话,这些日志文件的大小会很快地增加,在服务器硬盘不是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日志文件的大小,定期做好日志备份和清除是非常重要的。 的远程登录:使用OPENSSH代替FTP和Telnet 我们通常使用的网络传输程序FTP和Telnet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们在网络上用明文传送口令和数据,黑客利用嗅探器非常容易截 获这些口令和数据。SSH的英文全称是Secure SHell。通过使用SSH,用户可以把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这样即使网络中的黑客能够劫持用户所传输的数据,如果不能解密的话,也不能对数据传输构成真正的威胁。另外,传输的数据是经过压缩的,所以可以加快传输的速度。SSH有很多功能,它既可以代替Telnet,又可以为FTP提供一个安全的“传输通道”。在不安全的网路通信环境中,它提供了很强的验证机制与非常安全的通信环境。SSH(Secure Shell)最初由芬兰的一家公司开发,但由于受版权和加密算法的限制,很多人转而使用免费的替代软件OpenSSH。命令行使用OPENSSH比较麻烦。这里介绍gFTP和OPENSSH整合在一齐,提供一个图形化加密传输方案。gFTP和Windows下的 CuteFTP一样使用非常简单,而且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本都带有gFTP,不需要安装就可以使用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Windows下支持SSH的客户端软件不少,推荐使用Putty和Filezilla。 目前很多公司企业对信息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完善的信息安全控制架构,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公司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一川 Linux黑客大曝光:Linux安全机密与解决方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1 [2]汪 辉等:Linux安全最大化(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1~1 [3]前导工作室 Linux安全:入侵防范、检测、恢复[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关于Linux管道的一切

我是一个LINUXD的初学者,在看了N篇LINUX的介绍之后,在本着大胆和心细的原则下,尝试了一回安装LINUX。现把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希望对一些入门级的兄弟姐妹有所帮助。我装的是,我原来的操作系统是WIN2000,本着学习LINUX的和省钱至上的想法,我选择了安装2000和LINUX的双系统,我在我们的校园网上下载了LINUX的3CD印象文件(就是ISO文件),先保存在随意的一个硬盘里,只要不是你要准备装LINUX的那个硬盘就行。然后开始对你的硬盘分区,关于怎么个分法,这一类的文章相信用GOOGLE一搜,肯定好几十页,我就是这么看了两天的。在这里我讲一下实际操作。你首先要有一个未使用的分区,就是空的分区,并且保证这个分区是你逻辑分区的最后的分区。当然,其他也不是一定不可以,但是等你装好LINUX后,那么原先的分区文件的注册表将遭到破坏,所以我建议最好还是把最后的那个分区清空,空间吗,根据要安装的类型而定,我建议10G,反正现在的硬盘都挺大的,要是空间有问题,那就请PQMAGIC来帮忙吧,不会破坏原来的文件。再下来是做一些准备工作,最好准备一些系统设备的信息,比如键盘类型,鼠标型号什么什么的,在系统的设备管理栏都有显示,你要是嫌麻烦,还有更简便的,用系统优化大师,保存所有系统信息,然后打印。一般在安装的时候用不了那么多,但有备无患嘛。呵呵!然后有两种方法可以引导系统的安装程序,看你怎么选择,第一就是从进入DOS,在DOS下启动AUTOBOOT命令(通常在光盘的第一张碟里有个dosutils文件,用虚拟光驱工具把它COPY出来,保存好,在DOS下就从这个路径启动AUTOBOOT命令)。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做一张引导软盘,做引导软盘的文章很多,我这里就不讲了。从DOS启动特点是方便,用引导软盘呢,做盘麻烦一点,做好盘以后,插入盘就点重启,就可以等着进入安装界面了。选哪一种就看个人爱好了!不妨,两个都准备好。:)在进入安装界面后,有询问ISO文件位置,键盘类型,语言,安装类型的对话界面,一路选好后就到了选择安装目标位置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定要谨慎!首先选中你准备安装LINUX的分区,删除它!再重新分配这个空间,建议分两个区,一个根分区,挂载点为“/”,类型选EXT3。另一个分区为交换分区,类型是SWAP,大小是你内存大小的一到两倍。假如你有很多用户,或是有很多用途,还可以分一些BOOT区、URS区等等,请参照其它一些相关说明文章,我没有用,在这里也就不敢瞎说了,呵呵!在后来有选择软件包和鼠标类型的对话界面,很轻松就可以搞定了,后来有一个界面是决定LILO的安装位置的,LILO是一个双系统引导程序,假如你已经有了2000或其他的WIN操作系统,我建议你把它装在MBR,也就是整个硬盘的引导区。要是你不怕麻烦也可以把它装在LINUX的根分区,以后可以通过设置LINUX分区为活动分区,达到引导双系统的目的。最后你就等机器慢慢安装吧,时间视机器速度而定,我的128内存,用了40分钟左右,最后安装好了,会提示是否创建启动盘,我和LINUX的建议一样,强烈建议建一个,以后大有用处!!经过一大段的OK之后,你就正式进入LINUX了。在第一次进入LINUX时候,系统回要求你做一些回答,很简单,几乎一路点下去就可以了。再往后就要看你怎么去跑你的REDHAT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