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刘

发布时间:

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刘

在学术界尤其是社科界,专著在考评体系中的分量比较轻,教材就更不用说了。论文才是所谓“王道”,因为它会带来项目、获奖、头衔和奖金。所以,认识我的人看到这本书时,第一反应很可能是:他怎么写这个?确实,这本书如同一棵小树,鲜为人知但其实已经培育多年。其土壤是我讲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大学写作通识》。方法课我教了近十年,写作课已经完成三期教学(在中山大学652门公选课中排名第1)。十年犁地、几年灌园,结果就是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小书。虽然已尽全力,但疏漏浅陋难免,恭请大家指正。 感谢求学过程中遇到的三位业师:彭华民教授、王卓祺教授和萧庆伦教授。特别的感谢送给李连江和苏阳两位教授。李老师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方法课是我博士期间收获最大的一门课。后来,他的《不发表就出局》出版了,我意识到自己侥幸没出局就是因为李老师耳提面命的这些手艺。2009年9月,我路过香港去美国,新亚书院的一碗雪菜肉丝面下肚,我记住了李老师的建议:上一门写作课。到了加州,苏阳老师成了“午餐写作课”教练。每天中午我们会在西海岸阳光下边吃边聊。我嘴里嚼着“In and Out Burgers”,听苏老师品评论文、纵论学问。我的判断力在这种奢侈的“私教课”上不断被质疑,也在自我怀疑中成长。这篇后记没写成“苦大仇深体”也要感谢苏老师带我见的若干次世面。这本小书献给李老师和苏老师,他们的善意和智慧传递了最好的“师道”。 回来后,我的工作可以概括为:读论文、写论文、评论文。据说在大学里工作容易保持年轻,因为总是在跟年轻人接触。其实正好相反:我们碰到的学生永远都是二十来岁,而自己却一圈又一圈地变老。同学们永远带着相同的困惑来找我:老师能不能给我找个题目?去哪儿找文献?论文到底怎么写?一年又一年,我口干舌燥地跟这些懵懂的年轻人解释。除却具体的写作技法,学生们的提问、阅读、论证、组织、讲故事和共情能力则更让人担忧。十年下来,我已经有点厌倦这种“循循善诱”的工作,对改论文这种“洗臭袜子”的营生更是避之不及。有没有可以偷懒的办法呢? 写本书吧,有个声音说。 可是,写这种书有点不务正业。苏阳老师明确不赞成。朋友们听说我上《大学写作通识》课,不解者居多;当他们听说我要写本书,更是不断善意劝退。确实,写书不符合“填表时代”的通行指标:浪费时间、无益绩效,甚至可能名节俱毁。有朋友直言:资历这么浅却指手画脚,你知道会招多少骂吗? 资历确实太浅,我应该继续“君子务本”才是:论文、项目、奖项、头衔……我应该在这种竞赛中忙碌而快乐才是。可这种游戏不就是挖坑-填坑-挖坑-填坑的单曲循环烧脑模式吗?这下完了,触发了一个更严重的、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这辈子究竟要干什么? 中年危机终于来了! 是不是应该戴上印第安人的帽子围着篝火跳舞,顺便拿上一个超贵的单反去发朋友圈?还是品评美酒和咖啡?或者是周游天下、追寻诗和远方?要不咱拍拍纪录片、玩玩跨界?我很穷,又很宅,还没啥品味,都算了吧。 还是写书吧。我决心写本自己喜欢的书: 它最好不要像论文那样面目可憎、味同嚼蜡,而是能让读者一直翻页。 它最好不要浅尝辄止、欲言又止,而是要掏心掏肺、言无不尽。 它最好不要像“机器制作的乏味文章”那样冰冷刻板、故作老成,而是成为“你”和“我”的对话、对笑,甚至对饮。 它最好不要成为教人凑字数的操作指南,而是能传递写作底层的思维训练。 它最好不要给读者过高期望,而是告诉他们只看不写等于旱地学游泳。 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有自己的声音。不过,谈何容易。 本人仅中人之资,不过笨人自有笨办法(the hard way):买上一个书架的写作书,用上所有可利用的时间。这些年,春来秋往,周日周末,会议间隙,出差途中,我总会习惯性地打开某个文档。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旅游、不发圈的呆子。我甘之如饴,珍惜每一个独处的机会,收集每一个可以写在书里的点子、例子和句子。兼任行政工作以来,进度受到影响,烦琐的管理消耗了我的耐心和时间。不过,我发现它也催生了两个相反的机制:其一,因为时间紧张,紧迫感陡然上升,时间浪费比以前少多了,代价当然是疲惫不堪;其二,与行政工作之烦琐相比,写作还算是愉快的事情。就这样,一点一滴,这个文档从零KB生长到690 KB。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感谢单位提供的优质小环境。我所在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是一个有较大影响的较小学院。同事们个个身怀绝技,身处其中,催人奋发的良性压力从不缺少。感谢所有在成书过程中帮过我的人。彭长桂兄在书中留下了无数痕迹,特别是他提出了“ 外行不觉得深、内行不觉得浅 ”这么一条奇高无比的标准。我只好求助于从教授到中学生的审读者。彭长桂、牛美丽、宋小宁、丁辉、马高明、鲁宇、杨巨声、李逸成,她/他们通读了书稿,给我提了无数建议。巨声同学用力尤深,花了十天时间提了128条修改建议,加上其他评论共计万言,让我非常感动。我年方十几的外甥也被动员起来进行文字扫雷,他在看不懂的地方画上哭脸。在他们的加持下,如果要界定给读者的年龄谱,我可以自豪地写道:从十几到几十。 田雷、宋伟、张胜波、汪仕凯、梅赐琪、陈硕、汪卫华、宋义平、陈慧荣、范常喜、秦尧诸兄在写作中也给予鼓励和支持。感谢这些“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朋友!我也深切地明白,朋友的定义之一就是:愿意给你花时间的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刘隆进和顾族宸两位编辑宽容大度,烫平了出版环节的各种大小坎。因为对此书投入心力尤多,我表现的像一个痴狂偏执的产品经理。两位编辑在我无数的微信、电话狂轰滥炸之下,丝毫没有不耐烦。只要技术允许,他们对我的各种细节要求一律放行。若干年后,如果隆进或族宸像见城彻一样写本《编辑这种病》,我一定在“折磨”他们的作者名单上排前几位。我对上一本书“只管生、不管养”(《沙滩上的大厦:中国社会保险发展与治理的跟踪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所以出了两年都鲜为人知。这本写作书最终以我设想的方式面世,与两位编辑空前的宽容和支持密不可分。申请书号过程中,广西师大出版社一位我不知其名、从未谋面的领导也居中过问多次,才使得本书能如此迅速地跟大家见面(后来才打听到他是赵运仕老师)。出版界通常所见的封闭、保守、拖延,在这里看不见,与他们的交往让我感受到一股新风:responsive and responsible(后与几位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书的朋友聊,他们的感受跟我大抵相同)。 我还要感谢各位同学。牛冠朝、杨巨声、周辉、刘派诚、鲁宇、王惠、梁凤波、乔建伟、程建新、吴桃龙、何江、卜熙、龚雪、林卓智等对文字或漫画贡献了反馈和创意。胡鈜熙把我脑中的人物设定成功转化为呆萌的卷毛教授和帅气的拔毛哥。我在漫画中以他们的姓名缩写的方式表示感谢。尹梦雅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吴文君为电影线索提供了不少素材,在此一并谢过。 最后感谢家人。本人生活潦草,所以我做研究的时间就是她们做家务的时间。内人既替我挡掉了无数烦琐的家务事,又时时扮演挑剔的读者,常常提出让我难堪但极有用的建议。为了表达感谢,我把书中的“他”和“她”做了系统的替换,至少维持纸面的性别平衡。犬子为本书的每个版本都绘制了一幅画。我告诉他,这本书他上大学时说不定还会有读者。他笑我吹牛。于是,一个有录像、有证人的赌注就产生了。赌注很大。 我能不能赢,就要看读者是否青眼相加了。这本书在寻求出版过程,曾被认为不合传统教材之风格。我对这样的评价不以为忤,反而认为这是对本书的肯定。我就是为新一代读者而写:这是在丰裕社会长大的一代,是刷剧长大的一代,是习惯于听 王菲版而非李谷一版《我和我的祖国》的一代 。所以如内人所言,如果能选择,一定要选择跟时间站在一边。写书如同养宠物。印刷术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当这只小宠物跳离作者掌心时,它会变出无数的分身。如果这只小东西能出现您的书架上,旁边挨着李连江教授的《不发表就出局》,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书如同一棵小树,我邀请你一起来浇水施肥:有趣的点子、更好的例子、漫画创意、电影图书推荐、你针对习题写的习作及任何修改建议。如果点子被采纳,你的名字会出现在下一版的致谢名单中。如果你顺便发一张书架的照片,我就更受宠若惊了:。 刘军强  2020年2月2日2时2分 于中山大学

《四声之目是谁最早提出的》 《中州学刊》1986年4期《朱骏声著目述略》 《清华大学学报》1987年4期《〈箧中集〉与杜甫》 《中州学刊》1987年11期《新发现的一批严羽评李白诗资料摭谈》 《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1期《通行本曲品校补》 载《文史新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出版《关于水经注校的评价与整理问题》 《南开文学研究》1987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关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编撰方面的一些问题》 《清华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从武力强宗到文化士族──吴兴沈氏的衰微与沈约的振起》 《浙江学刊》1990年第4期《南朝五史校点稽疑》 《出版工作》1990年第11期《吴兴沈氏考略》 《浙江方志》1991年第4期《士庶天隔 文心相通──刘勰 、沈约文学思想异同论》 《江淮论坛》1991年第5期《八病四问》 《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周顒卒年新探》 《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态势的形成──从古诗十九首到南朝文学谈起》《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论竟陵八友》 《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永明诗歌平议》 《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永明文学集团述论》 《浙江学刊》1992年第6期《昭明太子与梁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文选学论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若无新变 不能代雄──永明诗体辨释》 《中国诗学》第二辑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从沉寂走向活跃──中古文学史料出版与研究展望》 中华书局编《书品》1993年第1期《“六义”与诗教──读毛诗序臆扎》 《杭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极摹世态炎凉 曲尽人情变态──从忧庵集窥探戴名世晚年心境》《江淮论坛》1994年第1期《从洛神赋李善注看尤刻文选的版本系统》《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9期转载《全唐小说志疑》 《原学》第三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95年版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报》第23号1995年9月《半生心血浇注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3期《文选与“文选学”》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3期《玉台新咏杂识》 《中国诗学》第四辑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有关文选“苏李诗”若干问题的考察》 《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有关上古、中古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文学遗产>创刊四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玉台新咏版本研究》 《中国古籍研究》第1辑 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玉台新咏成书年代新证》 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五卷。1998年4月版。又刊发在日本中国艺文研究会编《学林》第24号中。《关于金楼子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 辑中华书局《道教在六朝的流传与江南民歌隐语》 《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七言诗渊源辑考》 《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振奋人心的考古发现——略说郭店楚墓竹简的学术史意义》 《文史知识》1998年第8期《归于平淡后的思考》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前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徐陵年谱简编》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俞曲园批校〈水经注释〉初读琐记》 《书品》1999年第1期《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近年永明声病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 《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古今乐录〉辑存》 《文学与文化》第三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关于袁宏道的佚文》 《中华读书报》2000年11月8日《一桩未了的学术公案——钟嵘〈诗品〉“滋味”说理论来源的一个推测》 《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走出散文史研究的困境——-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0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简帛中的文学世界———秦汉文学研究新资料之一》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文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二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3月出版《关羽目录》 《关羽、关公和关圣》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蔡邕著述摭录》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4期《<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 《文学遗产》2002年5期《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韩国中国语文学会编《中国文学》第38辑2002年11月《班彪与两汉之际的河西文化》 《齐鲁学刊》2003年1期《蔡邕行年考略》 《文史》2003年1期总62期《贾谊<诗>学寻踪》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期《徘徊与突破——二十世纪先唐文学史论著概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1期《班固<典引>及其旧注平议》 《<文选>与文选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世纪之交的文学史料研究》 《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19日《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 《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蔡邕的生平创作与汉末文风的转变》 《文学评论》2004年3期《蔡文姬和她的作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期《六朝僧侣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汉唐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1期《<文心雕龙>研究的里程碑——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曹植创作“情兼雅怨”说略》 《光明日报》2006年1月27日“文学遗产”专刊《回归与超越——漫议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历史感问题》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贾谊的学术背景及其文章风格的形成》 《文史哲》2006年第2期《在继承中创新的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4月27日《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江南的开发及其文学的发轫》 《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8月28日《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文史哲》2007年第5期《“鲁学”解》 《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释“齐气”》 《文献》2008年第1期《梁孝王集团的文学想象》 《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西谛书话的启迪》 《文学评论》第3期《秦汉时期的巴蜀文学略论》 《重庆社会科学》第2期《中华古籍在世界的传播及其意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2期《贾谊所见书蠡测》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子虚赋><上林赋>的分篇、创作时间及其意义》 《文史》2008年第2期《黄河以北地区的文学发展》 《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河西四郡的建置与西北文学的繁荣》 《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秦汉时期的“三楚”文学》 《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纸张的广泛应用与汉魏经学的兴衰》 《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多元文化的融汇与三辅文人群体的形成》 《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3期《<玉海·艺文>的特色及其价值》 《复旦学报》2009年第4期《西方文明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 《风则江大讲堂》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段玉裁卷入的两次学术论争及其他》 《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刘师培及其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引论》 《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展现五十年文学研究的整体风貌》 <光明日报>2007年1月2日第4版《敦煌的诗与诗的敦煌》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8日《简评<册府元龟>中的秦汉史料价值》《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7年第10期《寂寥的文化老人和他的书-----读王伯祥<庋榢偶识>随感》 《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8日<玉海·艺文>的特色及其价值》 《复旦学报》2009年第4期《西方文明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 《风则江大讲堂》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咸阳碑序》 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姜亮夫先生及其楚辞研究》 与江昌合撰 《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近年来美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一瞥》《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1期《中古文学领域的开拓者------试述曹道衡先生的学术历程及其成就》 《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尔来倏忽五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人民政协报》2003年9月30日。《<续修四库全书补编>刍议》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3年4期《古典文献学的“现代生成”》 《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弘扬民族精神 探寻发展规律----古典文学研究六十年感言》《文史知识》2009年第7期《南朝佛学与文学序》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版《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序》 人民出版社2010 年5月版《明小宛堂覆宋本<玉台新咏>影印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刘向<列女传>研究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在古代文学与语言学之间徜徉──访康乃尔大学东亚系梅祖麟教授》《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分期·评价及其相关问题——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三人谈》 《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 《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走向通融:汉魏六朝文学史的文献学研究———刘跃进先生学术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期待中的焦虑——关于古代文学研究几个问题》《东方丛刊》2007年第2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古典文献学的现代生成及其意义》 《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弘扬民族精神 探寻发展规律——古典文学研究六十年感言》《文史知识》2009年第7期《敦煌的诗与诗的敦煌》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8日《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从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说起》《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文学研究所藏乾隆元年博学鸿词制科一等一名刘纶试卷说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日《楚歌声中的屈原(上)》 《文史知识》2009年第11期《楚歌声中的屈原(下)》 《文史知识》2009年第12期《画坛巨擘的心灵记录——读〈潘天寿诗存〉札记》《文艺研究》2010年第3期《退潮之后读顾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5月5日第10版《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刘氏女》(章诒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刘氏女

作者:章诒和

豆瓣评分: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5-1

页数:142

内容简介:

坐牢十年,和女囚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二十六岁到三十六岁,作者说,比某些夫妻的婚龄长,比很多小两口还亲。那里,外表平静如镜,其实,终日翻江倒海。每个犯人都有经历,而经历就是故事。情·罪小说系列《刘氏女》是其中之一则,杀夫、肢解、装坛、人狱、赎罪……三十年后,真的刘氏女也许已经走了,作者把她落在纸上,不写政治,不说制度,没有直接刻意描写那个年代的丑陋,甚至连愤慨也没有,笔墨集中表达女囚的命运,窥探她们的内心。《刘氏女》是作者章诒和第一次正式写出的小说作品。

作者简介:

章诒和,安徽桐城(今枞阳)人。大学本科,戏曲文学专业。长期从事戏曲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开始从事写作,写有《往事并不如烟》、《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两书。

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

《反抗者鲁迅》(林贤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反抗者鲁迅

作者:林贤治

豆瓣评分: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3

页数:230

内容简介:林贤治“一个人的鲁迅”,充满激情与力量的鲁迅四重奏!

林贤治的文字既有卢梭式的愤激与直白,又有培根式的犀利与明澈 ——摩罗

“以反动破坏充其精神,以获新生为其希望,专向旧有之文明,而加之掊击扫荡焉。”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指出,发端于19世纪文明的新精神,实质是一种反抗精神。《反抗者鲁迅》将鲁迅定位为一个“反抗者”的角色:与兄弟决裂、与政制斗争、与文友论战。充分体现了鲁迅的战斗精神,表达了一种战士的孤愤。

《反抗者鲁迅》是“一个人的鲁迅”系列书籍中最为生动并富有趣味的一部,为读者直观形象地了解与还原鲁迅一生提供了参考。这部传记中,不仅倾注着林贤治对鲁迅作品的深刻理解,而且更大的价值在于对鲁迅的思想与人格作出精彩而独特的分析与见解。

这是鲁迅先生的传纪,从鲁迅的出生,点点滴滴地一直谈到他的逝世。作者林贤治细腻、人文的文笔,呈现一个热血又文艺的鲁迅。是真正读懂、读透鲁迅的一本书。 这部传记中,不仅倾注着林贤治对鲁迅作品的深刻理解,而且更大的价值在于对鲁迅的思想与人格作出精彩而独特的分析与见解,这部书犹如一部鲁迅思想的饕餮盛宴,值得认真品读。

☆“一个人的鲁迅”系列广西师大出版社全新精装版精彩面世。精选鲁迅一生中的生活旧照、书影、手稿、信件,图文混排,内文版式疏朗而灵动,极富冲击力。

☆另给读者精心准备500套裸背函盒典藏本,纯手工制作,裸脊部位锁红线,配以酒红进口装饰布,照片用超白雅梭纸裱于中灰草香纸,将民国书籍的古朴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书附赠鲁迅手迹、手绘、书影特制书签。

作者简介:林贤治,1948年生,广东阳江人。诗人、学者、鲁迅研究专家。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午夜的幽光》,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并主编《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曼陀罗译丛》等丛书、丛刊多种。在他的写作中,文学和思想批评类的文章最有影响。他的《五四之魂》与《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曾传诵一时。他早年写作的《人间鲁迅》,及“一个人的鲁迅系列”,都曾引起广泛关注。

主任委员:梁宏副主任委员:钟瑞添李传起委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序):王枬王朝元王德明刘文俊刘玉红刘俊杰刘祥学孙杰远孙建元麦永雄苏良亿李晓李志青李宏翰杨丽艳杨树喆吴欣望何林夏张利群张景鸿陈吉棠林春逸罗知颂罗星凯周长山周世中胡大雷钟瑞添高金岭唐凌唐荣德宾长初黄小明黄竹胜黄伟林黄瑞雄覃德清谭培文特约委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王岳川石中英邢润川吕世伦孙昌武李文海李学勤陈先达张岂之陆有铨邵敬敏林德宏葛晓音曾繁仁主编:钟瑞添副主编:王朝元(常务)刘文俊秘书长:王朝元副秘书长:李小玲苏良亿编辑人员:王朝元苏良亿刘文俊阳欣黄小玲

陈丹青是画画的;又在国外待了那么多年,有西式背景。但他的行文、遣词造句,包括他的态度,好像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中国文人。不是说他首先是画画的,我们就觉得他的文字好,并不是这样。就从文字角度看,都是非常好的。(孙甘露作家)陈丹青的文字非常有特色,读过以后会有大口吸氧的快感。就文字来说,他绝对是一流的。清新,没有框框,完全是一种没有模式打造的痕迹。令一些作家汗颜。(刘瑞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陈丹青的《退步集》纵横捭阖,言辞放达,痛而后快。他说,他喜爱五四时期的文体。所以陈丹青的文字里有说不出的飞扬和俊逸。(桑果) 陈丹青的《纽约琐记》,根本不打算一本正经谈绘画,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以日常经验谈艺术,以艺术谈日常经验。就像他拒绝任何“正式”的话语和话题,他甚至不以“艺术家”的身份谈艺。他只做他自己他让艺术这个职业在今天仍富有诗意。(兀鹏辉中央美院“自由交流”书店创始人)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也写不出他这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黄集伟书评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编辑出版专业和师大出版社差异很大的呃……编辑班,就业中等吧,不过这些都是看个人的。努力才是王道……

北京昊福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的参股单位,持有250万股。2014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位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成立于1986年11月18日。建社以来,出版社认真执行国家的出版方针和政策,恪守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为本校、本地区和国内高等院校出版了高校教材和学术专著1000余种,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本校、本地区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社以来,共出版图书3000余种,总印数4亿多册,有10%的图书馆在各级各类评奖活动中获奖,其中《抗日战争史丛书》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真理,您告诉我-- 青年理论学习百题》、《构筑现代经济的核心--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金融改革》先后荣获第六、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世界绘画邮票鉴赏大图典》、《科学家爷爷谈科学》先后荣获第十一、十二届中国图书奖。自1994年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校教材管理先进集体”、“先进高校出版社”,被新闻出版署评为“良好出版社”,出版社党总支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在教育部组织的综合评估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大学出版社前茅。原社长党玉敏获首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现任社长萧启明系全国青联委员,获第三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被评为首届全国高校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副社长姜革文荣获第二届中国书刊发行奖;文科编辑龙子仲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荣誉称号;质检室主任肖向阳获“全国优秀校对员”荣誉称号。今天,跨入新世纪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拥有上亿元的资产,年出新书200多种,重版重印书400多种,年发行图书5000多万册,码洋亿元的编辑、印刷和发行能力,拥有包括杂志社、印刷厂、大学书店、北京贝贝特公司在内的具有集团雏形的立体经营结构。大学人文工作室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个职能部门,主要业务是从事“大学人文”系列图书的策划、制作、营销以及高等院校“大学人文”课程的推广,同时,有重点地运作某些系列选题。 自 2002 年 8 月推出三卷本《大学人文读本》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大学人文”这个出版方向又陆续强劲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如《大学人文教程》、《大学精神档案》(四卷)、《大学人文》丛刊等。可以说,“大学人文”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为树立并强化这个品牌,并使之长久葆有新鲜与活力,使之成为中国出版界的名牌与拳头产品。《大学人文》系列丛刊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创品牌,是继《大学人文读本》、《大学人文教程》的后续工程,仍是传播人类文明发展的普世价值谱系,探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充盈当代国人的人文情怀,刷新人文文化殿堂,激励大学生“精神成人”。2006年5月第5辑出版。

我就是广西师大毕业的,师大的出版社多有名啊,在出版界里是佼佼者,我同学硕士毕业想去还去不了呢,能去了那里不容易呀,公务员肯定是要稳定些,但是出版社效益也是很客观,我还很喜欢桂林,看你怎么想吧,我是推荐这里,呵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我认为师大出版社不错,第一在出版界可以说是一流的,第二发展机会肯定好,第三生活在桂林,怎么也比偏远小城市要舒服,而你那个偏远小山区,唯一的吸引人的就是公务员,但是生活质量也一定会下降……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讲,我推荐师大出版社……

现任优酷土豆文化中心总制片人、《看理想》系列总制片人;曾任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中国领先的数字出版网——大佳网总编辑;2004年加入新浪,历任新浪UC原创视频主管、新浪网文化读书频道副主编,新浪知名栏目《文坛开卷》制片人兼主持人、“新浪中国好书榜”策划人;历任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的评委;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记者、编辑。

《逆淘汰》(程万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逆淘汰

作者:程万军

豆瓣评分: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1

页数:212

内容简介:

《逆淘汰:中国历史上的毁人游戏》穿越历史时空,挖掘埋葬人才之暗道,冷析毁人游戏的规则成因,解剖中国古代选才体制怪胎,起底光怪陆离的用人迷局,为读者奉献醍醐灌顶之“醒才”篇章,堪称一部中国人才命运的千年反思。毁人游戏中常见——奇才败在庸才手;有文化的人败在没文化的人手里;讲人格的人败在不讲人格的人手里;说真话的人败在说假话的人手里。这是不折不扣的逆淘汰。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一口口埋葬人才的陷阱,一出出光怪陆离的用人迷局。毁人游戏虽然荒唐,但却据有独一无二的“生存空间”。固化两千年的封建政治格局下,从政经到文化,政府垄断一切社会资源,人才除了依附政府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当官是唯一的发达通道,走仕途几乎形成了全民共识,所以人人都想当官,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飞黄腾达捞个一官半职。然而当大家挤作一团时,那种情况也有如食腐动物麇集在腐尸上一样。竞争不仅残酷绝伦,而且是没有底线的生存斗争。悲喜交加的逆淘汰注定要在这样的“非正常竞争”下发生。

作者简介:

程万军,北京夏活传媒负责人、中国新闻导刊(网)总编辑。

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库伦旗,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日语系。2000年开始涉足传媒,历任《华夏时报》评论员、《记者观察》杂志社主编。

新浪专栏作家,博客人列名家日志。著有《血性:时代缺失的隐痛》、《破解中国历史十大死结》,均为卓越当当上榜图书。作品“用通俗语言表达不俗思想,为无解之题探索有解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周编辑

常规/高考类: 《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后雄老师主编);历年高考试题汇编(任何一种,最好有详细解析的);《高中化学读本》(很老的化学教材);《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龙门书局,施华、盛焕华主编) 初赛类: 《化学高考到竞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高中化学奥林匹克 初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新编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吴新民主编,不过题目很陈旧);《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高中化学竞赛热点专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肖鹏飞、苏建祥、周泽宇主编);,最新奥林匹克竞赛试题评析·高中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马宏佳主编);《奥赛兵法-高中化学》(龙门书局,施华主编);《最新竞赛试题选编及解析 高中化学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化学竞赛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本,王祖浩、邓立新、施华等人编写)还有一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名忘记了(严先生、吴先生、曹先生等参加编写,绝对经典),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AB教程、《金牌教程·高二化学》(邓立新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决赛类: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 高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完全按照大学的思路);《金牌之路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以及配套解题指导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决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历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分析》(学苑出版社);《最新国际国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化解题题典》(吉林教育出版社),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专题讲座”,《高中化学奥赛一本通》和《高中化学奥赛实用题典》(南京大学丁漪主编,南京大学多位教授参加编写,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5年最新出版),《华罗庚学校化学读本,高1~高3》(春雨组织编写的,南京大学化学院教授编写,吉林教育出版社)《金牌教程·高三化学》(施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综合科普类: 《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严宣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奥林匹克化学》(吴国庆、李克安、严宣申、段连运、程铁明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学化学竞赛导引——从高考到奥林匹克竞赛》(钮泽富、因尧、因红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上三本主编都是国家化学奥赛命题组负责人、著名大学教授,书中对竞赛训练的科学思维讲述很好,体现他们命题思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中学化学疑难浅析》(周志华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周老师是我大老板,以前在南师大主讲结构化学,研究功能材料,同时也是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他的这本书结合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物质聚集状态对宏观性质的影响,深入浅出阐明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非常适合竞赛辅导)、《和中学生谈化学》(金松寿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金老师好象以前负责浙江省竞赛的,这本小册子的亮点也在于结构这条主线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期刊杂志类: 南师大创办的《化学教与学》一般每年第11期是高中竞赛专集,收集前一年的江苏省预赛、夏令营选拔、全国初赛和当年的决赛题;《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一般每期都有专门栏目刊登点评奥赛试题或者竞赛培训经验的文章,《中学理科月刊》的主编是王后雄老师,所以化学栏目里面经常有竞赛评析文章。 大学教材类: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写)、《普通化学原理》2ed.(北京大学出版社,华彤文、杨骏英等主编,现在第三版也出来了)、《普通无机化学》2ed(北京大学出版社,严宣申 王长富主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三所师范大学编写,吴国庆主编)、《大学化学》(上下册含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傅献彩编写);《高等无机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淑薇、金安定、吴勇)、《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编写)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2ed(第三版已经出来了,高等教育出版社,邢其毅,周政,裴伟伟,徐瑞秋编写);《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宏纹主编);《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应于邢其毅的书);《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王积涛等编写);《有机化学》(尹冬冬主编,三所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说明,由于我不是做有机方向,也没有教过竞赛有机,所以不是太熟悉)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编写,市面上有配套习题解析和学习指导)以及师范大学编写的同名教材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化学:《结构化学基础》3ed.习题解答3ed.(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公度 段连运);《结构与物性》3ed.(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公度主编);《物质结构(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徐光宪、王祥云(北京大学));《结构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主编) 物理化学:主要为了应付冬令营用的,《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南大傅献彩,现在最新已经第五版了)以及配套解题指导书、《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大高盘良、韩德刚、高执棣,比较难但是很新)、《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山东大学印永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对于前面两本比较浅,简明是它的特色,我现在给大学生讲课就用的这个)、《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科学出版社,南京大学沈文霞为非化学专业编写的物理化学教材,体系同前面南大经典教材,但精简篇幅避免烦琐的公式推导,每章提纲挈领的提出核心内容,很适合中学生竞赛) 模拟试题类,中国青年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过,固然有陈题,但是总体还是有不少新题!春雨出过的几种竞赛题大多抄袭各省初赛和胡波老师以前的题目,不值得买!

大学课本的知识较为系统 也更容易理解 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无机化学>的讲解很是有趣 有机化学我看的是老师的书 听说吉林师范大学的教材不错练习题的话我喜欢 <十年全国奥赛试题分类解析> 解答详尽且错误少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书也不错 有教程有题集 很基础中石化的<高中化学奥赛培训教程> 是本超好的书 不过初学应该还看不了 学深了若还有兴趣再说吧无论做什麽书 做题应重兴趣 多想象 若纯是为了高考加分学奥赛 那是件很无语的事

《情倾天下》(明珠)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情倾天下

作者:明珠

豆瓣评分: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07

页数:269

内容简介:

康乾盛世,雍正之朝。他要做九五至尊,也要完完全全掌控她的身心。他征服了她,但她保留了恨他的权利。他说,记忆都是美好的,如果你可以忘掉过往,相信我,我会捧回个万国来朝的盛世送与你。她说,我曾经希望无忧无虑的日子永远不会结束,如昆仑绝顶亘古不化的雪、渤海之上终年飘曳的风,可是我终于明白,那歌舞升平背后必隐藏着并吞天下的野心和阴谋诡计的狰狞,而在这旷世的棋局上,英雄霸主不过是枚棋子。他终于得到下下,而她,情倾天下。

一个名为白小芊的当代美女不知为何穿到了康熙年间,成了湖北总督的养女年玉莹,跟几个历史上著名的阿哥纠缠不清,产生了种种情爱、怨恨、痴狂之事。

作者简介:

明珠,又名张嘉莹。生于80年代,典型性魔羯座,由极端混合而成的矛盾体,喜欢各种胡言乱语。显性话唠,隐性麦霸。经常看通宵电影,平时喜欢发呆,不太发呆的时候则动笔写文,写作之铁血法则:爱新觉罗家无丑男。对此观点反对无效,谢谢。

编辑词条周国平目录周国平简介周国平简历周国平出版年表周国平文章摘录周国平博客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编辑本段周国平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中《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故事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教材。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生平: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8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编辑本段周国平简历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编辑本段周国平出版年表1986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1991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1993 译:《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1997 著:《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著:《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著:《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著:《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人生哲思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著:《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著:《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著:《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2004 著:《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 著:《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本段周国平文章摘录周国平:盼望重新踏上这条心灵之路7月9日,参加去年体验之旅及今年戈壁挑战赛的学者和商学院学员重新汇聚一堂,重温那段历经风雨的日子。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并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在今年参加戈壁挑战赛的队员手记中了解到,这一路的地形基本上是荒滩戈壁盐碱地,遍布骆驼刺,还经常受到草兵和蚂蟥的骚扰,可以说是环境恶略困难重重。那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走完全程的呢?周国平:首先我并不觉得特别艰苦,四天一路走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是我觉得不是特别的需要很大的毅力来完成,自己还是能胜任的。要说动力嘛,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对我而言,对我本身来说,这种经历是比较少的,徒步走戈壁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这是玄奘走过的道路,这肯定是有文化含量在里面的。您曾经谈到,最优秀的人身上都有着一些独特的特性,那么玄奘法师的身上也具备这样的特性吗?周国平:不管怎么说,玄奘身上具有最优秀人的品质,他有毅力,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这种勇气、这种力量是很强有力的,而且他这个人还很细致,很细心,他翻译了许多经文著作,这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在您的博客中有一篇叫做“忘记玄奘是可耻的”文章,对于这个观点,一些网友说,我不信佛教,玄奘拯救的是印度文明,忘记也好,了解也好,玄奘对我没有什么意义,也谈不上什么可耻,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看法?周国平:关于“忘记玄奘是可耻的”这个话题,有些网友也问过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太狠了。我是故意用的狠一点的,我就是想要引起人们注意这个问题。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在亚洲很多地方,包括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很多老百姓都是知道他的,在印度,据说玄奘是家喻户晓,我相信这一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书云的那个书里看到,她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去走玄奘的道路,想让当地人了解她的目的,又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这个时候小旅店的老板娘拿出一幅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图,那个上面有玄奘的拓像,说那是我们的英雄。这样一对比,我们中国的很多人不知道玄奘,或者仅仅知道唐僧,电视上的唐僧,我觉得这个很可悲。电视上的唐僧和吴承恩笔下的唐僧还是不一样的,那实际上是一个娱乐化的形象,只知道这样的一个娱乐的形象而不知道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是很可悲的。我就要讲到这一点,玄奘不仅仅是一个佛教徒,意义不仅仅在佛教,虽然他对佛教有很大的贡献。我对他的定位是一个伟大的信仰者和一个伟大的学者,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代表着一种民族的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特别需要的,实际上这种精神我们是缺乏的,但是我们当中一些伟大的人物具备这种精神,玄奘就有。这是一种认真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缺少的,象玄奘这样的伟大人物有,而我们把它忘记掉,不去发扬它,那么这就是可耻的。您去年已经参加了一次“重走玄奘路”的活动,那么是什么吸引您再次踏上玄奘路呢?周国平:去年走的“玄奘路”毕竟是很小的一段,只是玄奘离开中国内地走的一小段,这个多的是感受行走的感觉,但是玄奘他走的路是很长的,他的目的是要去印度取经,如果我仅走这么一小段,那么我的感觉是遗憾的,我想,把这条西行路完整地走一下的话,我对玄奘当年的经历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走这条路不仅是走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之路,同时也是走我们的心灵之路!《白兔和月亮》讲解(周国平)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开始的时候,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就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忧无虑”的。可是,在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她以后,她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了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呢?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还有人用游戏说和距离说来解释美感,强调审美状态是一种游戏状态,审美主体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说法都蕴涵着无利害关系这一观点。中国的审美传统主要来自道家,也是强调一种“游于物之外”的超脱态度和闲适心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篇寓言就不只是要解释美感的性质了,它的更深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落难的王子》讲解(周国平)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所以,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道理有二: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我曾写过以下这段话,可做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按:我最近四年的散文结集《善良 丰富 高贵》将在6月份出版,以下是该书的自序。序本书收入了我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我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我一向不高产,前三次结集,间隔是三年上下,这次超过了四年。四年多的文字往这里一堆,内容显得芜杂,我自己看了也惭愧。这四年多里,含我的一个本命年,而且是岁满甲子的大本命年。有一天,我去单位,人事干部把一个崭新的退休证交给我,没有让我填任何表格、办任何手续,我欣赏这不同寻常的效率。我也欣赏我那个研究室的主任,他知道我的脾气,免去了例行的嗑瓜子、讲客套话的告别会。总之,我清清爽爽地退休了。常有人不平,说我这样的学者,精力正旺盛,不该这么早让退休。他们真是不了解国情。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如我之辈,对学术机构里的官场规则、潜规则不感兴趣也一窍不通,单位里早已没有我什么事了,从这一点讲,我早已退休。另一方面呢,既然我一如既往地做着我喜欢做的事,从这一点讲,我又未尝退休。在我近年的生活中,退休实在是对我影响最微小的一件事。不过,本命年到底是本命年,让我这个不曾上过法庭的人一下子遭遇了三个官司。其中一个,我当原告,赢了,但被告躲了起来,无法执行,没有尝到赢的快乐。另两个,我当被告,也赢了,人家不依不饶,都上诉,最终仍是我赢,但耗掉了许多时间和心情,也没有尝到赢的快乐。打官司费钱又累心,绝无快乐可言,只是落到了我头上,不得不承受,据说是做名人的代价。收获自然是有的。从大里说,官司分别涉及与伪书作斗争和捍卫言论自由,是尽一份社会责任。从小里说,接触了从前陌生的人和事,长了见识,比如与品行各异的律师打交道,感触良多。曾经有写一部《本命年纪事》的打算,事过境迁,现在只是把若干资料收在了本书中,留一份简单的记录。读者会发现,与以前比,本书中批评社会现实的文字多了。部分的原因是,《新京报》约我为“时事评论”版面写专栏文章,促使我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时事”,书中这类文章基本上缘此而写。当然,前提是我自己有话要说,尤其对于今天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因为身在此界之边缘,耳闻目睹的怪现状太多,便把心中的愤懑喊了一些出来。不过,我自己对这些文字并不满意,不认为它们能够对革除弊端起多大作用。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仍是静心读大师们的书,在其引领下深入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问题,从精神层面上关注今天的现实。这决不是自私,因为我相信,中国的前途最终将取决于中国人的精神状况。通过阅读经典,我始终生活在人类伟大心灵所建造的那个世界里。这些伟大心灵使我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我最不能原谅今天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也正是本应以传承这些心灵品质为主要使命的领域,现在竟也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然而,不管现实多么令人失望,每次重温历史上伟大心灵的榜样,我便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正如歌德的诗所说:“人的榜样教我们相信神的存在。”他所说的“人的榜样”,就是指拥有善良、高贵品质的人,这样的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是有神性的。在今天的时代,有一些人的灵魂已经彻底堕落,我们不能再指望他们,但是,我们必须指望善的种子会在广大的人心中培育和繁衍,这便是希望之所在。本书的书名原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我以之为全书的总题,因为这六个字是我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表达了我在本书出版时最想说的话。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