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植物生理学的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关于植物生理学的论文期刊

《植物生理学通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10]476 号 已经于2011 年更名为《植物生理学报, 英文刊名为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 属于国家一级期刊。 他是植物生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植物生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报告、综述、实验技术和方法及学术研究动态等。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3) Plant Cell (Plant Cell)《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td.,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6) Plant Journal (PLANT J)《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15) Planta (PLANTA)《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

其实植物生理领域最顶级的是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好像去年还是今年改名称为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了) 影响因子:2004年、2005年、2006年剩下的就是plant Physiology 和plant Cell 这两个了。如果你能在Annual Review上写篇综述,那么基本上就能评上院士了。在后两者上发文章....那是我们这里比较好的毕业要求...

现在的名字叫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植物生理学其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的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包括光合作用、植物代谢、植物呼吸、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体内运输、生长与发育、抗逆性和植物运动等研究内容。定义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意义 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的一部分。但它同时也可看作普通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植物的基本组成物质如蛋白质、糖、脂肪和核酸以及它们的代谢都与其他生物(动物、微生物)大同小异。但是,植物本身又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如:①能利用太阳能 ,用来自空气中的 CO2和土壤中的水及矿物质合成有机物,因而是现代地球上几乎一切有机物的原初生产者。②植物扎根在土中营固定式生活,趋利避害的余地很小,必须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演化出对不良环境的耐性与抗性。③植物的生长没有定限,虽然部分组织或细胞死亡,仍可以再生或更新,不断地生长。④植物的体细胞具全能性,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就可成为一棵完整的植株。因此植物生理学在实践上、理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简史 产生 植物生理学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16世纪荷兰人范埃尔蒙的实验。他把一条柳枝栽在盆中,每天浇水,5年以后柳枝增重30倍,而盆中土的重量减少甚微,因此他认为植物的物质来源不是土而是水。这是第一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现象。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英国的J·普里斯特利,荷兰的J·英恩豪斯等人陆续发现了光合作用的主要环节,证明绿色植物能在光下将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O2。意大利人M·马尔皮基,英国S·黑尔斯,法国J·B·布森戈,德国J·von·李比希,英国C·R·达尔文等人分别发现或阐明了植物中的物质运输、水分吸收与蒸腾、氮素营养、矿质吸收、植物的感应性和运动等现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1800年,瑞士的J·塞内比埃撰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生理学》。走向微观 19世纪后期德国的J·von·萨克斯首先开设了植物生理学专门课程。在他和他的学生们努力下,植物生理学从植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特别是20世纪20~30年代,由于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和普通生理学的进展以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的兴起,使植物生理学深入到细胞水平。30~40年代进入细胞器水平,如以离体的线粒体、叶绿体来分析呼吸和光合等作用的机理,50年代以后,更深入到大分子的组合,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离体酶系的作用,以至电子传递系统机理等纵深方面,跨入分子水平或亚分子水平,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一个方面。就研究的时间尺度而论,从范埃尔蒙实验的5年缩短到几天,几小时,甚至缩短到秒级,毫秒(10-3秒)级,微秒(10-6秒)级,纳秒(10-9秒)级甚至皮秒(10-12秒)级了。走向宏观 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另一端是走向宏观。由对植物个体,扩展到群体、群落的研究。因为无论是在人为的农田或自然界中,植物都是聚集在一起,很少单株生存;农业生产也常是以土地面积为单位,而不是按单株来计算产量。因此必须注意群体的结构和活动;植物体与外界环境及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通风透光、土壤水肥供应情况以及共生和互斥的现象和机理。这样植物生理学就与生态学接壤,并发展出了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生态生理学这两门分支学科。定量及模拟阶段 近代植物生理学家的研究工作,已部分进入定量的阶段,在引入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后,开始了对植物生理活动的数学模拟。因为植物几乎是吸收和转化太阳能的唯一成员,所以在探讨生命起源、开发能源、宇宙航行、地球外生命以及仿生模拟等问题时,植物生理学也是必不可缺的。最早记录 远在3000多年前(公元前14~前11世纪),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有涉及植物生理活动的关于农业耕耘施肥的记述。其后在《氾胜之书》(约公元前100),《齐民要术》(533~544),《天工开物》(1637)等专著中更有许多阐述。明末《天工开物》的著者宋应星(1587~1660)在与范埃尔蒙差不多同时所著的《论气》一书中曾说:“气从地下催腾一粒,种性小者为蓬,大者为蔽牛干霄之木,此一粒原本几何?其余皆气所化也。”已明确指出了植物利用空气来生长。在中国的发展史 中国比较系统的实验性植物生理学是从国外引进的。20世纪20年代初,钱崇澍、张珽留学回国后,开始讲授植物生理学;李继侗1927年起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罗宗洛自1931年起先后在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研究院,汤佩松自1933年起先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农业研究所等处建立了植物生理实验室。他们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常为国外文献所引用。他们所教育的第一、二代学生,是国内本学科的主力。30~4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和战后国内的动乱,各大学及研究所颠沛流离,植物生理学亦与其他科学一样未得充分发展,专业队伍总共不过30人。1949年以后,植物生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展很快,在有关植物生理学的各个领域里,都程度不等地开展了工作,尤其是在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有重要意义的结果。目在中国设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各大地区的植物研究所及各高等院校中,设有植物生理学研究室(组)或教研室(组);农林等部门设立了作物生理研究室(组)。中国植物生理学会自1963年成立后,已召开过4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并出版了论文集。许多省、市、自治区陆续成立了地方性植物生理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了《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两刊物,北京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有不定期刊物《植物生理生化进展》。学科内容 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一般分为以下10个方面。光合作用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特殊功能。它们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太阳光。色素在受激发后发生电荷分离,电子经过一系列的载体传递后,引起氧化还原反应:在一端分解水分子,放出氧气;另一端还原辅酶Ⅱ,同时造成质子(氢离子)转移,形成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内外的电位差和氢离子浓度差,推动腺苷三磷酸(ATP)的合成。这样 ,将光能转变成还原辅酶Ⅱ与ATP中的化学能,最后经过一系列的酶反应,把从空气中吸入的CO2固定并还原成碳水化合物。[2] 植物代谢②植物代谢。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合成代谢——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比较简单的有机物通过一系列酶反应,组成更复杂的包括大分子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酶、纤维素等,构成植物身体的组成部分;或贮存物如淀粉、蔗糖、油脂,以供其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是分解代谢——把大分子的物质水解(或磷酸解)成为简单的糖磷酯 ,再经过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还原的辅酶(NADH或NADPH)。植物呼吸③植物呼吸。同动物一样,植物也进行呼吸,但没有像鳃、肺那样专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分解代谢所形成的还原的辅酶或几种简单的有机酸,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呼吸链),最后把吸入的氧气还原成水。电子传递和末端氧化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电子传递同时偶联着ATP的形成,供应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氧化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异化作用(disassimilation) 。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指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体内的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 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一般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分子内部的氧,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水分生理④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的生活需要大量的水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和代谢过程,绝大部分是在阳光照射下,气孔(器)开放、进行光合作用时,从叶面蒸发出去的。陆生植物适应于蒸腾作用对水分的需求,演化出各种结构。由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木质部的导管或管胞输送到地上部的叶和其他器官。进入大气时所经过的气孔能控制水分的散失。在干旱地区的植物,更有减少蒸腾的特殊构造和代谢方式。植物矿质营养⑤植物矿质营养。除CO2和水外,植物还需要多种化学元素。需要量较大的氮(N)、磷(P)、钾(K),是农业上常需以肥料形式施加的元素。需要量次之的为钙(Ca)、硫(S)、镁(Mg)、铁(Fe),是构成植物体内生活物质包括某些酶的必要成分。此外还需一些微量元素,如锰(Mn)、锌(Zn)、硼(B)、铜(Cu)、钼(Mo)等。植物体内运输⑥植物体内运输。植物没有血液循环系统,但制造有机物质的光合器官(叶子)位于地上,吸收土壤中无机养料和水分的根系处于地下,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等则要从两者取得营养物质的供应。适应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和各种器官之间物质运输的需要,植物演化出两种特殊的通道,即主要输送水和溶于其中的矿质元素的木质部,和主要输送有机物的韧皮部中的筛管。生长与发育⑦生长与发育。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膨大,发育是通过细胞的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制约,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季节性。在寒、暖、雨、旱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的植物常有休眠期。种子多在冬季或旱季到来之前形成,在休眠状态下度过不良环境。从营养生长(叶、茎、根的生长)向生殖生长(分化花芽、开花、结实)转化的过程常与自然环境的年度变化相偶合。植物有一系列感受环境变化的机制,光周期现象是其中之一。植物的细胞具有很大的全能性,身体许多部分的细胞,离体后在人工培养基中,都可以脱分化而长成愈伤组织。在适当的情况下,又可以再分化,形成根、茎、叶等器官以至长成完整的植株。植物激素⑧植物激素。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各器官间的生理活动,除随营养物的供求关系相互制约以外,大都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来相互调节和控制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植物激素,它们在某些部位形成,转移到另一些部位起作用。如最先发现的生长素就是在生长顶端形成,促进下面的细胞伸长。随后相继发现许多其他激素,如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除去通过化学物质而调节控制之外,植物中也能有迅速的物理的信息传导,如电位的变化。抗逆性⑨抗逆性。不同植物对不良环境的耐性和抗性的差异很大,有的能在极干旱的条件下生存,有的能抵抗低温。品种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在自然界中,不同生境中植物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由它们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决定的。在农业生产上,扩大作物的种植,了解抗逆性的生理机理,有助于采取措施以提高抗逆性,或为育种工作中抗逆品种的筛选提供生理指标。植物运动⑩植物运动。生活在水中的低等植物,有些具有特殊器官如鞭毛,可以游泳,作趋光运动。陆生植物虽然着生位置固定,却并非完全不能运动。根有向地(重力)性,叶子有向光性,是通过生长来运动,称为生长运动。有些植物能做机械运动,如睡莲的花昼开夜合;合欢的复叶晚间闭拢;含羞草和食虫植物猪笼草等,动作更为迅速。

植物生理学相关期刊

考研经验分享:严格要求自己,发下试卷,将考试时间根据题目数量按照以往的经验划分为不同的时长段,掐着时间答题,若时间到了题目没写完,请舍弃那道题目,不然它会直接影响你之后的时间分配。答题时就题论题,不要过度扩展,按照总-分-总结构尽可能地向老师展现你良好的逻辑思维。纯背诵的题目一定要快、准、狠(提高你的写字速度因此很重要)。对于没见过的、没背过的题目,尽量往学过的知识靠,多少会得到一些分数的。练习你的字迹,最起码要做到工整,让阅卷老师看着比较舒服。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心存侥幸,认为某些知识点可能不会考就不去看了。观察历年的人大真题,每年的题目都非常的发散,对于知识的要求并不只是简单的理解和背诵,而是需要更深层次的整合,要求考生有综合性能力,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所以,如果真的抱了必上的决心,那么就请全力以赴,不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吃透,以一个研究生的高度来面对这场考试。很久之前,看过一位高分上岸其它院校的学姐在经验贴中说的话:“对知识、对考试,要心存敬畏”。事实上,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思考过的每一个问题,基于兴趣而了解的任何边角料的知识,都有可能会成为你答题的素材。而且,复试时考察的题目的灵活性相较初试要更强,更加发散,这些都不是刻意准备可以做到的,因此,需要你学习时是内在动机所驱动。当然,并不总是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你即使使用了各种方法,依然心态不会有任何的好转。或者,你根本就没有任何动机去调整心态,你会感觉非常疲惫,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听,只想世界突然静止。那么这种情况其实还是蛮危险的,如果很累了的话,就休息一会儿吧!不要有任何负罪感,考研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走一路,掉一路血,伤害区域扩大,这才叫人生。”愿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挑战中变得更加强大!

《植物生理学通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10]476 号 已经于2011 年更名为《植物生理学报, 英文刊名为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 属于国家一级期刊。 他是植物生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植物生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报告、综述、实验技术和方法及学术研究动态等。

推荐书目:339植物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傅承新)、遗传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石春海)、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合生),874植物保护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叶恭银)。339的科目不同出版社的内容差别并不大,如果本科学过这三门课,可以接着用上课时用的课本。石春海老师编的遗传学课本内容上可能比较精简,建议可以买朱军的遗传学进行补充。874主要考叶恭银教授编写的植物保护学,偶尔会出一些植物化学保护的题目,分值不大,有余力可以看看徐汉虹老师编写的第五版植物化学保护学。

自我介绍: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科是一本,上岸浙江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录取。本科是农学类专业。总分360,个人还是很满意这个分数滴嘿嘿嘿。

其实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是一个比较冷门同时也比较重视科研的学科,我是爱好加专业评估后认为考这个专业对我最有利,所以才选择的这个专业。由于目前在学科排名中,植保获评A+只有南农和浙大,中农A-,我当时的纠结主要是局限在这三所学校。植保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农药、病理、昆虫。需要注意的是,中农最为强势的农药学,并不设立在植保院,而是在理学院。我看了一下中农的参考书目,在本科期间涉略到的相关知识较少,所以我率先放弃了中农。在南农与浙大中,我最终选择了浙大,理由如下:1.南农的病理较为强势,但是我本身对病理不怎么感兴趣。2.浙大与南农相比,平台更大一点。3.考浙大的难度主要是英语的自划线(浙大是34所之一),我六级已经过了,在我复习了公共课一段时间后,刷了英语一,分数还不错。4.虽然浙大招的人很少,但是正因为招生人数太少,导致大多数人不敢报,所以并没有出现百里挑一的可怕情况,相反,在不少时候,只要过复试线就可以录取。5.从前年开始,浙大植保开始执行海南计划、中原计划,招生名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接下来介绍一下浙大植保专硕的考研情况。浙大植保专硕分为三个方向,需要在一开始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决定自己选择哪个方向,不同方向的录取名额差异很大,如农药的录取名额一向很少大概是在3个左右(很神奇的是,就这几个名额也经常招不满人,可能是人数实在太少没有人敢报吧,心脏特别强并且对这个方向真的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昆虫和病理一般在8个左右。根据浙大官网数据,植保专硕的招录比大约是:1,但是这个数据其实并不关键。因为这个数据并没有区分每个方向的招录比,而各个方向又是分开招生分开录取的。所以建议各位学弟学妹最好去看看自己打算报考方向往届学长学姐的分数再做决定。最后,综合成绩=初试总分/5×60%+复试成绩×40%,复试占比较高,因此好好准备复试还是很有必要的。

1、肖秀荣全家桶(包含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

2、徐涛冲刺笔记(徐涛视频课上呈现的内容,是浓缩的精华)

3、腿姐30天上70选择题集(腿姐的选择题出题确实厉害!!!,之前我学姐也是推荐的腿姐)

【政治】 1、我是7月份开始复习,看徐涛的强化班。看完一课做肖1000,暑假把政治选择题刷完一遍。9月开始看腿姐技巧班,中间也一直在刷肖1000选择题。买了腿姐的冲刺笔记背诵,最后一个多月买了徐涛肖秀荣腿姐三个人的押题卷,刷选择题,大题背肖四。 2、选择题一定要多刷,腿姐或者徐涛的背诵手册能背多熟练就背多熟练,知识点牢记于心。我考政治时间有点紧,没时间检查,最后政治选择题只错了2个。 3、有一些同学到9月份甚至更晚才开始复习政治,我个人觉得暑假就可以开始了,这样到后期压力不会太大。

《考研单词闪过》、《李剑词汇真经》、《考研英语7000词》

红宝书(刷单词直到考试)

【英语】 1、浙大比较看重英语,我是从同年1月开始准备。单词推荐朱伟的《恋恋有词》,背单词的同时需要注意联想,掌握词根的运用,可以配合视频进行学习,至少通过三遍学习,做到英译汉、汉译英熟练。阅读理解推荐唐迟,看视频的同时需要用笔认真登记,了解每个问题出现的段落,画出关键词句,同时注意标记不认识的词语进行了解,不要求背会,每周完成阅读理解三篇。作文推荐王江涛老师,跟老

师学习论文写作构成,掌握不同作文的写作模板,并针对每一种题型背诵三至五篇范文。

9月至12月刷英语历年真题,该时间段要求英语二的历年真题刷二到三遍,因此推荐进行铅笔作答,作文部分一定要手写锻炼,每周至少进行一套题综合训练。找不到真题的可以去考研文库看看,里面有很多研究生会上传资料。12月之后查漏补缺,小作文与大作文交替进行,巩固单词,阅读理解可以每天一道进行熟悉。

关于专业课:

339植物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傅承新)

遗传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石春海)

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合生)。

874植物保护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叶恭银)。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浙大自命题,考试试卷上包含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学和农业生态学5个模块,自选三个作答,一门50分。我选的是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每门课我都筛选出了一份资料,直接开始背。记住贪多嚼不烂,你可以自己整理好你觉得全面的一份笔记,然后直接开始背。

我选的三门中,植物学背的知识点会比较琐碎一些,单子叶双子叶那大家可以尝试自己画图、标注,慢慢就会把逻辑理顺,这门就是使劲背,把一些容易混乱的知识点多背几遍,今年考了拉丁文,我是一个都不会,10分送给老师了,所以当你遇到你不会的题目时也不要慌,把别的题答好就行。

植物生理学就比较简单,特别好背,而且真题重复率最高的,今年的题基本都是历年真题,当时做下来就感觉植物生理学这门应该会接近满分。所以说一定要掌握所有真题,有些真题真的真的会重复考,所以要了解真题出题规律,根据重复率选择性地解决书本每一章后面的问题。

我知道大家非常担心遗传学那些复杂的计算题,但其实考试考得会简单很多,可以把对应的知识点学完去看真题,你会发现远没有你想象的复杂,如果看不明白,多看几遍真题的答案和对应的概念就慢慢理解啦,值得注意的是遗传学大题的真题重复率也挺高的,大家可以多背背真题。

【874农业专业知识】 浙大自命题,考试试卷上包含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题型是名词解释和论述题,考试中要求选做5题名词解释和5题论述题,这个自由度非常大。我个人建议植物营养学可以选一选,如果你仔细研究历年真题,你会发现植物营养学的真题重复率大约可以达到90%左右,土壤学历年真题重复率大约在20-30%左右,所以10%的分数选土壤学,就能游刃有余。所以说背完真题你就可以答满卷子了。

当然答题也是有要点的,名词解释一题5分,不能只写一句话或者一行的话,这样的话两三分顶天了,字多取胜啊家人们,名词解释需要你不停拓展,写它个4-5行才能拿到比较高的分数。 论述题一题25分,不写一整页纸这个分数你拿的都心虚!所以你在背诵的时候就需要有条理,列清楚123。当然卷面整洁这种基础问题就不说了。关于这一门的复习,我是在339复习完一轮后开始背资料,同样也是复习了3轮,背了3遍资料。要掌握所有真题,了解出题规律,根据重复率选择性地解决书本每一章后面的问题, 给的诀窍还是多背多背多背。

我复习倒是挺早,但复习一直找不到学习状态,很难静下心完全投入学习之中,感觉除了背书啥都好玩,只能强迫自己每天背单词背专业课。后来找到一些小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 如果是手机,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并且让家人给你设置密码,我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30手机软件都是用不了的,可以留一些类似点外卖的软件。 学习的时候手机要放在看不见的地方,不然总想拿起来看看。午饭后午睡半小时会让下午都很精神,建议睡醒就可以做英语阅读,晚上睡觉前可以不看笔记回忆你今天学的专业课内容,看看能否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实在想不起来再去看笔记,这个方法非常有助于背牢专业课!

关于复试:

复试主要分为四个类型的题目:自我介绍、英文能力考察、专业知识考察、政治倾向考察。自我介绍我就不多说啦——但是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记得中文的自我介绍,我当时觉得考研英语分太低了,得从复试上力挽狂澜,拯救一下我英语不好的形象,可是老师面试一开头就说,用中文介绍一下自己,只能用中文。自我介绍大概一两分钟就好了——然后就英文能力考察,有些年份是翻译文献,有些年份是英语问答,英语问答并不难,主要是问一些描述性问题,比如描述一下你的家乡。专业知识一部分是在课本上就有的,另外一部分是学科前沿,比如说出10个与本专业相关的sci期刊。政治取向考察就....做一个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好孩子就没问题。如果有空余时间,会问你毕设相关内容,所以要熟悉一下毕设的成果,还会问点常规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择浙大?各位学弟学妹请注意,我的复试是在线上进行,线下题型会不会发生改变我无法确定。最后,浙大的老师都很温柔,如果你不会这道题他们也不会刁难你,但是记住一定要保持着一个诚恳、谦逊、求知的态度。

关于心态:

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都需要早上六点起,晚上十点才可以回去休息。人总有疲惫的时间,所以我选择和朋友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学习,每周都会和朋友外出吃一顿饭、出去健身等等,休息一下午。考研中,不理解答案写作方式是很正常,每次做英语阅读理解和专业课简答题时总是备受打击,此时信心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做法是与研友交流,了解问题出现的状况,记录笔记,在下次遇到相关问题时及时修改,此外我很少与他人进行对比,主要看重个人的进步,只要每次答题有所进步便可以。

复试准备经验

复试主要分为四个类型的题目:自我介绍、英文能力考察、专业知识考察、政治倾向考察。自我介绍我就不多说啦——但是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记得中文的自我介绍,我当时觉得考研英语分太低了,得从复试上力挽狂澜,拯救一下我英语不好的形象,可是老师面试一开头就说,用中文介绍一下自己,只能用中文。自我介绍大概一两分钟就好了——然后就英文能力考察,有些年份是翻译文献,有些年份是英语问答,英语问答并不难,主要是问一些描述性问题,比如描述一下你的家乡。专业知识一部分是在课本上就有的,另外一部分是学科前沿,比如说出10个与本专业相关的sci期刊。政治取向考察就....做一个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好孩子就没问题。如果有空余时间,会问你毕设相关内容,所以要熟悉一下毕设的成果,还会问点常规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择浙大?各位学弟学妹请注意,我的复试是在线上进行,线下题型会不会发生改变我无法确定。最后,浙大的老师都很温柔,如果你不会这道题他们也不会刁难你,但是记住一定要保持着一个诚恳、谦逊、求知的态度。

植物生理相关的英文期刊

国内生物类期刊中,排在第一的《CellResearch》杂志已经成为了本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期刊,不少著名学者都选择将新成果发表在该期刊上,其影响因子自突破10之后,今年又稳步上升至了,这份期刊于1990年创刊,2001年首次获得影响因子,这份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同时,中科院的另外一份期刊:MOLPLANT(分子植物)也升至,排在第三,据报道这两份期刊SCI影响因子位于同学科前10%,另外中科院还有《国家科学评论》《中国病毒学》今年上半年被SCI正式收录。MOLPLANT(分子植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目前这份期刊在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已位列亚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生物学领域研究类期刊排名也很靠前,前面的几份期刊是PlantCell,PlantPhysiology,NewPhytologist等,可见这一期刊已跻身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期刊行列。还有遗传学报(JGENETGENOMICS)也是发展迅猛,影响因子从去年的上升至,这份期刊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主要刊载动物、植物、医学和微生物等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也包括该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大

在官网上就可以。plantjournal是植物杂志/植物学报;plantphysiology是植物生理学PP(plantphysiology)是老牌的杂志了,曾一度引领植物研究,后来,上世纪90年代末开办的PlantCell成了植物的老大。PP一直和plantJournal(PJ)不相上下,略有逊色,但现在IF一度超过PJ。但PP有特色,PC和PJ都注重分子生物学,PP可以说兼容并蓄。一直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阵地。可以说,都很难,好不好中,看你的研究方向更适合哪个期刊。两期刊审稿首先是一个领域主编和一个副编先看一遍,一般一周左右,两人意见一致,再送审,一般两个审稿人,给审稿人的时间一般三周左右,所以周期一般很快的。一个月左右,文章接受后,几天后就直接在线刊出。期刊名plantphysiology出版周期:月刊中科院杂志分区植物科学分类下的1区期刊.植物领域的顶级期刊近四年影响因子:2013年度2012年度2011年度2010年度期刊名plantjournal出版周期:半月刊中科院杂志分区植物科学分类下的1区期刊同样是植物领域顶级期刊近四年影响因子:2013年度2012年度2011年度2010年度。

其实植物生理领域最顶级的是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好像去年还是今年改名称为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了) 影响因子:2004年、2005年、2006年剩下的就是plant Physiology 和plant Cell 这两个了。如果你能在Annual Review上写篇综述,那么基本上就能评上院士了。在后两者上发文章....那是我们这里比较好的毕业要求...

SCI-E2005年植物学(Plant Sciences)期刊+IF值(144种)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 PLANT CELL .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 PLANT JOURNAL . PLANT PHYSIOLOGY . NEW PHYTOLOGIST .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 PLANTA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PHYTOCHEMISTRY .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 ANNALS OF BOTANY .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JOURNAL OF PHYCOLOGY .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 TAXON . PLANT CELL REPORTS .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 PHYSIOLOGIA PLANTARUM .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 EUROPEAN JOURNAL OF PHYCOLOGY . PHYTOPATHOLOG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 PLANT BIOLOGY . SEED SCIENCE RESEARCH . MOLECULAR BREEDING . ADVANCES IN BOTANICAL RESEARCH INCORPORATING ADVANCES IN PLANT PATHOLOGY . PLANT PATHOLOGY . PLANT AND SOIL . WEED RESEARCH . PLANTA MEDICA . PLANT SCIENCE . PROTOPLASMA . SYSTEMATIC BOTANY .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PRESLIA . 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 WEED SCIENCE .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APPLIED VEGETATION SCIENCE . PLANT DISEASE .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 PHYTOCHEMICAL ANALYSIS . BOTANICAL REVIEW . PHYTOMEDICINE . AQUATIC BOTANY . SEXUAL PLANT REPRODUCTION . PHYCOLOGIA .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 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 .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 AUSTRALIAN SYSTEMATIC BOTANY .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 FLORA .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REVUE CANADIENNE DE PHYTOPATHOLOGIE .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REVUE CANADIENNE DE BOTANIQUE . FOLIA GEOBOTANICA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 PLANT ECOLOGY . JOURNAL OF THE HATTORI BOTANICAL LABORATORY .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ZEITSCHRIFT FUR PFLANZENERNAHRU . BRYOLOGIST . EUPHYTICA .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 BOTANICA MARINA . PLANT BREEDING . BOTHALIA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BOTANY . JOURNAL OF APPLIED BOTANY-ANGEWANDTE BOTANIK . PHOTOSYNTHETICA . JOURNAL OF THE TORREY BOTANICAL SOCIETY . BIOLOGIA PLANTARUM .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 NOVA HEDWIGIA . BREEDING SCIENCE . WEED TECHNOLOGY . PHYTOCOENOLOGIA .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RCHAEOBOTANY . LICHENOLOGIST .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 JOURNAL OF APPLIED BOTANY AND FOOD QUALITY-ANGEWANDTE BOTANIK .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 . GRANA .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BELGIAN JOURNAL OF BOTANY .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 JOURNAL OF BRYOLOGY . AUSTRALASIAN PLANT PATHOLOGY . BOTANICA HELVETICA .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PHYTOPARASITICA . CRYPTOGAMIE ALGOLOGIE . JOURNAL OF PLANT BIOLOGY . RHODORA . ECONOMIC BOTANY .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 CRYPTOGAMIE BRYOLOGIE . ACTA BOTANICA SINICA . JOURNAL OF AQUATIC PLANT MANAGEMENT . AMERICAN FERN JOURNAL . PHARMACEUTICAL BIOLOGY .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 ACTA BIOLOGICA CRACOVIENSIA SERIES BOTANICA . PLANT BIOSYSTEMS . ISRAE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 PHYTON-ANNALES REI BOTANICAE . JOURNAL OF PLANT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 ANNALES BOTANICI FENNICI .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 PHYTOPROTECTION . CANDOLLEA . BRITTONIA .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 BLUMEA . MAYDICA . ACTA BOTANICA GALLICA . ACTA SOCIETATIS BOTANICORUM POLONIAE . ZEITSCHRIFT FUR PFLANZENKRANKHEITEN UND PFLANZENSCHUTZ-JOURNAL OF PLANT DIS .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 . NOVON . TROPICAL GRASSLANDS .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 . BANGLADESH JOURNAL OF BOTANY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植物生理学外文期刊

请见下面两个链接:第一个影响因子,第二个影响因子,都是植物生理方面的国际顶级杂志。

其实植物生理领域最顶级的是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好像去年还是今年改名称为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了) 影响因子:2004年、2005年、2006年剩下的就是plant Physiology 和plant Cell 这两个了。如果你能在Annual Review上写篇综述,那么基本上就能评上院士了。在后两者上发文章....那是我们这里比较好的毕业要求...

没有植物生理学,是植物生理学报吧,植物生理学报是核心期刊,审稿周期肯定是很长的,能不能过主要是看文章质量论文发表咨询我头像

刊名: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主办: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周期: 月刊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2095-1108CN: 31-2055/Q邮发代号: 4-26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植物生理学报曾用刊名: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时间:195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核心期刊,期刊没有几级的讲究,要发文章我帮你

关于植物的生物论文

(植物学研究)里面有~像一些中草药或者稀有植物都有~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写什么呗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植物的科学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关于植物检疫问题的思考

摘 要:植物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植物检疫及其积极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植物检疫;林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的生产、生态系统的安全以及其可持续发展,极有必要对植物及其产品采取的一系列旨在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和定殖的综合性管理措施,植物检疫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一、植物检疫的定义与内涵

***一***植物检疫的定义

植物检疫是指为了保护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安全,由法定的专门机构,依据有关的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前、流通中和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和定殖的综合性管理措施。

***二***植物检疫的内涵

植物检疫的目的是要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通过人为活动***贸易或非贸易的***进行远距离传播,保护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植物检疫工作所针对的有害生物是指那些危害严重,防治困难,主要通过人为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国内尚未发生或虽有发生但分布不广的有害生物。

二、植物检疫的积极意义

***一***开展植物检疫是保障植物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病虫害的制约。病虫害贯穿于植物生产的全过程,随时都可遭到病虫的危害,轻者影响林木开花、结实、材积增长,重者整株、大片枯死。植物检疫是一项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它可以把检疫性有害生物阻截在国门之外,消灭在产地之内,减轻防治工作的压力和经费的开支,也提高了种苗的质量和造林的成活率;它不仅是一项长期的预防措施,也是一种从根本上治理病虫害的方法。

***二***开展植物检疫能有效防止***有害生物的传入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分布是有地域性的,一种有害生物要从原发生地传播到另外一个新的地区,由于自然屏障的阻隔,单靠自身的能力往往是办不到的,必须依靠外力的帮助。另一种是人为活动***贸易或非贸易性***。这两种传播途径,以人为传播最为重要,因为许多有害生物可潜伏在植物及其产品的内部,或依附在其外表,或混杂在其间,借助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邮寄,把它们携带到自身所难以到达的地方。有害生物一旦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如果有其寄主植物存在,而又避开了原产地天敌的制约,则很容易在那里定殖下来,迅速繁衍下去,氾滥成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地开展植物检疫。森检工作就是要***品质优良的林木、花卉新品种引进来,同时又要防其有害生物传入。

三、植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化程序的发展,特色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草皮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农产品及花卉苗木等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频繁,调运量不断增大,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不但任务繁重,而且面临的形势严峻。

***一***植物检疫的品种范围较窄 客观地说,目前只有水稻种子、蔬菜种子进行了规范化的产地、调运检疫。其他如水果类、蔬菜类、商品粮等大量农产品的产地、调运检疫很少开展。

***二***调运带证率较低 从事农产品及花卉苗木等植物生产经营单位对植物检疫法规及工作内容了解甚少,部分经营者认为检疫就是收费。极少数经营者很不配合,严重影响了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及花卉苗木普遍存在无证调运现象,以汽车运输的尤为严重。大部分经营者认为,只要取得农产品《产地检疫合格证》或植物检疫证明编号,运输时就不需要办理调运《植物检疫证书》。据调查,在持证运输的农产品及花卉苗木中,省内调种带证率明显低于省间。

***三***植物检疫技术水平较低 植物检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肩负著保护国家植物生产安全的重任。植物检疫员需要由工作作风正、法制观念强、业务能力精的人员担任。而目前从事植物检疫工作的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业务,有的虽然懂业务,但法律知识少,不能胜任植物检疫工作。在检疫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仪器装置,目前检疫物件只能靠产地检疫及产地检疫证书加以判断,很多调运的植物及产品产地检疫又很不规范,在调运过程中凭直觉来判断有无检疫容易产生很大误差。

***四***植物检疫实施难

虽然有相当完善的植物检疫法规但实际操作难。农业部《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山东省植物检疫办法》等对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规范化检疫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大多数应施检疫的植物及产品的产地调运没有检疫。虽有健全的检疫队伍但发挥职能作用难。由于缺乏经费,加上植物检疫功能弱化,各地疫情调查、疫情分布、调运检疫等经常性检疫工作淡化或难开展,多数检疫员没有发挥职能作用。检疫把关口但把关难。交通、铁路、邮电等运输企业或个人应凭“植物检疫证书”正本承运、收寄应施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配合植物检疫部门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交通、铁路部门已经严守把关,但邮政部门对大量应施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如商品粮、水果、蔬菜等把关不严,工作上与检疫部门脱节。

四、开展植物检疫的措施

***一***根据植物及其产品的流通环节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

植物检疫的任务就是要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人为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既要防其传出,又要防其传入,两者必须兼顾。要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就必须在植物及其产品未进入流通领域之前、流通途中和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之后采取检疫措施,打断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环链,即可终止有害生物的传播。在不同的环节应采取不同的检疫措施,如在植物及其产品培育期间,可用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分别实行封锁、消灭和保护措施;开展产地检疫,把好产地检疫关;从国外引种,严格履行检疫审批手续等。在流通途中,可用设卡检疫***包括进出境检疫、旅客携带物检疫、邮包检疫、过境检疫及国内调运检疫***等措施。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后,可用隔离试种检疫、集中种植、疫情监测、铲除措施等。

***二***正确处理好“把关”与“服务”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植物检疫有两个职能:一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人为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既要防止其传出,又要防止其传入。二是为植物及其产品的种植者、经营者服务,为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维护国家的外贸信誉。在森检工作中,“把关”与“服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把关”是前提,“服务”是目的,“把关”是为了“服务”,“服务”又必须“把关”,一定要把“把关”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外检工作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做好检疫工作,发挥把关作用,服务对外开放,方便进出往来”。在具体做法上,他们派员到港澳等***地区进行疫情调查,初步检查、监督包装和消毒处理,从而缩短了入境检验时间,加快了检放速度,促进了转口贸易的发展。国内检疫也把重点放在了产地,狠抓疫情源头,严把产地检疫关,把检疫性有害生物消灭在种苗生长期间,不仅提高了种苗、花卉的质量,也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

***三***把法制手段与技术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植物检疫是一件法制性很强的工作,森检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植检和森检法规。他们不仅要对流通过程中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管理,还要对植物及其产品拥有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以规范。如何对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呢?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让生产经营者自觉地按照植检、森检法规的规定去办理检疫手续,如调出植物及其产品应及时向当地森检机构办理申报,从国外引进种苗应主动向省级森检机构办理引种审批,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等。植物检疫不仅是一项法制性很强的工作,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在实际工作中,植物及其产品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事还是很多的,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它们检查出来,又如何把它们除掉,让健康的种苗正常流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检疫检验方法和除害处理办法是不行的。因此,要想把森检工作搞好,必须把法律手段和技术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植物的科学论文

生物科技小论文——草莓的无土栽培 摘要:1、利用学校的生物园地,通过配制合理的营养液,完全 可以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 2、无土栽培的草莓具有生长速度快、长势好、花芽分化 早、开花结果早、产量高的特点。 关键词:培养基、营养液、无土栽培、简单易行 将作物栽培在除土壤以外的培养基上,叫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具有不占地或少占地、换茬快、环境清洁、产品无污染和生长好、品质优、色鲜味美等优点,为花卉蔬菜、粮食以及水果生产的工业化、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草莓的无土栽培实践活动,使我们初步掌握无土栽培的技术,懂得利用水培法来确定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原理和矿质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原理 植物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土壤颗粒主要起着固着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将植物生活所需的无机盐按一定比例配成营养液进行作物的无土栽培。 三、实践方法 采用与泥土盆栽草莓相对照试验,盆栽草莓使用一般的菜园土作固着物,施用化肥和农家肥,进行水肥管理。 四、实践器材 无土花盆(双层塑料套盆或采用罐头瓶、硬泡沫塑料做定植板也行)、草莓苗、营养液原液、天平、洗净的碎石或蛭石、温度计等。 五、 试验与管理 1、试验时间:1997年9月-1998年5月;1998年9月-1999年5月 2、试验地址:校生物园 3、营养液原液:经试验得知,表1为最佳配方。 4、栽培方法:选择无病虫害、植株矮壮、具4-5片叶、顶芽饱满的壮苗,洗净根上泥土后,定植在无土花盆的上盆中,用碎石子或蛭石作固着物,下盆中盛清水,待长出新根后(1周左右)将清水倒掉,换上培养液。 表1 无土栽培草莓营养液原液配方 成分名称 含量(MG/L) 硝酸钙 236 硝酸钾 303 磷酸铵 57 硫酸镁 123 三氯化铁 500 硼酸 氯化锰 5、管理: (1)及时添加营养液。每周补液1-2次。每次50-100ml。进入4月份以后,气温升高、蒸发快,同时正当开花、结果盛期,需肥量大,每2-3天补液1次,并要增加营养液的浓度。一般开花前培养液浓度是 原液∶水=1∶9 开花后培养液浓度为 原液∶水=∶ (2)隔天上午喷水1次,4月开始每天喷水1次,保持相对湿度70-80%。 (3)光照为生物园里的自然光照(注意不要放在直射太阳光下,以免培养液温度升得过高造成根坏死)。 (4)注意及时摘除老叶、匍匐茎。当发现植株下部的叶片呈水平着生,开始发黄、叶柄基部也开始变色时,应立即摘除。匍匐茎消耗养分大,为保证果大质优,发现生在叶片基部的幼嫩线状物——匍匐茎,要及时摘除。 (5)注意病虫害防治。草莓虫害主要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内吸杀虫剂防治,如甲胺磷、乐果等。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病毒病等,可用波尔多液、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 (6)注意及时疏蕾垫果。 六、观察记录情况 1、根系在2℃时开始活动,在7℃时开始长新根,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高于30℃时停止生长,并有根部变色受害情况,在-8℃时根系受到冻害。 2、地上茎、叶气温在5℃时开始生长,生长最适气温为15-25℃气温过高过低生长都较缓慢,气温高于30℃以上有老叶焦边现象。 3、气温在5℃以上开始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最适气温在5-15℃之间,开花在10℃以上,开花盛期在15℃左右。 4、培养液pH值在最为适宜。 5、开花结果情况见下表 表2 无土栽培草莓开花结果记录统计表 盆数 盆栽时间 第一花序 第二花序 总果实/株 月/日 叶片数 开花 月/日 小花朵数 果实成熟月/日 开花月/日 小花朵数 果实成熟月/日 数量 重(克) 20 9/23 9/26 4-5 3/23 4/6 11-17 4/12 4/27 4/10 4/21 5-9 4/20 5/18 9-171 53-257 七、结果与体会 1、无土栽培的草莓比盆栽草莓生长速度快、长势好、花芽分化早、开花结果早,从定植到第一花序开花和果实成熟都比盆栽提前一周左右,并极少有病虫害。 2、试验证明,室内无土栽培草莓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在家庭中推广种植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既可以观赏、美化环境,又能品尝到气味芳香、营养丰富的春季水果珍品,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深受群众欢迎。通过实践,既帮助我们理解了教材,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并促进了无土栽培技术在本地的推广。 说下几个别的题材: (比较好写点的) 1、可以写写物体为什么会有重量?(如果觉得简单可以写写物体为什么会有质量?觉得难就讲讲重量和质量的区别) 2、恐龙和乌龟都是爬行动物,为什么一个长得这么快一个长得这么慢? 3、都说鸟类是恐龙进化来的,有什么证据? 4、现在温室效应这么严重,是什么引起的?有什么解决方案? 5、可以找一种常见或者著名的病症,说一下它的原因或解决方法或治疗前景。麻烦采纳,谢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