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节事旅游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节事旅游论文题目

在写作旅游 文化 论文前,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论文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对于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旅游论文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文化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河北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长效机制模型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 旅游景区不文明行为约束机制研究 4. 旅游需求波动、风险管理与非线性减贫效应研究 5. 河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6. 促进辽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及对策建议 7.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研究--以中国和中亚五国为例 8. 我国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9. 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的实证分析 10. 基于模型构建的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诊断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11. 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12. 环洞庭湖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 措施 13. 基于游客感知的海南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与形象修复研究 14. 石林县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15. 长治市创意旅游农业发展探索 16.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集聚及其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17. 高校教师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以江苏和安徽两省部分高校为例 18. 产业融合视角下黟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19.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黄冈市旅游产业为例 20. 新三农视角下的乡村游和乡风文明建设探讨--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二) 1、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3、试述旅游经济运动的主要矛盾和内在动力 4、试述现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论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6、论旅游经济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7、论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8、试论目前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9、试述旅游需求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10、试论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调节 11、试论旅游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12、试论旅游市场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3、试论如何测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14、试述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15、试析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 16、试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17、试论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8、试论我国旅游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9、试述目前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三) 1. 旅游产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2. 旅游活动地理投影下城市旅游空间优化的策略 3. 浅谈旅游电子商务 4.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提高对民居客栈的研究 5. 建设旅游强省背景下的湖南旅游演艺品牌发展对策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7. 体验经济视角下福州地区旅游消费创意开发研究 8. “全域旅游”目的地内部营销中的政府角色创新探析 9. 分析黑龙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1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评价的保障体系建设 11. 导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与管理剖析 12.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的新要求 13. 基于低碳视角的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14. 谈低碳旅游与景区酒店管理服务 15. 电子商务环境下广西龙门水都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6. 乡村家庭旅游业经营状况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四川彭州九峰村为例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18. 探讨乐山市发展医疗旅游的障碍分析和应对策略 19. 遵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 电子商务背景下旅游 市场营销 策略分析 猜你喜欢: 1. 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 2.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 3.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4. 旅游文化论文题目 5. 2017年旅游管理论文题目汇总

毕业论文选题是开展论文写作的前提,直接影响论文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旅游产品的科学评价

2. 游游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3. 旅游企业成本控制途径

4. 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5. 旅游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

6.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与科学规划

7. 对导游员从业行为规范的设想

8. 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

9.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饿意义与策划

10. 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研究

11.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

12. 节假日旅游的动员与组织

13.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4. 湖南省导游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5. 对湖南女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16. 旅游者旅游动机浅析

1. 论旅游服务心理与旅游服务技能

2. 浅论导游员的个性要求

3. 对湖南省导游员(生存、健康或其他)现状的调查

4.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5.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6. 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

7.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8. 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9.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0.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处理

11.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查

14.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15. 浅析湖南的“旅游扶贫”

16. 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旅游经济的影响

17.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形象地位

18. 以××(地)为例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9. 来长沙的日、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

1. 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2. 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3. “把风景变成资本”:以长沙为例的实证分析

4. 我国旅游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乡村旅游开发的旅游效应分析

6. 大众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7.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

8.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经济学分析

9.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10.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1.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2. 旅游品的营销策略

13.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4. 农村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构建

15. 旅游广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6. 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7. 会展旅游的开发策略

18. 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研究

19. 城镇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管理探索

20. 旅游开发中文气氛围的营造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旅游专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一、毕业论文选题注意事项

1、论文的论题切记大而空,题目要细,要有 针对性,不要 出现 太大的范围。

2、论文选题时 要经常与导师邮件、电话沟通,但电话沟通要注意时间。

3、 要熟悉 自己的 论文题目,根据题目 和 思路 列提纲,围绕提纲 搜集材料,整理成文字。

二、旅游专业选题

1、家乡所在地的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2、家乡所在地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研究;

3、城市或主要景区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研究;

4、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5、旅游区划等级系统的研究;

6、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研究;

7、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关系的研究;

8、不同性质旅游景区开发对策研究;

9、长春“雕塑公园”的市场研究;

10、长春“世界风景园”的.市场研究;

11、长影世纪城的市场研究;

12、长春市文化街区的研究;

13、长春市韩国街文化特色研究;

14、吉林市文化街区和旅游景点研究;

15、吉林省渤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探索;

16、我省旅游资源前 瞻 性开发探讨;

17、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思考;

18、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

19、主题公园:城市旅游形象的新名片 20、关于开发我国农村旅游市场的思考

21、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22、试论当前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观和市场观

23、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探讨

24、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

25、xx年吉林省(长春市或其他地区)旅游局调研成果

26、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利益 27、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28、吉林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27、开展旅游地理研究的意义

节事旅游文献综述论文

相关范文:会展旅游发展路径及实例分析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会展旅游的特点及发展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展旅游发展的路径。大中城市可以通过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提升城市旅游的整体实力、扩大旅游企业的积极作为、融合主题会展与主题旅游,从而达到会展拉动旅游、旅游促进会展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会展旅游 会展业 旅游业 商务和会展旅游是在国际上普遍被看好的前景广阔的旅游形态,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都专门设置了会展服务机构,积极发展会展旅游。如瑞士的日内瓦、德国的汉诺威、法国的巴黎、新加坡及我国的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会展设施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会展旅游市场的重要性也将更加突出。 会展与会展旅游 会展业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业贸易、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通过会展活动,能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展旅游正是在会议、展览、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举办的前提下,延伸到旅游业的产物。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会展旅游也作出了各种界定,但目前仍未有统一的内涵。如以研究事件旅游而闻名的学者盖茨(GETZ)就认为,展览会、博览会、会议等商贸及会展事件是会展业(MEETING INDUSTRY)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有许多学者主张将会展旅游概念泛化。本文所讨论的会展旅游对应发达国家所指M、I、C、E细分事件旅游市场的概念,即Meetings(会议)、Incentices(奖励旅游)、Conventions(大会),Exhibitions(展览),并包括节日庆典和体育赛事为主题的节事(Events)在内的旅游形式。即会展旅游是指借助举办的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文化体育、科技交流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洽谈贸易,观光旅游,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并带动交通、旅游、商贸等多项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会展旅游的特点 尽管会展业和旅游业是两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但是会展与旅游的相互介入是经济活动发展普遍联系的外在表征。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举办会展不仅使当地的展览馆、饭店、餐饮服务业受益,而且对相关的电信、交通、购物、旅游服务以及城市市政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事会展业是旅游有多元化战略之一,而会展业则可以利用旅游业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一)会展对旅游的促进作用 会展本身具有行业性、产业性以及组办规模大等特点,这势必将吸引政府、民间组织的会展团、参观团、旅行社组织的观光团队。会展由于会议规格高,参会人员均是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商务客人、较高文化素质客人,其消费档次、规模均比普通旅游者要高得多。一个大型或知名展会的举行,对本地旅游业中的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交通、购物均会产生较大的促进带动作用。同时,对于一般旅游团队或旅游者来说,若在旅游过程中恰逢举办会展,由于会展所带来的强烈的气氛,使其旅游情趣大增。会展旅游还具有时段不受气候和季节影响的特征,从而消除了观光旅游时段性明显的缺点。会展活动大多数安排在城市的旅游淡季,会展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旅游设施和服务的使用率。会展为城市提供了一次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展示的良机。有利于带动城市功能的提升、增加城市的知名度,这些都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动了有利的环境。 (二)旅游对会展的辅助作用 无论从会展业的发展历史沿革,还是从会展的具体活动内容来看,旅游业所涉及的六大要素都与会展的举办形影相随。会展的构成要素及圆满完成所需的服务正是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优势。在会展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为会展的举办提供相应服务,协助会展树立品牌,成为了会展旅游集约型发展趋向中关键的因素。会展的成功举办除了参会者的规模或专业性等因素之外,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旅游业的参与程度。开展分工协作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是实现会展业接待专业化分工的前提。如果旅游企业与会展公司进行专业化分工,会展公司负责展会的招募、宣传、布展和会场内的组织管理工作,旅游企业则向参加商或参观者提供场外的“六要素”服务,各司其职,各取所长,通过专业化的服务令参展商、参观者和当地居民均感便利而满意,从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获得更多的、持久的支持,从而树立展会的品牌,使会展的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最终形成以会展带动旅游、以旅游完善会展的互动互惠的发展新局面。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全球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会展旅游是旅游属性结合会展活动的特点而衍生出来的产品。优化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发展会展旅游是中国会展业、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发展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在会展业每年为全球带来的近3000亿美元收入中,中国却未能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目前发展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呈现松散状态,发展水平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管理层次上,大多数省份的会展活动(除个别会展发达的城市外)既没有明确统一的部门统一管理与规划,缺少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主办者大都集中精力于申请、审批、接待事务,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到同旅游部门的广泛合作以及对会展旅游的综合效应认识不足;经营层次上,由于多头管理、利润导向等局限性,政府在组织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联合开展宣传促销时存在现实的困难;活动内容上,参展商、与会者及观展人员的主要目的局限于参加或观看会展,仅有很少一部分人自发的小规模的参与游览、购物或文娱活动;旅游部门提供给参展商及观众的服务主要是交通、住宿和餐饮,文娱表演、购物向导和游览活动组织等服务项目明显不足;综合效益上,会展活动给旅游企业带来的综合效益不够大(尽管带动了旅游业的吃、住、行三要素),旅游业内部各行业的收益很不平衡,住宿、餐饮、交通体现明显,获利较多;游览、购物、娱乐三要素未有效开发,获利较少,现有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景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和发展环境,中国会展旅游必须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以迅速实现“规范化、集约化、品牌化、合作化”。为此,我国会展界和旅游界应相互促进,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 发展会展旅游的实例分析 在中国,会展旅游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细分市场。对于城市来说,发展会展旅游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下文就以长沙市发展会展旅游为例,作出分析。 (一)长沙发展会展旅游的基础 从长沙的经济发展水平、商贸发展水平来看,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口径,2005年,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突破9亿美元大关,到位外资规模居中西部省会城市第一,超过武汉和成都。消费市场方面,长沙通过会展的拉动以%的增速,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跻身全国十强,初步实现了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的目标。 从区域交通条件、地理区位条件来看,长沙地处中国中南腹地,承东启西,是联系沿海发达地区与广大西部地区的桥梁,为中南地区重要的资金、技术、原材料集散地和交通枢纽。 从会展场馆设施状况、旅游业接待能力来看,就2005年,全年共举行217个会展活动,其中全国性会展有20多个,会展销售收入达到50多亿元。会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拥有现代化、正规化的会展场馆四处,即湖南省展览馆、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场馆总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室内展厅面积万平方米,标准展位总数4961个。展馆数量和室内展厅面积分别位居全国第4和第6位,具备了承接2000个标准展位以内,10万专业观众以上的各类会展项目的硬件能力。三星级以上酒店或相当于三星以上酒店一百余家,日接待能力超过十五万人次。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国糖酒会,全国煤炭交易会,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等等一大批会展活动。2005年,长沙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48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业新增值相当于全市GDP增加值的14%,旅游就业人数达10万人,成为长沙市第三产业的龙头。 从长沙的旅游资源、城市形象与城市旅游吸引力来看,长沙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和三国孙吴纪年简牍震惊中外,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传承久远。长沙是风光瑰丽的山水洲城,城内岳麓山巍然屹立,湘江水奔流不息,橘子州浮碧江心,山、水、洲、城浑然一体,使长沙充满了隽永的灵气和独特的魅力。城外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胜地。长沙市举办的全国和国际性会展活动较多,加强了与各地、各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提升了长沙市的会展整体形象和城市知名度。长沙是一座蓬勃发展的会展新城,被高票评选为2005年新锐会展城市,并朝着最佳会展旅游城市迈进。 (二)会展旅游发展对策 1.政府的宏观指导。会展业在中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产业,而会展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政府应主要在产业规划、行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整体宣传等方面发挥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作用。 会展活动不仅应体现在当时的轰动效应,更应考虑到长远效应,考虑到参加者对会展活动的整体印象,对各种服务的回味和展会品牌的树立。政府在产业规划、整合行业优势、城市整体宣传方面应该担负起重要的协调与促进作用,使会展部门应主动和旅游部门协作,开展联合促销,将展会、节庆、体育赛事与城市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接待设施结合起来;或者将会展业纳入旅游部门统一管理、统一促销或联合管理、联合促销,或单独设置一个专门的会展营销与协调机构,这一机构必须与本城市及省内的主要的关联企业具有广泛联系,与全国和世界各地的重点关联企业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发挥起协调和沟通作用。专门负责会展节事和设施的销售。2003年7月,长沙在全国率先成立的属于市政府直接管辖的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对会展行业发挥了重要的管理、规划、协调和服务作用,但是会展旅游的规模化及专业化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协调二者的关系。正如评选中国最佳商务会展旅游城市中,城市会展销售工作的组织情况包括旅游局与饭店、会展设施及其他旅游设施经营者之间的协调,是否成立专门的会展局进行合作推销占30%的评分分值,这不仅是发展会展旅游的必要因素,同时也是会展旅游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统一规划场馆建设与周边饭店的建设。在会展活动顺利展开过程中,具有合理布局的饭店服务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近年来,长沙市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交通设施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满足了会展业发展的要求。全市三星级以上宾馆有近100家,拥有标准床位近8万个。旅馆业和餐饮业总体上能满足举办各种类型会展项目的需要。但各展馆周边宾旅馆数量偏少,布局不合理,是会展主办方考察展馆时意见最大的一个方面。如国际影视会展中心只有五星级的高档服务酒店,中档酒店缺少,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地处城市南郊,周围很少有服务完善的酒店。湖南省展览馆、长沙市国际会展中心整体布局相对较好。政府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时应同时考虑会展和旅游的关联性及统一性,实现合理布局、整体规划。 2.城市的整体旅游实力。城市旅游产品多样化。会展城市起码应具有一般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在会展时间以外,城市应考虑提供可以观光的多样的旅游项目和可以使用的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参加会展的客人在闲暇时,同样喜欢进行其他的旅游活动,如购物、观光、休闲、娱乐活动等。而与会代表会常常偕同家人一同前往,在逗留期间从事常见各种旅游活动。如果旅游节庆、都市观光和休闲购物等能有效地穿插在会展活动中,从而为当地经济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目前,长沙市可以提供的主要旅游项目有人文景观如马王堆汉墓、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天心阁旅游走廊、贾谊故居等及自然景观如橘子洲及其它江心洲屿、滨江城市风光。如果旅游产品本身不足,缺少吸引力,它限制了旅游业与会展业的联动效应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增加城市旅游吸引力,使城市旅游整体提升,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将是旅游行业应认真思考的如何发展会展旅游的重要问题。 除了会展企业继续开展大型展会以吸引观众外,旅游部门可考虑将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场馆作为都市观光的一个重要目的地,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是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国际影视会展中心也可以成为长沙都市观光的重要目的地。 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科技是为传统的会展业和新兴的会展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技术工具。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科技动态及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寻找网络技术与传统会展业和现代会展旅游业的结合点,更加突出服务的必要性与快捷性,变网络技术的挑战为我们市场开拓的机遇,使双方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会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由长沙市会展办和长沙市会展协会主办的长沙会展网,其中包括长沙概况、会展业基本情况、会展资讯、会展预告、会展管理、会展服务各个栏目,其中会展服务中还具体提供会展法规、会展场馆以及餐饮、购物、饭店、娱乐场所、交通与旅游指南等详细信息。可以说,长沙会展网是一个服务项目较完善的网站,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会展、旅游双效应的宣传作用,但是经过仔细分析,网站中为旅游服务的购物、娱乐场所、旅游指南中的介绍仍有需改进之处。 购物场所局限于一般的消费超市和百货大楼,而忽略了旅游定点商店,旅游纪念品上应着重介绍本地特色的产品如极具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中国红瓷器、湘绣及菊花石。而娱乐仅仅停留在歌厅文化,其他休闲娱乐设施介绍太少,范围太小。考虑到会展旅游的综合效益中,网站对购、娱的因素介绍不够全面,缺少湖湘文化的特色。旅游资源的介绍较详尽,但缺少实用线路设计和景点内容介绍。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网络优势作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同时利用发达的影视业的媒体宣传作用,在大型会展尤其是国家级会展和国际会展期间制作相应的专题旅游宣传片,带动旅游全面开花,树立会展旅游城市形象,使会展拉动经济的即时效应与长期效应完美结合。 3.旅游企业的积极作为。会展旅游的深度发展客观要求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呈良好的对接关系状态,在会展期间旅游企业为参展人员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在丰富了会展活动之余,旅游企业也获得了客观的收入及稳定的客源。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势力得到了提升,旅游行业可以得到全面、持续地发展。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反过来会促进会展企业招徕业务,从而形成会展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我们所提倡的会展旅游,不是让旅游企业去举办各种会议和展览,而是让旅游企业发挥行业功能优势,为会展的举行提供相应的外围服务。因此, 旅游企业应积极为参展商、与会者和观众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并因时因事,根据展会的特征调整服务内容,针对会展的主题、营销计划、服务接待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选择企业所能参与的部分;尽量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与大型会议或展览结合起来。 如在长沙举行的各种大型会议或展览上,长沙市各旅游饭店及各旅行社利用完善的服务网络,设立各种服务专柜或专业部门,尽量为参展商、与会者及观众提供从交通、通讯、票务到购物的全方位服务。并且,旅游企业不要仅停留在机票、订房的差价上,而是应使自己的服务融入到整个会展活动中去,甚至细微到参展商的临时需求。旅游饭店应该利用会展的有利时机为获得稳定的客源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综合效益。同时,旅行社可以针对会展主题提供旅游线路设计及相关服务,在会展之余为与会者提供参观游览、娱乐购物等活动设计与服务,为他们介绍当地风景名胜与民俗风情等咨询与介绍。在长沙会展旅游的过程中,旅行社可以为与会者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同时考虑到场馆分布的旅游线路,如有以湖南省展览馆为基点楚湘文化大观游线路,即马王堆、简牍博物馆、天心阁、清水塘旅游文化步行街、第一师范、贾谊故居、岳麓书院、岳麓山、雷锋纪念馆、铜官窑,以国际影视会展中心为基点的现代城市风光游线路即金鹰文化城、世界之窗、湘江风光带、橘子洲;并整合周边县市旅游资源又兼具湖湘特色的线路,如浏阳河、浏阳烟花、大围山的名山名水风情游;长沙、曾国藩墓、韶山、花明楼、灰汤的名泉名人故里游;长沙、屈子祠、岳阳的楚湘文化游线路。 4.主题会展活动与主题旅游的融合。会展旅游还应选择具有特色的主题,通过旅游的强大吸引力来为会展提供更多的专业观展者和潜在顾客,同样会展也可通过举办强势品牌的展会为举办城市带来更多的旅游者。选择与城市旅游资源及特色相关联的主题会展将使会展和旅游凭借各自的优势互动发展。众所周知,云南昆明世界博览会对其城市旅游、会展旅游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1999年世界博览会提升了昆明旅游在全省和全国的地位,推进了昆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程,是中国会展旅游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之一。 借鉴昆明的成功经验,长沙市发展会展旅游应努力从会展活动中的大型会展如金鹰电视艺术节、浏阳国际烟花节、全国糖酒交易会、省农博会着手,尝试将主题会展活动与主题旅游结合,挖掘市场的深度。如金鹰电视艺术节与影视旅游产品、建立影视艺术中心、展示中国电影电视艺术文化结合,浏阳国际烟花节旅游与本地的旅游资源结合,开发生态旅游,在全国糖酒交易会、省农博会、茶文化节会展期间强调湖湘特色的旅游资源(如星沙的百里茶廊、长沙的白沙古井、宁乡的旅游资源),与休闲旅游、乡村旅游联姻,使传统的酒文化、茶文化与长沙周边的旅游特色整合。如长沙的烈士公园,是全国十大公园之一。烈士公园每年的游客近400万人次,每年成功举办灯展和车展,每次观展人数达三十余万人次。目前,长沙在尝试以“生态、文化、科技、现代园林”的烈士公园为阵地,斥资亿元在二年内打造“国际生态会展”,让旅游者欣赏烈士公园的美景同时,还可以感受长沙国际生态会展的魅力。这样的思路将会展和旅游完全融合,从而将大大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旅游业具有聚集人气、繁荣市场、拉动消费、促进招商的强劲推动力,因而是长沙市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关键环节。旅游业在长沙市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与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着力整合长沙市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培育发展旅游新市场—会展旅游,构建内外对接的旅游网络,打造湖湘文化底蕴厚重和长沙特色鲜明的整体品牌,是为长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科学出版社,1991 2.王春雷.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J].旅游学刊,2002(2) 3.卞显红,黄震方.关于发展会展旅游的初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1,15(4) 4.马艳辉.会展旅游:经济迅速腾飞的“丝绸之路”[J].现代企业,2000(12) 5.林越英.对中国发展会展旅游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2,17(4)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旅游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吧。

[1]廖娟.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J].中国商贸.2013(33)

[2]程岚,段渊古,殷晓彤,孟宇轩.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中的场所精神构建探析--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3)

[3]邵春艳.论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8)

[4]刘峘,江权,孙广懿.度假型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探索--北京市房山区四马台矿山公园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4(05)

[5]董娜.开滦矿业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12(12)

[6]黎启国,郑伯红.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工业建筑.2014(04)

[7]郑群明,夏赞才,罗文斌,刘媛媛.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湖南崀山为例[J].旅游科学.2014(01)

[8]涂海丽,黄国华.对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考[J].老区建设.2014(04)

[9]邓祖涛,毛焱,梁bin.居民参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湖北省新店镇的调查数据[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1)

[10]许子伯.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要点[J].煤炭工程.2011(S2)

[11]李海娥.旅游地居民:不可忽视的目的地营销力量[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12]曾启鸿,袁书琪.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地方依恋差异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13]许振晓,张捷,Geoffrey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06)

[14]李淼焱,张静.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8)

[15]卢松,杨兴柱,唐文跃.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J].旅游学刊.2011(08)

[16]马强,段渊古,王min.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广场景观设计浅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15)

[17]陈亚颦,徐丽娇.西双版纳傣族社区居民地方感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18]梁登,李明路,夏柏如,李海学,高永坡.矿业遗迹分类体系的建立[J].现代矿业.2013(12)

[19]唐玲萍.民族旅游村寨居民的地方感培育[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0]保继刚,杨昀.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地方依恋的变迁研究--基于阳朔西街的案例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1]李德万,杨乐,华建民,马传亮,廖云平.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特征及建园意义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9)

[22]张俊玲,任昭.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以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

[23]涂海丽,黄国华.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

[1]赵登华. 乡村旅游要巧打“特色牌”[N],经济日报,2007年05月28日.

[2]谌强. 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挥春风化雨独特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9日.

[3]钱春弦.“新农村”将为中国旅游业释放前所未有的动力[N],新华日报,2006年01月04日.

[4]孔晓宁. 乡村旅游:把财富送给农民[N],xx日报海外版,2006年07月20日.

[5]张国胜. 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J],旅游调研,2006年第7期.

1、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任燕. 旅游道德认知与旅游伦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4、樊飞. 导游回扣与薪酬机制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5、仝红星. 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尹燕. 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7、冯耕耘. 导游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其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张红娟. 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付冰峰. 论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10、阙庆华. 论导游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1、谢新暎. 浅谈数字法在导游语言艺术中的妙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12、周丽玉, 王坚. 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

13、殷群. 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

14、杨培玉. 导游专业学生导游应变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

15、王晓云. 中职《模拟导游》教学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6、周杰. 导游工作独立性新解——以非涉外导游讲解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王艳. 浅谈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09.

18、王珍曙. 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导游讲解十二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9、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0、陈静.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1、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2、欧阳莉. 导游素质论及管理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23、孟海玲. 导游激励目标与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24、吴丹. 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 商业经济, 2006.

25、朱玉华,陈珠芳. 浅谈导游员职业道德建设[J].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6、李文明. 导游员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经济, 2003.

27、周国忠. 关于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8、谢冽.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9、宋稚芳,耿文辉.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途径之初探[J]. 高教论坛,2005.

30、刘秀丽. 浅析WTO与山东省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培养[J]. 内江科技,2009.

31、梅琳, 吕金兰. 基于心理契约导入的导游人员管理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2、郭英杰. 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权及其法律保护[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33、殷国聪,杨霓. 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4、于萍. 解析导游人员的继续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35、杨环焕. 旅行社导游人员管理问题初探[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马勇,陈慧英.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 曾亚玲. 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J]. 中国商贸. 2012(04)

[3] 王九位. 数字时代旅游目的地信息共享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吴普,葛全胜,席建超,刘浩龙. 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07)

[5] 庄志民. 论旅游意象属性及其构成[J]. 旅游科学. 2007(03)

[6] 钟晟,张军. 皖南古村落和谐文化主题开发[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06)

[7] 杨卫武,陈慧莎. 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以上海市为例[J].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8] 徐仁立.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1)

[9] 张薇,钟晟,张晓燕. 1998~2007年全球旅游研究进展--基于SCIES、SCI和A&HCI三大检索文献计量分析[J]. 旅游学刊. 2009(12)

[10] 赵勇. 亲和性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系统建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1] 张中华,王岚,张沛. 国外地方理论应用旅游意象研究的空间解构[J]. 现代城市研究. 2009(05)

[12] 李海霞,孙厚琴. 基于城市旅游意象的旅游城市标志物分析[J]. 社会科学家. 2009(04)

[13] 庄志民.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意象定位研究--旅游文化设计探索系列[J]. 旅游科学. 2010(03)

[14] 凌莉萍,吴殿廷. 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 2010(03)

[15] 韩震.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6] 侯建娜,杨海红,李仙德. 旅游演艺产品中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的思考--以《印象·刘三姐》为例[J]. 旅游论坛. 2010(03)

[17] 陈才,李兆元,刘心怡. 大连旅游意象研究--基于博客游记的探讨[J]. 旅游论坛. 2010(03)

[18] 吴志军,田逢军. 城市滨水旅游意象及其对旅游者选择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武汉、上海滨水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10(06)

[19] 张海燕,王忠云.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4)

[1] 李瑞. 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2] 查君. 旅游意象规划[J]. 中国园林. 2004(06)

[3] 宋振春,陈方英. 两种类型旅游节事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对泰安泰山国际登山节和东岳庙会的问卷调查[J]. 旅游学刊. 2008(12)

[4] 张微. 试论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J]. 博物馆研究. 2011(03)

[5] 方世敏,杨静. 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11(04

[6] 申葆嘉.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J]. 旅游学刊. 1996(01)

[7] 付冰,周申立.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3)

[8] 李蕾蕾. 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兼析深圳景点旅游形象[J]. 旅游学刊. 1995(03)

[9] 庄志民. 旅游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论析--旅游文化设计探索[J]. 旅游科学. 2008(05)

[10]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 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 旅游科学. 2005(06)

[11] 邹积艺,陈谨. 旅游节事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 旅游科学. 2005(06)

[12] 庄志民. 如何进行旅游文化资本运作值得深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5(05)

[13] 黄耀丽,聂磊,李凡.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J]. 热带地理. 2003(04)

[14] 毛端谦,张捷,包浩生. 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对应分析--以江西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1))

[15] 周玲强,冯晓虹. 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11)

[16] 李瑛.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人文地理. 2004(04)

[17] 郑斌,刘家明,杨兆萍. 基于“一站式体验”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09)

[1] 段卫国. 南京下关区城市公共休闲设施规划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2] 应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3] 应维佳. 高层住宅景观单方造价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

[4] 夏凤连.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5] 王硕,曾克峰,刘超. 甘肃省A级景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4)

[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7] 王钰. 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8] 谭玲玲. 意象符号转化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9] 杨勇. 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候车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0] 彭元. 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11] 胡哲. 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12] 钱忱. 产权式休闲养老社区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3] 王淑新,王学定. 供需视角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一个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1)

[14] 谭志喜,孙根年. 基于“点-轴”理论的湖北省“A”型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12)

[15] 王兢. 南京城乡统筹工作的思考和优化[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7] 李婷婷. 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8] 宋奕孜. 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9] 张广海,贾海威. 江苏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20] 倪太婷. 城市老商业街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 彭永祥,吴成基.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评价. 资源科学,2006,28(1):192-197.

[2] 彭华.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 2000, 20(3):203-211.

[3] 陈伟海. 洞穴研究进展综述. 地质论评, 2006, 52(6):783-792.

[4] 陈国达.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17(2):103-112.

[5] 卢云亭. 河东文化型态特征及其地学形成机制. 自然杂志,1993,16(5):30-35.

[6] 杜国云. 云峰山魏碑刻石的地质地貌背景与资源保护研究. 山地学报,2008,26(2):230-236.

[7] 洪昌松,王琪. 旅游地学中有关“美学”问题及“旅游地学图”的编制. 旅游学刊,1988,3(S1):33-36.

[8] 吕学斌. 变幻造型地貌的旅游功能及其造景机理. 山地学报,1997,15(4):253-256.

[9] 陈诗才. 自然美、地质体的观赏特性及其观赏效应的研究. 旅游学刊,1988,3(S1):30-33.

[10] 吴成基. 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资源化探讨. 山地学报,2005,23(5):513-519.

[11] 吕惠进. 我国酸性火山岩中的柱状节理构造景观. 自然杂志,2005,27(1):33-36.

[12] 陈传康. 旅游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的新发展. 人文地理,1994,9(2):1-3.

[13] 宋林华. 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 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193-202.

[14] 齐德利.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地理学报,2005,60(1):41-52.

[15] 韦跃龙,陈伟海.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桂林工学院学报,28(4):473-483.

[16] 周学军. 中国丹霞地貌的南北差异及其旅游价值. 山地学报,2003,21(2):180-186.

[17] 冯淑华.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3):321-326.

[18] 赖良杰,彭东. 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及旅游形象塑造. 中国岩溶,2003,22(4):318-323.

[19] 崔之久,杨建强,陈艺鑫.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地理学报,2007,62(7):675-690.

[20] 陈安泽.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地质论评,2007,53(S):1-10.

[21] 卢云亭.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 地质论评,2007,53(S):85-90.

[22] 彭永祥,吴成基. 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问题. 资源科学,2004,26(1):69-75.

[23] 胡镜荣. 旅游沙丘因子和临界容量.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1):61-64.

[24] 彭永祥. 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 以陕西省为例. 山地学报,2005,23(5):520-526.

[25] 崔越,杨景春. 地貌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 地理学与国上研究,2002,18(3):86-89.

[26] 谢凝高. 云南石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研究. 地理研究,2001,20(5):517-526.

[27] 胡炜霞,吴成基.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地质论评,2007,53(1):98-103.

[28] 吴成基,韩丽英. 基于地质遗迹保护利用的国家地质公园协调性运作. 山地学报,2004,22(1):17-21.

[29] 严国泰. 国家地质公园解说规划的科学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8):1133-1137.

[l]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l):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去百度搜中国期刊网~~~~

旅游节目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旅游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以下是“旅游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任燕. 旅游道德认知与旅游伦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4、樊飞. 导游回扣与薪酬机制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5、仝红星. 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尹燕. 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7、冯耕耘. 导游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其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张红娟. 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付冰峰. 论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10、阙庆华. 论导游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1、谢新暎. 浅谈数字法在导游语言艺术中的妙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12、周丽玉, 王坚. 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

13、殷群. 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

14、杨培玉. 导游专业学生导游应变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

15、王晓云. 中职《模拟导游》教学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6、周杰. 导游工作独立性新解——以非涉外导游讲解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王艳. 浅谈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09.

18、王珍曙. 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导游讲解十二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9、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0、陈静.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1、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2、欧阳莉. 导游素质论及管理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23、孟海玲. 导游激励目标与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24、吴丹. 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 商业经济, 2006.

25、朱玉华,陈珠芳.浅谈导游员职业道德建设[J].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6、李文明. 导游员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经济, 2003.

27、周国忠. 关于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8、谢冽.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9、宋稚芳,耿文辉.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途径之初探[J]. 高教论坛,2005.

30、刘秀丽. 浅析WTO与山东省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培养[J]. 内江科技,2009.

31、梅琳, 吕金兰. 基于心理契约导入的导游人员管理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2、郭英杰. 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权及其法律保护[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33、殷国聪,杨霓. 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4、于萍. 解析导游人员的继续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35、杨环焕. 旅行社导游人员管理问题初探[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书写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⑵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注:以上在word中的处理是比较常用的做法,不过作者需要了解,投稿稿件是word格式或pdf格式或wps格式,但是很多期刊是用方正排版系统排版的,二者不“兼容”。因此,作者的word投稿只是编辑部排版的原稿,排版问题作者无需太过担心;而作者如想要编辑部出刊前最后的电子稿(有些作者着急要清样或已经排版的电子稿)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没有方正的软件就无法打开这个电子稿。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旅游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吧。

[1]廖娟.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J].中国商贸.2013(33)

[2]程岚,段渊古,殷晓彤,孟宇轩.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中的场所精神构建探析--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3)

[3]邵春艳.论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8)

[4]刘峘,江权,孙广懿.度假型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探索--北京市房山区四马台矿山公园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4(05)

[5]董娜.开滦矿业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12(12)

[6]黎启国,郑伯红.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工业建筑.2014(04)

[7]郑群明,夏赞才,罗文斌,刘媛媛.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湖南崀山为例[J].旅游科学.2014(01)

[8]涂海丽,黄国华.对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考[J].老区建设.2014(04)

[9]邓祖涛,毛焱,梁bin.居民参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湖北省新店镇的调查数据[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1)

[10]许子伯.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要点[J].煤炭工程.2011(S2)

[11]李海娥.旅游地居民:不可忽视的目的地营销力量[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12]曾启鸿,袁书琪.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地方依恋差异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13]许振晓,张捷,Geoffrey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06)

[14]李淼焱,张静.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8)

[15]卢松,杨兴柱,唐文跃.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J].旅游学刊.2011(08)

[16]马强,段渊古,王min.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广场景观设计浅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15)

[17]陈亚颦,徐丽娇.西双版纳傣族社区居民地方感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18]梁登,李明路,夏柏如,李海学,高永坡.矿业遗迹分类体系的建立[J].现代矿业.2013(12)

[19]唐玲萍.民族旅游村寨居民的地方感培育[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0]保继刚,杨昀.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地方依恋的变迁研究--基于阳朔西街的案例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1]李德万,杨乐,华建民,马传亮,廖云平.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特征及建园意义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9)

[22]张俊玲,任昭.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以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

[23]涂海丽,黄国华.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

[1]赵登华. 乡村旅游要巧打“特色牌”[N],经济日报,2007年05月28日.

[2]谌强. 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挥春风化雨独特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9日.

[3]钱春弦.“新农村”将为中国旅游业释放前所未有的动力[N],新华日报,2006年01月04日.

[4]孔晓宁. 乡村旅游:把财富送给农民[N],xx日报海外版,2006年07月20日.

[5]张国胜. 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J],旅游调研,2006年第7期.

1、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任燕. 旅游道德认知与旅游伦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4、樊飞. 导游回扣与薪酬机制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5、仝红星. 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尹燕. 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7、冯耕耘. 导游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其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张红娟. 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付冰峰. 论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10、阙庆华. 论导游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1、谢新暎. 浅谈数字法在导游语言艺术中的妙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12、周丽玉, 王坚. 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

13、殷群. 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

14、杨培玉. 导游专业学生导游应变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

15、王晓云. 中职《模拟导游》教学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6、周杰. 导游工作独立性新解——以非涉外导游讲解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王艳. 浅谈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09.

18、王珍曙. 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导游讲解十二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9、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0、陈静.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1、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2、欧阳莉. 导游素质论及管理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23、孟海玲. 导游激励目标与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24、吴丹. 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 商业经济, 2006.

25、朱玉华,陈珠芳. 浅谈导游员职业道德建设[J].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6、李文明. 导游员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经济, 2003.

27、周国忠. 关于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8、谢冽.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9、宋稚芳,耿文辉.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途径之初探[J]. 高教论坛,2005.

30、刘秀丽. 浅析WTO与山东省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培养[J]. 内江科技,2009.

31、梅琳, 吕金兰. 基于心理契约导入的导游人员管理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2、郭英杰. 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权及其法律保护[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33、殷国聪,杨霓. 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4、于萍. 解析导游人员的继续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35、杨环焕. 旅行社导游人员管理问题初探[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马勇,陈慧英.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 曾亚玲. 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J]. 中国商贸. 2012(04)

[3] 王九位. 数字时代旅游目的地信息共享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吴普,葛全胜,席建超,刘浩龙. 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07)

[5] 庄志民. 论旅游意象属性及其构成[J]. 旅游科学. 2007(03)

[6] 钟晟,张军. 皖南古村落和谐文化主题开发[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06)

[7] 杨卫武,陈慧莎. 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以上海市为例[J].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8] 徐仁立.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1)

[9] 张薇,钟晟,张晓燕. 1998~2007年全球旅游研究进展--基于SCIES、SCI和A&HCI三大检索文献计量分析[J]. 旅游学刊. 2009(12)

[10] 赵勇. 亲和性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系统建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1] 张中华,王岚,张沛. 国外地方理论应用旅游意象研究的空间解构[J]. 现代城市研究. 2009(05)

[12] 李海霞,孙厚琴. 基于城市旅游意象的旅游城市标志物分析[J]. 社会科学家. 2009(04)

[13] 庄志民.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意象定位研究--旅游文化设计探索系列[J]. 旅游科学. 2010(03)

[14] 凌莉萍,吴殿廷. 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 2010(03)

[15] 韩震.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6] 侯建娜,杨海红,李仙德. 旅游演艺产品中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的思考--以《印象·刘三姐》为例[J]. 旅游论坛. 2010(03)

[17] 陈才,李兆元,刘心怡. 大连旅游意象研究--基于博客游记的探讨[J]. 旅游论坛. 2010(03)

[18] 吴志军,田逢军. 城市滨水旅游意象及其对旅游者选择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武汉、上海滨水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10(06)

[19] 张海燕,王忠云.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4)

[1] 李瑞. 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2] 查君. 旅游意象规划[J]. 中国园林. 2004(06)

[3] 宋振春,陈方英. 两种类型旅游节事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对泰安泰山国际登山节和东岳庙会的问卷调查[J]. 旅游学刊. 2008(12)

[4] 张微. 试论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J]. 博物馆研究. 2011(03)

[5] 方世敏,杨静. 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11(04

[6] 申葆嘉.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J]. 旅游学刊. 1996(01)

[7] 付冰,周申立.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3)

[8] 李蕾蕾. 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兼析深圳景点旅游形象[J]. 旅游学刊. 1995(03)

[9] 庄志民. 旅游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论析--旅游文化设计探索[J]. 旅游科学. 2008(05)

[10]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 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 旅游科学. 2005(06)

[11] 邹积艺,陈谨. 旅游节事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 旅游科学. 2005(06)

[12] 庄志民. 如何进行旅游文化资本运作值得深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5(05)

[13] 黄耀丽,聂磊,李凡.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J]. 热带地理. 2003(04)

[14] 毛端谦,张捷,包浩生. 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对应分析--以江西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1))

[15] 周玲强,冯晓虹. 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11)

[16] 李瑛.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人文地理. 2004(04)

[17] 郑斌,刘家明,杨兆萍. 基于“一站式体验”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09)

[1] 段卫国. 南京下关区城市公共休闲设施规划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2] 应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3] 应维佳. 高层住宅景观单方造价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

[4] 夏凤连.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5] 王硕,曾克峰,刘超. 甘肃省A级景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4)

[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7] 王钰. 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8] 谭玲玲. 意象符号转化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9] 杨勇. 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候车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0] 彭元. 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11] 胡哲. 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12] 钱忱. 产权式休闲养老社区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3] 王淑新,王学定. 供需视角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一个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1)

[14] 谭志喜,孙根年. 基于“点-轴”理论的湖北省“A”型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12)

[15] 王兢. 南京城乡统筹工作的思考和优化[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7] 李婷婷. 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8] 宋奕孜. 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9] 张广海,贾海威. 江苏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20] 倪太婷. 城市老商业街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 彭永祥,吴成基.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评价. 资源科学,2006,28(1):192-197.

[2] 彭华.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 2000, 20(3):203-211.

[3] 陈伟海. 洞穴研究进展综述. 地质论评, 2006, 52(6):783-792.

[4] 陈国达.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17(2):103-112.

[5] 卢云亭. 河东文化型态特征及其地学形成机制. 自然杂志,1993,16(5):30-35.

[6] 杜国云. 云峰山魏碑刻石的地质地貌背景与资源保护研究. 山地学报,2008,26(2):230-236.

[7] 洪昌松,王琪. 旅游地学中有关“美学”问题及“旅游地学图”的编制. 旅游学刊,1988,3(S1):33-36.

[8] 吕学斌. 变幻造型地貌的旅游功能及其造景机理. 山地学报,1997,15(4):253-256.

[9] 陈诗才. 自然美、地质体的观赏特性及其观赏效应的研究. 旅游学刊,1988,3(S1):30-33.

[10] 吴成基. 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资源化探讨. 山地学报,2005,23(5):513-519.

[11] 吕惠进. 我国酸性火山岩中的柱状节理构造景观. 自然杂志,2005,27(1):33-36.

[12] 陈传康. 旅游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的新发展. 人文地理,1994,9(2):1-3.

[13] 宋林华. 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 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193-202.

[14] 齐德利.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地理学报,2005,60(1):41-52.

[15] 韦跃龙,陈伟海.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桂林工学院学报,28(4):473-483.

[16] 周学军. 中国丹霞地貌的南北差异及其旅游价值. 山地学报,2003,21(2):180-186.

[17] 冯淑华.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3):321-326.

[18] 赖良杰,彭东. 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及旅游形象塑造. 中国岩溶,2003,22(4):318-323.

[19] 崔之久,杨建强,陈艺鑫.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地理学报,2007,62(7):675-690.

[20] 陈安泽.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地质论评,2007,53(S):1-10.

[21] 卢云亭.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 地质论评,2007,53(S):85-90.

[22] 彭永祥,吴成基. 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问题. 资源科学,2004,26(1):69-75.

[23] 胡镜荣. 旅游沙丘因子和临界容量.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1):61-64.

[24] 彭永祥. 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 以陕西省为例. 山地学报,2005,23(5):520-526.

[25] 崔越,杨景春. 地貌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 地理学与国上研究,2002,18(3):86-89.

[26] 谢凝高. 云南石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研究. 地理研究,2001,20(5):517-526.

[27] 胡炜霞,吴成基.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地质论评,2007,53(1):98-103.

[28] 吴成基,韩丽英. 基于地质遗迹保护利用的国家地质公园协调性运作. 山地学报,2004,22(1):17-21.

[29] 严国泰. 国家地质公园解说规划的科学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8):1133-1137.

[l]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l):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写作指导:

论文题目旅游

旅游管理本科论文题目精选

旅游管理本科论文题目我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吧!

1.浅析现代酒店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2.酒店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3.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4.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5.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6.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7.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8.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9.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10.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5.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16.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17.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18.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20.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21.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22.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23.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24.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5.需要层次论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26.旅行社经营机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旅游广告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28.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

29.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30.旅游饭店顾客导向定价模式浅析

31.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分析

32.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33.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

34.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5.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问题初探

36.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

37.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38.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39.旅游购物的投诉心理及服务对策

40.饭店服务人员个人能力培养途径

41.饭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探讨

42.旅游保险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43.我国新兴旅游形式的发展研究

44.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45.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

46.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47.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

48.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49.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

50.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51.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52.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

53.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54.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

55.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

56.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57.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58.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59.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60.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61.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趋势

62.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63.试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64.如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65.入世后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66.旅游企业经营效益评估方法的创新

67.旅游业风险的控制与回避

68.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69.浅析我国国有饭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70.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对策

71.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7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

73.如何树立优秀旅游区域形象探讨

74.生态旅游在我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75.试析旅游品牌效应

76.如何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

77.试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78.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79.浅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80.我国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思考

81.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及完善措施分析

82.古镇旅游开发及发展策略

83.试述导游风格的塑造及培养对策

84.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85.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86.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

87.云南经济型酒店经营模式探析

88.浅论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89.云南经济型酒店二线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90.旅行社计调人才素质提高及培养途径

91.略论中国旅游企业的品牌意识

92.旅游管理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研究

93.论供应链优化与饭店库存的动态管理

94.酒店集团财务管理分析

95.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96.我国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策略探讨

97.经济发达区城郊休闲度假村SWOT分析及其开发策略

98.杭州茶馆文化与城市休闲文化的初探

99.浅析影视旅游中以影视作品为媒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

100.论体验经济视野中的旅游产品设计

101.旅行社不正当竞争现象、症结与对策研究

102.探讨如何加强我国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103.旅游企业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之原因分析

104.环境保护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05.论旅游企业员工素质与服务质量的关系

106.旅游对于民俗风情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107.旅游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与利益分配

108.试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109.论企业文化建设在饭店管理中的作用

110.中国与其他国家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

111.旅游服务语言艺术探讨

112.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社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113.乡村旅游开发与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14.试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15.导游员管理模式探析

116.关于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117.试析旅游心理与散客旅游管理策略

118.试析旅游宣传中的心理策略

119.论网络经济多地点经济

120.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博弈研究

121.饭店大学生流失原因与对策研究

122.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对策研究

123.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124.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125.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126.京津冀都市圈构建对河北省旅游业的影响

127.试论工业旅游的特征及发展前景

128.河北生态旅游的发展探讨

129.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30.探析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行业政策的变化

131.网络化对旅行社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132.城郊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研究

133.旅游饭店质量成本控制

134.饭店人力资源激励问题

135.试论旅行社的诚信经营

136.试论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及对策

137.旅行社与旅游景区关系营销研究

138.旅游目的地安全事故探析

139.论导游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的作用

140.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及制约因素

141.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研究

142.中国演艺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43.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144.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145.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探析

146.论社区参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47.旅游市场细分中的旅游主体消费特征研究

148.探讨如何加强我国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149.对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150.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

151.浙江经济型酒店深化发展对策探讨

152.杭州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初探

毕业论文选题是开展论文写作的前提,直接影响论文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旅游产品的科学评价

2. 游游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3. 旅游企业成本控制途径

4. 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5. 旅游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

6.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与科学规划

7. 对导游员从业行为规范的设想

8. 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

9.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饿意义与策划

10. 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研究

11.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

12. 节假日旅游的动员与组织

13.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4. 湖南省导游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5. 对湖南女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16. 旅游者旅游动机浅析

1. 论旅游服务心理与旅游服务技能

2. 浅论导游员的个性要求

3. 对湖南省导游员(生存、健康或其他)现状的调查

4.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5.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6. 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

7.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8. 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9.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0.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处理

11.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查

14.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15. 浅析湖南的“旅游扶贫”

16. 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旅游经济的影响

17.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形象地位

18. 以××(地)为例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9. 来长沙的日、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

1. 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2. 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3. “把风景变成资本”:以长沙为例的实证分析

4. 我国旅游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乡村旅游开发的旅游效应分析

6. 大众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7.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

8.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经济学分析

9.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10.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1.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2. 旅游品的营销策略

13.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4. 农村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构建

15. 旅游广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6. 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7. 会展旅游的开发策略

18. 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研究

19. 城镇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管理探索

20. 旅游开发中文气氛围的营造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旅游专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一、毕业论文选题注意事项

1、论文的论题切记大而空,题目要细,要有 针对性,不要 出现 太大的范围。

2、论文选题时 要经常与导师邮件、电话沟通,但电话沟通要注意时间。

3、 要熟悉 自己的 论文题目,根据题目 和 思路 列提纲,围绕提纲 搜集材料,整理成文字。

二、旅游专业选题

1、家乡所在地的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2、家乡所在地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研究;

3、城市或主要景区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研究;

4、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5、旅游区划等级系统的研究;

6、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研究;

7、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关系的研究;

8、不同性质旅游景区开发对策研究;

9、长春“雕塑公园”的市场研究;

10、长春“世界风景园”的.市场研究;

11、长影世纪城的市场研究;

12、长春市文化街区的研究;

13、长春市韩国街文化特色研究;

14、吉林市文化街区和旅游景点研究;

15、吉林省渤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探索;

16、我省旅游资源前 瞻 性开发探讨;

17、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思考;

18、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

19、主题公园:城市旅游形象的新名片 20、关于开发我国农村旅游市场的思考

21、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22、试论当前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观和市场观

23、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探讨

24、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

25、xx年吉林省(长春市或其他地区)旅游局调研成果

26、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利益 27、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28、吉林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27、开展旅游地理研究的意义

旅游专业旅游演艺论文题目

据学术堂了解旅游系毕业论文题目可以在下面四个方向进行参考:方向一:产业发展、假日经济、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中西部旅游发展、西部大开发、旅游信息化、电子商务、区域旅游合作、京津冀都市圈、河北省休闲产业带,产业结构优化、网络经济、旅游扶贫、银色(老年)旅游、自驾车、高尔夫、探险旅游、红色旅游、女性旅游、旅游纪念品开发、会展节庆、团队与散客、旅游企业品牌创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服务质量、产品细分与创新、营销销售、礼仪礼貌、职业道德、消费心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传媒、出入境旅游、旅游服务贸易、奥运经济、行业诚信、旅游发展史、旅游经济与统计、旅游会计与财务、国际产业交流与合作、旅游安全与预警、会展节庆、学生旅游、老年人旅游、工业旅游等等;方向二:产权酒店、分时度假、经济型酒店、酒店集团、管理艺术与方法、员工技能、团队精神、企业文化、人才培养、员工流失、餐饮服务、会议旅游、酒店康乐设施等等;方向三:导游管理、旅行社管理、网络化、规模化、产业结构、职业素质等等;方向四: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文物古迹、景区开发与建设、民俗旅游、湿地旅游、沙漠旅游、沿海度假旅游、皇家陵寝资源、森林公园等等;

旅游管理本科论文题目精选

旅游管理本科论文题目我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吧!

1.浅析现代酒店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2.酒店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3.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4.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5.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6.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7.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8.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9.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10.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5.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16.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17.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18.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20.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21.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22.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23.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24.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5.需要层次论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26.旅行社经营机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旅游广告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28.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

29.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30.旅游饭店顾客导向定价模式浅析

31.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分析

32.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33.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

34.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5.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问题初探

36.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

37.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38.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39.旅游购物的投诉心理及服务对策

40.饭店服务人员个人能力培养途径

41.饭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探讨

42.旅游保险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43.我国新兴旅游形式的发展研究

44.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45.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

46.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47.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

48.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49.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

50.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51.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52.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

53.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54.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

55.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

56.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57.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58.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59.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60.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61.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趋势

62.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63.试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64.如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65.入世后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66.旅游企业经营效益评估方法的创新

67.旅游业风险的控制与回避

68.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69.浅析我国国有饭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70.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对策

71.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7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

73.如何树立优秀旅游区域形象探讨

74.生态旅游在我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75.试析旅游品牌效应

76.如何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

77.试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78.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79.浅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80.我国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思考

81.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及完善措施分析

82.古镇旅游开发及发展策略

83.试述导游风格的塑造及培养对策

84.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85.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86.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

87.云南经济型酒店经营模式探析

88.浅论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89.云南经济型酒店二线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90.旅行社计调人才素质提高及培养途径

91.略论中国旅游企业的品牌意识

92.旅游管理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研究

93.论供应链优化与饭店库存的动态管理

94.酒店集团财务管理分析

95.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96.我国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策略探讨

97.经济发达区城郊休闲度假村SWOT分析及其开发策略

98.杭州茶馆文化与城市休闲文化的初探

99.浅析影视旅游中以影视作品为媒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

100.论体验经济视野中的旅游产品设计

101.旅行社不正当竞争现象、症结与对策研究

102.探讨如何加强我国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103.旅游企业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之原因分析

104.环境保护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05.论旅游企业员工素质与服务质量的关系

106.旅游对于民俗风情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107.旅游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与利益分配

108.试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109.论企业文化建设在饭店管理中的作用

110.中国与其他国家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

111.旅游服务语言艺术探讨

112.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社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113.乡村旅游开发与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14.试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15.导游员管理模式探析

116.关于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117.试析旅游心理与散客旅游管理策略

118.试析旅游宣传中的心理策略

119.论网络经济多地点经济

120.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博弈研究

121.饭店大学生流失原因与对策研究

122.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对策研究

123.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124.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125.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126.京津冀都市圈构建对河北省旅游业的影响

127.试论工业旅游的特征及发展前景

128.河北生态旅游的发展探讨

129.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30.探析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行业政策的变化

131.网络化对旅行社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132.城郊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研究

133.旅游饭店质量成本控制

134.饭店人力资源激励问题

135.试论旅行社的诚信经营

136.试论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及对策

137.旅行社与旅游景区关系营销研究

138.旅游目的地安全事故探析

139.论导游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的作用

140.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及制约因素

141.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研究

142.中国演艺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43.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144.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145.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探析

146.论社区参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47.旅游市场细分中的旅游主体消费特征研究

148.探讨如何加强我国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149.对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150.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

151.浙江经济型酒店深化发展对策探讨

152.杭州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初探

1.浅谈餐饮业营销策略2.某某城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研究3.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4.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及营销策略 5.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 6.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7.浅论我国西部旅游资源发展对策 8.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 9.论某某城市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对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