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ppp模式硕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ppp模式硕士毕业论文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2]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PPP, is the English acronym fo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that i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 Government in alleviating the financial pressure to meet the infrastructure, improve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have an advantage, be regarded as effective in attracting private capital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ways.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PPP projects, the need for a wealth of design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maintenance of an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inancing channels open, and good public relations, a strong legal support and so on, but the impact of PPP projects in the most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is the project risks in the public sector and private sector be allocated more rationally. PPP project cycle, as a result of long, complex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there is not a comprehensive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in the future can not be predicte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risk of uncertainty, to risk the potential damage can not be accurately estimated, as well as some can not control the risk factors involved in PPP projects makes the risk-sharing between the parties on the protracted negotia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an agreement. In particular, the introduction of PPP model in our country a short tim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sound, as well as special market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risk for China-sharing mechanisms. In this paper, the nature of the PPP mode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cus of analysis, and introduced the use of PPP model of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The use of expert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PP projects 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34 risk factors against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and the extent of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rough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to various risk factors in the public sector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haring of results between.

ppp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管理直接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它不仅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关系着整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中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先导性,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当前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存在问题, 从而提出了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 方法 。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pilot,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infrastructure; Urba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中图分类号: 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而城市管理是政府为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康、高效进行以及其他各项活动有序进行采取的必要的调控行为,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它既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又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发展后劲、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先打好基础,因地制宜,科学预测,超前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系统性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整个城市为其预测基础和发展目标的。其服务方式、供给方式、输送 渠道 等都是分别在相关特定的系统中实现的。如道路网络系统形成城市道路骨架, 联系城市内外交通;水、电、气、通信等各种管线各自形成网络系统,把服务输送到千家万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是部分公用行业具有垄断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共性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 它的产品是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服务的,这是它有别于 其它 商品的一个显著特征。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特征,其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使用都不能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公平、保证稳定的原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一些公共服务产品实行价格控制,致使部分公用企业以市场经济产品制造成本,按计划经济的商品价格销售,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脱节。

(4)城市基础设施效益的社会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效益的社会性。城市基础设施大多是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推进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主要目的。因此,投入是政府的,产出是全社会共享的,必须把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放在整个城市经营活动中来统筹考虑。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1 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内容

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不仅包括城市供电管理、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气管理、城市道路管理、城市灾害管理等广义的内容,也包括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民需要的消费经济领域的城市管理概念,同时也涉及到人口、治安、社团组织、社会福利等在内的城市社会管理。现代化城市的管理是以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发挥城市综合效益为目的的综合管理。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职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主要是实现政府从基础设施生产领域逐渐退出的目的,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将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供给中,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与效率;对市场供给基础设施的弊端实行规制,克服市场供给的盲目性,在保证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基础上,保证消费者利益。

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 城市基础设施生产方式

选择基础设施的生产方式意味着选择基础设施的建设者, 即是选择公共生产还是市场生产。第一, 市场生产方式。该方式最突出的优点在于保证效率。在没有市场缺陷的条件下, 利润最大化动机与市场竞争的压力最终使生产者将生产成本降低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低水平。第二, 公共生产方式。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而言, 既然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政府干预就是次优选择。

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垄断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影响其效益发挥的诸多问题。

(1) 建设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

随着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出现,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也进行了一些市场化改革, 但效果并不理想。

(2)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问题频繁

第一, 项目投资管理不规范。高估项目投资概算、多计工程结算价款、建设单位违规使用建设资金等现象普遍存在。第二, 项目建设违反基建程序。第三, 项目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 措施

1 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业”。所以,在优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当前形势下,仅有政府干预是远远不够的, 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还必须市场化。因此,我们首先要纠正思想上的偏差。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 制定和执行合理的规划发展方案

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规划方案要从多角度考虑,既要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的需要,又要契合城市的经济、 文化 特色。在具体规划方案中, 要明确标注城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 要重点投入和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设施行业。如: 交通、电力、通信、环保几大行业都应重点规划。规划方案中,还要明确标注计划每个阶段(如一年)要达到的工程进度和计划投入资金的额度,包括资金的来源渠道等。此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中, 应尤其重视城市中心区区域和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重视加强对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只有严格执行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 才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组织实施各项工作。最终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快速发展。

3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水平

首先, 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政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出台技术质量标准,来保证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在投入资金的协调管理上, 要始终坚持资金运用服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的原则,同时坚持资金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统一。避免出现,规划与资金管理脱节, 使资金分散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部门。这样才能促使参与建设的企业和单位, 在责任细化的压力之下合理的使用建设资金,减少浪费,也避免了因工程质量问题不合格而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产生。其次, 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可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综合网络系统, 在网络空间里加强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整合信息资源,形成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应针对实际情况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维护, 制定出一套合理完整的工作考核制度。有奖有罚,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个人,真正做到快速解决问题,增强管理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产生城市集聚效应的决定性因素。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政府提供环节还存在大量的不经济现象, 严重地影响着公共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无论对于城市的发展, 还是对于公共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郝俊芳. 对城市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4)

[2] 李贵民.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J]. 北京规划建设. 2009(02)

[3] 郑强.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7)

[4] 周晟宇,王洪光. 浅谈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目标体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9)

城市化发展的基础物质保障就是城市基础设施,是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程度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主要是以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手段为主,并存以其他融资模式。但我们发现融资渠道狭窄,运营效率低下,运营管理技术水平低下是摆在政府面前的诸多困难。随着民间资金积聚增速加快,如何鼓励、推动、完善其它资本加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了当务之急。为改变此局面,多种融资模式如BOT、ABS、PPP等均已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广泛使用。

一、项目融资与BOT融资

项目融资出现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资本运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得到普遍应用。如道路、桥梁、电厂、港口、机场、城市给排水等。项目融资是以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和全部收益为其债务(如银行贷款)的偿还提供保证的,即项目未来的可用于偿还债务的净现金流量和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

BOT融资是英文Build(建设)-0perate(运营)—Transfer(转交)的缩写。其含义是一个发起者(非国有部门)从委托人(通常为政府)手中获得特许权,随之组成项目公司着手从事项目的经营,获得利润用于收回融资成本,并取得合理的收益;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无偿地转让给委托人。从199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 BOT 模式的试运营和相关推广,BOT 融资方式也逐渐受到关注。这种不同与以往的新型融资模式有助于推动民间资本加大投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承担一定的风险并且也获得相应的收益回报。

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影响因素

外界多种因素对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存在着较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法规

随着我国制订和颁布多个投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定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法律环境。目前有关BOT项目融资的法规性文件大多是部门内部通知,透明度低、权威性差,各部门规定内容冲突,或与《 公司法 》等相关法律不一致,导致实际运作过程中操作性差。

2.政府行为与信用

客观上讲政府缺少BOT管理 经验 ,出现政出多门、管理真空、职权交叉等现象。例如在项目的立项、规划许可、土地审批等相关手续办理方面与普通项目审批无异,导致费时费力,最终导致外部建设条件落实难、项目融资进行难。同时,政府的信用风险也是BOT 项目融资中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

3.投资环境与自身实力

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并且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于BOT项目融资的招商引资也有着决定影响。企业自身必须有与BOT项目相匹配的规模与财务能力,才能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进行融资的成功率也会提高。同时,要求企业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三、 BOT融资的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过程的基础就是风险识别,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对客观存在多种风险及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系统归类。从企业角度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的风险识别要包括政治及不可预测风险、经济风险、建设风险、经营风险。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衡量各种风险对项目实现目标的影响及程度。通过风险定性分析将风险进行排序,确立风险应对优先级;风险定量分析将已排序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该风险发生概率以及对项目结果的影响层极。

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的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就BOT融资而言,在评估可行性及特许 经营合同 中规避可预见风险;通过设计合理组合工具来接受风险;采取针对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及经济损失程度;通过购买 保险 来分担风险。

4.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指在决策主体的运行过程中,对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根据需要进行应对策略的调整。在执行过程中,对具体实施情况风险规划、监控、信息反馈、识别估计、整改调整,以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在风险监控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应对计划、实际风险发展变化情况及可用于风险控制资源等几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综合化管理。最终实现尽早识别风险、避免风险事件发生、消除风险消极后果及吸取经验教训等风险监控目标。

四、结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善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许多国家认为BOT融资模式是一种较理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应用亦适合当前国情的需求,通过BOT融资可以实现短期内给政府解决一次性财政资金投入过大的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程投资过大、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在实践之中,要通过科学分析多种因素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的影响,将风险管理实践化、风险识别具体化、风险应对数据化、风险监控常态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明确各参与方承担何种程度的风险及具体的承担方式,并将项目合同、融资合同、担保合同及其它支持文件等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方法贯穿项目建设周期,合理规划,紧密衔接,最终使得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蔡宇飞.BOT、PPP与ABS三种模式的比较探析[J].金融财会.2001(1)

PPP项目的投资风险与财务管理对策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PPP项目的投资风险与财务管理对策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随着PPP模式被地方政府广泛应用到地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中,以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减轻地方政府预算增加、债务压力,提升企业经济增长动力。其关键在于PPP项目投资分析及财务管理要落实到位,实现资金管理良性循环。本文围绕PPP项目投资分析及财务管理策略,从PPP项目特征分析着手,探讨PPP项目特点,阐述PPP项目过程风险点及财务管理策略,以此提高实践中PPP项目质量和运作效率。

关键词: PPP项目;投资分析;财务管理;

引言: 目前PPP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为政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提高公共服务事业运作质量提供助力。

一、PPP项目模式概述

(一)PPP项目投资分析

1、PPP项目概念

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中投资合作的一种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政府拟建公共服务性基础设施时,由社会资本介入来承担融资、施工、建设、运营项目全周期工作,政府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或分期付费的方式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可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从而实现社会公众福利。

2、PPP项目投资特征

PPP项目具有程序复杂、周期长、规模大等特点,与传统项目建设相比,最显着的区别是政府不再负责项目融资,其建设资金需由社会资本方融资,政府在运营期内逐年支付相应费用。对于投资规模较大的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需解决较大的融资金额,银行的融资审核条件也较为严格,所投资本短期内很难收回,可能造成社会资本方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加剧,对于其长期发展产生影响。

(二)PPP项目特点

1、合作伙伴

PPP模式基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合作目标一致的理念建立的合作关系进行项目运作,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在目标项目建设上的共同运作、共同分担和风险抵御,二者在确立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形成平等顺畅沟通的工作界面。

2、利益共享

社会资本以PPP项目实现自身利益追求,政府则是以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为目标,双方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是PPP项目的成功。需要指出的是PPP项目多为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型项目,具有公益性,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社会资本在权衡项目收益时,首先要保证项目的质量不受影响,合理制定双方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项目持续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利益共享除了指共享项目的社会成果,还包括使社会资本获取相对合理、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利益共享局面。

3、风险分担

PPP项目通常投资大、周期长,伴有高风险,执行过程中利益与风险相对应,没有风险分担,健康可持续的项目合作伙伴关系无从谈起。因此要建立以对称性、最优性、上限性、动态性为原则的风险分担机制,各方最大可能承担自身有优势的伴生风险,当每种风险都能由最善于应对该风险的合作方承担,项目整体的成本就能最小化。为此政府方要建立健全的评价、管理、监督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前期调研、设计,通过客观合理的风险评估,对项目预期进行精准判断。社会资本方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降低过程中突发风险,推进项目平稳实施。

二、PPP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一)项目管理风险

PPP项目过程中会面临来自筹备、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移交等各阶段的管理风险。前期筹备阶段由于资金额大、周期长,规划相对复杂,审批程序也相对较长,低效能可能导致项目错失政策机会。建设阶段需要经历设计、概预算及施组方案批复、计量、审计等多个环节,但由于实施主体是政府相关职能机构,过程中因管理权限等问题可能会出现沟通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一些职能机构对相应工作专业能力较弱造成迟滞效应。因此政府与社会资本应共同聘请具备相应能力、规模的独立第三方开展全过程咨询、审计、评价等工作,构筑政府、社会资本、第三方机构稳定三角形工作机制,在互信互惠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建设。

(二)市场环境风险

PPP项目面临的市场环境风险,一是来自宏观政策调整及政府运作机制转变。PPP项目直接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地方政府管理运作机制的.影响,项目会因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而改变进度或功能要求,增加了项目时效性风险。合理的政策有助于双方共同降低项目潜在风险,但一些政策调整影响到项目预期收益时,将直接造成项目资金风险,甚至引发社会问题。二是来自社会资本自身融资能力的管控风险。政府通常只负责对应的资本金,不参与项目融资及担保。而银行业对PPP项目融资的准入标准和监管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资本方自身需要有强劲的资金实力和融资渠道,方能保证项目资金周转正常。

(三)超合同造价风险

当前某些PPP项目建设期出现了超合同造价的现象。PPP项目合同正式签订之前通常由政府方提前完成了设计招标,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经审批的预算超过合同约定的工程造价,如果合同条款没有对该现象做明确约定,一是会直接造成融资方案不能满足建设资金需求,致使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二是造成合同双方的信任风险、审计风险进一步放大。

(四)法律风险

随着PPP模式的广泛应用,其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财政监管上的缺失也愈加明显。PPP项目主体的法律结构关系涉及行政、民商较为复杂,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将直接造成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行政权力滥用、项目管理权限受限等局面,影响PPP模式长期健康发展。

三、PPP项目财务管理策略

为了实现PPP项目最终目标,确保参与方预期利益,需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目的,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和风险预警机制,针对PPP项目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一)建立全过程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

PPP项目需要经过一个环节较多且复杂的程序体系实现最终目标,资金自始至终贯穿这一体系。为保证项目全周期内平稳推进,需要政府、社会资本、施工参与方、投资者、金融机构、独立第三方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全过程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对项目周期内可能出现的风险统筹考虑。抓住资金这一管控核心,建立阶段性目标与资金配比关系,以目标锁定资金预控,以资金运动反映过程执行。建立以项目公司为主导的风险识别清单,构建阶段任务、风险事项、资金匹配对应表。设计职责体系和防范措施,加强项目过程中的风险管控,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实时管控现金流情况,对各环节形成监督。通过资金运动情况分析执行过程与客观环境是否相符,及时予以评估形成应对策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让防止项目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项目融资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提升内控机制水平

PPP项目融资是全过程、全方位融资,表现为项目筹备期资本金融资、建设期债权融资、运营期证券化融资等。不同主体融资风险表现为财力强的地方政府风险小、财力弱的风险大;社会资本方自身经济实力强的风险小,自身实力弱的风险就大。不同项目融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重点项目、有补助项目风险相对较小;可行性缺口补助纳入政府支付责任的风险较小,使用者付费存在市场不确定性则风险大。项目的不同阶段同样带来不同的融资风险,建设期受工期、质量、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带来预期不确定性的风险,但运营期项目产出已经形成,收益基本稳定则风险较小。

实现对风险点的控制就要以全面预算为抓手,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控,科学、合理进行项目融资,控制资金周转。科学的项目概预算有助于较好控制项目总体投资规模,有助于判断融资方案的底线和可行性。社会资本方要注重与政府各阶段尤其是前期沟通,根据概预算结果指导后期的建设、运营、移交、退出。坚决避免由于融资成本偏离较大,增信条件无法达成等因素造成项目融资难以实现。始终将财务测算和风险预判作为重点,构建各阶段的结构化融资方案确保各阶段的债务支付义务。建立滚动预算,做好成本控制,及时调整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偏差。

在预算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政策、行业、市场的变化影响合理控制,按照预估规模做好融资比例和渠道的选择,严控融资规模和资金用途,杜绝不合理、不合规的资金支出,搭建客观、可执行的项目预算执行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流程管理,健全资金收支相关制度,控制好项目资金风险。

(三)项目运营期间财务管理关注的重点

(1)注重分析绩效考核对可行性缺口补助实现的影响程度,通过预算执行分析为制定运维方式、评价执行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

(2)关注市场因素变化,及时对比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偏离度,通过分析锁定影响因素,做优使用者付费可控部分,提升资金效能。

(3)设计好融资构架,适应政策导向,抓住市场窗口期充分利用REITs等有效工具降低融资成本、保持充沛流动性。

(四)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

PPP模式融合了多方利益诉求,需要构建互利共赢基础平台。因此需要各方和环节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政府、社会公众及社会资本方的权益、利益。在PPP模式发展过程中,要建立起符合项目发展、客观、完善的规范性文件,减少因法律缺失、合同纠纷等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法规的制定,需要协调、明确项目参与主体的权责关系。一是要规范项目运作全流程;二是明确各阶段的监督主体和权责内容;三是要制定好退出机制及纠纷解决途径;四是要做好PPP项目的运营权约定;五是其他关键事项,如预算执行、绩效管理、扶持政策、财税补贴等。

(五)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梯队

PPP项目涉及财务、税务、法律、金融、工程、运营等领域,而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资本,能够适应PPP项目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处于发展适应期。为此各参与方要加强专业化人才梯队的培养,提高专业度和理论储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增强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四、结语

PPP模式通过合作共赢、互信互利实现政府、公众及社会资本的三方共赢。为了更好促进PPP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保护各方合法利益,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投资环境、法律环境和融资环境,项目管理者通过不断实践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好项目投资分析、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促进PPP模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支持动力。

五、参考文献

[1]王卓君,郭雪萌,李红昌.地区市场化进程会促进地方政府选用PPP模式融资吗-基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17(10):54–64.

[2]霍伟东,陈若愚,李行云.制度质量、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与PPP项目成效-来自非洲PPP项目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52–64.

[3]王柳清.基于PPP项目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224–225.

[4]于莉.新时期PPP项目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9(31):76–77.

[5]刘穷志,任静.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的“素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6):39–47.

关于ppp模式论文范文写作

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管理直接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它不仅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关系着整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中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先导性,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当前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存在问题, 从而提出了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 方法 。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pilot,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infrastructure; Urba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中图分类号: 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而城市管理是政府为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康、高效进行以及其他各项活动有序进行采取的必要的调控行为,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它既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又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发展后劲、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先打好基础,因地制宜,科学预测,超前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系统性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整个城市为其预测基础和发展目标的。其服务方式、供给方式、输送 渠道 等都是分别在相关特定的系统中实现的。如道路网络系统形成城市道路骨架, 联系城市内外交通;水、电、气、通信等各种管线各自形成网络系统,把服务输送到千家万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是部分公用行业具有垄断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共性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 它的产品是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服务的,这是它有别于 其它 商品的一个显著特征。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特征,其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使用都不能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公平、保证稳定的原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一些公共服务产品实行价格控制,致使部分公用企业以市场经济产品制造成本,按计划经济的商品价格销售,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脱节。

(4)城市基础设施效益的社会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效益的社会性。城市基础设施大多是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推进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主要目的。因此,投入是政府的,产出是全社会共享的,必须把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放在整个城市经营活动中来统筹考虑。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1 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内容

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不仅包括城市供电管理、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气管理、城市道路管理、城市灾害管理等广义的内容,也包括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民需要的消费经济领域的城市管理概念,同时也涉及到人口、治安、社团组织、社会福利等在内的城市社会管理。现代化城市的管理是以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发挥城市综合效益为目的的综合管理。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职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主要是实现政府从基础设施生产领域逐渐退出的目的,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将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供给中,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与效率;对市场供给基础设施的弊端实行规制,克服市场供给的盲目性,在保证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基础上,保证消费者利益。

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 城市基础设施生产方式

选择基础设施的生产方式意味着选择基础设施的建设者, 即是选择公共生产还是市场生产。第一, 市场生产方式。该方式最突出的优点在于保证效率。在没有市场缺陷的条件下, 利润最大化动机与市场竞争的压力最终使生产者将生产成本降低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低水平。第二, 公共生产方式。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而言, 既然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政府干预就是次优选择。

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垄断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影响其效益发挥的诸多问题。

(1) 建设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

随着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出现,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也进行了一些市场化改革, 但效果并不理想。

(2)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问题频繁

第一, 项目投资管理不规范。高估项目投资概算、多计工程结算价款、建设单位违规使用建设资金等现象普遍存在。第二, 项目建设违反基建程序。第三, 项目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 措施

1 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业”。所以,在优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当前形势下,仅有政府干预是远远不够的, 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还必须市场化。因此,我们首先要纠正思想上的偏差。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 制定和执行合理的规划发展方案

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规划方案要从多角度考虑,既要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的需要,又要契合城市的经济、 文化 特色。在具体规划方案中, 要明确标注城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 要重点投入和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设施行业。如: 交通、电力、通信、环保几大行业都应重点规划。规划方案中,还要明确标注计划每个阶段(如一年)要达到的工程进度和计划投入资金的额度,包括资金的来源渠道等。此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中, 应尤其重视城市中心区区域和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重视加强对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只有严格执行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 才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组织实施各项工作。最终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快速发展。

3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水平

首先, 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政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出台技术质量标准,来保证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在投入资金的协调管理上, 要始终坚持资金运用服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的原则,同时坚持资金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统一。避免出现,规划与资金管理脱节, 使资金分散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部门。这样才能促使参与建设的企业和单位, 在责任细化的压力之下合理的使用建设资金,减少浪费,也避免了因工程质量问题不合格而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产生。其次, 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可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综合网络系统, 在网络空间里加强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整合信息资源,形成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应针对实际情况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维护, 制定出一套合理完整的工作考核制度。有奖有罚,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个人,真正做到快速解决问题,增强管理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产生城市集聚效应的决定性因素。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政府提供环节还存在大量的不经济现象, 严重地影响着公共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无论对于城市的发展, 还是对于公共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郝俊芳. 对城市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4)

[2] 李贵民.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J]. 北京规划建设. 2009(02)

[3] 郑强.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7)

[4] 周晟宇,王洪光. 浅谈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目标体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9)

城市化发展的基础物质保障就是城市基础设施,是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程度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主要是以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手段为主,并存以其他融资模式。但我们发现融资渠道狭窄,运营效率低下,运营管理技术水平低下是摆在政府面前的诸多困难。随着民间资金积聚增速加快,如何鼓励、推动、完善其它资本加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了当务之急。为改变此局面,多种融资模式如BOT、ABS、PPP等均已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广泛使用。

一、项目融资与BOT融资

项目融资出现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资本运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得到普遍应用。如道路、桥梁、电厂、港口、机场、城市给排水等。项目融资是以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和全部收益为其债务(如银行贷款)的偿还提供保证的,即项目未来的可用于偿还债务的净现金流量和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

BOT融资是英文Build(建设)-0perate(运营)—Transfer(转交)的缩写。其含义是一个发起者(非国有部门)从委托人(通常为政府)手中获得特许权,随之组成项目公司着手从事项目的经营,获得利润用于收回融资成本,并取得合理的收益;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无偿地转让给委托人。从199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 BOT 模式的试运营和相关推广,BOT 融资方式也逐渐受到关注。这种不同与以往的新型融资模式有助于推动民间资本加大投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承担一定的风险并且也获得相应的收益回报。

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影响因素

外界多种因素对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存在着较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法规

随着我国制订和颁布多个投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定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法律环境。目前有关BOT项目融资的法规性文件大多是部门内部通知,透明度低、权威性差,各部门规定内容冲突,或与《 公司法 》等相关法律不一致,导致实际运作过程中操作性差。

2.政府行为与信用

客观上讲政府缺少BOT管理 经验 ,出现政出多门、管理真空、职权交叉等现象。例如在项目的立项、规划许可、土地审批等相关手续办理方面与普通项目审批无异,导致费时费力,最终导致外部建设条件落实难、项目融资进行难。同时,政府的信用风险也是BOT 项目融资中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

3.投资环境与自身实力

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并且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于BOT项目融资的招商引资也有着决定影响。企业自身必须有与BOT项目相匹配的规模与财务能力,才能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进行融资的成功率也会提高。同时,要求企业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三、 BOT融资的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过程的基础就是风险识别,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对客观存在多种风险及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系统归类。从企业角度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的风险识别要包括政治及不可预测风险、经济风险、建设风险、经营风险。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衡量各种风险对项目实现目标的影响及程度。通过风险定性分析将风险进行排序,确立风险应对优先级;风险定量分析将已排序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该风险发生概率以及对项目结果的影响层极。

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的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就BOT融资而言,在评估可行性及特许 经营合同 中规避可预见风险;通过设计合理组合工具来接受风险;采取针对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及经济损失程度;通过购买 保险 来分担风险。

4.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指在决策主体的运行过程中,对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根据需要进行应对策略的调整。在执行过程中,对具体实施情况风险规划、监控、信息反馈、识别估计、整改调整,以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在风险监控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应对计划、实际风险发展变化情况及可用于风险控制资源等几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综合化管理。最终实现尽早识别风险、避免风险事件发生、消除风险消极后果及吸取经验教训等风险监控目标。

四、结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善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许多国家认为BOT融资模式是一种较理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应用亦适合当前国情的需求,通过BOT融资可以实现短期内给政府解决一次性财政资金投入过大的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程投资过大、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在实践之中,要通过科学分析多种因素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的影响,将风险管理实践化、风险识别具体化、风险应对数据化、风险监控常态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明确各参与方承担何种程度的风险及具体的承担方式,并将项目合同、融资合同、担保合同及其它支持文件等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方法贯穿项目建设周期,合理规划,紧密衔接,最终使得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蔡宇飞.BOT、PPP与ABS三种模式的比较探析[J].金融财会.2001(1)

PPP模式在国内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案例研究

政府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公共服务,社会资本以项目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收益,政府和社会资本都是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达成自身的目标。

1.研究背景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为了完成某个公共事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同私人部门之间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在基础设施领域推行PPP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引入市场化竞争主体,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政府开始推广PPP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PPP在中国迎来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时期。水利工程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及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其兴建往往也需耗费大量的物资。单纯的依靠传统的融资模式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通常建设周期较长、施工条件复杂、规模较大、投资也比较高。为了有效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大力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促进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的政策措施。2015年,水利部、财政部和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加速PPP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及推广。政府通过引导投资、合理定价、授予特许经营权、财政支持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运营,既有助于快速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推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配置,也有助于降低政府债务负担,防备化解财政风险,项目风险将由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共同分担,有助于减少前期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引导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对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

以下案例均选自2015年发布的社会资本参与到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第一批试点项目,这些项目为投资方带来部分收益的同时,社会公益性强。可以为引导社会资本如何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黑龙江奋斗水库

项目背景

黑龙江省奋斗水库是黑龙江省近十年来的第一个新建水库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用于城镇供水,结合防洪,兼顾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综合作用。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坝后式电站厂房、导流溢洪道、过道泄水建筑物等。工程总投资约亿元,总工期为36个月。奋斗水库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城镇提供水资源5314万立方米,可满足穆棱市和鸡西市各个乡镇和林业局的用水需求。

经验分析

(1)注入社会资金,填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

奋斗水库工程总投资为亿元,政府出资8亿元,社会资本为亿元,占总投资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奋斗水库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据有关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统计到2013年6月底,我国政府的负债率已经高达,面对如此沉重的债务压力,政府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更加力不从心。以往水利工程建设都是依靠财政支出,通过政府引进社会资本的投入,弥补了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而社会资本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可以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2)增强约束机制,提高管理绩效

PPP项目处于政府和社会的双重监督和管理之下,社会资本不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要提升服务质量。水利工程建设和其他行业发展一样,同样需要并且也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奋斗水库通过引入PPP模式,政府部门不再承担项目建设实施的具体事宜,与社会资本相互约束从制度上排除了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化现象。

(3)促进水利行业投资效率

政府部门在投资公共项目的时候,由于缺少市场竞争以及获得利润的动力,无论在工程建设还是在经营维护方面都缺乏效率,而社会资本会因为受到了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在奋斗水库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就会严格把控工期延误等问题,提高运营服务的效率,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活力,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提高水利行业的投资效率。

湖南莽山水库项目背景

湖南莽山水库是湖南境内唯一的大型水库,是解决该地区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的唯一有效途径。工程总投资为亿元。项目法人投资4200万元中30%作为项目法人资本金,即12600万元,其余29400万元,由项目法人向银行贷款等途径融资。项目法人资本金分二期到位,第一期资本金5000万元在注册成立项目公司时到位,第二期7600万元在2016年6月30日前到位,建设期利息由项目法人承担。投融资额度占总投资的。灌区工程中中央及省配套资金60668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3012万元由项目法人负责筹措到位,工程款由县政府分3年按4:3:3比例偿还,按照偿还建设期资金利息。

经验分析

(1)激发管理体制活力

在水利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转变思想,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莽山水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由政府出资模式,双方合作,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一起参与项目建设,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可严格管控人员编制,明显改善了过去由政府主管的水利工程人员超编、松懈懒散等问题。

(2)借助市场主导作用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社会资本在获得莽山水库特许经营权后,在特许经营期内可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激发项目潜在能力。以往政府投资项目公益性较强,收益低,盈利项目单一,引入社会资本后,可以利用社会资本的管理和资源优势来提高莽山水库效益及周边生态效益。

(3)缓解政府资金筹措压力

在莽山水库建设施工过程中,枢纽工程总投资为105763万元,政府资本金59910万元,项目法人投资为4200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3853万元。可见社会资本占了整个工程总投资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资金筹措压力。社会资本更加灵活而且能够快速到位,保证了水库项目建设实施进展不受资金不到位而延误工期。

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

项目背景

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在陕西延安黄陵县境内,该工程由洛河引洛入葫工程和芦河南沟水利枢纽工程这两项水利枢纽工程组成。该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为亿元(政府出资为54,540万元、其他途径贷款为137,560万元),工期预计44个月。政府部门投资主体是延安水务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陕西延长石油投资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按照40%:30%:30%比例出资,成立延安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的项目法人。

经验分析

(1)采用资本金与担保贷款组合的方式填补资金缺口

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社会投资主体的自有资金和担保贷款,代替了部分政府财政出资,有效化解了资金缺口问题。转变了以往的都是依靠政府支出模式,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这一模式对于经营性较强的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示范价值。

(2)利用竞争性会谈筛选优质合格的社会投资主体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政府部门占有主导地位,考虑到该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财务收益,当地政府部门特地邀请了多家投资主体对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洽商谈判,通过竞争方式来择优选择社会投资主体,签立合同以及项目投资运营等各项协议,避免了合作伙伴信用不良等影响南沟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3)改善项目法人治理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

南沟门水利枢纽项目由投资三方依照《公司法》进行组织管理,依照现代化企业模式运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项目建设管理、运营维修中都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一方面保障了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大力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效率,充分保证了南沟门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营以及后期的维修服务。

贵州马岭水利枢纽

项目背景

贵州马岭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试点项目中的大型项目。该工程地处于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马别河干流上,是马别河干流上梯级规划的第九个梯级。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7月29日对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有城乡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排涝抗旱等。设计年平均供水量达到21067万立方米,水库总库容为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多年平均发电量达亿千瓦时。该枢纽工程总投资预计为亿元,总工期计划为38个月。

经验分析

(1)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领域

贵州马岭水利枢纽工程采用PPP合作模式,扩大了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的领域范围,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的一种,PPP模式在马岭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意味着社会资本可以有效的参与到更多工程建设领域。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利于今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输水工程、水源工程、供电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2)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政府与社会合力出资兴建马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遵循平等合作、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原则。当地政府在项目建成后授予私人特许经营权,社会资本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社会与政府部门分担风险,当地政府主要承担政策和法律法规等风险,社会资本承担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通过发挥双方优势,将工程建设风险降到最低。

(3)转变水利工程建设模式

该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结合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建设模式。PPP模式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江西峡江水利枢纽

项目背景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赣江流域上一座大型的控制性水电站,同时也是我国目前规模量最大的水电站之一。该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总投资为992,216万元,国家政府拨款为288,000万元,江西省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113,700万元,剩下的590,516万元资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该工程的一期下闸蓄水阶段验收于2013年顺利通过,如期完成了工程控制性节点目标,取得了航运、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

经验分析

(1)以水利工程的可经营性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峡江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的同时也带有经营性,可保障社会资本投资获得合理回报。借助工程的营利性项目和设施的作用,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注入,缓解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该工程中社会资本金占总投资。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建成后将经营性比较强的水电站经营权部分剥离出来授予社会资本,同时科学合理划分社会资本的参与范围,保证社会资本在特许经营期内获得稳定的收益,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对于社会资本更具有吸引力。

(2)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社会投资合作主体

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成功合作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项目投资主体。为了保证合作方质量,江西省水利厅在该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邀请了数家有投资意愿的相关公司来投标,通过会谈协商、竞争性报价等公开公正的方式合理择优选择中标企业,保证了项目建设主体的合格优质。

(3)订立多项合同文件明确权责利关系

规范项目合作双方权利义务、建立奖惩约束机制的有效形式主要是采用规范、严谨的合同文本。为了避免各种利益和责任纠纷,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在实施开展前,相关利益主体就签订了多项合同文件,如出资比例和利益分配合同、发电相关合同书、特许经营期协议等,明确界定各合作方的责权利关系,保证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实施和运营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政府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公共服务,社会资本以项目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收益,政府和社会资本都是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达成自身的目标。总体来说在水利工程中引入PPP 合作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减少政府部门财政压力,填补资金不足缺口;

2)引入约束机制,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

3)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

5)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利行业投资效率。

关于ppp模式论文范文资料

pdf 附件不会传Buso, M., Marty, F., & Tran, P. T. (2017).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rom budget constraints: Looking for debt hi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51, 自己打开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使用者依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一种模式。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一般认为发端于1984年第一个bot模式项目——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随后2003年-2008年,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繁多,财政资金有限,为满足社会大众对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各地掀起一波PPP热潮,这期间的代表性项目有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等项目。2008年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我国采用积极财产政策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来应对。该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由政府主导,但鉴于地方政府无法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投资,各地政府都充分利用所属融资平台进行投融资。2009年以来,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融资职能主要由各地融资平台公司承担,项目运作以政府委托代建、BT模式为主。这一时期PPP模式遭遇搁浅。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地方政府及政府融资平台与日俱增,截止2013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高达20多万亿元,这些债务已经让某些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另一方面城镇化及“一带一路”的发展又亟需大量资金。在此形式下,2013年中央发文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正式提出推广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规则,使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投资者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按约定规则独自或与政府共同成立特别目的公司(SPV)建设和运营合作项目。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项目收益债、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举债并承担偿债责任。政府对投资者或SPV公司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不承担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的偿债责任。由此,PPP模式再次兴起,并迎来快速的发展。2015年,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保、农林、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特定领域需要特许经营的,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执行。2016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提出统筹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深化PPP改革工作,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较高、操作成熟的公共服务领域,各地新建项目要“强制”应用PPP模式。各地也在大力推动PPP示范项目的实施,标志着PPP模式已经从政策层面到执行层面得到了细化落实。总之,PPP模式推出的目的之一,其实是让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由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所采取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确保地方政府债务不再新增。从转变政府职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来说,PPP模式在未来会是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重要模式,方兴未艾。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PPP模式在国内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案例研究

政府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公共服务,社会资本以项目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收益,政府和社会资本都是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达成自身的目标。

1.研究背景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为了完成某个公共事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同私人部门之间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在基础设施领域推行PPP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引入市场化竞争主体,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政府开始推广PPP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PPP在中国迎来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时期。水利工程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及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其兴建往往也需耗费大量的物资。单纯的依靠传统的融资模式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通常建设周期较长、施工条件复杂、规模较大、投资也比较高。为了有效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大力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促进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的政策措施。2015年,水利部、财政部和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加速PPP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及推广。政府通过引导投资、合理定价、授予特许经营权、财政支持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运营,既有助于快速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推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配置,也有助于降低政府债务负担,防备化解财政风险,项目风险将由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共同分担,有助于减少前期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引导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对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

以下案例均选自2015年发布的社会资本参与到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第一批试点项目,这些项目为投资方带来部分收益的同时,社会公益性强。可以为引导社会资本如何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黑龙江奋斗水库

项目背景

黑龙江省奋斗水库是黑龙江省近十年来的第一个新建水库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用于城镇供水,结合防洪,兼顾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综合作用。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坝后式电站厂房、导流溢洪道、过道泄水建筑物等。工程总投资约亿元,总工期为36个月。奋斗水库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城镇提供水资源5314万立方米,可满足穆棱市和鸡西市各个乡镇和林业局的用水需求。

经验分析

(1)注入社会资金,填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

奋斗水库工程总投资为亿元,政府出资8亿元,社会资本为亿元,占总投资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奋斗水库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据有关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统计到2013年6月底,我国政府的负债率已经高达,面对如此沉重的债务压力,政府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更加力不从心。以往水利工程建设都是依靠财政支出,通过政府引进社会资本的投入,弥补了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而社会资本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可以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2)增强约束机制,提高管理绩效

PPP项目处于政府和社会的双重监督和管理之下,社会资本不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要提升服务质量。水利工程建设和其他行业发展一样,同样需要并且也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奋斗水库通过引入PPP模式,政府部门不再承担项目建设实施的具体事宜,与社会资本相互约束从制度上排除了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化现象。

(3)促进水利行业投资效率

政府部门在投资公共项目的时候,由于缺少市场竞争以及获得利润的动力,无论在工程建设还是在经营维护方面都缺乏效率,而社会资本会因为受到了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在奋斗水库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就会严格把控工期延误等问题,提高运营服务的效率,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活力,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提高水利行业的投资效率。

湖南莽山水库项目背景

湖南莽山水库是湖南境内唯一的大型水库,是解决该地区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的唯一有效途径。工程总投资为亿元。项目法人投资4200万元中30%作为项目法人资本金,即12600万元,其余29400万元,由项目法人向银行贷款等途径融资。项目法人资本金分二期到位,第一期资本金5000万元在注册成立项目公司时到位,第二期7600万元在2016年6月30日前到位,建设期利息由项目法人承担。投融资额度占总投资的。灌区工程中中央及省配套资金60668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3012万元由项目法人负责筹措到位,工程款由县政府分3年按4:3:3比例偿还,按照偿还建设期资金利息。

经验分析

(1)激发管理体制活力

在水利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转变思想,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莽山水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由政府出资模式,双方合作,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一起参与项目建设,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可严格管控人员编制,明显改善了过去由政府主管的水利工程人员超编、松懈懒散等问题。

(2)借助市场主导作用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社会资本在获得莽山水库特许经营权后,在特许经营期内可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激发项目潜在能力。以往政府投资项目公益性较强,收益低,盈利项目单一,引入社会资本后,可以利用社会资本的管理和资源优势来提高莽山水库效益及周边生态效益。

(3)缓解政府资金筹措压力

在莽山水库建设施工过程中,枢纽工程总投资为105763万元,政府资本金59910万元,项目法人投资为4200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3853万元。可见社会资本占了整个工程总投资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资金筹措压力。社会资本更加灵活而且能够快速到位,保证了水库项目建设实施进展不受资金不到位而延误工期。

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

项目背景

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在陕西延安黄陵县境内,该工程由洛河引洛入葫工程和芦河南沟水利枢纽工程这两项水利枢纽工程组成。该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为亿元(政府出资为54,540万元、其他途径贷款为137,560万元),工期预计44个月。政府部门投资主体是延安水务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陕西延长石油投资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按照40%:30%:30%比例出资,成立延安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的项目法人。

经验分析

(1)采用资本金与担保贷款组合的方式填补资金缺口

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社会投资主体的自有资金和担保贷款,代替了部分政府财政出资,有效化解了资金缺口问题。转变了以往的都是依靠政府支出模式,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这一模式对于经营性较强的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示范价值。

(2)利用竞争性会谈筛选优质合格的社会投资主体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政府部门占有主导地位,考虑到该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财务收益,当地政府部门特地邀请了多家投资主体对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洽商谈判,通过竞争方式来择优选择社会投资主体,签立合同以及项目投资运营等各项协议,避免了合作伙伴信用不良等影响南沟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3)改善项目法人治理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

南沟门水利枢纽项目由投资三方依照《公司法》进行组织管理,依照现代化企业模式运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项目建设管理、运营维修中都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一方面保障了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大力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效率,充分保证了南沟门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营以及后期的维修服务。

贵州马岭水利枢纽

项目背景

贵州马岭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试点项目中的大型项目。该工程地处于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马别河干流上,是马别河干流上梯级规划的第九个梯级。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7月29日对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有城乡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排涝抗旱等。设计年平均供水量达到21067万立方米,水库总库容为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多年平均发电量达亿千瓦时。该枢纽工程总投资预计为亿元,总工期计划为38个月。

经验分析

(1)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领域

贵州马岭水利枢纽工程采用PPP合作模式,扩大了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的领域范围,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的一种,PPP模式在马岭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意味着社会资本可以有效的参与到更多工程建设领域。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利于今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输水工程、水源工程、供电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2)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政府与社会合力出资兴建马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遵循平等合作、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原则。当地政府在项目建成后授予私人特许经营权,社会资本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社会与政府部门分担风险,当地政府主要承担政策和法律法规等风险,社会资本承担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通过发挥双方优势,将工程建设风险降到最低。

(3)转变水利工程建设模式

该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结合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建设模式。PPP模式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江西峡江水利枢纽

项目背景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赣江流域上一座大型的控制性水电站,同时也是我国目前规模量最大的水电站之一。该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总投资为992,216万元,国家政府拨款为288,000万元,江西省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113,700万元,剩下的590,516万元资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该工程的一期下闸蓄水阶段验收于2013年顺利通过,如期完成了工程控制性节点目标,取得了航运、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

经验分析

(1)以水利工程的可经营性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峡江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的同时也带有经营性,可保障社会资本投资获得合理回报。借助工程的营利性项目和设施的作用,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注入,缓解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该工程中社会资本金占总投资。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建成后将经营性比较强的水电站经营权部分剥离出来授予社会资本,同时科学合理划分社会资本的参与范围,保证社会资本在特许经营期内获得稳定的收益,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对于社会资本更具有吸引力。

(2)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社会投资合作主体

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成功合作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项目投资主体。为了保证合作方质量,江西省水利厅在该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邀请了数家有投资意愿的相关公司来投标,通过会谈协商、竞争性报价等公开公正的方式合理择优选择中标企业,保证了项目建设主体的合格优质。

(3)订立多项合同文件明确权责利关系

规范项目合作双方权利义务、建立奖惩约束机制的有效形式主要是采用规范、严谨的合同文本。为了避免各种利益和责任纠纷,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在实施开展前,相关利益主体就签订了多项合同文件,如出资比例和利益分配合同、发电相关合同书、特许经营期协议等,明确界定各合作方的责权利关系,保证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实施和运营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政府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公共服务,社会资本以项目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收益,政府和社会资本都是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达成自身的目标。总体来说在水利工程中引入PPP 合作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减少政府部门财政压力,填补资金不足缺口;

2)引入约束机制,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

3)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

5)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利行业投资效率。

翻译硕士毕业论文模式

要。MTI是专业硕士,都需要撰写毕业(学位)论文。翻译专业学位论文主要是案例分析报告,分为:口、笔译实践分析报告、翻译项目管理分析报告、翻译术语库案例分析报告、翻译项目语料库案例分析报告、项目质量审校分析报告等等。

写posttranslation的硕士论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需要对posttranslation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其次,需要介绍posttranslation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然后,需要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设计和实验结果;最后,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整篇论文应该结构清晰、论述严谨、数据准确、论点明确,同时需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格式规范。

硕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数规定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数规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

2、选题背景及意义;

3、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

5、论文结构安排。

一般而言,非211、985学校的硕士毕业论文字数在6000—8000左右(工程类需要制图的专业则会超过这个数字),而一些要求较高或者重点学校则要求论文字数在1万左右或以上,总之各个学校在论文字数上的规定都有细微的差异。

一、硕士生毕业论文主要内容

1、题目(宋体,小二,居中)

2、中文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字体:宋体、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3、英文摘要,关键词;

4、目录

5、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6、参考文献。期刊内容包括:作者、题名,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结束页码。著作内容包括:作者、编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7、附件:开题报告和检查情况记录表

二、格式要求

1、书写格式要求:填写项目必须用碳素或蓝黑墨水钢笔书写;

2、文稿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版面整洁,便于装订。Word文稿A4纸打印。

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准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4、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简单徒手画,须按国家规范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5、公式要求:所有公式不得徒手书写,利用Microsoft公式编辑器或Mathtype编辑。

三、毕业论文份量要求

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万字或相当信息量。外文文献阅读量的具体要求,由指导教师量化。

四、毕业论文规范

审查工作由指导教师具体负责,从毕业论文质、量、形式等规范方面对论文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答辩。凡质、量、形式等方面审查不合格者,应责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否则不准参加毕业答辩。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其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回校进行。

五、毕业论文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封面(教务处统一印制);

2、毕业论文,包括题目及目录、开题报告、内容提要、正文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及其他附件等;

3、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评阅意见、成绩评定表;

4、其他附件。

写作建议

(一)要有信心,树立积极的科研态度

做研究,要有积极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要有耐心、恒心、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获得者、武汉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王树良教授认为,论文的.写作、发表过程是科学研究深化、完善的过程。对写论文要抱着一种百折不挠的快乐的心情,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仅为发表论文才去研究,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会认为发表论文的多少与学术贡献可以等同。但是,每一个真正的学者都会爱惜自己的论文,关心他人对自己论文的评论和引用。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张培刚教授总结自己的学术人生,说了一句哲理感言:“认真,但不能太认真,应适时而止;看透,岂能全部看透,须有所作为。”

(二)经常交流,依靠团队的思想

智慧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交流才能丰富想象。合作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硕士同学要多交流,多听专门讲座,多参加学术会议,要依靠学术团队的思想和智慧来激发创新思维。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在指导硕士学习时,非常强调“要更多地通过交谈与讨论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三)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毕业论文的关键是要有新的发现,有自己的创新点。创新需要以积极的精神、平和的心态,去寻找与常规不相符合的偏差以及有矛盾和异常的结果。往往正是这些非正常现象后面隐藏着发现的线索,这些线索有可能向流行的思想和传统的解释提出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告诫硕士同学:“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思考是创新的灵魂。”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谭x文教授在总结硕士学习的特点时指出:“学习需要艰苦的探索,但更需要聪明的探索。”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归纳,敢于提出新观点,注重细节的分析和发现,对于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非常重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