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色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色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上映于2006年的古装动作片,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评价便是两级严重分化,豆瓣评分,成绩平平。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分析《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色彩运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 要: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符号是其表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颜色隐喻特点进行解读,分析电影的色彩选择以及色彩要素在构建多模态语篇的概念意义时所起的作用,导演如何借助色彩这一视觉范畴的概念通过跨域映射构建情感、社会范畴的概念,并在此过程中阐释意义、传递信息以及表达情感。

关键词: 《满城尽带黄金甲》;多模态语篇;色彩隐喻;张艺谋

20世纪80年代,Lakoff等人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之后,学者对众多的语言现象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语言只是隐喻的外在表现。(Lakoff & Johnson,1980)既然如此,语言符号作为隐喻的外在表现,不应该是惟一的,其他的媒介、符号和手段,如音乐、色彩、图案等都可以作为隐喻的表现形式。基于此,以Charles Forcevill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隐喻研究可以并应该基于多模态的研究视角,关注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声像音画等符号的概念意义传达,关注各个模态的相互作用、互动关系和意义构建过程,而这个意义构建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所以,对照单模态隐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喻的语言体现,Forceville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的定义,多模态隐喻是一种类型隐喻,其目标域和源域用不同的模态体现出来。这些模态可以包括图像或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等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全部通道,这些通道都可以接受信息,构建意义。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光影、图像以及声音等一系列模态形式动态地构建意义、传递信息。同时其图像或视觉模态的隐喻通过跨域映射实现表意功能,其中,颜色作为视觉模态的主要元素之一承担了重要的意义构建任务。当然该功能的实现有时需借助声音和音乐等载体共同协作,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做综合分析。但同时需指出,电影中颜色隐喻的意义构建和人的认知水平、观察经验和文化基础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以张艺谋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介绍张艺谋电影中的颜色隐喻的功能和作用。

张艺谋电影的颜色隐喻

如上所述,同语言无异,各种表意符号在构建意义时同样具备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重点考察色彩隐喻在构建概念意义上的作用。色彩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大量应用在张艺谋的影片中。几乎张艺谋所有的电影都利用色彩要素传递信息,在增强视觉冲击的同时,更注重其表意功能的实现和感情的传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如此,下面将对该片的颜色隐喻做如下分析。

(一)黄色的隐喻

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色彩分析,笔者认为色彩三要素:明度、色相和色彩饱和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值。(1)色彩明度:明度高的颜色为重要信息,明度低的颜色为次要信息。(2)色相:波长的色彩,如红色,传达重要信息。(3)色彩饱和度:饱和度越高的颜色,传达的信息越重要。这也为张艺谋电影大量使用红色和黄色提供了认知理据,同时也成为颜色隐喻的经验基础。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颜色成为无声的语言,流淌着故事情节,述说着故事矛盾冲突。金黄色作为该影片的重要色彩符号,在影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色相环中由于黄色的明度高,它的鲜亮纯度也是最高的,具有凸显性,是皇权的象征。金黄色的具体表意功能如下:影片中,大王和杰王子在天福官驿会面中,大王身着金黄色铠甲,杰王子身着黑色铠甲,金黄色和深灰色的色彩明度不同,传达的信息不同,金黄色有更强的显著性。这样两种颜色与交际意义之间形成了隐喻映射:明亮(明)—主体(皇权)—统治者;暗淡(深灰)—从属(臣民)—被统治者。这也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视觉系统首先处理明亮的刺激,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凸显性。

凭借于此,张艺谋通过颜色隐喻凸显或弱化某种关系,如权利关系、君臣关系、等级区分等,在读者认知经验的共同作用下,使颜色发挥了语言的作用,即告知观众王就是王。

在影片中,本片中夺目的金黄色宫廷服装、神圣的宫殿,黄的菊花成为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透露着伤感,而这种伤感在一定程度上是黄菊花的表意体现,菊花的黄色和具象的菊花共同构建了悲伤的气氛。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中丧事的黄色调不无关联。当人们看到黄色的菊花,在大多数人的认识范畴内,会映射出葬礼的画面。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没有明确提出黄菊花的表征意义,但不能否定的是,满眼的黄菊花在观众的心里构建了一个悲剧的符号,预示着片中不伦的恋情、政治反叛以及扭曲的亲情终将走向悲剧的葬礼。黄菊花作为一个符号,通过跨域映射投射到影片的场景中预示着失败和死亡。而与菊花黄饱和度不同的金黄则体现了另外的意义。金黄色对皇权的表达绝无异议,中国数千年的皇权社会中,皇权是不可挑战、不可撼动、不可置疑的,任何对皇权的质疑和反对都将是灭顶之灾。色彩饱和度隐喻的意义差别如下:色彩高饱和度(金黄)——皇权——不可战胜;色彩低饱和度(菊花黄)——死亡——终将失败。在影片的结尾,王后、太子元祥、二王子元杰、小王子元成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只有大王还在,在血腥中凸显出金黄色,因为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中肯定的是皇权不可战胜的思想。

(二)红色的隐喻

影片中,除了铺天盖地的黄,红色也是张艺谋导演钟爱的颜色,在众多的影片中,红色都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实现了导演传递信息和传达感情的目的。从《红高粱》中红色映射的生命之美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红色表达的.压抑和欲望,再到《菊豆》的红色展示的涌动和释放以及最后的《山楂树之恋》中红色的凄美,红色在以视觉模态为主要形式的电影语篇中,其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红高粱、红盖头、红色的天空、血红的太阳、红灯笼、血红的染缸、红色的布匹以及红辣椒等一系列的色彩符号向人们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和意义,和观众原有的文化领悟以及经验基础相关联,在每个观众心里形成既相同又不同的认知体验,也就是张艺谋的电影在每个观众心里的个性化版本,而这一点恰恰是基于观众的认知经验对色彩隐喻的个体化处理。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一改对红色的独钟,大面积使用黄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偏爱的红色失去了其地位和功能。影片中,在重阳登高时,大王一家围坐桌旁,红蓝相间的地毯以及朱红色的桌子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大王逼王后服药,王后不从,众王子跪求母后服药,唯有杰王子恳求父亲顺母亲的意愿。大王的阴险、太子的猥琐、成王子的单纯、杰王子的正义、王后的不幸都围绕在红色的桌子周围。红色以其较高的色彩饱和度,给观众以迫近感,使观众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王室成员箭在弦上的紧张关系,爱情和亲情荡然无存。用源域(红色)来构建目标域(争斗)的原因是争斗会导致带来紧张甚至血腥。

影片中,王后的形象是扭曲压抑的,在绝望和失望中饱受煎熬,王后的服饰也以金黄色为主,金黄色虽属暖色,但给人以高高在上不易接近的距离感。但是在王后正式通知杰王子要发动政变逼王退位而立杰为王的时候,观众会发现王后一改之前的金黄装扮,身着红袍。政变的计划是王后心中希望的火花,王后将对未来的希望,甚至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次政变的成功。政变给王后带来的期盼和希望通过红色的服装得以体现,让观众感受到王后内心的欢喜与希冀,同时在红色的衬托下,王后与杰王子的亲情对话,也使王后的温暖的母性也得到了体现。源域(红色)成功构建了目的域(希望和温暖),和大多数观众的认知经验中暖色的红象征温暖和希望不无关系。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片末是金黄色的海洋,金甲武士,穿戴金黄袍的王室成员。但是,观众不难发现,杰王子带领的每一个金甲武士都佩戴红色蒙面巾,在满眼的金黄中,一点点的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杰王子率领的大军为了捍卫母亲,推翻邪恶的父亲,起而反之,武士佩戴的红色恰恰代表了这种正义的力量。源域(红色)成功投射到目的域(正义),这也吻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体验:红色是正义的象征。

在影片最后,大片的黄菊花中流淌着鲜血,最终被鲜血覆盖。这里的红色凸显了它的隐喻意义:即便是王权不可撼动、不可战胜,但是捍卫王权需要付出的是血的代价、骨肉残杀、众叛亲离。在这一环节上,满目黄色中流淌的鲜血使源域(红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代价),意味着为权利和虚荣付出的巨大代价。

(三)黑色的隐喻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中宫廷间的有形的无形的争斗,通过黄色与红色的交替使用得到了揭示,但是令观众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黑绿色的汤药。张艺谋在处理王后喝汤药时,使用了特写,从倒汤药到喝汤药到放下药碗,观众尽收眼底。如此细致的描写,旨在告诉观众在大王的精心设计下,王后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黑绿色的汤药,给观众以神秘感和不幸的预兆。此外,大王一直对元祥生母念念不忘,设堂纪念,但当大王得知元祥生母还活着,即刻决定杀其全家以灭口,派出杀手黑色装束,蒋太医惨死。黑色作为色明度最低的颜色,传递着冰冷、无情和恐怖,象征着大王丧失了最基本的感情,为了虚伪的尊严和权利,不惜放弃心中惟一的寄托。源域(黑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不幸和冰冷),与我们的文化中对黑色的解读和体验相吻合。

结 语

电影作为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模态语篇,电影导演通过对多模态符号的选择、改造和组合利用来实现特定的语篇目的和表达需要。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利用黄色、红色、黑色等一系列多模态色彩符号,通过色相的选择,色彩明度的选择,色彩饱和度的选择,凸显和弱化某些信息、构建不同的概念意义、激发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了对观众的引导和操控。这其中,导演个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和艺术判断都贯穿和体现在电影创作和色彩符号的运用中。作为视觉艺术的主要体现形式,电影语言中色彩的作用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虽然有些批评家认为,张艺谋的电影形式大于内容,情节简单、人物空洞,但是大家公认的是若干年后,具体的情节不再为人们熟知,但夺目的色彩和色彩代表的意义却永远留在脑海里。

参考文献:

[1] Forceville C,E Metaphor[M].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2] Forceville Linguistics and Multimodal Metaphor[A].K :Zwischen Reflection and Anwendung[C].Cologne: Von Halem,2005:264-284.

[3] Lakoff G,M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王炳社.电影隐喻略论[J].电影文学,2010(08).

[5] 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 2011(01).

色彩心理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通过人们的生活体验研究表明,色彩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文化娱乐都有着自己的色彩代表,会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情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推荐的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平面广告设计的运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正在向着多元化的类型、人性化的内容与科技化的手段等方向前进,从而导致平面广告的设计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官起着直接刺激冲击的作用,在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更是起到衔接人的感官心理与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色彩语言,从视觉上开始抓住人的心理。对此,本文从色彩心理的特征功能以及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对消费者的影响出发,系统的探析了色彩心理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色彩心理;平面广告设计;消费者;运用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先声夺人的重要作用,所以灵活的运用现有的色彩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为商品添姿添彩,可以有效的增加商品的附加值;设计者也可以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念,利用不同的色彩语言,在均衡画面构图的同时,释放自己的色彩设计情感,从而通过画面色彩,实现与消费者的良好沟通。

一、色彩心理的特征与功能

首先,色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在接收到某种色彩信号时,脑神经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联想。所以,我们在进行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其色彩本身的基本意义,还要考虑其深处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甚至是经过历史演变形成的某些色彩崇拜或禁忌。色彩的象征意义与民族文化及其习俗以及社会背景、审美心理等息息相关,是一种历史积淀的永久性文化。其次,色彩都具有自己的心理倾向,即人们看到物体固有色,如绿色的叶子,红色的花儿等。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心理倾向,而不同的色彩组合与搭配也会造成不同的视觉感受与情感感触。与色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不同,其心理倾向更加的侧重于人的心理情感影响,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民族及社会的背景下,由于年龄、职业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色彩更是具有不同的心理感知。

二、平面设计广告中色彩心理对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人们的生活体验研究表明,色彩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文化娱乐都有着自己的色彩代表,会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情绪,所以说,在进行平面作品设计时,色彩这一元素的运用十分重要,必须设计出符合特定环境与特定消费者心理的搭配组合,从而起到与消费者传情达意的作用。一方面,色彩与形状具有一定的心理感应方面的相似之处,具有相似的情感代表特征,如红色的不透明与重量感与稳重庄严的正方形想联系,而且色彩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生命意义,即色彩的特定表情,从而使色彩蕴含了多种多样的情感因素,如红色在我国常包含了吉利喜庆、温暖火热等情感;另一方面,某些传统色彩通常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味,特别是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时代都有自己的传统色彩组合代表,如汉族人多喜欢红黄绿三色,而忌讳黑色,所以,我们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对这些传统色彩进行巧妙的借鉴,并适当的赋予它与时代新意,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表现效果。

三、色彩心理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对比

为了营造出令人更加深刻的视觉传达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目,我们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运用色彩之间的颜色对比,从而以明显的色彩对比差异消费者的注意力。例如,我们在进行海报设计时,利用对比色与补色之间的反差来提高海报的吸引力与关注度,如补色中的红色与绿色,对比色中的绿色与黄色等,使人们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便关注到海报内容。曾有一则与手部清洁有关的广告,即运用了色彩对比的表现方法,不但色彩的搭配十分和谐,而且诙谐幽默,给人别样的亲和力,使观众在观看广告内容的同时,享受色彩带来的欢乐心情,体会到设计者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良苦用心,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手部卫生这一人性关怀。

2、色彩吸引力

色彩会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受,影响着人们看到平面广告设计的第一印象。当人们同时看到两种色彩时,尤其是两种色彩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明显的色调与光学结构对比,设计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色彩的这种特征,改变色彩的明暗度、饱和度及色相等,从而适当的增强或减弱画面的秩序感,如设计宣传海报时,为了造成鲜明的对比,形成直接的视觉冲击,应该选用纯度较高、对比性较强的颜色,从而增加平面广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将产品的相关信息内容传递给消费者的同时,引起消费者的消费兴趣与欲望。

3、色彩情感的.渗透

色彩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不同的色彩通常可以令人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设计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色彩的情感意蕴,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按照恰当的色彩情感规律,实现色彩、情感与广告结构三者的完美融合,从而表达出平面广告的内容主题,从人们的心理角度唤起情感共鸣,让人们对商品产生更大的兴趣,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形成特定的消费行为。运用吸引人注意力,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色调,可以充分的调动消费者的兴奋感,引起消费者的观看兴趣,如红橙黄等暖系色调,或者是某些对比性十分强烈的色彩系列,即可以为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兴奋,将人的注意力凝聚在平面广告内容上;而蓝绿等冷系色调则具有较低的透明度与较差的对比度,虽然不能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心理,但却可以令人更加的冷静稳定,所以,一些高科技产品为了表现产品的科学可靠性,常采用冷色或者是金属色。四、结语总而言之,广告设计的色彩搭配就像人们的穿衣一样,会先入为主对人们的第一印象产生影响,而色彩心理虽然十分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的特性规律,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其共性与个性以及多向性、单一性和演变性,在设计理念与构图结构的基础上,精准的把握人们的色彩心理特征,并与人的情感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等相联系,灵活的进行色彩搭配,以提升平面广告设计的整体效果,起到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冰,邱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2]刘红.现在设计色彩语言的新观念[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

[3]黄曦.数字时代平面设计的新型表现形式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

[4]徐巍,徐跃跃,倪凯,皮艺舟.平面设计《青春•使命•建设》[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02).

[5]黄锋.浅谈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

色彩对绘画创作主题的影响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中的色彩体系庞大、内涵深刻。色彩不仅是中国民间美术的视觉元素,也是创作者在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思想与情感的体现。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全文如下:

摘 要 :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让创作者与观众进行直接的对话,以不同色彩表达其特定的观念,反应了民间美术传统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处处体现出民间特有的信仰,烘托我们整个民族的印迹。朴实的民间艺人用最淳朴的五色体现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人们在欣赏民间工艺的时候通过视觉冲击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作品想表达的寓意,这也是这种“简单”色彩的独特魅力使其能在中国民间艺术长河中一直长流的原因。

民间美术色彩是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古人独有的“五色”色彩观念,使中国色彩区分于西方的“色调”理论,正是因为中国色彩有自己的调色,赋色法则,虽然制约着华夏民族的色彩选择,却赋予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

一、装饰功能

民间美术的色彩首先是用来饰美娱乐。其是在民间工艺赋彩法则上一般多用鲜艳的原色,少用或不用兼色。由此使得整个画面色彩明亮鲜艳,对比鲜明强烈,概括性强,主观色彩较为浓重,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当然,除了对比热烈、色彩浓重的农民画,我们也能找到有追求雅致调和的色彩效果的工艺品。但是无论哪类色彩的运用,却又都是写意不写形,不求现实的真实,色彩大胆明了。

在欣赏民间工艺品中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色彩搭配体现出的是朦胧的明度,色彩、色相的冷暖以及面积的搭配与对比。明度的对比使画面疏朗、透气,色调清新,而多种色彩冷暖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易产生丰富,绚丽、热闹红火的气氛,这种色调风格也正是民众喜爱并表达思想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同时,色彩的冷暖对比丰富、强烈,极具现代装饰色彩效果。

二、象征功能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它最能拨动感情的琴弦。色彩效果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象征意义上,使大众得到心理上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所谓“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重视色彩的象征性使之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的传统。民间色彩象征意义丰富,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在五色(青、红、黄、白、黑)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

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对色彩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依托是时常要遵循的。“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这句流传在老百姓中的口头禅,作为一般的民间艺诀,可以说是整个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图个吉利”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下表现出的审美观念,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为主。色彩的这种观念性的象征意义被纳入包罗万象的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框架中,与传统的价值观、哲学思想、等级意识、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相互交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三、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文化内涵

从民间工艺设色的整体观念和特征来看,不难发现其对传统的色彩观念有依有背,既遵循了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同时又重视色彩的视觉审美效果,呈现出斑斓多彩的热闹景象。可以这样说,色彩在民间既是观念的、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审美的,它不仅诉诸于视知觉,同时还受到文化传统、环境的制约,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因此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而必须对包蕴其中的观念性涵义和文化历史内容予以领悟和把握。

民间美术的色彩,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的,在五色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民间美术的色彩不同于西方的色彩美学,从固有色到条件色,进而到纯科学的色彩分解。也不同于宫廷画、文人画所追求的审美情趣,显而不露的淡雅超俗,发展到墨分五色而代之。那是非民间的物质生活条件及文化熏陶所决定的。民间美术的色彩,是意念造型的自由理想色,色彩的抒情意义只是就基本的艺术精神和整体对应的关系而言的,对色彩的具体把握有时缺乏更自觉、更个性化的色彩感受,而往往以能激扬感官亢奋作为潜在的自然依据,带有原始的自然选择印记。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选择不是纯客观视觉的,而是以伦理化和宗教化的色彩选择习俗为根据的。

历代传承的色彩选择习俗赋予民间色彩以独特的“语义”,使供人娱目的色彩富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色彩在民间美术里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美感的呈现,根本的意义在于它首先是情绪和情感的刺激和对应物,是积极乐观情感的宣泄。民间美术的色彩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及歌颂理想、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理想。

关于油画中色彩的明暗与冷暖运用思考论文

【摘要】作为我国最常见的绘画表现形式,油画凭借着自身的写实性以及艺术性而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并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前景。事实上,画家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为了表现自身的情感往往加强了对于色彩明暗以及冷暖的运用。本文基于此,着重论述色彩冷暖、明暗在油画绘制过程中的运用,并就色彩的运用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最终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油画;色彩;明暗;冷暖

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为了增强画作的对比性并抒发自身的情感,往往加强了对于色彩的冷暖与明暗的合理运用。事实上,色彩的冷暖与明暗往往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且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画作内容的丰富性,还能够体现出画作内在的情感寄托。本文基于此,着重论述画家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色彩冷暖、明暗的搭配,并就色彩运用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表述。

一、明确油画主体

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色彩冷暖表现具有多样性,需要画家明确画作主体环境。一般而言,绘画对象的冷暖变化会受到外在因素以及光源照射角度的影响。诸如在白炽灯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受光面往往会呈现出冷光色的效果,而背光面则出现偏暖色的色彩效果。基于此,绘画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往往需要对光源的'来源以及角度进行预估,从而实现了绘画色彩的正确选择,确保作品的写实性更高。

诸如白墙在太阳光的直射下往往会呈现出偏橙色(黄色)的暖色效果,但是物体的投影部分则呈现出冷紫灰的效果。不仅如此,墙面即使处在相同的阴影,其所表现出的冷灰调仍旧具备多样性。事实上,这种冷调的变化尽管不受画家的主观控制,但是其与绘画者的心理以及生理视觉角度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绘画者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色彩的多样性进行把握,还需要确保整个画作的色调保持协调统一。

二、加强对优秀作品创作思想的学习

通过对油画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不同时期、流派的油画作品对色彩的处理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为此,绘画者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各流派以及各时期著名画作的创作思想进行了解以及临摹。

在印象派之前,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注重色彩的明暗状况,而对其冷暖色调则较为忽略。以伦勃朗油画作品为例,其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借助“光”这一元素抒发自身的情感,并加强了对于色彩明暗、冷暖对比的运用,从而增强了画作的戏剧性。事实上高亮度光线的运用,能够有效地突出作品的主题,并进一步增强了画作的空间感。以其作品《夜巡》为例,其在绘画创作时就借助光线手法突出表现了几个人的身体,并将另外部分的人员安放在阴暗背景之中。这种色彩的明暗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作品中的戏剧性以及深邃性。此外,在该画作中,小姑娘裙子的米黄色、库克上尉军装的黑色,在一定程度上都为整幅画作的平衡性以及过渡性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增加了画面色彩的层次感以及多样性。

印象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油画在创作过程中的色彩对比运用。印象派在绘画的过程中更加偏爱对于条件色的运用,注重色彩表现。不仅如此,印象派的画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绘画与光学关系的研究,并注重运用色彩对比、冷暖、互补等方式进行画面色彩的凸显。

以雷诺阿的油画作品《阳光下的女人体》为例,画家在进行创作时,选用绿色、蓝色进行人体颜色的填充,但是这种有违常规的用色方法却凸显出画作的美观性以及协调性。不仅如此,雷诺阿还借助冷暖色彩的对比使用,从而凸显出阳光的光感,实现了阳光色彩的真实性。

除此之外,在画作中的暗面采用了较多的冷灰色,这一色彩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凸显出树荫的斑驳。而雷诺阿在阳光的表现上也动了小心思,采用少量的暖色可表现出树叶缝隙下的阳光。事实上,这种鲜明的颜色对比能够凸显出整个画面的趣味性。

总而言之,印象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优化了创作中色彩的明暗对比状况,而更多地关注到色彩冷暖的应用,从而突出了主观色彩感受的主导地位。

三、融入画家独特的个性

在油画创作中,为了确保油画色彩明暗、冷暖的合理运用,画家还需要加强对于自我个性的运用,从而确保画作中的色彩效果能够反映出观者情感。一般而言,油画作品中的冷暖色调能够引导观赏者对画家情感的了解,成为画家表达自我情感的媒介。这种色彩运用的方法实现了主客观的完美结合,故而能够充分展现出画家的情感,引发观赏者的共鸣。

此外,画家的情绪往往与油画的冷暖色存在明确的关系,但是如果画家完全凭借主观进行色彩运用,往往会导致观赏者无法产生共鸣。基于此,画家在色彩明暗、冷暖的运用过程中需要确保色彩的统一以及变化性,确保画面反映出人们的共感,从而帮助观赏者对于油画魅力的欣赏。

四、色彩明暗与冷暖应用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绘画者能够创造出高品质的绘画作品,需要其在油画创造的过程中加强对于色彩明暗以及冷暖方式的运用。此外,为了确保各项作业效率的提升,工作人员需要遵循油画创作的相关事项。关于色彩明暗与冷暖应用于油画的注意事项,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之前,需要对画作的色调进行明确,并对主体、背景的冷暖色彩处理状况进行确定,并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对绘画对象的整体以及对此物进行观察,并通过对比方法进行判断,合理确定各画面的关系。事实上,物体的色彩往往会受到光源色的影响,故而画家需要对光源色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在冷色光源的影响下,画作的亮部呈现出冷色,但是其暗部则呈现出暖色,反之则不同。

基于此,在画作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固有色考量的前提之下,加强对于环境分析探讨,从而实现了环境色与固有色关系的协调、一致,并凸显出冷暖色调的韵律感I实现整个画面的和蒜裔在这一过程中,绘画人员若无法对光冷暖色进行明确划分,其可以依据两个色彩的强弱程度进行相关的划分作业。一般而言,早晚的日光、火光、灯光等色调都为暖色系,而中 -午的阳光、天光等则属于冷光系列。

结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油画创作质量的提升,相关的人员需要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强调油画色彩的明暗以及冷暖。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明确油画主体,加强对于优秀作品创作思想的学习,融入画家独特的个性,并就色彩明暗与冷暖应用于油画的注意事项进行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油曩裂作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促进相关的取得,确保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的长足发展,满足社会居民的文化艺术需求,有助于促进我 。

参考文献:

【1]杜昱兴,浅析色彩的明暗与冷暖在油画中的运用U].美与时代(中),2015(7).

[2]杨浩石.论油画艺术中的主观性色彩Ⅱ].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3]王霄.塞尚的色彩造型观念对油画写生教学的启发Ⅱ]美术教育研究,2012(5).

[4]盛梅冰,戚灵岭,张春华.论欧洲油画中协调性的色彩表现U】.新美术,2012(5).

[5]张华清.谈油画色彩写生训练U].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5(2).

【6]马克.油画风景写生教学谈D].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摘要: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在现代油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利用色彩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内涵是相当常见的。因此本文就将针对色彩在现代油画艺术中的具体情感表现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为相关的艺术创作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现代油画;艺术;色彩;情感表现

色彩在油画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是画家进行绘画的手段,更是表达画家思想感情与精神内涵的重要方式。不同的色彩所表现的情感内涵略有差异,而通过色彩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往往可以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优秀画作,进而推进油画艺术的发展。

一、近现代西方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西方的油画犹如我国的国画一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有许多著名的画派与著名的画家,成就了世界近现代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个传奇。西方近现代油画艺术中,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创作特点以及色彩展现。其一,后印象主义。这一时期的油画艺术作品代表创作者主要是凡高、塞尚。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在其绘画创作过程中,对色彩的驾驭与运用可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最为出名的作品就是《向日葵》,而整部作品呈现出的画面是黄色的屋子与墙壁,床和椅子也是淡淡的黄色。黄色的墙面上有着几幅黄色的向日葵画。而插满深黄色陶罐中的也是生机勃勃又绚烂多彩的向日葵,更是使得整幅画面看起来满是金黄。当然这一作品并不是全是黄色,而是与蓝绿色的背景进行结合,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同样也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心中永远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其二,野兽派。这一派别的油画作品,往往可以挣脱传统的束缚,从而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马蒂斯是这一时期杰出的油画画家,他主张利用强烈的色彩冲击人们的眼球,既发挥纯色的作用又增强色彩强度。通过高强度的对立颜色营造出一种视觉张力,从而抒发个人情感。其三,毕加索时期。以毕加索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作品大多以蓝色为主调,给欣赏者带来一种悲伤、沉闷的感受。如《人生》,其表现的就是人们深受贫穷困扰,穷困潦倒的状态。之后其作品又实现了转型,以《二裸妇》为代表,开创了粉红色、玫瑰色的创作风格,体现出画家内心对生命的赞叹与对生活的热爱。西方近现代油画中主要以前面三个派别和时期最为出名,之后还有表现主义时期以及康定斯基所提出的色彩观念,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近现代中国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对于中国而言,油画不是我国本土的文化与艺术形式,其本身属于舶来品,因此在中国的发展历经波折与艰难。但是油画中注重的色彩运用,实际上在我国的美术作品当中也是早有体现。针对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代表画家的色彩观念以及其作品中色彩的运用进行分析,是极为迫切的。首先,刘海粟可谓是我国现代绘画中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有类似之处,并且注重个性的张扬与表达,擅长利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的主观情感。如其作品《北京前门》,画面整体的色彩对比相当强烈,且线条的选用也是粗狂不拘小节,这样的作品往往更能表现创作者的真情实感。其次,吴大羽也是我国油画的先驱和开拓性人物。他的艺术作品中,始终体现着自我批判,所以作品本身是发自心灵的创作。比如其画作《色草》,并没有真正对花草的形态进行描绘,而是利用极为绚丽的的色彩进行意象描绘,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再次,沙耆更是不可忽略的一位画家,其在我国的地位可以与西方的凡高相媲美。他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执着与凡高极为相似,而在色彩的运用方面也是大胆且不拘泥于形式。所以在沙耆的作品之中,看到最多的是人内心的冲动与激情,还是情感表达的直接性。除了以上这些画家及其作品中所体现的.色彩运用形式之外,我国还有著名的画家罗尔纯先生,其油画作品更加注重红色乡土情的表达,所以作品中运用的红色、黄色等,是最为普遍的。而申玲和徐晓燕则在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更多主观色彩融入其中,在色彩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方面,都各具特色,为我国油画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帮助。但是无论其选择哪样的表现手法,其目的都是渴望通过色彩,展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从而通过色彩的统一表达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进而诠释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结语

虽然说油画在我国属于舶来品,但是我国也确实有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家,在近现代油画创作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由于中西方地域差异,或者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的差别,在色彩运用与情感表达方面都会有所差别。可是色彩在近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始终未曾改变。未来的油画艺术创作更需要加强对色彩的运用,通过色彩,展现创作者内心的情感与精神。

【参考文献】

[1]宋涛.论油画中的情感色彩表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44-146.

[2]黄经庭,吴新林.浅论西方油画的色彩艺术特点与色彩的情感表达[J].美术大观,2014,08:50.

[3]许碧云.近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23.

[4]孙翠翠.油画创作中色彩的情感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1,08:53

色彩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色彩心理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通过人们的生活体验研究表明,色彩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文化娱乐都有着自己的色彩代表,会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情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推荐的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平面广告设计的运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正在向着多元化的类型、人性化的内容与科技化的手段等方向前进,从而导致平面广告的设计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官起着直接刺激冲击的作用,在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更是起到衔接人的感官心理与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色彩语言,从视觉上开始抓住人的心理。对此,本文从色彩心理的特征功能以及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对消费者的影响出发,系统的探析了色彩心理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色彩心理;平面广告设计;消费者;运用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先声夺人的重要作用,所以灵活的运用现有的色彩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为商品添姿添彩,可以有效的增加商品的附加值;设计者也可以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念,利用不同的色彩语言,在均衡画面构图的同时,释放自己的色彩设计情感,从而通过画面色彩,实现与消费者的良好沟通。

一、色彩心理的特征与功能

首先,色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在接收到某种色彩信号时,脑神经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联想。所以,我们在进行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其色彩本身的基本意义,还要考虑其深处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甚至是经过历史演变形成的某些色彩崇拜或禁忌。色彩的象征意义与民族文化及其习俗以及社会背景、审美心理等息息相关,是一种历史积淀的永久性文化。其次,色彩都具有自己的心理倾向,即人们看到物体固有色,如绿色的叶子,红色的花儿等。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心理倾向,而不同的色彩组合与搭配也会造成不同的视觉感受与情感感触。与色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不同,其心理倾向更加的侧重于人的心理情感影响,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民族及社会的背景下,由于年龄、职业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色彩更是具有不同的心理感知。

二、平面设计广告中色彩心理对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人们的生活体验研究表明,色彩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文化娱乐都有着自己的色彩代表,会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情绪,所以说,在进行平面作品设计时,色彩这一元素的运用十分重要,必须设计出符合特定环境与特定消费者心理的搭配组合,从而起到与消费者传情达意的作用。一方面,色彩与形状具有一定的心理感应方面的相似之处,具有相似的情感代表特征,如红色的不透明与重量感与稳重庄严的正方形想联系,而且色彩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生命意义,即色彩的特定表情,从而使色彩蕴含了多种多样的情感因素,如红色在我国常包含了吉利喜庆、温暖火热等情感;另一方面,某些传统色彩通常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味,特别是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时代都有自己的传统色彩组合代表,如汉族人多喜欢红黄绿三色,而忌讳黑色,所以,我们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对这些传统色彩进行巧妙的借鉴,并适当的赋予它与时代新意,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表现效果。

三、色彩心理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对比

为了营造出令人更加深刻的视觉传达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目,我们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运用色彩之间的颜色对比,从而以明显的色彩对比差异消费者的注意力。例如,我们在进行海报设计时,利用对比色与补色之间的反差来提高海报的吸引力与关注度,如补色中的红色与绿色,对比色中的绿色与黄色等,使人们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便关注到海报内容。曾有一则与手部清洁有关的广告,即运用了色彩对比的表现方法,不但色彩的搭配十分和谐,而且诙谐幽默,给人别样的亲和力,使观众在观看广告内容的同时,享受色彩带来的欢乐心情,体会到设计者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良苦用心,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手部卫生这一人性关怀。

2、色彩吸引力

色彩会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受,影响着人们看到平面广告设计的第一印象。当人们同时看到两种色彩时,尤其是两种色彩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明显的色调与光学结构对比,设计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色彩的这种特征,改变色彩的明暗度、饱和度及色相等,从而适当的增强或减弱画面的秩序感,如设计宣传海报时,为了造成鲜明的对比,形成直接的视觉冲击,应该选用纯度较高、对比性较强的颜色,从而增加平面广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将产品的相关信息内容传递给消费者的同时,引起消费者的消费兴趣与欲望。

3、色彩情感的.渗透

色彩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不同的色彩通常可以令人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设计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色彩的情感意蕴,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按照恰当的色彩情感规律,实现色彩、情感与广告结构三者的完美融合,从而表达出平面广告的内容主题,从人们的心理角度唤起情感共鸣,让人们对商品产生更大的兴趣,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形成特定的消费行为。运用吸引人注意力,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色调,可以充分的调动消费者的兴奋感,引起消费者的观看兴趣,如红橙黄等暖系色调,或者是某些对比性十分强烈的色彩系列,即可以为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兴奋,将人的注意力凝聚在平面广告内容上;而蓝绿等冷系色调则具有较低的透明度与较差的对比度,虽然不能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心理,但却可以令人更加的冷静稳定,所以,一些高科技产品为了表现产品的科学可靠性,常采用冷色或者是金属色。四、结语总而言之,广告设计的色彩搭配就像人们的穿衣一样,会先入为主对人们的第一印象产生影响,而色彩心理虽然十分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的特性规律,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其共性与个性以及多向性、单一性和演变性,在设计理念与构图结构的基础上,精准的把握人们的色彩心理特征,并与人的情感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等相联系,灵活的进行色彩搭配,以提升平面广告设计的整体效果,起到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冰,邱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2]刘红.现在设计色彩语言的新观念[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

[3]黄曦.数字时代平面设计的新型表现形式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

[4]徐巍,徐跃跃,倪凯,皮艺舟.平面设计《青春•使命•建设》[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02).

[5]黄锋.浅谈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

《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上映于2006年的古装动作片,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评价便是两级严重分化,豆瓣评分,成绩平平。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分析《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色彩运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 要: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符号是其表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颜色隐喻特点进行解读,分析电影的色彩选择以及色彩要素在构建多模态语篇的概念意义时所起的作用,导演如何借助色彩这一视觉范畴的概念通过跨域映射构建情感、社会范畴的概念,并在此过程中阐释意义、传递信息以及表达情感。

关键词: 《满城尽带黄金甲》;多模态语篇;色彩隐喻;张艺谋

20世纪80年代,Lakoff等人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之后,学者对众多的语言现象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语言只是隐喻的外在表现。(Lakoff & Johnson,1980)既然如此,语言符号作为隐喻的外在表现,不应该是惟一的,其他的媒介、符号和手段,如音乐、色彩、图案等都可以作为隐喻的表现形式。基于此,以Charles Forcevill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隐喻研究可以并应该基于多模态的研究视角,关注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声像音画等符号的概念意义传达,关注各个模态的相互作用、互动关系和意义构建过程,而这个意义构建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所以,对照单模态隐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喻的语言体现,Forceville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的定义,多模态隐喻是一种类型隐喻,其目标域和源域用不同的模态体现出来。这些模态可以包括图像或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等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全部通道,这些通道都可以接受信息,构建意义。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光影、图像以及声音等一系列模态形式动态地构建意义、传递信息。同时其图像或视觉模态的隐喻通过跨域映射实现表意功能,其中,颜色作为视觉模态的主要元素之一承担了重要的意义构建任务。当然该功能的实现有时需借助声音和音乐等载体共同协作,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做综合分析。但同时需指出,电影中颜色隐喻的意义构建和人的认知水平、观察经验和文化基础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以张艺谋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介绍张艺谋电影中的颜色隐喻的功能和作用。

张艺谋电影的颜色隐喻

如上所述,同语言无异,各种表意符号在构建意义时同样具备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重点考察色彩隐喻在构建概念意义上的作用。色彩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大量应用在张艺谋的影片中。几乎张艺谋所有的电影都利用色彩要素传递信息,在增强视觉冲击的同时,更注重其表意功能的实现和感情的传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如此,下面将对该片的颜色隐喻做如下分析。

(一)黄色的隐喻

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色彩分析,笔者认为色彩三要素:明度、色相和色彩饱和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值。(1)色彩明度:明度高的颜色为重要信息,明度低的颜色为次要信息。(2)色相:波长的色彩,如红色,传达重要信息。(3)色彩饱和度:饱和度越高的颜色,传达的信息越重要。这也为张艺谋电影大量使用红色和黄色提供了认知理据,同时也成为颜色隐喻的经验基础。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颜色成为无声的语言,流淌着故事情节,述说着故事矛盾冲突。金黄色作为该影片的重要色彩符号,在影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色相环中由于黄色的明度高,它的鲜亮纯度也是最高的,具有凸显性,是皇权的象征。金黄色的具体表意功能如下:影片中,大王和杰王子在天福官驿会面中,大王身着金黄色铠甲,杰王子身着黑色铠甲,金黄色和深灰色的色彩明度不同,传达的信息不同,金黄色有更强的显著性。这样两种颜色与交际意义之间形成了隐喻映射:明亮(明)—主体(皇权)—统治者;暗淡(深灰)—从属(臣民)—被统治者。这也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视觉系统首先处理明亮的刺激,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凸显性。

凭借于此,张艺谋通过颜色隐喻凸显或弱化某种关系,如权利关系、君臣关系、等级区分等,在读者认知经验的共同作用下,使颜色发挥了语言的作用,即告知观众王就是王。

在影片中,本片中夺目的金黄色宫廷服装、神圣的宫殿,黄的菊花成为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透露着伤感,而这种伤感在一定程度上是黄菊花的表意体现,菊花的黄色和具象的菊花共同构建了悲伤的气氛。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中丧事的黄色调不无关联。当人们看到黄色的菊花,在大多数人的认识范畴内,会映射出葬礼的画面。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没有明确提出黄菊花的表征意义,但不能否定的是,满眼的黄菊花在观众的心里构建了一个悲剧的符号,预示着片中不伦的恋情、政治反叛以及扭曲的亲情终将走向悲剧的葬礼。黄菊花作为一个符号,通过跨域映射投射到影片的场景中预示着失败和死亡。而与菊花黄饱和度不同的金黄则体现了另外的意义。金黄色对皇权的表达绝无异议,中国数千年的皇权社会中,皇权是不可挑战、不可撼动、不可置疑的,任何对皇权的质疑和反对都将是灭顶之灾。色彩饱和度隐喻的意义差别如下:色彩高饱和度(金黄)——皇权——不可战胜;色彩低饱和度(菊花黄)——死亡——终将失败。在影片的结尾,王后、太子元祥、二王子元杰、小王子元成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只有大王还在,在血腥中凸显出金黄色,因为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中肯定的是皇权不可战胜的思想。

(二)红色的隐喻

影片中,除了铺天盖地的黄,红色也是张艺谋导演钟爱的颜色,在众多的影片中,红色都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实现了导演传递信息和传达感情的目的。从《红高粱》中红色映射的生命之美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红色表达的.压抑和欲望,再到《菊豆》的红色展示的涌动和释放以及最后的《山楂树之恋》中红色的凄美,红色在以视觉模态为主要形式的电影语篇中,其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红高粱、红盖头、红色的天空、血红的太阳、红灯笼、血红的染缸、红色的布匹以及红辣椒等一系列的色彩符号向人们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和意义,和观众原有的文化领悟以及经验基础相关联,在每个观众心里形成既相同又不同的认知体验,也就是张艺谋的电影在每个观众心里的个性化版本,而这一点恰恰是基于观众的认知经验对色彩隐喻的个体化处理。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一改对红色的独钟,大面积使用黄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偏爱的红色失去了其地位和功能。影片中,在重阳登高时,大王一家围坐桌旁,红蓝相间的地毯以及朱红色的桌子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大王逼王后服药,王后不从,众王子跪求母后服药,唯有杰王子恳求父亲顺母亲的意愿。大王的阴险、太子的猥琐、成王子的单纯、杰王子的正义、王后的不幸都围绕在红色的桌子周围。红色以其较高的色彩饱和度,给观众以迫近感,使观众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王室成员箭在弦上的紧张关系,爱情和亲情荡然无存。用源域(红色)来构建目标域(争斗)的原因是争斗会导致带来紧张甚至血腥。

影片中,王后的形象是扭曲压抑的,在绝望和失望中饱受煎熬,王后的服饰也以金黄色为主,金黄色虽属暖色,但给人以高高在上不易接近的距离感。但是在王后正式通知杰王子要发动政变逼王退位而立杰为王的时候,观众会发现王后一改之前的金黄装扮,身着红袍。政变的计划是王后心中希望的火花,王后将对未来的希望,甚至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次政变的成功。政变给王后带来的期盼和希望通过红色的服装得以体现,让观众感受到王后内心的欢喜与希冀,同时在红色的衬托下,王后与杰王子的亲情对话,也使王后的温暖的母性也得到了体现。源域(红色)成功构建了目的域(希望和温暖),和大多数观众的认知经验中暖色的红象征温暖和希望不无关系。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片末是金黄色的海洋,金甲武士,穿戴金黄袍的王室成员。但是,观众不难发现,杰王子带领的每一个金甲武士都佩戴红色蒙面巾,在满眼的金黄中,一点点的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杰王子率领的大军为了捍卫母亲,推翻邪恶的父亲,起而反之,武士佩戴的红色恰恰代表了这种正义的力量。源域(红色)成功投射到目的域(正义),这也吻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体验:红色是正义的象征。

在影片最后,大片的黄菊花中流淌着鲜血,最终被鲜血覆盖。这里的红色凸显了它的隐喻意义:即便是王权不可撼动、不可战胜,但是捍卫王权需要付出的是血的代价、骨肉残杀、众叛亲离。在这一环节上,满目黄色中流淌的鲜血使源域(红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代价),意味着为权利和虚荣付出的巨大代价。

(三)黑色的隐喻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中宫廷间的有形的无形的争斗,通过黄色与红色的交替使用得到了揭示,但是令观众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黑绿色的汤药。张艺谋在处理王后喝汤药时,使用了特写,从倒汤药到喝汤药到放下药碗,观众尽收眼底。如此细致的描写,旨在告诉观众在大王的精心设计下,王后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黑绿色的汤药,给观众以神秘感和不幸的预兆。此外,大王一直对元祥生母念念不忘,设堂纪念,但当大王得知元祥生母还活着,即刻决定杀其全家以灭口,派出杀手黑色装束,蒋太医惨死。黑色作为色明度最低的颜色,传递着冰冷、无情和恐怖,象征着大王丧失了最基本的感情,为了虚伪的尊严和权利,不惜放弃心中惟一的寄托。源域(黑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不幸和冰冷),与我们的文化中对黑色的解读和体验相吻合。

结 语

电影作为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模态语篇,电影导演通过对多模态符号的选择、改造和组合利用来实现特定的语篇目的和表达需要。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利用黄色、红色、黑色等一系列多模态色彩符号,通过色相的选择,色彩明度的选择,色彩饱和度的选择,凸显和弱化某些信息、构建不同的概念意义、激发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了对观众的引导和操控。这其中,导演个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和艺术判断都贯穿和体现在电影创作和色彩符号的运用中。作为视觉艺术的主要体现形式,电影语言中色彩的作用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虽然有些批评家认为,张艺谋的电影形式大于内容,情节简单、人物空洞,但是大家公认的是若干年后,具体的情节不再为人们熟知,但夺目的色彩和色彩代表的意义却永远留在脑海里。

参考文献:

[1] Forceville C,E Metaphor[M].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2] Forceville Linguistics and Multimodal Metaphor[A].K :Zwischen Reflection and Anwendung[C].Cologne: Von Halem,2005:264-284.

[3] Lakoff G,M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王炳社.电影隐喻略论[J].电影文学,2010(08).

[5] 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 2011(01).

色彩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上映于2006年的古装动作片,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评价便是两级严重分化,豆瓣评分,成绩平平。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分析《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色彩运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 要: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符号是其表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颜色隐喻特点进行解读,分析电影的色彩选择以及色彩要素在构建多模态语篇的概念意义时所起的作用,导演如何借助色彩这一视觉范畴的概念通过跨域映射构建情感、社会范畴的概念,并在此过程中阐释意义、传递信息以及表达情感。

关键词: 《满城尽带黄金甲》;多模态语篇;色彩隐喻;张艺谋

20世纪80年代,Lakoff等人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之后,学者对众多的语言现象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语言只是隐喻的外在表现。(Lakoff & Johnson,1980)既然如此,语言符号作为隐喻的外在表现,不应该是惟一的,其他的媒介、符号和手段,如音乐、色彩、图案等都可以作为隐喻的表现形式。基于此,以Charles Forcevill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隐喻研究可以并应该基于多模态的研究视角,关注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声像音画等符号的概念意义传达,关注各个模态的相互作用、互动关系和意义构建过程,而这个意义构建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所以,对照单模态隐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喻的语言体现,Forceville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的定义,多模态隐喻是一种类型隐喻,其目标域和源域用不同的模态体现出来。这些模态可以包括图像或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等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全部通道,这些通道都可以接受信息,构建意义。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光影、图像以及声音等一系列模态形式动态地构建意义、传递信息。同时其图像或视觉模态的隐喻通过跨域映射实现表意功能,其中,颜色作为视觉模态的主要元素之一承担了重要的意义构建任务。当然该功能的实现有时需借助声音和音乐等载体共同协作,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做综合分析。但同时需指出,电影中颜色隐喻的意义构建和人的认知水平、观察经验和文化基础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以张艺谋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介绍张艺谋电影中的颜色隐喻的功能和作用。

张艺谋电影的颜色隐喻

如上所述,同语言无异,各种表意符号在构建意义时同样具备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重点考察色彩隐喻在构建概念意义上的作用。色彩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大量应用在张艺谋的影片中。几乎张艺谋所有的电影都利用色彩要素传递信息,在增强视觉冲击的同时,更注重其表意功能的实现和感情的传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如此,下面将对该片的颜色隐喻做如下分析。

(一)黄色的隐喻

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色彩分析,笔者认为色彩三要素:明度、色相和色彩饱和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值。(1)色彩明度:明度高的颜色为重要信息,明度低的颜色为次要信息。(2)色相:波长的色彩,如红色,传达重要信息。(3)色彩饱和度:饱和度越高的颜色,传达的信息越重要。这也为张艺谋电影大量使用红色和黄色提供了认知理据,同时也成为颜色隐喻的经验基础。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颜色成为无声的语言,流淌着故事情节,述说着故事矛盾冲突。金黄色作为该影片的重要色彩符号,在影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色相环中由于黄色的明度高,它的鲜亮纯度也是最高的,具有凸显性,是皇权的象征。金黄色的具体表意功能如下:影片中,大王和杰王子在天福官驿会面中,大王身着金黄色铠甲,杰王子身着黑色铠甲,金黄色和深灰色的色彩明度不同,传达的信息不同,金黄色有更强的显著性。这样两种颜色与交际意义之间形成了隐喻映射:明亮(明)—主体(皇权)—统治者;暗淡(深灰)—从属(臣民)—被统治者。这也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视觉系统首先处理明亮的刺激,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凸显性。

凭借于此,张艺谋通过颜色隐喻凸显或弱化某种关系,如权利关系、君臣关系、等级区分等,在读者认知经验的共同作用下,使颜色发挥了语言的作用,即告知观众王就是王。

在影片中,本片中夺目的金黄色宫廷服装、神圣的宫殿,黄的菊花成为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透露着伤感,而这种伤感在一定程度上是黄菊花的表意体现,菊花的黄色和具象的菊花共同构建了悲伤的气氛。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中丧事的黄色调不无关联。当人们看到黄色的菊花,在大多数人的认识范畴内,会映射出葬礼的画面。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没有明确提出黄菊花的表征意义,但不能否定的是,满眼的黄菊花在观众的心里构建了一个悲剧的符号,预示着片中不伦的恋情、政治反叛以及扭曲的亲情终将走向悲剧的葬礼。黄菊花作为一个符号,通过跨域映射投射到影片的场景中预示着失败和死亡。而与菊花黄饱和度不同的金黄则体现了另外的意义。金黄色对皇权的表达绝无异议,中国数千年的皇权社会中,皇权是不可挑战、不可撼动、不可置疑的,任何对皇权的质疑和反对都将是灭顶之灾。色彩饱和度隐喻的意义差别如下:色彩高饱和度(金黄)——皇权——不可战胜;色彩低饱和度(菊花黄)——死亡——终将失败。在影片的结尾,王后、太子元祥、二王子元杰、小王子元成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只有大王还在,在血腥中凸显出金黄色,因为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中肯定的是皇权不可战胜的思想。

(二)红色的隐喻

影片中,除了铺天盖地的黄,红色也是张艺谋导演钟爱的颜色,在众多的影片中,红色都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实现了导演传递信息和传达感情的目的。从《红高粱》中红色映射的生命之美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红色表达的.压抑和欲望,再到《菊豆》的红色展示的涌动和释放以及最后的《山楂树之恋》中红色的凄美,红色在以视觉模态为主要形式的电影语篇中,其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红高粱、红盖头、红色的天空、血红的太阳、红灯笼、血红的染缸、红色的布匹以及红辣椒等一系列的色彩符号向人们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和意义,和观众原有的文化领悟以及经验基础相关联,在每个观众心里形成既相同又不同的认知体验,也就是张艺谋的电影在每个观众心里的个性化版本,而这一点恰恰是基于观众的认知经验对色彩隐喻的个体化处理。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一改对红色的独钟,大面积使用黄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偏爱的红色失去了其地位和功能。影片中,在重阳登高时,大王一家围坐桌旁,红蓝相间的地毯以及朱红色的桌子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大王逼王后服药,王后不从,众王子跪求母后服药,唯有杰王子恳求父亲顺母亲的意愿。大王的阴险、太子的猥琐、成王子的单纯、杰王子的正义、王后的不幸都围绕在红色的桌子周围。红色以其较高的色彩饱和度,给观众以迫近感,使观众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王室成员箭在弦上的紧张关系,爱情和亲情荡然无存。用源域(红色)来构建目标域(争斗)的原因是争斗会导致带来紧张甚至血腥。

影片中,王后的形象是扭曲压抑的,在绝望和失望中饱受煎熬,王后的服饰也以金黄色为主,金黄色虽属暖色,但给人以高高在上不易接近的距离感。但是在王后正式通知杰王子要发动政变逼王退位而立杰为王的时候,观众会发现王后一改之前的金黄装扮,身着红袍。政变的计划是王后心中希望的火花,王后将对未来的希望,甚至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次政变的成功。政变给王后带来的期盼和希望通过红色的服装得以体现,让观众感受到王后内心的欢喜与希冀,同时在红色的衬托下,王后与杰王子的亲情对话,也使王后的温暖的母性也得到了体现。源域(红色)成功构建了目的域(希望和温暖),和大多数观众的认知经验中暖色的红象征温暖和希望不无关系。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片末是金黄色的海洋,金甲武士,穿戴金黄袍的王室成员。但是,观众不难发现,杰王子带领的每一个金甲武士都佩戴红色蒙面巾,在满眼的金黄中,一点点的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杰王子率领的大军为了捍卫母亲,推翻邪恶的父亲,起而反之,武士佩戴的红色恰恰代表了这种正义的力量。源域(红色)成功投射到目的域(正义),这也吻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体验:红色是正义的象征。

在影片最后,大片的黄菊花中流淌着鲜血,最终被鲜血覆盖。这里的红色凸显了它的隐喻意义:即便是王权不可撼动、不可战胜,但是捍卫王权需要付出的是血的代价、骨肉残杀、众叛亲离。在这一环节上,满目黄色中流淌的鲜血使源域(红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代价),意味着为权利和虚荣付出的巨大代价。

(三)黑色的隐喻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中宫廷间的有形的无形的争斗,通过黄色与红色的交替使用得到了揭示,但是令观众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黑绿色的汤药。张艺谋在处理王后喝汤药时,使用了特写,从倒汤药到喝汤药到放下药碗,观众尽收眼底。如此细致的描写,旨在告诉观众在大王的精心设计下,王后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黑绿色的汤药,给观众以神秘感和不幸的预兆。此外,大王一直对元祥生母念念不忘,设堂纪念,但当大王得知元祥生母还活着,即刻决定杀其全家以灭口,派出杀手黑色装束,蒋太医惨死。黑色作为色明度最低的颜色,传递着冰冷、无情和恐怖,象征着大王丧失了最基本的感情,为了虚伪的尊严和权利,不惜放弃心中惟一的寄托。源域(黑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不幸和冰冷),与我们的文化中对黑色的解读和体验相吻合。

结 语

电影作为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模态语篇,电影导演通过对多模态符号的选择、改造和组合利用来实现特定的语篇目的和表达需要。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利用黄色、红色、黑色等一系列多模态色彩符号,通过色相的选择,色彩明度的选择,色彩饱和度的选择,凸显和弱化某些信息、构建不同的概念意义、激发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了对观众的引导和操控。这其中,导演个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和艺术判断都贯穿和体现在电影创作和色彩符号的运用中。作为视觉艺术的主要体现形式,电影语言中色彩的作用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虽然有些批评家认为,张艺谋的电影形式大于内容,情节简单、人物空洞,但是大家公认的是若干年后,具体的情节不再为人们熟知,但夺目的色彩和色彩代表的意义却永远留在脑海里。

参考文献:

[1] Forceville C,E Metaphor[M].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2] Forceville Linguistics and Multimodal Metaphor[A].K :Zwischen Reflection and Anwendung[C].Cologne: Von Halem,2005:264-284.

[3] Lakoff G,M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王炳社.电影隐喻略论[J].电影文学,2010(08).

[5] 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 2011(01).

色彩和谐的表现摘要:所谓写实色彩的和谐是指表现特定光色条件下物象色调的色彩形式。因为摄影作品大多数都具有视觉真实的特性,所以有必要认真对待写实色彩的和谐问题。关键词:色彩,和谐,显示,表现景物的固有色是千变万化的,但在特定的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大气透视的作用下,它们都统一在一定的关系中相互依存。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景物的受光面与阴影部分依据补色规律形成体积感,表现出不同的冷暖对比、色度对比和明度对比。在不同的色彩衔接处,有时会表现出尖锐明显的对比,有时则形成丰富柔和的过渡层次。处于不同距离物体的色调,又依据色彩透视的规律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自然界中色彩的和谐,包涵了可以满足色彩平衡的属性,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看起来彼此隔离的色彩在光线和大气的作用下统一起来,形成了完美的色彩和谐。写实色彩的和谐要求表现在特定条件下对色彩变化相应关系的协调。凡是对这种协调的破坏都不能取得画面色彩的和谐。而拍摄也不能依靠对客观色彩的消极摹写取得画面色彩的和谐,必须通过艺术创作把自然中的色彩和谐地转化为艺术中的和谐,从客观色彩的表现提取并强化到艺术作品中去,使之表现更加鲜明突出。在摄影创作的时候,要把握住对象的色调特征和色彩意境,要注意那些能体现这些意图的色彩在结构中的对比和关系,在作品中准确地体现出局部色调在形成整体色调的和谐中的相互关系。色彩的和谐意味着在作品中能体现色彩自身审美价值的色彩搭配的美。必须记住,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是总体造型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作品色调的形成,还是色彩和谐美的体现,都应当在揭示作品的主题与内容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我们在根据作品的主题及内容进行构思和确定画面色调气氛,运用色彩表达情感与意义的同时,也就包含了对色彩和谐的追求。色彩科学是社会和谐、心的和谐的重要因素色彩科研成果显示,在人类视觉感受形成的印象中,色彩作用占其65%,这一数据早已被全世界采用。梁勇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感受应该是视觉感受,然后是物的形状、材质等等,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色彩科学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比如进到一个红色装饰的房间里,可能心跳会加快,精神会紧张,因为处在兴奋的状态。进到蓝色的房间里,可能给你一种镇静、放松的感觉。医院为什么会选择绿色?因为绿色有自然镇定的效果。所以,从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来说,不同色彩对不同的功能的效果是不一样。现在国外色彩健康已经成为色彩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从色彩科学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创造社会和谐、创造‘心的和谐’,色彩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起着积极的作用。”梁勇还介绍,这次在“心的和谐”心理健康科普活动中,流行色协会还针对公众举办一系列讲座,让大家科学利用色彩来美化我们的环境,来愉悦我们的心情,来达到我们“心的和谐”。服装色彩的未来发展:多元化、自然化和科技化我们生活中充满着色彩,可以说,生活就是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直观的社会变化之一,恐怕就是街头巷尾人们的服装变得五彩斑斓起来。梁勇说,色彩科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色彩发挥它的价值,达到审美的作用。服装色彩科学是服装产业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所以,当进入信息爆炸的年代,色彩能够使产品表现出更多的变化。所以,服装的色彩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梁勇举例说,十年前,服装可能靠款式,但现在,应该说服装的竞争更多的靠颜色、面料和技术。从服装的销售来看,消费者对色彩的需求越来越精确,越来越苛刻。同样是蓝色,有时候色光稍微差一点点,蓝色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所以,现在色彩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精确。梁勇认为,未来服装色彩的发展方向可以用三化来表现:一是多元化,今后色彩会越来越丰富,随着新材料、新原料的使用,新技术的利用,这些新的颜色也会层出不穷;二是自然化,我们可以从大自然里找到很多色彩的灵感;三是科技化,科技能够带来时尚,由于新技术的利用,能够产生新的色彩表现。着装建议:适合自己 场合得体 时尚元素中国有句古话“人靠衣裳,马靠鞍”,如果选择合适颜色的服装,通过一个得体的、和谐的搭配以后,能够给穿着人带来愉悦、自信的感觉。如何穿衣服可以使人看上去更加有品味?梁勇建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穿着和家装,适合自己的就是最高的原则。但是适合自己的时候,同时又要考虑与环境、场合能够得体。所以,人们需要了解一些简单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流行的基本元素,掌握这些知识以后,可以使自己穿着得体同时还可以很时尚。梁勇提醒大家,穿着不需要追逐时尚,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超越自己的经济条件,去追逐那些品牌,追逐那些虚无缥渺的时尚。他认为这么做是非常不可取的。城市色彩:呼吁“和谐”与“个性表现”城市中人们每天推开窗户,走上街头,就要看到建筑色彩。一个城市的建筑,在单体以及整个城市色调的把握上,如何才能构建宜居的色彩环境呢?梁勇表示,城市的色彩和谐、建筑的色彩和谐,并不是简单的选择一种颜色或几个颜色,而是要追求视觉上的和谐以及色彩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如同城市交通规则一样,交通规则的制定,目的是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有效。同样城市色彩规划也是如此,就是要减少色彩应用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环境中的色彩应用不当而造成的视觉污染,以及因色彩应用不当而造成的功能障碍。“城市色彩在追求视觉和谐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城市的绿色和文化,从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城市文脉等层面体现城市的个性与特色。这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命脉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梁勇进一步解释说:“现在我们城市,从黑龙江一直到海南,很多城市都是千篇一律,材质、风格等都大致一样,特别在色彩运用上几乎看不出区域性、地域性,城市文化的脉断了、被破坏了。”中国传统色彩要继承且有创新我国的古代有多姿多彩的传统服装、建筑色彩等作品,中国的色彩文化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梁勇介绍说,由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产生的“五色学说”,是中国色彩学对人类贡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从公元前1100多年的周代开始,中国就把赤、黄、青这三个颜色称为“彩”,将黑和白称为“色”,而“调,和也”,就是和谐的意思,因此,汉语名词“彩调”意味着一种色彩和谐组织的认识观。中国讲五音调和、五味调和、五色调和,五色学说强调的就是一个整体。我们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的纺织品设计上不仅用色丰富大胆,还十分讲究色彩的协调搭配,这不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的审美情趣,即使从今天的西方色彩学来说,配色也是符合现代配色原理和规律,显得十分和谐、悦目。其次,梁勇认为,中国的文化也造就了中国色彩的自然观和社会观。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应用,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二是重视等级和次序。他进一步解释第一个特征时说,从中国传统民居色彩文化的原生状态来看,往往居民建筑色彩也是顺应天成、融合自然,又极具生态价值的风格特征。像傣族、布依族,他们有的用石头房,铺出来的东西宛若天成,能够与周边的青山绿水达到惊人的和谐,让人在视觉上感觉非常舒服。所以,中国特别强调在色彩应用上的天人合一。第二,重视等级和次序。比如清朝以后,官府不同的官员穿不同颜色的服装,同样建筑也是如此,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住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老百姓只能住青砖青瓦。这种色彩的等级和次序也是中国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另外,中国的文化不断地包容与吸收异质的文化,使中国的色彩文化呈现多元性特征。中国的历史上,中国文化不断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摩擦和碰撞,呈现了自身特色的文化表现,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绵延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敦煌壁画色彩非常丰富,不同时期的壁画完全不同。比如北魏用的红棕色调,配以蓝、黑色;唐朝则增添黄颜色,明艳而华丽;而宋代则以蓝绿色调为主。所以儒家思想与外来文化,特别是与佛家思想相互交融,也成为中国色彩的一个表现。梁勇深有感慨的说,中国传统色彩是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先人们创造的灿烂的色彩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设计灵感的宝库。但是我们不能躺在老祖宗的遗产上,最重要的是要继承还要有创新。

(征文格式) 文章题目(字体:3号,黑体)主 题 词:xxx(4号字,黑体)内容摘要:xxx(4号字,楷体,150字左右)□□□□□□□□□□□□□□□□□□□□□□□□□□□□□□□□□□□□□□□□□□□□□□□□□□□□□□□□□□□□□□□□□□□□□□□□□□□□□□□□□□□□□□□正 文:……(5号字,宋体,3500字左右)□□□□□□□□□□□□□□□□□□□□□□□□□□□ □□□□□□□□□□□□□□□□□□□□□□□□□□□□□□□□□□□□□□□□□□□□□□□□□□□□□□□□□□□□□□□□□□□□□□□□□□□□□□□□□□□□□ 注 释:采用尾注形式,需注明引文... 附件:征文格式要求 论文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WORD格式文档,页面大小为A4,不分栏;行间距设为单倍行距,字符间距设为标准;页边距为上,下厘米,左,右厘米,页眉厘米,页脚厘米.版面格式范例如下: (中文大标题前按宋体 5 号字,单倍行距空一行)论文的中文标题(宋三,加粗,居中)作者姓名(宋五,不加粗,居中)作者单位,省份城市,邮政编码(宋五,不加粗,居中)(空一行)摘要:"摘要"二字为宋体,五号字,加粗,退两格;摘要的文句为宋体,五号字,不加粗;摘要字数不要超过 300 字.(如有条件,请同时提供英文摘要及关健词)关键词: 格式同摘要 词数不多于 5 个 ...

国外色彩论文参考文献

如何合理地引用毕业论文中的文献?如今,许多大学生基本上都刚刚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都在为明年的毕业作准备,但许多同学并不擅长写论文,因为写论文需要严格和规范,既不能抄袭又不能乱写,如果抄袭的话,后果会很严重,所以我们写一篇论文时,一定要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要保证论文的质量,还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引用文献下面我就给你分享一些合理的方法。

一、尽量减少参考文献的引用,因为许多同学在论文中都有大量的参考文献,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可以凑够论文字数,更好地表达出毕业论文的中心思想,但这种方法也不可取,因为查重系统毕竟是机器,不能很好地判断,只要是重复的内容,查重系统就会将其标为红色。还有许多同学问到把引用标出来做具体的标注是否有用,其实这是有一点用的,因为检测系统的算法知道你标引用的出处,也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判定为抄袭。

二、参考文献中的观点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有许多学生会直接抄写段落,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文字替换修改,但这种修改方式往往会有很多重复,我们应尽可能地将原句的大概意思说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变句式和段落结构。

三、引用国外参考文献。必须注意如果自己的翻译水平不够的话,用几个翻译软件进行简单的翻译,但是这个翻译会使毕业论文的表现方式,和他人使用的方法一模一样,因此,我们最好提取论文的意见,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表达,给你的论文增添色彩。

美术论文参考文献摘抄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美术论文参考文献摘抄,欢迎大家分享。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法.中国艺术_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王瑞成、宋清秀.中国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8]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_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9]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0]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1]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

[13]顾丞锋.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8]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9]邓福兴.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0]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 孟艳双. 北宋山水画审美思想在现代城市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2] 陈跃. 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J]. 职业. 2010(23)

[3] 伍健. 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的创新与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11(02)

[4] 葛晋,张文敏. 多媒体数学教学探析[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5] 金昊.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 田毅.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3)

[7] 李芹.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05(04)

[8] 吴华,宋西红,盛晓明. 网络多媒体课件系统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 数学教育学报. 2004(01)

[9] 周建明,薛有奎. 多媒体数学教学尝试[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10] 孙济生,刘向群.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信息化. 2004(10)

[11] 彭慧.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 成功(教育). 2011(03)

[12] 周杨静,刘志峰. 设计类课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06)

[13] 马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14] 蔡静. 多媒体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2009

[15] 乔韦. 当代中国山水画形式美表现分析[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6] 姚佳. 浅谈写意人物画之“意”与漫画之“漫”的联系[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7] 刘莉. 色彩运用在冯远写意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8] 孔瑞娜. 藏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初探[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9] 高燕. 中学语文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效能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0] 沈霞. 多媒体技术在新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设计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2

[1] 陈萍. 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郑芳芳. 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骈岑. 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 林颖.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黄菁. 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 王雅欣. 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 王艳梅. 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 王盼美惠. 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9] 陈艺红.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0] 刘德宾. 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11] 张玲. 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12] 毛蓉蓉. 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3] 黄霖清. 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4] 柳健. 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 聊城大学 2014

[15] 秦芳. 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16] 王蓉蓉. 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7] 郑艳. 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8] 倪婷婷.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9] 张永海. 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0] 洪文峰.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1] 吴晨阳. 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2] 曾春丽. 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1] 张福昌.视觉传达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 约翰内斯 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3] 杜新,王磊.色彩构成[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1)[4] 许嘉.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C].内蒙古大学,2012.[5] 金容淑.色彩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6] 漆明文,孟瑞娟,蒋建民.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 [7] 周钧,崔唯.视觉传达色彩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论文参考文献正确引用如下:

一、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

参考文献,即是对该文献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要在保留原文献的理论中进行借鉴,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

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

二、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三、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不过,有些杂志对文献数量有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

四、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

较新的文献更能突出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为SCI杂志的影响因子做点贡献。但是,有些自己领域很经典的文献还是不能落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