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2019全国肺癌学术会议论文集

发布时间:

2019全国肺癌学术会议论文集

[1]郁仁存,王笑民. 21世纪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前瞻[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0:5.[2]郁仁存,王笑民. 益气活血法抗肿瘤的临床研究[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中医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2004:4.[3]郁仁存,唐武军. 平衡学说与肿瘤的综合治疗[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中医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2004:5.[4]郁仁存. 对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发展的思考与建议[A].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Doctor Societ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Doctor Societ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2010:1.[5]郁仁存,关崇芬,张建华,徐淑玲,胡玉芳,王乃琦,饶燮卿,林燕,冯灵娟,方晶. 脾虚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09:535-537+516.[6]郁仁存.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HERBS REMEDIES AS IMMUNOMODULA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1992,03:69-81.[7]郁仁存. 活血化瘀与肿瘤治疗[J]. 北京中医,1992,01:21-25.[8]郁仁存,王笑民. 中医药对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J]. 中国肿瘤,1993,09:18-19.[9]郁仁存,王笑民,彭晓梅. 中医药抗癌的免疫机理[J]. 中国肿瘤,1993,09:20-21+25.[10]郁仁存. 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和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05:389-390.[11]郁仁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J]. 癌症进展,2004,06:437.[12]郁仁存,唐武军. 平衡学说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J]. 癌症进展,2004,06:438-440.[13]郁仁存. 中西医结合研究胃癌的现状和展望[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02:73-74.[14]郁仁存,胡玉芳,关天瑜,金静愉,饶燮卿,杨治英,金铃,田兆黎,王禹堂,高永福,王学楠,迟会昌,金敬善,陶毅,王广才. 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型的研究[J]. 中医杂志,1987,02:26-29.[15]郁仁存 ,胡玉芳 ,关天瑜 ,金静愉 ,饶燮卿 ,杨治英 ,金玲 ,田兆黎 ,王禹堂 ,高永福 ,王学楠 ,迟会昌 ,金敬善 ,陶毅 ,王广才. A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NDROME TYPING IN CANCERCOMPROMISED PATI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1988,00:75-79.[16]郁仁存. ′98国际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02:64-65.[17]郁仁存. 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的进展[J]. 中国肿瘤,1999,10:461-463.[18]郁仁存,王笑民,唐武军,徐咏梅.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2003,01:5-9.[19]郁仁存,潘明继. 胃癌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 中国肿瘤,1994,08:3-6.[20]郁仁存. 郭林新气功在癌症综合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气功科学,1994,03:20-22.[21]郁仁存,饶燮卿,金铃,胡玉芳,王笑民. 黑降丹治疗放射性损伤的临床及实验观察[J]. 实用癌症杂志,1995,03:194-195.[22]郁仁存. 老年恶性肿瘤的中医诊治原则[J]. 实用老年医学,1995,02:55-57.[23]郁仁存. 恶性淋巴瘤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 中国肿瘤,1995,05:18-20.[24]郁仁存. TAKING THE PATH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CANCER RESEARCH AND CONTROL[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5,10:732-733.[25]郁仁存. 中医对肿瘤病因的探讨[J]. 肿瘤防治研究,1979,02:5-6.[26]郁仁存. 评“慢性肾炎的中医理论和疗法”[J]. 江苏中医,1962,10:34-35.[27]郁仁存,刘雨亭,高益民,危北海. 关于“辨证论治和机体反应性问题”一文的意见[J]. 中医杂志,1962,04:14-15.[28]郁仁存. 气血学说在临床辨证施治中的运用[J]. 江苏中医,1964,09:2+1-5.[29]郁仁存. 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及治法[J]. 赤脚医生杂志,1977,06:32-34.[30]郁仁存. “扶正祛邪”治则对肿瘤病人细胞免疫的作用——恶性肿瘤93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观察[J]. 新医药学杂志,1978,12:30-32.[31]郁仁存. 关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讨论[J]. 中级医刊,1979,10:7-10.[32]郁仁存. 以毒攻毒法治疗恶性肿瘤临床与实验研究的进展[J]. 北京中医,1982,02:57-60.[33]郁仁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03:188-191.[34]郁仁存,杨治英,金静愉,张绳祖,王广才,胡玉芳,金铃,关天瑜,饶燮卿,田兆黎,高永福. 肿瘤脾虚患者运化功能的初步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01:13-15+2.[35]郁仁存. 关于中国哲学与中医药学关系的探讨[J]. 中医杂志,2014,24:2152-2154.[36]郁仁存. 白血病的中医治疗方案[J]. 中国乡村医生,2000,01:16.[37]郁仁存. 中西合璧 才有希望[J]. 抗癌之窗,2006,05:14-15.

参考文献,这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必须要用到的。当然不仅仅只是大学毕业生,比如要发表一些学术论文等等,都是需要在文中提到参考文献的。那么参考文献到底格式是怎么样的?有何规范呢?下面就由范文频道的我来详细的告诉大家,希望能给各位欧阳提供方便。更多其他精彩范文请关注本站。 参考文献格式快速生成器

何谓参考文献

单单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参考文献就是一篇文章或是著作等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一些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不是很清楚,所以把规范格式贴出来。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416

例:

[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 Springer-Verlag,~298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

[6]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例:

[7]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

6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7 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06

8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

[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说明:

① 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② 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见例2).

③ 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见例3).

④ 在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时应提供英文著录,见例1、例3.

⑤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1,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2.

⑥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 磁带——MT, 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1参考文献的功能与作用

(1)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且可以精练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2)论文作者在其课题的选题论证、实验研究、以及总结和书写论文的过程中,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科学文献,由于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可能将所有引用前人成果都详尽地复述,只能将其主要引用文献注明出处列于文后。

(3)参考文献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反映了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应视为作者忽略了科学工作的继承性,也反映了作者科学学风和态度的欠缺。

(4)引用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既表明学科的继承性和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为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鉴别论文价值水平的重要信息。

(5)参考文献为读者和审阅专家提供了与论文有关的文献题录,便于检索,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6)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进行信息研究和文献计量研究。

2参考文献著录的一般原则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参考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著录。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一般也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论文作者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3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顺序编码制

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引用文献的标准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中国公路学报》与全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采用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在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应注意:凡不是句子组成部分的文献序号及其方括号,须作为右上角标处理。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在起止序号中间加"~"。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排列,序号编码不再加方括号。

4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均可按专著著录

5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缅甸、印度尼西亚人名多为一个字,如 Sukarno(印尼)文献著录为(以下用"→"表示) Sukarno。缅甸人名前的"吴"、"德钦"为尊称,书写时为"吴努",西文为U Nu, U Thant→Nu U和 Thant U。

姓前名后:见于中国人(汉族等),日本人(但用拉丁字符转写时常用名前姓后的写法)、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名前姓后:见于原苏联人、英国人、捷克人、丹麦人、芬兰人、意大利人、挪威人、波兰人、瑞典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巴西人等。

英国、美国、加拿大人。如J C Smith→Smith J C;连姓如 E. C. Bate-Smith→Bate-smith E C;父子、几世如 F. W. Day, Jr(小)→Day F W Jr, A. B. TollⅢ→Toll A B Ⅲ。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ie, la, les或前置词de, du, de la, 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如 Jules LeGoff→LeGoff J ; Guy de Maupas-sant→de Maupassant G。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其缩写词,应写在姓前。如 Paul von Hindenburg→von Hindenburg P; Hans zurHorst-Meyer→zur Horst-Meyer H。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 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如 Silvio do Amaral→do Amaral S.

西班牙人名常包括其父母姓,书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如 Casimir Gomez Ortega→ Gomez-Ortega C; Juan Perez y Fernan-dez→Perez y Fernandez j; Gonzalo Ley h(higo, "其子"之意)→Ley G h。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姓前有前缀或其变体,如 ed, ibn, ahedl, abdoul,abu, abou, aboul或el,文献著录时用连接号与姓相连。如 Aly Abdel Aziz→Abdel-Aziz A; Kamel el Metwali→el-Metwali K。无前缀或其变体者,如 Hassan Fahmy Kahlil KhalilH F。

泰国人,如 Somsokdi Duangjai→Duangjai S。

(2)作者(主要责任者)为3人或不多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几","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等"或"et al"前加 ","号。

(3)每篇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宜超过8条。

(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时刊名不用书名号(《》)。

6参考文献的核对

为了使文内引文标注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标准化和规范化,可按下列项目检查核对,以免发生遗漏或差错;

(1)参考文献格式是否合乎要求?

(2)正文引文的标注方法是否正确?

(3)是否采用连续编码制,其编码是否按顺序出现,有无缺漏?

(4)正文引文与参考文献表是否对应?

(5)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是否齐全?有无缺项,排列是否符合规定?

(6)作者姓名是否姓在前,名在后?

(7)题名、刊名(或书名)有无遗漏或书写错误?外文应大写的字母是否按规定书写?

(8)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是否齐全准确?

(9)标点符号是否合乎标准规定?

以上参考文献格式由提供,如果您觉得本站的信息还不能完美解决您的问题,可以联系我们,联系地址: [email protected]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为您解答。

第一全国疲劳学术会议论文集

导语: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研究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应精确、有据、坦诚、创新和积累。

而其中精确、有据和积累需要建立在正确对待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

对学位论文中包含的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材料,或为获得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或与作者一同工作的指导教师和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应在论文中做出明确的标引和说明。

因此,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字、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均应加标注说明列于参考文献中,以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见附件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研究生撰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及标引按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和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编写与交换格式。

正文中标注

(1)标注格式:引用参考文献标注方式应全文统一,标注的格式为[序号],放在引文或转述观点的最后一个句号之前,所引文献序号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以上角标形式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

(2)序号:标注的序号可选择如下两种方式之一:根据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顺序递增。

如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以第一次出现的序号为准;当某一论述同时引证多篇参考文献时,应采用[1, 2,…]的格式,标注方括号中的序号按增序排列。

(3)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 10-14]可知:”。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具体要求如下:

(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不用加结束符。

在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都采用“半角标点符号+空格”形式。

(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顺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3)作者姓名:只有3位及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国人的名可用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代替,如:William E.(名) Johns(姓)在参考文献中应写为Johns .;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类型及标识,见表1。

传统文献的类型标识

类型标识 J M C A D P

参考文献类型 标准

(Standard) 报纸文章(Newspaper) 报告

(Report) 资料汇编(General) 其它文献

类型标识 S N R G Z

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类型及标识: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类型的标识,见表2。

电子文献的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图书 电子公告

类型标识 DB CP M EB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为参考文献时不必著明其载体类型,而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表明其载体类型,见表3。

这样,非纸张型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格式为:[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

[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磁盘软件(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表3 非纸张型载体的类型标识

非纸张型载体 磁带 磁盘 光盘 联机网络

载体类型标识 MT DK CD OL

(5)著录格式其它说明:原本就缺少某一项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引用范围间用“,”相隔。

(6)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举例,见表4。

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

序号 文献类型 格式及示例

[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J] . 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正文中标注文献的方法有很多,但国际上在学术专著和论文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作者年份法”,即在所引用的观点、结论或成果等资料后插入圆括号,在圆括号中注明所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和文献发表的`年份,二者之间用逗号分隔。

所标注文献的完整信息则列在文章结尾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读者根据所标注的作者姓氏和发表年份加上圆括号来标注。

例如(David,1997);中文文献用作者姓名和发表年份加上圆括号来标注,例如(张五常,2000)。

当文献作者在三个以内时,标注全部作者;超过三个时,只标注前三个作者,再加上“等”或者“et al”,例如(章三封,李斯,汪五得 等,2001),或(Sommerset ,Farrel and Lovekin, et al, 2000)。

如果同一作者有一个以上同一年份的文献被引用,那么在文献标注和参考文献目录里就要增加一个标识符,如(章三封,2001a),(章三封,2001b)。

如果文献中已经出现了作者姓名,可以从括号里省略作者名字,例如“Sommerset(2000)指出……”。

当需要指明所参考的观点、思想或引文的具体出处时,则还要在圆括号内年份的后面增加页码数,例如,(章三封,2001,pp125-132),“安德鲁和希尔德布兰德(1982,p138)指出……”。

对网上下载的文献同样采用作者年份法标注。

没有作者和时间的文献显然缺少必要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

用中文翻译的外文文献视同中文文献处理。

对应于正文中的作者年份标注法,论文附录的参考文献应当按照姓氏或者姓氏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具体表示方法在节介绍。

显然,采用作者年份法不必考虑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和次数,同一文献在正文中可以多次引用和标注,而在参考文献目录中则只应也只需列举一次。

除此之外,正文中还可以使用脚注对论文中有关术语、公式、背景或数据计算予以解释或说明、对直接引用的数据资料注明数据来源。

脚注要顺序编号。

脚注可以每一页单独编号,也可以在论文的每一章中统一编号。

如果每一页单独编号,则脚注要在当页的下面给出。

脚注用Microword的插入功能实现比较简单。

脚注的标识可以用数字1,2等,也可以用符号①,②等,还可以用[1],[2]等。

脚注的资料来源表示方法同参考文献,资料来源主要有中文书籍、中文杂志、英文书籍、英文杂志、Internet网址等,都可以参照参考文献中的表示方法,但书籍一定要标明页码。

脚注行文用五号宋体,如果脚注中有多行,则行距应比正文中的行距小。

由于正文中的数据来源用当页的脚注给出,图表的数据来源在图表下面或当页脚注注释,因此,年鉴和手册之类的出版物一般不应作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采用作者年份法标注,与之相应,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应当按作者姓氏顺序编号。

汉字姓名以姓氏汉语拼音字母为序,英语姓名以姓氏字母为序。

在前面加上方括号序号只是为了便于计数。

间隔符可以用圆点符“.”,也可以用逗号“,”。

但在使用国外参考文献时,对于外国作者,一般应当姓在前,用英文“,”间隔姓和名。

但如果名在前,则用一个空格间隔名和姓。

参考文献中的年份表示为“年.月.日.”

参考文献建议中文使用五号宋体,英文使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建议同一文献的行间距减小,不同文献间的行距则较大,利用段间距方法很容易做到这一点。

可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学术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专利、网上学术论文等。

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

(1)学术期刊: [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2)学术会议论文集:[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in(见):整本文集的编者姓名ed.(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3)学位论文:[顺序编号] 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年份.

(4)学术著作:[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书名.版本(第x版).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5)专利:[顺序编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年,起页~止页

(6)网上论文:[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题名.网址.网页名.文献完成或上网发表时间

具体知网检测系统识别参考文献的标准:

1. 有明显的“参考文献”标记,参考文献4个字独占一行,下面是各个参考文献条目;

2. 每个参考文献有明显的标号,标号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Num】、[Num]、(Num);

3. 标号可以是Word自动生成也可以手工书写;

4. 标号内不要添加标点符号,例如:不要[Num.]或(Num、)等;

5. 每个参考文献中最好有时间休息或者URL或《》书目信息;

6. 一条参考文献内及在此条参考文献没有结束时不要有手动换行或者回车符(即顺其自然,满行后会自动换行,请勿人为!)

我的方法,辅助软件endnote,大概三个环节:

1.整理独立的参考文献文件夹。

a. 把你所用到的参考文献都下载到这个文件夹内备份(为了日后方便查询)

b. 文件夹名为“时间+主题”(为了方便几年内的管理和查询)

c. 内部文献根据主题、内容和格式(包括期刊、书籍、会议)分类(为了方便日后查询)

d. 时刻更新和备份文件夹(避免日后出现什么问题)

2.整理endnote中library的条目

a. 在endnote中建立“my library”,名字定位“时间+主题”(为了方便管理)

b. my library中列出多个子条目,名字为“主题”(为了方便管理和查询)

c. 在百度学术或者谷歌学术下载所有文献的“endnote”格式的标签(为了之后的导入)

d. 将文献标签导入到你的my library中,按照类型分到各个条目(方便日后查询)

e. 参考第一个环节的下载文献,根据内容修正你所下载文献标签不一致的地方(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有时会出错的),常见的错误包括:作者的名字表达方式,文献题目的大小写,引用页数的范围等。

3.导入endnote中标签到word文档中

a. 将你的整理好的文献标签,通过word内的endnote选项,链接并插入到你的word正文中;

b. 根据你论文或者目标期刊的要求,修正你的插入方式和显示格式(这个在endnote里面调,草稿阶段用numbered或者nature就好);

c. 插入完成后,检查最后的reference页,看有没有什么错误,并及时修正。

这么做的优势

1.准确性高:不会出错,因为你的每个标签都和文献原文对照过,没有任何人有理由批评你;

2.操作方便:endnote的文献标签一旦导入,便可以永久使用;

3.保存时长:你的library可以用一辈子,包括你所备份的参考文献文件夹,五六年后都很方便查询;

4.更新及时:endnote会随时自动更新你的标签页,而且不会出错;

5.调整方便:你可以随时根据你的目标期刊调整你的文献的插入方式和显示方式。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8(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416

例:

[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 Springer-Verlag,——298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

[6]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例:

[7]Kyungmoon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

6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7 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8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1.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

[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说明:

①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②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见例2).

③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见例3).

④在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时应提供英文著录,见例1、例3.

⑤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1,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2.

⑥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磁带——MT,磁盘——DK,光盘——CD

【拓展内容】

论文参考文献的分类

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文献、阅读型文献和推荐型文献3大类.

①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 (如数据、公式、理论、观点、图表等) 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②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

③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查阅的文献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1.参考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并在序号中加[].

2.对于常见的各类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

1) 著作:作者姓名,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 期刊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J].期刊名称,年,卷 (期) :页码.

3) 会议论文集:作者姓名. 题名[C]//论文集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

4)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姓名.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获取路径.

6) 电子文献:作者姓名.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含文献载体标志) 见其它].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期) , 获取路径.

7) 报告:作者姓名. 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 标准:标准号. 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同一著作中作者姓名不超过3名时,全部照录,超过3名时,只著录前3名作者,其后加“, 等”.

4.其他:数据库 (DB) , 计算机程序 (GP) , 光盘 (CD) , 联机网络 (OL) .

以上就是关于“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怎么标注”的相关介绍,对于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掌握写作的方法和具体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要掌握写作的具体格式,根据论文引用的资料来进行参考文献的标注,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论文整体的结构更加的严谨。

我认为这些刊物有企业活力,江海纵横,当代经济管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学生学院学报等等,这些都是不收版面费的,而且里面的知识内容对于我们后续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可以多看一些这些学术杂志。

如果是博士,一般一周左右就会收到录用通知,不过都是普刊,但是不收版面费。这些期刊不收版面费,它们是:《宜宾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许昌学院学报》《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这几个普刊的老师都很热情,比较容易中。

谈到学术期刊的发表,就需要先看先期刊的分类了。

一般来说,我们将期刊分四大类:

一、A类学术期刊

1、《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2、《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3、《中国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二、B类学术期刊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一);

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二);

3、国外一般性学术期刊。

三、C类学术期刊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国内学术期刊(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三);

2、国际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四、D类学术期刊

1、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性学术期刊;

2、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说完了期刊分类,就不得不说,目前国内的期刊市场了。

不管是国内刊还是国外刊,总的来说级别就是普刊和核心的区别,一般普通期刊的费用比较低,大概在几百到几千左右,就是在800-3000之间。省级刊物的版面费一般为一个版面800元。一个版面也就能刊登2000字符左右,还不算图片、表格之类的。国家级的刊物和这个相差不大,普刊方面的话需要注意收录的问题,版面越多价格越高,以这个问题和字数、等级、收录都有关系。

核心期刊的版面费自己投稿一般也就在2000-4000之间,当然也有很多核心不收取版面费,如果通过中介,基本上就是妥妥的上万了。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出来很多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的期刊,这里汇总给大家:

电子技术应用、《高教探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东教育》月刊综合版、《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对抗》、《航天电子对抗》、《电声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力自动化设备、高压电气:核心、《燃气轮机》、《河北农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刊物、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中国铁路、综合运输、探索、天府新论、江苏省盐业信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 英文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计算机科学、现代通信、《系统工程学报》、《现代通信》《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还有一些计算机学科上非核心,比较好中的期刊推荐给大家:《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与现代化》 、《现代通信》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中国雷达》、《西安通信学院学报》、《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EI检索:《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

高职院校教师发表论文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不收版面费的期刊,对文章质量要求更高一些。

很多职业院校(高职、中职)教师抱怨,发论文特别是核心期刊论文太难了。

以北大核心期刊为例,职业教育方向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等几本专业的北大核心期刊。同时,还有《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等一些大教育类核心期刊也会发表职业教育类论文。

还是按照值得尊敬的期刊来说,现在这些期刊大多都是有稿费的:

中国高教研究(有稿酬,千字50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劳动(有稿酬,千字40元)、中国人才(有稿酬,千字40元)、职教论坛(有稿酬,千字30元)、班主任(有稿酬,千字50元)、人力资源(有稿酬,千字40元左右)、浙江统计、经营与管理(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改革(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有稿酬,数额不祥)、企业管理(有稿酬,千字50元)、石油教育(可能有稿酬)、演讲与口才(稿酬很高,不同栏目有差别)、包装世界(可能有稿酬)、中外管理(可能有稿酬)、人力资本(不收费,可能有稿酬)

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看这个官网2022年的已经出版和检索,第二届估计明年出版没有问题,还是SPIE了

魏立柱;王卓;;基于FDTD的区域电磁场分析[A];第17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李童;;Matlab与电磁场算法FDTD[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孟萃;陈雨生;程建平;刘以农;;瞬态电磁场对双层圆柱腔体耦合效应的三维FDTD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就是会议征收的文章结集出版。

会议论文集不是期刊,但是有的期刊为为会议论文出增刊。会议论文顾名思义,就是在会议等正式场合宣读首次发表的论文。会议论文与属于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般正式的学术交流会议都会出版会议论文集,这样发表的论文一般也会作为职称评定等考核内容。国内还有一个会议论文数据库,专门收集会议论文集的。会议论文集不是期刊,但是有的期刊为为会议论文出增刊。

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

1) 郑振飞、陈宝春,钢筋混凝土无铰拱非线性平面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1988年第4期2) 陈宝春、郑振飞,空间曲杆结构的内力分析,全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城市桥梁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天津大学出版社3) 陈宝春、郑振飞,拱桥非线性温差的应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4) 郑振飞、陈宝春,福建古桥的建筑艺术,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5) 陈宝春、郑振飞,弯桥计算方法的研究述评,福建交通科技,1992年第2期6) 陈宝春、蒋春方、郑振飞,多格式斜桥受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7) 郑振飞、陈宝春,拱桥极限状态设计理论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4期8) 陈宝春、郭金琼,安溪凤城悬索桥设计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9) 陈宝春、郭金琼、郑振飞,铭选大桥设计,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0) 陈宝春等,某钢管混凝土拱桥静载测试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1) 陈宝春、张和秋、钱士唐,远行优先环交理论及其在紫阳分离式立交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2) 陈宝春、吴明仁, PWS编索法在轻型悬索桥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3) 陈宝春,肋板式钢筋混凝土悬索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增刊)14)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综述, 桥梁建设,1997(2)15) 陈宝春、郭金琼、毛承忠等,316国道福建闽清石潭溪大桥优化设计,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97(5)16) 陈宝春、孙潮,石潭溪大桥施工受力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11(4),1998年12月,pp:51-571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桥设计计算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12月, 26(6),pp: 81-8518) 陈宝春、邹中权,兰溪大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3(4),1998年12月,)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199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 陈宝春、徐爱民,钢管混凝土拱肋截面温度场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99(3):86-9121)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 等,コンクりート充填钢管ァーチ桥の非缐形地震応答特性,第25回地震工学研究発表会讲演论文集,)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钢管コニケリート合成ァーチ桥ぉょび水平旋回架设工法の発展,桥梁と基础(日).1999(2)23) 陈宝春、陈友杰,钢管混凝土肋拱面内受力全过程试验研究,工程力学,17(2),2000年, pp. 44—50(EI收录)24) CHEN Baochun, LIN Ying, XU Aimin, Analysis of the CFST Arch Bridge Temperature Inner Forc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Conference on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Los Angeles , March, 2000, pp. 239--24625)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Experimental Study on Whole Process of CFST Rib Arch Bridge under In-plane Loads,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rch, 2000, Los Angeles, pp167--17226) 陈宝春、徐爱民、孙潮, 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内力计算时温差取值分析,中国公路学报, 13(2),2000年4月,pp. 52—56(EI收录)27) Baochun Chen, Shuisheng Chen, Yuqing Liu,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Natural Vib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seis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Theories and Applying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th Experts), Y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pp136-14628)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设计探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505—51229) 陈宝春、刘织、林涵斌,世界海底隧道工程进展与台湾海峡通道构想,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4),2000年8月:51-5530) 陈宝春、陈友杰、刘玉擎,钢管与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桥梁建设,2001(1),总第134期:17—2031) 陈宝春、孙潮、陈友杰,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公路交通科技,2001(2),pp24—28 ,32) 刘玉擎、陈宝春、彦阪熙,架构式合成タイドァーチ桥の构造特性ぉょび耐震性能,构造工学论文集,Vol. 47A,,PP:1475-148433)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长大スパン复合バランスドァーチ桥,桥梁&都市Project(日).2001(4),, pp:40-4434)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Liu Yuqiong, HYBRID ARCH BRIDGE OF STEEL TUBE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9-21, Sept. 2001, Paries France35) 吴庆雄,陈宝春,高桥和雄等,中国におけるコニケリート充填钢管合成ァーチ桥の建设の状况と技术の课题[J]. 桥梁と基础(日),2001(10):40-46,36) 陈宝春、王来永、陈水盛, 钢管混凝土悬臂短柱试验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6),2001年12月,pp: 98-1033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问题研究[J],桥梁建设,2002(3),总第143期,55-5938) Baochun Chen,STATE OF THE ART REPORT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orts, August 28-31 2002, Tianj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02,Beijin: 759—765(ISTP收录)39) 陈宝春,欧智菁,王来永,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6),2002年12月,pp:838-84440)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1)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EI收录)42)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EI收录)43)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44)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45)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46)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7)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EI收录)48)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EI收录)49)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50)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51)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EI收录)52) 陈宝春,拱桥技术成就与展望,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朝华出版社,2004年,121-12553) 陈宝春、黄卿维、盛叶,体外索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中外公路,24(2),2004年4月,34-3754)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Truss Arch,Advances in Concrete an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ACS 2003, 17-19 September 2003, Xuzhou, China, pp:1367-137255) 陈宝春、杨亚林、孙潮,铝桥的应用与发展,世界桥梁,2004(2),2004年6月,68-7056) 陈宝春、黄福云、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短柱极限承载力的等效单圆管算法,公路交通科技,21(6),2004年6月:50-5357) 陈宝春,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肋刚度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4(3),2004年6月, pp:105-10958) 陈宝春、彭桂瀚,部分斜拉桥发展综述,华东公路,2004(3),2004年6月,89-9659) 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受力性能分析,铁道学报,26(4),2004年8月:87-92(EI收录)60) Baochun Chen, Recent Advances on Design Theory of CFST Arch Bridges, Metropolitan Habitats and Infrastructure--IABSE Symposium, Shanghai 2004, IABSE Reports, Vol. 88, 244-24561) 陈宝春 刘振宇 孙潮,半圆形钢拱的空间稳定性试验,中外公路,24(5),2004年10月,61-6562)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 Ze-bao Qin, Hiroshi Hikosaka,APPLICA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AND STUDY ON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rch Bridge IV, Advances in Assessment,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7-19, Novt. 2004, Barcelona, Spain, 38-5263) 陈宝春,黄玲,吴庆雄,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世界桥梁,2004(4),2004年12月,5-864)陈宝春、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肋灌注管内混凝土时的截面应力分析,中国公路学报,18(1),2005年1月,73-7665)陈宝春、黄福云、盛叶.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1),2005年2月,187-19466) 陈宝春、肖泽荣 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偏压构件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2),2005年4月,89-9567) 陈宝春,黄卿维, 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应用综述,公路,2005年7月,2005年第7期,45-5368)陈宝春、盛叶、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梁受弯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2(4),2005年8月,119-12569) Chen Baochun,State-of-the-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 bridge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Dimensions of Bridge (Keynote paper), 24-25 October 2005, Fuzhou, China, 13-2470) 陈宝春,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空间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005年第6期71)陈宝春,韦建刚,林英,管拱面内两点非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39(1),2006年第1期:43-4972)陈宝春 杨亚林,钢管混凝土上承式拱桥桥型分析,公路,2006年第2期,1-473)陈宝春,黄卿维,600m跨径混凝土拱桥的试设计研究,中外公路, 26(1),2006年第1期:80-8274)陈宝春,超大跨径混凝土拱桥的研究进展,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4月:198-2047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单肋拱空间受力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3(5),2006年5月,99-10676)Baochun Chen, WEN-Jin Huang,Recent Achievements in Bridge Engineering in China (Keynote report),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37-5677)Bao-chun Chen, Jing Gao, Huai-ying Zheng,Studies on Behaviors of CFST “Fly-bird-type”Arch Bridge,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205-21278)陈宝春,杨亚林,钢管混凝土拱桥调查与分析,世界桥梁,2006年第2期,2006年6月:73-7779)WU Qingxiong , TAKAHASHI Kazuo,CHEN Baochun , Using Cable Finite Elements to Analyze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Stay Cables in Cable-stayed Bridge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23(6), Aug20 2006:691-)Bao-Chun Chen,Future Trends on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SEYE-9), Science Press, 18th—21th, Fuzhou: 1997-200281)CHEN Bao-chun, OU Zhi-jing, Analyses on Critical Load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Laced Columns Compressed Eccentrically,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August 2006, Harbin, China, 111-11582)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长细比影响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73-7983)欧智菁,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面内极限承载力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80-83(102)84)陈宝春,黄卿维,葡萄牙亨里克拱桥的设计与施工,世界桥梁,2006(3),2006年9月:1-48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拱空间受力性能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5),2006年10月:732-73886)陈宝春,王远洋,黄卿维,波形钢腹板混凝土拱桥新桥型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09-21687)陈宝春,张伟中,汤意,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无风撑拱桥的设计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29-23488)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等效梁柱法,铁道学报,2006年第6期89)陈宝春,高婧,吴庆雄,钢拱桥发展概况,钢拱桥发展论坛,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第30卷(增刊),2006年11月:22-3090)Wu Qingxiong, Takahashi Kazuo, Chen Baochun: Influence of Cable Loosening on Nonlinear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Inclined Cable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 February20 2007: 219-237 (SCI, EI收录)91)吴庆雄,陈宝春,桅杆结构的斜索面内固有振动计算的修正Irvine方程,工程力学,24(4),2007年4月,18-2392)Bao-chun CHEN, Jing GAO, Lin YE,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s in China,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fib Symposium Dubrovnik 2007, Croatia, May 20-23, 2007: 69-7693)陈宝春,黄文金, 圆管截面桁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8(3),2007年6月,31-3694)Bao-chun Chen, Desig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4th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to Structural Design, 28-29 June 2007, Venice, Italy: 349-35795)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40(6),2007年6月:32-4196)陈宝春,韦建刚,管拱面内五点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7年6月,24(6):73-7897)陈宝春,吴庆雄,王远洋,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7(3), 2007年6月:47-5398)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与研究最新进展,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II册),工程力学杂志社,2007年8月:395-39899)Bao-chun CHEN, An Overview of Concrete and CFST Arch Bridges in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oceedings of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29--44100)Bao-chun CHEN, Yuan-yang WANG, Concrete Arch with Corrugated Web—A New Aprroach for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807-814

技术规程、标准:甘肃省地方标准.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建筑构造图集(DBJT25-99-2003,甘02G10).兰州:甘肃省建设厅,2003.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兰州: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教材:[1]陈兴冲主编,韩建平、王琳副主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系列教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2]周云、张文芳、宗兰、韩建平等编著.土木工程抗震(新世纪土木工程专业“实用创新型”系列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2011(第二版)、2013(第三版)[3]赵顺波主编,徐成祥、周新刚副主编,韩建平等参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百校土木工程专业通用教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主要论文:1.韩建平,王洪涛,刘云帅.基于概率性人行荷载模型的楼板结构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14,31(2):.韩建平,陈军,邹新磊.基于性能的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与抗倒塌能力评估[J].建筑结构,2014,44(4):63-68,[J].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C]..韩建平,魏宏亮.基于不同地震事件数据的竖向地震动特性统计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S1):127-133.(EI)6.韩建平,郑沛娟,骆勇鹏,谢强,王苍和.一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J].工程力学,2013,30(S):99-103.(EI)7.韩建平,骆勇鹏.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静动力修正理论及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5):.韩建平,骆勇鹏.基于响应面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静动力修正[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11):.韩建平,陈军.无粘结后张预制混凝土梁柱自复位节点基本力学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6):.韩建平,邹新磊,夏润乔.不同连接方式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3,25(1):.韩建平,周伟.汶川地震竖向地震动特征初步分析[J].工程力学,2012,29(12):211-219.(EI)12.韩建平,王洪涛,李林.无填充墙基础隔震砸悦框架在环境激励下的动力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4):.韩建平,杨军平.考虑结构构件退化特性评估大震下RC框架抗整体性倒塌能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6):.韩建平,刘海鹏.利用探地雷达检测金属矿山井巷支护体混凝土[J].甘肃科学学报,2012,24(2):.冯兴科,韩建平,李慧.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C].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沈阳,2012,III:.韩建平,郑沛娟,骆勇鹏,谢强,王苍和.一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C].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沈阳,2012,I:.韩建平,周伟,李慧.基于汶川地震数据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中长周期SDOF体系最大响应相关性[J].工程力学,2011,28(10):185-196.(EI)18.韩建平,王洪涛,刘云帅,杜永峰,李慧.环境激励下基础隔震结构的主要动力特性研究.振动与冲击,2011,30(11):266-271.(EI)19.卢文胜,韩建平,吕西林,周颖,钱江.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结构整体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3):90-98.(EI)20.罗维刚,韩建平,钱炯,周伟.基于Hilbert_Huang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及振动台试验验证[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33(1):.韩建平,柴巧利.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应用新进展[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28(3):.韩建平,冯兴科,柴巧利,杨军平.汶川地震受损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28(3):.韩建平,李林,王洪涛,钱炯.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J].世界地震工程,2011,27(1):[C]..(CPCI-S)[C]..(CPCI-S)26.韩建平,李达文.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自然激励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J].工程力学,2010,27(8):54-59.(EI)27.韩建平,钱炯,董小军.采用镜像延拓和RBF神经网络处理EMD中端点效应[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30(4):414-417,474.(EI)28.韩建平,周伟.基于汶川地震记录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SDOF体系响应的相关性[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S):10-15.(EI)29.韩建平,董小军,周伟.基于振动台试验的RC框架模型修正及模拟损伤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5):.韩建平,李达文,王飞行.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子空间识别的模态参数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1):.韩建平,李晓松.基于性能的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S2):.韩建平,邹新磊,罗熠,王洪涛.汶川地震甘肃严重影响区砖混房屋震害特点及鉴定加固[C].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32(S2):41-44,.韩建平,董小军,罗维刚,钱炯,王飞行,李达文.某在役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渡槽的耐久性评定[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2):.韩建平,董小军,钱炯.基于环境振动测试的钢筋混凝土渡槽空腹桁架拱有限元模型修正[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35(5):[C].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OpticalEngineering,2008,73750K-1-7.(EI)36.韩建平,阎茹,李慧.基于性能的黏弹性阻尼器减震结构抗震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1):.韩建平,杨文侠,李慧.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应力空间桁架组合体系的静动力非线性分析[J].建筑科学,2008,24(5):.韩建平,王飞行,王志华.钻芯法检测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若干问题探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2):.韩建平,王飞行,李慧.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比较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25(3):.罗维刚,钱炯,韩建平,裴海瑜,董小军.在役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渡槽检测及状态评估[J].甘肃科学学报,2008,20(4):.韩建平,杨文侠.预应力空间组合桁架减振加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工程实践及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S2):318-321.(EI)42.韩建平,吕西林,李慧.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及对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要求[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27(4):.韩建平,王飞行,李达文,张俊文,陈刚.某矿区典型井巷支护体检测及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7):167-173,.韩建平,阎茹,杜永峰.粘弹性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能力谱分析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28(6):.韩建平,李慧,杜永峰,白中伟.装设粘弹性阻尼器钢筋混凝土结构弹性时程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1):.韩建平,白中伟,杜永峰,李慧.基于工程结构减振控制目的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性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4):.韩建平,李慧,杜永峰.装设粘弹性阻尼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实用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李慧,姚云龙,杜永峰,党育,韩建平.叠层橡胶支座与柱串联体系动力失稳特性探讨[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党育,杜永峰,李慧,韩建平.基础隔震结构的耗能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3):.韩建平,张贵文,宋彧,李慧.房屋纠倾中地基土体刚度调节的理论与实践[J].结构工程师,2004,3:43-46,.杜永峰,党育,李慧,张迪,姚云龙,韩建平.基于非比例阻尼模型的隔震结构动力分析软件[J].建筑结构,2004,34(6):.韩建平,李慧,杜永峰,宋彧,党育.智能材料与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28(1):.韩建平,李慧,李庆福,苏长吉.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直径挖孔扩底灌注桩实用设计方法[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28(2):.杜永峰,张迪,党育,姚云龙,韩建平.基础隔震结构简化模型的振动参数识别[J].世界地震工程,2001,17(2):.杜永峰,狄生奎,尹维祥,韩建平.隔震结构等代体系动力响应的小参数逼近解法[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0,26(2):72-77.

需要社么可以到 文秘范文 网站搜去。毕业论文的格式。摘 要关键词:(自定义中文关键词3~5个)论文英文题目Abstract[内容应当与中文摘要相同]Key Words:(英文关键词3~5个,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目 录摘 要 1Abstract 2插图或附表清单 1注释说明清单 1引 言 31[1级标题] [2级标题] [3级标题] [2级标题] [3级标题] 42[1级标题] [2级标题] 53[1级标题] [2级标题] 64[1级标题] [2级标题] 7结 论 8参 考 文 献 9附 录 12在 学 取 得 成 果 13致 谢 14插图或附表清单(此页并非必要,不需要时请删除此页。)注释说明清单(此页并非必要,不需要时请删除此页。主要是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方面的注释清单。)引 言〔单击此处键入引言〕1[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2[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3[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4[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结 论参 考 文 献[1] 蔡开科著. 连续铸钢. 北京:冶金工艺出版社,1987.[2] Robertson T,Perkins A.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Liquid Steel Temperature in Continuous Casting,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1986,13(6):301~310.[3](1)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例:[1] 王秋霞,贺世成. 25t转炉炉外钢水温降规律研究总结,炼钢,1996,12(5):14~18.[2] 亚洲地质图编图组. 亚洲地层与地质历史概述,地质学报,1978,3:194~208.[3] 赵均宇. 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3.24(4)[4] Herbert A, Jmson C, Norton G K, etc. Experience with Powder and Wire Injection at British Steel Corporation, Lackenby Works, Basic Oxygen Steelmaking Plant,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1987,14(1):10~16.(2)专著:例:[5] 熊光愣,肖田元,张燕云编著. 连续系统仿真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6] 中国科学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沙群岛考察组. 我国西沙群岛的土壤和鸟粪矿.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7] Borko H, Bernier C L. 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 1978.[8]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 Name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 3rd ed . 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 1977.(3)学位论文:例:[9] 李顶宜. 钢包热循环过程传热物理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热能系,1994.[10] Cairns R B. Inf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1965.(4)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例:[11]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 地球物理学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47[12] 黄蕴慧. 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 见:程裕淇等编. 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38~39[13] Buseck P R, Nord G L, Veblen D R. Subsolidus phenomena in pyroxenes. In:Prewitt C T,ed.Reviews in mineralogy, pyroxenes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980. 117~211(5)会议文献:例:[14] Rosenthall E M,ed.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 of Montreal, 1961. Toronto:Univ . of Toronto Pr. ,1963.[15] 吴晓东,刘青,徐安军等. 炼钢厂过程温度-时间优化控制模型的建立,第八届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术委员会, 2000.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0.(6)报告:例:[1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 Geneva : WHO,1970.[17] 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都钢铁公司. 首钢第三炼钢厂高效连铸技术攻关报告: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都钢铁公司. 北京:首都钢铁公司,1998.[18] Le Maitre . Numercal petrology: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of geochemical data . Amsterdam:Elsevier, 1982. 210附 录在 学 取 得 成 果一、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应注明奖励名称、授奖机构、授奖时间等。二、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应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来填写。三、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技成果应注明课题名称、参加身份、通过时间、通过方式、评定机构等。致 谢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肺癌杂志”已被收录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国家肿瘤学核心期刊。已经属于核心期刊。

中国肺癌杂志容易投。相对要求简单,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简报等不超过1000字。所有稿件需要遵循生物医学期刊投搞统一要求相关规定。《中国肺癌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办的肺癌专病杂志,主要报道肺癌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是北大核心,第六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里有这个期刊。

本文专家:车国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由于近年来大家体检的意识增强,以及CT等检查水平提高,查出来有‘肺结节’的人不在少数。而很多人一查出结节就要切掉,因为害怕是癌!

但其实,90%以上的肺结节都不是癌!那哪种肺结节不需要管,哪种要再观察一下,哪种该马上切呢?

好多人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写的“肺结节”第一反应就是——遭了!

但是,不是肺上所有的包都叫肺结节,根据肿块大小的不同,名字也不同:

引起肺结节的原因比较多,感染、炎症、肺部原发肿瘤、转移瘤以及其他良性疾病的表现都可能会出现肺结节。但是,肺结节≠肿瘤,肿瘤≠癌。

而且只要你正常呼吸,就可能有肺结节。

正常人的双肺约有3亿个肺泡,如果把它从立体造型均匀平铺开来,大概有70平方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呼吸到的空气中的烟、雾等灰尘,会通过鼻腔、气管最终到达肺泡。面对这些外来异物,身体会作出反应,其中作为全身最大免疫器官的肺,里面的免疫细胞(如白细胞、巨噬细胞等)或淋巴结会去跟这些灰尘打架,把它们吃掉或者是在战斗中和灰尘同归于尽。在战斗的过程中,就会在肺表面形成结节或是钙化点。

这部分结节多数情况下会被机体再消化或吸收,也有一部分,会在肺表面或肺内永远存在,甚至会随年龄而逐渐增大。

此外,在肺部受到撞击等创伤,以及受到结核等病菌感染时,肺里面的免疫细胞或淋巴结也会发挥同样的作用,打架后会形成一些阴影或斑痕,而这些阴影或瘢痕多数都成为了肺结节,只有很少很少的才成为肺肿瘤。

而一些外界条件,吸烟、从事通风条件差、粉尘重等工作也有可能导致肺结节,因为人体有自身清除能力,但当你吸入的烟、粉尘的量超过了身体的清洁能力时,就容易形成肺结节。

1、直径10~30mm之间的肺结节,理论上都要切

除了典型良性(比如钙化)的肺结节,其余直径在10~30mm之间的肺结节都该做手术把它切了!根据临床经验来看,这部分大小的肺结节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做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最好,部分还可以达到根治。

2、直径7~10mm的肺毛玻璃样结节,建议观察3个月再切

这部分大小的肺结节包括纯毛玻璃结节(pGGO)、混合性毛玻璃结节(mGGO),和实性结节(GGN)。

肺毛玻璃样结节,在CT影像下就能看的到,各个肺结节的密度是不一样,根据密度主要把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毛玻璃密度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依次为毛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直径7~10mm的肺结节中,主要是毛玻璃结节,加上不同医生对于毛玻璃结节到底是切还是观察一下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一类肺结节。

毛玻璃结节有两种,一种是纯毛玻璃结节(pGGO),可以理解为密度均匀的肺结节,另一种是里面含有实性成分,混合性毛玻璃结节(mGGO)。

对于这部分肺结节,还是建议手术,但可以观察3个月后再手术,理由有3点:

虽然我们建议7~10mm的肺结节患者可以不立即进行手术,但如果在观察期发现肺结节长大加快、实性成分增加、或体积或重量增加,那就该立即考虑手术。

3、直径4~6mm的肺结节,有变化时再切

肺小结节是最近几年胸部低剂量螺旋+高分辨或薄层CT的广泛应用才被大量发现的。短期的突然增多,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清“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更未形成统一的诊治共识。

因此,目前不同科室、或相同科室不同专家对4~6mm肺小结节有不同看法。因此4~6mm肺小结节,手术的最佳时机目前真的还不清楚。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建议随访,但随访间隔时间,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只能建议:大概6个月一次,若连续2~3年没有变化,可以每年复查一次。

4、直径1~3mm的肺结节,没必要手术

这部分患者,要每年做一次体检,尤其是胸部CT即可

参考文献:

1、MacMahon H, Naidich DP, Goo JM, et 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cidental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ed on CT images: from the Fleischner Society 2017. Radiology. 2017;284(1):228–243. doi: .

2、Gould MK, Donington J, Lynch WR, et al. Evaluation of inpiduals with pulmonary nodules: When is it lung cance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3rd ed: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hest. 2013;143(5 suppl):93–120.

3、王群.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诊治策略.中国肺癌杂志,2018,21(3):160-162.

4、晓菊,白莉,金发光等.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41(10):763-771.

5、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心胸学组.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49 (5):328-335.

本文首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D:WestChina_Hospital)”,部分内容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

审稿主任:杨小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