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蒙古族的日语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蒙古族的日语论文

原始蒙古族部落以母系社会为主,一般都要娶有过生育的女人。两个人订过亲也要等女方有孩子后才正式结婚。所以一般女方生的头胎都来历不明,但男方也不嫌弃。如果男方占有了其他部落的女人,可封为哈屯(夫人)。如果男方去世,他的儿子可以继承这些哈屯。

1.促进民族大融合,产生一个新的民族-回族;2.国家大一统,中央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3.加强国际交流,开创海上丝绸之路,促进对外贸易交流;4.疆域广大,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

浅谈日本的“国技”——相扑【摘要】相扑历史悠久,被誉为日本国技,是日本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扑运动看似一项粗糙的角力运动,但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讲究谦虚端庄的礼仪和殊死拼搏的精神。它代表着日本民族好胜求强、又刚又忍的心理和性格。文章通过对相扑的历史、比赛、相扑力士的生活等的介绍,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相扑的过去与现在,更深刻地认识了解日本文化。 【关键词】相扑;国技;日本文化 一、相扑的历史 相扑被誉为日本国技,亦称角力、角抵,源于中国。中国《礼记·月令》中也提到“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中国汉字中原本没有“相扑”一词,590年左右,印度人将释迦传记《佛本行集经》翻译成汉字时,刻意将印度的徒手搏斗竞技翻译成“相扑”,以别于“角力”,可见当时的印度徒手搏斗竞技与中国的“角力”不同。根据考古资料,最早的赤身相扑格斗术,可能来自北方草原的骑马民族。西晋时期,五胡大量南迁,汉人开始有了相扑的名称。大约在西晋之后,赤身的相扑格斗才传入到农耕的大和民族。 相扑传入日本,始见于日本的《古事记》中的神话:远古时代,建御雷神奉天照大神之命说服大国主命交出其所辖领地,建御方神不同意,要求与建御雷神在出云国那佐角力,赌注是领地,结果建御方神轻易便输掉了,被扭住后甩出。《日本书纪·垂仁纪》内也记述皇极天皇在642年为了接待百济国使者,召集了宫廷卫士举行相扑竞赛。还记载奈良地区一个叫麻蹶速的人蛮勇霸道,天皇招来出云的勇士野见宿祢与其相扑,野见踢倒麻蹶,麻蹶腰椎断裂而死。日本相扑界把此次对阵视为相扑初战,并把野见宿祢奉为相扑的祖神。在此之前,相扑原本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祭神仪式,目的在于祈祷占卜农作物的收成,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6~7世纪,相扑逐渐从寺院和民间转移到宫廷。 8世纪的奈良时代,朝廷贵族间引进了相扑,719年朝廷设置拔出司(后相朴司),并于734年在宫廷中设立了“相扑节”,在每年七夕举行。到了平安时代的821年,嵯峨天皇正式将相扑定为宫中重要仪式之一,与弓箭、骑射并称为“三度节”。《今昔物语》与《宇治拾遗》中均多次记述相扑的奇谈趣闻,《源平盛衰记》中更有以相扑胜负来决定皇位的记载。相扑成为宫廷重要仪式之后,才去粗取精,摒弃了拳打、脚踢之类的粗暴行为,升华为以“技”及“力”取胜,与现代相扑类似的形式。 镰仓时代以后,相扑作为武士的实战武术训练法之一,在武士中盛行,并派生出柔术(柔道)。一些著名的相扑力士纷纷成为武士,驰骋战场。《吾妻镜》,《太平记》里都有在战斗,狩猎的间隙表演相扑的记载。大多数的宫廷相扑力士则回到乡里,将宫廷内的相扑礼仪规矩传授普及到民间。相扑与民间祭神、驱魔、占卜年景收成等活动结合在一起。此后的四百年间,相扑一直是武士阶级与农民的共通娱乐。 江户幕府时期职业相扑手集结于江户,京都等大城市,出现了相扑的专门组织“相扑会所”。经常为盖庙或造桥等筹募经费而举行“劝进相扑”。“劝进相扑”举办活动时,类似于街头卖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出场参赛。许多争强好胜者便会纷纷下场比试,流血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幕府从1648年起多次发下禁令,禁止举行相扑活动。1684年,职业相扑力士雷权太夫向行政主管“寺社奉行”申诉,经过种种评议,制定了相扑场界线的“土表”,及四十八手技法与各种犯规限制,并禁止临时参赛,幕府这才解除禁令。这在相扑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进步,职业力士都必须隶属于某一相扑集团才能参赛。这一时期政权稳定,经济文化发达,促进了专业相扑的形成。 明治维新之后,文明开化之风盛行,相扑被追捧西方文明的年轻官吏叱为“不合时代的裸体舞”。明治政府以“相扑是裸体的野蛮游戏”为由,于明治六年发下禁令。相扑运动一度进入了低潮。1876年相扑会所改名为东京大角力协会,在黑田清辉、伊藤博文等政界元老和相扑爱好者的支持下,明治天皇在1884年举办了“天览相扑”赛,扭转了相扑的困境。 1909年东京建起一座专供相扑比赛使用的场馆,在举行开幕式时,由作家江见水荫起草的致辞文中,首次出现了“相扑毕竟是日本的国技”的语句,自此以后,“相扑是国技”这个观念才普及开来。大正,昭和初期国粹主义抬头,相扑再兴。1925年12月,东京大阪两地的相扑协会合并,成立了现在的财团法人日本相扑协会。1941年相扑更被列为学校体育的正式科目。至此,相扑的国技地位进一步得到肯定。战后,东京、大阪、福冈、名古屋均建有相扑场馆。作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相扑在日本民间各地仍颇为盛行。 二、相扑的比赛 (一)比赛的场地 相扑比赛是在被称为土表的场地举行。土表设在会场的正中,是用粘土堆成高约60厘米,边长米的正方形场地。在场地上用嵌入土台内的稻草捆做出直径为米的圆形比赛区,并在上面铺上薄砂。传统的比赛,土表四角有柱,上有屋顶,观众在四周围观。青红白黑四个柱子意为四季神,为了便于观众观看比赛,自1952年起,用垂穗来代替柱子,改用悬挂式屋顶。土表下面有一个洞,人们在比赛的前一天,在洞里埋上酒、盐、粟子、面粉、大米等,以求平安。 土表的东西侧为选手坐席,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放有盐和水桶。 (二)服装与基本动作 相扑与日本神道的关系渊源流长,即便是现在,仍存在许多与神道相关的传统仪式,动作。比赛前的入场仪式分两个部分,先由腰系豪华刺绣围裙的相扑手,在土表上列队环行。之后,在开道和捧刀力士的护卫下,横纲入场。比赛时,两位力士束发梳髻,下身只系一条兜裆带,近乎赤身裸体上台比赛。兜裆带为缎子织成,多为紫色或深蓝色。比赛用的兜裆带从不洗涤,上面浸透了汗水与污渍,这被视为选手的价值所在。兜裆带的正面下垂一门帘似的饰带,以示圣洁。 相扑手的基本动作: 1. 撒盐。力士在入土表时会撒些盐在土表上,在日本人的观念之中,撒盐可以驱赶鬼魅,达到净化的目的。另有一说法认为盐可以消毒,撒土表上,即使比赛受伤,事前也已做好了防护的措施。在相扑大赛期间,几乎每日用盐量达四,五十公斤。 2. 蹲踞。以脚掌尖着地,双膝外张稳腰并将双肩放松后将手放在膝盖上,此为力士的基本姿势之一。为了求取平衡上身必须挺直以维重心。此举乃表示尊重对手之意。此动作看似容易,实际上必须要有相当的经验才能看来稳若泰山。 3.尘手水。这个动作是先蹲踞在土表一侧,双手合击后水平向两边伸展,手掌向上翻。双手上翻展示给对手看,是表示自己没有挟带什么武器上场。 4.四股。 又称之为“力足”。是以双脚轮流跺地,目的是借力士的威武来驱赶地下的邪灵。同时,还能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5.仕切。这个动作是接在四股后直接弯下腰来的样子,两肘放在膝盖上下巴微抬,双眼注视对手以求精神专注。 6.手刀。 优胜力士在行司(裁判)宣布其获胜后,可拿取所谓的“悬赏金”,此时优胜力士以右手做刀状向左右中凌空切下,表示向三位神明致谢,接受奖励。 (三)比赛规则 比赛中,相扑手除脚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触及台子表面,同时也不得超出圆圈,出圈或是身体先触地者为输。相扑比赛规则十分严格,不允许揪对方的头发、耳朵,更不可以拧、打、踢、蹬对方,否则将被罚出场外。 相扑比赛的过程,异常迅猛,往往在一二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便能决出胜负。但比赛取胜的技巧却十分复杂,相扑技术中有“技麻利”七十手,和传统的四十八手,实际有一百多手。最为常见的有:“寄切”,就是相扑手抓住对方的腰带,抱起对方,推出场外;也有开掌推搡的“突张”;僵持之下把对手推出场外的称为“押出”。使用哪一种手法,则要因对方的手法而定。 职业相扑比赛不分重量等级。尽管体形庞大的相扑手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相扑比赛不是谁胖谁就胜。出击的速度、时机的把握和身体的平衡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要靠爆发力的控制和运用,正确把握时机,更要靠善于判断的灵活头脑。 相扑的裁判共由6人组成。主裁判由一位穿着传统的肥袍、戴高帽、拿礼扇的“行司”登台担任,其余5人分别在正面、东面、西面及裁判席上。“行司”要高声地评论相扑手的每一个动作,并公正地判定胜负。如果双方同时倒下,“行司”—时没能看清楚,则与台下的裁判共同合议胜负。 (四)选手的级别 横纲是相扑的最高级别,下面是大关、关胁、小结、前头、十两、这六个等级被称为“幕内”,属于力士中的上层。再次是低级的幕下、序三段,序二段。最低一级叫序口。级别根据战绩来决定,大关以下的选手连输两场,便会降级。连续两个场所获胜的大关有可能升为横纲。横纲是惟一的永久性的级别,不会被降级,但成绩过差,就会被要求退役。在一场联赛中,幕内等级的相扑手15天中每天比一次,而等级较低的幕下等相扑手仅比赛7天。只有在比赛中取得多数的胜利(15场比赛中赢8场,或7场中赢4场),才能保住相扑手现在的级别或确保进升至下一个更高的级别。 相扑的等级制度出现于1789年,谷风、小野川是最早的横纲。记载相扑手等级的黑白星表出现于1761年。至今只有68位力士获得了横纲的殊荣。目前的两位横纲均是来自蒙古的朝青龙和白鹏。 (五)比赛流程 日本每年举行6场,每场15天的相扑大赛。相扑手分为东西两大阵营,双方各15人。1月、5月和9月,在东京可容纳1万观众的“两国国技馆”举行。另3场是3月在大阪、7月在名古屋、11月在福冈。从上午10点开始进行幕下的比赛,下午3时开始是高级别的幕内力士的比赛。尽管入场票价昂贵,最高票价高达20万日元(约1500美元)一张,而相扑迷也会涌往观看。NHK从下午4点到6点对比赛进行全国电视直播。有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收看电视的现场直播。 每场大赛的最后一天称为“千秋乐”,角出最优秀的力士,并举行授奖仪式。赢得比赛场数最多的幕内级相扑手获得大赛胜利。如果平手则在最后一天进行淘汰赛来决定胜负。最高奖赏是始于1925年的“天皇赐杯”,奖给最优秀的相扑运动员。还有许多国家和团体送的奖杯、奖品和奖状。从1980年开始,中国赠送景泰蓝奖杯。此外,赢分多的力士被授予“殊勋赏”;勇于拼搏的新手被授予“敢斗奖”;技巧运用全面的相扑手被授予“技能奖”。伴随着这些奖项还会有现金奖金。另外还有一种金星奖励制度,是用来专门鼓励打败横纲的低级别相扑手的。每一颗额外的金星都会增加今后加薪的机会。 在大赛间的空隙里,相扑手们到日本全国各地巡回表演,宣传,刺激对此项运动的兴趣并吸引新手。 三、相扑手的生活 要成为相扑手的基本条件是:完成义务教育(初中),15至23岁之间,身高在米以上,体重在75公斤以上。相扑训练所称做“部屋”。日本相扑协会下设49所部屋,部屋的总教头叫“亲方”(师父),亲方由退休的著名力士担任,教授管理弟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每年从全国小学生中选招学员,一旦入门,吃、穿、住全有部屋负担。自古以来,相扑力士在日本就拥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喜爱,尊敬。很多的相扑手都是乡村贫穷家庭出身,为了能出人头地,从小就接受相扑训练。目前大约有900多人在部屋接受相扑训练,高级别的选手只有60多人。少数顶尖级别的相扑手会结婚,住在训练所之外。但大多数相扑手在相扑生涯中惟一的家就是训练所。 十两以上的相扑手称为力士,是职业相扑手,有不菲的工资收入。而序口、序二段、序三段、幕下,这4级都属学员、不发工资。力士的头发可以梳成银杏结,幕下以下只能梳丁字形。相扑手过的是森严的等级制生活,低级别相扑手有义务为高级别的相扑手跑腿服务。连吃饭、上厕所、洗澡,也要根据等级地位列出严格的前后顺序。最近,甚至还发生了高级别相扑手虐待死新学员的事情。 相扑手的生活很严格。晚上10点休息,早上4、5点起床,开始训练。起床后进行早训练。主要是三种活动:四股、铁炮和股割。四股就是相扑手交替抬高自己的左右腿,用力蹋地。铁炮就是用平掌不停地拍打一根木柱。股割就是一个人坐着时尽量将腿分开,以上半身着地的一种练习。此后才可进入真正的赛场训练。训练结束后相扑手要泡个澡来消除疲劳。11点左右吃午饭,饭后睡两个小时的午觉。午觉后稍做运动,下午6点吃晚饭。 虽然相扑手一天只吃两顿饭,但每顿饭的摄入量远远超出常人。为赢得身体上的优势相扑手必须吃大量的食物,主要吃一种什锦火锅(由几种肉、鱼和蔬菜组成的高能量的炖菜)和米饭。饭后的午睡,伴随着大量的食物会促进体重增加。力士们身高体胖,膀大腰圆;大部分力士体重在110-150公斤,少数甚至重达200公斤或更高。相扑史上最重的力士是来自美国的大关小锦,他的体重达263公斤。 与其他运动相比,相扑手的生命相当短暂。力士们暴饮暴食、过度肥胖,容易患上脑血栓、心脏病、肝功能衰退等疾病,因腿部不堪重负而负伤更是家常便饭。许多人由于生病或受伤而被迫退役,一个相扑手30出头以后还比赛十分少见。据统计相扑手的平均寿命只有57岁。 职业相扑手还必须参加日本相扑协会举办的训练班,训练内容包括思想修养、饮食、相扑技术、运动医学、生理学及汉诗的学习。一个普通相扑手要想获得较高的等级要花费很大气力;不经过艰苦努力,要想获得最低的等级,也是不可能的。森严的等级选拔制度,短暂的生命,使得优秀的相扑力士因稀缺而价值不菲。 四、传统与现代之间 为了扩大国际知名度,日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将相扑运动推向世界。每年都要在世界各地举行亲善巡回表演。1973年4月和2004年6月大相扑曾两次到中国进行表演。力士们每到一地,都会引起围观。相扑同富士山一样,成为了日本的代名词。 国际化给日本带来了知名度,同时也带来了外国选手的竞争。来自美国、保加利亚、中国、蒙古、阿根廷等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日本学习这项运动。1993年,来自夏威夷的曙成为了第一位外国人横纲。相扑是外国人进军日本获利最高,同时最受尊敬的行业。开放门户,自由竞争,可以加强自身产品的优良品质,对经济是这样,对体育同样如此。但是开放门户是一把双刃剑,自己同时也面临危险。 近年来相扑运动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日本女子正式加入了这项运动。1997年1月,日本首次举行全国女子相扑锦标赛。二是日本正在兴起业余相扑运动,业余选手大部属于学校和公司的相扑俱乐部。业余相扑分4个级别: 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自由重量级。上台比赛穿衬裤,不撒盐。 相扑运动在不断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尽力维护和保持着日本的风俗传统。不光体现在场地,仪式,装束等方面,传统的思想意识依然根深蒂固。古代日本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女性是“不干净的”,因此不允许女性登上有寺庙的神山,接触装有神位的神轿。土表历来被看作“圣洁”之地,不许女性靠近。大阪府知事太田房江女士因此被相扑协会拒绝,至今不能登上土表为优胜力士颁奖。男女平等的现代思想与保守的传统思想在相扑的土表上激烈碰撞。 相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也造就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如相扑料理、茶点、纪念品等。相扑竞技馆的前厅和走廊被装饰成江户幕府时代的市井风格,酒肆、茶坊,工艺品作坊里身着古装的伙计奔走其间,非常热闹。馆内的观众席分为两大类,靠近赛台周围的是盘腿而坐的坐席,每4个人坐在一个方格内。后排和二层为普通坐椅。坐席票价最贵,约一万日元一张,且很难买到。相扑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一年举行的六场大赛,就可为日本相扑协会创下150亿日元的收益,相关的收入则难以估算。 五、相扑的精神 相扑运动看似一项粗糙的角力运动,但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相扑讲究谦虚端庄的礼仪和殊死拼搏的精神,其精髓就是追求高度的精神境界,这其中包括忍耐精神,拼搏精神和品德修养。 从进入部屋的第一天起,相扑手就开始在训练的点滴中体会这样一种境界。艰苦的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徒生涯近似于封闭的修行。因为训练艰苦,也曾发生过学徒因不堪负荷而出走的事情。但这样严格艰苦的训练是为了培养相扑士的意志力和修养,以忍耐和正确的良心来抗御一切灾祸,困难。 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写到:一方面,勇的锻炼要求铭记着不哼一声的忍耐;另一方面,礼的教导则要求我们不要因流露自己的悲哀或痛苦而伤害他人的快乐或宁静。相扑手以其庄重和镇定而为人所羡慕。从未发生过因对裁判的判决存有争议,而发怒,吵闹的事情。尽管有些回合的结果非常相近,裁判的决定须经裁判合议(有时判决的决定会被推翻),但是胜者和负者都从未提出抗议,体现出喜怒不行于色的大将风度。相扑的比赛场地“土表”,被认为是圣洁的地方,如果在赛场上口出秽语,则是对相扑和观众的大不敬。 每个相扑手不只是一个运动员,他还同时是日本文化精髓的体现者和传承者。因此只有日籍横纲才真正是日本国民心目中的英雄,而外籍横纲只是赛场上的冠军,因为前者才真正体现相扑文化。横纲作为最高级别的相扑手,不仅要实力强大,更要具备相当高的人格水准。当年的横纲——曙在与小锦对阵时,毫不客气地将他推出土表之外,但曙随后跨前一步扶住小锦。这“一扶”曾打动了无数的观众。相反,现在的横纲朝青龙则因为酗酒闹事、漫骂打架、不守礼仪等,为很多日本人所不齿,并不时受到舆论的谴责。 相扑比赛中以小制大,以弱胜强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也是相扑的魅力所在。它提示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毅力,只要善于拼搏,就能够战胜强敌克服困难。日本人喜爱相扑,不仅是出于对比赛胜负的兴趣,更多的还是对这项运动所反映出来的日本传统文化的热爱。它代表着日本民族争强好胜、刚忍并济的心理和性格。可以说,不懂得相扑,就无法真正了解日本文化。 【参考文献】 [1]长谷川明. 相扑の诞生[M].新潮社,1996. [2]北出清五郎.なるほど大相扑[M].PHP研究所,2002. [3]陈洪兵,金舒莺.日本相扑与力士[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4]周颖昕. 相扑中的日本文化[J].日本研究,2005,(3). [5]胡奇志. 日本相扑发展的特点[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4). [6]王彦花. 日本大相扑与日本文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 [7]王秀文,阎严.日本“国技”——大相扑运动的文化透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

考研如果不走少数名族骨干计划,蒙古族也没优惠。如果走少数名族骨干计划,到省招办或名族宗教局领取验证码,那优惠就大啦,可降50多分。内大的学硕英研翻译学或专硕翻译硕士都发双证(毕业证加硕士证),不管哪个大学、不管专硕还是学硕,只要是统考录取的研究生都发双证,这点毋庸置疑。统考就是10月报名次年1月考。

蒙古族服饰研究论文

[1] 刘岳屏.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初探[J]. 广东建筑装饰, 2007, (04) . [2] 李洪琴. 民族民间服饰的现代设计方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 (09) . [3] 梁宇,李曼. 法国天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J]. 世界博览, 1985, (05) . [4] 陈沛照,王希辉. 花蓝瑶服饰文化内涵阐释[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6, (02) . [5] 孙云. 浅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意义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6) . [6] 朱剑波. 朝鲜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民俗探源[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05) . [7] 尹笑. 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 中国古代服装之美[J]. 东方艺术, 2006, (02) . [8] 林朝阳.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 [9] 蒋孝锋,刘国联,蒋琳. 中、日、韩三国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与选择要素的比较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10] 高秀明. 服装展示与服装艺术[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绪论 8-10 第一章 引论 10-13 第一节 蒙古族服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10 第二节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方法、意义和目的 10-13 一、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方法 11-12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3 第二章 蒙古族基本情况 13-17 第一节 简述蒙古族 13-14 第二节 内蒙古蒙古族概况 14-15 第三节 其他省市蒙古族情况 15-17 第三章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内涵 17-29 第一节 “族徽”标志 17-19 第二节 信息传递 19-24 第三节 功能作用 24-25 第四节 象征寓意 25-29 第四章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 29-37 第一节 多样的社会环境 29-32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制约 32-35 第三节 物质载体丰富 35-36 第四节 “杂居”融合与交流 36-37 第五章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37-48 第一节 变迁原因 38-43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38-39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39-41 三、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41-43 第二节 蒙古族服饰的现状 43-46 一、服饰质料 43-44 二、服饰款式 44-45 三、服饰色彩 45-46 四、服饰工艺 46 第三节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46-48 一、使用与审美的统一 47 二、服饰流行元素的相互借鉴 这个是大纲,感觉对口与我免费索取全文

浅析中国历代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 万年。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本文章将从中国历代服饰的介绍,探讨服饰文化体现的本色品味的经典风情和人类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阶级观念在服装上的体现。原始社会服饰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商周服饰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春秋战国服饰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秦汉服饰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 ” 。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隋唐服饰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 ,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宋辽夏金元服饰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 ,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元代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戴笠子帽。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明清服饰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为正色 ,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 ,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现代服饰 (1912年以来)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蒙古语语法范畴研究论文

垃圾问题,我问你,汉族的语言,快!!!!!!你怎么回答?蒙古国的语言是蒙古语,属于喀尔喀蒙古语.蒙古民族的语言是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您知道,现在的蒙文有老蒙文(主要是在内蒙使用)、新蒙文(主要是在外蒙使用)之别。 老蒙文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是比较固定的定型文字,其本身就包含了古蒙语口语的许多信息,似乎可以把它看成是古蒙语口语的文字记录(由于没有古蒙语口语的录音资料可考,故只能猜测),许多词汇的现代发音与字面所记载的音节的发音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山”字,老蒙文记载的音节发音是“阿古拉”,现代蒙语口语的发音是“乌勒”(用拉丁文字母记作UUL,用新蒙文记作уул)。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读报纸的时候仍然有人把蒙语的“宣传”读作“乌哈古拉赫”(ухуулах)、把“早晨”读作“乌日鲁格”(өглөө)、把“忘记”读作“乌玛日塔赫”(мартах)、把“现在”读作“额都格”(эдүүгээ, одоо)等等,可见老蒙文对蒙语口语语音的传承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新蒙文创制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主要是用来记录喀尔喀现代蒙古语口语的,当然也有比较经典的新蒙文文学作品问世,但其记录的仍然是现代喀尔喀蒙古语的口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喀尔喀近代蒙古语口语、语音的变化也正在被反映到网上和书上。 ——以上是文字本身所记载的信息上的差别。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别体现在语法和用词习惯上,在这方面有许多论文或专著。 以上是个人的粗浅体会,不当之处请斧正。

na!iamngahtsaiu,irijrm

晚口子,那安

蒙古族民俗文化研究综述论文

蒙古族饮食文化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等省区。自古以畜牧和狩猎为主,被称为“马背民族”。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最具特色的是剥皮烤全羊、炉烤带皮整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 多数蒙古族人能饮酒,多为白酒、啤酒、奶酒、马奶酒。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年节”,也称“白节”或“白月”。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五过春节,称为“大年”,三十晚上要守岁,除夕户户都要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制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一些地区,夏天要过“马奶节”。节前家家宰羊做手扒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里,牧民要用最好的奶制品招待客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游牧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其中传统的食品主要以白食即奶食制品;红食即肉制食品为主.而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每种食品在品尝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o《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o”长期以来,特别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主要为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蒙古族的饮食: 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奶食中又分为食品和饮料。食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奶酒等。牧区蒙古族以肉食和奶食类为主,以粮食为辅。一日三餐,重视早餐和晚餐。早上通常奶茶泡炒米,再加少许奶皮、奶豆腐等;晚上多吃羊肉混汤面、鲜奶面饼或手扒羊肉。喝奶茶不分饭前饭后,只要想喝或客人来,一天都不断。肉食以羊肉、牛肉为主。羊肉的吃法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等,这是蒙古族的传统佳肴。其中蒙古族“手扒肉”,选用肥嫩的小口羯羊肉制成,用清水煮成七八分熟即可食用。可用手拿着吃,或用蒙古刀剔着吃。肉质鲜嫩,味美可口,易于消化,是蒙古族牧民常用的待客佳品。而蒙古族肉食招牌菜烤全羊是从元代宫廷燕飨继承下来的一种整羊宴。在清代颇受清廷青睐并称“诈马宴”,常招待蒙古王公。清乾隆帝曾大发诗兴,作诗赞美此宴。“诈马”即蒙古语“珠马”或“招木”的异译,指的是用蒙古族传统的屠宰法杀之后,热水煺毛,去掉内脏,收拾干净的白条绵羊烤制的一道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蒙古肉食中最讲究烹调技艺的上乘大菜。 据《元史》记载,十二世纪时蒙古人“掘地为坎以燎肉”。到了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肉食方法和饮膳都有了很大改进。《朴通事·柳蒸羊》对烤羊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元代有柳蒸羊,于地作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芭盛羊,上用柳枝盖覆土封,以熟为度。”这说明不但制作复杂讲究,而且用专门的烤炉。在清代各地蒙古王公府第几乎都用烤全羊招待贵宾,是高规格的礼遇。 清代初康乾年间,北京“罗王府”(即阿拉善王府)的烤全羊,名气就很大,其蒙古族厨师嘎如迪名满京城。从清末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初,各地蒙古王府中虽有烤全羊,唯有阿拉善王府的烤全羊最有名,因为该王府有一批以胡六十三烤全羊师为首的名厨掌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政府对蒙古族传统名菜的重视,不但恢复了这道名菜,而且有了许多改进。现在我区财经学院已将烤全羊列为蒙餐课烹调技术中的重要一章。 烤全羊的制作法简单说来,即把“珠马”白条绵羊带头蹄用特备的装置吊好,再将各种调味品放入预先切好的切口和腹腔内,然后在表皮上涂一层食用油,再装入特制烤炉中烤制。大约烘烤三个多小时,便是一只外皮酥香,味美肉嫩的烤全羊了。按照一般规矩,宴席上五道菜后,才把烤全羊置于大盘端来,请宾客观赏之后,再把它端回去,按皮和肉分别切成片或块重新上桌供食用。吃时可随意用合叶饼,夹着肉和大葱、甜面酱等佐料吃,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奶食色白,象征纯洁,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称奶食品为白食。蒙古语作“查干伊德”o其种类主要为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等。在清代,察哈尔八旗是清皇室加工奶食品的基地,其奶豆腐是指定向清宫廷进贡的奶食品。以奶制作的传统饮料主要为奶茶、酸奶、和奶酒。蒙古民族喜欢喝茶,特别喜喝奶茶,奶茶是砖茶与牛奶交融的产物,奶茶又叫蒙古茶。 白(奶食)、黄(茶)、红(肉食)三色描绘的生存空间,构筑了蒙古民族叹为观止的饮食文化,三维一体色彩世界又折射出其附载着丰厚文化内涵的蒙古族独特的饮食器具。蒙古族饮食具极为丰富,它首先要适应奶制品与肉制品为主的饮食结构,而且还要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游牧迁徙并在马背上驰骋颠簸,所以其饮食具需经久耐用,因此,蒙古牧人常用铜制品、木制品及皮制品。这件“鲨鱼皮鞘多用蒙古餐具”极具游牧特点,将筷、勺、刀、叉、镊、签、盅等十六件餐具集于一身o“龙纹银碗”木胎包银,其工艺精湛、图案优美堪称饮食具之上品o‘‘莲瓣箍铜东布壶”其形源于藏族的多穆壶,盛奶或茶。东布壶的种类很多,有银制、铜制和木制,一般铜制居多,结实耐用o“奶豆腐模”为木质,其上雕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用它制作出的奶豆腐不仅色香味美,而且其造型也让人赏心悦目,称得上奶食工艺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审美天赋与智慧的作品。这些作品似乎又追逐着历史赋予其多元文化的深厚内涵。龙纹、八宝纹、祥云纹、莲瓣纹等等,这些印在器物上的符号文化无不蕴涵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经济历史等这个民族所积淀起来的全部群体性质的文化。当精致美观的银碗、多用蒙古餐具与较原始粗糙的奶豆腐模、岩羊角勺并存于同一民族的文化系列时,我们似乎从中透视其在饮食器具上既追求艺术性又讲究实用性的民族特色。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其饮食特点与习惯,这些特点与习惯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个民族的血统、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成为民族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砖茶:蒙古族视砖茶为饮食之上品,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若有客人到家中,主人首先斟上一碗香喷喷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客人光临家中,而不斟茶,被视为草原上最不礼貌的事情。若有朋友到家中作客或赴重大的喜庆活动,带去一块或几块砖茶,被认为是最上等的礼物。 他们用砖茶熬制成茶水,蒙古语称“哈日茄”;奶茶,蒙古语称“苏台茄”;酥油茶,蒙古语称“希日陶斯台茄”;面茶,蒙古语称“珠通茄”。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还摸索出丰富的熬茶技术。熬红茶是将无杂质的水,用铜质器具煮沸,然后把捣成粉状的茶放入,再放入少许食盐即可饮用。这样的茶,有助于消化。煮奶茶是将在已经熬成的红茶里,放入适量的鲜奶,使茶色由红变为乳白色即可。奶茶有浓郁的奶香味,可口绵甜,增加食欲。酥油茶是在已经配制好的奶茶里,再适量放入奶油、红糖即成。这种茶在隆重的场合上饮用的较多,民间一般不多熬制。面茶的熬制方法较为复杂,即先将青棵面或麦面用油炒熟,再把事先熬好的红茶澄清倒入,搅动就可作成。面茶既当茶又可当饭,是牧民冬季食用的茶食。 蒙古族饮用砖茶之习俗,究竟源于何时,无法考证。据记载,清朝康熙时代,内地一些商人携带砖茶、米面、布帛杂物到蒙古腹地,换易蒙地各种物产。其中除以米面、布帛直接易皮毛外,其余杂物均以砖茶定其价值。砖茶有“二四”、“二七”、“三九”之别。所谓“二四”者,即每箱可装二十四块砖茶,价值约三十三银元,每块砖茶重五斤半,价值一元二、三角。“三九”茶则每块约价值六角左右,亦当做一元币通行。有时,砖茶价值急剧提高,一些商人深入偏辟地区以较少的茶,换取较多的畜产品。以一块砖茶,换一只羊或一头牛的事屡见不鲜。 蒙古族在饮茶时有很多习俗。即斟茶时,茶碗不能有裂纹,一定要完整无缺,有了豁子认为不吉利;倒茶时,壶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不能向南(朝门)向外、因为向里福从里来,向外福朝外流。 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用手献茶的时候,手指不能蘸进茶里;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再添,不能让客人把碗拿在手里;新熬的茶在未喝之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首先向天地、山水、火神等分别作为“德吉”敬献,之后才能开始倒茶等等。 马奶酒: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随着科学的发达,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因而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去蹄,洗净,卸成若干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奶制品:蒙古族的奶制品可为多种多样。有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酸奶、奶渣、奶糕等。奶豆腐,也称奶干。做法是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奶油后,倒入锅里煮熬。等奶子呈老豆腐状,装入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模,放通风处晾干即成。白色透明有油性的为上品,发黄较硬的次之。奶皮子的做法是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后,用勺子不断翻扬,至泛起泡沫为止,停火后,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折成半圆形,在通风处晾干。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均可,香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秋季是制作奶皮子的最佳季节。 炒米:又称“蒙古米”。 是用糜子米炒制而成的脆炒米和硬炒米。脆炒米的做法是把糜子浸泡,也有的用温火煮到一定程度,使米泡胀。之后拿出晾干,再倒入锅中翻炒。有的在铁锅里放入细沙,待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这样炒制的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硬炒米的做法更为简单,不放沙子,也不用泡水,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炒米主要的吃法是脆炒米用于泡奶茶喝,硬炒米可以煮肉粥或干饭。此外,还可以直接食用。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由于炒米具有味美,食用方便且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蒙古族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的俗语。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者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份,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是一番热闹的景象,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 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 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全部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了。

蒙古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民族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四季都穿长袍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不同颜色各有象征袍子的颜色,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黄色被看作是至高无尚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王公族,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腰带防风抗寒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素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僵时又能保持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回答者: 邪恶之轮回 - 二级 2010-3-24 17:39 蒙古族民风民俗 待客礼仪 蒙古人把隆重而热情地接待客人看作是一种美德。他们的待客礼包括问候、互递鼻烟壶(解放后此礼已逐渐消失)、饮食招待等。无论是专程来访的贵客还是路过歇脚的行人,客人一到,首先是互相问候,待客人坐定,女主人端上一碗馨香的奶茶,并摆上各种奶食品、炒米、手把羊肉等,其间敬酒是必不可少的。奶茶用银质的碗盛着,与哈达一起献上。敬酒时,要右手举杯、左手托肘,恭敬地把酒杯交到客人手中。 蒙古包 蒙古族的传统居室是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陶高淖),通气透光。门小,木制,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可以拆卸搬运,极适于游牧生活的需要。 服饰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带腰带,配皮靴。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多红、黄、 深蓝色。冬袍是毛料面的羊皮袍。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妇女的帽饰、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喜穿软简牛皮 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 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 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 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顾站冠元代流行于蒙古族妇女中的一种高帽。长约一尺,筒状,外包丝绸织物。花色品种各异,上面还装饰着各式珠宝及美丽的孔雀毛。根据所戴的“顾姑冠”可识别其身分和社会地位。在电影《马可·波罗》、《成吉思汗》中都可见到戴着这种冠帽的妇女。 蒙古靴 服饰工艺品。有皮靴、布靴(马海靴)之 分。《马可·波罗游记》载:“应知大汗赐一万二千 男爵袍服各十三次,并附以名曰不里阿耳之驼皮靴一双, 靴上绣以银丝,颇为工巧。”不里阿耳靴即香牛皮靴,以补花盘肠纹做装饰。女用布靴常以通体杏花、山丹、牡 丹等花草纹与佛手、D字纹、八结肠纹和云卷纹装饰。 摔跤服及摔跤靴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摔跤靴则是摔跤专用鞋。坚韧、厚实,靴子上有皮带,穿时将靴底和靴筒缠绑牢固,以防滑倒和踢脚时脱落,且便于勾缠对方。婚俗� 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讲求伦常,严格辈分。讲究由父母作主的聘婚制度,男到女家娶亲。结婚仪式过程讲究对歌、祝词。蒙古族传统家庭以男子为主,但家庭中的大事一般都能征求妻子的意见。儿子娶妻生子之后,与父母分家,幼子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 蒙古族婚礼 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的独特风格。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双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地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来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才可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隆重的“乌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娘要拉着新郎从火堆另一端递过来的鞭梢,从火中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郎手执铜壶,新娘手端放有银碗的酒盘向宾客敬酒,被敬酒者一定要一饮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入高潮,丰盛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葬俗 一般不设灵床,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放哀乐。传统的丧葬方式有天葬、火葬、土葬三种。现在普遍施行土葬,给死者更换新衣,或裹白布,也有净身涂酥油者,连同死者生前用物一同入棺,入后请喇嘛念经。之后前去墓地埋葬。禁忌 蒙古族从远古时代就崇尚火,因此形成了一些与火有关的禁忌,如到蒙古包中做客,不能往火中洒水、扔东西,更不能吐痰或将火踩灭。蒙古人还忌用手指着天空中的星星,这与崇拜天的原始信仰有关。进蒙古包要将马鞭立于门侧,不能带入包内。绝不能打牛、马的头部。 服饰禁忌 帽子是蒙古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因此,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触摸、玩弄帽子。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被看作是很不吉利的事。系腰,对蒙古男子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男子汉的标志。所以蒙古男子忌讳穿长袍不束腰带。戴帽子、系腰带是交际礼节之一。 居住禁忌 元朝时人们出入宫殿不许踩门槛。如果有人犯禁,要严惩。脚踏门槛,被视为无异于脚踩主人的咽喉。现蒙古人仍忌讳脚踏门槛。其次,蒙古包内的坐次也有严格的习惯规定。蒙古人平时尚右,毡包内则中为上,右次之,左为下。主人或贵宾尊长中坐,男人居右,女人居左。坐次错乱,是一大禁忌。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日期禁忌 蒙古人对农历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很重视。这与佛教的有些理论有关。一般在这些日子不举行婚礼,病人不出远门,病已痊愈的人要提防旧病复发等。

蒙古族皮革制作技艺研究论文

用一句话概括蒙古族服装的特点 蒙古族服饰特点 四季都穿长袍 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 不同颜色各有象征 袍子的颜色,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黄色被看作是至高无尚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王公族,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 腰带防风抗寒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素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僵时又能保持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蒙古族民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民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民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民族的服饰特点 内蒙古服装特点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讲究。 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女子都有留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时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首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意为头带,头带零用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金、银等贵重材料组合而成的。己婚妇女捆上这样贵重的饰物,显得高雅、富丽。当然,要准备一付好的头带,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庭的贫与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亲,只是配备重约三、四斤,价值约三、四百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伙子娶亲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这样贵重的头带,往往要以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但头带无论昂贵的还是廉价的,都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到夜晚入睡时方可将头带解脱。平常若是随意取下不带,会被认为是对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的不尊敬。团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主要以“连垂”和“发套”两大部分组成。连垂,蒙古语称“西布格”,是用布和棉絮制成的两个扁圆形物和其下伸出的两截约五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已婚妇女脸庞两侧梳留的发辫上。传说这是成吉思汗时期的遗留物。当初,蒙古各部落之间经常争战不息,战胜者在被俘虏的妇女们的头发上系面很长长的木棒,以防止她们逃遁,久而久之,头发上系木头便成)已婚妇女的礼俗、所不同的是长木棒逐渐变成小巧玲联约五寸长的小木棒。后来。妇女们又在小木棒上制作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上面还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缀上金、银制作的工艺品,使其成为精美而绝妙的头饰。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圆形物的外面,又加做了蒙古语称“敖日雅德格”的布垫,其上缀满珊瑚、金银制品。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手 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哲。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季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鄂尔多蒙古族认为,象乳汁一样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因此,在隆重场合很多人都穿这种颜色的长袍,以示纯洁、高雅和美好。又说黄色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活佛和受到皇帝恩赐的王公贵族穿黄色长袍外,其他人都不能穿。便服一般比汉服宽大,袖子也较长。便服没有穷富之分,但衣服的质料却因贫富而不同;富者多用绸、缎、绢、帛,贫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老羊皮袍。蒙古袍不但白天供穿着用,夜间还可当被子盖。腰间带子一束可长可短,骑乘、行走、带东西部很方便。 鄂尔多斯蒙古族穿蒙古袍,不论男女,一般都备有腰带,而且扎腰带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要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布斯贵为蒙古语,汉意是没有腰带,代替腰带的则是紧身短坎肩,以此来分辨未婚与已婚,穿上坎肩就说明这个妇女可以生育了。男子均扎腰带。扎时将袍子向上提,为的是骑马方便,也显得矫健潇洒。腰带上还要系上鼻烟壶、蒙古刀、手巾等,颜色各种各样,多用布、绸、缎等料。 坎肩是鄂尔多斯......>> 蒙古族服饰特和蒙古族的生活特点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宽大,束有腰带,因性别不同,样式和颜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逢节庆之时,还要配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玉器等编织的头饰;男子则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 蒙古族生活特点,你百度一下蒙古族就行了。 蒙古族服装特点是什么?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 *** 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服装的特点是什么我是汉族人我所属名族的服装特点是什么 汉服的特点是右衽,左襟压右襟。呈y”字形。而少数民族都是右襟压左襟 蒙古族有什么特点 蒙古菜点特色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 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马奶酒、莜麦面、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 对于草原牧民来说,骑马和摔跤可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城里人则不一样,想真正学会骑马或者摔跤,那可得需要拿出点工夫来练一练了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巾包头 驯马是蒙古族传统的一个马术项目,和“男儿三技”一样是体现蒙古族勇敢和胆量的一种活动。精骑射、驯烈马是一个优秀男子的标志。据《蒙鞑备录・马政》载:“其马初生一二年,即于草地苦骑而教之,却养三年而后再乘骑。” 驯马,在清朝时称为:“诈马”,是一门绝技,只有剽悍机敏的棋手才能胜任。因为所驯之马多为生马,一般人是很难制服的。马驹断奶后,在草地放牧,二年后开始 *** 。从未被骑过的生马,性格暴烈,见人连踢带咬,无法靠近,这时就需要一位娴熟而勇敢的骑手来骑乘骏马,手持套马杆来驯马。套马杆是一根结实而有韧性的木杆,杆头系有皮绳,用来套住马脖子。这比古代欧洲用绳子来套马要先进得多了。生马见人后就要迅速的逃奔,此时,驯马手策鞭猛追,用套马杆准确的将马套住,抓住套马杆不放松,奔跑一段路程后,接近生马,乘机敏捷果断地跳上马背,生马自然是暴跳如雷,狂奔乱叫,而驯马手却随着马的顽悍和倔强的姿势而顺水推舟,不断改变骑法来应对。直到马声嘶力竭,被迫制服为止。这种惊险的驯马,只有勇敢的骑手才能胜任,所以历代人民都把驯马作为衡量优秀骑手的尺度,后来作为传统的表演项目。 马长出四齿后就要去势,去势时也得由驯马手将马套住制服,另一个驯马手双手揪住马耳朵,再有一人紧拉马尾巴,三人同心协力,迅速将马按倒在地,实行 *** 。这种去势的马,蒙古语称:“阿塔思”意即骟马。去势后的马又经过二三年放牧,再次, *** 乘骑,这时马的性情才变得温顺了许多,白天不给马喂食,到晚上才在草地放牧。一般来说,牧人们对马的训练很严格,但是从不用鞭子打他们,而是爱护地接近他们,使之与人产生深厚的感情,已驯的马不咬人也不乱踢人,步伐能随人意的调训而改变,但必须善于应用驾驭的方法才行。 摔跤,蒙古语称为“搏克”,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手为搏克・巴依勒德呼。早在十三世纪时已经盛行于北方草原。既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所属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时进行。近代方志记云:“肇自古昔,为蒙古最嗜之游戏,今则盛行于北蒙古,若逢鄂尔博祭日,则必举行此技,角者著皮革之单衣,跨长靴,东西各一人,登场而斗,以推倒对方为胜。族长及王公临而观之,授胜者以奖品,平时则其部之少年,集二、三人而行之。”这说明蒙古人不但在那达慕和祭敖包时进行,而且在平时也三五相聚,搏击为乐。 蒙古式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摔跤比赛时,身穿铜钉牛皮坎肩“昭达格”,头缠红、黄、蓝三色头巾,脚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带,下身穿套裤,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出场时,双方摔跤手挥舞双臂,然后互相搏斗。蒙古式摔跤不分等级,采取淘汰的方式,决赛出冠军手、亚军手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 蒙古摔跤在历史上有记载大约是在十三世纪。其时,所流行的摔跤形式与后来的蒙古式摔跤没有什么不同,当时盛行的是......>> 蒙古族服饰介绍简介 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 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 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则戴翻檐尖顶帽。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汉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华贵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服饰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的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 蒙古族的衣着有哪些特点 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无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边用黑布或蓝布加缝约三指宽的布边,有的用羊羔皮加边。春秋两季穿大襟布大衣。无论是穿皮大衣或布大衣,都系一条3米长的蓝黑色布腰带。 旧时常见腰带上挂有带刀鞘的蒙古刀,刀鞘上插一双筷子,还挂有火镰,有的还挂有一条白布手巾。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顶都有用红布条编成的一小圆疙瘩,两边耳扇在后部相连,前边可以护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政朝长袍,用蓝布缠头,城镇居民以戴礼帽为多。 妇女的服饰以长袍为主。少女夏天穿的长袍一种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种从中间系排扣(银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襟加宽,叫“比西米特”。长袍上绣有各种图案花边。腰上缠红、绿、黄色的绸子或布带,头上缠绣花白布头巾,喜带戒指、手镯和耳环。已婚妇女穿“铁尔勒克”,外套“切格德克”, *** “拉布西克”。有的穿无袖长袍“别日孜”,腰部左右系带。不用钮扣。帽子上缝有银饰物,帽顸有一条垂到后腰的红色长穗子。已婚妇女的长袍均不系腰带。老年妇女的衣服不用色线绣花边,帽子上无银制饰物。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宁装、中山装、学生装,以及西服等。中年妇女喜欢穿连衣裙,戴头巾。传统服装多为中、老年妇女在节日穿戴,平日少见。

皮革是用动物的皮经过晾晒制作而成的,因为防水、不易变形、美观等特点,所以人们对皮革情有独钟。

皮革在很多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尤其是蒙古族等牧民生活的人群中,在服装、日用品等常见牛皮革制品做为装饰。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牛皮革制造行业也越来越注重文化底蕴,牛皮革自身含有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是很具有前景的,并且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牛皮革文化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发扬这门艺术,认识牛皮革的发展史就显得更有价值。古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了生活每天都会去草原或森林进行狩猎,所得到的动物皮毛用于取暖及装饰。由于生皮不容易保存,很容易腐烂而变质。游牧民族为了让皮毛更加经久耐用,运用智慧想出了很有效的办法:用石头敲击生皮,使皮毛变得柔软,从未慢慢发展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技术。历史文明的演变,促使牛皮革的技术的演变,可以说人类的知识文明的进步。宋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壶”的造型曾一度盛行并得到推崇,从瓷器皮囊壶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皮革器物造型已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从此,中国大部分地区,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皮革制作的各种用品,比如说皮革制成的服装,帽子,鞋,装饰品,包囊,交通工具,地图等。人类文明不断发展,逐渐有了审美能力的提升,他们在皮革制品上开始增加图案使其在视觉上更加美观,之后在不断的劳动和生活中演变出制作技巧并开始了最早的皮革艺术设计。皮革在古代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人们没有制造布料的技术时,对牛皮革具有很大的需求。皮革艺术的产生是从最初游牧民族驯马开始,牧民得以跨上马背自由驰骋。围绕马的驯养和使用,牛皮革工艺大显身手。草原先民学会了鞣制皮革,制成了马鞭、鞍韂、马靴、刀鞘、皮盔甲、驯马服、摔跤服、乃至蒙古包上的皮革装饰等。这些皮具的制作既有实用功能,又具审美价值,同时具有艺术特色。在内蒙古牛皮革艺术实践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传承到到现在,内蒙古的皮革艺术从传统的使用皮革造型到现在的多样性的艺术创作。近代,人们对于皮革工艺的需求更加严格,要求更高,除了具有美观的外表,还有具有优良的性能。在牛皮革的制作工艺上,我们的技术逐渐成熟,牛皮革的前景也更加美好。流行数百年的雕花马鞍,即可谓传统皮革工艺的典型代表。在内蒙古纺织皮革艺术实践的长河中,不断的发展和传承,到现在内蒙古的纺织皮革艺术从传统的使用皮革造型到现在的多样性的艺术创作,它植根于草原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狩猎、畜牧经济,凝聚着草原人民的聪明智慧,千百年来为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也成为草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对工艺的需求已不单只是物质面,在艺术层次及材料的开发,除了皮革本质的改良外,印花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染料、颜料种类的进展,在纺织皮革工艺技术面的重要关键因素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皮革技艺因此发挥出灿烂的光芒。到如今,人们对于皮革制品的定位越来越高,手艺工艺也随之精湛。

用盐和矾的粉末擦在皮张上并揉搓,脱出里面的油脂,然后用竹片把皮张撑开,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进一步加工如下:1. 脱毛、脱脂: 此工序的目的是将皮中细胞内的油脂及原皮表面的毛脱掉,露出天然、细致的粒面。如果脱脂不完全,在皮干燥后会出现板硬的现象2.浸灰: 浸灰,又称碱膨胀,是指加入碱(通常使用的是Ca(OH)2)使皮膨胀到一定的厚度,利于剖层。一般头层用于较高档的服装、鞋子等;二层用于较低档的皮具,头层较二层价格高出许多。3.脱灰、浸酸: 此工序是将前面浸灰过程中多余的碱除去;其实也就是一个酸碱中和的过程。加入适当的酸,中和掉多余的碱,使其达到鞣制所需的PH值。 4. 鞣制: 鞣制,是指利用三价铬离子将皮纤维的胶原基团连接起来,赋于皮革丰满的手感,增强皮革的抗张、抗撕裂的强度。这是皮革制造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决定皮革质量好坏的最关键的一步。一般PH值约为,温度为40℃左右,时间为8-12h。此序所用的鞣剂也很多,可根据皮革的用途来选用。如果是重革(用手鞋底、枪套等),一般选用的是植物鞣剂,填充性能较强、硬度大、成革厚实。如果是轻革,可根据颜色来选用,如果是颜色较浅的革(如白色)可选用铝鞣剂,利于染色;颜色较深的革,一般选用的是铬鞣剂,因为此鞣剂的结合率较高,也比较耐水洗。5、复鞣: 在现代制革工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甚到被誉为”点金术”。对轻革,复鞣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为此工序可补充鞣制作用,提高鞣质含量。由于生皮各部位纤维编织的紧密程度不同,存在着部位差,就是铬鞣也较难消除这种差异,此时若使用选择填充作用较强的复鞣剂,可以有效地缩小部位差,使腹肷等松软部位得到良好的填充,使整张革的物理性能更加均匀,可提高皮革的出裁率。此工序一般温度奋40℃左右, PH值为左右,时间可根据复鞣剂选择的不同来调整,大概为30分钟左右。6、染色: 其目的是赋于皮革一定的颜色,关键是提高染料和皮纤维的结合率,提高染料和皮纤维结合的强度,要耐水洗。此时要根据染料选择的不同来确定温度、PH值和时间。如活性染料X型(20℃-40℃下染色),KN型染料(40℃-60℃下染色),一般PH值为左右,温度为40℃-60℃,时间为1-2h. 7、加脂: 也称加油,其实质是对坯革进行适当合理的加脂处理,让其吸收适量的加脂材料,恢复其原业的柔软度和弹性,防止皮革僵硬发板、开裂,赋于皮革以一定的使用性能。在前面的脱脂工序中,我们脱掉的是细胞内的油脂,而这里我们加的油脂是填充在皮革纤维中间的,可减少皮纤维的磨擦,增加了纤维和纤维相互间的可移动,从而变得柔软,手感丰满。但是,加脂也可使皮孔率减小,从而使透气性降低。一般PH值左右,温度60℃左右,时间. 8、干燥: 此工序后,皮革将进入后整理阶段,所以相当重要。如果是采用自然晾干,皮的收缩率会很小,但耗时太多。现在基本上不用此方法,一般采用贴板干燥和烘干,但是这样会使皮收缩较大,影响出革率,所以有下面的工序。 9、拉软: 干燥以后的皮张幅缩小、板硬,所以拉软此工序也很重要。此工序是采用机械方法,有摔软等,也可以在绷板上将皮向四周拉开,也使皮革尽可能的伸开,增加保革率。10、涂饰: 在制造轻革的过程中,前后的外观质量对革制品的制造和消费者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革的内在质量和手感都能达到要求,但最后的涂层如果不够美观或易于脱落,都会影响革制品的使用价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