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世界经济情况杂志

发布时间:

世界经济情况杂志

《财富》、《商业周刊》、《金融时报》、《中外管理》、《福布斯》等。

1、《财富》

《财富》(Fortune 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

《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2017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成都、广州举办。

2、《商业周刊》

商业周刊》是最熟悉美国商业和经济情况的刊物,常发表一些美国商业和经济活动的资料。1937年,发表第一篇公共关系职业统计报告,表明当时全美有5000名公共关系从业人员,250家公共关系公司,数百家全美最大的公司中有20%设有公共关系部。

3、《金融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是由James Sheridan及其兄弟于1888年创办的世界著名的国际性金融媒体。该报在伦敦、法兰克福、纽约、巴黎、洛杉矶、马德里、香港等地同时出版,日发行量45万份左右,其中70%发行于英国之外的140多个国家。

该报为读者提供全球性的经济商业信息、经济分析和评论,由该报创立的伦敦股票市场的金融指数更是名闻遐迩。

4、《中外管理》

《中外管理》杂志 是由中国“两弹元勋”钱三强先生倡议、中国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创办。自1991年创刊,一直致力于在提升管理境界方面为广大企业服务。

5、《福布斯》

《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

国际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财经杂志《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财富》(Fortune 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和成都举办。《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总编辑是史蒂夫·福布斯,行政总裁是麦克·佩里斯。美国《商业周刊》系全球销量第一之商业类杂志,也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杂志。该刊中文版创刊于1986年,由中国商务出版社与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出版。

《世界经济》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共同主办。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的全国核心期刊评选中连续被评为中国“世界经济类”78种核心期刊中的第一名,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拥有众多读者。2000年《世界经济》在国内出版的经济学期刊中率先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得到《经济研究》等多家刊物的响应,被《光明日报》等媒体誉为“直击学术腐败”,并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扬。目前,《世界经济》拥有将近200名审稿人,均为国内外最为活跃的中青年经济学家。《世界经济》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创新和实践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界学术规范的建立和学术评价的发展。《世界经济》凝聚了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们最有创造力的工作就发表在《世界经济》。20年前,《世界经济》上就已经出现了厉以宁、余永定等经济学家的名字,而当时他们仍然是血气方刚的中青年。如今,《世界经济》上更是群星闪耀,她清新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生前最后一篇论文就发表在《世界经济》。20年后,从《世界经济》走出去的经济学家们带领中国经济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从《世界经济》的作者中成长出中国的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目前,《世界经济》设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地区与国别研究、中国经济、资本市场、综述等栏目,全方位追踪国际学术动向,展示中国经济学前沿。每年3月的《世界经济》专辑特邀国内最有权威的经济学家评点世界经济形势并展望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剖析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世界经济》的主编为著名经济学家余永定教授。余永定教授在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世界经济》的编辑部主任为著名青年经济学家何帆博士。何帆博士同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观察员等职。他是经济学团队“博士咖啡”的核心成员并被誉为“京城四剑客”之一。

我只知道人大的复印资料。。我考新闻看的就是这个。。这个分很多类的,你可以看经济类

世界经济杂志

《世界经济》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共同主办。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的全国核心期刊评选中连续被评为中国“世界经济类”78种核心期刊中的第一名,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拥有众多读者。2000年《世界经济》在国内出版的经济学期刊中率先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得到《经济研究》等多家刊物的响应,被《光明日报》等媒体誉为“直击学术腐败”,并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扬。目前,《世界经济》拥有将近200名审稿人,均为国内外最为活跃的中青年经济学家。《世界经济》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创新和实践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界学术规范的建立和学术评价的发展。《世界经济》凝聚了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们最有创造力的工作就发表在《世界经济》。20年前,《世界经济》上就已经出现了厉以宁、余永定等经济学家的名字,而当时他们仍然是血气方刚的中青年。如今,《世界经济》上更是群星闪耀,她清新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生前最后一篇论文就发表在《世界经济》。20年后,从《世界经济》走出去的经济学家们带领中国经济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从《世界经济》的作者中成长出中国的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目前,《世界经济》设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地区与国别研究、中国经济、资本市场、综述等栏目,全方位追踪国际学术动向,展示中国经济学前沿。每年3月的《世界经济》专辑特邀国内最有权威的经济学家评点世界经济形势并展望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剖析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世界经济》的主编为著名经济学家余永定教授。余永定教授在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世界经济》的编辑部主任为著名青年经济学家何帆博士。何帆博士同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观察员等职。他是经济学团队“博士咖啡”的核心成员并被誉为“京城四剑客”之一。

世界经济期刊当天退稿。世界经济期刊需要严谨性投稿为通过会当天退。《世界经济》是国家级期刊。世界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与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世界经济类刊物之一。

《财富》、《商业周刊》、《金融时报》、《中外管理》、《福布斯》等。

1、《财富》

《财富》(Fortune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

《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2017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成都、广州举办。

2、《商业周刊》

商业周刊》是最熟悉美国商业和经济情况的刊物,常发表一些美国商业和经济活动的资料。1937年,发表第一篇公共关系职业统计报告,表明当时全美有5000名公共关系从业人员,250家公共关系公司,数百家全美最大的公司中有20%设有公共关系部。

3、《金融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是由JamesSheridan及其兄弟于1888年创办的世界著名的国际性金融媒体。该报在伦敦、法兰克福、纽约、巴黎、洛杉矶、马德里、香港等地同时出版,日发行量45万份左右,其中70%发行于英国之外的140多个国家。

该报为读者提供全球性的经济商业信息、经济分析和评论,由该报创立的伦敦股票市场的金融指数更是名闻遐迩。

4、《中外管理》

《中外管理》杂志是由中国“两弹元勋”钱三强先生倡议、中国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创办。自1991年创刊,一直致力于在提升管理境界方面为广大企业服务。

5、《福布斯》

《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

世界经济杂志2016

短期内来看,影响最大的风险是无法缓解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不力,而最受关注的风险是大规模的非自愿移民。从长期来看,水资源危机是困扰全球最大的问题。

两者商业影响力、商业关注点,高层影响力不一样。

一、商业影响力

中国企业及地方政府的500强情结使得《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中国迅速蹿红。

1999年,《财富》做出意外之举———把当年的《财富》全球论坛放到中国上海举行,本地化的操作模式,上海政府的高度介入,使得此次年会吸引了806名与会者,几乎为预期出席人数的2倍。

其中,包括了世界500强企业中的60家,远远超过之前在其他国家召开年会时十多家的规模。中国高层的出席更是让《财富》在中国身价倍增。

二、商业关注点

今年《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因素为全球经济提供活力”。这与1999年在上海《财富》论坛“中国未来50年”以及2001年在香港的《财富》论坛上“亚洲新一代”相比,其主题无一例外都瞄准了快速发展中的中国。

“我们将更关注商业层面,也就是商人的活动。”福布斯驻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范鲁贤说,财富论坛可能在政治上比较高调,但福布斯论坛的所有话题都将围绕商业活动展开,包括上海市市长的演讲。

三、高层影响力

对中国国情的熟悉,使得《财富》全球论坛在制造政治影响力方面表现出众,并能成功吸引到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总裁或CEO前来中国参加其年会。

1999年的《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出席的世界500强总裁或CEO达60人,其中包括在全球商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通用电气前任CEO杰克·韦尔奇、戴尔电脑的迈克尔·戴尔、可口可乐的艾华士等等。

《福布斯》全球CEO年会在吸引“重量级”企业家方面明显不如《财富》全球论坛年会。

扩展资料:

一、《福布斯》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

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

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

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总编辑是史蒂夫·福布斯,行政总裁是麦克·佩里斯。

福布斯由苏格兰人B·C·福布斯于1917年创办。杂志宗旨是“创业精神、创富工具”。报道内容立场属于共和党保守派。福布斯也有发行福布斯亚洲版、福布斯生活和福布斯女性杂志。

另外,福布斯也出版十种不同语言的刊本,分别是:中国、克罗地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韩国、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和土耳其。

福布斯亚洲杂志所发行的十种版本遍布在世界各地,有将近六百万的读者阅读。目前在中国上海市设有上海分社,社长是美国人范鲁贤(Russell Flannery)。

2014年7月19日,英国路透社爆料称,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向香港财团出售多数股权,接盘的是两名中国商人。

2015年12月31日,《福布斯》杂志中文版的运营团队正式解散,福布斯中文网其网站关闭。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福布斯排名第412。

二、《财富》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

《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

《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

《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2017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成都、广州举办。

2016年9月10日美国《财富》杂志于公布了2016年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女性,百度首席财务官李昕_首次入选这一榜单。

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将于12月6日至8日在广州举行。将围绕创新革命、全球化的未来、21世纪领导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2018年11月,《财富》杂志将作价亿美元出售给财富传媒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5]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财富排名第305。

参考资料:

福布斯(商业杂志)_百度百科

《财富》_百度百科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是无冕之王,虽然没有双一流的称号,但东财的财经实力在北方是赫赫有名的。南京财经大学的学生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就业都很不错。大家可以关注这3所财经类大学。

扩展:

经济学中文top期刊,是指:《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财贸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这8本期刊。

选取时间是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虽然时间是3年前的,但是也可以管中窥豹。可以看到,发文量前20的高校(科研机构)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

这20所高校里面,除开科研院所之外,仅有3所双非院校,分别是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可以看到,东财、南财和山财的学术科研实力是很强的。由于上面的数据仅仅达到2019年,所以我们来看看2020年、2021年这3所高校的发表情况。

我们先来看看《经济研究》期刊上,该刊物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为月刊。这三所高校的发文情况。2021年东北财经大学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5篇论文,2020年发表了3篇论文。总计8篇

再来看南京财经大学,2020年发表了8篇《经济研究》,2020-2021总计8篇。

再来看山东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发表了一篇《经济研究》。

所以说,从《经济研究》的发文量来看,东北财经大学8篇,南京财经大学8篇,山东财经大学1篇。

再来看看《中国工业经济》上的发文量,该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东北财经大学2020-2021年发表了6篇,南京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5篇,山东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发表1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东财和南财水平相当,山东财经大学稍微逊色。

我们再来看看《金融研究》上面的发文量,该刊物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东北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4篇,南京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3篇,山东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6篇。在这个期刊上,山东财经大学表现不错,超过东财和南财,侧面说明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实力不错。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经济学(季刊)》,该刊物是由北京大学主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东北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4篇,南京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3篇,山东财经大学2020-2021年共计2篇。

综上来看,东北财经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南京财经大学的科研实力要比山东财经大学强一些。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这3所学校虽然目前是双非高校,但是三所院校实力都很强,生源质量较高,就业也很不错。

低碳世界杂志收录情况

《低碳世界》更好一些。《低碳世界》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经济期刊。《低碳世界》杂志以经济视角诠释低碳话题,深度解析低碳产业发展趋势,宣传低碳发展经验,展示低碳前沿技术和成果,报道低碳政经要闻以及低碳民生问题。《低碳世界》以“聚焦低碳经济,创造商业价值”为办刊导向,服务于政府和企业,积极促进我国低碳节能产业的技术进步和长远发展,为中国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中国科技纵横》聚焦中外科技前沿动态,促进科技的传播与发展;在全国高校营造一个促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交流的学术环境,给各院校、各学科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活跃学术思想、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努力促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及人文进步。相比下来,《低碳世界》的影响力会更大点。

清华大学院校代码是1000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介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截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面积公顷,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在校生53302人。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个系,开设82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科学史专业。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坚持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建设优质的课程,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成长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

2009年,“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将各方面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均已开班,并入驻清华学堂。2017年,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加入“学堂计划”,学校尝试在文科领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9年5月,人工智能班加入“学堂计划”。截至2019年5月,学堂计划共计8个班,每年约200人。

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2014年成立、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residential-liberal-arts-college)。书院秉承渊博雅正、器识为先、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为导向,探索“文理、古今、中外会通”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满足单一学科培养并具有较大综合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和富有弹性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培养文理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各行各业能够发挥先导作用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新雅书院文理兼收,通专并举,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年以在书院的“教育特区”里接受优质的小班通识教育为主,一年后根据个人能力和志趣,从容、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身潜能的专业。

2018年,清华大学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联合培养博士生294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7名,赴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面向中外研究生开设联合培养双授联授学位项目46项和英文学位项目25项。

2017-2018学年,清华大学共有37个院(系、所)开设502门英文研究生课程,比2016-2017学年增加80门。其中,联合培养项目和英文学位项目开设课近380门,约390名教师参与授课。

1950年12月,清华大学接收首批外国留学生14名,这也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截至2017年,清华大学累计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3万余人。

截至2018年3月,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800多名国际学生在清华大学攻读学位,包括1200余名本科生,1600多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此外,每年有近千位国际交换、访问学生来校进行课程学习与合作研究。2018-2019学年度,清华大学将有15个本科大类、超过100个硕士专业和80个博士专业招收国际学生,其中18个硕士项目与7个博士项目为全英文授课学位项目。

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清华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并统筹管理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2002年初,学校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定位于非学历非学位,成立了继续教育处,负责对全校非学历非学位继续教育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改制成为二级实体学院,专门从事非学历继续教育。

清华大学是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理事长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教席设在清华大学。

教学成果

自198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起,清华大学共获得126项奖励。近三届获奖情况为: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2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0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7项,含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学术科研

根据《清华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规定》,清华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其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包括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

截至2019年3月,在运行的校级科研机构共421个,其中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60个,学校自主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1个,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0个。

科研项目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是清华大学科研项目和经费的重要来源。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校立项604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项目201项,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基金项目87项。文科院系新增课题8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1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

2018年,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有10项,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有15项。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汇集并展示了清华大学年内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了学校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由该刊发布的科技成果着眼于公共安全、能源环境、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医疗卫生等领域,作为学校向地方、企业重点推广的项目,从而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持续研究。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底,学校有教师3485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43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81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48人。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67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2人入选青年学者,23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合作交流

清华论坛主题包括科技、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关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清华论坛2005年10月举办第一讲,截止到2018年11月22日共举办85讲。

2017年,清华大学共召开国际(双边)学术会议近百次,部分重要学术会议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2017国际积极教育国际研讨会”、“第六届世界和平论坛”、“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生物大分子:结构、催化和调控国际会议”、“第16届国际传热大会”、“2017IEEE图象处理国际会议”、“第六届世界摩擦学大会”等。

清华大学先后与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环保部、工信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其中清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海洋局等部委开展的战略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在与国家各部委合作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专项技术联合攻关、设立科研基金、合作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咨询与服务、高技术装备应用、共建科研中心等多种形式。

清华大学校地合作的具体模式为:以项目为龙头,带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立校地科技合作基金;与重点地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清华大学在1995年成立了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简称“企合委”),1996年成立企合委海外部,自1995年成立起,已有中国海内外成员单位190家。

清华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海外知名跨国企业通过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框架合作、委托研发、联合研发、设立合作研究基金、海外技术许可与转让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学术资源

图书馆:截止到2018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万册(件),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万多册;期刊合订本约万册;校馆统筹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739种;本校博、硕士论文万余篇;缩微资料万种;各类数据库683个;电子期刊万种;电子图书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万篇。

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卡;科研、工程项目档案;历年获奖教材;学校各建筑物基建档案、图纸;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大量声像档案等等。截至2014年3月,案卷总数达14万余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总数约38万件,总排架长度3344米。

学术期刊

1、《清华大学学报》

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Ei、CA、MR、РЖ、INSPEC、Zbl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在2015年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IF达到,被Engineering-index-(Ei,USA)、INSPEC、SA、Cambridge-Abstract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

2、《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3、《装饰》

《装饰》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全国百家重点图书室推荐期刊,连续三届(首届、第二届、第三届)获“国家期刊奖”。

4、《清华法学》

《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LSCI十六种法学核心期刊之一。

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

特色专业及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数量经济学、设计艺术学、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骨外科、胸心外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物理化学、外科学(普外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计算机软件(设5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管理、英语、物理学、车辆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生物科学

1.低碳世界是核心期刊,《低碳世界》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主办,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经济期刊。 2.低碳世界》现开设:建筑节能、节能环保、煤炭资源、地质探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投资、绿色经济、清洁生产、论述等栏目。 3.以上栏目设置均符合期刊相关规定,也符合职称评审中对职称论文的相关要。

建校以来,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创新,在西南地区交通和三峡工程建设的重大科技攻关中取得了大量有影响的成果,成功解决了西部地区300多项交通建设关键技术,产生了3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如解决了钢管混凝土世界第一跨径拱桥——重庆万县长江大桥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难题,为三峡工程175m水位线决策和施工通航方案论证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等。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以及茅以升科学技术最高奖——“中国桥梁大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0多项。“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各层次项目1800项,科研经费达到了亿元,年均科研经费超过一亿元,获得国家级项目70余项,一批“973计划”前期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继落户学校。学校科研项目规模和层次逐年突破,各类各层次科研项目数不断取得新进展越,科学研究正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主要科研成果 奖项 获奖时间 获奖单位或个人 粉煤灰筑路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5年 梁富权、丁良开等 邕宁邕江大桥SRC拱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顾安邦、刘忠等 大跨径劲性骨架砼拱桥收缩、徐变非线性因素影响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 顾安邦、刘忠、施尚伟、潘光友、周水兴 万县长江大桥特大桥(420米)钢筋砼拱桥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 顾安邦、刘忠等 三峡工程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与运行实践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 赵世强、杜宗伟、舒云龙等 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成套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顾安邦、向中富、张永水等 西部山区公路铁路泥石流减灾理论与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陈洪凯、唐伯明等 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周建庭、周志祥等 山区拱桥建设与维护新技术研发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周建庭、周志祥、顾安邦等 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胡亚安、李云、宣国祥、郝品正、张绪进等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重庆市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内河航道整治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区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水利水运工程重点实验室山区道路结构与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交通运输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山区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畅通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工程实验室:交通土建工程材料重庆市工程实验室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特种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城轨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低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高校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技术与设备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经委研究中心:重庆市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部交通经济及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口岸物流与航运经济研究中心校属科研机构: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西部交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畅通重庆工程研究所口岸物流与航运经济研究中心重庆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技术开发院(筹)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任主编,学校主办的专业学术月刊《应用力学与数学》,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发行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刊编委会有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共13名,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国外院士1名,纽约科学院院士1名。该刊主要发表力学、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和与近代力学密切相关的应用数学的创造性学术论文,以反映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应用数学和力学的发展。 该刊被国际最著名的两大科技期刊论文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收录。EI确定该刊为核心刊物,收录全部文摘,是我国在该学科领域被EI收录论文最多的期刊,ISI和SCI也将该刊确定为源期刊,并收入SCI扩大版SCI-E。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两年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统计,在我国被SCI、EI收录论文最多的100种期刊中,《应用数学和力学》均连续位居25名以前。该刊为我国力学类核心期刊第二位,是我国评定力学类、数学类核心期刊的引文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将该刊确定为引文源期刊、(遴选)核心期刊,被称为核心期刊的核心。该刊一直为国家统计源期刊。 国内外十八种权威检索系统和文摘评论刊物:美国《应用力学评论》、《数学评论》、《当代数学》、《力学》、《宇航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 · 力学》、《文摘杂志 · 数学》,荷兰《世界译文索引》,德国《数学文摘》,中国《中国力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均收录该刊文摘、题录。美国力学科学院还评论该刊为 17种国际力学刊物之一,按期报道该刊题录。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和《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 2003年该杂志被引总频次排名全国数学类刊物第二。

世界经济杂志英文

1、美国经济评论

英文原名《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11年创刊,现为美国经济学界最古老、最受人尊敬的经济学专业期刊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学领域最具声望最权威的顶级刊物之一,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和助推作用。其中不少文献的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该刊早期是每季发行一次,2011年之后改为双月刊。

2、计量经济学

英文原名《Econometrica》,该刊于1933年创办,由此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希”在发刊词中所阐明的关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至今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该刊在经济学和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巨大,是公认的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

3、政治经济学杂志

英文原名《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简称《JPE》,1892年创办,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为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顶级期刊,常年位居世界十大经济期刊前五;主要发表高水平的分析、解释和实证研究论文。该刊现与本文提到的“美国经济评论、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评论”并称为经济学五大期刊,是公认的世界顶级经济期刊。

4、经济学季刊

英文原名《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该刊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主编、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经济学历史最悠久的顶级国际英文学术期刊之一。其内容涉及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侧重从微观理论到基于经验和理论的宏观经济学研究。2011年,该刊影响因子,在320个期刊的经济学类别中位居第二。

5、经济研究评论

英文原名《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简称《RES》,于1933年由多位英美经济学家创立,旨在鼓励经济学家开展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研究,始终致力于发表经济学各个领域的优秀研究论文。该刊现已被广泛认为是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1949至2021年间,中国境内机构共在该刊发表14篇论文,主要来自9所高校:上海财大、复旦、清大、上海交大、北大等。

6、经济与统计评论

英文原名《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主办,拥有百年办刊历史,主要刊发实证经济学以及计量应用的文章。在中国,该刊已是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认定的A类期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认定的国际A+类期刊,还是教育部认可的12本经济学国际顶级期刊之一,2020年期刊影响因子达。

7、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英文原名《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这是博弈论领域的世界顶级经济期刊,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博弈论、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等。2021年6月18日,该刊主编Hervé Moulin教授举办线上讲座,中国学者与其进行了亲切交流。

8、经济理论杂志

英文原名《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这是理论经济学领域国际公认的顶级期刊,1969年创刊,刊登论文主题包括决策理论、机制设计、货币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CNPP编辑了解到,中国已有不少学者在该刊发表论文/研究成果,例如北大王鹏飞教授、武大孙祥教授、上海交大文一特聘教授等。

9、兰德经济学杂志

英文原名《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是产业组织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1970年由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创刊,当时刊名为《贝尔经济学与管理科学杂志》,1975年改名为《贝尔经济学杂》,1984年转为兰德公司主办后改为现名。其内容涵盖应用微观经济学领域,集中支持和鼓励产业组织领域相关主题的研究,包括理论的与实证的研究。

10、欧洲经济评论

英文原名《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69年创办,为欧洲历史相对悠久的综合性经济学期刊之一,旨在成为所有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要出版物。该刊每年收到大约700份投稿,编辑会及时下达编辑决定。不过首次做出决定的平均周转时间约为60天,接受率约10%。投稿需要自付费用。

经济类英文期刊有:

1、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聚焦于政治、经济为主,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 风格独立,色彩鲜明,开设了china专栏,文风比较严肃,有点像国内的财新。

2、巴伦周刊(Barron's) 默多克旗下的,会有很多关于新兴行业和股市的文章,经常会写一些彪悍的文章,比如怼亚马逊、特斯拉,也会常揭露一些公司的老底。

3、财富(Fortune)广为人知的就是其推出的世界500强企业

4、福布斯(Forbes) 这个杂志版本很多,女性版、生活版之类

5、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风格比较严谨,看新闻就找这个。

6、哈佛商业评论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是一本综合性理论刊物,涉及的研究领域兼顾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而worldeconomy第一本经济类专业性英文刊物,涉及范围不多。1、世界经济是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而worldeconomy信息量较少,时效性不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