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属于是格式排版问题嘛
word文档的论文参考文献直接删除就行,但是得记得同时删除引用处的标记。如果转成PDF格式的了就需要用PDF编辑器来进行编辑。
1、视图 → 草稿;2、引用 → 显示备注;3、尾注后面有个下拉菜单,选择“尾注分隔符”,删除横线,这里删除的是尾注最上面的那条横线;4、如果尾注(参考文献)分页,第二页上也会有横线,此时需要,选择下拉菜单中的“尾注延时分隔符”,删除横线即可;5、视图 → 页面视图,切换到普通视图。
没有问题,帮你搞定。只需要给一点悬赏就行。
如果是word文档,单击视图(在菜单栏里),选择页眉和页脚,将鼠标指向开头横杠那,删除就可以了。
演示机型:华为MateBookX系统版本:win10APP版本:word20161、点击菜单栏的视图,并在视图下面选择大纲视图。2、点击菜单栏的引用选项,并在脚注一栏中点击显示备注选项。3、伟柱下面会出现下拉菜单框,在下拉框里选择尾注分隔符。4、出现一条横线,手动将这条横线删掉。5、继续点击菜单栏的视图,并在视图下选择页面视图。6、此时就可以看到原来的横线没有了,这样就去掉了。
具体操作如下。1、用鼠标全选中要进行编号的参考文献,然后右击鼠标右键。2、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编号选项,点击进入。3、在编号选项中,找到论文对应的编号格式,并选中编号库中相应格式。4、点击参考文献的编号形式[1]这种,就会自动编号如下,但是会出现如下的空格。5、在选中参考文献的状态下,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下列的快捷选项。6、点击调整列表缩进,在弹出的选项卡中将制表符转为空格。7、点击确定后,之前的空格就会消失了。
我在编辑的时候也遇到这种情况,最后处理的不是页眉页脚的问题,而是每一页的页面布局那一块的问题。具体操作:打开页面布局----页面边框,然后去掉每页的边框线,即可。
方法/步骤打开要修改的文件(用word2010),点击上面的“视图”,直接点“草稿”然后在“注脚”那一类里面的那里点击“显示备注”就可以看到上下两栏,点击中间“所有尾注”然后点击选择“尾注分隔符”,你就发现原本顽固的尾注现在可以选择了,然后就可以删除了。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有几页,那么每页开头都有分隔符,那就要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然后就可以发现了,选中删除就好。
按全选,然后按del一、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二、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字加黑,顶头)中文≥10篇,英文≥5篇(主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中文中标点用全角;英文符号用半角,标注说明如下)(1)杂志:[编号] 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名称[J].杂志名称,年,卷(期):页码范围.(2)书籍:[编号] 姓名1,姓名2,姓名3等.书籍名称(第几版).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第一版不标注).(3)学位论文:[编号] 姓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撰写年,页码范围.(4)会议论文集:[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题目名[C].会议名(论文集名),年份,会议地:出版者,页码范围.(5)报纸:[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题目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面号).(6)专利:[编号]专利所有者姓名1,姓名2,姓名3等.专利题目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7)电子文献:[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电子文献题名[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载体类型: 联机上网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OL];光盘网数据库(database on CD-ROM) [DB/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M/CD];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CP/DK];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J/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EB/OL]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字加黑) (样例)[1]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84~86.[2] 强文久,元章,雯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3~167.[3] 詹东风.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81~89.[4] Wayne C The toxins of cyan bacteria[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 270(1): 78~[5] Buchberger B, Collins G E, Computer Algebra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 New York: Springer Versa, 1998: 58~
方法/步骤打开要修改的文件(用word2010),点击上面的“视图”,直接点“草稿”然后在“注脚”那一类里面的那里点击“显示备注”就可以看到上下两栏,点击中间“所有尾注”然后点击选择“尾注分隔符”,你就发现原本顽固的尾注现在可以选择了,然后就可以删除了。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有几页,那么每页开头都有分隔符,那就要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然后就可以发现了,选中删除就好。
word文档的论文参考文献直接删除就行,但是得记得同时删除引用处的标记。如果转成PDF格式的了就需要用PDF编辑器来进行编辑。
删除尾注挺简单的,一是一个一个的删掉就行,第二就是在普通视图下点击视图-脚注,在下面的选项框里选择尾注,那么你就可以看见文章中所有的尾注了
打开编辑的word文档手稿,首先要确定需要删除文献为第几篇参考文献,选第二篇参考文献为例来进行说明点击word菜单栏中的Endnote选项,接着选择edit & manager citation(s)这个选项在弹出来的窗口中,我们可以看到插入在此Word文档中的所有参考文献,找到我们要删的那篇参考文献,点击后面的edit reference下拉箭头再出现的下拉选项中,选择remove citation,点击确定,这样可以看到要删除的参考文献已经消失,继续点击OK5重新回到原来的Word文档,可以看到原来用Endnote插入的参考文献已经被删除,并且后面的文献数字也自动的递减一位变成了2
先删除正文中的比如[3],然后再点击word中noteexpress工具栏中的同步,后面的文献就会跟着消失了。我刚刚测试过的。我的word是2010,
1、视图 → 草稿;2、引用 → 显示备注;3、尾注后面有个下拉菜单,选择“尾注分隔符”,删除横线,这里删除的是尾注最上面的那条横线;4、如果尾注(参考文献)分页,第二页上也会有横线,此时需要,选择下拉菜单中的“尾注延时分隔符”,删除横线即可;5、视图 → 页面视图,切换到普通视图。
方法如下:打开Word文件,发现参考文献有条横线。点击视图的大纲视图。点击引用的显示备注。选择脚注分隔符。选中横线,按Delete键,就删除了该横线。
DOI标识符作为数字化对象的识别符,对所标识的数字对象而言,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具有唯一性。这种特性保证了在网络环境下对数字化对象的准确提取,有效地避免重复。一、作用DOI有助于实现链接的本地化,可以把中文DOI系统作为本地化链接方案的一部分,通过提供指向馆藏全文信息的永久性链接来增加已获得资源的可用性、丰富其在线书目及数据库资源;可以提供链接的扩展服务,图书馆会员可为学术研究、教育、个人的、非商业化的目的使用DOI及相应元数据;提供一个对不同文献数据库的通用管理入口;通过标准的方式将不同的数据库集成;享受高效率的单边链接协议;享受低成本的扩张,实现自有文献资源使用效益与覆盖范围的快速增长;享受标准化带来的方便,实现二次文献、文摘信息及集成信息等与一次文献的无缝集成;实现中西文文献的有效链接。二、拓展资料doi是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是云计算背景下最佳的“大数据”样本存储和应用技术,用于IKE进行协商SA协议统一分配。doi的优点有唯一性、持久性、兼容性、互操作性、动态更新。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DOI),是一套识别数字资源的机制,涵括的对象有视频、报告或书籍等等。它既有一套为资源命名的机制,也有一套将识别号解析为具体地址的协议。DOI的体现形式主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字符码、网络域名等,数字对象唯一性,是DOI的典型特征,也是数字时代的“身份证”号码。国外的数字文献生产商较早采用唯一标识符来标识其出版的电子文献,并形成了很多应用在不同环境下的标识符方案。但是大多标识符方案仅仅定义了标识符名称空间及标识符构成机制,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包含解析系统的标识符系统。相对于这些唯一标识符,美国出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Publishers, 简称AAP)建立的DOI在技术上比较成熟。它主要是针对因特网环境下如何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而产生的。国内使用DOI尚处于初级阶段,基本都是些自定义的惟一标识符方案,还没有成熟统一的标识符解析系统。2007年初,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联合向IDF(国际DOI基金会)申请取得了DOI的中文注册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文DOI注册中心,成为中文信息服务领域的第一个国际DOI基金会(IDF)组织下的中文代理。建立并负责运作中文DOI的推广与应用,作为第一个中文合作式参考链接服务。【参考资料来源】doi百度百科
(1)切换至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2)从尾注下拉列表中选择尾注分隔符,如果有横线,点击delete,删除后,留下一个回车符,右击鼠标选字体->字号直接输入数字1,已经最小了,然后选择段落,把行距设为最小值0磅,就完全消除了(3)再选择尾注连续分隔符,操作和(2)一样,然后切换至页面视图,你会发现那个回车符没有了。
大概估计的几种情况:可能有什么特殊格式或字符,可以复制这一小段放在text文档或者浏览器的搜索页面或者是其他页面,然后再剪切粘贴至文档中(删掉特殊字符)。格式刷也可以。可能是因为字符格式问题所以字符或者符号之间间隔过大,删掉现在的方括号,更换成英文格式下的方括号,字符间距就没有那么大了;有可能是生成参考文献之后索引所产生的间距,这个就属于正常了;因为某些单词过长或者因为没有空格所导致的为了文章对仗工整,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可能一行里面单词字母间距比其他的内容间距大,可以调整字间距尽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