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是电子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可以登录ei 中国网站查询最新的收录名录,2013年删除了好多期刊,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好几个大学学报都给取消收录了,同时也新增了一些收录,比如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用谷歌学术,把基金号粘贴进去,搜出的结果里面中文和英文文章都有,英文的是全的,中文的不全
SCI SSCI 两个是属于国际核心期刊 CSSCI 是中国的南大核心这些都是可以发表自己的文章的。但是文章的质量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才能发的。
内容通过百度网盘分享,如果有帮助希望能采纳。不懂得地方请私信我
国家知识产权局、无量专利网;这种带有国际性的专利检索,之前用过一个,叫无量专利网的,百度一下:无量专利网即可找到。希望这个回答有所帮助。
去 专利检索及分析 平台查询
可以在电脑上打开该网站,勾选专利。然后输入需要检索的专利名称或专利号码并点击搜索。在搜索结果页面中即可看到该专利的相关信息如专利号、申请人、权限以及摘要。具体的检索方法如下:1、在电脑的百度上输入CNKI数据库,找到其官方网站以后点击进入。2、页面跳转以后进入到该网站,在首页勾选专利以后输入需要查看的专利名称并点击搜索按钮。3、此时在出现的搜索结果页面中点击需要查看的具体专利进入。4、页面跳转以后可以看到该被查询专利的基本信息如专利号、申请人等。5、在该页面的下方还可以看到被查询专利的权限以及照耀摘要内容信息。
PCT: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签订于1970年,并于1978年生效。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成为PCT的正式成员国。同时中国专利局也成为PCT国际受理局、国际检察局、国际初审局。 PCT申请分为二个阶段:PCT国际阶段和PCT国内阶段。 国际阶段:(1)受理专利申请和对专利进行形式审查; (2)国际检索; (3)国际初步审查。 国内阶段:相关PCT成员国审查决定PCT专利申请是否能获得该国的专利。 PCT申请人资格 条约规定,条约各缔约国的国民或者居民都有权提出国际申请,因此,中国的国民(包括单位和个人,并且不论其居住地或者营业所所在地是否在中国境内)和居民(不论其国籍是否属于中国)都有权提出国际申请。 PCT申请的好处: 一、一种独特的程序 1.一份申请,以一种语言(中文),向一个受理局(中国专利局)提出,进入各国家阶段以前,可代替多份外国申请; 2.以最小的花费,向外国提出申请的决定可以推迟到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 3.在进入国家阶段之前,可以对发明的经济价值及获得专利的可能性进行估计;有更多的时间准备高质量的译文供国家阶段使用;可以更好的筹划国家阶段的费用。 二、较大的灵活性 1.要想避免更多的花费,可以简单地不再进行申请程序或不进入国家阶段; 2.国际阶段作出的修改对所有的指定/选定的国家均有效力; 三、进一步的特征 1.更直接、更迅速地获得各指定/选定国家专利权。
说到发英文文章,就不得不说到几个文献索引,比如SCI,EI,SSCI等。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也导致了现在一些院校对硕士、博士的论文要求就是SCI文章多少多少篇。SCI 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于1960年出版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以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可以对某篇文章、某篇作者所收录的文章、某篇科研单位、某篇期刊,甚至是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被分析对象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一般来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高,说明该文章在所在的研究领域里产生的影响越大,被国际同行的关注程度越高,从而说明文章作者的学术水平越高。而某个期刊整体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也说明了该期刊在所在的研究领域内的水平越高,就体现在影响因子越高。把期刊、文章的指标进行量化的结果,在现实中就成了把文章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跟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水平的标准了。在web of knowledge上,通过论文检索功能可以查到相关研究课题各个阶段的文章发表状况以及文章的摘要,还可以交叉索引,得到该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及被引用状况等各种非常有用的信息。SCI收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论文,所以它的指标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的成果。这样就对偏向工程的科研人员很不公平,因为即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应用工作,但是发表的文章很可能不被SCI收录。所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 就成了另外一个评价标准。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术类检索工具。1998年的时候被Elsevier购买。它收录了大量工程技术类期刊,范围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国内的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不是很多,但是给EI收录的期刊就不少了。由于EI收录的期刊量比较大,间接也导致EI文章比较容易发表。所以,很多院校并没有把EI文章当作一个评判标准。除了期刊之外,会议是文章的另外一个来源。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 就是用来收录检索会议文章。它成立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在笔者所在的领域里,会议文章要比期刊文章容易发表的多,而且会议文章基本上是不经过同行评议的,所以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在个人简历基本上是不把会议文章列入的。
使企业明晰世界专利的动态、避免重复开发与资金浪费,对企业而言功劳甚大。由于全世界专利众多,且具有优先权的特征,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能想到的发明专利,别人很有可能也想到,所以任何个人和企业在申请专利前,都应认真检索——是否自己的想法已经被别人实现,是否专利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大专利局的数据库中而不自知。 专利研究和申请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据不完全统计,各国因未查阅专利文献、使研究课题失去价值,每年造成的损失数以十亿计,间接损失就更多了,我国在“七五”期间,大众企业的近万个课题,约有三分之二都是重复研究。 所以,专利检索对于企业的成长,对于全球生产力的节省与提高,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专利检索成为专利人和企业之间的一座桥梁,为推动专利转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专利人只需提供,专利名称;专利人姓名;专利号等其中任何一项,企业就可以通过专利检索来查询专利的真实性和法律状态。
说到发英文文章,就不得不说到几个文献索引,比如SCI,EI,SSCI等。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也导致了现在一些院校对硕士、博士的论文要求就是SCI文章多少多少篇。SCI 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于1960年出版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以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可以对某篇文章、某篇作者所收录的文章、某篇科研单位、某篇期刊,甚至是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被分析对象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一般来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高,说明该文章在所在的研究领域里产生的影响越大,被国际同行的关注程度越高,从而说明文章作者的学术水平越高。而某个期刊整体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也说明了该期刊在所在的研究领域内的水平越高,就体现在影响因子越高。把期刊、文章的指标进行量化的结果,在现实中就成了把文章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跟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水平的标准了。在web of knowledge上,通过论文检索功能可以查到相关研究课题各个阶段的文章发表状况以及文章的摘要,还可以交叉索引,得到该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及被引用状况等各种非常有用的信息。SCI收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论文,所以它的指标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的成果。这样就对偏向工程的科研人员很不公平,因为即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应用工作,但是发表的文章很可能不被SCI收录。所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 就成了另外一个评价标准。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术类检索工具。1998年的时候被Elsevier购买。它收录了大量工程技术类期刊,范围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国内的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不是很多,但是给EI收录的期刊就不少了。由于EI收录的期刊量比较大,间接也导致EI文章比较容易发表。所以,很多院校并没有把EI文章当作一个评判标准。除了期刊之外,会议是文章的另外一个来源。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 就是用来收录检索会议文章。它成立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在笔者所在的领域里,会议文章要比期刊文章容易发表的多,而且会议文章基本上是不经过同行评议的,所以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在个人简历基本上是不把会议文章列入的。
cssci主要是你先到这个中文核心的最新目录,看看里面有哪些期刊,再去搜索查询就可以
Meta 分析的基本步骤 (1)明确简洁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制定检索策略,全面广泛地收集随机对照试验 (3)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 (4)资料选择和提取 (5)各试验的质量评估和特征描述 (6)统计学处理 a.异质性检验(齐性检验) b.统计合并效应量(加权合并,计算效应尺度及95%的置信区间)并进行统计推断 c.图示单个试验的结果和合并后的结果 d.敏感性分析 e.通过“失安全数”的计算或采用“倒漏斗图”了解潜在的发表偏倚 (7)结果解释、作出结论及评价 (8)维护和更新资料
回答 方法/步骤 1/4分步阅读 准备 去开检索证明之前,需要提前把开检索证明的文章发送到指定邮箱。这个邮箱是办理检索证明专用的公共邮箱,到那里之后工作人员会打开邮箱找到你发送的邮件,然后开始按要求开检索证明。所谓“提前”,一般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是人到之前就好。 2/4 办理 不同的需要,开的检索证明不同。跟工作人员讲清楚要怎么开,比如: 单独开,或几篇文章开在一起。 要JCR分区或中科院分区,各要几份。 要分区还是分区和影响因子都要。 分区和影响因子要最新的还是当年的。 3/4 检查 拿到之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因为有的工作人员是新来的或实习生,业务不熟练,很容易出错。检查要点: 份数是否对。 文章是否有遗漏。 确保每篇文章下面都有相应的检索证明。 是否有签字盖章。 收费是否有问题。 4/4 缴费 缴费有自费、校内转账和校外转账三种。除了检索证明本身的费用外,还需要交一定押金,所以一定要拿好收据。 针对校内人和校外人的收费标准不同,本校校内收费详情如下,以作参考: 开库10元/类 收录10元/篇 分区10元/篇 影响因子10元/篇 检索证明复印10元/份 举例:有3篇文章,需要开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分别2份,不要影响因子,需要的费用是,开库20元,收录和分区120元,复印20元,计算如下 20+2*3*20+20=120 注意事项 如果是托人去办理,一定要提前交待清楚如何开,具体到细节。 自己计算好大概需要的费用,告诉委托人, 更多31条
知识产权局网站通过网站首页的“专利检索与查询”能够找到4 个检索系统,分别是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国专利查询系统、中国专利检索系统以及专利查询这4 个,这几个数据库各具特点:(1)CPRS 系统的特点是可以查看对比文献,即审查员在审查过程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另外还可以进行IPC 分类号查询、分类号关联查询、法律状态查询、申请人别名查询等。(2)中国专利查询系统能查到该中国专利的所有过程记录,包含申请文件、审查信息、专利证书信息等,在美国这些信息是收费的。(3)中国专利检索系统比较简单,特点是每周三更新,更新最及时,比较适用于对检索时效性要求高的情形。(4)专利查询主要满足一些事务性的查询,包括专利公开公告、法律状态、收费信息、代理机构、年费缴纳与减缓等信息。此外,较常用的中文专利数据库还有专利之星、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国家重点产业信息服务平台、SooPat 等。专利之星检索平台专利之星的“专家检索”支持检索式之间的逻辑运算,这在互联网免费资源中是很难得的,比较适用于有一定专利检索基础的人员做一些主题专利分析。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专利信息服务平台)除一般的字段检索外,还可以对检索结果做一些定量、定性分析(免费用户只能满足10000 条以内的专利分析),包括:总体态势分析、区域分析、申请人分析等。国家重点产业信息服务平台。(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等十大重点产业进行了分类导航。以汽车产业为例,行业分类导航中就已经设置了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导航条,方便技术人员直接找到主题技术的专利进行阅读。SooPat (Sopatent 专利搜索)专业的专利搜索引擎,相当于专利搜索界中的百度。出现时间并不长,但在很多专利工作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具有中国专利和世界专利两个模块,世界专利模块已开始收费。其特点是下载专利文献非常方便,在检索结果页面左侧有简单的统计功能,还可以对检索结果进行相关度排序。
学科卷所将科学分为了三类
学科卷所将科学分为了三类
国内的两大主要科技文献检索机构:CSCD 和 CSTPCD : 无论是期刊界同仁还是科技工作者有时对我国的两大检索系统CSCD 与CSTPCD 产生混淆。好多朋友误认为两者是一个检索系统,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看了以下内容,会给您提供些帮助。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是我国最重要的科学信息检索系统之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1700万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CSCD出版了我国的第一本印刷本《中国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光盘,1999年出版了基于CSCD和SCI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制作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03年CSCD上网服务,推出了网络版,2005年CSCD出版了《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将以ISI Web of Knowledge为平台,实现与Web of Science的跨库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进行评选一次。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优秀的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7年-2008年)共遴选了1083种期刊,其中英文刊55种,中文刊1028种;核心库期刊737种(以C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46种(以E为表记)。2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CSTPCD是我国最重要的检索系统之一。隶属中国科技部,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旗下的万方公司推出的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在国内影响巨大。每年年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均召开一次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上年度的最新统计结果。并出版《××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目前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均以此系统结果为国内科学论文检索查证的主要依据。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认为,该系统能使我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科学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为科技期刊和科研人员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公正、合理、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同时,该系统也为决策管理部门科学地评价我国科学活动的宏观水平、微观绩效,以及建立科学交流传播机制积累基础数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与国际评价机制接轨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写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已连续出版11 年,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利用CJCR 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以及引用效率、引用网络、期刊自引等的统计分析。同时,利用CJCR中的期刊评价指标,还可以方便地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某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高被引作者群等。自CJCR 问世以来,在开展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期刊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CSTPCD 检索系统2008年共收录6082种中国科技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和《地球物理学进展》一直是该系统的收录期刊。 目前看,两大检索系统发展迅速,网络化信息化功能和服务意识越来愈强。为中国科技期刊的评价和科学信息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科技期刊检索系统的两大主力。这两家谁能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成为中国的龙头老大? 恐怕对方都不会服气。而其他数据库检索系统特别是最近风头正盛的清华同方集团,凭借清华人永不疲倦的奋斗精神,短短几年发展迅猛,在其强大的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里建立了自己的检索系统: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并在每年11月份给出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清华版),并及时发给各在库期刊编辑部。对CSCD和CSTPCD 的地位发起挑战。 在我们大部分编辑人心里,两大数据库的地位都差不多,CSCD来源期刊审查严格,精中选精,期刊数量较少,在全国6000多种科技期刊中,仅收录1000多种,核心刊仅700多种,可谓少而精。CSTPCD的核心库期刊是1200余种,相对数量大于前者,遴选相对宽泛。其扩展库我们一般理解为万方数据库中的6000余国内期刊。有时候我们常误认为CSCD和CSTPCD是一个系统,一套人马,其实还是有所区别。 目前,许多学术期刊在申请基金、重要成果报奖时,一般对方单位要求提供的是CSTPCD检索系统的结果。如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期刊专项基金的时候,要求填写的是CSTPCD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