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论文只统计一次。如该论文由该校多人合著,则只能以第一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统计一次。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的工作量必须大于50%,所有该校完成人的工作量总和为100%。校外作者和研究生不给科研工作量,不用填写。2、第一作者一般是论文具体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国内一般在评职称和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时候只认第一作者。涉及到一些反映老板重要观点的文章,有的老板也不会放过既是第一又是通讯作者。有些杂志甚至声明只有体力上的贡献不可以作文章的作者,但可以致谢。3、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所以如果是自己很有分量的文章,不要随便将别人作为通讯作者。以前,国内比较注重作者排名,老板一般要排在第2位;现在和国际接轨后,也逐渐开始看重通讯作者了。投国外杂志时老板可放在最后,并注名是通讯作者。扩展资料:第一作者署名权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明文规定:硕士生发表论文,原则上导师是第一作者;博士生发表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这个规定引起了研究生的不满和投诉,它实际上涉及到科研工作中的道德和体制问题,需要仔细辨析。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校硕士、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时,第一作者是自己的导师,这不仅是出于惯例,而且是合理的。因为情况往往是,研究课题是导师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时,不论用道德的眼光,还是用权利的眼光,导师署名第一都无可非议,因为关键思路出自导师,学生投入和贡献的是一般工作、知识、精力和时间。我们可以说,即使在另外的情况下,两人合作决定署名次序也是如此,导师的身份、学校的行政权力等背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就是执笔人,通讯作者是对文章的数据可靠性负责的人,一般导师为通讯作者,自己可以为第一作者。第一作者通常主导大部分的实验工作,在一般的情况下,引用一篇论文时,提到的就是第一作者的名字,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进行论文发表对博士生的科研路是很重要的。通讯作者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在投稿、同行评审和整个发表流程中负责和期刊沟通。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
通常情况下,第一作者是论文工作的主要贡献人,负责论文的主要实验内容或理论计算和论文的撰写。通讯作者的主要职责则是修改论文,投稿以及与杂志社编辑沟通,答复审稿人提出的问题。通讯作者一般还是研究经费的提供人,在研究方向的选择、投稿期刊的选择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在国际学术规范中,通讯作者是真正对论文负责的人。在实践中,很多都是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国内很多时候存在导师和学生争做第一作者的情况,这是考核机制还有导师作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实践中,不同单位研究人员的合作越来越多,因此出现多个通讯作者的情况,同样也有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出现。随着国内国际的接轨,通讯作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
有用,因为提高了。
学校没有要求可以不写的,最好是问一下学校导师具体要求哦。
正规的学术论文在最后肯定都是有参考文献的,除非你这篇论文数据分析和论点论据完全是创新性的,别人没做过类似工作
要写。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扩展资料: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1、为了能反映出学生撰写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2、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3、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市场调查论文不一定要有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在撰写论文时可以根据论文的性质考虑是否应该加文献综述。
前言这个可以没有文献综述的,这个视个人情况而定
能。若一定要修改作者,需要有合理的必须要修改的理由,并且所有的作者都要亲自签名同意变更作者。有一小部分的期刊同意录用后也是能修改作者的,编辑要对这一更改过程进行操作 ,因此论文发表的时间可能会往后延迟。因此在发表论文之前应该仔细检查论文的作者署名是否都全了,署名的作者位置对不对,这样才不会影响论文的发表时间。变更作者信息需要投稿的作者与编辑联系并说明充足的理由,因为杂志社编辑并不担任决议署名权,所以杂志社会要求当前论文的第一作者来完成变更的个工作。
是的。但是现在又有几个是第一作者呢?全凭抄:天下文章一大抄。
看得到的。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笔人,会在投稿系统论文的最前面。只要是在投稿系统里填写的作者,编辑部都会自动给所用作者发邮件的。
通讯作者跟第一作者一个级别的。不过一般来说,导师都会是通讯作者,挂老后头或者干脆最后。可能是你的导师自己也不太出名,所以自己挂第一作者吧。有名气的导师都乐意把学生挂第一作者自己挂通信的。
论文的第一作者必须是论文的主要贡献者和直接创作者(初稿撰写人), 同时又是作品的直接责任者, 享有更多的权利, 承担更多的义务。在没有特别声明的前提下, 第一作者就是论文的第一权利、第一责任和第一义务者。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是论文的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最重要的责任者,更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知识产权拥有者、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而且在论文发表后,对于读者针对论文提出各种问题时能与之讨论和联系的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是科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在论文的投稿和发表过程中,通讯作者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凡是在文章内注明通讯作者的稿件,与稿件相关的一切事宜,包括邮寄收稿单、退稿、退修稿件、校样、版面费、稿费等,均与通讯作者联系。二者相比,通讯作者对发表论文所承担的责任更大,需对论文中涉及的方法、过程、结果、观点等任何问题进行解答,并有对论文的作者排序、论文发表、论文撤稿的决定权。
本科的就业率和论文完全没有关系看重论文的一般是研究型的岗位,这样的岗位一般都不要本科生,起码我们公司是这样
曾经我也以为很有用,但实际没有什么用,除非是很牛叉的论文。不过对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有用,第三发明人可在评职称时提升竞争力,有利于职称评定。有实际意义的专利发明人是要有四个发明人的,专利发明人排名由前往后依次是第一发明人、第二发明人、第三发明人以及第四发明人,所以第三发明人有实际意义。不同的位置,隐含这对专利发明的贡献,越往前意味着贡献越大,对职称评审的效果也越大,即加分越多。尤其在评高级职称的时候,优先选择前面的发明人,即第一发明人或第二发明人。 评职称可以通过专利挂名的方法获得,越靠前的发明专利发明人用处大。而大家耳熟能详的论文不在起主导作用,加入了专利的考核,有专利同样可以为职称加分,而且加分还不少。手里有一项专利和没有专利差别还是蛮大的,最起码在相同的机会面前,有专利的朋友晋升职称几率。扩展资料专利的类型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含金量最高,外观设计专利最低。在评职称的时候,自然是发明专利加分高,实用新型专利次之。但因为发明专利创造技术难度大,还需要实质审查,所以在获得专利的几率上,不如实用新型专利大。如今,用实用新型专利评职称更为普遍。专利第三发明人,可以本身就是该项技术的发明者,还可以是通过专利申报的方法获得。专利申报第三发明人关键要找到合适的专利。总的来说,专利第三发明人评职称是有用的,至于用处多大,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比如你所在单位评职称,只有你有专利,而其他人没有,那么你的总分可能就比其他人高,晋升的几率就大。如果都有专利,不少专利发明人位置在你前面,那么你的竞争就大,那专利第三发明人位置对评职称的效果就比较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专利第三发明人百度百科 职称评审
SCI第二三作者含金量不高。第一作者是sci主要科研的完成人,二作三作就是论文发表中的第二三作者,署名位于第一作者之后,第二第三作者当然是有用的,尤其是sci论文的第二第三作者,毕竟sci论文是超高价值的学术论文,如果是普通论文的第二第三作者就要看实际情况了,普通论文的第二第三作者意义和作用都不是很大。
无用 谢谢
有用。如果作者发表的期刊为普刊,那么第三作者的作用确实很小。因为普刊的文章发表难度并不高,很多作者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如果是在职称评审中,第三作者基本上是不被认可的,我们都知道论文发表最认可的是第一作者。但C刊发表难度很大,第三作者也是有用的。我们经常说到的C刊主要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南大核心(CSSCI)的首字母。第一个:是核心期刊,包括所有的核心数据库,比如国外的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国内的中文核心(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