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电子科技大学 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8105CN: 51-1207/T邮发代号:62-3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曾用刊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5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A 科学文摘(英)(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EI 工程索引(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通报》《高等数学研究》《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工程数学学报》 《工科数学》《海南数学学习》《湖南数学年刊》 《计算数学》《计算数学(英文)》《经济数学》《中学数学研究》 《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中学生数学》《中学数学》 《中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初中版)》《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中国数学文摘》 《中等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应用数学学报》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数理天地(初中)》 《数理天地(高中)》《数理统计与管理》《数学大世界(小学生数学辅导版)》《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教学研究》《数学进展》《数学理论与应用》《中学数学研究》《数学年刊A辑》《数学年刊B辑(英文)》《数学通报》 《数学通讯》《数学学报》《数学学报(英文)》《数学学习(高等数学)》 《数学学习与研究》《数学研究与评论》《偏微分方程(英文)》《模糊系统与数学》《高等学校计算数学(英文版)》《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代数集刊(英文)》 《东北数学(英文)》《福建中学数学》看这里
你可以将你需要投的文章寄到地址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0073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的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
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评比一等奖(国家教委,1995年)冶金部1994~1995年度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一等奖(冶金部,1996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1997年)1996~1997年度全国冶金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冶金工业局,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评比一等奖(教育部,1999年)首届国家期刊奖(新闻出版署,2000年)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新闻出版署,科技部,2001年)在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新闻出版署,2003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评比一等奖(教育部, 2004)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新闻出版署,2005年)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教育部,2006年)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教育部,2008年)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教育部,2010年)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教育部,2012年)首届中国有色金属优秀出版物奖(期刊奖)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12年)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12年)
肯定是
力学学报
核心期刊今年发表的已经不是很多了。附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1、环境科学 2、中国环境科学3、环境科学学报4、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改名为:环境工程学报)5、环境科学研究6、农业环境科学学报7、环境化学8、自然灾害学报9、环境工程
SCI是一个索引,其下分很多学科门类,不同学科有各自的刊物,具可分类查询,每个刊物都有其侧重。
给您推荐《科技传播》杂志 国家级详见百度空间
人类历史的奇迹 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 克松在参观丁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文化宝藏,历史丰碑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 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 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 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 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 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 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 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 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 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至今还广泛传唱着。 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旅游观光的胜地 长城以它巍巍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 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这种精神激励我们永远前进。旅游观光不仅是 游山玩水,而且还兼有强健身体、增加知识、联系友谊以及进行经贸等活动的综合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旅游事 业更是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丰富多采的 文化艺术,是有中国特色旅游的强大支柱。万里长城以其婉蜒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使之更加雄奇壮丽。它既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又是 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在旅游开放中,万里长城具有独特的优势。今天国内外游人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诗句来表达一定要亲自登上长城一览中华悠久文明、壮丽河山的心 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英国前首相希思在参观长城时说:“中国的过去与将来都同样具 有魅力。……抵达长城时,我觉得比以往从照片上、刺绣上和绘画上见到的长城,更为壮观了”。这正表明了旅游者要亲自登上长城参观游览的心意。 古塞雄关存旧迹,九州形胜壮山河,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 永在。 山海关是是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选中设山海卫。“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由于地势险要,素有京都锁钥之称。 山海关在秦皇岛市以东约10多公里处,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有“天下第一关”之称,西门名迎恩,南门名望佯,北门名威远,各门上都筑城楼,城中心建钟鼓楼,城外有护城河。在东西城门之外,还各建一个小城圈,俗称罗城或瓮城。 1985年,修复山海关长城,1987年竣工。 有关长城的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宫室,大兴土木;然而亦有人赞扬他为“千古一帝”,肯定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这个其实是你从怎样的角度去评价他。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所以才有两个不同的秦始皇。 其实,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肯定“人”的性格是立体的,即是说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论,评价秦始皇也一样。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建宫室,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筑技术不发达,要建一个如长城般的军事防线,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虽然为人民带来痛苦,但却为秦代建成了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的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这不可以说是功吗? 秦代甘肃东部长城,是当时甘肃自有历史以来最具规模的一次营造建筑活动,也是甘肃人民在秦朝时一次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秦长城西段的建成,对于保护甘肃东部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其中有的修在内地,而主要是修在北方与一些少数民族接壤的地段。如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燕为防御东胡,“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秦早在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就曾“堑洛”,即沿洛河修城以防魏。秦惠文王后元元年(公元前324年),又曾“筑上郡塞”以御赵。秦昭襄王时,还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根据这些长城修筑的实际效用,秦始皇深感要防御匈奴贵族再次南下,继续营造一条规模更大的长城是十分必要的。 长城一个关于宇宙大尺度构造的天文学名词。1989年在天文学家玛格丽特·杰勒(Margaret Geller)和约翰·修兹劳(John Huchra)试着标示约一万五千个恒星系(和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一样层级的星系)的分布时,发现星系、星系团的分布,即使在大尺度下,也并不是以往所想像的均匀分布,反而连结成条状结构。两位天文学家当时所标示出来的那个天文学长城,离地球的银河系足足有两亿光年之遥。它有五亿光年长、三亿光年宽,并且有一千五百万光年那么厚。 在其他天文学家试着以其他的剖面绘制星系、星系团的分布图时,也发现了相同的疏密不均、具有密集与空洞处的情况,而且目前尚未发现比长城更大的宇宙构造。因此目前一般相信大尺度的宇宙结构为泡状,也就是宇宙空洞结构。 照这些剖面图看来,银河系和本星系群也位于星系团密集处,因此一般预料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也位于某条长城上。然而「本」长城有多长、多宽、多厚,目前却不得而知,因为被大量的宇宙尘和宇宙气体遮挡,以至于无法观测。参见大引力子。 关于长城和泡状结构的起源,目前的假设之一和黑暗物质(dark matter)有关。就像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有些气体形成行星、有些则失败而散成小行星或彗星一样,那些泡状「空洞」中的质量可能大规模地形成暗物质而不是星系群,而只有在边缘、也就是泡壁之处的质量有机会大量地形成星系群。 更多关于长城文化方面的资料,百科里有很多 建议你看 乡土中国 费孝通 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 蒙培元 中国古代交通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 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讨论的意见 班雅明·艾尔曼 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 什么是文化保守主义? Klaas 中国的门文化 吴裕成著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专制主义 李慎之 从明儒困境看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 朱学勤 不能没有历史文化之魂——陈述彭院士谈“数字城市” 开拓西部的长城文化 李永良 从“浑脱”看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芮传明 中国会不会出现一个文化创造的大时期? 《北京日报》2001年5月13日 张建树 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 文史哲学报第4期(12出版) 周伯戡 佛教入华初期传布地理考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册 何启民 点线与分和 选自《历史分光镜》 许倬云 中国文化的历史回顾 朱维铮 佛教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述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李凤山 齐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齐文化与齐长城》序言 徐北文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湖南电视台《新青年千年论坛》 林毅夫 中国为什么没有更古更多的古建筑 葛剑雄 卡夫卡与弗里施笔下的中国长城 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3期(总第44期) 谢建文 永嘉乱后汉人对河西的迁移及其文化意义 葛剑雄 蒙古:文化视角下的观察 牟淑媛 野蛮的没落——蒙古国的启示 文祯元 从新罗建国神话传说看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界定——以燕赵文化为例 张京华 “长城文化”现象与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塑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19卷第1期 刘文泉 朱屹 卡夫卡与弗里施笔下的中国长城 《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3期(总第44期) 谢建文 西汉“两关”与丝绸之路 韩跃成 北方文化与草原文明 田广金 郭素新 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 王岳川 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 丁毅华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 赵林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赵林 长城——农耕文明的防卫线 安康师专学报第15卷2003年3月 项晓静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钱穆 秦汉时期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丁毅华 长城与中国文化地理 陶玉坤 《阴山学刊》2005年10月 关于长城文化的思索 刘志庆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纲)上 林沄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纲)下 林沄
长春工程学院有本科的,更有本硕连读,一楼怎么说就是大专呢?长春市一共有三个校区主要看你学什么专业了,学工程类的,还可以了!
(共20篇,其中核心期刊16篇,第一作者13篇)EI检索1篇(04408391848) 《一维随机参数结构的特征值问题 》 (EI)收录Accession number: (04408391848) 。机械强度 2004年4期 核心期刊 《基于ADE7758和MCU的多相多功能电能测量电表》 微计算机信息2004第9期,IEEINSPEC收录库 核心期刊 《食品冷冻生产线计算机监控系统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第1期, 核心期刊 《一种新型多相多功能电能测量集成电路 》现代电子2004年16期 核心期刊 《单颗粒谷物仪压力发生器的研究》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年8期 核心期刊 《积极应用外资建立联合实验室的探索和思考》实验室科学 2004年2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实验型全自动食品电蒸汽发生器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2005年6期 《多功能护理床的研究与开发》 微计算机信息 核心期刊2006第7期 《固定型DSP集成电路在电能测量仪表的应 用》 中国仪器仪表2004年8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刊 《基于SPI总线的PIC与ISD4003语音接口电路》 微计算机信息 核心期刊2006第9期 《基于VB和MCU的微型组态软件系统设计》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2期 《锅炉给水泵转子动力学参数的一、二节摄动识别研究》实验力学 2004年第2期 中国力学会刊 核心期刊 《现场总线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3第1期核心期刊7、已主编出版著作和高校教材3部①.《工业生产自动化》,主编,(共52万字),2003年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②.《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副主编,(共50万字)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市教委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③、《工业电气自动化》主编,(共50万字)。1995年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4)作者单位。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
1、方便面系列风味汤料的生产技术及配方食品工业1994(5) 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 3500字2、配制型酸奶的研制食品工业1994(5) 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 4000字3、如何提高方便面的综合质量食品工业1994(5) 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 5000字4、微波方便面生产原理及工艺技术食品工业1995(5) 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 5500字5、方便面油炸用油的使用及劣变残油的再生利用食品工业1995(5)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 5000字6、水解植物蛋白(HVP)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工业1995(5) 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 4500字7、脱水蔬菜纸的工艺研究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5(4) 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 4300字8、复合果蔬奶茶的加工工艺研究食品工业1996(4) 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 3500字9、大豆分离蛋白在冰淇淋加工中的应用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6(4)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 5000字10、香菇-红枣汁的研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7(3)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 8000字11、果汁酸化豆奶饮料的研制食品工业1998(2)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 4000字12、碱法水解大豆蛋白的研究食品工业1998(5)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 4100字13、多维麦胚花生芝麻酱的研制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8(1)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 5500字14、大豆蛋白纤维粉在面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粮油学报1998(3)中文核心期刊第一名6000字15、小麦胚芽在面包生产中的应用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2) 第一名 4200字16、佛手瓜豆奶饮料生产技术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2) 第一名 5000字17、面条品质的改良及新品种的开发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10)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 4100字18、面条及馒头专用粉的品质要求及小麦品种筛选研究中国粮油学报1999(2)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 6000字19、甘薯叶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中国食物与营养2001(5)第一名 5000字20、速冻馒头生产工艺研究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2(3)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5000字21、西藏日喀则地区荞麦成分检测分析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2(4)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5100字22、荞麦营养成分的检测及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4800字23、低聚木糖樱桃醋饮料的研制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3)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5500字24、无铝油条膨松剂配方的优化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5(2)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4500字25、低聚木糖山楂醋饮料的研制 食品科技2005(7)中文核心期刊 第二名5500字26、无铝速冻油条的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5(4)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名4500字27、大学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培养创新人才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 第一名3000字28、多维芝麻调味小食品的生产方法 食品开发2000(5) 第一名4000字29、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y of Noodle and theModification of Their Q国际农业科技大会 11第一名 4500字30、速冻汤圆的生产方法 中国食品报15 第一名3000字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电子学报》没听说,但是《电工技术学报》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有所了解,电工技术学报的影响在国内应该排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前面,处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的后面,几乎是第二,所以要求要高一些。管事是看你的内容,创新点要足,内容一定要写清晰,明了。
电工技术学报和电子学报在很多高校里是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同一等级,归入了A类期刊;电力系统自动化归入了B类期刊。也就是说电力系统自动化比其它两个期刊好发,没电力自动化设备好发,但毕竟是EI检索的,所以相对于CSCD非EI期刊也是没那么好发的,关键还是看创新点怎么样。
电工技术学报快!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各种拖同时投稿了这两个期刊,前者复审都结束了,后者的初审意见还没回来。而且,电工的编辑要比电机的编辑好太多!!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二、期刊级别的认定机构 1、政府认定 政府认定是一种最权威的认定方式,因为政府可将其对期刊级别的认定纳入政策文件中,如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虽然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为期刊定级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期刊定级表,但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文件中都有涉及期刊定级的内容,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上文提到的职称文件中的规定都是政府对期刊级别的抽象认定,由于政府文件具有政策性和强制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政府认定还有另一种方式,即政府组织的评奖。评奖在广义上也可看作是一种级别认定,如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国家期刊奖的评选,第一、二届百种重要社科期刊的评选,由省级出版管理机构组织的评选都属此类。 2、学术机构的认定 政府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而学术机构的认定则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学术机构的认定对社会虽无强制性,但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社会部分认可或全部认可的效果。学术机构认定期刊级别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学术机构的权威性和它所采用的科学的认定方法。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权威的学术机构有:(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年5月)。(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2000年1月)。(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2月)。(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3月)。(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上述学术机构认定的期刊等级已被有关期刊广泛地用于自我宣传。 三、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 期刊级别的认定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期刊分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二是以什么方式表示期刊分级的结果。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本文涉及的认定方式仅指第二个方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奖 评奖的一般特点是期刊的主动参与(参评期刊须提供原始材料参与竞评)和只涉及少数期刊,对未评上奖的期刊不作任何认定。由于评奖的操作机构不同,故评奖的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也各有不同。严格、规范、完备的评奖至少应具备这么几个条件:(1)有公开的、规范的申报评审条件和程序,有权威的评审组织。(2)有明确的指标限定。(3)有评选周期的规定(不是一次性的或无期限的,因为期刊的质量是动态的),如国家期刊奖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评奖。 非政府类的评奖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四、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五、几种主要的期刊定级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6、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7、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杂志社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