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的格式要按照论文的要求去排版,而且这个排版也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论文编写完成后,为了醒目和便于读者阅读,可为论文编写一个目录。目录可分章节,每一章节之后应编写页码。 前言 前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它包括: (1)选题的缘由。 (2)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 (3)说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 (4)概括成果及意义。
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字体要求: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宋体。5、关键词4号宋体,内容为小4号宋体。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7、正文文字另起页,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25倍行距。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1、题目2、摘要3、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
我 ,是,能给您的 做的, 你的要求, 来给我,发。 的
您好! SCI论文的完成通常是多人合作完成的,科研论文的主要的参与人都是该文的作者。标题下面依次是第一、第二、第三??????作者,通常要按贡献大小排顺序。越靠前对该文章的贡献越大,当然所担当的责任也就越大。所有作者位置中最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位置,第一作者就是最前面的,一般是文章贡献最大的人:通讯作者一般国外期刊是放在最后面的,也有放在第二作者位置上的,看具体期刊的要求来确定,通讯作者通常是导师或科研项目组的总负责人,通讯作者的右上角一般加有标注。
本科生除非是天才,一般不会有惊人的思想,这样论文就不会有太多的新意,多数情况下不会涉及专利。既然是这样,论文的目的就是学习写论文。不会影响你的研究生报考、学习。而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人相信“学校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的论文是一位老师写的。她只要署了名,发表了,他就弱势了。你时刻可以把论文展示给别人看,别人不但看到了你论文中体现出来的才华,同时也看到了你为人的智慧。何乐而不为呢?
百度经验:参考文献列表如何快速自动排序
\usepackage[sort&compress]{natbib}
结论:问题分析完毕后,即结束语、结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反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结论之后是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最后是附录: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1”,“图2”;“表1”,“表3”;“式(1)”,“式2”;“文献[1]”,“文献[2]”等。
Word中利用尾注插入参考文献1、将鼠标光标在需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点击“插入”菜单,选择“引用”,接着选择“脚注和尾注”,弹出“脚注和尾注”窗口; 2、点击“尾注”,选择“文档结尾”,编号格式选择1,2,3,接着出现下面的画面;接着编辑出现文档结尾的尾注,编辑完成后如图; 3、交叉引用:“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只能选“尾注编号”而不能选“尾注编号带格式”,否则后来交叉引用加上的方括号不是上标格式),选中需要的文献1。(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只是个链接而已)。为此可以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4、将文中和尾注编号加上方括号:(1)用鼠标或者“Ctrl+Home”回到文档的起始位置;(2)菜单“编辑”,“替换”或者直接用“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3)在“查找内容”文本框里面输入“^e”(若是脚注时为f),在“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尾注、脚注都是它,当然也可),然后点击“全部替换”效果如下:(一定要区分中英文全半角,另外建议最好都引用完成之后再加方括号,否则会出现一层层方括号) 5、文中和尾注的标号都已经加上了方括号,但是交叉引用部分还没有加上。对交叉引用的序号进行处理:(1)菜单“工具”,“选项”,“视图”选项卡,在“显示”部分点选“域代码”,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键“Alt F9”显示域代码,可以看见交叉引用的部分已经变成了代码;(2)菜单“编辑”,“替换”或者直接用“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3)在“查找内容”文本框里面输入“^d NOTEREF”,在“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并将光标置于该文本框中,然后点击“高级”按钮,再点击“格式”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样式”,接着会打开“查找样式”对话框,选择“尾注引用”样式;(用后需取消才能再次用) (4)完成上述工作后,“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内容变为下图,注意“替换为”文本框下面的“格式”一行; (5)点击“全部替换”,在菜单“工具”,“选项”,“视图”选项卡,在“显示”部分取消选择“域代码”,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键“Alt F9”取消显示域代码,效果如下: 6、工作还没有完成,不难发现在文档的结尾的尾注上面有一个横线,这是尾注分隔符,去除办法如下:(1)将文档视图切换为“普通视图”,方法是点击屏幕左下角的第一个按钮; (2)菜单“视图”,“脚注”(或双击文中引用处数字),效果如下; (3)在“尾注”下拉列表框里面选择“尾注分隔符”,然后选中分隔符横线,删除它;(4)在“尾注”下拉列表框里面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删除(当尾注出现跨页的情况是会用到“延续分隔符”的);10、再回到“页面视图”,效果如下: 11、下面的工作是如何对尾注的格式进行修改,默认情况下“尾注文本”样式是不出现在“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的,这时候要修改其格式:(1)将尾注文本选上,在“格式”,“样式和格式”或文档的右面的“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里面的“所选文字的格式”里面会出现“尾注引用”,点击右面的向下按钮,选择“修改”,这样就可以修改“尾注引用”的格式了; (2)如何让“尾注引用”样式出现在“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请选择要应用的格式”里面呢?在“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右下角的“显示”下拉列表框里面选择“自定义”,出现“格式设置”对话框; (3)在“可见样式”里面选择“尾注引用”,或者点击“全部显示”按钮,然后确定。这样“尾注文本”样式就出现在了“请选择要应用的格式”里面,修改其格式的方法和修改其他样式的方法相同;(如果感觉尾注数字符号偏小,可将之改为正文样式或直接清除格式)12、有时候在文的一个位置需要引用多个文献,形如“文献[1-5]”,这样的格式该如何实现呢?用尾注在文章同一处插入多个参考文献,例如[1][2][3][4](加方括号方法同前),要把它变为[1-4],并且不改变后面尾注的顺序。方法是用尾注插入四个参考文献后, 手动选中不要的中间部分并将字体格式选为隐藏文字,然后输入“-”即可。(逗号或其它符号分隔的类似)
参考文献常见的排序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顺序编码制,按照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参考文献编号[1][2][3],在正文中引用的位置用上标的形式标上序号;顺序编码制引用单篇文献的示例如下:第二种是著者-出版年制,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并置于“( )”内,倘若正文中已提及著者姓名,则在其后的括号内著录出版年。文后按照作者的姓名排序,这种情况下参考文献列表是不编号的。这也是题主采用的方式。著者-出版年制引用单篇文献的示例如下:著者-出版年制的参考文献格式如下:附:在Word快速按照首字母排序的方法: 按 Ctrl 键,打开功能菜单,然后打开「添加书签」窗体; 在参考文献列表前一个段落创建书签:_RefsStartLoc; 在参考文献列表后一个段落创建书签:_RefsEndLoc; 按 Ctrl 键,打开功能菜单,然后打开「文献列表排序」窗体; 在「文献列表排序」窗体中选择:自定义顺序、英文在前、中文升序、英文升序,然后点击「更新列表」按钮以更新文献列表中的排序; 最后在「文献列表排序」窗体中点击「开始排序」按钮,即可完成参考文献列表的快速自动排序。
你如果想要word版的或详细的内容,请发邮件到河 南 科 技 大 学毕 业 设 计(论 文) 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 院 (系)□□动物科技学院 专 业 □□××× 指导教师 □□××× 2010年 6 月 5 日毕业设计(论文)包含内容及装订顺序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中英文摘要(含关键词) 目录 前言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外文资料译文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三号黑体,上、下各空1行,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摘 要(三号黑体,字间空1格居中打印,下空1行。)□□××××××××××××××××××(摘要2字下空1行打印内容,400-500字,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2格)××××××××××××××××××××××××××××××××××××××××××××××××××××××××××××××××××××××××××××××××××××××××××××××××××××××××××××××××××××××××××××××××××××××××××××××××××××××××××××××××××××××××××××××××××××××××××××××××××××××××××××××××××××××××××××××××××××××××××××××××××××××××××××××××××××××××××××××××××××××××××××××××××××××××××××××××××××××××××××××××××××××××××××××××××××××××××××××××××××××××××××××××××××××××××××××××××××××××××××××××××××××××××××××××××××××××××××××××××××××××××××××××××××××××××××××××××××××××××××××××××××××××××××××××××××××××××××××××××××××××××××××××××××××××××××××××××关键词(摘要内容下空1行顶格打印,小四号黑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文中英文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体。)Title(三号大写,可分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2个字符空格)ABSTRACT(英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打印“ABSTRACT”, 三号大写,其下空2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英文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号小写,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300-400字)××××××××××××××××××××××××××××××××××××××××××××××××××××××××××××××××××××××××××××××××××××××××××××××××××××××××××××××××××××××××××××××××××××××××××××××××××××××××××××××××××××××××××××××××××××××××××××××××××××××××××××××××××××××××××××××××××××××××××××××××××××××××××××××××××××××××××××××××××××××××××××××××××××××××××××××××××××××××××××××××××××××××××××××××××××××××××××××××××××××××××××××××××××××××××××××××××××××××××××××××××××××××××××××××××××××××××××××××××××××××××××××××××××××××××××××××××××××××××××××××××××××××××××××××××××××××××××××××××××××××……KEY WORDS(小四号大写): ×××××, ×××××, ×××××, ×××××, ×××××(4-6个实词,小四号小写,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上、下各空一行)目 录(3号黑体居中打印,目录两字中间空一格)摘要Abstract符号说明(必要时)1□前言………………………… ……………………………………………………… Y1□×××××……………………………………………………………………Y1□×××××………………………………………………………………………Y2□×××××………………………………………………………………………Y2□×××……………………………………………………………………………… Y2□材料与方法…………………………………………………………………………Y1□×××××……………………………………………………………………Y2□×××××…………………………………………………………………………Y1□×××××………………………………………………………………………Y2□×××××………………………………………………………………………Y3□×××××………………………………………………………………………Y4□×××××………………………………………………………………………Y3□结果与分析…………………………………………………………………………Y1□×××××…………………………………………………………………………Y1□×××××………………………………………………………………………Y2□×××××………………………………………………………………………Y2□×××……………………………………………………………………………… Y4□结论与讨论…………………………………………………………………Y1□×××××…………………………………………………………Y1□×××××………………………………………………………………………Y2□×××××……………………………………………………… ………………Y2□×××××…………………………………………………………………… ……Y参考文献…………………………………………………………………………………Y致谢………………………………………………………………………………………Y附录I□××××(必要时)……………………………………………………………Y附录II□××××(必要时)……………………………………………………………Y图I□××××(必要时)……………………………………………………………Y1□前言(三号宋体加粗居左打印,段前、段后各空1行打印内容)1□××××××××××(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空5行打印内容)1□××××××(小四楷体)□□×××××××××××××××××××××××××××××(小四宋体)×××××××××××××××××××××××××××××××××。2□××××××(小四楷体)□□××××××××××××××××××××××××××××(小四宋体)××××××××××××××××××××××××××××××××××。2□××××××××××(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空5行打印内容)……□□××××××××××××××××××××××××××××(小四宋体)××××××××××××××××××××××××××××××××××。2□材料与方法 (用三号宋体加粗居左打印,段前、段后各空1行打印内容)1□××××××××××(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空5行打印内容)□□××××××(小四宋体)××××××××××××××××××××××××××××××××××××××××××××。1□××××××(小四楷体)□□×××××××××××××××××××××××××××××(小四宋体)×××××××××××××××××××××××××××××××××。2 □××××××(小四楷体)□□××××××××××××××××××××××××××××(小四宋体)××××××××××××××××××××××××××××××××××。2 □××××××××××(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空5行打印内容)□□×××××××××××××××××××××………3□结果与分析(用三号宋体加粗居左打印,段前、段后各空1行打印内容)1□××××××××××(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空5行打印内容)1 □××××××(小四楷体)□□×××××××××××××××××××××××××××(小四宋体)×××××××××××××××××××××××××××××××××××。2 □××××××(小四楷体)□□×××××××××××××××××××××××××××(小四宋体)×××××××××××××××××××××××××××××××××××。2□××××××××××(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空5行打印内容)□□×××××××××××××××××××××××××××(小四宋体)××……4□讨论(用三号宋体加粗居左打印,段前、段后各空1行打印内容)1□××××××××××(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空5行打印内容) □□××××××(小四宋体)××××××××××××××××××××××××××××××××××××××××××××。2□××××××××××(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空5行打印内容)……5□结论(用三号宋体加粗居左打印,段前、段后各空1行打印内容)参考文献(单独排页,三号宋体居中打印,段前、段后各空1行,居左打印内容)1、参考文献大于20篇。2、下空一行按顺序列出参考文献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每条参考文献的编号单独对齐,具体内容按行左对齐。3、在正文中按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作为上角标,例如:“……建立了模拟加载实验台[5]”。4、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c”;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例:[1]□蓝保卿,李嘉钰,段全绪,等中国牡丹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9-[2]□袁涛,张三丰中国牡丹部分种与品种(群)亲缘关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3]□康业斌速克灵对烟草赤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植物保护学报,1998,25(1):85~[4]□Cai X, Takken F LW, JoostenM H A J, et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AVR4 and AVR9 results in distinct patterns of hypersensitive cell death in tomato, but similar patterns of defence related gene exp ression[J]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01, 2 (2) : 77~86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文献类型 专著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研究报告 论文集 标准 专利 报纸文章 其它文献标识 M J D R C S P N Z致□谢(单独排页,两字中间空一格,三号宋体居中打印,段前、段后各空1行打印内容)□ □×××××(下空一行用小四号宋体打印致谢内容)××××××××××××××××××××××××××××××××××××××××××××××××××××××××××××××××××××××××……。姓名×××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日附□录(单独排页,两字中间空一格,三号宋体居中打印,段前、段后各空1行。)附录题目(四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是附录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若有多项附录,可先分类,在按顺序编号,如:附录I□××××(必要时)附录II□××××(必要时)图版I□××××(必要时)图版II□××××(必要时)注:一、 论文中图、表说明1、图:图前、图后空1行。图中说明一律采用中文标注,五号楷体。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标注在分图的左上角,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2、表格:表前、表后空1行。表题采用中文五号黑体,序号为表1、表2依次编制。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表内汉字用五号宋体。3、公式:公式书写应在中文中另起一行。后续内容需要引用的公式后应注明序号,该序号按顺序编排,如公式1、公式2。二、文中计量单位及其它1、量和单位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GB3100-3102-93)。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小于1的数,小数点前的0不能省略;小数点前或后超过(含) 4位的数字,从小数点左右每3位空1 /4格;同类型一组数的有效位数应相等。例如:计量单位 公顷 千克 米 ppm ppm 克/毫升 摩尔 转速 温度 pH论文中 hm2 Kg m mg/L mg/Kg g/mL mol/L r/min-1 ℃ pH图、表 hm2 Kg m mg•L-1 Mg•Kg -1 G•mL-1 mol•L-1 r•min-1 ℃ pH2、拉丁文学名拉丁文的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在中英文摘要、正文和图表中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之后依次出现时,属名缩写。牡丹(P suffruticosa Andrews)滇牡丹(P delavay Franch)3、缩略语应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缩写形式。文中的缩写符号需在第一次出现时标明全称。如乙二胺四乙酸,英文全文Ethylene diamine tetracetic acid,缩写词EDTA。4、译文译文的排版格式同正文,单独排页、编页码,译文最后空一行,注明译文原文出处。如:译自:Fawe A, Abouzaid M, Menzies J G Siliconmediated accnmulation of flavonoid phytoalexins in cucumber[J] Phytopathology, 1998, 88(5): 396-
M:代表专著 C:代表论文集 N:代表报纸文章 J:代表期刊文章 D:代表学位论文 R:代表报告 S:代表标准
中国汉字人名的翻译,可采取的方法推荐如下:还是以光头强的名字来举例。首先应该按照汉语拼音来拼写汉字,然后按照英语姓名的顺序排列,而且应该区分汉字的音节,那么就光头强的英语姓名应该写成:tou-qiang guang。在填表或比较正规场合使用的时候,为了更加清晰,可以写成guang,tou-qiang。如果要简写,可以写成T-Q guang,这样就没有任何歧义了。
word怎么排版成一页里左右对应的解决方法如下: 1、打开要排版的文档, 2、点击菜单的“格式” 3、点击工具栏中的“分栏” 4、选择2。 这样操作完了以后,就可以排成左右两栏对称的了。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文献引用格式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期刊文章的格式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文献引用书写技巧: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阅读文献主要分为3个阶段:一、判断论文是否值得读1、读标题和关键词 推测这篇论文的大致主题和内容,以此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否需要 2、读摘要 摘要会说明论文的基本内容、方法特色、主要贡献,是整篇论文内容的浓缩,非常重要。3、看结论 跳过前言、实验的方法等部分,直接看作者得出的结论,如果结论和你不是很相关,同样地舍弃这篇论文。二、读论文 1、读图表和数据在查看实验细节之前,先花点时间看下图表和数据。2、读引言 引言的功能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下这篇论文想解决的问题和它的重要性。3、读结果和讨论结果和讨论是论文的核心,值得花费大部分时间来阅读。4、读实验这是论文中最晦涩难读的部分,所以要放在最后。当这部分需要仔细阅读,了解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阅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三、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完论文后还需要认真做笔记。一份好的笔记,可以帮你把一篇论文的重要内容全部“偷走”。这样下次只需要看自己的阅读总结即可,不需要再对论文进行重新阅读。
如何自动生成参考文献
文献引用格式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期刊文章的格式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文献引用书写技巧: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