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括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必要时应当有附图)及其摘要等一系列文件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权利要求书作为法律文件之一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权利要求书本质的作用之一在于确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无论是专利的代理、审查、推广,还是在无效宣告及侵权诉讼等程序中,都是以权利要求书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基础[1]。由此可以看出,撰写出高质量的权利要求书对于专利新申请是十分重要的[2]。有质量的专利就是有效的专利,而对专利质量的评价主要分为技术评价、法律评价和市场评价三个指标。通过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技巧,能够对某些专利质量指标进行改进。专利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进行限定,而权利要求的限定具有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一项权利要求本身的保护范围,更多的是体现广度,一项专利或其申请中权利要求数量的多少,体现了申请人在深度这一维度的策略性布局。二、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的概述《专利法》第59条第1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3]。因此,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也是判断他人是否侵权的依据。权利要求书和权利要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更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权利要求书是专利申请人为获取专利权而撰写并向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的一项重要文件。权利要求则是指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具体的技术特征,一项权利要求书中可以包含多个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书是权利要求的载体。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后,权利要求是作为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依据,其对专利的概括程度与专利保护范围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为了充分保护申请人的利益,权利要求应能够谋求尽可能大的保护范围。一般而言,权利要求数量越多,专利的保护范围越大,说明专利的原创性越高,专利质量也越高,同时遭遇侵权和诉讼的频率也越高[4]。三、关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权利要求的撰写有多种撰写方式,应当要和技术交底材料的内容相适应[5]。撰写前排除明显不能获得专利保护的主题撰写以前,首先要排除不符合《专利法》第2条有关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定义的主题,排除明显属于《专利法》第5条或者第25条不能授予专利权的客体,排除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4款有关实用性规定的主题。 撰写要求(1)权利要求书应当包括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2)独立权利要求应当满足下列要求:①在合理的前提下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申请人的而利益;②清楚简明地限定其保护范围(《专利法》第26条第4款);③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2款);④对于现有技术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专利法》第22条第2款、第3款);⑤符合《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关于独立权利要求的其他规定。(3)从属权利要求应当满足下列要求:①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②与被引用的权利要求之间有清楚的逻辑关系(《专利法》第26条第4款、《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2条);③当授权后面临不得不缩小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情况时,能提供充分的修改余地;④符合《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关于从属权利要求的其他规定。(4)撰写多个独立权利要求的,多个独立权利要求之间应当具有单一性。 权利要求撰写的方式(1)不考虑概括的撰写方式撰写的核心任务是找到技术交底材料中的区别技术特征,并围绕区别技术特征撰写权利要求书,将起到基础、根本作用的区别技术特征作为发明点。技术交底材料如果针对发明点只有一个实施例,一般不需要考虑对实施例的概括。1)不需要对多个实施例的概括情形以下几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对涉及同一技术内容几个实施方式进行概括:①如果技术交底材料只给出一个技术主题之下的一个实施例的情况,一般不进行上位概括或者功能性概括;②如果技术交底材料给出了多个实施例,但是多个实施例的之间为主从关系,可针对基础结构的产品撰写独立权利要求(不需要概括),而将其他几种结构的产品作为该独立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撰写;③如果交底材料中明确给出了上位或者功能概括的方式,也不需要考虑多个实施例的概括问题。2)权利要求不需要概括的情形下的撰写步骤针对不需要概括的权利要求,通过以下6个步骤撰写:第一步:技术特征分析。第一步技术特征分析中包括两个方面:列出全部技术特征;分析技术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步:找发明点。找发明点的步骤中包括两个方面:技术对比,找出区别技术特征;在区别技术特征中确定发明点。第三步:确定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第三步中,应当根据第二步中确定的发明点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比,确定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四步:确定必要技术特征。必要技术特征是解决最根本技术问题必不可少的特征,实际产品必不可少的特征不一定是必要技术特征。第五步: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在第四步确定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完成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分为两个方面:①确定主题名称。主题名称一般限于技术交底材料提供的产品或者方法的名称,主题名称一般不需要概括。主题名称注意不要出现区别特征;② 对必要技术特征在语言上进行调整。将第四步确定的必要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做比较,将它们共同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区别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特征部分。第六步:撰写从属权利要求。对其他附加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将那些对申请创造性会起作用的附加技术特征写成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如果从属权利要求的数目不多,现有技术的特征也可以写入从属权利要求中。(2)多个实施例的概括撰写方式如果针对发明点有两个以上的实施例,尽可能将其共性在一个权利要求中进行概括。1)多个实施例需要概括的判断对于具有多种不同结构的产品权利要求而言,在撰写权利要求时,首先应当分析这些不同结构的产品之间的关系:①多个实施例的改进之间为主从关系;②多个实施例为并列改进,各改进方案之间具有相同的构思。多个实施例可以进行概括。如果这些不同结构产品之间是并列的、且满足单一性要求的技术方案,则应当尽可能对这些不同结构的产品采用概括方式(上位概括或者功能性概括)的技术特征加以描述,从而将这些不同结构的产品都纳入独立权利要求中;在此基础上再分别针对这些不同结构的产品的区别撰写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多个实施例无法进行概括,可以分别针对这些具有不同结构的产品撰写独立权利要求:③多个实施例为并列改进,各改进方案之间不具有单一性。如果几种不同结构的产品是并列的技术方案,且彼此之间不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则只能分别在两件专利申请中以独立权利要求方式撰写。2)需要概括的权利要求的撰写步骤针对需要概括的权利要求,仍然通过前面介绍的6步法进行撰写,在第4步确定必要技术特征时,需要对多个实施例的共同点进行概括。对于针对发明点有两个以上并列实施例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概括:①功能性概括,采取具有……的功能的装置/部件/结构的概括方式;②功能性概括,但是不出现部件名称,而是直接以功能代替具体结构;③上位概括,采取部件的上位名称代替具体部件;④上位概括,不出现上位名称,而是用省略具体结构的方式表述。(3)并列发明点的写法如果最根本的区别特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则属于并列发明点。1)并列发明点的判断。出现以下情形时,需要考虑并列发明点独立权利要求的布局问题:①技术交底材料中明确给出了发明所要解决的多个最根本的技术问题,多个根本的技术问题是并列的,无依存或者主从关系,实施方式之间也没有相同构思;②虽然技术交底材料中只有一个最根本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有多个实施方式,多个实施方式之间不具有相同的构思,无法进行概括,撰写为多个并列的独立权利要求又不具有单一性。2)并列发明点的布局方式。对于技术交底材料有多个发明点的撰写,首先在第一件专利申请中,技术交底材料给出的技术内容都要写入到权利要求中。这时,第二个发明可能会写为从属权利要求。但是为了充分的保护发明创造,还需要针对第二个发明点撰写成另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及其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并建议委托人在同日另行提出一件专利申请。3)撰写步骤。并列发明点的撰写与前面介绍的6步法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个步骤7。在第二步确定发明点时发现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并列发明点时,在第五步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先以第一个发明点为核心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在步骤7中,以第二个发明点为核心再撰写第一个独立权利要求。(4)并列主题如果技术交底材料中出现了产品、制造方法、化学成分、配套的设备等内容,则考虑为并列主题。对于每一个主题,都需要写成并列独立权利要求。如果技术交底书给出发明创造的若干技术主题,则首先要确定技术主题,在每个技术主题下,分别按照6步法进行撰写。1)判断技术主题的类型及数量在阅读技术交底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判断出技术交底书中描述的技术主题的类型,是产品还是方法?如果技术交底材料中涉及多个技术主题,在技术特征分析后,通过特定技术特征的比较确定多个主题之间是否具有单一性。对于不具有单一性的并列技术主题,需要撰写另案申请的权利要求。2)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并列独立权利要求有两种撰写方式:①引用式并列独立权利要求,例如,多个独立权利要求写为:“一种XX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ABCD。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XX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B’C’D’”一种YY设备,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XX设备与M设备连接起来。”引用式撰写方式一般用于相互有专属配合关系的独立权利要求。②相互不引用的独立权利要求,例如,多个独立权利要求写为:“ 一种XX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ABCD。一种XX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B’C’D’。”四、权力要求书撰写注意事项从创造性的角度看为满足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在申请文件撰写中需注意:充分检索和分析现有技术、权利要求撰写要提炼发明点、说明书撰写应证明发明创造性的证据。(1)充分检索和分析现有技术 一般而言,专利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已经对先期技术有了一定的检索和了解,然而在专利撰写过程中仍有必要进一步全面检索,并深入分析现有技术,看在研发过程中是否有相关文献披露,是否仍然对现有技术具有贡献点,这不仅让撰写者更全面和客观地理解现有技术,更能让撰写者明白专利申请相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即发明点,这有利于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撰写中对核心内容的把握。(2)权利要求撰写应提炼发明点权利要求书是申请人对所保护的技术内容和保护范围给出清楚、准确限定的法律文件,是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权利要求的撰写应注意表达具有创造性的发明创造的内容与范围,在撰写中需提炼发明点,即为专利申请的技术带来创造性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一般情况下,建议专利申请人在撰写时对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有度的概括,不要一味追求大的保护范围而过度地抽象概括,使方案本身发生畸变,从而影响对整个方案的理解和技术性的判断,为其后续审查以及专利申请人的利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角度看(1)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的关系权利要求书是申请人对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用法律语言进行的描述,也是授权后专利保护的技术范围,它分为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含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可以独立存在。在一份权利要求书中,独立权利要求主题的类型必须是明确的,或是方法独立权利要求,或是产品独立权利要求,而不能在一个独立权利要求中既包括方法又包括产品。从属权利要求是对其独立权利要求的补充限定,限定的技术特征一定 是已经出现于在前的权利要求中。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体现宽,主要是起到专利“进攻”的作用;而从属权利要求则是对独立权利要求进行补充限定,起到专利 “防守”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和多个从属权利要求。(2)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度”的把握虽然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体现宽,但并不是越宽越好,应该有一个度的把握。在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切勿将权利要求写得较为宽泛,特别是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独立权利要求的范围太宽,所涵盖的必要技术特征过多,可能会涉及他人专利已有的技术特征,使权利不稳定,易于被他人宣告无效。同时独立权利要求的范围太宽,也容易导致与公知技术发生冲突,遭遇公知技术抗辩。(3)独立权利要求切忌写入非必要技术特征 必要技术特征是指生产产品时技术上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出发明全部的必要技术特征,把非必要技术 特征写入独立权利要求,将导致专利保护范围过窄,使专利的保护陷入被动,很难指控他人侵权。 (4)对权利要求书的自查和优化选择 在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后,应该从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的角度进行自查,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应相互对应,尽量删除不必要的用语和限制。在对从属权利要求进行自查时,应审视从属权利要求是否尽可能引用了独立权利要求,是否附加技术特征,是否对其独立权利要求进行补充限定,二者之间的层次是否相差过大。对同一项发明申请,申请人可以撰写几个不同的权利要求书进行比较,因为要达到既符合国家专利局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的要求,又能恰到好处地保护申请人的利益是很不容易的,多撰写几个权利要求书,有利于申请人在反复比较过程中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另外,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比其引用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窄,所以独立权利要求如果能够满足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要求的话,从属权利要求也同样能够满足这一条件。从属权利要求应当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因为从属权利要求包含了独立权利要求中所有的技术特征,并增加了一些新的限定特征[6]。从权利要求的数量来看将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概括得恰到需要注意:(1)独立权利要求的数量:数量越多越能从不同角度如产品和方法上对技术进行充分保护;(2)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数量越多越能对抗他人申请同样或类似的专利,从而与独立权利要求共同构成完整的权利保护体系;(3)独立权利要求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的数量:在专利技术创造性确定的情况下,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中区别特征数量越多,一般会导致专利保护范围越小[6]。在符合“清楚”要求的前提下,专利申请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比较上位或者比较概括,专利的保护范围就较宽,如果写得过于具体或加进了非必要技术特征,则专利权利范围变小。但也不能认为撰写得越上位越好,其原因是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过于上位会导致权利要求的不支持,无法有效对抗他人的无效宣告请求,降低专利的稳定性,以至于专利质量同样会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将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才算合理。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三条: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八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条: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一条: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外观设计。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或者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二条:申请人可以在被授予专利权之前随时撤回其专利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56章。sci谜案集是作者耳雅以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又叫七五)为基础改编的现代探案悬疑小说,在晋江原创网连载。通过各种现代刑侦科学的探案手段,包括犯罪心理学、行为分析学、以及法医学等,侦破各类疑难案件。主要讲述了一桩桩匪夷所思的案件,一个个令人费解的谜团,学术究竟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在申报之前没有和你一样的,具体的话就专业了,要考虑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了。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发明专利经过了实质审查,一般不会存在无效的问题(但是也会有)但是,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没有经过实质审查,只要符合法定形式要件,知识产权局就发给专利权证书在专利维权的时候,如果是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第一件事就是要看一下是否有可能专利无效 同样,在遭遇专利维权的时候,被告往往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涉案专利无效如果涉案专利无效,自然不存在侵犯专利权的问题了那么申请专利无效的理由有那些呢? 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依照专利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应当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和必要的证据一式两份无效宣告请求书应当结合提交的所有证据,具体说明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并指明每项理由所依据的证据 前款所称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是指被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三条或者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或者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或者依照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不能取得专利权"1、专利法第二条:关于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定义;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进行保密审查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3、专利法第二十二条:关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规定,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最常用的理由;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4、专利法第二十三条:关于外观设计授权条件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5、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关于说明书清楚、完整、实现的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6、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关于权利要求书的依据,清楚、简要、限定的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7、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图片或照片清楚显示要保护的外观设计的规定;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8、专利法第三十三条:修改超范围的规定; 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9、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独立权利应当整体反映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必要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10、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第一款:分案申请可享有优先权,但不得超出原申请记载的范围;依照本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提出的分案申请,可以保留原申请日,享有优先权的,可以保留优先权日,但是不得超出原申请记载的范围 11、专利法第五条:违反法律、遗传资源的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12、专利法第二十五条:6种不授权的情形;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13、专利法第九条:同样发明创造只授一项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综上,在专利维权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申请专利无效的情况以上所提到的十三种理由是法律规定的申请专利无效的理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用其中,第三项理由,即有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规定,是被适用最多的理由
一般会要求是前三名因为发明人的顺序觉得了在专利中的贡献程度
不是吧
重新启动后异常终止( 09年2月20号22点22分59秒)标签: 杂谈标签: 杂谈 If a job terminates abnormally, the checkpoint/restart facilities allow you to restart the job, as follows:如果工作异常终止,检查/重新启动设施让您重新启动的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 Automatic step restart, that is, restart by the system from the beginning of a job 自动重新启动的步骤,也就是重新启动该系统从一开始的工作步骤。 * * Automatic checkpoint restart, that is, restart by the system from a checkpoint within a job 自动检查点重新启动,也就是重新启动了系统内的一个检查站的工作步骤。 * * Deferred step restart, that is, restart at a later time from the beginning of a job 递延步骤重新启动,也就是说,重新启动在稍后时间从开始工作的第一步。 * * Deferred checkpoint restart, that is, restart at a later time from a checkpoint within a job 递延检查站重新启动,也就是说,重新启动在稍后的时间内从一个检查站的工作步骤。 *Restarts are controlled by:重新启动控制: * RD parameters on JOB and EXEC 路参数对工作和主管的发言。 (Restart is not supported for started tasks; do not use the RD parameter on the JOB statement for a started ) (重新启动,不支持开始任务;不使用的RD参数就业声明的开始工作。 ) * * Checkpoints, if 检查站,如果书面。 Each time a CHKPT macro is executed, a checkpoint is 每一次CHKPT执行宏观调控,是写一个检查站。 * * The job journal, which is only required for an automatic 杂志的工作,只需要自动重新启动。 In a JES3 system, the programmer can code a JOURNAL parameter on the JES3 //*MAIN statement to control whether JES3 creates a journal for the 在JES3系统,程序员可以代码期刊参数对JES3 / / *主要发言控制是否JES3创造了杂志的工作。 * * In deferred restarts, a RESTART parameter on the JOB statement for the restarting job and a SYSCHK DD statement to identify the data set containing the checkpoint written in response to the CHKPT 递延重新启动,重新启动参数对就业报表重新就业和SYSCHK日的声明,以确定数据集包含检查书面响应CHKPT宏。 (Restart is not supported for started tasks; do not use the RESTART parameter on the JOB statement for a started ) (重新启动,不支持开始任务;不使用参数重新就业的声明开始的任务。 ) *Use of Restart : Either form of restart saves having to execute the job from its 使用重新启动 :任何形式的重新启动节省了执行工作从一开始。 If the job is long, restarting can save a lot of time and computer 如果是长期的工作,重新启动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计算机资源。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restarting, see DFSMS/MVS Checkpoint/Restart 欲了解更多有关重新启动,见DFSMS /泡点/重新启动 。Examples : 例如 : //J1 JOB ,'B MORRISON',RD=RNC / / J1工作, '湾莫里森'路=基站 //J2 JOB ,'H MORRILL' / / j2环球通信工作, '阁下莫里尔' //S1 EXEC PGM=TESTING,RD=R / /一Exec的铂族金属=测试,路= R //S2 EXEC PGM=TESTED,RD=NC / /二Exec的铂族金属=测试,路=数控
2007年。 ChemSusChem是一份以化学和可持续性为界面的顶级跨学科研究期刊,影响因子为411(2017)。该杂志发表了来自化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贡献,是关于可持续性和能源的最佳研究。它 代表ChemPubSoc Europe出版。ChemPubSoc欧洲系列包括:Angewandte Chemie,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European Journal of无机化学,ChemPhysChem, ChemBioChem, ChemMedChem, ChemCatChem, ChemSusChem, ChemPlusChem and Chemistry open。 出版综合论文和通讯,评论和重点,和书评 接替Annali di Chimica -意大利化学学会的分析、环境和文化遗产化学杂志,该杂志于2007年底停止出版。 由亚洲化学编辑学会(ACES)资助 焦点 可持续的化学 绿色化学 环境化学 储能与转换 多相催化 均相催化 生物催化作用 biorenewable资源 生物燃料和生物炼制 可生物降解的 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 制氢和储氢 燃料电池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光电板 清洁合成技术 文化遗产化学 ISSN: 1864-5631(打印)。1864 - 564 x(在线)。柯登:CHEMHY。 目前每年发行24期。
区期刊不论是jcr分区的一区,还是中科院的一区,只要是一区期刊,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学术期刊,这部分期刊发表难度是非常大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的,对于普通作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文章难写,对作者身份职务可能都会有一定门槛,一区期刊是不适合不同作者发表的,一般能发表一区的都是一些专家学者、知名大学教授、或者一些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工作者。 二区期刊仅次于一区期刊,二区sci期刊国内作者发表的就相对多一些了,目前国内一些标准中明确要求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所以二区是很多国内作者的首选,二区期刊发表难度略小,但也要看具体的学科和具体的期刊,一般的规律是二区期刊较一区期刊容易一些。 三区四区期刊的发表难度就会更低一些,但三区四区期刊在国内有些许争议,就是因为上述我们提到的硬性要求,有些单位和高校是不认可二区以下的刊物的,因此,很多作者会认为三区四区刊物不值得发表,没有发表价值,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作者来说,只要能发表sci论文就已经实属不易了,国内也有很多单位只要是sci论文就认可,对分区,没有过多要求,这种情况下三区四区期刊也是可以发表的。
langmuir是顶级期刊相关资料:Langmuir (朗缪尔) 是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期刊之一,创刊于1985年,其名来源于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文·朗缪尔的姓氏。现在的主编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的教授P Gilbert C Walker,主要发表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领域的论文。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683,JCR分区为化学大类2区 Top,小类分区为3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最近几年的年发文量为1700篇左右。Langmuir 为标准同行评审的非开源期刊,出版周期为半月,审稿周期为2~3月,投稿命中率为45%。
发sci,已经不挑刊物了,首先只有计算机方面的期刊才会收录你的文章,再者是SCI要求比较高,发表难度也大,只要能发表你学校或者单位都会认可的,也可以考虑国内的核心,北大核心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个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为避免引起误会,确切的说,不应该叫做“SCI期刊”,因为它是一个科学引文检索模式 。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7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截止至2006年6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SCI期刊共收录30种,其中核心期刊(印刷版/光盘版)16种。被耳鼻喉科专业这30种SCI-E杂志收录都可以称作被SCI收录。
现在叫作柯丽柏蒂了,资生堂下的高端品牌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可投稿期刊 推荐度 期刊名称(Journal name) Sci指数* 杂志影响力** 例文 链接 ecological engineering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conservation biology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UK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bioscience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journal of ecology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marine ecology-progress series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weed biology and management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CJOL)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ecological indicators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ecological economics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ecography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coastal management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revue canadienne de recherche forestiere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biotropica 文 介绍 | 投稿经验 | EigenFactor
JOURNAL OF SENSORS传感器杂志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 但是,仅注重SCI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并不利于国家科技水平的真正提高。如2005年,浙江某高校一位教授因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按照该校政策可以得到近17万元的奖金。可是这些SCI论文大多数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质量并不很高的SCI源刊上,创新成分不多,学术影响不大。这种通过发表低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获奖励的做法,在国内高校中并非罕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在被引用论文统计样本中,中国作者独着论文逐年增加,并超过了国际合作论文。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大学排名稳定在前5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区间和零被引区间。换言之,我国绝大多数国际论文只是发表而已,并没有引起同行关注,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质量的增长。大量的泡沫论文破坏了学术界的合理竞争秩序,浪费了科研资源,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SCI核心库加上扩展库(网络版)有6000余种期刊,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考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JCR(《期刊引用报告》)公布的6000余种期刊分为13大类,在每一类期刊中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及被引频率等指标分成四个区,期刊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第一区期刊加上第二区少量期刊,被界定为顶级刊物。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根据中科院《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的报告,将第一、二区的期刊论文确定为高水平论文,采取不同的奖励标准。如兰州大学规定:SCI一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5万元;SCI二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5万元;其它SCI、EI和权威期刊等相当级别的论文每篇奖励奖金1万元。在国外,也有按用SCI体系间接评价论文质量的有关政策。按照西班牙法律,研究人员如果在ISI影响因子排行榜上前1/3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就能够得到奖励。芬兰政府将对大学医学研究的资助标准与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可见注重论文质量,鼓励原始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很多国内工科学者都会试一试吧IEEE会议属于EI检索。除了计算机的顶级会议,会议和杂志有天壤之别,一般期刊EI就比大部分IEEE会议论文级别高。当然,一个的目的是交流,另一个是发表IEEE的期刊论文的确一般要比它的会议论文质量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绝大部分的IEEE会议并不是由IEEE主办,而是由一些学校或者其他机构主办,这些会议主办方提交申请由IEEE出版会议论文集,所以IEEE只参与后续的出版工作,并没有派遣专家学者参与论文评审。当然,会议非常多,不可一概而论,IEEE Transactions是公认的权威,绝大多数是所属领域的顶级期刊。但是很多IEEE的标志性会议也是非常好的,比如IEEE ICRA(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IEEE CDC(控制领域顶级会议)、ACC(控制领域顶级会议)等,这些会议并不比国内一些EI期刊好中。
刊名: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主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4-0374CN: 31-1600/Q复合影响因子:037综合影响因子:54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生命科学曾用刊名:生物科学信息创刊时间:198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JPHYSCHEM由美国化学会(ACS)创办,是物理化学领域非常著名的杂志,包括A/B/C/Letters四个子刊。这四个子刊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2011年的IF如下:JPHYSHEMA:946JPHYSCHEMB:696JPHYSCHEMC:805JPHYSCHEMLett:213在2012年中科院的大类分区“化学”中,JPCLett和JPCC是二区,JPCB和JPCA是三区,但是小类分区却让人很不解。JPCLett被分到了四个小类里,其中,“物理:原子、分子和化学物理”一区,“物理化学”二区,“材料科学:综合”二区,“纳米科技”二区。JPCC被分到了三个小类里,其中,“物理化学”三区,“材料科学:综合”二区,“纳米科技”三区。JPCB只被分到了一个小类里,“物理化学”三区。JPCA被分到了两个小类里,其中,“物理:原子、分子和化学物理”三区,“物理化学”三区。让人很不解的是JPCB,这么好的杂志竟然被划到了三区。而同类的PHYSCHEMCHEMPHYS(PCCP)2011年的IF是573,虽然IF比JPCB低,在大类分区里也是三区,但在小类“物理:原子、分子和化学物理”里是二区。JPCB和PCCP哪个档次更高,实力更强,影响力更大,大家都明白了。(1)JPCA,因子虽然比较低,但在化学物理、物理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比较内核的研究,如分子动力学等,是比较公认的好期刊,reviewer特专业,仅仅是花架式,会被批的体无完肤的:P(2)JPCB,相对更为偏软物质,高分子等,没有JPCA内核,但属于分子更高层次,如聚集态、超分子等,偏机理、机制,但还有Macromolecules,SoftMatter的竞争,现在因子不高,编辑也在想办法,投稿难度增加。(3)JPCC,大家更为熟悉了吧,不多解释了,偏硬材料、纳米、功能材料,属于Nano领域的中档期刊。前两个期刊属于公认的中档期刊,作为代表作不丢人的。但现在ACS大力发展JPCL,因子上6了吧。但若非要比较,分个一二三四,我个人认为排序时是: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