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专著、论文集、报告。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扩展资料:书写格式: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学术堂提供了参考文献格式并举例说明:(1)期刊[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2)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论文集[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5)报告[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6)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8)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9)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Monograph的缩写。其他的如[N]报纸,[J]期刊,[C]论文集,[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P]专利,[DB]数据库 等等。
普通图书的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页码(任选)[1] 杨黎明, 黄凯, 李恩至, 等 机械零件手册[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0: 20- 所以可以是某一页或某几页连续或断续的均可。
百度经验:参考文献列表如何快速自动排序
[13]陈建国,袁继芳 影响女性休闲运动的因素[J] 安徽体育科技,2005,02:74-75+其中74-75+表示论文页码为74-75,另外有半页内容在78页。[8]宋立中,谭申,周胜林 近10年西方女性休闲研究进展述评[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院,2009,09:68-76+其中68-76+表示论文页码为68-76,另外有半页内容在67页。
自动编号+交叉引用:1、首先,在参考文献部分输入参考文献,例如: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5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周自恒 Android应用开发入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韦乐平, 光同步数字传送网,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2。2、选中这些参考文献,然后“开始”---->>>“段落”---->>>“编号”下拉菜单中选择文档编号样式。3、在论文正文需要添加引用处,“插入”--->>>“交叉引用”,弹出对话框,并选择引用类型 为“编号项”和引用内容为“段落编号”,选择下面框格中的参考文献,点击插入即可。4、将正文中的插入文献编号选中,按组合键“ctrl”+“ shift” +“+”将编号变为上标。5、假设参考文献为:XXXXXXX。在结尾的参考文献中相应的位置插入XXXXXXX文献,在文献1后面敲Enter即可,并输入这个参考文献。原文献2以后的参考文献编号会自动更改。按照上面的第3步骤同样插入新文献2。此时正文中参考文献编号并未自动更改。先ctrl+S保存下文件,选中正文的新文献2和旧文献2,然后右键“更新域”即可。在Word文章末尾按照参考文献格式编辑好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需要插入参考文献标注的地方,点击引用--交叉引用。在弹出的交叉引用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参考文献,点击插入。此时正文中有目标参考文献的编号。将正文中的参考文献的编号调整为合适的格式,比如上标形式,选中参考文献的编号例如[1],然后Ctrl+D弹出字体对话框,勾选上标,确定。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扩展资料:书写格式:(1)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2)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怎么查参考文献的出处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资源爆炸、信息污染、信息安全等诸多问题随之汹涌而来,面对海量的数据源和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在搜索、下载论文的过程中,你是否遇见过找不到相关网页、误入恶意网站、只能看到论文摘要而无法获取全文、查询过程浪费大量时间等等困扰?而作为一名作者,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广泛地传播、引用,不仅可以为学术界做出巨大贡献,对作者本人而言也无疑是最有吸引力和成就感的事。然而在传统出版模式中,作者科研成果的传播却存在着发表为电子版的周期长、作者几乎不参与自身科研成果的传播过程、更不知道自己科研成果被引用和反馈情况等。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信息一对一传递过程中的衰减造成的,例如网络链接失效等。当我们有了DOI,如此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数字对象标识符),出版物被赋予的DOI号是唯一固定的。学术信息资源加上了DOI,就如同贴上了条形码一样,永远指向最有效的链接,无论在互联网的哪里都有迹可寻。为推进中文DOI的发展,2007年初,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公司联合申请,成为DOI的唯一中文注册机构,从而将DOI引入中国。就医学领域而言,万方医学网收录的中文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也已通过DOI成功链接到国外近500余家医学出版机构近500余家的400万条数据。DOI在我们的文献检索过程中究竟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呢?以下内容包括:一、“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兄弟相见;二、从“二次文献”找到其“全文资源”的本尊;三、从“参考文献”追踪其“全文资源”欢迎各位网友查看,喜欢的话请给予评分,以后还有好东西上传免费共享![hide]一、“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兄弟相见如果读者在纸质期刊上,看到一篇文章,可以通过DOI到互联网上通过多种途径去检索从而直接得到获取该文章电子版的地址。包括直接在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或者在万方医学网上搜索;还可以使用DOI解析器,直接输入DOI进行解析;二、从“二次文献”找到其“全文资源”的本尊基于DOI系统的解析机制又能保证从二次文献到全文的有效指引,使得读者既可以有更多的途径来获取二次文献,又可以准确获得链接全文资源的地址。例如在Elsevier公司的文摘引文数据库Scopus,检索到《解剖学报》的一篇文章,Scopus只收录该文章的二次文献,点击获取全文按钮,通过DOI的后台解析,可以直接链接到《解剖学报》全文独家合作的万方医学网获取该文章全文地址。三、从“参考文献”追踪其“全文资源”万方医学网收录了1000多种生物医学中文期刊,基于DOI解析链接服务,为这1000多种生物医学中文期刊的文后参考文献提供了与其全文的直接链接。读者点击参考文献就可以直接链接到全球1500多家中外文出版机构的电子版全文地址,保证了读者对学术研究历程的有效追踪:有关专家指出,知识链接经历了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转移的发展历程:单个出版商的封闭系统,到出版商之间的一对一协议系统,再到多个出版商之间的协议系统,直到以开放链接为基础的全开放系统。而万方医学网正是立足于医学领域,基于DOI的解析与链接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医学知识链接全开放系统。万方医学网通过DOI的引入,逐步实现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链接、二次文献与全文资源的链接、参考文献题录与其全文的链接、中西文数字资源的链接,从而真正达到仅仅利用万方医学网这样一个平台,便可建立与国际数据库医学知识资源链接的目的。于是对作者而言, 这样一个平台的建立,通过纸质资源的电子化、二次引用、参考文献链接等方式,大大增加了自己成果的曝光度,既能更广泛地传播自己的学术成果,又能保证自己学术成果的唯一标识永久被获取。万方医学网愿意继续努力推进中文DOI的发展,为广大读者提供稳定、可靠的检索平台而继续努力!
摘要一般情况不用标注,但是要说明,例如:某某学者提到什么,另外摘要只说结论性的东西,其他学者的结论一般情况下不能作为自己的东西,这可就涉及到抄袭了。正文中,凡是引用的原则上是都要标注,如果是重复出现,你可以只提引用文献的作者。
通常期刊会把很多期合并成一卷,引用文献通常表示为:序号,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如【1】陈军,高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中国动物检疫,2009 VOL26(18)24-252009表示2009年出版其中VOL26表示第26卷(180)表示第18期,24-25表示第24页到25页。"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文章名“道德与文明”是期刊名,2008指2008年出版的(01)可能是卷。[J]就不清楚了,可能是文章类别标示
表示文献类型,标在题名之后,用括号括起来。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电子文献(EB/OL);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是什么样的?
猜
我想,我不用说你也应该知道,参考文献可以为你自己的论文起到一个指引专家的作用,因为我们常人的知识有限,尤其是学生,以他们的学识根本不可能自己分析问题和提出论断,所以需要参考文献作为辅助,来帮助他们写好自己的论文; 参考参考,和参考答案一样,文中可以告诉你一些论点,然后下面做了具体分析,你可以了解专家分析的思路,然后效仿,写出自己的论文,如果没有参考文献,我想你什么都写不出来的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扩展资料:书写格式:(1)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2)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M]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m]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的相关分享,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论文写作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将进行及时的整理并发布在本平台上,大家注意查看!
论文脚注不是参考文献。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是与引用想对应的,引用是指已经发表过的观点,文章或实验结果等,需要在引用的内容后加上1,2这样的上标。在文章末尾列出的,参考文献”顺序需要与文中的上标对应。脚注一般情况下在文章的第一页,正文部分左下侧,是写作者的个人信息,如作者,来源等信息或通讯作者的信息。
[D]代表学位论文。一般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个级别。其中尤以博士论文质量最高,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著作,是收集和利用的重点。学位论文代表不同的学识水平,是重要的文献情报源之一。它一般不在刊物上公开发表,只能通过学位授予单位、指定收藏单位和私人途径获得。扩展资料: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2]辛希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您说的地址是出版社的地址还是电子报的网址呢,如果是出版社地址那是不需要的。参考文献是借鉴他人文章用来佐证自身观点的一种方式,而参考文献的撰写则是确保所述观点的来源、权威以及有效性,只要在参考文献的格式中将文章出处表明完整,能够使人再次找到所参考的文献即可,报纸的地址是不需要写的,但要写清楚报纸的所属报社、文章名称、日期、期号所属版面等情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