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论文写作能更轻松、更快地完成,在收到论文撰写通知后,许多同学会到网上搜集本专业的论文资料,但在网上你能搜到的内容论文查重系统基本上都可以查到,所以,很多同学就有一和疑问:书籍在论文查重的时候会不会算重复率?假如你的论文里有和书本上相同的内容,而且没有做任何修改,这种情况下肯定会被查重系统检测到。尽管没有网络资源那样泛滥,但书本上的内容是公开的,你可以抄到那别人也可以抄到,但是学校图书馆的书比较旧,所以书本上的内容一定不少人会不知道,而且书本上的书也很难公开。书本上的内容虽然会查重,但只要我们不抄袭整本,作为文献引用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要注意引用部分的格式和篇幅,格式错误和引用内容过多还是会算重复率。论文查重系统是否会收录书籍内容,主要还是看这一查重系统的能力,像知网这样的权威论文查重系统由于权限比较高,获取这些文献、图书、期刊等资源比较容易,所以,知网查重系统收录的资源更全面,准确度也更高。一般的论文查重系统由于资源、容量问题,基本不会收录书本上的内容,比对库也要小一点,所以有没有收录书本上的内容主要看查重系统。若想检测结果更精确一些,建议使用数据库中含有书本内容的查重系统,不过这种查重系统的查重费用往往较高,可先用初稿查重系统查重、改重,最后再用这类查重系统定稿。
参考文献可以适当引用,如果引用过多或重复引用,可能会被认为是重复而计算重复率,导致查重不过关。
脚注和尾注都是为选中的文字添加注释,只是显示注释的位置不一样,脚注在你所选文字所在页面的底端,而尾注是在整篇文档的结尾。题注是为插入的图表、表格、公式插入一个标签,会自动的为图片等加入你设置标签,如图1。方便于后期制作图表目录。交叉引用可以理解为把脚注和尾注然后还有题注交叉在一起使用。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文献起止页码。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ml,1998-08-16/1998-10- [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二、注释的格式 (一)中文注释: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 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 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仅有编者的著作。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入“编”或“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b)第二例适用于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这类注释与著作类注释基本相同,但须在书名号后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编者姓名,再在括号后加句号。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说明:(a)先注作者名和篇名,篇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再注出文集或期刊名,文集或期刊名亦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前加“载”字,紧接文集或期刊书名号后注明卷次、册次,然后加逗号;其余与著作类格式同。(b)第一例适用于编者未署名的文集;第二例适用于编者署名的文集。(c)期刊、杂志不必注明编者和出版者。 (5)引用报纸文章例: 陆全武:《国营企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994年8月20日《经济日报》,第3版。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199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第7版。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署名文章。(b)第二例适用于不署名文章或报道。(c)报纸出版时间须注明年、月、日,并置于报纸名称前。(d)报纸不注“页”,而注“版”。 2、当再次引用同一著作中的资料时,注释中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的页码;如引文出自报刊文章,报刊名称及出版日期则可以“上引报刊”四字代替。 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第79页。 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一分册,第140页。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第435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上引报刊,第44页。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上引报刊,第7版。 (二)英文注释: 1、当首次引用一本著作的资料时,注释中须将该书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资料所在页码顺序注明。具体格式如下: (1)专著类: 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23- 说明:(a)作者姓名按通常顺序排列,后面加逗号;书名用斜体,手稿中可在书名下用横线标出;书名后紧接圆括号,括号内注出版地,加冒号,后接出版者名称,再加逗号,然后注出版年代;括号后面加逗号,再注出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页码后加句号表示注释完毕;单页页码用 表示;多页页码用表示,意为pages。(b)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and或& 连接;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et 表示and others,如:Donna Worrall Brown et , Form in Modern English,其余与(a)同。(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以冒号将其与标题隔开,如:Robert KMurray, The Harding Era: Warren G Harding and His Administr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69), (d)著作如系多卷本中的一卷,须在注明页码前,用V加罗马数字标明卷数,如:Ralph F de Bedts, Recent American History: 1945 to the Present,VII (Illinois: Dorsey Press, 1973), (2)编著类: Paul M Angle, , The American Reader: From ColumbustoToday (New York: Rand McNally C,1958), 52- 说明:(a)如编者系多人,则须将写成,如:E B White & Katherine S White, ,A Subtreasury of American Humor,后面的注释内容与著作类同。(b)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须将著者姓名置于书名前,编者姓名置于书名后,如:George Soule, Prosperity Decade: From War to Depression, 1917-1929 ( Henry David et , New York: M E Sharpe, I, 1975), 亦可不注编者,按著作类注释处理。 (3)文集内文章: Erwin Panofsky, “Style and Medium in the Motion Picture,” Problems in Aesthelics, Morris Weitz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 1969), 说明:(a)文章名不用斜体或划线,与其后的逗号均置于引号内。(b)书名采用斜体,后面注出编者姓名,格式与编著类(b)相同。 (4)报刊文章类: Constance M Drake, “An Approach to Blake,” College English, XXIX (April 1968), 541- “Reading Teachers Put on Spot,” The Kansas City Star, May 1, 1969, 16 A 说明:(a)第一例为引用期刊中署名文章的注释,期刊名称用斜体,卷号须用罗马数字标明,然后在圆括号内注出版日期;不必注编者、出版者和出版地。(b)第二例为引用报纸中不署名文章的注释,报纸名称用斜体,后面注出版日期。 (5)电子信息类: 如使用因特网上的资料,须注明资料所在站点详细地址:如。 2、再次引用已引用过的著作时,注释格式如下: (1)仅注出作者姓名、页码即可,如: Soule, E White & K White, , (2)如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同一作者的两本(篇)或两本(篇)以上的著作,则须加注书名, 如:Soule, Prosperity Decade, (3)本注与紧邻之上注所引资料出于同一著作,可以代替,意为“引书同上”或“出处同上”(如本注所引著作并非与紧邻之上注、而是与间隔之上注相同,则不可用代替),如: ③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23- ④I, 51(意为与注释③引书相同,页码不同) ⑤I(意为与注释④引书及页码都相同) 这个说明是本刊采用的基本注释规范,希望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自觉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本注释体例规范。
不需要。放在句号里边。只需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一致就行了。格式是[ ],里边填上参考文献的序号。推荐使用endnote进行参考文献的插入。
论文引用的注释统一采用脚注方式意思是注文要放在书页下端。例如:某篇论文有12页,每页有1处需要注释的地方,全篇共有12处需要注释的地方,假如是尾注的话,要在全文的末尾一次性将12个注释写明,而脚注则是在每页下端标明这一页出现的那1处需要注释的地方。脚注如图扩展资料文档中插入脚注和尾注的步骤:(1)将插入移到要插入脚注和尾注的位置。(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脚注和尾注”菜单项。(3)选择“脚注”选项,可以插入脚注;如果要插入尾注,则选择尾注选项。(4)如果选择了自动编号选项,Word就会给所有脚注或尾注连续编号,当添加、删除、移动脚注或尾注引用标记时重新编号。(5)如果要自定义脚注或尾注的引用标记,可以选择自定义标记,然后在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作为脚注或尾注的引用符号。如果键盘上没有这种符号,可以单击符号按钮,从符号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符号作为脚注或尾注即可。(6)单击确定按钮后,就可以开始输入脚注或尾注文本。输入脚注或尾注文本的方式会因文档视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脚注
word必备技巧:使用脚注和尾注为文章添加注释。
这几天,同学群里,毕业论文查重是正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在毕业之前,要早点写完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完后,不是大功告成了,这只是一个开头,苦难的论文查重就来了,而且查重并不是一次就能合格,有可能要多次论文查重。如果论文查重结果合格的话,也要注意一个时间问题,因为网络论文每天更新几千万篇,万一有和你论文内容相似的论文或者语句上传网络了,很可能你的论文查重就功亏一篑了。现在是2月底,马上就要到六月了,时间过得很快,6月是毕业答辩。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完成了毕业论文。有些学生在写自己的毕业论文。无论是写自己的毕业论文还是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你必须充分了解论文查重,并高度重视论文查重这个事情。写论文的时候,去多看别人之前写的论文,这些文献一定有和你表现的中心思想一样。或者和你的毕业设计有共同点。参考这些文献,然后引用一些内容,这些引用部分很有可能在论文查重中被论文检测系统查出来。知网查重的字数限制是多少?论文引用,有两种表达方式,会被论文查重软件系统标明为引用:引用的语句有双引号。系统在识别双引号时认定该句是引用的。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引用你的论文查重率会提高。论文中双引号越多,论文查重率也越大。另一种是这样的【1】引用符号,也是会被系统认定为引用的。论文引用多少,另一个影响查重因素是看你使用的是什么样的论文查重系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选择权威性高的查重软件,比如知网论文查重系统,维普查重,他们有数据库很大的共同点,数据库的优点是精度高。如果要降低论文查重重复率,可以减少引用,这个如果太多,也是不能通过论文查重的,只有一种引用是可以的,那就是引用你已发表的论文,但是也有一个比值,这个比值一般不能超过20%。
删掉重复内容 把查出来重复的地方删掉。 速度快,效果好。缺点是论文结果和逻辑受影响。改为口水话 把句子都改得“日常”一些,多使用口水话语言,不太费脑子,也很难重复。 毕竟,口水话的论文属于极少数。添加很多“的” 有的句子中的一半的字都是“的”是真的很让人头痛的。嗯。 降重效果嘛有限。word关键词替换 把论文里所有能想到的词语一键替换关键词,例如把“丑陋”替换为“难看”,“漂亮”替换为“美丽”。 方便快捷就是BUG多。文字截图 图片不会检测。把论文中的文字、表格等截图放进论文,绝对不重复。 1s降重,效果显著,除了论文版面看起来惨不忍睹,没有缺点。万一别人瞎呢。知网貌似现在更新了,这种方法慎用!来回翻译法 用中文先翻译成英文,再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听说这样翻译出来会和原文大不一样,降重应该是没问题。 这样到手的论文我建议你别读,被噎着就不合适了。公式编辑器编辑文字 和上面文字截图的方法很类似,公式编辑器做出来的文字和图片效果一样,不会被查重,而且非常清晰基本看不出来。 比如一句话:“周杰伦今年到底什么时候出新专辑?” 每隔一个字就做成公式编辑器放在原文里,检测出来报告上显示的句子就会是:“周伦年底么候新辑?” 重复的概率很低! 这是个“抢银行”的方法,要么一次过关,要么直接开除。慎!
若对某句子表示来源,附加在该句子最后一字与句号(或标点符号)间。若对某段落表示来源,附加在该段落最后句号(或标点符号)之后。也就是说,您的例句,若是“句子”,写法就是对的了。若是整个“段落”最后一句,则[2]需要移到最后面。依相同道理,标注放在“,”前后,也是依最前面两条规则书写就可以了。
1、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2、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知网检测系统识别参考文献的标准:1、有明显的“参考文献”标记,参考文献4个字独占一行,下面是各个参考文献条目;2、每个参考文献有明显的标号,标号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Num】、[Num]、(Num);3、 标号可以是Word自动生成也可以手工书写;4、标号内不要添加标点符号,例如:不要[N]或(Num、)等;5、每个参考文献中最好有时间休息或者URL或《》书目信息;6、一条参考文献内及在此条参考文献没有结束时不要有手动换行或者回车符。
嗯,是的,而且篇幅不…能过长,
打开WORD文档,移动鼠标到文字处,进入菜单栏上引用视图,点击交叉引用,选择脚注内容和脚注编号格式。点击引用打开WORD文档,移动鼠标到需要二次引用的文字处,点击菜单栏上“引用”。点击交叉引用点击菜单栏上“交叉引用”,弹出窗口单击引用类型,下拉选择“脚注”,单击引用内容,选择“脚注编号”,下方选择引用的脚查看效果光标位置处插入了相同的脚注编号。文献二次引用标注:正文中注释序号不能重复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尾注内容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就是如此,或者重复尾注要超级链接,或者不重复而无超链,自己选择。尾注和脚注一样,是一种对文本的补充说明。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用户可让Word自动为标记编号或创建自定义的标记。在添加、删除或移动自动编号的注释时,Word将对注释引用标记重新编号。
引用文献不飘红的方法就是把引用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话重新写,就是变成原创的。直白说,就是换汤不换药。
放句号前,要上标,同一文献,在文章中按正常编号都要编,在最后参考文献目录,同一文献按照最先出现的编号放位置,但是前面要写上所有编号,后面不再出现,就像:[3][7]〔15〕***,这样编在最后
脚注格式要求如下:①(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②(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word中插入脚注和尾注的步骤:(1)选中脚注的位置。(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脚注菜单项。(3)开始输入脚注文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脚注
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添加标注的方式是一样的。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方法/步骤打开要修改的文件(用word2010),点击上面的“视图”,直接点“草稿”然后在“注脚”那一类里面的那里点击“显示备注”就可以看到上下两栏,点击中间“所有尾注”然后点击选择“尾注分隔符”,你就发现原本顽固的尾注现在可以选择了,然后就可以删除了。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有几页,那么每页开头都有分隔符,那就要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然后就可以发现了,选中删除就好。
引用内容也在知网查重的范围内,论文写作鼓励创新,如果一篇论文内引用的内容过多,创新的部分也相对的会不足,因此查重的范围当然包括引用内容
论文如何正确标注参考文献,word中怎么标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