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一定要看评选职称时的要求,需不要核心,需不需要国家级这些,如果承认oa期刊的话,可以考虑,相对来说会被比较容易,我在淘淘论文网发的,审稿也比较快。
一个版面是书页的一面,1P大概是2000字符左右。现在发文章最好是5P以上。今年6月份知网整改期刊,1P的文章以后就比较难收录了,为了确保有效,建议多版发表。中州期刊联盟,一个专著学术发表的老油条。
是啊
是的呢,分量很重的。
刊物卷号是刊物以时间分类的一种是刊物从创刊年度开始按年度顺序逐年累加的编年号,刊以内容分种,以时间分卷和期。卷是在期之上的一个时间分类。这里“期”为1个年度中依时间顺序发行的期数的编号; 如2080年创刊的《刊物》2090年12月为第120卷第12期 这就代表 《刊物》是月刊,故12月出来的是第十二期; 而这个“120”就是卷号,2080年全部《刊物》为第一卷,2090年的全部12期《刊物》,依序就为第120卷不少期刊在第几期之上有第几卷标志。期刊以内容分种,以时间分卷和期。卷是在期之上的一个时间分类。这里“期”为1个年度中依时间顺序发行的期数的编号;而“卷”是此刊物从创刊年度开始按年度顺序逐年累加的编年号。如1981年创刊的《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12月为第二十四卷第六期什么意思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是双月刊,故12月出来的是第六期;而这个“二十四”就是卷号,1981年全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为第一卷,2004年的全部6期《中山大学学报论丛》,依序就为第二十四卷。一般的期刊是具有卷号和期号的。但也有些期刊只有期号而没有卷号,是以其出版年作为卷号。在引用时不写卷号,只标注期号即可。如:(11):3-6
省级刊物指的是由省级主管和主办单位负责的期刊。例如一本叫《经营管理者》的杂志,它的主管单位是“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主办单位“四川省企业联合会”,这种由省级单位负责的期刊就是所谓的省级刊物1。一些通过发表论文评职称的人,一般只要求省级刊物即可。省级刊物和其他级别的正规刊物一样,都具有唯一的CN期刊号,这是刊物合法与否的关键之处。当然省级刊物属性的限定,纯属个人经验,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对期刊公开的明确的分过级。但这个并不影响我们对刊物进行分级,因为好多单位的职称评审部门已经对期刊有了分级观念,不同级别的刊物其获得的积分是不一样的,级别越高,得分越多。论文发表到省级刊物并不难,难得是你能不能认识杂志社的编辑。在人情关系社会,期刊界也并不能做到守身如玉。如果你不认识编辑,那就找论文代理帮忙即可,支付版面费之后,发表的问题他们就帮你解决了。省级刊物对于评职称而言,正常情况下已经够用了,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发表难度小,出版速度快,所以选择刊物时应首先考虑它。
回答 方法很简单,看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其中只要有一个是国家级单位,那么这个期刊就是国家级期刊,否则就是省级期刊,而主管、主办单位,只要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一下便知。 1、主办单位的区别,国家级期刊一般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主办,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期刊上注明为全国性期刊的也算是国家级期刊,另外核心级期刊也是国家级的。 2、主管单位的区别,省级期刊的主管单位一般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的主管单位一般是国家级单位,比如教育部。 3、期刊性质的区别,省级期刊的性质一般是公开发行的期刊,而国家级期刊的性质则是国家级重点刊物,国家级期刊的地位和价值更高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方便的话,可以给我一个赞哦,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3条
《教育科学》主办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2-806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21-1066/G4出版周期双月刊收录情况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国·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这是通过维普数据库查到的,显然这是一本高质量期刊,入选多个核心,算是A类吧。
回答 方法很简单,看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其中只要有一个是国家级单位,那么这个期刊就是国家级期刊,否则就是省级期刊,而主管、主办单位,只要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一下便知。 1、主办单位的区别,国家级期刊一般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主办,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期刊上注明为全国性期刊的也算是国家级期刊,另外核心级期刊也是国家级的。 2、主管单位的区别,省级期刊的主管单位一般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的主管单位一般是国家级单位,比如教育部。 3、期刊性质的区别,省级期刊的性质一般是公开发行的期刊,而国家级期刊的性质则是国家级重点刊物,国家级期刊的地位和价值更高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方便的话,可以给我一个赞哦,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3条
这这你的问题太多,也太复杂,得说上两天两夜编辑,依照出版物单位的大小,职责不同比方报社,大型周刊,编辑负责的是审稿,改稿,与美编商讨版面配置,就是记者出去采访买菜,交到编辑厨师手里,炒出一盘好菜。但较小编制的杂志社,通常编采合一,编辑除采访,还要负责图片来源,版式,校对。至于对板块栏目的增加及删减,那是更高职位的主编,编辑总监决定了。
总第几期指是是期刊从创刊到当前发期出版总的期数,而第几期一般是指刊物在一个年度内发行的期数。
就是宣扬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书籍,例如《红岩》,等等的一些书籍,宣传我们伟大的思想的著作,都是红色书籍。
是“科学课”还是“科学”? 前面那个没听说过,“科学”是顶级杂志 和“自然”杂志并列,号称世界上最好的2个期刊,在上面发个一二篇差不多就能在国内大学评个教授了
经济管理,叫经济管理,新闻出版总署在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备案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经济管理”,也就是说,1它是电子版期刊,不是纸质期刊,虽然它也跟纸质的,但是它的属性是电子版期刊。它全名叫那个长的名字,不叫经济管理,叫经济管理是为了好收稿,显得自己厉害。明白我的意思了吗?为什么我这么清楚呢?他大爷的我之前就被一个网站忽悠发到这上面,评职称不能用,钱也不给退。后来我找淘淘论文网给我安排的,两篇国家级经济类的期刊,知网收录的,费用比较贵一些,但是确实评审通过了。回想起来,我当时就是贪图便宜了,大爷的。你别跟我一样傻逼了。
一、《农业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编委会决定,2000年农业工程学报第6期拟将以英文正文和中文摘要形式集中向国内外隆重介绍中国农业工程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情况和近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双月刊)曾用刊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1985年创刊,刊发三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刊发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理论成果。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三、《茶业通报》(季刊)创刊于1957年,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商业知识,发表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主要栏目:综合、生态、生化、栽培、植保、制茶与检验、经贸。四、《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有关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
SCI 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 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O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 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SCI选取论文情况SCI论文润色选取期刊、论文标准较其他刊物严格,已成为公认事实。SCI每年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不等,究其原因相当复杂,有语言、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规律本身的原因,也有其严格执行选刊和论文选取标准的原因。SCI每年都要充实和调整使用刊物种数。 经有关部门调查指出,SCI选刊依据主要有三方面:编辑质量、引文指标和专家评审,其中引文指标最为客观。经统计1995年 SCI收录我国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比率)都不足4,平均不足0.2 3,而同年SCI收录的3 4 0 0多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到48.9,可见我国期刊的引文指标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之大,这恐怕是影响我国期刊入选 SCI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现实如何提高投稿入选率,我们觉得应从两方面引起注意:一、力争向国外投稿。SCI选刊情况虽在不断变化,但它仍有自己的核心圈刊物。据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发表的年度研究报告显示,1996年SCI收录我国论文期刊种数虽减少,但排位却由15升至14名。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论文进入SCISEARCH的期刊数量增多了。从进入SCI核心圈的8200篇论文看,有 91%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只有9%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据专家分析,几年内国内期刊入选种数不会有更大的突破。因此,论文外投越多,入选机率越大。二、注意论文的质量和规范化。据中信所信息分析中心1993年调查结果指出:提高入选率关键在于论文内容和学术水平是否能引起对方足够的重视。此外,SCI非常注意论文格式的标准化程度,例如:题目、作者、机构名称等是否清晰,参考文献著录的是否齐全(包括:参考文献的作者、论文题目、发表在什么期刊上及发表的年、卷、期、页、号等)。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改变被他人选择这一事实,但经过不懈努力主宰命运的仍将是我们自己。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也是由ISI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的会议论文。版本(及区别名称)出版周期,收录文献源,印刷版(ISTP) 月刊每年报导4700多种会议录,光盘版(ISTP) 季度更新,每年报导10000多种会议录,网络版(WOSP—S/T) 周更新,同光盘版。SSCISSCI是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一个简称。《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涉及经济、法律、管理、心理学、区域研究、社会学、信息科学等。收录50个语种的1700多种重要的国际性期刊,累计约350万条记录。CSCD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的简称,学科范围: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科学。来源期刊:核心库669种期刊,扩展库378种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光盘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书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国科学院核心CSCD与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是ISI Web ofKnowledge(SCI)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指定查询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遴选,入选者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此外,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指定查询库、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申报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2009 年-2010年CSCD 共遴选了 1123 种期刊,其中英文刊 67 种,中文刊 1056 种;核心库期刊 748 种,扩展库期刊 375 种。据2009 年-2010 年最新收录报告显示,好几种刊物被CSCD(核心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1989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万条,引文记录近1700万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被誉为“中国的SCI ”。CSSCI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CSSCI的来源期刊或来源文献,不仅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而且将包括欧美等各国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来源期刊按引文量、影响因素、专家意见等标准评定。在国内,只要具有CN(中国连续出版物编号)的正式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又是学术性的期刊,都可参加评选。随着技术手段的成熟,CSSCI今后也将关注和收录学术集刊(具有正式书号的连续出版物)以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成果。CSSCI建有一个全国性的“CSSCI咨询委员会”(2005年改名为“CSSCI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17家委员单位和技术专家组成,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温州师范学院、南京大学等。指导委员会是学术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指导委员会章程;审议中心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指导中心CSSCI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审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审核CSSCI重大新闻发布内容;协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的全国性重大学术活动。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Services/html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国内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CN”是中国国别代码,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在国内被视为非法出版物。其组织开展活动的行为属于行为,公民可向公安机关反映或举报。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区、市)区号。而印有“CN(HK)”或“CNXXX(HK)/R”的依然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html
刊物名称及刊号 主办单位 所属学科(一级)检索系统摘引情况应用力学学报ISSN1000-4939 CN61-1112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 ISTIC实验力学ISSN1001-4888 CN34-1057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力学与实践ISSN1000-0879 CN11-2064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应用数学和力学ISSN1000-0887 CN50-1060 重庆交通学院 力学 EI(英文版);ISTIC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ISSN0254-7805 CN42-1250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力学学报(中、英文版)ISSN0459-1879 CN11-2062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SCI、EI(英文版); ISTIC力学进展ISSN1000-0992 CN11-1774 中科院力学所 力学 ISTIC计算力学学报ISSN1007-4708 CN21-1373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工程力学ISSN1000-4750 CN11-2595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EI; ISTIC计算物理ISSN1001-246X CN11-2011 中国核学会 物理学 ISTIC发光学报ISSN1000-7032, CN32-1116 物理学 光学 ISTIC物理学报(英文版)CN11-3028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光电子激光ISSN1005-0086 国家自然基金委 员会信息学部、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声学技术1000-3630 中国科学院东湾研究站 物理学 声学 ISTIC电波科学学报ISSN1005-0388, CN41-1185 中国电子学会 物理学 无线电物理 ISTIC光学技术ISSN1002-1582, CN11-1897 中国兵工学会、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光电集团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应用声学ISSN1000-310X, CN11-2121 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 物理学 声学 ISTIC高压物理学报ISSN1000-5773, CN51-1147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EI; ISTIC工程热物理学报ISSN0253-231X, CN11-2091 物理学 热学 ISTIC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SSN0253-6102 物理学 SCI,ISTIC红外技术ISSN1001-8891, CN53-1053 物理学 光学 激光与红外ISSN1001-5078, CN11-2436 中国光学学会光电子行业 物理学 EI低温物理学报ISSN1000-3258, CN34-1053 物理学 ISTIC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ISSN1000-3819, CN32-1110 固体电子学的一级刊物 物理学 EI; ISTIC原子核物理评论ISSN1007-4627, CN62-1131 中国核学会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ISSN1000-0364, CN51-1199 物理学 ISTIC激光杂志ISSN0253-2743 物理学 EI; ISTIC红外与毫米波学报ISSN1001-9014, CN31-1577 中国光学学会 物理学 EI; ISTIC高能物理与核物理ISSN0254-3052, CN11-1825 物理学 ISTIC应用激光ISSN1000-372X, CN31-1375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中国激光ISSN0258-7025, CN31-1339 中国光学学会 物理学 光学 EI(英文版);ISTIC量子电子学ISSN1001-7577, CN34-1078 中国光学会基础专业委员会 物理学 ISTIC光子学报ISSN1004-4213, CN61-1235 物理学 ISTIC物理ISSN0379-4148, CN11-1957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量子光学学报ISSN1007-6654, CN14-1187 物理学 光学 ISTIC光学学报ISSN0253-2239, CN31-1252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声学学报ISSN0371-0025, CN11-2065 物理学 声学 EI; ISTIC物理学报(中)ISSN1000-3290, CN11-1958 物理学 ISTICChinese Physics LetterssISSN0256-307X, CN11-1959 物理学 SCI物理学进展ISSN1000-0542, CN32-1127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数学物理学报(中、英)ISSN1003-3998 CN42-1226 中科物理与数学所 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 ISTIC(中文版)
转载,指在非原作品发表网站,重新发表该作品,但前提是标明并非再次发表者原创。转载的定义一定是声明了非原创的,直接照搬内容不声明是非原创的是抄袭而非转载。
截至2015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6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专家854人,博士生导师279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74人;有“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湖南省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教师等275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农业部创新团队1个、省创新团队6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 教学团队 序号团队名称所属学院团队负责人立项时间级别1作物学专业主干课程农学院官春云2010国家级2植物生理学生科院彭克勤2008省级3农业经济管理经济院曾福生2009省级4园艺学园艺院钟晓红2009省级5茶学园艺院罗军武2010省级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科院卢向阳2010省级 截至2015年7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6个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6项,在研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124项;建成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2门;有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奖2篇;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86%左右。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动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园艺园林实践教学中心 、食品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环境与资源实践教学中心 、生物安全实践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所属院系 课程层次 所属学科 作物栽培学 农学院 本科 -- 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所属院系 课程层次 所属学科 体育 体育艺术学院 本科 -- 植物生理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 -- 兽医寄生虫病学 动物医学院 本科 -- 环境监测 资源环境学院 本科 环境科学类 分子生物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 生物科学类 货币银行学 经济学院 本科 经济学 植物育种学 农学院 本科 农学 食品化学 食品科技学院 本科 -- 生物化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 生物科学类 无机及分析化学 理学院 本科 理学 管理学原理 商学院 本科 工商管理类 遗传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东方科技学院 本科 心理学类 草坪学 农学院 本科 环境生态类 微生物学 食品科技学院 本科 -- 兽医药理学 动物医学院 本科 -- 生态学概论 东方科技学院 本科 -- 研究生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所属院系 课程名称所属院系高级程序设计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数字图像处理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语言学经典名著导读 外国语学院 植物功能产品研制 园艺园林学院 油脂化学与加工 食品科技学院 生态经济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现代生物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精细化工工艺与设备 理学院 植物病原细菌学 植物保护学院 食品加工新技术 食品科技学院 农村社会调查方法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翻译研究导论 外国语学院 作物生产理论与实践 农学院 发展经济学专题 经济学院 农业贸易专题 经济学院 会计学 商学院 高级水生生物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自然辩证法概论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高等土壤物理学 工学院 现代蔬菜育种学 园艺园林学院 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概论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植物组织培养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院 植物病原真菌学 植物保护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技术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病原真菌学 植物保护学院 茶树营养生理与品质化学 园艺园林学院 昆虫生态学 植物保护学院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研究技术 园艺园林学院 食品化学与营养※ 食品科技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 食品科技学院 农业生态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发育生物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 资源环境学院 生态规划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农药学 植物保护学院 昆虫分类学 植物保护学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院 草业科学研究技术 农学院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技术 植物保护学院 现代生态学专题 植物保护学院 分子与生理植物病理学 植物保护学院 现代药用植物栽培学 园艺园林学院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英语教学研究 外国语学院 兽医临床病理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分子生物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物学科技英语 农学院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高级试验设计和生物统计 农学院 教育学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心理学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 高级动物营养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高级动物生理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高级动物生理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现代食品微生物原理与应用 食品科技学院 高级植物生理学※ -- 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科技学院 高等有机化学 理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理学院 土壤发生与分类 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教育思想史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经济学院 烟草栽培与营养学 农学院 区域经济专题 经济学院 高级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农产品加工新技术专题 食品科技学院 现代仪器应用技术 理学院 综合英语 外国语学院 高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食品科技学院 高级园艺学 园艺园林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 动物科学科技英语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茶学研究技术 园艺园林学院 科技英语高等教育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园林植物造景 园艺园林学院 财政金融专题 经济学院 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 园艺园林学院 农业技术经济专题 经济学院 高级植物营养学 资源环境学院 机械现代设计方法 --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技术 农学院 计算机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管理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生物信息学2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信息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现代仪器分析原理 理学院 动物数量遗传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高等农业机械学 -- 食品风味化学 食品科技学院 畜牧实验设计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现代遗传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技术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管理学※ 商学院 农药学 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信息与传媒※ 农学院 农药学 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推广学※ 农学院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水域生态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生态工程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教育经济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植物学研究技术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高级植物生物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经济学 资源环境学院 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动物医学院 高级遗传育种学 农学院 (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资料来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7月,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200余万册(件),其中包括中外文印刷型图书160万余册,电子图书44万余册,中文电子期刊33141种,外文电子期刊7634种,中外文印刷型期刊2188种(2787份),2037篇学位论文,中外文数据库20余个、共享数据库16个、自建数据库4个,光盘资源13000余种。 学术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湖南农业大学于1956年创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现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主编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教授。本刊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是美国CA、俄罗斯JA、英国CABI、日本JST、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于1999年创刊,现为双月刊,是一份以研究“三农”问题为特色的学术性理论刊物。本刊致力于成为“三农”工作思想库,重点报道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三农”热点笔谈、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外国农经等。 本刊2005年在全国“首届农林高校社科优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期刊;2006年,在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9年,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作物研究》《作物研究》系湖南省作物学会主办的有关作物科技的刊物,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