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j发文量和影响因子均暴增,前景怎么样?发文量6441篇,影响因子16.7; [ last edited by yangjie007 on 2022-7-2 at 12:45 ] [ Last edited by yangjie007 on 2022-7-2 at 12:47 ]
觉得有些回答激进了。CEJ近几年确实是接收了很多能源与材料的文章,关键问题是并非所有的能源与材料期刊影响因子都能做到相对这么高,况且CEJ还是在发文量那么大的情况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被预警也是因为自引率较高(大概百分之十几)的原因,并不是审稿程序等有问题。有些期刊,只宣传自身影响因子很高、但发文量极少,这才是该被鄙视的吧?期刊的本质是给研究人员提供个报道新发现、交流新思想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认为CEJ是值得称赞的
一水的能源催化文章,不得不服,这个期刊口碑只会越来越差
一针见血的两个问题: 1. 哪个非国产期刊能水到 中国发文量占比高达75-80%,这意味CEJ每5篇文章中就有4篇中国人发的,这还不包括在海外单位的中国人(大量博士博后)。 2. 中国发文量占比是排名第二的美国发文量的高了近9-10倍,美国仅为8%(排第二)。 这数据够直白了吧,如果有是能举出第二本被国人水成如此的刊,我就服...
放眼望去都是电池和材料
看看现在新出的国产期刊吧,哪个影响因子不是暴涨?国人占比又是多少?影响因子怎么做上去的大家都知道!又有多少普通人能发这些国产期刊? 有一个CEJ这样对国内普通研究者童叟无欺的期刊,怎么那么多人酸呢?
水刊啊,论文质量真一般
被锂电搞地都预警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咱们中国人发的文章就没什么价值、很水吗?那纯国产期刊的意义是??如果是CEJ文章质量差、大量造假等问题,这么批判期刊没错,但是不能因为是国人投稿/发稿量大就批判期刊吧
问题是哪怕是能源期刊,这个if也不差呀
怕是要被自己玩坏了
国家早就应该严厉打击能源材料领域的碳负极骗子!
而且当前咱们国家大力发展国产期刊,砸了很多人力、财力,也不乏很多是和国外出版社合作办期刊。如果能够把CEJ这样的老牌期刊“曲线”发展成国产期刊,岂不是也很好
能保住一区就行了
CEJ期刊全名是啥?
CEJ操作IF无非是: 1. 大量收国人的,国人热于自引,引用量没的说了。你但凡看国人发文量居高的,IF都疯涨。而老牌的顶刊,你分析下各国发文量即可。 2. 大量收能源催化热点文章,这个引用量也没的说。 3. 提前WOS收录,期刊网页至少提前半年发文,而WOS至少发文3个月。正常期刊一般都是有延迟的,或者顶多当月被WOS收录。
在这么卷的环境下,哪还有什么共赢了?CEJ好好整整,控制下发文量和国人占比,口碑还是会上去的。毕竟我也灌了两篇,哈哈哈
这是我在其他帖子的回复,好多人原来连自引都不会算啊。“cej不是因为自引,因为化工期刊收录很多材料能源文章,这根本就不叫事。国产期刊很多靠压发文量,一年几十篇,这才更容易操控,有的单位规定,学生不引用本单位期刊,不准毕业,更有的初期花钱买引用。cej19-20文章总引用205684,去除自引199414,自引就5725,2.78%你管这叫自引多。现在的很多中国科研人员,连手指都不愿意动,听风就是雨”
国产期刊你怎么解释?影响因子比CEJ涨得还快吧。中国人发文量估计90%都有了。国产期刊我也想水,没关系能挤得进去?CEJ水不水大家理解不一致,至少对我来说比国产期刊友好得多。
大水刊
快成化工之耻了
158 浏览 2 回答
248 浏览 9 回答
90 浏览 8 回答
314 浏览 2 回答
173 浏览 2 回答
177 浏览 1 回答
185 浏览 4 回答
304 浏览 1 回答
84 浏览 2 回答
187 浏览 2 回答
282 浏览 10 回答
203 浏览 3 回答
81 浏览 10 回答
186 浏览 4 回答
327 浏览 9 回答
221 浏览 8 回答
297 浏览 3 回答
280 浏览 4 回答
176 浏览 3 回答
148 浏览 11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