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讨论,可以多选。 (PS:照搬照抄不在讨论范围内,我说的是假设查重都OK得前提下)
我觉得研究对象不同,采取已发表文献相同的研究手段来研究,同时对比已发表的文献,多研究了一些其他指标,充实了内容,发二区基本上是可以的。楼主列的那三条如果只占其一,对于普通作者来讲,能中至少一半得靠运气,看遇到什么样的编辑和审稿人
看专业。你要是劝退专业的,水文也能发1区,要是大牛组还能发专业top。
只求混毕业保命发文章,不敢谈创新情怀
毫无创新(可能有一点),实验饱满一点,也能发二区,同工作室就一个这样的
看有没有高手背书了。
看到两个论文,方法路线一模一样,只是材料不同,都是一区
不是每个人都有像您一样热爱科研的心
看审稿人 看主编 看通讯 看运气
工科专业间的差异也太大了,我这岩土类的发个三区都难得很,一个期刊一年才200~400篇文章,结果偏材料的Constructionand Building Materials一年能刊出近3000篇文章,岩土三区甚至四区和Constructionand Building Materials上的文章质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看人,创新性因人而异!
贴合热点就好了,例如一楼讲的,2013年来大家都关注页岩就可以也做页岩,2017年来大家又开始了搞地热那就加个温度影响
一般的人就是看审稿人,看运气,大牛就另外说了。
垃圾就不要发了,垃圾应该扔垃圾箱,ok
这跟热爱科研有啥关系,明明就是违背了学术创新宗旨。
这得看作者了
其实也靠关系
129 浏览 4 回答
99 浏览 2 回答
295 浏览 6 回答
353 浏览 3 回答
324 浏览 4 回答
119 浏览 5 回答
317 浏览 3 回答
196 浏览 5 回答
239 浏览 4 回答
232 浏览 2 回答
214 浏览 8 回答
90 浏览 7 回答
174 浏览 12 回答
345 浏览 3 回答
234 浏览 9 回答
112 浏览 8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330 浏览 7 回答
306 浏览 12 回答
183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