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竞争力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占领国际文化市场,赢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发挥其国际影响力。 离开对消费者心理及其需求的理解和把握,离开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增强文化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增强文化竞争力,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占领国际文化市场,赢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发挥其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和文化交流实现的。“走出去”战略,既是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文化发展战略。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文化产品竞争力。文化离不开某种形式的载体,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化,都要通过一定的产品或服务(可统称为产品)来表现。文化产品竞争力,是指文化产品引起消费者注意、唤起消费者共鸣、促使消费者购买的能力。二是文化企业竞争力。文化产品是由文化企业(事业单位也可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研发生产出来的,企业要可持续地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具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是指文化企业的原创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抓住消费者的营销能力等。三是文化品牌竞争力。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都有品牌。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文化竞争力中举足轻重。文化品牌竞争力,是指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效提升该品牌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竞争力的能力。四是文化形象竞争力。文化整体形象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文化产品竞争力、文化企业竞争力和文化品牌竞争力,而且还将影响到普通产品的竞争力。文化形象竞争力,是指文化整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提高文化竞争力,依赖于文化创新能力,需要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加以培育。可持续的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战略的本质,就在于可持续地提高文化竞争力。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文化发展战略,通常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文化发展战略。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战略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为文化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可能;第二,为文化的可持续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保障;第三,为文化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氛围;第四,为文化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第五,为文化的可持续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和动力。可以说,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文化发展战略,就是以提升文化整体形象的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直接目的,以提升企业和品牌竞争力为媒介和手段的战略。 文化竞争力还蕴藏于消费者的需求之中。在一定意义上,文化竞争力就是发现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并寻求其喜爱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是用文化的民族特色为包括文化产品在内的各种产品赋予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能力。离开对消费者心理及其需求的理解和把握,离开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增强文化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就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使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变为文化产业大国。——高度重视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问题,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依据这一科学认识,面对国际国内两方面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文化现实,全会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样不可置疑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与它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紧密相连的。马克思主义要能够指导实践,就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全会强调,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大力营造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