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要强调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关系,因为企业壮大后仅有利润是不行的,还需显示出企业整个资产能否给企业品牌价值带来快速扩张。如果企业仅是提升利润,只能证明企业有盈利能力,要想企业有更好的现金流,还要有更好的资产累积。因此,仅从企业盈利生存角度看,净利润没问题,但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企业还需壮大资产,带来品牌效应。通常来说,投资人收购特别是在签订对赌协议时,都会考虑企业的资产、利润、销售收入等因素。因此,企业不仅要有利润,还要壮大资产。要想培育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一定要做好以下方面:放大所有者权益,确保企业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处于健康合理的结构,让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呈现健康的发展水平。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也是企业运营的关键要素。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CEO不再考虑经营,而是考虑融资,因为流动资产是企业的关键部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给企业的资产运营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考量资金使用效率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对企业产生影响,以及与现金流有关的问题。权责发生制就是产品只要生产出来肯定要有增值,只要有增值就会产生利润,而只要有利润就要做好账面利润,哪怕产品没有卖出去。产品卖出去,钱收回来的是现金流,收不回来的是账面利润。例如,手机只要生产出来,就会产生销项税(所谓销项税,是企业会产生增值额,有增值额就会有增值税)。如果手机卖不出去放在仓库,并且不能核销,可能就会变成呆坏账。假定没有在90天存货周转周期内收回资金,那么多余90天的时间就会挤占企业资金成本,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企业要考量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是权责发生制带来的影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无论是损益表还是资产负债表,企业账面资产的质量一定要高,能够变现,否则,账面利润再高也没有意义。这就要求企业要盘活资产,尽可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这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水平。因此,有人能够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果断购买股票。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企业财务报表可能会造假,需要人们在查看的过程中仔细加以辨别。二、损益表重要术语分析利润分配过程中的指标在营业利润中,主要涉及以下要素:息税前利润在损益表中经常接触的第一个指标叫EBIT或PBIT,即息税前利润或营业利润。一般来说,现代企业的经营状况链条都维持在息税前利润状态中,而不可能在净利润中,因为到净利润时已经参夹了很多其他因素。税后利润税后利润,也叫PAT。在税后利润没有造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税后利润和净资产的比值正确判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通过股价除以每股净利润判定使用率。税前利润通过企业税前利润的组成,可以判定企业将来做什么,因为企业会明显将主营业务利润放在突出位置。如果企业在税前利润组合中有不同分布,企业应该是着眼于未来。要培育未来利润,在第一年企业的税前利润就会有雏形。因此,通过对利润分配的了解,要大体掌握企业利润的状态结构,包括对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总资产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的关系,即负债和资产的比值;净资产收益率是判定企业有无价值的关键指标。注重市场价值有调查发现,世界五百强中的很多企业都把净资产收益率(ROE)看得非常重要,这就是企业一定要有创造百年品牌的决心。企业创造的价值主要有两种,一是经济价值,即税后利润减去资产成本;二是MVA,即市场价值。经济价值的首选是利润,市场价值则看重资产对品牌的贡献。换言之,企业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收益上而不是净资产的质量和水平上,那企业只会挣眼前的钱;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净资产和总资产的质量和效率上,挣得就是未来的钱。因此,很多五百强企业并不十分看重净利润的发展,更看重提升资产的质量,因为质量和效率能够让企业获得最快发展。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差异是市场价值前期需要很多资金,为定位做很大的市场铺垫,见不到效益。所以,现在很多企业更看重经济价值,包括绩效考评、KPI关键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等都是为了经济价值,这样容易导致企业剑走偏锋。做好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税后利润和净资产的比值,如果企业能够做好净资产收益率,整个市场价值就会被放大很多。总资产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净资产收益率是税后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值,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投资收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分别揭示了企业经营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总资产投资率着眼于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净资产效益率反映了经营效率转化为股东收益的情况,即能为股东创造什么价值。所以,企业在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的过程中,除了要改善经营业绩外,也要提高效率。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要提高存货的使用效率,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和总资产的收益率。这样,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才能越高。因此,管理者在考核绩效时,可以不单纯考核销售收入。但是事实上,国内很多企业都只考核销售收入,而不注意考核其他指标,这样通常会给企业销售前端制造一种错觉,认为只要完成销售任务即可。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取决于常见的销售收入和成本。其中,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不变成本,变动成本包括材料、人工、水、电、煤气、暖气等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也是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企业要想提高营业利润率,就要控制营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利息、股息等,同时,也要同步控制原材料、人工、销售收入、管理费等,这样企业的成本才能控制下来。总资产周转率在总资产周转过程中,会出现息税前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中所要开销的费用有关,要想实现这些利润,在核实总资产周转率决定因素时,需要把必须的开销核算出来。例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的部分费用、差旅费可以省掉,销售成本、与顾客沟通、培育客户的费用则不能省。在制定资产效率时,要体现关键指标,即要分清哪些费用可以省,哪些费用不能省。因此,资产周转率主要取决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存货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每生产一批货,就要预估可能积压的存货量,提前做好存货预算,预测固定资产对总资产周转率造成的影响,正确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没有应收账款,没有存货,是理想状态,因此必须想办法考量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存货、应收账款,即在一定范围内把控好这几个指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企业在制定销售指标时,除了确定销售收入外,还要确定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必须将应收账款在约定的周转时间内收回,否则,就是占用公司资金。因此,必须要对它予以一定的制约。应收账款主要考核几个常见指标,比如应收账款回收天数(DSO)、资产结构。其中,资产结构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加起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最好不超过20%。存货周转率存货管理中,一般要定存货周转率,或者是存货周转天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2=(期初存货+加期末存货除以)÷2存货周转天数=360天÷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速度固定资产对资金流动性产生的负面作用比较大,在确认这个指标时,要尽可能考量到周转速度,否则,容易给整个行业造成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周转速度通常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固定资产周转率上要加快周转速度,不要挤占太多资金。因此,企业总资产周转时一定要考量到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平衡,不能让固定资产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总之,企业不要随意扩充固定资产,因为高固定资产意味着低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无形资产开发中以购买专利、购买技术和特许加盟为标准,购买品牌、商誉时,企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