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简称《内经》,原为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神农本草经》 又称《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非一人一时之作,“神农”为其托名。战国及秦汉医药学家通过对药学资料不断搜集整理,最后成书。分为序例(或称“序录”)1卷,本文3卷。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材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涉及病证约170多种,包括内、外、妇、儿等科疾病。该书根据功用毒性的不同,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所收载的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其功效已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书中提出的药物学理论和用药原则大多正确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该书为中国古代的药物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为学习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伤寒杂病论》 又名《伤寒卒病论》,张仲景著于汉末。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确立了辩证论治原则;以脏腑论内科杂病,兼及妇、外科疾病,共记载40余种疾病,对其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均有精当论述;载方269首,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对方剂的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已有较高要求,所用剂型已有10多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系统的方剂学理论知识。该书为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曾有四五百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探索,留下近千种专著、专论,形成独特的伤寒学派,自唐宋以来,其影响远及国外。《千金翼方》 孙思邈撰于682年,系作者为补充《千金要方》而编集。卷首为“药录”,辑录药物800余种,详论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录的新药和外来药物。书中对内、外各科病证的诊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均有增补,并收载了当时医家秘藏的汉张仲景《伤寒论》内容,选录《千金要方》所未载的古代方剂2000余首。中国刻印或影印本近20版次,日本亦有多种刻印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又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宋王惟一撰。刊于1026年,并刻石于相国寺仁济殿内。系在作者创制的针灸铜人模型基础上编撰的。书中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循任穴的循行、主病及其腧穴部位,参考各家学说予以订正。附经腧穴图。该书总结了北宋以前针灸腧穴的主要成就,流传甚广,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49年后有影印本。《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其余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新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或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相当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特别是书中将动物药按“从贱到贵”的顺序排列,记载了动物对生活环境适应的重要资料,说明李时珍具备生物学进化思想。此书曾先后刻印数十次,在中国促进了本草学、生物学研究,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的节译本或全译本。其中的一些资料,直接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形成。《温热论》 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