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找到的一篇故事。。。你参考下吧 地铁故事 第一次来上海的时候,就很想坐一次上海的地铁。那一次没能有机会 ——时间太短,总是错过了,想想挺遗憾的。朋友笑我,什么惦记的不好,偏就 想坐地铁。我也笑笑,看看和北京的地铁有什么不同吗。 在北京的时候,很喜欢坐地铁。喜欢走过地铁通道的时候看两边的广 告,色彩明丽,创意别致,更新及时。印象中,最喜欢的一幅还是ALL FO R ONE演唱会的那则广告。画面朦胧,色调是我喜爱的那种昏黄,很有点老 照片的味道。 西直门的地铁站是个大站了。每次进这地铁站的时候,总要摸摸口袋 里的零钱,因为我不知道那拉二胡的老人是不是又来了。 第一次听见那老人拉二胡,是97年4月底的一个晚上。我趁了五一 ,回家为姑妈过寿。那天晚上,一个朋友送我去车站。那时,我还在学校分部, 也就是北京清河靠近上地信息产业的一个地方。 到了地铁站,已经是九点多,地铁里已经很冷清了。那一支《二泉映 月》就是这时传过来。是一位老人,眼睛已经完全看不见了,但那琴声却并不那 么悲戚,虽然有点凉,有点涩……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听了一会。也不知那里来的念头,俯身下去,问 那老人:“老人家,您可以为我拉一段《在那遥远的地方》吗?” 老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理了理弦,重又拉开了弓。“在那遥远 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朋友随着那琴声轻声唱了出来,他原是学过民族唱法 的,或许,这琴声也感染了他吧。 当我走下楼梯的时候,那熟悉的旋律飘在身后,整个地铁站里,都荡 着这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古老的传说。我想起临走的时候在那老人面前的搪瓷缸里 放的几枚零碎硬币,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总觉得是欠了那老人什么,后来我 才明白,是欠了这音乐给我的感动。 那天晚上,因为我的车次很晚,那朋友出来的时候误了地铁,只好在 北京站过了一夜。 每每想到地铁,总会想到那个晚上,那位老人,那位朋友。后来,每 当我在地铁站里遇到拉二胡的盲艺人,都会请他们拉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静静地站在一旁听,在他们面前的杯子里放些零钱。 第二次见到老人,是那年的冬天。因为要办护照的缘故,那一段时间坐地 铁的次数很频繁。 一天,在进站之前,我的钱包里只余了张百元的整钱。但我仿佛有一种 预感似的,拿了那张钞票,想在外面的报摊上买张报纸,将钱换开。因为是早上 ,摊主也没那么多零钱好找,便没能如意。心里怅怅的,但转念一想,或许不会 这么巧吧。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 一进地铁站,我又听见了那婉转悠扬的《二泉映月》。是那老人,我知 道一定是他。这琴声,我听得出…… “老人家,您能再为我拉一段《在那遥远的地方》吗?我……身上没零 钱了,就这一块糖,送给您,可以吗?”我拿出包里还剩的一块DOVE,放到 他面前的搪瓷缸里。 “不用客气的,姑娘。谢谢你了……”老人咳了一声,又象那次一样, 调了调音,重又拉起了那段西北的歌谣…… 我站在一旁听了很久,那老人额上的皱纹,似刀刻在岩石上一般深,一般 清晰…… 那一个冰冷的冬天,老人的琴声,让我感动,让我体味着一丝丝的暖。 记得离开上海的那天,天上飘着雨,细细的,很凉。说到地铁,也便说 起了这个故事。朋友笑了,下次吧,下次你再来,带你坐地铁。 但就在那次回到北京的时候,又是在西直门地铁站,我竟又遇到了那位 老人。再次请他为我拉《在那遥远的地方》,两年前的情景,仍感到历历在目。 往事如昨,可是,也只是如昨。那琴声里,却含了两年的距离了…… 路过地铁站,又想起这与地铁有关的事情。不知那位老人现在如何了, 也许他也不会想到,他的二胡,曾经怎样感动过一个这个城市里的匆匆过客,一个深爱着这个城市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