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思想的过程,是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对读物进行推测和推理。批判性阅读是客观地判断作者的意图,审慎地评判作者的观点与写作风格,是读者需要掌握的重要的英语技能之一。 当前,还有不少教师把阅读看作是能理解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能得到与教学参考书相符合的答案。其实,这只是阅读的一种方式,仅仅是从一种角度来理解课文。教师不妨指导学生试试“批判式”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非常规的理解,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作者应该想到却没有想到的想出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批判式”阅读呢? 首先,要创设“批判情境”。 这里所说的“批判”,是指师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内容在思想观念的真理性、语言逻辑的严密性、表达描摹的生动性、写作方法技巧性等方面,进行大胆质疑、反驳、否定,并予以修正、补充、完善的思维活动,是阅读学习的技术层面上具有实质意义的探究和发现。 从“批判”的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两方面:一是对阅读内容在思想观念、情感经验、观点结论等方面的真理性、客观性、全面性进行质疑辩证;二是对阅读内容在结构层次、语言表达、技巧手法等方面的严密性、准确性、适当性进行品评辨析。 从批判的方式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对确实存在上述问题的阅读内容,采用反诘、推理、验证等方式进行反驳或否定,这种方式,可称之为“证伪式批判”;二是阅读内容本身并无问题,反而是我们常说的“精妙”之处,则采用曲解、误导、置换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因为这种方式只有“批判”之形,而无“批判”之实,属于“无疑而生疑”,故称之为“伪证式批判”。 证伪式批判 例如《人类的语言》一文中,作者为了说明人类语言的“随机应变”,用鹦鹉“学人说话”而“不会加以变化”和猩猩“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与人的语言进行比较。文段最后的结论是对的,从某种意义上也能说明人类语言的变化与复杂。但这种比较却有问题,两个例子都用的是动物学人的语言与人的语言进行比较,而并非是动物本身的语言与人的语言的比较。现代科学证明动物是有语言的,植物也有。不知人学动物语言是否就一定学得会或是掌握得更快。因此,我就问学生:动物有没有它们自己的语言?他们的语言有没有人的语言这样复杂多变?于是学生经过查资料讨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另外,第一段中说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中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和“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这两句话也是不严密的。学生就曾反问我,“恐龙”、“袋鼠”就不是“有几腿使几条腿”(当然上肢是退化),其他动物的嘴也是一样“说话”(动物语言)。 伪证式批判 这类“批判”只是假托或隐含批判的形式,主要针对学生对阅读内容在自身理解上可能出现的疑问而引发的。这在阅读教学中虽不像“真疑”那样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但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触发他们的思考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1:在学习《故乡》时,要品析“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中“横”的表达作用,就让学生试着用别的词语来替换,如:“有”、“散落”、“分布”等。通过引入比较,可以发现“横”更能表现出当时农村毫无生气、萧条破败的现实景象。 例2:在对《社戏》主题分析时问:作者前面写看戏时打瞌睡和叫骂,这说明戏并不好看,而且也说豆并“不中吃”,为什么最后却说再也没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了呢?这实际隐含了对作者不能“自圆其说”自相矛盾的探究。 其次,要树立“文本没有原意”的思想。 “文本没有原意”,不是说课文没有原本的意义,而是指对课文的理解,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说对课文的任何理解都是对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有一定的“理由”,即学生能够说出他进行这种理解的原因,只要学生能够经得起教师和学生的询问,他的这种理解就是成立的,而不是只有一种理解。强调“文本没有原意”,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自己先前的经验、思维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也不会相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文本是没有原意的,任何一个读者都可赋予这篇课文不同的意义。因此,应激励学生大胆超越已有的知识框架,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当然,这种理解,只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解,随着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加深和所掌握材料的日益增多,学生的理解也会随之改变。 最后,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声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创读,重视每一位学生对课文意义的理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应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课文意义的理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使教学形成一个对话式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学生也能对教师的看法提出疑问,发表反驳意见。一个学生提出一种观点后,大家都可对这一观点发表见解,或赞同或驳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自己原先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进行对话的结果,不是寻求惟一的答案,而是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通过这种对话式教学,学生明确了如何从多角度出发理解课文的意义,发展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在阅读课文中的创造性。 总之,只要妥善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式”阅读,就能碰撞出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