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收入差距这一研究领域而言, Kuznets (1955)的贡献在于改变了研究者的评价标准,在他之前的发展经济学家实际上是以相对公平为价值标准的,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Kuznets(1955)首次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这实际上隐含着效率优先的价值标准。此后一段时间的研究主要围绕着 Kuznets(1955 ,1963)提出的倒 U 型曲线展开。最近二十年,大量文献则集中在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方向上,这些研究包括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经济增长都是要素积累或者技术进步的结果,要素积累进程的变化会在一段时间内改变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技术进步则决定了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因此,收入差距研究中的理论模型可以被分成两类,一类强调收入差距将通过改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积累的进程来影响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已经证明,由于边际报酬递减,不论物质资本投入还是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终都会消失,只有知识和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才是长期增长之源,因此,此类理论模型实际上回答的是这样的问题:收入差距与稳态时的人均产出水平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由于经济收敛到均衡状态前的转移动态路径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把这一类模型看作是对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速度关系的直接描述。 ①另一类研究则把收入差距与技术进步直接联系起来,集中探讨收入差距对创新等能够决定技术进步路径的因素的影响机制,由于技术进步是持续性增长的唯一来源,此类模型实际上讨论了收入差距对增长持续性的影响,因此是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的研究。还有一些文献讨论了收入差距与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虽然这些文献通常并没有直接涉及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因为经济波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创新行为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些文献同样是对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质量相关性进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