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能查得出审稿人是谁,而且也能通过所有评审的意见回复来判断是否有虚假审稿人。每个编辑是能看到整个出版社旗下所有杂志所有送审文章的所有审稿人,所以只要是虚假审稿人,是很容易被查出来的。韩国某个科学家为了逃避同行评审就耍小聪明,在投稿时利用假邮箱或伪造的个人信息向编辑推荐自己以及自己的同事作为审稿人就被发现了。在推荐审稿人方面应回避利益冲突,不要选择自己的前导师、同事或者资金赞助方作为评审人。
去交涉呀,实在不行就用法律武器哦,不过你得有充足的证据说明那文章是你的,否则,如果你的作品在公开的杂志或是其他的媒体上发表的话,而抄袭的人也发表的话,你可以通过刊物的负责人进行交涉。
318 浏览 1 回答
357 浏览 2 回答
80 浏览 4 回答
316 浏览 2 回答
237 浏览 1 回答
280 浏览 1 回答
240 浏览 1 回答
158 浏览 3 回答
87 浏览 2 回答
231 浏览 3 回答
119 浏览 4 回答
321 浏览 10 回答
301 浏览 5 回答
220 浏览 3 回答
275 浏览 11 回答
320 浏览 9 回答
353 浏览 9 回答
167 浏览 12 回答
319 浏览 9 回答
275 浏览 10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