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经济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中国的我国国民收入以及各产业的增加值均呈现上涨的状态。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仍处于增长的状态,增长率减缓到了779%。我国已经形成稳定的经济规模。2 疫情爆发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进出口。我国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消费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而本次疫情对给我国国内消费造成了影响。在国内消费的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名义下降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37%)。由于疫情的爆发,制造业的生产停滞了一段时间,因此相对应时间段的制造业产值下降。供应量下降是消费额降低的一个原因。其次,由于工厂的停止生产,企业在此期间的收益将会缩减,而运营的固定成本无法消除。为了减小亏损,企业纷纷采取降低人工成本的措施,即对员工采取短时间内降薪停薪的管理办法。这会直接导致人们的实际收入降低,削弱人们对商品的购买能力,最终反映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的现象。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比较明显,这是由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决定的,服务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餐饮业、教育医疗、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2020年1~2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其中,餐饮业、旅游业的服务具有现场化、无法储存的特征,如今疫情的爆发,政府对人员流动的控制使得餐饮业和旅游业的经营情况受到了打击。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网的报道,2020年1~2月,餐饮收入4194亿元,同比下降了431%。疫情也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口方面,各国因为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出口采取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以及我国的制造商在一月份停滞了一段时间的生产使得产量下降,会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额有些许地下降。而在进口方面,我国对口罩等医疗用品的大量需求会缓解我国进口总额下降的趋势。从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俄为41,2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6%;其中出口总额为20,4058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159%,进口总额为20,8317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24%,且我国1~2月份的贸易情况处于逆差的状态,净进口4259亿元人民币。从贸易的种类上来看,我国的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2%,出口同比下降166%,进口同比下降12%。由此可见,疫情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1月份,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的劳务人数约19万,较上年同期减少15万。在对外投资的金额方面,根据商务部和外汇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20年1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6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并没有呈现同比下降的情况,2020年1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47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95%。这说明,疫情并没有影响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但却影响了我国对外的劳务输出和整体的对外投资。3 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疫情的爆发促使中国各个企业深刻地思考如何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促使中国政府思考如何扶持中小企业渡过疫情期间的困难时期。首先,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刺激国内市场的经济状况,但是需要抑制物价的上涨,保证国民的实际收入是稳定的。当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回转时,企业的销售才会重新有了起色,从而进入良性循环。其次,短暂时间内的税率降低也可以促使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从而缓解抑制消费的状况。再次,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同时严抓贷款企业的还款信用,既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抵抗疫情期间带来的资金运转困难,也可以防控携款潜逃的风险。抗“疫”战场也存在于经济领域,各个企业的微观市场构成了中国的宏观市场。在销售领域,企业可以通过开发线上销售渠道开发、维护市场,通过预售的方式稳定销售和维护客户;在价格方面,建议企业推出部分降价让利的活动,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物流企业可以专研智能运输功能替代人工运输服务,减小疫情带来的停工成本。4 启发疫情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不过促使了政府和各个企业的深入思考,促进中国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步伐,各个企业可以寻求产品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制造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突破疫情带来的困难局面。在寻求新途径的同时,政府需要探究更加完善的政策与制度,各个企业也需要探索更加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有利的社会经济发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