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士懋 凭脉辨证[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国际(中日韩)经方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经方论坛暨经方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2011:[2]李士懋 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国际(中日韩)经方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经方论坛暨经方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2011:[3]李士懋 关于温病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 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4]田淑霄,李士懋 升降散及临床运用[J]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01:40-[5]田淑霄,李士懋 读《伤寒温疫条辨》[J]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04:2-[6]李士懋,田淑霄 再析薛生白《湿热论》传变规律[J]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04:1-[7]田淑霄,李士懋 温煦升发少阳治疗慢性肝炎[J] 北京中医,1985,04:17-[8]李士懋,田淑霄 谈谈中医临床诊治的方法[J] 陕西中医,1985,08:368-[9]李士懋 薛生白《湿热病篇》传变规律初探[J] 内蒙古中医药,1985,02:1-[10]李士懋,田淑霄 论“火郁发之”[J] 天津中医,1985,03:25-[11]田淑霄,李士懋 总结教训 精研医理 提高医术[J] 中医杂志,1985,02:23-[12]李士懋 温病本质的探讨[J] 中医药研究杂志,1985,01:14-[13]田淑霄,李士懋 谈《温病条辨·解儿难》之论痉[J] 中医杂志,1986,01:49-[14]李士懋 谈“在卫汗之可也”与“测汗”[J] 内蒙古中医药,1987,01:18-[15]李士懋,田淑霄 宣展气机解郁透邪为治疗温病之要义——学习赵绍琴老师阐发温病理论的心得[J] 河南中医,1988,02:2-[16]李士懋,田淑霄,杨永玲,李同琴,董进洲,徐金英 山茱萸对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8,03:31-[17]田淑霄,李士懋 白虎汤用于杂证的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1988,04:21-[18]李士懋,田淑霄 论测汗[J] 中医药研究,1988,01:43-[19]李士懋,田淑霄 张锡纯温病学术思想探析[J] 河南中医,1989,04:9-[20]田淑霄,李士懋 旋覆花汤治半产漏下刍议[J] 陕西中医,1989,01:[21]田淑霄,李士懋,张再康,王鑫国,王四平,冯瑞雪,吕淑静 脑栓通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影响的实验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03:2-[22]李士懋,田淑霄,王四平,王鑫国,张再康,冯瑞雪,吕淑静 连苏止呕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02:66-[23]李士懋,田淑霄,王四平,张再康,王鑫国,吕淑静,冯瑞雪 连苏止呕胶囊止呕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02:[24]田淑霄,李士懋 张锡纯妇科学术思想探讨[J] 河南中医,1990,05:17-[25]田淑霄,李士懋 蜈蚣熄风之偶得[J] 山西中医,1990,06:19-[26]田淑霄,李士懋 升降散治郁热体会[J] 中医杂志,1991,09:[27]李士懋,田淑霄 温病忌汗 又最喜汗解刍议[J] 辽宁中医杂志,1992,09:16-[28]田淑霄,李士懋 肝硬化腹水合并胸水一例报告[J] 河北中医,1981,03:[29]李士懋,田淑霄 论肺痿[J] 河北中医,1984,01:8-[30]李士懋,冯瑞雪,王四平,张再康 连苏饮应用与析义[J] 中医杂志,1996,05:[31]李士懋,田淑霄,朱长福,王鑫国,同利琪,王四平,郝宪恩,张凯,张明泉,李伟,曹刚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方法学探索(3)[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02:14-[32]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李士懋 中医发展前景堪忧[N] 光明日报,2004-04-[33]李士懋 脉学心悟:涩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4-[34]李士懋 脉学心悟:微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6-[35]李士懋 脉学心悟:紧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7-[36]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 细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37]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结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38]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动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10-[39]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促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10-[40]李士懋 我对中医事业的思考[N] 中国中医药报,2005-06-[41]河北中医学院教授 李士懋 溯本求源 重视经典的指导价值[N] 健康报,2014-07-[42]河北中医学院教授 李士懋 李士懋:从经典临床价值谈中医传承发展[N] 中国中医药报,2014-08-[43]国医大师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 李士懋 本报记者 胡彬 实习记者 赵维婷 整理 溯本求源 平脉辨证[N] 中国中医药报,2014-10-[44]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的本质是郁热[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7-[45]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忌汗但喜汗解[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7-[46]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下不嫌早[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8-[47]李士懋 脉诊的“分量”[N] 中国中医药报,2003/12/[48]李士懋 田淑霄 脉无假 关键在识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3/12/[49]李士懋 田淑霄 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气血[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1/[50]李士懋 田淑霄 掌握脉理 动态辨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1/[51]李士懋 田淑霄 理通脉自明 删繁就简共商榷[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1/[52]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脉象要素分解[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2/[53]李士懋 脉学心悟:浮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2/[54]李士懋 脉学心悟:沉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2/[55]李士懋 脉学心悟:滑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4/[56]李士懋 脉学心悟:缓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7/[57]李士懋 脉学心悟: 芤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7/[58]李士懋 脉学心悟: 革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7/[59]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牢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8/[60]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 濡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8/[61]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弱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8/[62]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 散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63]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伏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64]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 代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11/[65]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度传变分气与血两个阶段[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7-[66]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治则清透滋[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8-[67]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李士懋 选案精 按语明[N] 中国中医药报,2010-06-[68]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李士懋 建议授予中医药学术继承人员相应学位[N] 中国中医药报,2007-10-[69]李士懋 河北中医学院 抓住中医传承发扬的核心[N] 中国中医药报,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