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新青年了。
是陈独秀创立的《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伊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新青年》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杂志,也是党早期的重要理论刊物之一。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和发展具有一定贡献,主要表现在:《新青年》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所营造的“中国化”历史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定思想氛围;《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新青年》的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新青年》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尝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77 浏览 5 回答
186 浏览 2 回答
182 浏览 1 回答
125 浏览 4 回答
178 浏览 4 回答
228 浏览 1 回答
273 浏览 6 回答
163 浏览 1 回答
286 浏览 3 回答
346 浏览 2 回答
114 浏览 9 回答
192 浏览 4 回答
150 浏览 6 回答
161 浏览 9 回答
301 浏览 5 回答
160 浏览 10 回答
129 浏览 9 回答
118 浏览 9 回答
146 浏览 7 回答
263 浏览 11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