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常态化,“互联网+”背景已经来临。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动力,并且对当代读者群体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积极养成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必须要加强读者的监督工作,为读者群体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促进读者群体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新业态的创新 (一)改善读者阅读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关键。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周边的人都通过互联网阅读的方式获得知识,则很容易导致读者也会选择互联网的阅读方式。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建立一个安静、良好的学习阅读氛围,让广大读者能够在这一环境中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在环境创建的过程中,还应该针对读者的心理特征和阅读习惯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充分的吸引读者[1]。自从在2011年微信推出之后,仅仅三个多月便积累了500万的用户,微信逐渐成为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交流平台,而且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可以快速的积攒人脉,帮助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实现定点宣传,提高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水平。相比于传统的方式,互联网背景不仅具有运营成本低、定位精准、互动性强的特点,而且可以避免传统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的负面影响。首先微信作为免费通信服务软件,在日常的使用场景覆盖范围非常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微信作为自己与他人沟通的主要手段,也可以通过微信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所以通过口口相传,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传播速度。其次公共图书馆只需要利用互联网背景的方式推送给用户,可以节省大量的广告费,在互联网背景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一对一的定点传播,保证信息传递的精准率。通过客户与小程序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及时的获取用户的最新需求,总而言之,通过运用互联网背景的手段可以更好的促进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水平[2]。 (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促进图书资源的共享,帮助读者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丰富的图书资源。所以公共图书馆必须针对当前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选择能够反映或者满足读者的作品特点。其次要保证作品具有普遍性,能够让大多数的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一定的影响。还应该保证作品是读者喜闻乐见的,在读者群体中具有影响力。加强作品的流动性特征,所以要积极选择能够适合读者的创新前沿作品,加强读者的阅读思考。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进行划分,针对性的提供相关的阅读作品[3]。对于读者来说,只有加强兴趣的引导,才能够让读者更加自觉主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