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篮球至今,中国篮坛不同时期都不断涌现出不少优秀组织后卫(如钱澄海、杨伯镛,宫鲁鸣、孙凤武、丛学娣)、优秀前锋(王非、胡卫东、郑武、孙军)、优秀中锋(穆铁柱、王治郅、巴特尔、姚明、易建联)。可是令人遗憾,中国男篮最好成绩只是老八、女篮也只是老二。纵观中国男女篮球队在整个奥运会比赛的表现,只有在拼搏精神方面有所提高,在技战术上没有任何进步。就本次奥运会上的表现也是一般,我看不出来有多大的进步。要说进步也只是不那么胆怯场罢了。就现在中国的篮球状况来看,临场教练无论是外教,还是内教,老8的战绩是最好的了。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取决于我们的篮球基础教练水平。在中国篮球的基础教练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请再高级的教练也没有用,中国国家队的水平也高不到那里去的。 几十年来中国篮球发展,只是原地踏步,没有大的进步。要说进步也只是个别的,畸形的,没有平衡的整体进步。篮球是集体的运动项目,个别运动员再出色,其他队员不行,也是孤掌难鸣,成不了气候。中国篮球的希望在哪里?今后中国篮球如何走、朝何处发展?为何几十年来中国篮球还只是原地踏步呢?阻碍中国篮球发展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关键的因素是什么?等等诸多问题,都是我们篮球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的,且也是尽快作出决策的时候了。显然,阻碍中国篮球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领导层落后的篮球意识、思想观念。关键在培养。那么,中国篮球队员培养的立足点在哪里?我们要培养怎样的运动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现在征战奥运会的篮球队员(包括男、女篮)都是我们国家培养出来国内最优秀的,甚至在整个亚洲也是优秀的。从这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篮球队员,只能在亚洲称王,而不能与世界强队抗衡呢?这说明我们培养篮球队员的立足点只是亚洲。这方面来看,我们则是失败的。中国篮球不应该只满足于在亚洲称霸,应该把目标盯准欧洲及美国等世界强队。中国篮球发展的关键在培养,培养的关键在于教练。教练员的水平,尤其是广大基层教练员的水平决定中国篮球的未来。 身休素质、技战术能力、速度是篮球(乃至足球等球类)比赛取胜的三大基本要素。 前些天,无意中撞进胡卫东教练的博客,且拜读了他写的奥运会中国男篮比赛的一些观感。有些想法也想谈谈。胡教练在谈及中国立陶宛的比赛说到“其实还是暴露出一个问题,速度,回防的速度,立陶宛一打反击,我们就很难追上”,我倒是认为速度的问题是中国篮球的通病,也是老问题了。在亚洲我们在碰到韩国队时,就有所表现,只是韩国的整体实力略差于我们,否则我们是赢不了韩国的。遇到欧洲及美国等强队时就更为突出。 与强队相比,我们的慢不仅是回防慢一个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慢,个人进入比赛状态慢、进入防守状态慢、传接球慢、发动快攻慢、由守转攻慢、由攻转守更慢等等。欧洲强队在与美国队对抗时也同样存在程度不同的慢。由于欧洲队员身体及身高方面不在下风,所以比赛时没有我们这样难看就是了。胡教练已经提及了回防速度慢的问题,但我不知道胡教练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就攻、防及攻防转换速度来看,美国队是最快的,其次是欧洲等强队。究其原因,美国队这所以快,是美国人的篮球意识及商业操作决定的。从美国的NBA篮球联赛与我们的CBA篮球联赛比较,就可看出问题所在了。美国的NBA篮球联赛只允许人盯人的打法,没有联防的打法,所以对抗激烈,攻防转换极快,上场轮换的队员多,所有队员都有上场的机会,故球员成长周期短而快;比赛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而我们的联赛是以联防为主打法,极少有采用紧逼防守的打法,所以对抗不激烈,攻防转换慢,比赛主要靠5-6名主力抱打天下,上场轮换的队员少,其他替补球员很难有上场的机会,故球员成长周期长而慢;比赛毫无观赏性。因此,我认为消极的联防战术打法是中国篮球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我国篮球人才未能尽快成长主要原因。为了加速我国篮球的发展,缩短球员成长的周期,尽快出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国内联赛中取消以联防为主的打法,只允许“人盯人的防守”打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在比赛中,各队为了保持场上队员的体力,就会不时的更换队员上场参加比赛,这对球员的快速成长有极大的好处。二方面由于对抗性强,拼抢激烈,则大大的增加观赏性。三方面:逼迫各俱乐部按照“紧逼防守、快速反击”的战术打法的要求,改变训练方法,以提高球队比赛的攻、防及攻防转换的能力,去赢得比赛。按照“紧逼防守、快速反击”战术打法的要求来训练,最大的好处是能很好的解决比赛时场上队员消极比赛,注意力分散的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