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查办过程中,相关高校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对涉及本单位人员的问题严肃调查处理,不回避、不包庇,对此应予肯定。上述案件也反映出,有的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和经费管理上不履责甚至弄虚作假、乱作为,少数科研人员学风浮躁、学术失范、诚信失守。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科研管理秩序,严重损害了科技创新良好生态,对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和科技界整体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坚决制止、严肃惩处。
取消专家资格评定、警告记过,严重的直接开除。因为论文造假败坏了学术界的风气,浪费了国家的经费。
论文造假无疑是对知识产权的一种侵犯。这种行为也否定了很多人的努力,使得一些本来没有能力的人通过了测试。
应该会受到严格的惩罚吧,因为这样的行为已经属于学术不端了。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在论文造假、考试作弊问题治理领域,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并视情节追回责任人所获利益,按程序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实行“零容忍”,在晋升使用、表彰激励、参与项目等方面“一票否决” 。
185 浏览 5 回答
308 浏览 4 回答
309 浏览 4 回答
350 浏览 2 回答
102 浏览 1 回答
247 浏览 2 回答
119 浏览 3 回答
171 浏览 4 回答
186 浏览 4 回答
201 浏览 3 回答
295 浏览 4 回答
168 浏览 3 回答
240 浏览 6 回答
118 浏览 10 回答
169 浏览 6 回答
181 浏览 10 回答
312 浏览 6 回答
161 浏览 9 回答
228 浏览 4 回答
189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