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向往阶段”的时尚策略中国公众追求时尚的意愿较为强烈,自我时尚带来的满足感较强,但时尚消费参与度还较低,因此,目前中国的时尚消费应该定位在“追求向往阶段”。中国消费者追求时尚的高愿望会导致他们对于时尚的资讯、时尚的概念和时尚的风格的辨别力减弱,一方面意味着企业在营销中注入新的时尚元素,以及在产品创新中融入时尚概念,能较容易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第二个方面,企业在品牌元素中,需要随时把消费者的需求融 入,在中国市场,一成不变只能让企业与消费者产生距离,因为他们渴望在自己的生活中享受更多的时尚元素,这样会让他们觉得物超所值;第三个方面,中国消费者由于对时尚缺乏深层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在营销中通过在终端对消费者进行辅导,通过广告、促销等 方式对新的产品概念进行引导,很快他们就会接受。重视时尚传播平台的价值中国公众对时尚资讯的关注度处于较高水平,对各种形式的时尚资讯关注度都较高,其中对电视时尚节目和报纸时尚报道的关注度最高。有趣的是,很多消费者都将当前流行的娱乐节目比如“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节目看成是时尚专题节目,尽管这些节目并不是传播时尚资讯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品牌和这类节目建立了关联,则有利于中国公众进行时尚联想。时尚也是一个扩散的过程,因此,时尚营销中的重要一环是如何通过传播推波助澜,形成潮流。作为时尚营销,需要充分整合时尚传播平台,比如在一些新锐的电视节目中采用植入式营销,或者冠名赞助的方式,比单纯的广告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具说服力。主打“有钱”群体和“有闲”群体对中国城市中的10个职业群体的时尚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排前两位的依次是企业高管和专职太太,其次是自由职业者、普通公务员和白领。科教文卫工作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和蓝领的时尚指数相对较低。企业高管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较高的时尚消费能力,因此成为时尚的先锋;而此次调研的专职太太的标准是指个人无收入,但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人群,她们衣食无忧、较为有闲的状态让她们有时间和实力追求时尚。政府管理人员和科教文卫工作人员受职业影响较大,对时尚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目前来看,引领中国的时尚最有实力的群体是企业高管和专职太太,一个是“有钱”群体,另一个是“有闲”群体,企业在开展时尚营销时,需要主打这两个群体,得到他们的接受,就可以实现在其他群体里的迅速传播,特别是作为“有闲”群体的这些专职太太,不仅经济实力强,而且她们非常愿意充当意见领袖,只要自己消费了,就会动员周围的朋友一起消费。因此,她们是时尚产品营销不可忽视的强大群体,国外很多品牌面向高档社区的营销活动都是针对这些“阔太太”而进行的。男女区别对待,“互补”营销自古以来,时尚似乎都是女性的专利,女性爱逛商场,爱打扮自己的特点让女性成为了时尚的主力,中国女性时尚指数总分为8分,高于 男性时尚指数的0分,从具体的指标来看,中国女性在时尚认知、认同、追求、参与和满足五个指标的得分均高于男性。女性因为自然的时尚天性,在时尚产品的营销中,可以充当最好的产品宣传员和新产品的尝试群体。当然,男性时尚指数比女性低,并不意味着男性就不是主要的消费群体,而是男性与女性在时尚追求上存在差距,比如男性消费的都是“大件产 品”,男性群体对凸显个性、身份、实力和力量的汽车、IT数码和运动健身领域的关注度高于女性,而女性则对一些和外在形象相关的服装服饰、化妆品、美容美 体、发型等领域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男性。这种男性女性关注的差异点提醒企业,一些包含有机械、技术概念的产品诉求需要重点针对男性,而要突出外观的产品则需要重点针对女性,实现“互补”营销。从服饰变化中寻找产品创新概念在所有与时尚相关的产品中,服装是变化最快的,因此很多产品的流行趋势都紧跟服装潮流,而在中国,这一点尤为突出。调查显示,在表征时尚的维度上,服装服饰还是首当其冲的,4%的公众认为一个人是否时尚主要表现在服装饰物上。因此,从目前看来,当代中国人判断时尚的主要依据还是与 人的外表打扮密切相关的。在当前生活节奏快速的时代,中国消费者缺少时间来互相交流和探讨一个人的时尚意识和思想等内容,因此,服装的流行风格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时尚的潮流趋势,而基于服装风格的产品创新也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创建体现身份与面子的象征符号时尚符号是消费领域中人群之间相互确认时尚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调查显示,在时尚消费的支出领域,服装是各群体关注度最高的领域,而随着收入的增加,标志性的时尚消费领域就会增加,比如在根据受访者的家庭月总收入与时尚消费支出比例的关系分出的九类消费群体中,高收入高支出的群体花在珠宝、手表消费上的钱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珠宝和手表最能够在公共场合突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而这些也往往成为区分阶层的标志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