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江汉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江汉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当代中国文化预算的现实困境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1-01-15论文化产业政策的边际内谱系拟置 王列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12-01论文化制度创新中的技术支撑 王列生 【期刊】文艺研究 2010-05-10“设计”的形而上学追问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15“设计”的形而上学追问 王列生 【期刊】美术观察 2010-06-15当代中国文化制度创新中的机构改革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0-07-15宗教文艺论的可能与不能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15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项目目标及其功能测值方法 王列生 【期刊】江汉论坛 2009-04-15论文化制度创新的价值分层 王列生 【期刊】中国文化 2009-10-15论内在焦虑中的中国文化制度创新 王列生 【期刊】文艺研究 2009-11-10论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意义内置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2009-11-15论政府对文化产业制度支撑的功能缺位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0-01-15论文艺起源研究的考古学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15文艺未来论的知识向度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2006-10-30论民间仪式的文艺承载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2-30性本能的文艺魅力维系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25政治文艺论的权力与暴力 王列生 【期刊】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20论文艺存在研究的知识框架及其文艺人类学选择 傅莹; 王列生 【期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15文艺存在的存在性分析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2007-01-25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识形态前置 王列生 【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7-03-24论时尚与文艺的意义互动 王列生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2-01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动力学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7-02-28论集体体验对个体体验的颠覆——对体验论文艺观的新认识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2007-03-15论世界市场时代的文艺生产与消费 王列生 【期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20和谐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王列生 【期刊】理论参考 2007-02-01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目的论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8-10-15论集体体验时代的身份消失 王列生 【期刊】学术研究 2008-12-2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母题方式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8-01-15道德文艺论的语指与语误 王列生 【期刊】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8-15论“孔子适齐”的事态义旨与道穷 王列生 【期刊】中国文化 2008-10-15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哲学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3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田野调查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3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符号切入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7-20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中的知识综合姿态 王列生 【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20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2004-07-25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探析 王列生; 李怡 【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20论原典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知识综合特性 王列生 【期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3-04-15“话语”与民族文学表达方式 王列生 【期刊】人文杂志 1999-09-05触感社会转型的律动──评洪三泰的长篇小说《闹市》 傅腾霄; 王列生 【期刊】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5-15新流行状态: 位置批评与商业批评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9-04-15九十年代:日常迷恋与边缘落寞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9-08-15文化的贫困与文化的解困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2000-03-31话题与民族文学言说方式 王列生 【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27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7-20先锋批评:需要校正的第三者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2001-02-15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的基本框架 王列生 【期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2-04-15简议特区文学的特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02-28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选择 王列生 【期刊】文学评论 1995-07-15论当代文学价值评估的双重原则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5-02-25论文学发展的线性因沿─—悖离题材情结和素材迷恋的实证讨论 王列生 【期刊】广东社会科学 1995-04-16希腊花朵与阿拉伯土壤──论民族精神个体性对文学母题选择的制约 王列生 【期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5-04-20批评危机:亟待走出的六种缠绕 王列生 【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7-30论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动态过程 王列生 【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3-25“互阐指令系统”与比较神话学 王列生 【期刊】中国比较文学 1997-08-15论世界文学格局的单向牵引模式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1998-02-15跨接传统与现代的民族文学精神寻求 王列生 【期刊】学术研究 1998-02-17论民族文学的理想选择形态 王列生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 1998-01-10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 王列生 【期刊】安徽大学学报 1998-07-25独语与对话跨度间的民族文学寻求 王列生 【期刊】河北学刊 1998-05-20The Choic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in World Literature 王列生 【期刊】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02-15我们都是变色龙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8-02-15论文学母题的弹性发展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1992-03-01对当代文学基本品性的思考——兼与沈敏特同志商榷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1985-10-28振聋发聩的历史沉钟——评中篇小说《蓝花豹》 王列生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86-08-29论民族艺术之“根” 王列生 【期刊】学术界 1987-05-01论阅读的基本过程 王列生 【期刊】殷都学刊 1988-09-30论顺应心态与逆反心态——一个艺术接受美学课题之初步研究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1988-08-28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诱导空间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1989-08-29论接受能力 王列生 【期刊】学术界 1989-10-28论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独特本质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12-31论切入点与切入方式 王列生 【期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10-01桐城地域文化爬梳 王列生 【期刊】东南文化 1991-05-01论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 包忠文; 王列生 【期刊】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10-01论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续) 包忠文; 王列生 【期刊】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12-31读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1991-10-28说庄子的魅力 王列生 【期刊】安徽大学学报 1991-06-30人类生存空间与文学内容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1-10-01文化的悖论及其对文学母题的制约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家 1992-04-30站在时代高度看文化发展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9-11-24农歌会唱出农民心声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8-12-30我比汪晖本人更加焦虑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10-04-16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10-09-01文化机构的结构矛盾与改革取向 王列生 【报纸】人民政协报 2010-09-06只重形式群众难享文化实惠 王列生 【报纸】北京日报 2007-06-26和谐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6-11-09文化创新理论的学术梳理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8-02-14

2021年5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去世。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上海书评》刊发茅海建教授于2021年7月8日在“章开沅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稿,缅怀章开沅先生。我第一次知道章开沅先生的大名,当属1980年出版的《辛亥革命史》。这是当时中国大陆最为出色的学术著作。次年,武汉召开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也是一个盛会,但我们这些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没有办法参加。章先生便与湖南师范大学的林增平先生商量,在长沙开一个青年讨论会,并对青年学者的参会论文进行评奖。那是一次青年盛会,出了许多人材。章先生从武汉赶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说这批青年学者的论文多有佳作,“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此后的几次见面,皆在学术会议上,他在台上说,我在台下听。我的老师陈旭麓先生去世后,我每次到武汉,都会去拜访他;然我去武汉次数很少,见面亦少。虽说直接交往次数很少,交谈的言语也不多,但我的感受却很深——“和顺积中,英华发外”。我对他十分尊敬。章先生学问与人格,让我深为感佩的是两点。其一是章先生始终走在同龄人的前面。章先生是人生经历很丰富的人。1949年之前,他该上学时上学,该打仗时打仗,该革命时革命。这些都是当时的热血青年心中向往的,章先生与同龄人的不同点是“健于行”。1949年之后,学术成了他的主要事业,其中辛亥革命成了他的专攻。他没有去研究当时热门的革命党,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将视野专注于不那么革命、但在历史上起到多重作用、更能说明历史多变性的张謇。他采用的方法,又是历史学家最具“传统”也是最为“先进”的,即收集史料,编集子,实地考察,寻找当年的遗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如此做研究已属“凤毛麟角”。这种“独特”的学术眼光(今天称之为“问题意识”)和“基本”的研究方式(今天称之为“学术规范”)使他领先于同龄人。虽说章先生的张謇研究到了很晚才出版,但一点也不过时,很难想象是六十年代的产品。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林言椒先生各处约稿,富有学术准备的章先生立即响应。他和林增平先生联合主编的《辛亥革命史》,学术规范榫合严密,最先出版,走到同龄人的前面。章先生属于“才子型干部”,文化革命前或文化革命中,多次借调到中央机关工作,当时属非常瞩目之事,但他能做到学术本位、学者本分,有进有退,当时属于难能,事后属于远见。再往后,章先生及其弟子整理苏州商会档案等大型史料,强调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国际化,又走到同龄人的前面去了。章先生总结武昌首义,称是“敢为天下先”,这个“先”字,我看对他是适用的。其二是章先生培养出一大批学生。章先生是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的博士生导师最初为刘大年、李新、章开沅三人(戴逸先生属于中国古代史的清史)。章先生又一次“领先”了。从此开始,章先生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近现代史的博士,我在北大上课时,称之为“章氏军团”。之所以称“军团”,自然是人数众多之意。但后来的博士生导师人数众多,招收的学生数量泛滥,“章氏军团”从数量上排名大约不再领先了;而“章氏军团”却越来越瞩目,这是他们集体战力的体现。我在这里没有必要列举章先生帐下的诸位先锋与大将,这个名单已为学界熟知。若细看这一份名单,真是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不拘一格;所研究的学问也是品种多样的,同样不拘一格。一个人如何能教出如此之多且又类别各异的人材?自然是施教有道——“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弟子就会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大师垂范,用自己的身影为众弟子立命——“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学问之道由此而传,章门弟子的风格由此而塑造出来。我还想说明的是,武汉这个地方也出产名校长——华工的朱九思,武大的刘道玉,再加上华中师大的章开沅,都是大教育家的风范,将当时武汉三校,列于全国的前茅。我听到章先生去世的消息,立即给其弟子马敏和朱英写了E信:章开沅先生是我尊敬的师长。他是真正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者,在他的生命的每一个时段,都有超越同时代学界与学人的卓越表现。他的学术成就不仅表现在他个人的学术研究著作上,更表现在他对学生的培养上——“章门弟子”已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界最强大的“军团”。2021年10月20日章先生安灵公祭暨雕塑揭幕仪式在武汉石门峰公园举办章开沅先生长眠于斯(照片为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严浩先生拍摄)三生难报灌顶恩——在章开沅老师身边读书求教的感悟张艳国1998年的夏秋之际,对于我这个已经在史学界游荡了多年的大龄青年来说,是一个难忘而欢喜的季节。这时,我已过三十四岁。就是在而立之年过后,我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所的博士研究生,投入章开沅先生的门下,专修中国近现代史。这是我长期梦寐以求的事情,因而好长一段时间情绪高涨,充满喜庆之情。翻开我当年的日记本,有开学之日写下的两首蹩脚诗,可以为证。其一曰:“而立过后观人生,弹指挥间岁月轻。休说拼搏志如铁,管他攻关苦似僧。莫道人间春风少,难得世上正午晴。花开花落无常事,日出日没有定恒。”其二云:“哪有先进成霸主,才人代代领风流。敬业爱岗修正果,明德慎行与良优。妻贤女淑随人羡,父慈师恩勖我游。壮士矢志不歇力,把卷举笔敢当头!”回头看来,当时内敛不够,喜形于色,还斗胆地抒发着豪言壮语。这正是年轻时不成熟的通病。但是,年轻的时候,正是多梦的时节。美梦成真,的确快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可见,我非常重视并珍惜这种师生缘。跟随章老师攻读中国近现代史,我的收获有如随佛参禅,醍醐灌顶之感。这里选取几个片断,说明章老师对我教育的深刻和影响的深入。一、“遵守时间,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1999年,是伟大祖国50年华诞。为了以青年学者的方式庆祝共和国的生日,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商议出版一套“荆楚青年人文学者文丛”的图书,选择出版我省45岁以下的人文青年学者的自选集,以表彰他们在人文科学领域辛勤耕耘的业绩。这项工作受到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热情支持。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出版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最终在国庆节前夕由省新华印刷厂精心印制出来。这套丛书一共有10位作者,分别是陈锋教授(武汉大学,史学)、张艳国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史学)、马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史学)、徐勇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王建辉编审(湖北人民出版社,史学)、欧阳康教授(武汉大学,哲学)、涂文学研究员(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史学)、江畅教授(湖北大学,哲学)、何锡章教授(华中理工大学,文学)、李建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出书时已调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其中三人出自章门,他们是马敏、王建辉和我。当时在省内几个学术会议上,有一句戏言:“百家争鸣,百花盛开,以章门尤甚。”这句话的来历就是如此,这是后话。章老师对这套书的出版是十分高兴的,也大力支持。他同夏振坤老师、陶德麟教授一道,分别为丛书写下了序言。章老师在序言中,一是表达了对青年学者进步、成长的喜悦之情,他说:“自选集的出版乃是他们二十年左右学术耕耘的总结,也是他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跑线,预示着他们未来学术业绩的辉煌。”二是寄托了殷切期望,他说:“我深愿这套丛书的作者能站稳脚跟,以扎实的步伐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每个人的最终成就可能有大有小,但绝对不要追求成为昙花一现的名人。江汉学脉,世代绵延,吾人有厚望焉。”章老师的喜悦绝不仅仅是冲着他的三位学生来的,而是面对全省乃至全国青年学者。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这套丛书出版后,首先要送一套给章老师。9月22日,印刷厂通知我们,样书已出若干,可以提供几套。出版社约好我和陈锋教授,第二天一道到汉口去取书,同时,为开出版座谈会做准备,把书沿路分送有关支持本书出版的单位和领导,如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等。9月22日晚上,我把出书的好消息告知章老师,并转达了出版社领导的好意,第二天下午送一套书给章老师,以示谢忱。章老师问什么时候来,我说,下午4点半。后来证明,我对时间的安排是没有经验的。一是到印刷厂取书要经过若干环节,办手续费时间,二是沿路送书要花时间,加之过长江二桥车堵路挤,路上要花时间,下午4点半赶到华中师大绝不可能。何况,我当时犯了更大的错误,在沿路耽搁时间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同章老师联络。章老师一如他多年的风格,下午冒着武汉的秋燥炎热,步行20分钟到办公室,边办公边等待我们来访。当天下午,他由喜悦之情慢慢变得不快,可以体会得到。我直到晚上七点才同他联系,告知我们的到来。但是,章老师一改他平日的和蔼,非常生气地在电话里说道:“艳国,请你看看表,4点半已过去几个小时了?我现在不会客。”这时我才悟出事情的严重性,内心的自责与歉疚自不待言。第二天,我约好陈锋、马敏陪同,向章老师做诚恳的自我批评。章老师一夜之后,复又和蔼可亲。他对我说,昨天晚上的事情,你做得不对,让我苦等多时,但是,我发了那么大的火,挫伤了你的积极性,我也有不是。老人家这么一说,让我汗颜,我的心、我的脸燥热难当。老人家教育学生、厚爱学生,有何不是!他又平静地说,艳国啊,我在国外奔波多年,形成了比较西化的生活习惯,就是守时间,重然诺。我们有民族劣根性,突出的毛病是不守时间。这其实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尤其是一些官员,对约定的时间如同儿戏,随意更改,起到了很坏的带坏风气的作用。你是我的学生,我有责任严格要求你。事情已经过去了,你要吸取教训,改了就好。他最后笑着说,我还要督促检査你的,绝不允许你再犯第二次错。说完这件事后,章老师的兴奋点又依旧回复到这套丛书上,他翻阅着其中每一本书,边翻阅,边评论,他的喜悦,他的动情,真好比在欣赏世上的绝美之物。从此以后,我牢记章老师的教诲,做到准点准时,改正了不良习惯。二、“要写就写出好文章,不要凑合之作”2000年秋季,我的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获得通过。在论文的研究和写作中,章老师专门约我谈了三次,每次都是在下午,每次都有两节课的时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章老师反对学术浮躁之风,这是他的一贯思想和坚决态度。在新世纪之交,学术浮躁之风更烈更甚,章老师对此批评更多更甚。他说,学术浮躁之风,有学术原因,更有社会基础。现有的科研考核指标和学术评价体系是不利于培养学术的醇厚之风的,指标数字化,数字功利化,学术界急功近利,管理部门推波助澜,助长了学术浮躁之风。他还说,他的话,别人听不听,他管不了,但对于他的学生,他一定要管,而且要努力管住,管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我的论文研究和写作有一系列总体而又具体的要求。在三次专门的教诲中,章老师总是围绕着一个总原则来讲的。他说:“我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只有一个严字,就是出高水平的论文。不要把论文当做专著来写。论文与专著是有分别的。论文不同于专著,最大的分别就是论文比专著更专,更深,因而更新些。我对你的要求是,要真正下功夫,要写就写出好文章,不要凑合之作。”章老师讲这话,对我是有很强针对性的。一是我相对应届生而言,专业基础相对好一些,这是优势,但如果不严格自律,不思进取,就会出应付之作;二是章老师反复讲,不管他门下的学生是否从事专业研究,但从态度上讲,他不希望有人是为了混一张文凭和混一个“出身”,一定要真学真懂,真有收益。他这样教育我,还是在个别敲打我,以防我自我感觉良好,不再下苦功夫。在这三次专门的谈话中,章老师对我的论文研究与写作,有几条方法论和指导思想方面的要求,话很精粹,不拖泥带水,不重复旧话。内涵都很丰富,可谓意味深长。章老师启发我,“研究问题的视野要开阔,分析要有理论深度,学会像学术大家那样思考问题,做到研究有个性,立论见精神”。章老师早已被史学界公认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大家名师,但章老师给我举例时,绝口不谈他自己的文章,他谈别人的名篇力作多,尤其是对已故的陈旭麓教授和林增平教授,谈及最多。他对他们的赞赏,不绝于耳,语气诚恳,态度真诚,而对他们过早去世又无限惋惜。他很敬佩陈旭麓教授对中国近代史问题的思辨方法。章老师对陈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与

江苏科技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主要写法:

1、基本说明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2、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一、题目要准确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二、考虑要素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开题报告就是你选题的一些简要介绍,让老师看看你的题目是否合理,准备的差不多。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是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它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开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向有关专家、学者等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意见,确定是否批准选题。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就是你选题的一些简要介绍,让老师看看你的题目是否合理,准备的差不多,以及是否可以动工写了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性质的,总结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你的论文研究主题的文献内容3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此处略4研究进度和安排某月某日——某月某日做什么(开题、初稿、二稿、定稿、答辩)5参考文献此处略这些都有了就行了,一千字到三千字字左右文库有范文,给你一份范文哈

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格式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都开始做毕业设计了,在我们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你有了解过开题报告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格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1.论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左边距、右边距、下边距均为厘米;上边距为厘米。页眉、页脚均为2厘米。论文(含任务书)及附件装订成一册,一式两份。

2.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左端顶格为论文标题,论文标题用宋体五号字。若为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则在标题后面加上“/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五号阿拉伯数字。

3.正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宋体小四号,应当达到15000个字左右。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单倍行距”,所有段落开头均缩进2个字。数学公式用斜体,按章节编号,如第2章第3个公式为(2-3),并与段落右边线对齐。

45.每一章另起一页,章节采用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例:1,,)。章名为一级标题,位于一页的首行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距为0磅,与紧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级标题间距为12磅。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左对齐,断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5.图表要有名称,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名位于图的正下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表按章节编号。例如:表为第2章第7个图表;图3-1为第3章第1个图。图表不要跨页。凡引用的图表,需在图表名后用相应的中括号〔 〕加以标注,(如:〔1〕)。这里的标注号应与参考文献的序号为同一个号。

6.封面及任务书等由学生到(校图书馆一楼)装订处购买,封面不得复印。并在装订处装订论文。

7.除封面外,第一页是任务书,任务书下达时间是:按申请写作时间。

第二页是中文摘要(至少150字)。“摘要” 两字为黑体小二号,居中,设置段前为102磅,段后为12磅。内容用宋体五号字。 “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五号,缩进2个字,后面的内容用宋体五号,一般用3-5个词组即可,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即设置段前12磅)。中文摘要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三页是Abstract(至少500印刷字符),“Abstract” (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二号),内容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五号,后面的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五号,与英文摘要内容同样相距12磅。英文摘要顺延“中文摘要”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四页为目录。“目录” 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目录页顺延“Abstract”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目录依次为:摘要、Abstract、正文(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参考文献、致谢、附件1:开题报告、附件2:文献翻译(中、英文)。页码数字用小四号。

说明:中英文摘要和目录并非正文,不要设置页眉!

8.参考文献位于正文后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参考文献”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参考文献主要格式如下:

书籍:[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书名.版本号(初版不写).出版社名,出版年,引用页码

提示:结束处不要加句号!

例:〔1〕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xx年,第51页

期刊:[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特别提示:凡论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须按照顺序依次在正文引用处进行标注,标注方法:位于引用处最后一句话的句号内,具体操作:在工具栏打开格式-字体-上标。(例:如〔1〕)。

9.致谢页位于参考文献之后,与正文连续编页码,“致谢”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字。

10.附件1: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五部分,各部分之间不需另起一页)

开题报告的标题居中,用黑体小二号粗体,段前距和段后距均为0磅。标题下为:专业、(准考证号)、姓名,均为黑体四号并居中。

说明:开题报告的标题应为论文题目,而不是开题报告四个字!

开题报告中紧接着是摘要(只需中文)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用黑体小四号,“摘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包含3至5个词组,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这里摘要和关键词均不需要开头缩进。然后是正文,正文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为12磅。

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中,一级标题不需要另起页,一级标题设置段前、段后均为12磅,其余格式与正文同。

注意: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的页码要根据正文的页码进行连续编码。

关于舞蹈的论文范文

摘要:舞蹈教育作为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艺术教育的主要课题,也是教育独特性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方式。本文结合我国舞蹈教育,对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艺术表演原则以及内容设置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阐述。

舞蹈教育;舞蹈艺术表演;原则;内容设置

作者简介:顾忱, 性别:女, 学校:沈阳音乐学院20xx年-20xx年沈阳音乐学院,舞蹈教育系学习20xx年至今沈阳音乐学院应用舞蹈教育系任教。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xx)12-0073-01

舞蹈作为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生动的描绘了人类的精神内涵,还体现了生命以及文明的律动。通过生活提炼以及加工,从而构造出真、善、美的美妙动感形象,激发人体情感活动,丰富群众精神世界,让人在情感愉悦的同时,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搭建教育效果。舞蹈作为美与雅的独特艺术结合体,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舞蹈理论、技能以及知识,还能塑造学生形体,让外在更有气质和美。同时,通过舞蹈教育还能开拓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气质,通过舞蹈艺术表演,能促进文化交流以及身心发展。

1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

舞蹈作为人类历史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劳动,和音乐、文学、美术相伴相生,在欣赏愉悦的同时,陶冶情操。俄罗斯文艺理论家雪夫斯基层说“优秀的艺术品,不仅能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生活理解,还能提高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让我们变得更加高尚、善良、美好。”同理,当积极、优秀的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内心深处的高尚品质和善良会油然而生,通过蔓延,转化成推动学生良好素质品德以及内涵形成发展的途径。

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舞蹈风格,其中,民间舞蹈在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民群众在时代变迁下的不断加工创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特点以及时代特点,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舞蹈主要产生于斗争生活和人民劳动,根据不同的历史、自然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民生活形成风格迥异的舞蹈特色。通过舞蹈教育,可以了解民族舞蹈、音乐、历史文化,不仅可以了解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在老师指导和讲评中,还能了解中国精湛的艺术文化以及人文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促进爱国、爱民、爱家的素质情操。

中国舞蹈在世界舞蹈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文化资源以及历史轨迹,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舞蹈教育行为,不仅能引导青年人心理层面和精神文化成长,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价值观,调整青年心理和情感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搭建良好氛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舞蹈不仅是单纯的艺术教学,更是文化传承、素质教育、审美价值的重要桥梁,它能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保持人性最真、最美、最善的完整,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自由的发展。

2舞蹈艺术表演原则

舞蹈艺术作为心理艺术表演活动,不仅仅是传达和再现,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需要表演者全身心的投入。表演活动作为“二度创作”的表现形式,不仅是一种感觉艺术,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积累。在舞蹈教育中,艺术表演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认识、体验他们面对的舞蹈作品,从而真正的展现自我。舞蹈艺术表演是一种表情观、表意观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艺术表演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舞蹈表演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表演过程中,既要有舞蹈,更要有表演,表演和舞蹈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舞蹈语言、综合音乐以及舞台美术等手段表达人物内心情感以及作品主题思想,从而生动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舞蹈的具体含义,描绘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态,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美好。

同时,舞蹈艺术表演还是一项双修的技艺,它要求教学活动中,表演和教学必须同时兼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舞蹈艺术表演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必须遵循:点滴渗透和协调发展的原则。点滴渗透主要指舞蹈艺术表演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渗透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适应学生对舞蹈艺术表演的认知以及发展,促进舞蹈教学进程。协调发展原则主要指舞蹈艺术表演不仅是学生掌握技能表演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习文化,涵养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舞蹈教育以及舞蹈艺术表演中,舞蹈艺术表演方式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必须协调均衡发展。

3舞蹈艺术表演内容设置

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育必须服务于素质教育总目标,传统舞蹈教育是一种完全重复前人经验,没有想象和创造性,只需要领悟舞蹈意蕴和标准动作。现代舞蹈教育,不仅需要领悟舞蹈内涵,还必须运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在现代人接受的条件下,进行学习教学。因此,在现代舞蹈教学中,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内涵,更需要宽广丰富的技能。

俄国芭蕾前辈古雪夫曾经说过:“我们可以完成一项规定项目,但是我们的选手缺乏其他知识层面的熏陶,从而,缺乏音乐和文学修养,从而导致创作人物缺乏深度和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综合利用舞蹈知识,培养舞蹈艺术表演型人才,从而发挥出舞蹈教育的最大作用,将舞蹈教育面向更广大的受教者。舞蹈艺术表演的内容主要有:舞蹈艺术表演基础、表演技能技巧以及审美体验等。

舞蹈艺术内容表演基础理论。 为了更好的组织以及实施舞蹈教育,舞蹈艺术内容表演必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联系起来。例如:多才多艺的达芬奇曾经说过:“热忠实践,缺乏理论的人就像一个水手没有罗盘的船,不知道该往哪里航行。”实践作为理论的重要依据,舞蹈艺术应该充分结合表演基础和实践理论。透视学作为争取理论的门径和向导,必须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理论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专业讲授,将舞蹈艺术表演教学实践和舞蹈欣赏有机的连接起来,从而更好的组织教学过程和方法,在学科内部各项教学内容协调、渗透的同时,做好各类学科学术的交融和沟通。

舞蹈艺术表演技能技巧。 舞蹈艺术表演节能技巧作为演员以及受教者进行表演的主要方式,是舞蹈语言和思想感情的综合体现,包括:面部、眼睛、肢体等训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眉目传情,舞蹈意蕴应该通过眼睛,将情感具体的传递和表达出来。在舞蹈艺术表演中,眼睛表演技巧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云:“眼灵睛用力,面壮心中生”,以及《明心签》的“凡作各种状态,必须用眼先行”具体的说明了面部表情不能离开眼睛的主导主用。 同时,在舞蹈艺术表演中,面部表情作为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凝聚的重要焦点,有“观其舞,看其功,察其色,鉴其貌”的特点。因此,在实际舞蹈表演中,脸上会呈现春、夏、秋、冬的内容。舞蹈教学中,必须注重艺术功底以及审美特征培养和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者应该根据具体的艺术表演,学会组织和创造动作,将具体情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审美体验作为舞蹈教学艺术的重要方式,主要由欣赏、评论、创作等三位一体的活动过程组成。因此,在实际舞蹈艺术表演中,必须搭建良好的审美体验,将欣赏具体的运用到表演中。

4结束语

舞蹈艺术表演作为整个舞蹈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须和舞蹈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将基础和理论,技能技巧和舞蹈审美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受教者在领略舞蹈语言的同时,提高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表演效果。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舞蹈艺术教育不断的发展着,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随着文明进程,不断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推动我国舞蹈教育以及演艺发展,从而开设更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艺术表演[J].山东文学(下半月),20xx,(9)

[2]孙延泽.浅谈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艺术表演[J].中国科技博览,20xx,(12)

[3]宋宝平.舞蹈教育漫议[J].青海社会科学,20xx,(5)

[4]李庆华.浅谈高校舞蹈教育如何在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保护中发挥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xx,(10)

1 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xx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上下各,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导游英语听与说、园林艺术、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主要论著:◎著作◎主编◎论文1.双语教学感悟.大学教育科学,.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专辑),(核刊)3.论多媒体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5.对新疆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保护的思考.工业技术经济, (核刊)6.论石河子旅游景区的空间功能布局.商场现代化,(核刊)7.中国发展旅游扶贫的思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8.论西部大开发中石河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6)9.对旅游回扣现象的思考.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4)10.西部大开发对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探讨.资源开发与市场,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资源开发与市场,.论西部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焦作大学学报,.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论石河子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策略. 中国屯垦旅游论坛文集,.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边疆经济与文化,.案例教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经济研究导刊,.对高校教育科研选题的思考.长沙大学学报,.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对策探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焦作大学学报,.新疆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讨.安徽农业科学,(核刊)21.双语教学:基于《客源国概况》课程的实践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构想.宜宾学院学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宿州教育学院学报,.石河子150团驼铃梦坡沙漠生态旅游区进一步开发的对策.焦作大学学报,◎外文论文◎书评、序言获奖:1.“政法学院第五届课堂教学优秀奖”比赛活动中,获二等奖,2006年10月2.《客源国概况》课件获“第四届全国多媒体大赛中荣获大学组优秀奖”,2004年10月3.《旅游规划与开发》课件获校级优秀奖,2008年10月4.石河子大学年度考核优秀,2009年6月5.《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案获政法学院“优秀教案”,2010年6月6.指导毕业论文获政法学院“优秀论文”,2010年6月7.石河子大学“教学实践研究”奖,2011年1月8.政法学院“考核优秀”,2011年6月9.政法学院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11年6月10.石河子大学“教学研究实践奖”, 2012年1月11. 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2009年5月-2012年5月荣誉奖(Honors):海外讲座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项目:西部大开发对石河子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S2005-1-65001,2006年1月-2008年6月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学报编委会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10年来,学报的质量不断提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根据2010年10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提供的“中国知网”《江汉大学学报》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2009年社会科学版、人文科学版的机构用户总计分别为4015和2696个(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分别为3723和2411个,海外分别为292和285个),分布国家(地区)分别为19和21个;个人读者分布在22和21个国家(地区)。其高端用户中国内外知名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澳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及墨尔本大学等。随着学报传播范围的越来越广,学报的质量不断提高,在各级各类评刊活动中屡屡获奖(见表1)。表1 2002-2010年《江汉大学学报》所获奖项 时 间 获奖学报 奖 项 组织单位 2002年 人文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2003年 人文科学版 优秀期刊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 2003年 自然科学版 先进集体 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2004年 人文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第五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2006年 人文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2007年 人文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第六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2007年 人文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 2007年 自然科学版 第六届湖北省优秀地方高校学报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期刊协会 2008年 人文科学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专家推荐期刊 中国社科院 2008年 自然科学版 先进集体 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2009年 自然科学版 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2010年 人文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第七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2010年 人文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2010年 自然科学版 第七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江汉大学学报》围绕重点学科做文章,向重点课题倾斜,向基金项目倾斜,向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倾斜,向中青年学术骨干倾斜,突出了学校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增强了学报的学科前沿性和学术水平,也形成了本刊的学术特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历年《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统计中,《江汉大学学报》一直保持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序的中上游水平(见表2),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也逐年提高(见表3)。表2 历年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被转载篇目排序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江汉大学学报 43 43 34 30 41 35 数据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检索报告》(2004-2009)表3 《江汉大学学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情况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人文科学版 102 115 209 787 社会科学版 42 39 198 596 自然科学版 61 116 205 408 数据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 近10年来,先后开设了6个特色栏目,搭建了学术研究领域的高品质成果展示平台,促进了学术交流、碰撞和互动,进而也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见表4、表5)。例如:2004年创办的“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一直持续良性运行,每期一个专题,每年都刊发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专题论文。先后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等转载60多篇。2008年因该栏的“研究特色和独到的研究领域是使用者的关注点”,人文科学版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推荐期刊”。2010年,该栏目被载入《共和国期刊60年》,该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期刊图像资料著作。表4 《江汉大学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概况 栏目名称 开栏时间 主持人 专栏期数 发文量 环境哲学与生态美学研究 2003年 张 皓 20 45 家族企业研究 2003年 甘德安 3 6 领域语言研究 2004年 李宇明、周建民 30 65 现当代诗学研究 2004年 张桃洲、刘洁岷 42 170 武汉学研究 2005年 涂文学、邓正兵 16 45 社区研究 2007年 徐 勇、李金红 7 18 文化管理与文化创新研究 2010年 傅才武、王咏梅 3 10 注:截止2011年6月表5 《江汉大学学报》特色栏目所获奖项 时 间 栏目 奖 项 组织单位 2006年 现当代诗学研究 全国社科学报百种优秀栏目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2007年 环境哲学与生态美学研究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 2007年 领域语言研究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 2010年 现当代诗学研究 全国社科学报特色栏目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2010年 现当代诗学研究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 2010年 武汉学研究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 2012年 现当代诗学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批名栏 国家教育部社科司

汉代太学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的撰写 一、选题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1、提出适合研究的问题;2、将问题转化为课题;3、组建团队、聘请辅导老师;4、讨论研究条件、确定研究样本;5、查阅相关资料、请教老师或有关人员,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二、制定研究方案,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方案六个要求:1、研究要求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尽量综合两门以上学科内容。2、要有检索文献的计划,其中还必须有上网查询资料的计划。3、要求访问至少两位专家,访问形式可以多样化(通信、电话、访谈等)4、要有活动进程计划,有分工和组织活动的形式。现的问题 四、学生研究方案容易出:1、活动目标不明确;2、研究方法不合适;3、研究内容不清晰、不具体、不聚焦;4、行动计划粗线条;5、人员分工不合理;6、不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五、开题报告会,论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校处理课题研究评审小组,对课题的申请、立项、研究成果等进行评审。课题申报评审的主要程序是:1、小组汇报(1)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2)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进行的主要工作;(3)活动设计的主要思路;(4)预期的困难和问题,自己的有利和不利条

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人。汉灵帝熹平四年(175),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两汉时太学在培养人才和促进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政治的腐败,太学生开始参与政治。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以图解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东汉晚期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于是太学生也成为宦官打击的对象(见党锢),不少与党人有牵连的人遭到禁锢。熹平元年,太学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达一千余人。魏文帝曹丕黄初中恢复了洛阳的太学,有博士十九人。太学生在魏明帝时增至千余。时依汉制设五经策试之法,通过考试的可补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晋武帝时太学生三千人(一说七千余人),依《晋令》规定,试经及格者可拜郎中。西晋时教育体制的重大变化,是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专设了国子学,形成了贵族与下层士人分途教育,国子学、太学并立的双轨制。东晋学校教育相当衰微,南朝则有所复兴,国子生多为士族高官子弟,称之“国胄”或“世胄”,可以经明经策试入仕,而太学则往往仅存博士而无生员。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族政权亦曾设立太学以及四门学、郡国学、律学,生员身分有所限定,一般限公卿大臣子弟充当。然各政权兴废不定,学校也时设时罢。至北魏道武帝,设立学校,称国子太学。后又别立太学。国子学一度改称中书学,后又改回。郡学也称太学。孝文帝、宣武帝时,又增设了四门小学,形成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三学并立之制。南北朝后期至隋,又逐渐形成了律学(习法令)、书学(习文字)、算学(习计数)三学。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分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高宗龙朔二年(662),又在东都洛阳设立了一个国子监,与长安国子监合称“两监”。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科还是考明经而分科学习。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这与进士、明经科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学校每岁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考试者。如学业不佳而多年不堪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往往要被学校解退除名。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两监出身,则深以为耻。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举人皆补学校。但安史之乱后,由于政治混乱及财政困难,学校由盛入衰,生员不及旧日三、四分之一,太学、四门学的入学资格只好降低,生徒在应科举者中的比例亦大为减少。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见庆历新政),始以东京开封锡庆院兴办大学,招收内舍生两百人,采用胡瑗的湖学法制订“太学令”。宋神宗赵顼时,扩建太学,增加学生名额达两千四百人,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宋徽宗赵佶时,兴建辟雍作为外学,太学(包括辟雍)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在临安府重建太学,至宋末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人。宋代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庆历间(1041~1048),内舍生由太学供给饮食。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起,外舍生亦由太学给食。南宋时,外舍生入学,须纳“斋用钱”,方能在官厨就餐;贫者减半纳;内舍生和各斋长、斋谕免纳。学生各习一经,随所属学官讲授。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考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规定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准予免礼部试;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宋代学官与唐略同,然无助教、直讲,又增学正、学录、监书库、监厨官等。职员称学职或职事人,有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大多由上舍生或内舍生担任,每月有俸钱。工人称斋仆、贴斋等,亦领“月给钱”。宋代太学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随着理学的逐渐形成和政治斗争波澜起伏,太学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一些太学生如陈东等人,曾上书言事,推动了抗金斗争。宋代太学制给后代以很大影响。

详细的自己去看

太学的兴办。汉代至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创建太学,地主阶级才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官立大学。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太学的创办需要一定的条件,必须具备经济与政治的基础和社会的需要。西汉初年,汉高祖竟配备不齐四匹一色的马来驾车,将相大臣有的只能乘坐牛车,经济如此凋敝,不经过长时间的恢复,根本没力量创办官学。当时中央集权制尚不巩固,统治者忙于削藩和应付匈奴的侵扰,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之事。至汉武帝时,生产恢复,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国力充实,政治统一,才具备了兴办太学的条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用所谓 推恩法 ,对诸侯王实行分土不治民的制度,大小官吏逐渐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官僚机构。封建帝国的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朝廷能否牢牢控制官僚机构,各级官僚机构能否把朝廷的号令、政策及时地贯彻到所辖地区,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牢固树立儒家大一统国家观念和宗法思想的人才,以充实各级官僚机构,就成为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关健,这就要求统治者解决人才来源问题。所以建设有效的吏治,需要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这是兴办太学的强大动因。同时,汉代太学的兴办,也得力于两个治《公羊春秋》的儒家学者,一个是董仲舒献策于前,一个是公孙弘以丞相之职贯彻于太学的发展。汉代太学初建时规模很小,只有几个经学博士和五十个博士弟子。至汉代中期昭帝、宣帝时,为了缓和因连年战争而一度紧张的国内阶级矛盾,实施了与民休息和发展生产的政策,国家又呈现出兴盛的气象。特别是汉宣帝整治吏治,考核实效,注意人才的培养,因此太学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太学生在汉昭帝时增至一百人,到汉宣帝时则增至二百人。西汉后期,刘氏王朝由盛至衰,豪强势力猖獗,君主采取妥协政策,统治思想发生相应变化,由提倡儒学为主、刑名学为辅的董仲舒春秋公羊学,改为提倡宽柔温厚的儒家《诗》学,放纵了豪强势力的发展,但统治者的进一步重儒,却推动了以研讨儒学为主旨的太学的发展,太学生数目不断增多。王莽执政时,还采取种种措施扩建太学:为太学兴建校舍 万区 ,立乐经,增设博士等等。虽然王莽扩建太学,怀有个人政治目的,但他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却不应抹煞。以上是西汉年间太学发展的大致状况。东汉期间的前期,汉光武帝与汉明帝执政,皇权比较巩固,外戚和宦官不敢公开作恶,社会一度比较安定,太学也因之得到了正常发展。章帝以后,东汉政治进入了黑暗时期,太学教育一度衰落。至邓太后把持朝政,她吸取了以往外戚失势的教训,既注意并用外戚和宦官,又注意表扬儒学,尊礼三公。直到顺帝永建六年,太学得到重修,扩建了 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以后又增加了太学生的来源,还增加了甲乙两科学生及太学生的俸禄,于是太学生人数大增。汉质帝时,梁太后朝政,为巩固她的政权,重又表彰儒学,广招太学生,结果使太学生多至三万人,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我国东汉末年的太学远远胜过了波大 ,这一史实又一次证明了我国古代教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太学的管理与教学。汉代朝廷掌管文教的官员为太常,居九卿的首位。太常原名奉常,是秦旧官,汉景帝时更名太常,王莽新朝改秩宗,东汉时期又恢复了太常的名称。太常负责管理文教,这种教育行政体制,明显地保留着政教合一的性质。朝廷对太学的管理,除委任太常总负责之外,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视学,说明我国古代教育行政管理,在肇始之初就受到格外重视。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 、以教学为主。但 国有疑事仍应掌承问对 (《后汉书·百官志二》),即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此外还有 奉使 及巡视地方政教等工作,汉代的博士是过问政治的,其教职体现了通经致用的原则。众博士之上还设有首席长官,西汉时博士首席称仆射,东汉时改为祭酒。祭酒由太常 差选有聪明威重的博士担任,他是后来大学校长的前身。汉代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西汉的博士多由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由于博士属于朝廷命官,所以也有由诸科始进和他官迁升的。两汉挑选博士非常慎重严格,博士必须德才兼备,要有明于古今、 通达国体的广博学识,具有温故知新的治学能力,应当为人师表,使学者有所述 ,又可以尊为道德的风范。此外,还必须具有足以胜任博士职责的专经训练和相当的教学经验,以及身体健康等条件。后来皇帝颁布的诏书又规定,任博士必须在五十岁以上。经过严格挑选,在汉代大学执教的博士,一般来说质量较高,其中不乏一代儒宗学者。由这些人执教,对提高太学教学质量,起着保证性作用。应当指出,太学毕竟是封建官学,封建社会政治上的腐败现象,不可能不侵蚀太学的行政管理,造成太学博士的选择存在着弊端。不过,从总体上说, 严于择师仍是汉代太学的主流。汉代太学还有尊师的传统,太学博士享有较高的经济、政治待遇。汉代太学博士,负有议政、奉使、巡视等职责,说明他们的政治地位不低。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到东汉时简称太学生或诸生。太学生的补选办法,两汉时期并无严格规定,最常见的是两种形式:其一是太常直接选送;其二是郡国县道邑选送,选送不实的,负责长官要受处罚。选送的条件大致参照公孙弘拟订的办法。此外,还有通过考试和因父任而入学的。招收太学生,没有严格的学龄限制。公孙弘拟定的方案中虽有十八岁入学的规定,实际上,汉代太学生既有六十岁以上的白首翁,也有十二岁即显名于太学的任圣童(即任延年)。由太常选送的太学生为正式生,享有俸禄,由其他途径入学的为非正式生,费用自给。家境贫寒无力经达的博士弟子,可以由郡国遣送,至太学后也允许一边求学一边靠劳作为生。王莽以后,太学生的成份逐渐发生变化,起初有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的规定,继而又增加了公卿子弟及明经下弟入学的规定,太学的贵族子弟日渐增多,贵族化的倾向也有所发展。太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各有不同:有的成为卿相,有的任官为吏,有的收徒为师,但也有学而无成白首空归的。除大将军、大官僚的儿子不靠太学的资格就可以做官之外,大部分的大学生,其出路仍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办学宗旨。统治者建立太学,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吏治效能,加强中央集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汉代太学实行了养士与选才相结合的办法,与此同时又改革了文宫的补官与晋级规定,使之与太学的选才原则一致起来,这一方案也是由公孙弘统一拟定的。公孙弘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批准,自此以后, 文学礼义、 通一艺以上都被列为补官、晋级的条件,而且优先使用通多者。官吏的文化程度,儒学的修养水平受到高度的重视,造成汉代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汉书·儒林传》)的局面,即从皇帝丞相一直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儒学和仕途完全结合起来,读书人都变成了儒生。养士育才和职官制度的一致性,是汉代政治思想统一的重要原因,也是贯彻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关键一环,这在当时具有顺应历史发展需要,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补充和修正世卿世禄制度的积极作用。但是,剥削阶级升官发财的思想,也随之侵蚀着学校教育,毒害着读书人的思想,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是应当批判的。太学对学生的生活管理比较松散,缺乏经验。太学建有供太学生居住的房舍,学生们可以分室而居、偕家室同居以及在校外赁屋而居。太学的教育及对学生的学习管理也不尽完善,但确有一些独到之处:第一,以经师讲学为主,学生互教为辅。汉代文具虽然已有缣帛、纸、笔,但是使用并不普遍。在书写出版相当困难的汉代,大师们的经说难于书诸简牍,多是师师相传,学习儒学就必须从师,经师讲学也就成为汉代大学的主要教学形式。经师讲学有专门的讲堂,据说洛阳太学的讲堂长十丈,广三丈 ,还有内外之分,称内外讲堂 ,可以想见当时讲学的规模宏大。太学博士多为一代名儒,对儒经都有专门研究,他们说经,具有讲学性质,致使我国封建社会的太学,在其初创阶段就有了学术性。同时汉代社会也较注重经师的教学艺术,这种时尚直接影响太学的教学。为了确保师师相传的经说不致走样 ,促成政治思想的高度统一,汉代统治者规定传授经书必须信守师法与家法。所谓师法,是指传经时以汉初立为博士的经师的经说为准绳,例如《公羊春秋》就以董仲舒所传的经说为师法。后来,大师的弟子们在传经时,又有所发展,形成一家之言,这就叫家法,例如后汉就有颜氏公羊 与严氏公羊两大家。一般说来,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这是符合经学自身发展顺序的。朝廷对信守师法和家法的要求很严格。此外,社会上的察举和太学内的考试,都要求严格遵守师法、家法。由于没有统一教材,师法、家法也没有规范标准,因此这方面的纷争一直没有平息,至东汉熹平四年,发生了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的盛举,初步解决了统一经书的问题。熹平石经,是我国古代由政府统一颁布的第一套标准教材,是经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公诸于世的官定经书,是书法被视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令人瞩目的创举,熹平石刻,进一步说明汉代统治者对信守师法、家法要求之严格,对箝制思想的高度重视。清代学者皮锡瑞估计,由高年级优秀生教低年级学生,是汉代太学辅助经师讲学的一种形式。第二,注重考试与自学。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材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董仲舒在对策中建议: 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说明最初建立考试制度,重在选材。后来太学生数目剧增,教师难于照顾周全,考试的管理作用也就更为明显。汉代的考试方法有射策和对策两种。所谓射策 ,犹如后世的抽签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经义的解释、阐发,博士先将儒经中难问疑义书之于策 ,加以密封 ,由学生投射抽取,进行解答。最初射策根据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每科有规定的取官名额。所谓对策 ,是根据皇上或学官提出的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撰文以对。对策多用于朝廷的荐举,而后才被授官;射策则多用于太学内的考试,它有助于督促学生认真读经,明了经义。但任何一种考试方法,都有其侧重的方面,不可能是万能的。射策也是这样,它对于培养和考察学生通经致用(即务本)的能力,就有局限,太学考试,大致西汉为一年一试,东汉为两年一试。王莽时曾将两科改为三科,并增加了各科的取官人数。东汉初年又恢复了甲乙两科。随着太学规模的扩大,考试制度也进行了若干改动,改动的思路是愈加重视考试,这种专重考试的作法,对系统地进行教学,无疑有所妨碍。但是有助于鼓励学生兼通几经,成为博学的通才,这是在西汉专经基础上的重大发展。汉代太学除经师讲学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学校当局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这种管理方法是先秦游学的遗风。提倡自学、允许自由研讨,使太学培养造就了一批有研究能力、学识广博的高材。汉代太学提倡自学、允许自由研讨、鼓励学成通才的做法,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大学教育,培养造就学识渊博、具有研究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仍然富有启发。就教育发展而言,太学的教学直承稷下学官,进一步确立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制度,宋以后的书院又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使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有较高的质量。太学允许学生们自由研讨,是在政治思想统一前提之下进行的。朝廷对太学生采取了各种控制手段,但是,为了反对宦官集团侵夺仕路,汉代太学生仍然爆发了政治运动,遭到残酷的镇压,这就是著名的两次党锢之祸。汉代太学生的政治运动,涉及统治阶级内部错综复杂的斗争,不过,多数太学生在斗争中都表现了反抗黑暗政治,不畏强权,砥砺名节的精神,谱写了古代学生运动史的第一页。

汉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服装对于文化的意义,和服和旗袍对于中日两国服装历史的意义,以及二者对于中日两国人民生活和文化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性质的,总结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服装与文化关系研究的文献内容3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此处略4研究进度和安排某月某日——某月某日做什么(开题、初稿、二稿、定稿、答辩)5参考文献此处略这些都有了就行了,1000——3000字左右 合适记得采纳哈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高一研究性报告范文1: 苏州,这个带着2500多年古典历史的城市,在新的时代潮流中经受着一波又一波的挑战,是慢慢湮灭还是始终屹立在浪尖上? 我们并不希望眼见着古城的秀美典雅慢慢消逝,也不愿看着她只是迎合时代潮流,而随着浮世而喧嚣直至磨灭了自身的特色。 所以,让古典与现代相融合便是我们最好不过的抉择。 千百年来,小街小巷一直是与苏州古城相生相伴的“血脉”,直到现在,苏州城区仍有小街小巷一千多条。除少数街巷外,许多曾经粉墙黛瓦、勾勒着姑苏城古典韵味的“古城血脉”,已经红颜老去,丰韵难再。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所回忆:当时的苏州十分沉静,但无数的小巷中,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无数厚实的灵魂。正是这些灵魂,千百年来,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使苏州保存了风韵的核心。 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仅仅只是商业区几片小小的土地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于是呢,拆迁、改造、重建等一切事件的实质无非是让有古典韵味的江南乌衣巷变成那一抹血色残阳。 倘若不改造呢?多少年风雨过下来的古城已是残破不堪,无法满足居民正常的生活所需,再等下去,恐怕也只是座无人城。 所幸,二00六年,位于苏州古城区的沧浪区城管局就对道前地区开始了“古巷新韵、幸福社区”的试点整改,没几个月,十二条老街巷面貌一新,赢得了市民和海内外游人的众口叫好。今年该区老街巷整改涉及一百条街巷,其中特色街巷二十条,面积二平方公里、人口一万多户。该区借助先期改造的“两街一河”,用足依水傍街、水陆并行的特色条件,利用散落在中间的控保建筑和名人故居,在解决、改善部分居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基础上,重在深化提高,全面融入 文化 元素,引导老街巷旅游。 同样位于苏州古城区的平江、金阊区的老街巷改造计划也将陆续出炉,并启动改造步伐。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涉及这个历史街区,整治时要求会高一些。专家认为,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建筑特征贯穿其间的是一种平民文化,也因此生命力更强,成为苏州保留至今最完整的历史街区。要留住苏州老街巷的真实生活,保留一个独具风韵及古风的苏州,也保留下苏州独特的城市记忆。 按照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苏州市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对全部小街巷的改造工作。这便是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的例证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的古城区的现状都是这么喜人,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城区都可以既保有韵味又不失时尚的。譬如在苏州古城区中心的黄金地段,有一条街巷叫范庄前。这条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美丽的 传说 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日前,政协委员黄裴莉就范庄前老街的历史文化发掘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向大会递交了提案。 范庄前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但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没有被很好地挖掘,而且环境肮脏、凌乱无序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老街整体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天不到200米的道路上起码有100多处积水坑洼,路上很多私自接拉的电线纵横交错在空中,街上有个卖鸡的摊贩常年在此杀鸡、脱毛、倾倒杂物。街上有2个废品收购站常年把收来的废品摆放在街头,占据了很大的公用道路面积。此外,街上还有不少流动摊贩向行人兜售无证食品,加上许多汽车在这条并不宽阔的路上乱停乱放。这些都让这条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脏乱不堪。 希望城市规划部门在深挖这条古街巷的文化底蕴上多做工作,城市建设部门尽快把老城改造的步伐延伸到这条老街。她还建议城管部门加强管理,尤其是对无证摊贩、不合理经营点该取缔的就要取缔。…… 真希望这样老街不要在时光中磨灭了自己的光芒。 与之相对的,也有个驰名中外的古镇——木渎。 已带有浓重故苏韵味的千年木渎的古镇韵味又将添上浓重一笔。这个镇专门规划了“老字号街区”,计划在明年 春节 前后开街。据介绍,建“老字号街区”在我市尚属首创,已有13家百年老店在前天签约。 这13家老字号是雷允上、朱鸿兴、稻香村等,它们大多有百年历史。木渎镇在其商业宝地香港街商圈规划了万平方米面积,首期将以27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启动这个特色街区。 据悉,为了吸引老字号的集群,让自己的古镇韵味更加浓郁,木渎这次不惜以“免费两年房租”作代价。对于老字号来说,不固守高成本的大都市黄金地段,而另辟一条探索振兴之路,不失为良策。 实在不免让人感叹,木渎古镇不仅能在站稳在风起云涌的经济市场,也能在愈发重要的精神建设里拔得头筹,木渎镇政府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么一个 措施 的重要性并及时进行扶持援助进行。 这样让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意识真是让人看到了苏州城未来发展的希望,真希望苏州市政府也能加进步伐,彻底改造好众多老城区。 苏州是一座有着二千五百二十年历史记载的古城,如今仍屹立在当年的城址上,并保留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布局,这在全世界的古城中是罕见的。为了保护好这座古城,使之“传之后世,永续利用”,希望苏州市有关部门能让古典与现代相融合,尽快对一千一百二十五条古城老街巷进行整治,那么,古城十三万户、三十九万居民将直接受益。更多苏州市市民也将从中受益。 报告建议: 1.由经济实力的城区优先发展,带动后续老城区改造,以求最终形成全苏州市改造完美竣工,共同创造和谐社会。 2.向先进的已完成改造的地区学习,吸取他们的 经验 ,也避免走一些弯路,尽量减小损失。 3.市政府大力扶持,对一些经济较落后区域进行必要的经济援助,以求尽快完成让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重大目标。 4.各个部门配合进行,例如城管配合管理,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5.时间限制上,考虑到2008年北京奥运,势必也将影响到苏州的客流量,故应加紧脚步完成改造。 6.牢记宗旨是,让古典与现代相融合。不仅要原汁原味,也要有创新,又突破,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高一研究性报告范文2: 江心洲水质调查 时间:2010-6-8 地点:江心洲污水处理厂 小组成员:罗翊廷、何倩、毛阳宇坤 2010年6月8日上午,我们随学校来到了江心洲污水处理厂。虽然当时天空下着毛毛小雨,可是大家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满怀期待地随着老师、污水厂的工作人员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研究性学习。 首先,我们跟随那里的工作人员了解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过程。这个处理厂主要处理的是我们的生活污水,于02年进行了扩建。当污水进来时,首先要来到进水泵房,将一些大的木块、纸屑等不溶物过滤,然后经过曝气沉砂池的沉降,配水井的缓冲,初沉池的除去多数泥沙,到达最关键的一个地方:A/O生化池。在这里,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进入A/O生化池,首先进入A级缺氧段,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这儿先释放磷,并且繁殖。当进入B级好氧段时,由于氧气充足,微生物大量吸收水中的磷和有机物,便达到了处理的的目。了解了这个生化池的威力,我们进一步领略到了化学的魅力,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过了这些步骤,污水最后来到二级沉降池,这里主要是要将生化池的水和泥沉淀分开,并将底部的泥沙打到污泥泵池,最终处理干净的污水就直接排放进长江。 听完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都觉得我们家里用的清洁的自 来水来之不易,以及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艰难,都下定决心要更加珍惜水源,防止水的浪费。 接下来,我们亲自实践的时间到了。大家迈开步伐,亲自去观察我们刚刚听到的这些污水处理过程。一开始,我们去往进水泵房。在还没到达目的地时,大家就闻到了一阵阵恶臭——这是刚进入处理厂的水散发出来的!看到泵房中那些我们的生活废物残渣,大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伤感——原来最初的水被我们污染得这么脏! 带着惋惜的心情,我们又来到了曝气沉砂池。这里水的味道稍微好一些,可池里却翻滚着股股黑色的泥沙。在初沉池,我们看到了半桥式周边转动刮泥机,为水做进一步的净化。接下来,我们终于来到了A/O生化池。生化池里的水是土黄色的,上面漂浮着大量的泡沫,这是成千上万的微生物起的作用,它们正在“吃”掉那些会让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有机污染物。在生化池的最后,还有一个水流如瀑布般的池子,它让大家感到兴奋又惊奇。当我们来到二级沉降池时,原本污浊的水一下子变得清澈了。看着满池透亮的水,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明朗了起来。 到这,我以为我们的探索过程就此终结,可是没想到还有更大的财富等待我们的挖掘——在这个污水厂,还要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处理城市和工业污水普遍采用的好养生化处理技术。其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处理成本低而处理效果好,bod/cod去除率高,因而得到广泛的青睐。 这次来到江心洲污水处理厂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大家受益匪浅,获得了许多超于书本的课外知识,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化学,它融入在生活中,所有有趣的一切都等待我们用心灵去探访! 附: 江心洲研究性学习照片 生化池 生化池最后的小瀑布 二级沉降池清澈的水 高一研究性报告范文3: 1. 课题题目:《对于汉服的研究》 班级:高一(3)班 指导老师:孔垂学 课题成员:常意晨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原因,各少数民族都在长期的发展后形成了不同风格、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民族服装,如朝鲜族的高利、契玛、佩吉,傣族的花腰,侗族的大头帕,高山族的贝珠衣,彝族的擦尔瓦,赫哲族的鱼皮衣等。但同时,人口最多的华夏民族——汉族也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称为汉服,即华夏衣冠。汉服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只可惜在日益现代化的生活中,它作为曾经的记忆逐渐隐去了踪迹。此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汉族传统民族服装——汉服的前世今生,包括汉服起源、特点、样式、发展、文化内涵、影响、劫难、现代汉服及汉服复兴等。 主导学科:历史 相关学科:语文 政治 美学 社会 研究 方法 :文献法 调查法 观察法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这个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有些古老的传统也随着新文化新事物的出现而被打入冷宫。当今的汉族青少年对于自己民族的服装几乎是一无所知,而新近出现的汉服复兴运动更是被某些有心人扣上“极端民族主义”的帽子。汉服文化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研究,能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汉服,了解我们华夏民族自己的服装,加入汉服复兴的运动,为汉服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个课题旨在增强汉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让流传千年的汉服文化不至于后继无人。这绝非“极端民族主义”,只是为我们汉族人提供一个铭记并传播民族文化的机会和条件,它也时刻提醒我们汉族人:无论天地如何沧桑,谨记你的姓名是炎黄。 4.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鉴于日前汉服复兴运动的热潮逐渐形成,活跃在各大网站论坛的汉服 爱好 者也日益增多,他们长期致力于汉服的复兴,对汉服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课题成员的初步设想是通过查阅汉服信息和与汉服复兴者交流,来进一步了解汉服文化的兴衰。在人力方面,课题成员本身对该课题有浓厚兴趣,也希望能为汉服复兴作出努力;在财力方面,由于该课题研究不需要太大开支,成员可以独立承担;在物力方面,因特网无疑是最方便快捷的低成本选择,图书馆等硬件设备也足够成员进行研究所需;在时间方面,预研究、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撰写报告都可以集中在寒假期间完成,时间条件充裕。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本次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5. 活动计划: ① 任务分工: 开题报告的提出和完成:常意晨 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常意晨 相关采访和调查:常意晨 结题报告的完成:常意晨 ② 活动步骤:分5阶段实施 时间 阶段 任务 2011年1月上旬 选择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 2011年1月中旬 开题报告 计划研究流程 2011年1月下旬至2月 调查采访 收集资料 进行研究 2011年2月中旬 整理并分析资料 形成初步见解结论 2011年2月下旬 结题报告 最终 总结 6. 预期的成果: 调研报告 PPT课件(包括文字介绍、图片展示、诗朗诵、自制视频)

开题报告怎么写如下:

一、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

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三、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四、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