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计算机学报的联系方式

发布时间:

计算机学报的联系方式

应该对你有帮助哦 1,“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芯,版面费1800元 2,“GT”没有版面费,但也付出对他们来说,很不错的 > 3,“材料保护”无版面费,以及特许权使用费 4,“施工技术”无版面费 5,成都的“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无版面费,无审稿费 BR /> 6,成都的“电子战”,无版面费,不读书的费用常见的电脑杂志投稿 1。 “软件学报”(月刊)EI,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盒“软件学报的8718编委会“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82-367 邮箱: 的 2。 “计算机学报”(月刊)EI,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Academy of科学计算机学会地址:PO Box 2704计算技术,中国的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报”编辑部代码100080 邮发代号:2-833 邮箱: CJC / “目标=”_blank“>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地址:PO Box 2704计算技术,中国研究院“研究与发展”编辑部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2-654 邮箱: 包含http:// 4。计算机工程(半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东部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计算机学会地址:418号桂林路,上海漕河泾“计算机工程”编辑部200233 >邮发代号:4-310 邮箱: 的http: / / 5。 “AAS”(双月刊)EI,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自动化地址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协: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AAS”编辑部科学研究所100080 邮发代号:2-180 邮箱: 的 zdhxb“目标=”_blank“> 6。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季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智能计算地址中国科协: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中国科学院合肥1130信箱“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编辑部代码230031 邮发代号:26-69 邮箱: 7。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平区,沉阳市,100号,中国科学院,沉阳:计算技术地址中科院沉阳研究所“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编辑部邮编110004 邮发代号:8-108 邮箱: 的 的 8”计算机科学“(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国家科技信息中心西南地址:胜利路132号,渝中区杂志“计算机科学”的社会邮编400013 邮发代码:78-68 邮箱: 。BR /> 9“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月刊)主办单位:计算技术计算机软件上海上海研究所科技发展中心地址:上海愚园路546“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编辑部邮政编码:200040 邮发代号:4-379 10”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季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计算数学研究所和科学工程计算地址:Box 2719,北京“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编辑部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2-413 邮箱: 的 HTTP :/ / WWW。的 /定期 1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旬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北方学院计算技术地址:北京211北四环路,北京619箱26分箱“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社编号100083 邮发代号:82 -605 投稿信箱: 的http 。:/ / WWW 的 /期刊/ 12“计算机应用研究”(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应用研究中心,四川计算机地址:第11条第4款,人民南路,成都,附着在首届“计算机应用研究”杂志社邮编:610041 邮发代号:62-68 邮箱: 。 1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双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学校的国防科技地址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南长沙仁街47瓦特池“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编辑部邮编:410073 邮发代号:42-153 邮箱: 14”中国信息化“(双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软件信息处理学会研究所地址:北京市8718信箱“杂志中国信息化”编辑部代码100080 邮箱: 15“计算机应用”(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地址:成都市,成都市人民南路二段九城237信箱“计算机应用”编辑部代码610041 邮发代号:62-110 邮箱: 的 的 16”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月刊)ISTIC包括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地址:PO Box 2704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北京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82 -456 邮箱: 的/“目标=”_blank“> 。 17。”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 EI(自然科学版英文); ISTIC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邮编430072 发码:38-8 邮箱:WUJ @ 的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双月刊)SCIE,EI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PO Box 2704北京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2 -578 电子邮件: . ,CN 19“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月刊)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 地址:Box 406 142北京分箱“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编辑部邮编:100854 邮发代号:82-425 邮箱:,CN 2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月刊)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地址:西安市81号信箱“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邮编:710054 邮发代号:52-16 电脑杂志(可在网上提交):电脑及周边设备(电脑及周边)的E-mail:确定 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的E-mail:。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的E-mail: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的E-mail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的E-mail: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BR />电子邮件: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的E-mail: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邮箱: 期刊(中国计算机学报电子邮件: 计算机研究与开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邮箱: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Appliocations)的E-mail: >计算机与现代化(计算机与现代化)的E-mail:,每月: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的E-mail: 2 ,半月刊: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师)的E-mail: 3,旬刊: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的E-mail:,请 的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Appliocations)的 的 /主要内容:围绕”应用程序“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网络集成和通信,软件应用,信息系统,数据库,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 ,计算机控制,先进制造技术,CAD / CAM / CIMS,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新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开发经验,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空心柱:应用技术专题,研究与设计,软件技术,研究生论坛,开发与应用,典型应用技术在线投稿邮箱:汇款:开户银行:通过邮件信箱成都237“计算机应用”编辑部银行汇款填写汇款单:账户的银行分行磨分公司:计算机应用编辑部帐号:5116090114注:本文作者通过电子方式提交,在三到四个工作日,如果能收到,已收到稿件我的答复发表的手稿!号,否则未收到稿件请不要手稿为了缩短周期稿件审稿,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PS:看权利要求1至3的手稿,以及格式要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力强基本信息赵力强教授/博导博士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9信箱710071电子邮箱::**办公电话:**-8501办公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楼A501个人简介1971年4月,出生于陕西西安。1992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学位。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2~2005年,主要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新型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体制和关键技术。2005年后,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9年,晋升教授;次年,被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目前主要从事宽带无线通信与空间通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的论文20余篇、EI检索的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纵向科研课题,欧盟FP6、FP7计划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华为基金等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宽带无线通信的新概念、新理论与新技术:面向2020年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研究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高效组网与传输技术面向2020年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研究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系统体系架构、无线组网、无线传输、新型天线与射频以及新频谱开发与利用等关键技术面向2020年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研究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系统体系架构、无线组网、无线传输、新型天线与射频以及新频谱开发与利用等关键技术面向2020年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研究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系统体系架构、无线组网、无线传输、新型天线与射频以及新频谱开发与利用等关键技术面向2020年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研究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系统体系架构、无线组网、无线传输、新型天线与射频以及新频谱开发与空间通信与异构网络融合:针对空间信息网络大时空跨度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动态网络环境下高效组网机理、信息传输理论与方法;探索支持无线移动网络和空间网络相互连通有效融合的一体化组网与传输技术纳米网络:针对生物信息分子传输特性,融合生物分子物理学、信息与通信技术,探索分子通信理论与方法。

一、简历赵力强 1971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9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2005年,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从事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体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1997年,晋升为工程师;2002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5年至今,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05年,聘为副教授;2005年,评为硕士生导师。二、联系方式通信地址:赵力强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9信箱 710071电子邮件:办公室:科技楼A510室三、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和关键技术、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移动自组织网络和MIMO-OFDM。四、课程信息《MIMO系统与OFDM传输技术》硕士生课(0122211)《科技英语》本科生课五、科研获奖六、论文专著期刊论文:[1] Liqiang Zhao, Changxin Fan, Enhancement of QoS Differentiation over IEEE WLAN,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August 2004, Vol. 8, Issue. 8, pp. 494-496.[2] Liqiang Zhao, Changxin Fan, M-PCF: modified IEEE PCF protocol implementing QoS, Electronics Letters, November 2002, Vol. 38, No. 24, pp. 1611-1613.[3] Liqiang Zhao, Hailin Zhang, and Yi Liu, A MAC Protocol to Support Hybrid Antennas in a Wireless LAN, Accepted by Journal of Electronics (China).[4] 赵力强、张海林,IEEE 无线局域网的TCP性能分析与改进,《计算机学报》,2005年11月,Vol. 28, No. 11, pp. 1934-1938。[5] 赵力强、李璟、赵晓东、张忠灏,IEEE 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的性能分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12月,Vol. 26,No. 12,pp. 1879-1882。[6] 赵力强、李璟、赵小冬、张忠灏,基于接入控制机制的无线局域网MAC协议,《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年2月,Vol. 10,,pp. 103-106。[7] 赵力强、樊昌信,支持智能自适应阵列天线的无线局域网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8月,Vol. 31,No. 4,pp. 602-607。[8] 赵力强、杨军、樊昌信、李建东,公用无线局域网的位置管理策略,《计算机学报》,2004年2月,Vol. 26,No. 4,pp. 270-274。[9] 赵力强、樊昌信,ADCF:IEEE DCF协议的自适应简便算法,《电路与系统学报》,2003年8月,Vol. 8,No. 4,pp. 100-102。国际会议论文:[1] Liqiang Zhao, Jing Li, Zhonghao Zhang, and Xiaodong Zhao, Pakcet-based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in WLANs,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in China (ChinaCom 2006), October 25-27 2006, Beijing, China.[2] Liqiang Zhao, Jing Li, Zhonghao Zhang, and Xiaodong Zhao, OCSMA/CA: a MAC Protocol to Support OFDMA in Wireless LAN, I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Multimedia Networks – 2006 (ICWMMN 2006), November 2006, Hangzhou, China.[3] Liqiang Zhao, Jing Li, Zhonghao Zhang, and Xiaodong Zhao, Hybrid DCF Supporting Hybrid Antennas in a WLAN, Multi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in Systems Applications” (CESA2006), October 2006, Beijing, China.[4] Liqiang Zhao, Xiaodong Zhao, Jing Li, Hybrid DCF Supporting Smart Antennas in WLANs,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TS Telecommunications (ITST2006), June, 2006, Chengdu, China, pp. 617-620.[5] Liqiang Zhao, Changxin Fan, A Multi-service Dynamic Reservation Scheme for Multimedia over IEEE Ad Hoc Wireless LANs,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s, 2003, pp. 218 -222.[6] Liqiang Zhao, Changxin Fan, A Multi-cell Dynamic Reservation Protocol for Multimedia over IEEE Ad Hoc Wireless LAN, Proceedings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AINA 2003), 2003, pp. 798-802七、研究生信息(招生意向)Master Students我是西电的本科生,感觉还不错吧 ,想到西电,你可以去西电好网上看看,那上面有很多资料

无机材料学报联系方式

有一个《海外英语》,还有《青春岁月》这两个刊物可以刊出全英文稿件,除此以外,英语专业的也可以考虑,比如《校园英语》之类

在国内,核心期刊已经是高水平的期刊了,但真不敢说是最高水平。像二楼一样分类述说更好一些,期刊分很多专业和种类,没个期刊也只能作为这个领域的高水平啊

国家一级期刊名录财贸经济 半导体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地球科学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低温工程 低温物理学报 地质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地震学报 地质科学 电子科学学刊 电工技术学报 电子学报 电信科学 动力工程 动物学报 法学研究 分析化学 复合材料学报 钢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分子学报(中英)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国际问题研究 光电工程 工程热物理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 管理世界 国际贸易 光学学报 光子学报 硅酸盐学报 航空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化学学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化工学报(中英) 化学物理学报 会计研究 计量学报 经济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学报 计算数学 建筑结构学报 金属学报 近代史研究 金融研究 建筑学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通报 科研管理 矿物学报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历史研究 力学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煤炭学报 磨擦学学报 内燃机学报 内燃机工程 汽车工程 情报学报 软件学报 热力发电 燃料化学学报 日语学习与研究 社会学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水力发电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声学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实验生物学报 生物化学杂志 生物物理学报 生理学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 世界历史 世界宗教研究 水利学报 石油学报 数学年刊( A 、 B 辑) 数学学报 数学进展 太阳能学报 体育科学 天文学报 通信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语 外语界 外国文学评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 文学评论 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研究 文艺遗产 物理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微波学报 微生物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 现代外语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细胞生物学杂志 心理学报 学术月刊 应用数学学报 仪器仪表学报 遗传学报 有机化学 岩土工程学报 哲学研究 自动化学报 振动工程学报 植物学报 自然科学进展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新化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法学 中国翻译 中国机械工程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激光 中国科学( A~E 辑) 中国劳动学 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社会科学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报 政治学研究 中国音乐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中国语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1 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新华文摘*哲学研究* 心理学报* 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 法学研究*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教育研究* 体育科学* 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学术月刊 心理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社会科学战线世界宗教研究 统计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 民族研究 中外法学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法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政法论坛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会计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科学学研究金融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出版科研管理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语言研究文献 古汉语研究 当代语言学(原为:国外语言学)外国语 中国翻译 外国文学研究现代外语 外国文学 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研究 文学遗产 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音乐学 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敦煌研究考古学报 文史(中华书局)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 中国体育科技(C)台湾研究(SS) 中国高教研究(C) 档案学通讯美术研究(C) 新美术(SS) 管理科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当代电影 中国土地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注:以上带*号的学术期刊为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2 自然科学中国科学(A-E辑)(中、英文版)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 自然科学进展(中、英文版)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数学学报(中、英文版) 数学年刊(A、B辑)应用数学学报 计算数学(中、英文版) 数学进展系统科学与数学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 力学学报(中、英文版) 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空气动力学学报 航空学报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英文版)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光学学报 半导体学报中国激光(中、英文版) 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声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英文版)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英文版)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无机材料学报(中、英文版) 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化学物理学报催化学报 化学学报(中、英文版) 物理化学学报分析化学 高分子学报(中、英文版) 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 中国稀土学报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硅酸盐学报 天文学报岩石学报 空间科学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中、英文版)地震学报 气象学报 大气科学地球化学 地质科学 地质学报(中、英文版)矿物学报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经济地理 地理学报 遥感学报生理学报 遗传学报 动物学报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 生态学报 古生物学报植物分类学报 动物学研究 兽类学报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多样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遗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环境科学植物学报(中、英文版)(S) 细胞生物学杂志(S) 强激光与粒子束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应用心理学3 工学低温工程 复合材料学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摩擦学学报 计量学报 传感技术学报煤炭学报(中、英文版) 石油学报 钢铁(中、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版) 中国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学报 振动工程学报 兵工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内燃机学报 动力工程内燃机工程 太阳能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工技术学报 电子学报(中、英文版)光子学报 光电工程 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原名:电子科学学刊) 微波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计算机学报(中、英文版) 自动化学报 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版) 控制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化工学报(中、英文版)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高等学校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 燃料化学学报 纺织学报建筑结构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城市规划 水利学报水力发电学报 海洋工程 测绘学报汽车工程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 自然灾害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宇航学报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热力发电(C) 电信科学(C) 建筑学报(C)光电子激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控制与决策水科学进展 4 医学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营养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解剖学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药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报(中、英文版)中国药学杂志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C)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S) 中华急诊医学(原名急诊医学)中草药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 5 农学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 土壤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水土保持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粮油学报 作物学报 茶叶科学核农学报 棉花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昆虫学报(中、英文版)植物病理学报 植物保护学报 菌物系统(真菌学报)昆虫分类学报 园艺学报 畜牧兽医学报果树学报(原名:果树科学) 林业科学 水产学报中国兽医学报 蚕业科学 自然资源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英文版)(S)农药学学报(S) 中国畜牧杂志(C) 中国食品学报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动物营养学报 二 国内学报级学术期刊名录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理学版)4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工学版)、(英文版)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9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S)

软件学报的联系方式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如果是泛指的,应该是被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如Web of Science、EI等收录的期刊吧。各类很多的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在国内,核心期刊已经是高水平的期刊了,但真不敢说是最高水平。像二楼一样分类述说更好一些,期刊分很多专业和种类,没个期刊也只能作为这个领域的高水平啊

1.软件学报2.计算机学报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4.系统仿真学报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6.自动化学报7.控制与决策8.中国图象图形学报9.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0.中文信息学报11.控制理论与应用12.计算机应用13.计算机应用研究14.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5.机器人16.计算机科学17.信息与控制18.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国土资源遥感20.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1.计算机仿真22.传感技术学报23.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4.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5.遥感技术与应用26.控制工程27.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8.传感器与微系统29.计算机应用与软件30.测控技术31.智能系统学报这些都是最新的北大核心期刊,具体权威与否还可以参考中国知网,对于各个刊物指数的评定。另:部分刊物可以合作代发。具体联系方式可以看我百度空间。一般正常审稿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通过代发的话,一般审稿1-2周,根据你的发表要求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代理。

系统仿真学报联系方式

系统仿真学报不好投。

《系统仿真学报》创刊于1989年7月,是中国仿真学会会刊(原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变更为中国仿真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主管,中国仿真学会和北京仿真中心联合主办,是中国仿真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学术刊物。

据2020年1月《系统仿真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系统仿真学报》编辑委员会有顾问14人、国际编委9人、编委77人。

据2020年1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系统仿真学报》共出版文献16195篇、总下载4150568次、总被引183928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20年1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系统仿真学报》共载文14224篇、基金论文量9108篇、被引量为154269次、下载量为468965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

《系统仿真学报》主要栏目:建模与仿真理论及方法、仿真建模与仿真算法、仿真计算机与仿真软件、仿真器与仿真系统、人工智能与仿真、网络化仿真、虚拟样机技术、虚拟现实与可视化。

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新能源发电与节能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安全防御、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系统、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 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在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EI等收录50余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2等奖2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学术论文奖8项。 兼任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合肥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高级会员,可靠性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安徽省学科拔尖人才等称号。温阳东教授,1955年9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并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晋升为教授,现任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电力系统监控与继电保护。多年来一直从事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集散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研究和开发工作。近年来致力于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持和参加包括省科技攻关课题在内的2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教材一部。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研究获阜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合肥卷烟厂5000Kg/h制丝线微机监控系统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NSYN--语音置乱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孙 鸣教授现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科研、硕士研究生教学以及指导硕士研究生等工作,兼任学院专业实验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调度自动化、分布式发电、用户电力技术。 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EI检索论文3篇。 完成中华电力教育基金会、安徽电网公司、许继电气公司以及平圩发电厂等单位的多项科研项目,项目总经费约50万元。李生虎李生虎,1974年6月生,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柔性输电技术、电力系统可靠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参加国家973计划、攀登B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福建及安徽电力公司等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相关期刊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仿真学报、IEEE Trans PWDL、IET GTD、IJEEPS、IEEJ、KIEE等。2004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二),2005年入选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张国荣研究员,1963年2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能源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毕业1995年2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8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光伏系统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科研情况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获奖情况“深井光伏水泵系统”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双电源智能切换装置”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度合肥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度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吴红斌吴红斌,研究员,1972年8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目前主要从事分布式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科研项目: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布式互补能源微网系统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参加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的科研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30009联系电话:转8028E_mail: 陶维青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09月-1985年07月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本科学习 1985年09月-1988年07月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学习1988年08月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 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相关软件和硬件的研究。软件方向包括通用工业控制软件(组态程序的开发和研究),内容涉及实时数据库技术,Internet发布技术,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等。硬件方向包括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FTU,RTU设计以及现场总线技术。 先后参加十余项科研开发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奖三项,四等奖一项。在国家级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一次(中压电网在线监测与故障定位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研究), 主持横向科研项目多次。齐先军副教授,1977年2月出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 主讲课程:《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可靠性、概率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1项还有几个没找到。偶不是他们院的,所以不给评价。

微生物学报联系方式

陈向东就算了……

(1)投稿范围:凡有关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其高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普通微生物学,工业、农业、医学和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简报等,本刊均欢迎投稿。(2)应首次发表:所有来稿均应未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简练、用词规范、图表清晰、结论合理。(3)介绍信:作者投稿时应声明专投本刊,非一稿两投,一旦发生一稿两投,责任由作者承担。请您登陆本刊网站,在“下载专区”下载,或者进入“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在投稿过程中下载“介绍信模板”,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后,随稿件一同邮寄给本刊编辑部。(4)本刊中英文稿件均收,对学术水平较高的文章本刊予以优先发表!对于英文投稿,要求学术内容和英文写作水平都应较好。(5)排版要求:为了便于专家审稿,请您严格按照以下具体要求写作,多谢合作!① 每篇投稿的稿件都要加上行标注。② 字号、字体和行间距:文题为三号黑体;图、表、脚注等均为小五宋体;其余均为五宋体;倍行距。③ 图和表:应依照阅读顺序进行排版,不要将图、表另排在文后,应排到正文中。要通栏排版,不要分双栏排版。④ 采用Microsoft Word for Windows的标准页面设置,即上、下边各空 cm,左、右边各空 cm。⑤ A4纸输出,单面打印。(6)因本刊版面紧张,对于所有测序结果(核酸、蛋白质),请作者先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入国际基因库EMBL(欧洲)或GenBank(美国)或DDBJ(日本),申请得到国际基因库接受号(Accession No.)后再投稿。(7)作者可以提出建议审稿人2~3 名,并提供他们的单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和E-mail地址;也可以提出希望回避的审稿人名单。本刊将结合审稿人库选择2名审稿人。(8)编辑部在看到作者的网上投稿后,当天或次日会给作者发送收稿回执。 2009年10月修订从2006年起,本刊已经开始采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全面实行网上投稿、网上审稿、网上查询等方式进行工作。欢迎广大作者通过登陆本刊网站进行投稿和查询。(1)远程投稿:如果您是第一次通过“远程”给本刊投稿,请先登录本刊网站,在“作者稿件查询”区,进行 注册,并记住您的用户名和口令。如果曾在本刊网站投过稿,则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即可。如果忘了用户名和密码,请联系编辑部。(2)收稿回执:编辑部看到远程投稿后,当日或者次日给作者发《收稿回执》,通知作者投稿成功。(3)编辑部内审:编辑看到远程投稿后,还要对稿件进行内审。内审会有2个结果,直退或受理,接到“受理通知”的作者才可以补交其它材料(纸样介绍信和稿件、受理费)。(4)邮寄纸样: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务必请作者提供“研究内容所属单位”出具的介绍信;为了核实文中的图、表等内容,还需要提供一份纸质稿件。(5)受理费:交纳100元审稿费。按照“稿件受理通知”中提供的详细地址、且务必通过邮局汇款,切记夹在纸样材料中随信邮寄!【为了便于查找,请在汇款单上注明“稿件编号”。】

许激扬, 硕士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生物药学学科。主要从事手性药物生物合成和生物药物研制与结构改造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十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科研成果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收录。编写专著2部。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新药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研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L-麻黄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L-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酰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备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丙氨酸及天冬氨酰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省应用基础项目SAM合成酶基因工程菌构建;省应用基础项目甲烷磺酰胺抗心率失常研究;省应用基础项目抗心率失常药V03的研究;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杜仲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和药理药效研究,番茄红素、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半合成抗生素及其侧链D-苯甘氨酸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生物合成研究;抗肿瘤新药氨肽酶抑制剂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抗病毒新药Tamiflu类似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手性药物萘普生、心得安、布洛芬的生物合成研究;天然代谢产物和生化药物的生物活性与结构改造及药理药效研究。周长林,1964年1月生,1986、1989和1997年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2000年日本近畿大学药学部访问学者,2004~2005年美国Providence College生物系博士后。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江苏省微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免疫学分会委员。2002年被授予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讲授课程(学生层次)微生物学(本科生)、发酵调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微生物来源药物的发现和生物活性发酵与代谢调控(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培养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抗生素药效学(抗菌和抗病毒)。发表论文及专著1. Zhou C, Qiu L, Sun Y, et al. Inhibition of EGFR/PI3K/AKT cell survival pathway promotes TSA's effect on cell death and migration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Int J Oncol. 2006 Jul; 29(1): 269-782. Qiu L, Zhou C, Sun Y, et al. Paclitaxel and ceramide synergistically induce cell death with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EGFR and ERK pathway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Oncol Rep. 2006 Oct; 16(4): 907-133. Qiu L, Zhou C, Sun Y, et al. Crosstalk between EGFR and TrkB enhances ovarian cancer cell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t J Oncol. 2006 Oct; 29(4): 1003-114. Jiang Q, Zhou C, Healey S, et al. UV radiation down-regulates Dsg-2 via Rac/NADPH oxidase-mediated generation of ROS in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Int J Mol Med. 2006 Aug; 18(2): 381-75. Jiang Q, Zhou C, Bi Z, Wan Y. EGF-induced cell migration is mediated by ERK and PI3K/AKT pathways in cultured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J. Ocul. Pharmacol. Ther., 2006, 22(2): 93-1026. 陆志琳,殷志琦,叶文才,周长林*。白僵菌对大黄酸的葡萄糖基化作用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 37(6): 562-5647. 周长林*,杨毅刚,窦洁。脱氢奎尼酸合成酶和奎尼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 37(4): 367-3708. 宋留君,周长林*,窦洁。甘油对Pichia pastoris 高密度发酵表达重组水蛭素II的影响。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 37(4): 371-3749. 周长林*,陈光明,邵雷等。重组Pichia pastori高密度培养和表达过程的溶氧调控。药物生物技术,2006, 13(1):20-2310. 杨毅刚,周长林*,窦洁等。脱氢奎尼酸合成酶基因aroB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 36(4): . 居姝,周长林*,窦洁等。一株高硝化活性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培养和应用研究。微生物学通报,200412. 李沅庭,周长林*,楼基伟等。蜂胶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药物生物技术,11(2): -, 200413. 周长林*,阮期平,居姝等。产气肠杆菌突变株EAM-Z1的培养和核苷磷酸化酶活力的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34(1): 181-183, 200314. 周长林*,小田太雄,挂通一晃。藏红花凝集素分子化学修饰与其活性的关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1): 87-91, 200315. 陈光明,周长林*,魏元刚等,发酵液中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纯化。药物生物技术,10(1): 25-28, 200316. 邵雷,周长林*,范维等。发酵液中重组水蛭素的分离纯化。中国药科大学学报,34(3): 268-271, 200317. 阮期平,周长林,徐旭东等。产气肠杆菌突变株EAM-Z1尿苷磷酸化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微生物学报,43(3): 354-360, 200318. 阮期平,周长林*,窦洁等。5-氟尿苷的微生物转化。微生物学报,42(1): 117-120, 200219. 周长林主编,《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0. 周长林主编,《微生物学实验与指导》,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倪孟祥,1965年4月生,1986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获工学士学位, 2001年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制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Tel.: ,Fax: E-mail: 讲授课程(学生层次)发酵工艺学、抗生素(本科生)、微生物制药专论(硕士生)研究方向微生物药物的发现和生物活性微生物转化与发酵工程抗生素药效学(抗菌和抗病毒)。姓名:陈向东 出生年月: 职称:副教授联系地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联系电话:E-mail地址: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讲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遗传学等课程。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博士学位,导师吴梧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来源的活性物质。主要论文和专著:1.低分子量灰树花多糖的分离、纯化和抗肿瘤活性 中国天然药物 2.灰树花多酚的提取和活性研究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3.卡介菌多糖的分离纯化与药效研究 中国天然药物4.桔青霉对头孢呋辛酯的代谢转化 药物生物技术5.重组卡介苗的研究与应用 药学进展6.药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尝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7.微生物学与基础免疫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参编8.微生物学实验与指导(双语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参编徐旭东,男,1967年2月,江西省鹰潭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学习简历:1989年7月:南京大学生物系生态学及环境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7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应用微生物方向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4年7月: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向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1989年8月~1992年8月:无锡轻工学院氨基酸发酵基地工作;1995年8月~迄今: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工作现状:1、教学:主讲《微生物学》(专业班)及《微生物学实验》。2、科研方向与兴趣:① 微生物代谢调控及遗传育种;② 厌氧微生物;③ 酶工程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④ 微生物学在药品、食品安全性检查中的应用。好了,你给我加点分吧!贴起来好麻烦啦!

《微生物学报》杂志是基础性、高科技学术刊物,是以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微生物学报》是我国微生物学领域综合性学报级期刊和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是我国最早被世界最大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ARS”作为医学主题词标引的五个中文期刊之一,发行和交换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报道内容:普通微生物学,工业 、农业、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以及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生物工程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机理的研究涉及到农业、食品、医药、化工轻工和能源环保等领域。投稿须知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逻辑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2.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引用资料请附参考文献。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3.作者单位负责审查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和未一稿两投。若属基金资助,或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者,请注明并请附上有关证明材料。4.投稿内容务必真实,请勿一稿两投或抄袭别人稿件,或私自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资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投稿人自负。5.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请作者考虑。6.投稿时务请另页附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包括区号、办公电话、住宅电话、移动电话)、邮政编码、Email等,以便编辑部联系和作者资料存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